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疗法
1.支持治疗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一旦可以确立,接下来的24~48h通常为患者接受诱导化 疗做准备,往往患者的一般情况越好对诱导化疗的耐受性越强,下述的 情况在几乎所有的要接受诱导化疗的患者均会遇到的情况。 1)利尿和纠正电解质平衡:维持适当的尿量是预防由于细胞崩解而导致肾 功衰竭的重要手段。 2)预防尿酸性肾病。 3)血制品的正确使用:许多急性白血病的患者均伴有骨髓功能障碍,因此 必须纠正症状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 4)发热及感染的防治。 2.化学治疗 3.骨髓移植(BMT)
特发性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
定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临 床特点是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 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 或增多,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 不良,束臂试验阳性。
束臂试验
束臂试验又称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或毛细血管脆性 试验。当毛细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血小板数量和质 量存在缺陷,或体内维生素C及P缺乏,或血管受到理 化、微生物因素损害时,毛细血管壁的完整性将受到 破坏,其脆性和通透性增加,新出血点增加,因而出 现束臂试验阳性。 方法:在前臂屈侧面肘弯下4cm处,划一直径5cm的圆 圈,用血压计袖带束于该侧上臂,先测定血压,然后 使血压保持在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持续8分钟,然后 解除压力,待皮肤颜色恢复正常后,计数圆圈内皮肤 新出血点的数目。正常新出血点在10个以下。血小板 减少症,过敏性紫癜、维生素P或C缺乏症等毛细血管 脆性增加,新出血点超过10个以上,称束臂试验阳性。
病因
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病毒感染
– RNA病毒的逆转录病毒可引起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
2.物理和化学因素
– 电离辐射能引起白血病 – 苯及其衍生物、氯霉素、保泰松、乙双吗啉和细胞毒药物等均可诱发 急性白血病
3.遗传素质
白血病不属遗传性疾病,但在家族中却可有多发性恶性肿瘤的情况 – 少数患儿可能患有其他遗传性疾病,如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睾丸 发育不全症、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伴有多发畸形(Fanconi贫血)、 先天性远端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症(Bloom综合征)以及严重联合免 疫缺陷病等。这些疾病患儿的白血病发病率比一般小儿明显增高 – 单卵孪生儿中一个患急性白血病,另一个患白血病的几率为20%,比 双卵孪生儿的发病率高12 倍。以上现象均提示白血病的发生与遗传素 质有关。
维生素P
从严格意义上讲,它并不属于真正的维 生素,在复合维生素C中一般含有维生 素P,但一般还是把它划归到维生素类。 维生素 P属于水溶性维生素,人体无法 自身合成,因此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它 在对维生素C的消化吸收上是不可缺少 的物质。它能减少血管脆性,降低血管 通透性,增强维生素C的活性,预防脑 溢血、视网膜出血、紫癜等疾病。
严重出血,发生颅内出血,内脏大出血 可输血小板同时激素治疗。
有效率70%,适用于病程>1年,PLT持续 <5Hale Waihona Puke Baidu ×109/L有较重出血症状者,>6岁做。
小儿白血病
一、前 言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恶性增生性疾病,是 造血干细胞在分化过程中于某一阶段分化 阻滞并恶性增殖的疾病。
发病率
小儿恶性肿瘤中,白血病发病率最高 约3-4/10万 急性占90% 男性>女性
临床表现
4.出血 以皮肤和黏膜出血多见,表现为紫癜、瘀斑、 鼻出血、齿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和血尿。偶有颅内出 血,为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①骨髓被白血病细胞浸润,巨核细胞受抑制使血小板 的生成减少和功能不足 ②白血病细胞浸润肝脏,使肝功能受损,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和第Ⅴ因子等生成不足 ③感染和白血病细胞浸润使毛细血管受损,血管通透 性增加 ④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在各类型白血病中,以 M3型白血病的出血最为显著。
[发病机制]
一、抗血小板抗体 约75%ITP患者可测到血小板相关自身 抗体(PAIg),后者多为IgG、IgA也可 是IgM。抗体通过Fab片段与血小板膜糖 蛋白(GpⅡb/Ⅲa等)结合。带有抗体 的血小板接触到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的 FC受体,易被吞噬破坏。另外,抗血小 板抗体对巨核细胞分化也有抑制作用。
–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非淋,ANLL)
前者约占小儿白血病的70%~85% 目前,常采用形态学(M)、免疫学(I) 和细胞遗传学(C),即MIC综合分型, 以指导治疗和提示预后
临床表现
