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六年级奥数教案
六年级奥数教案2
第二课堂(第五周)判断与推理 1教学要求: (1)理解逻辑推理的四条基本规律,学会运用分析、推理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分析、推理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分析、推理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法、图表法、练习法。
(一)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一些用逻辑推理来解答的题目。
逻辑推理是运用已知的若干判断去获得一个新判断的思维方法。
正确的逻辑推理必须遵循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理由充足律四条基本规律。
二、教学新课。
教学例1在一桩盗窃案中,有两个嫌疑人甲和乙,另有四个证人正在受到询问。
第一个证人说:“我只知道甲未盗窃”。
第二个证人说:“我只知道乙未盗窃”第三个证人的证词是“前面两个证词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第四个证人最后说:“我可以肯定第三个证人的证词是假的。
”通过调查研究,已证实第四个证人说了实话,那么盗窃犯是谁?(1)学生审题,理解题意。
(2)同座位讨论。
(3)分析:本题关键是,第四个证人说了实话。
所以第三个证人是伪证。
即前两人是假,甲乙都是盗窃犯。
(4)为什么甲乙都是盗窃犯?三、巩固练习。
一位法官在审理一起盗窃案中,对涉及到的四名嫌疑人甲乙丙丁进行了审问,四人分别供述如下:甲说:“罪犯在乙丙丁三人之中。
”乙说:“我没有作案,是丙偷的。
”丙说:“在甲和乙中间有一个是罪犯。
”丁说:“乙说的是事实。
”经过调查研究,已证实四人中有两人说了假话,另外两人说的是真话,那么罪犯是谁?(1)学生审题,理解题意。
同座位讨论。
(2)分析:问题关键是四名嫌疑人有两人说了假话,另外两人说的是真话。
如甲假,那剩的三人有一人说假,另外两人是真,而乙丁两人观点一致。
如乙假,那丁也假;反之,乙真,丁也真;只能丙假,乙丁真;丙是盗窃犯。
这样甲也对,产生矛盾,(矛盾律)所以甲不可能假。
同理,推出:乙丁有罪,甲丙无罪。
(4)说说为什么乙丁有罪,甲丙无罪?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一、追及与相遇有两个人同时在行走,一个走得快,一个走得慢,当走得慢的在前,走得快的过了一些时间就能追上他、这就产生了“追及问题”、实质上,要算走得快的人在某一段时间内,比走得慢的人多走的距离,也就是要计算两人走的距离之差、如果设甲走得快,乙走得慢,在相同时间内,甲走的距离-乙走的距离= 甲的速度时间-乙的速度时间=(甲的速度-乙的速度)时间、通常,“追及问题”要考虑速度差、例1 小轿车的速度比面包车速度每小时快6千米,小轿车和面包车同时从学校开出,沿着同一路线行驶,小轿车比面包车早10分钟到达城门,当面包车到达城门时,小轿车已离城门9千米,问学校到城门的距离是多少千米?解:先计算,从学校开出,到面包车到达城门用了多少时间、此时,小轿车比面包车多走了9千米,而小轿车与面包车的速度差是6千米/小时,因此所用时间=96=1、5(小时)、小轿车比面包车早10分钟到达城门,面包车到达时,小轿车离城门9千米,说明小轿车的速度是面包车速度是54-6=48(千米/小时)、城门离学校的距离是481、5=72(千米)、答:学校到城门的距离是72千米、例2 小张从家到公园,原打算每分种走50米、为了提早10分钟到,他把速度加快,每分钟走75米、问家到公园多远?解一:可以作为“追及问题”处理、假设另有一人,比小张早10分钟出发、考虑小张以75米/分钟速度去追赶,追上所需时间是5010(75-50)=20(分钟)?因此,小张走的距离是7520=1500(米)、答:从家到公园的距离是1500米、还有一种不少人采用的方法、家到公园的距离是一种解法好不好,首先是“易于思考”,其次是“计算方便”、那么你更喜欢哪一种解法呢?对不同的解法进行比较,能逐渐形成符合你思维习惯的解题思路、例3 一辆自行车在前面以固定的速度行进,有一辆汽车要去追赶、如果速度是30千米/小时,要1小时才能追上;如果速度是35千米/小时,要40分钟才能追上、问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解一:自行车1小时走了301-已超前距离,自行车40分钟走了自行车多走20分钟,走了因此,自行车的速度是答:自行车速度是20千米/小时、解二:因为追上所需时间=追上距离速度差1小时与40分钟是3∶2、所以两者的速度差之比是2∶3、请看下面示意图:马上可看出前一速度差是15、自行车速度是35-15=20(千米/小时)、解二的想法与第二讲中年龄问题思路完全类同、这一解法的好处是,想清楚后,非常便于心算、例4 上午8点8分,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8分钟后,爸爸骑摩托车去追他,在离家4千米的地方追上了他、然后爸爸立即回家,到家后又立刻回头去追小明,再追上小明的时候,离家恰好是8千米,这时是几点几分?解:画一张简单的示意图:图上可以看出,从爸爸第一次追上到第二次追上,小明走了8-4=4(千米)、而爸爸骑的距离是4+8=12(千米)、这就知道,爸爸骑摩托车的速度是小明骑自行车速度的124=3(倍)、按照这个倍数计算,小明骑8千米,爸爸可以骑行83=24(千米)、但事实上,爸爸少用了8分钟,骑行了4+12=16(千米)、少骑行24-16=8(千米)、摩托车的速度是1千米/分,爸爸骑行16千米需要16分钟、8+8+16=32、答:这时是8点32分、下面讲“相遇问题”、小王从甲地到乙地,小张从乙地到甲地,两人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小王和小张一起走了甲、乙之间这段距离、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甲走的距离+乙走的距离=甲的速度时间+乙的速度时间=(甲的速度+乙的速度)时间、“相遇问题”,常常要考虑两人的速度和、例5 小张从甲地到乙地步行需要36分钟,小王骑自行车从乙地到甲地需要12分钟、他们同时出发,几分钟后两人相遇?解:走同样长的距离,小张花费的时间是小王花费时间的3612=3(倍),因此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也可以说,在同一时间内,小王骑车走的距离是小张步行走的距离的3倍、如果把甲地乙地之间的距离分成相等的4段,小王走了3段,小张走了1段,小张花费的时间是36(3+1)=9(分钟)、答:两人在9分钟后相遇、例6小张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步行5千米,小王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步行4千米、两人同时出发,然后在离甲、乙两地的中点1千米的地方相遇,求甲、乙两地间的距离、解:画一张示意图离中点1千米的地方是A点,从图上可以看出,小张走了两地距离的一半多1千米,小王走了两地距离的一半少1千米、从出发到相遇,小张比小王多走了2千米小张比小王每小时多走(5-4)千米,从出发到相遇所用的时间是2(5-4)=2(小时)、因此,甲、乙两地的距离是(5+4)2=18(千米)、本题表面的现象是“相遇”,实质上却要考虑“小张比小王多走多少?”岂不是有“追及”的特点吗?对小学的应用题,不要简单地说这是什么问题、重要的是抓住题目的本质,究竟考虑速度差,还是考虑速度和,要针对题目中的条件好好想一想、千万不要“两人面对面”就是“相遇”,“两人一前一后”就是“追及”、请再看一个例子、例7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6小时后相遇于C 点、如果甲车速度不变,乙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且两车还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相遇地点距C点12千米;如果乙车速度不变,甲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且两车还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相遇地点距C点16千米、求A,B两地距离、解:先画一张行程示意图如下设乙加速后与甲相遇于D点,甲加速后与乙相遇于E点、同时出发后的相遇时间,是由速度和决定的、不论甲加速,还是乙加速,它们的速度和比原来都增加5千米,因此,不论在D点相遇,还是在E点相遇,所用时间是一样的,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下面的考虑重点转向速度差、在同样的时间内,甲如果加速,就到E点,而不加速,只能到 D点、这两点距离是12+16=28(千米),加速与不加速所形成的速度差是5千米/小时、因此,在D点(或E点)相遇所用时间是285=5、6(小时)、比C点相遇少用6-5、6=0、4(小时)、甲到达D,和到达C点速度是一样的,少用0、4小时,少走12千米,因此甲的速度是120、4=30(千米/小时)、同样道理,乙的速度是160、4=40(千米/小时)、A到 B距离是(30+40)6=420(千米)、答:A,B两地距离是420千米、很明显,例7不能简单地说成是“相遇问题”、例8 如图,从A到B是1千米下坡路,从B到C是3千米平路,从C到D是2、5千米上坡路、小张和小王步行,下坡的速度都是6千米/小时,平路速度都是4千米/小时,上坡速度都是2千米/小时、问:(1)小张和小王分别从A, D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问多少时间后他们相遇?(2)相遇后,两人继续向前走,当某一个人达到终点时,另一人离终点还有多少千米?