各型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同,主要表现如下。 1.起病 大多较急,少数缓慢。早期症状有:面色苍 白、精神不振、乏力、食欲低下,鼻出血或齿龈出血 等;少数患儿以发热和类似风湿热的骨关节痛为首发 症状。 2.发热 多数患儿起病时有发热,热型不定,可低热、 不规则发热、持续高热或弛张热,一般不伴寒战。发 热原因之一是白血病性发热,多为低热且抗生素治疗 无效;另一原因是感染,多为高热。 3.贫血 出现较早,并随病情发展而加重,表现为苍 白、虚弱无力、活动后气促等。贫血主要是由于骨髓 造血干细胞受到抑制所致。
诊断和鉴别诊断
典型病例根据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的改变即可作 出诊断。 须与以下疾病鉴别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类白血病反应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是由EB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 亚急性淋巴细胞良性增生的传染病。本病好发于青少年,男 比女多为3:2。本病在欧美、澳大利亚、日本等地流行较广泛, 并可引起散发性流行。我国各地均有发病,以南方较多。通 过飞沫传播,病毒侵入体内后约经5-15天的潜伏期然后发病。 临床特征为发热、咽痛、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周围血中淋巴 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清嗜异性性抗体及EB病 毒抗体阳性。

白血病的预后
我国上二医新华医院及北京儿童医院小儿 ALL 5年无病生存率已提高到80%~90%以上 国际上德国的BFM协作组、美国的ST Jude儿 童医院均在90%以上 许多资料表明,第1年内复发为20%,第2~4 年复发每年2~3%,自诊断起存活6年无复发, 获长期存活和治愈是可能的
慢性型
主要表现:皮肤黏膜自发出血,皮肤出血 点、淤斑、紫癜常伴鼻、齿龈出血。 PLT<20×109/L易致颅内出血—致死原因。 85~90%可自愈。
病程>6周,学龄儿童多见,男:女=1:3起 病慢,出血症状轻,皮肤黏膜(口腔)出 血点,可为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出血, 每次发作可持续数月数年,约30%患儿发 病数年后自然缓解。
临床表现
5.白血病细胞浸润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 (1)肝、脾、淋巴结肿大
– (2)骨和关节浸润
– (3)中枢神经系统浸润 – (4)睾丸浸润
– (5)绿色瘤
– (6)其他器官浸润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均减少,大多为正细胞
正血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数大多较低,少数正常, 偶在外周血中见到有核红细胞。白细胞数增高者约占50 %以上,其余正常或减少,但在整个病程中白细胞数可 有增、减变化。白细胞分类示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占多 数。血小板减少。 2.骨髓象 骨髓检查是确立诊断和评定疗效的重要依据。 典型的骨髓象为该类型白血病的原始及幼稚细胞极度增 生;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但有少数患儿的骨髓表 现为增生低下,其预后和治疗均有特殊之处。 3.组织化学染色 常用以下组织化学染色以协助鉴别细 胞类型 4.溶菌酶检查
二、 血小板生成时间缩短 ITP血小板生存可缩短至2~3天或更短, 经同位素示踪了解到ITP患者血小板易 在脾脏被扣留。脾脏可产生抗血小板抗 体,脾内的巨噬细胞参与破坏血小板过 程,切脾对相当部分的患者有效。
临床表现
急性型
病程<6周,多见于1~5岁,男女发病率相 同。 发病前1~3周常有急性病毒感染史,如流腮、 水痘、风疹、麻疹、传单等。
儿童白血病的治愈率比成人高
第一,儿童组织的再生能力强。 第二,儿童对化疗的反应小且耐受性大, 按每公斤体重计算,儿童对化疗药物的 耐受量比成人高。 第三,儿童癌症患者大多对自己的病情 不太了解,没有思想压力。
分类和分型
根据增生的白细胞种类的不同,可分为: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ALL)
4.免疫抑制剂的治疗
慢性型 ⑴长春新碱 0.05~0.075mg/kg/次 (总量<2mg )iv or ivgtt Qw 4~6w ⑵CTX 1.5~3mg/kg/d tid 8w无效停药,有 效者用8~12周。 ⑶CSA 4~9mg/kg /d tid 2~3m
5.输血小板和红细胞 6.脾切除
诊断
病史 有病毒前驱感染史 临床表现 自发性出血。 化验 血小板减少 骨穿 巨核细胞数增多
治疗
1.一般治疗
急性出血期 卧床休息、避免 外伤。忌服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阿斯匹林类 退热药。
2.肾上腺皮质激素
机理:降低毛细血 管通透性,抑制血小板抗体产生,抑制巨噬细胞破 坏有抗体吸附的血小板。强的松1.5~2mg/kg/d tid 急性期出血严重冲击疗法:地米0.5~2mg/kg/或 MP20~30mg/kg/d Qd×3 缓解后改强的松,血小板 接近正常渐减量,疗程4周。若停药后复发可再用激 素。 慢性型:强的松1.5~2mg/kg/d 出血减轻后减量至 0.25mg/kg Qod 维持治疗2月后 PLT>50 ×109/L可 停药。
实 验 室 检 查
血象 急性型 PLT<20×109/L 慢性型 PLT (30~80)×109/L, >50×109/L时可无出血症状。 骨髓象 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 巨核细胞的胞体大小不一,以小 型巨核细胞为多见,幼稚巨核细 胞增多,核分叶减少,常有空泡 形成、颗粒减少。慢性型骨髓巨 核细胞 ,核浆发育不平衡, 可出现空泡变性。 血小板抗体测定 血小板表面相关 抗体PAIgG
3.大剂量IVIG
⑴封闭巨噬细胞受体,抑制巨噬细胞对 血小板的结合与吞噬,从而干扰单核 细胞吞噬PLT的作用。 ⑵在PLT上形成保护膜抑制血浆中的 IgG或免疫复合物与PLT相结合,从而 使PLT避免被吞噬细胞所破坏。 ⑶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使抗PLT的抗体 减少。 单用大剂量IVIG与激素效果相似。 0.4g/kg/d×5天 或 1.0/kg/次 1~2 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