解:(1)小张从 A到 B需要1660=10(分钟);小王从 D到 C也是下坡,需要2、5660=25(分钟);当小王到达 C点时,小张已在平路上走了25-10=15(分钟),走了因此在 B与 C之间平路上留下3-1=2(千米)由小张和小王共同相向而行,直到相遇,所需时间是2(4+4)60=15(分钟)、从出发到相遇的时间是25+15=40 (分钟)、(2)相遇后,小王再走30分钟平路,到达B点,从B点到 A点需要走1260=30分钟,即他再走60分钟到达终点、小张走15分钟平路到达D点,45分钟可走小张离终点还有2、5-1、5=1(千米)、答:40分钟后小张和小王相遇、小王到达终点时,小张离终点还有1千米、二、环形路上的行程问题人在环形路上行走,计算行程距离常常与环形路的周长有关、例9 小张和小王各以一定速度,在周长为5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小王的速度是180米/分、(1)小张和小王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跑步,75秒后两人第一次相遇,小张的速度是多少米/分?(2)小张和小王同时从同一点出发,同一方向跑步,小张跑多少圈后才能第一次追上小王?解:(1 )75秒-1、25分、两人相遇,也就是合起来跑了一个周长的行程、小张的速度是5001、25-180=220(米/分)、(2)在环形的跑道上,小张要追上小王,就是小张比小王多跑一圈(一个周长),因此需要的时间是500(220-180)=12、5(分)、2xx、5500=5、5(圈)、答:(1)小张的速度是220米/分;(2)小张跑5、5圈后才能追上小王、例10 如图,A、B是圆的直径的两端,小张在A点,小王在B点同时出发反向行走,他们在C点第一次相遇,C离A点80米;在D点第二次相遇,D点离B点6O米、求这个圆的周长、解:第一次相遇,两人合起来走了半个周长;第二次相遇,两个人合起来又走了一圈、从出发开始算,两个人合起来走了一周半、因此,第二次相遇时两人合起来所走的行程是第一次相遇时合起来所走的行程的3倍,那么从A到D的距离,应该是从A到C距离的3倍,即A到D 是803=240(米)、240-60=180(米)、1802=360(米)、答:这个圆的周长是360米、在一条路上往返行走,与环行路上行走,解题思考时极为类似,因此也归入这一节、例11 甲村、乙村相距6千米,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在出发后40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小王到达甲村后返回,在离甲村2千米的地方两人第二次相遇、问小张和小王的速度各是多少?解:画示意图如下:如图,第一次相遇两人共同走了甲、乙两村间距离,第二次相遇两人已共同走了甲、乙两村间距离的3倍,因此所需时间是40360=2(小时)、从图上可以看出从出发至第二次相遇,小张已走了62-2=10(千米)、小王已走了6+2=8(千米)、因此,他们的速度分别是小张102=5(千米/小时),小王82=4(千米/小时)、答:小张和小王的速度分别是5千米/小时和4千米/小时、例12 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他们在离甲村3、5千米处第一次相遇,在离乙村2千米处第二次相遇、问他们两人第四次相遇的地点离乙村多远(相遇指迎面相遇)?解:画示意图如下、第二次相遇两人已共同走了甲、乙两村距离的3倍,因此张走了3、53=10、5(千米)、从图上可看出,第二次相遇处离乙村2千米、因此,甲、乙两村距离是10、5-2=8、5(千米)、每次要再相遇,两人就要共同再走甲、乙两村距离2倍的路程、第四次相遇时,两人已共同走了两村距离(3+2+2)倍的行程、其中张走了3、57=24、5(千米),24、5=8、5+8、5+7、5(千米)、就知道第四次相遇处,离乙村8、5-7、5=1(千米)、答:第四次相遇地点离乙村1千米、下面仍回到环行路上的问题、例13 绕湖一周是24千米,小张和小王从湖边某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小王以4千米/小时速度每走1小时后休息5分钟;小张以6千米/小时速度每走50分钟后休息10分钟、问:两人出发多少时间第一次相遇?解:小张的速度是6千米/小时,50分钟走5千米我们可以把他们出发后时间与行程列出下表:12+15=27比24大,从表上可以看出,他们相遇在出发后2小时10分至3小时15分之间、出发后2小时10分小张已走了此时两人相距24-(8+11)=5(千米)、由于从此时到相遇已不会再休息,因此共同走完这5千米所需时间是5(4+6)=0、5(小时)、2小时10分再加上半小时是2小时40分、答:他们相遇时是出发后2小时40分、例14 一个圆周长90厘米,3个点把这个圆周分成三等分,3只爬虫A,B,C分别在这3个点上、它们同时出发,按顺时针方向沿着圆周爬行、A的速度是10厘米/秒,B的速度是5厘米/秒,C的速度是3厘米/秒,3只爬虫出发后多少时间第一次到达同一位置?解:先考虑B与C这两只爬虫,什么时候能到达同一位置、开始时,它们相差30厘米,每秒钟B能追上C(5-3)厘米0、30(5-3)=15(秒)、因此15秒后B与C到达同一位置、以后再要到达同一位置,B要追上C一圈,也就是追上90厘米,需要90(5-3)=45(秒)、B与C到达同一位置,出发后的秒数是15,,105,150,195,……再看看A与B什么时候到达同一位置、第一次是出发后30(10-5)=6(秒),以后再要到达同一位置是A追上B 一圈、需要90(10-5)=18(秒),A与B到达同一位置,出发后的秒数是6,24,42,,78,96,…对照两行列出的秒数,就知道出发后60秒3只爬虫到达同一位置、答:3只爬虫出发后60秒第一次爬到同一位置、请思考,3只爬虫第二次到达同一位置是出发后多少秒?例15 图上正方形ABCD是一条环形公路、已知汽车在AB上的速度是90千米/小时,在BC上的速度是120千米/小时,在CD 上的速度是60千米/小时,在DA上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从CD 上一点P,同时反向各发出一辆汽车,它们将在AB中点相遇、如果从PC中点M,同时反向各发出一辆汽车,它们将在AB上一点N处相遇、求解:两车同时出发至相遇,两车行驶的时间一样多、题中有两个“相遇”,解题过程就是时间的计算、要计算方便,取什么作计算单位是很重要的、设汽车行驶CD所需时间是1、根据“走同样距离,时间与速度成反比”,可得出分数计算总不太方便,把这些所需时间都乘以24、这样,汽车行驶CD,BC,AB,AD所需时间分别是24,12,16,18、从P点同时反向各发一辆车,它们在AB中点相遇、P→D→A与P→C→B所用时间相等、PC上所需时间-PD上所需时间=DA所需时间-CB所需时间=18-12=6、而(PC上所需时间+PD上所需时间)是CD上所需时间24、根据“和差”计算得PC上所需时间是(24+6)2=15,PD上所需时间是24-15=9、现在两辆汽车从M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M→P→D→A→N 与M→C→B→N所用时间相等、M是PC中点、P→D→A→N与C→B→N时间相等,就有BN上所需时间-AN上所需时间=P→D→A 所需时间-CB所需时间=(9+18)-12=15、BN上所需时间+AN上所需时间=AB上所需时间=16、立即可求BN上所需时间是15、5,AN所需时间是0、5、从这一例子可以看出,对要计算的数作一些准备性处理,会使问题变得简单些、三、稍复杂的问题在这一节希望读者逐渐掌握以下两个解题技巧:(1)在行程中能设置一个解题需要的点;(2)灵活地运用比例、例16 小王的步行速度是4、8千米/小时,小张的步行速度是5、4千米/小时,他们两人从甲地到乙地去、小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0、8千米/小时,从乙地到甲地去、他们3人同时出发,在小张与小李相遇后5分钟,小王又与小李相遇、问:小李骑车从乙地到甲地需要多少时间?解:画一张示意图:图中A点是小张与小李相遇的地点,图中再设置一个B点,它是张、李两人相遇时小王到达的地点、5分钟后小王与小李相遇,也就是5分钟的时间,小王和小李共同走了B与A之间这段距离,它等于这段距离也是出发后小张比小王多走的距离,小王与小张的速度差是(5、4-4、8)千米/小时、小张比小王多走这段距离,需要的时间是1、3(5、4-4、8)60=130(分钟)、这也是从出发到张、李相遇时已花费的时间、小李的速度10、8千米/小时是小张速度5、4千米/小时的2倍、因此小李从A到甲地需要1302=65(分钟)、从乙地到甲地需要的时间是130+65=195(分钟)=3小时15分、答:小李从乙地到甲地需要3小时15分、上面的问题有3个人,既有“相遇”,又有“追及”,思考时要分几个层次,弄清相互间的关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图中设置一个B 点,使我们的思考直观简明些、例17 小玲和小华姐弟俩正要从公园门口沿马路向东去某地,而他们的家要从公园门口沿马路往西、小华问姐姐:“是先向西回家取了自行车,再骑车向东去,还是直接从公园门口步行向东去快”?姐姐算了一下说:“如果骑车与步行的速度比是4∶1,那么从公园门口到目的地的距离超过2千米时,回家取车才合算、”请推算一下,从公园到他们家的距离是多少米?解:先画一张示意图设A是离公园2千米处,设置一个B点,公园离B与公园离家一样远、如果从公园往西走到家,那么用同样多的时间,就能往东走到B点、现在问题就转变成:骑车从家开始,步行从B点开始,骑车追步行,能在A点或更远处追上步行、具体计算如下:不妨设B到A的距离为1个单位,因为骑车速度是步行速度的4倍,所以从家到A的距离是4个单位,从家到B的距离是3个单位、公园到B是1、5个单位、从公园到A是1+1、5=2、5(单位)、每个单位是20002、5=800(米)、因此,从公园到家的距离是8001、5=1200(米)、答:从公园门口到他们家的距离是1200米、这一例子中,取计算单位给计算带来方便,是值得读者仿照采用的、请再看一例、例18 快车和慢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5小时两车相遇、已知慢车从B到A 用了12、5小时,慢车到A停留半小时后返回、快车到B停留1小时后返回、问:两车从第一次相遇到再相遇共需多少时间?解:画一张示意图:设C点是第一次相遇处、慢车从B到C用了5小时,从C到A用了12、5-5=7、5(小时)、我们把慢车半小时行程作为1个单位、B到C10个单位,C到A15个单位、慢车每小时走2个单位,快车每小时走3个单位、有了上面“取单位”准备后,下面很易计算了、慢车从C到A,再加停留半小时,共8小时、此时快车在何处呢?去掉它在B停留1小时、快车行驶7小时,共行驶37=21(单位)、从B到C再往前一个单位到D点、离A点15-1=14(单位)、现在慢车从A,快车从D,同时出发共同行走14单位,相遇所需时间是14(2+3)=2、8(小时)、慢车从C到A返回行驶至与快车相遇共用了7、5+0、5+2、8=10、8(小时)、答:从第一相遇到再相遇共需10小时48分、例19 一只小船从A地到B地往返一次共用2小时、回来时顺水,比去时的速度每小时多行驶8千米,因此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驶6千米、求A至B两地距离、解:1小时是行驶全程的一半时间,因为去时逆水,小船到达不了B地、我们在B之前设置一个C 点,是小船逆水行驶1小时到达处、如下图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驶的行程,恰好是C至B距离的2倍,它等于6千米,就知C 至B是3千米、为了示意小船顺水速度比逆水速度每小时多行驶8千米,在图中再设置D点,D至C是8千米、也就是D至A顺水行驶时间是1小时、现在就一目了然了、D至B是5千米顺水行驶,与C至B逆水行驶3千米时间一样多、因此顺水速度∶逆水速度=5∶3、由于两者速度差是8千米、立即可得出A至B距离是12+3=15(千米)、答:A至B两地距离是15千米、例20 从甲市到乙市有一条公路,它分成三段、在第一段上,汽车速度是每小时40千米,在第二段上,汽车速度是每小时90千米,在第三段上,汽车速度是每小时50千米、已知第一段公路的长恰好是第三段的2倍、现有两辆汽车分别从甲、乙两市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小时20分后,在第二段的解一:画出如下示意图:当从乙城出发的汽车走完第三段到C时,从甲城出发的汽车走完第一段的到达D 处,这样,D把第一段分成两部分时20分相当于因此就知道,汽车在第一段需要第二段需要303=90(分钟);甲、乙两市距离是答:甲、乙两市相距185千米、把每辆车从出发到相遇所走的行程都分成三段,而两车逐段所用时间都相应地一样、这样通过“所用时间”使各段之间建立了换算关系、这是一种典型的方法、例8、例13也是类似思路,仅仅是问题简单些、还可以用“比例分配”方法求出各段所用时间、第一段所用时间∶第三段所用时间=5∶2、时间一样、第一段所用时间∶第二段所用时间=5∶9、因此,三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是5∶9∶2、汽车走完全程所用时间是802=160(分种)、例21 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车速提高20%,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一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20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25%,则可提前40分钟到达、那么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设原速度是1、%后,所用时间缩短到原时间的这是具体地反映:距离固定,时间与速度成反比、用原速行驶需要同样道理,车速提高25%,所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如果一开始就加速25%,可少时间现在只少了40分钟,72-40=32(分钟)、说明有一段路程未加速而没有少这个32分钟,它应是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真巧,320-160=160(分钟),原速的行程与加速的行程所用时间一样、因此全程长答:甲、乙两地相距270千米、分有意思,按原速行驶120千米,这一条件只在最后用上、事实上,其他条件已完全确定了“原速”与“加速”两段行程的时间的比例关系,当然也确定了距离的比例关系、全程长还可以用下面比例式求出,设全程长为x,就有x∶120=72∶32。
六年级《表面积与体积》奥数教案
(六年级)备课教员:第十二讲表面积与体积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进一步理解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掌握常见几何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力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相关体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灵活地应用相关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情感目标1.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进一步加深对相关体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掌握常见几何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四、教学准备:PPT、长方形硬纸片、圆形纸片各一张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0分钟)一、导入(5分)【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深入地意识到体积基础公式是底面积×高,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师:老师手中有两张纸片,看纸片上贴的是什么?生:红包。
师:你们想要红包吗?每个红包里面的东西都不一样哦。
生:想要。
师:红包不是你们想要就能要。
想获得红包就得经过老师的考验。
这里2张长方形的纸片,老师想看到一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体?哪位同学告诉老师怎么办?上来操作给老师看看。
生:……(长方形纸片快速地上下平移,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长方体,圆形纸片水平的快速地上下平移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圆柱体。
)师:这两位同学想象力非常棒,这两个红包就给这两位优秀的同学,看看里面是什么?生:……师:唉,老师再问问你们,拿着长方形这张纸上移,到这个点高度停止,它运动的轨迹是不是这一段,就是它形成的长方体的高?圆形纸片呢?(不断地平移,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生:……师:不错,那这个形成的长方体和圆柱体底面积是不是就是纸片的面积?生:是的。
师:好像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也是有些联系的哦,那我们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的奥妙吧。
【探究新知,引入新课: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小学所有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本堂主要是对该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巩固,并应用到实际解决问题中】【板书课题:表面积与体积】二、探索发现授课(40分)(一)例题1:(10分)一个棱长为2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从它的上方挖去一个半径为5厘米,高10厘米的圆柱形木块,这个木块剩下部分的表面积是多少?讲解重点:回顾和整理正方体、圆柱体概念和表面积计算公式,及了解圆柱体表面积推导过程。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教案标题: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2. 通过奥数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提供学生与同龄人竞争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1. 掌握奥数中常见的问题类型和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和解题策略。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奥数教材和题目。
2. 准备黑板、白板、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3. 分发练习册和纸笔给学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奥数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 回顾上一堂课所学的奥数知识,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奥数中常见的问题类型,如逻辑推理、数列、几何等。
2. 分析每种问题类型的解题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示范与练习(20分钟)1. 教师示范解答一个奥数题目,详细解释解题思路和步骤。
2. 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练习,解答几个类似的奥数题目。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拓展与创新(15分钟)1. 提供一些更具挑战性的奥数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2. 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培养数学创新思维。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奥数知识和解题方法。
2. 让学生分享他们在解题过程中的思考和体会。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困惑,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适量的奥数练习题,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2.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奥数竞赛和活动,提供相关信息和报名方式。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教师要耐心指导学生解题,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思考。
3.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年级奥数教案1(2021年整理)
(完整)六年级奥数教案1(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六年级奥数教案1(word 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六年级奥数教案1(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六年级奥数教案巧算求和教学目标:巧妙的运用分数的拆分来进行简便运算.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型的简便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过程:分数的拆分(一)教学目标:学会分析数的特点和运算技巧、法则、定律以及性质来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型的拆分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过程:分数的拆分(二)教学目标:学会分析算式的特点和使原式家(减)一个数的方法,使计算朝着预想的方面发展。
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型的拆分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过程:包含与排除教学目标:能够运用包含排除原理或容斥原理解决抽象的数学原理.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页例1、例2和自主检测。
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问题的解答。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过程:包含与排除(二)教学目标:能够运用包含排除原理或容斥原理把问题转化成相应的数学模型。
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问题的解答.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过程:平面图形(一)教学目标:熟练的运用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问题的解答。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过程:平面图形(二)教学目标: 熟练的运用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问题的解答。
六年级奥数第2讲:按比例分配-教案
( 六年级 ) 备课教员:×××第二讲 按比例分配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 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 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2. 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并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把比转化为相应分数形式。
四、教学准备: PPT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0分钟)一、导入(5分)【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简单的题目,由旧知识(平均、比)引入到新课题,掌握如何通过比和总数来分配。
】师:如果老师有10个苹果,要平均分给3个男生和2个女生,每人分几个? 生:2个。
师:那么男生分几个?女生分几个呢?生:男生分6个,女生分4个。
师:不错,现在我把题目改成,有10个苹果,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3:2,男 生和女生各分多少个?生:还是男生分6个,女生分4个。
师:怎么做的?生:把男生看作3份,女生看作2份,一共有5份,每份2个,所以男生分6个,女生分4个。
师:那么男生占全部的?生:53。
师:女生占全部的?生:52。
师:我们知道了男生和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分率,又知道总的苹果数。
那么男 生分几个?怎么算?生:10×53=6(个)。
师:女生呢?生:10×52=4(个)。
师:知道总数和分配对象的比,我们就可以算出分配的具体数量。
也就是我们 经常用到的公式:总数×分率=分量。
【探究新知,引入新课:在实际的题目中,总数和分配比往往比较隐藏,需要将其转化,这节课就是利用所学知识将题目转化为最直观简单的方法来求解。
】【板书课题:按比例分配】二、探索发现授课(40分)(一)例题1:(10分)植树节到了,阿博士带着六年级学生植树绿化。
六年级奥数(教案)第12讲:圆柱的表面积
【教师邀请两个学生讲解自己的思路,由其他学生指出问题,教师重点指导不懂的学生】板书:底面半径:24÷2÷3÷2=2(厘米)3.14×22×2+3.14×2×2×3=62.8(平方厘米)答:原来这个圆柱表面积是62.8平方厘米。
(三)例题5(选讲):用铁皮做一个如右图所示的空心管(单位:厘米),需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师:同学们已经学过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我们在做题的时候有哪些技巧?生:填补、平移、拆分……师:这道题可以用这些技巧吗?生:可以。
师:怎么来做?生:分成上下两部分。
师:嗯,下面部分就是?生:圆柱。
师:是圆柱,但是这个圆柱是?生:空心的。
师:空心的,我们计算的时候只需要计算?生:侧面积。
师:嗯,很好。
那上面部分呢?生:圆柱的一半。
师:同学们真厉害。
我们一起来做一下。
【教师先引导学生的解题思路,再结合课件详细讲解,加深学生印象】板书:上半部分:3.14×6×(12-8)÷2=37.68(平方厘米)下半部分:3.14×6×8=150.72(平方厘米)37.68+150.72=188.4(平方厘米)答:需用铁皮188.4平方厘米。
将高是0.8米,底面半径分别为1.5米、1米和0.5米的三个圆柱组成一个物体,这个物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分析:另一部分是上下两个,一部分是三个圆柱的侧面积,可以分成两部分来计算 发现也是一个大圆,上面我们可以从上往下看,面:下面就是大圆柱一个底面积柱的底面积。
求和即可计算出其表面积。
【教师邀请两个学生讲解自己的思路,由其他学生指出问题,教师重点指导不懂的学生】板书:三个侧面积的和:3.14×(1.5×2+1×2+0.5×2)×0.8=15.072(平方米)上下面积的和:3.14×1.52×2=14.13(平方米)15.072+14.13=29.202(平方米)答:这个物体的表面积是29.202平方米。
六年级奥数第4讲:工程问题-教案
( 六年级 ) 备课教员:×××第四讲 工程问题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认识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
2. 掌握它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3. 并能正确解答工程问题的基本题。
能力目标 1. 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 通过课堂教学中引用国家发展建设中的图片, 渗透学生爱国思想,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1. 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用单位时间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
四、教学准备: PPT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0分钟)一、导入(5分)【设计意图:通过一组中国古代大型工程的图片和相关了解,渗透学生的爱国思想,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再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对工程问题的基本结构和解题思想做一个复习】师:这节课一开始,老师就想要考考大家。
同学们知道中国古代三大工程是什 么吗?生:长城、故宫……师:有的同学们猜到了,但是都没有完全猜对。
那老师给大家降低一些难度, 先给大家看图片,再由大家来猜,举手抢答哦!(出示PPT ,说出正确的名词后,再请一名同学或老师来读下面的介绍文字) 师:我们的古人是不是很厉害,很伟大?生:是。
师:但是在他们的伟大背后却付出了几代人甚至更多代人的努力,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我们要学习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好好学习,将来祖国的建设 需要你们。
那么回到我们的课堂,我们今天要来学习“工程问题”。
【板书课题:工程问题】师:我们再来看几个简单的问题?(出示PPT )师:修完一段路需要5天,每天修这段路的多少?生:51。
师:每天修一段路的51,修完这段路需要多少天?生:5天。
师:都是怎么计算的?生:第一个问题是:1÷5=51,第二个问题是:1÷51=5(天)。
师:我们在做工程问题的时候经常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那么这里工作总量是?生:一段路。
六年级奥数(教案)第15讲:抽屉原理
练习4:〈7分〉有50名运动员进行某个项目的单循环赛,如果没有平局,也没有全胜,试证明:一定有两个运动员积分相同。
分析: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单循环比赛,可以以几个学生进行下象棋比赛为例解释。
50名运动员进行单循环比赛每个运动员会进行49场比赛。
没有平局,没有全胜,也就是说最多赢48场,最少赢0场。
一共有49种情况。
【邀请两名学生讲解自己的思路,其他同学指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板书:答:每个运动员会进行49场比赛,最多赢48场,最少赢0场。
一共有49种情况,有50名运动员,所以一定会有两个运动员积分相同。
(三)例题5〈选讲〉:从1,3,5,...,99中任选26个数,其中必有两个数的和是100。
师:上一题我们运用了举例的方法,这道题能够通过举例来做吗?生:……师:有两个数的和是100,那么这两个数有可能是?生:1和99、2和98……师:那么,考虑这道题是只有奇数的,所以有哪几种情况?生:1和99、3和97……师:一共有几组这样的数呢?生:25组。
师:嗯,那么什么是抽屉呢?生:这25组数。
师:对,我们要抽取几个数?生:26个。
师:所以一定会有一个抽屉抽到几个数?生:2个数。
师:而这两个数的和是?生:100。
【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板书:答:和是100的有25组数:1和99、3和97、5和95……。
从25组数中抽取26个数,一定有两个数来自一个数组,它们的和是100。
练习5〈选做〉:从1,2,3,……,25中任意取出7个数,证明:取出的数中一定有两个数,这两个数中大数不超过小数的1.5倍。
分析:先把这25个数分成大数不超过小数1.5倍的几组。
找出分组后问题就好解决了。
【邀请两名学生讲解自己的思路,其他同学指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板书:。
六年级奥数教学计划(精选14篇)
六年级奥数教学计划(精选14篇)六年级奥数教学计划篇1一、教材分析:本期内主要学习巧算、分数的单位“1”的转化、图形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以及解题方法的训练和掌握。
在“数与代数”方面主要安排有:定义新运算、简便运算、转化单位“1”和比的相关应用题。
定义新运算主要在于让学生能够快速切入奥数不同的思维模式,认识符号所代表的不同运算方式,认识奥数的不同解答方法,体会奥数的乐趣;简便运算是小学阶段学习的重点,也是提高运算速度的技巧,掌握灵活的解答方法、体会不同的解题思路,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的分解与组合以及四则运算的性质的理解;分数的单位“1”的转化,结合学生本学期学习内容,在一定的基础上,加深对分数的认识、拓展学生的视野、理顺量之间的关系;比的相关应用题,主要在于训练学生理解比的定义和性质,明确应用题中两个关系量的比的含义。
在“解题方法训练”方面主要安排有:设数法、假设法、假设法、倒推法、代数法、抓“不变量”法;此节内容主要训练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方式和灵活应变,每一种方法都有不同的解答思路。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主要安排有:面积计算、表面积和体积计算;面积计算主要训练学生认真观察图形,分析、研究已知条件,并加以深化,在运用我们已有的基本几何知识,适当添加辅助线,运用平移、旋转、剪拼、组合等方法,对图形进行恰当合理的变形,在经过分析推导,寻求解题途径;表面积和体积要求学生牢固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有关计算方法,能将公式作适当的变形,养成“数形”结合的好习惯。
二、教学进度: 第01周奥数入门技巧和心态调整;定义新运算; 第02周简便运算(一)(小数) 第03周简便运算(二)(整数) 第04周简便运算(三)(分数) 第05周简便运算(四)(换元法)第06周解题方法训练(一)——设数法第07周解题方法训练(二)——假设法第08周解题方法训练(三)——假设法第09周解题方法训练(四)——倒推法第10周解题方法训练(五)——代数法第11周解题方法训练(六)——抓“不变量”法第12周转化单位“1”(一) 第13周转化单位“1”(二) 第14周转化单位“1”(三) 第15周比的应用(一) 第16周面积计算(二) 第17周面积计算(三) 第18周表面积和体积(一) 第19周表面积和体积(二) 第20周总复习六年级奥数教学计划篇2一. 指导思想以基础知识为主线,在帮助学生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拓宽延伸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六年级奥数教案第11讲:平面图形
二、探索发现授课〈42分〉〈一〉例题3:〈10分〉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被E、F两点三等分,已知三角形ABE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讲解重点: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找到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师:题目中有哪个你认为比较重要的信息?生:对角线AC被E、F两点三等分。
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信息?生:AE=EF=FC。
师:这三段线段都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它们与点B构成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生:高相等。
师: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生:面积相等。
师:非常好,也就是说三角形BAE、BEF、BFC的面积相等。
那么同理,我们可可以推出另一边的三个小三角形的面积?生:相等。
师:那么这6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吗?生:相等。
师:为什么?生:因为平行四边形BEDF中三角形ABC等于三角形ADC。
师:对了,现在我们知道三角形ABE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多少呢?生:5×3×2=30〈平方厘米〉板书:5×3×2=30〈平方厘米〉答: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
练习3:〈5分〉如图,梯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交于E点,已知E、F两点三等分AC,三角形ADE的面积是3平方厘米,求梯形ABCD的面积。
分析:E、F三等分AC,AE=EF=FC。
高相等的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底边之比,因此三角形ADE的面积是三角形DEC和三角形ABE的一半,是三角形EBC的四分之一。
板书:3×〈1+2+2+4〉=27〈平方厘米〉答:梯形ABCD的面积是27平方厘米。
〈二〉例题4:〈12分〉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讲解重点:利用翻折的方法,把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师:阴影部分有哪些?生:四分之一圆中去掉一个三角形,正方形中去掉一个四分之一圆。
师:那么我们在计算面积的时候是不是也是用这种分解的方法呢?生:是。
六年级奥数教案
六年级奥数教案教案标题:六年级奥数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3.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重点:1. 奥数题型的理解和解题方法;2. 奥数题目的策略性解法;3. 奥数题目的思维拓展和创新。
教学难点:1. 复杂奥数题目的解题思路;2. 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性;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1. 奥数相关教材和题目;2. 计算器和白板;3. 分组活动所需的小组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奥数的概念,解释奥数对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性;2. 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谜题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奥数常见题型,如逻辑推理题、数列题、几何题等;2. 讲解每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3.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和解题思路。
三、示范演练(20分钟)1. 选择一道典型的奥数题目进行解题演示,解释解题思路和步骤;2. 鼓励学生参与解题过程,提出问题和讨论思路;3. 分析解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四、小组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套奥数题目;2.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鼓励团队合作和交流;3. 每个小组完成后,进行答案讲解和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解题思路和策略。
五、个人练习(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完成;2. 监督学生的解题过程,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3. 强调解题速度和准确性的重要性。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奥数题型和解题方法;2. 强调继续练习和思考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参加奥数竞赛,展示自己的数学才能。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奥数培训班或参加奥数竞赛,提高解题技巧和经验;2. 给学生布置奥数相关的作业或挑战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3. 定期组织奥数比赛或解题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完整30讲)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01比较分数的大小同学们从一开始接触数学,就有比较数的大小问题。
比较整数、小数的大小的方法比较简单,而比较分数的大小就不那么简单了,因此也就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方法。
对于两个不同的分数,有分母相同,分子相同以及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三种情况,其中前两种情况判别大小的方法是: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大的那个分数比较小。
第三种情况,即分子、分母都不同的两个分数,通常是采用通分的方法,使它们的分母相同,化为第一种情况,再比较大小。
由于要比较的分数千差万别,所以通分的方法不一定是最简捷的。
下面我们介绍另外几种方法。
1.“通分子”。
当两个已知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比较大,而分子的最小公倍数比较小时,可以把它们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大小,这种方法比通分的方法简便。
如果我们把课本里的通分称为“通分母”,那么这里讲的方法可以称为“通分子”。
2.化为小数。
这种方法对任意的分数都适用,因此也叫万能方法。
但在比较大小时是否简便,就要看具体情况了。
3.先约分,后比较。
有时已知分数不是最简分数,可以先约分。
4.根据倒数比较大小。
5.若两个真分数的分母与分子的差相等、则分母(子)大的分数较大;若两个假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差相等,则分母(子)小的分数较大。
也就是说,6.借助第三个数进行比较。
有以下几种情况:(1)对于分数m和n,若m>k,k>n,则m>n。
(2)对于分数m和n,若m-k>n-k,则m>n。
前一个差比较小,所以m<n。
(3)对于分数m和n,若k-m<k-n,则m>n。
注意,(2)与(3)的差别在于,(2)中借助的数k小于原来的两个分数m和n;(3)中借助的数k大于原来的两个分数m和n。
(4)把两个已知分数的分母、分子分别相加,得到一个新分数。
新分数一定介于两个已知分数之间,即比其中一个分数大,比另一个分数小。
利用这一点,当两个已知分数不容易比较大小,新分数与其中一个已知分数容易比较大小时,就可以借助于这个新分数。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课题一: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利用转化及割补的方法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在转化的过程中要抓住“变”与“不变”。
教学重点: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求解教学难点:观察转化后的“变”与“不变”(形状、面积发生变化,但是周长不变)教学关键:画图观察教具准备:三角尺,两个相同的长方形。
教学过程:(40分钟)一、复习导入(5分钟)1、我们已经学习过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请你用字母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看图:在练习本上写出周长和面积3、汇报。
同时了解一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如何。
二、新授(探究1~3)(30分钟)(一)、学习探究活动1求ABEFGD的周长和面积。
图形ABEFGD是由一个长方形ABCD和一个正方形CEFG拼成的。
AB=10cmBE =10cmDG=4cm1、黑板上画出图形。
2、让学生默读几遍题,要求看图就能够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3、提问:看图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教师把文字部分擦除。
(目的是让学生理解题意,为讲题打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4、两个人互相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5、自己试着解题,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做题方法及学生的水平。
6、汇报同时讲解方法一:直接求:AB=DCCG=DC-DG=10-4=6cmBC=10-6=4cmAD=BC=4cmABEFGD周长=AB+BE+EF+GF+DG+AD=10+10+6+6+4+4=40cmABEFGD面积=ABCD面积+GCEF面积=10×4+6×6=76cm方法二:转化后求解GF=DG'=4cmDG=G'F=6cmABEG'是一个正方形所以:ABEFGD的周长就是ABEG'的周长=10×4=40cm(转化后周长没有发生变化,把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不规则图形ABEFGD转化为正方形ABEG'后面积却发生了变化:增加了长方形DGFG'的面积,因此求A BEFGD的面积要用正方形ABEG'的面积减去长方形DGFG'的面积。
六年级奥数教学计划(精选14篇)
六年级奥数教学计划(精选14篇)六年级奥数教学计划篇1为增强优等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优良的数学品质,超强的思维能力,特作出暑假奥数班教学计划如下:课程目标:1.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2.训练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
3.锻炼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
4.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基本功,给予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最大空间。
5.为六年级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具体措施:一、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认真作好一切准备,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反思、总结。
二、增强第二课堂的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三、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为此,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在数学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的逻辑思维都得到有较的发展和培养。
六年级奥数教学计划篇2一、指导思想奥数活动是一项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尤其是数学兴趣的活动。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学习奥数的重要性,奥数曾经一度被人误认为是孩子的负担,而今却变成了提高孩子思考能力,改善孩子思维方式的好武器。
应当说,这样的认识对小学奥数教学的健康发展和小学数学教学的健康发展都是有利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奥数不至于冲击正常的数学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奥数教学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品质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的积极作用。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抽屉原理2人评31122012-05-18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30趣题巧解143人评14476952011-05-25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29运筹学初步三141人评15735952011-05-25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28运筹学初步二63人评4934012011-05-25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27运筹学初步一129人评2572492011-05-25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25时间问题181人评11266922011-05-25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24时钟问题364人评356813722011-05-25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23图解法106人评10296072011-05-25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22列表法70人评4844412011-05-25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21枚举法54人评3703422011-05-25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20数值代入法31人评1972112011-05-25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17操作问题94人评5773672011-05-25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16找规律93人评15334392011-05-25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15棋盘的覆盖22人评2022122011-05-25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14立体图形二88人评9654622011-05-25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13立体图形87人评5974082011-05-25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12圆柱圆锥352人评324016182011-05-25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11圆与扇形338人评342812072011-05-25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09百分数179人评10928922011-05-25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08比和比例315人评260513762011-05-25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07巧用单位“1”297人评12309342011-05-25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06工程问题二371人评264514962011-05-25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05工程问题一431人评15172011-05-25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03分数运算技巧216人评14578162011-05-25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02巧求分数120人评5614632011-05-25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01比较分数的大小193人评14087162011-05-25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10商业中的数学62人评2792011-05-25。
六年级上册奥数(教案)第4讲:百分数的应用—浓度问题
27%糖水中糖的质量是(250-22%x)克。
我们还有哪个已知量没有利用呢?(引导学生发现用总质量列出等式)师:22%糖水的质量是x克,27%糖水中糖的质量是(250-22%x)克。
把27%糖水溶液,当作单位“1”,通过除法我们就可以算出27%糖水的质量了,列等式求解。
板书:解:设22%糖水为x克,1000×25%=250(克)x+(250-22%x)÷27%=1000x=4001000-400=600(克)答:22%的糖水需要400克,27%的糖水需要600克。
师:老师这还有一种快速求解该类型的方法,它也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知识点的思想结晶。
老师简单讲下方法,有兴趣的同学不懂可以课后再问老师。
(看学生的水平情况决定是否讲授)师: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十字交叉法,它是解决混合浓度问题非常高效的方法。
师:我们把2种溶液的溶度记作a,b,(b>a),混合后的浓度为c。
列式:为了使得a、b两种浓度混合后为浓度c,则a浓度的溶液:b浓度的溶液为(b-c):(c-a)。
师:那么以本题为例,a是22%,b是27%,c是25%。
两个溶液的质量比是多少?(引导基础好的同学对该知识点的了解)生:……师:不错,22%的溶液:27%溶液=(27%-25%):(25%-22%)=2:3。
总质量是1000 克,所以运用比的知识就能快速求解了。
练习5:甲、乙两种酒各含酒精75%和55%,要配制含酒精65%的酒3000克。
应当从这两种酒中各取多少克?分析:抓住两2个已知量,混合后的溶质、溶液,转换成同一个未知量,列出等式求解。
板书:解:设75%的酒精x克,3000×65%=1950(克)x+(1950-75%x)÷55%=3000。
(完整)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03分数运算技巧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一03分数运算技巧本教程共30讲分数运算的技巧对于分数的混合运算,除了掌握常规的四则运算法则外,还应该掌握一些特殊的运算技巧,才能提高运算速度,解答较难的问题。
1. 凑整法与整数运算中的“凑整法”相同,在分数运算中,充分利用四则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如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使部分的和、差、积、商成为整数、整十数……从而使运算得到简化。
... 12 3 1 7例1 C才+怙+ 1才+迟)X (2 -莎)1弓2 1 7原式=【(片+ 1亍+(气+写]"―刃7心*(2-亦)=20^2-20 X —20= 40-7-33.1 Af?'j2 ^|-X25 + 32-^4 + 025X 1251 <4解:原式=4X25-H-K25+32 + 4 + - -^4 +0 25x4 X31= W0+5+8 + -+31=144 丄。
7 72. 约分法2^4><6 + 7>< 14^21根据宀十占〔其帕 礙梆,在计算若干个分数之眄郎「丄丄亠丄r/J2 6 12 20 30 42原式二4995例7在自然数1〜100中找出10个不同的数,使这10个数的倒数的和等于1 分析与解:这道题看上去比较复杂,要求10个分子为1,而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和零于1,似乎无从下手。
但是如果巧埔“丄-亠・丁―"来做, n n + I n(n * 1)就非常简单了。
因为日 +卜卜卜 卜卜卜卜…,所以可根据题中所求,添上11111111 11 ------ 十 ----------- 十 --------十 --- 十 --- ----- 十 --- + ----- + ----- 叶 —1^2 2x3 3X4 <4x5 5^6 6 逐7 7xS Sx9 9敦10 1011111111112 6 12 20 30 42 56 72 90 10所求的 10 个数是 2,6,12,20,30,42,56,72,90,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理清解题思路,探索简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简算公式,掌握简算技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让学生回顾异分母分数的运算过程并进行讲授
二、新课讲授
由回顾内容,导入新课公式
三、例题分析|习题强化
布置作业
拓展应用部分
思路要点
复习导入→新课讲授(公式)
课堂小结
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倒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概念
有些应用题如果按照一般方法,顺着题目的条件一步一步地列出算式求解,过程比较繁琐。所以,解题时,我们可以从最后的结果出发,运用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从后到前一步一步地推算,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叫倒推法。
六年级数学
《举一反三》
教案
第一讲简便运算
授课时间:课时:授课形式:讲解+练习教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多则运算转化为简便运算的过程,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规律的良好学习习惯
2.化繁为简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成就感,逐渐爱上做题,爱上探索
3.事物均有规律可循,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爱上数字,积极探索数学世界
(可通过画图或画数轴进行分析)
2、情景问题讲解
三、例题分析|习题强化
类型题进行讲解+习题巩固
3、类型题回顾
布置作业
思路要点
例题+画题干分析变量不变量+思路启示+讲解+细节要求+习题
例:(课本典例1)有两筐苹果,乙筐是甲筐的 ,从甲筐取出6千克装入乙筐后,乙筐的苹果是甲筐的 ,问:甲乙两筐苹果共重多少千克?
2.能够理清题干中逻辑关系
3.能够对利用分数解决应用题有一个系统的知识领会过程
教学重点
1.学会找变量与不变量
2.学会利用单位“1”解决生活应用题
教学难点
找出不变量转化为单位“1”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课本典例1)有两筐苹果,乙筐是甲筐的 ,从甲筐取出6千克装入乙筐后,乙筐的苹果是甲筐的 ,问:甲乙两筐苹果共重多少千克?
教学重点
深入研究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分数解题方法和思路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公式)
2、例题分析|习题强化
1.通过例题学习新课,其中穿插分数解题方法的导入
(1)分数裂项相加法
(2)提取公因式法
(3)错位相减法
2.导入估算概念
布置作业
思路要点
例题题目+思路+讲解
↓
标出重点→总结
计算:
本课主要探索了有规律可循的多则运算的简算技巧,更深入地了解了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第二讲巧算与估算
授课时间:课时:授课形式:讲解+练习教师:
教学目标
1.通过进一步学习分数求和问题,解决更复杂的分数运算
2.通过假设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对估算形成概念
3.通过分数裂项相加法、提取公因式法、错位相减法等数学解题方法,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
哪个是变量,哪个是不变量?甲是变量,乙是不变量
思路:如何看单位“1”,如何列式
细节:要注意是从甲筐拿出来往乙筐放;记得写“答”
习题:(举一反三1中的习题)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生初步将分数应用到现实生活场景中,学会利用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对分数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第四讲分数大小
授课时间:课时:授课形式:讲解+练习教师:
第五讲容斥原理
授课时间:课时:授课形式:讲解+练习教师:
教学目标
1.学会理清题干中的数学关系、逻辑关系
2.学会利用画图分析数学题
3.养成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容斥原理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容斥原理
教学过程
1、导入概念
容斥原理指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复。
2、情景导入、概念理解
(课本典例1的进行学习和分析、讲解)
三、例题分析|习题强化
类型题进行讲解+习题巩固
布置作业
思路要点
可进行画图分析
例:有50名同学参加兴趣小组,其中参加美术组的有40人,参加音乐组的有35人,问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多少人?只参加美术组与只参加音乐组的人数比是多少?
画图分析
B
C
A
图中A代表参加美术组的同学,B代表参加音乐组的同学,C部分代表两项都参加的同学
5.重点:分母乘几,其所对应的分母也应该乘几。说明原因
6. 和 和
7. 和 ,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越大这个分数就越大
8.再进行改为“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两数,进行示范
三、例题分析|习题强化
类型题进行讲解+习题巩固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育学生分数的规范书写,板书示范
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学生通过本课对分数的大小有了系统的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两个或多个分数大小的比较,对分数的大小形成思维概念
2.会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重点
分数大小比较
(1)同分母不同分子的分数大小比较
(2)不同分母同分子的分数大小比较
(3)不同分母不同分子的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
分数通分,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分数
思路要点
1、情景导入
大家已经学习过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那么咱们今天来学习新的知识“分数大小的比较”,两杯同样多的水,小明喝了这杯水的 ,小红喝了这杯水的 ,那么请问,他俩谁喝的水多呢?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对分数的大小进行比较,来解决实际问题
进行列式分析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初步养成了独立思考和逻辑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了容斥原理,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架构有所帮助。
第6讲倒推法解题
授课时间:课时:授课形式:讲解+练习教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养成良性解题思维,逐步掌握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抓住题干,会利用所学知识解题。
教学重点
利用倒推法解决应用题
2、新知识授课讲解
1.学生思考:要比较 和 的大小,是不是应该分母或者分子相同,再进行比较呢?
2.引入概念:比较两个分数大小,必须让两者的分母或分子相同再进行比较,我们常用的是使两者分母相同
3.示范:首先需要找最小公倍数,进行分数通分
4.学生回答: 和 的最小公倍数,老师引入:当两数没有最小公倍数的时候,将两数相乘
思路:应用公式 将此题转变形式
讲解过程(略)
重点:公式的灵活应用,裂项相加法、错位相减法的应用
口头总结+同类型题导入
课堂小结
本课通过对巧算与估算的学习,以及对估算和巧算与分数知识的关联,能够增强学生对分数的进一步认识
第三讲转化单位“1”
授课时间:课时:授课形式:讲解+练习教师: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本课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分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