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国粹—京剧+说课稿
初中音乐走进京剧说课稿(1)
![初中音乐走进京剧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49a3961702768e9950e73816.png)
初中音乐走进京剧说课稿(1)初中音乐走进京剧说课稿(1)“初中音乐走进京剧说课稿1”这篇音乐说课稿由xx为您编撰,希望为广大音乐教师在教研说课竞赛等活动中参考。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的音乐老师李庆华,我说课的内容是京剧校本课《国粹京剧之二》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校本京剧教材和国家音乐课程京剧单元教材的融合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型:校本课设计意图:京剧作为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走进中小学生课堂,大大丰富了中小学艺术课的内容。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进行京剧这门综合艺术的教学时,既基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教师的示范激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形声并茂地再现京剧艺术的魅力,通过“念”、“做”的师生互动环节,让学生既掌握了明晰的京剧知识,并有了更为形象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京剧欣赏能力,增强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责任感。
本课通过欣赏、模仿、合作、创造来体验京剧的表演形式四功中的“念、做”,结合京剧打击乐的“锣鼓经”尝试为京剧武戏片段配伴奏。
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的模仿,拉近学生与国粹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现京剧艺术的魅力,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我探究性。
学情分析:本课在学生对京剧的形成、行当、唱腔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京剧表演艺术的独特魅力。
以京剧表演形式中的“念和做”为主线,加入京剧打击乐器和锣鼓经的介绍,通过教师的引导、示范、学生的模仿、体验,拉近学生与京剧的距离并在积极的状态下感受和体验我们的国粹艺术——京剧。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师生共同创设浓郁的京剧氛围,让学生了解和喜欢表演京剧,真正体现音乐教学中的“寓教于乐”的特点,使学生了解、热爱京剧艺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模仿、合作、体验来感受京剧的表演形式中的“念、做”。
3、知识与技能:能够结合京剧四功中的“念、做”来学习京剧《卖水》片段;辨别念白中的京白和韵白;学习京剧“锣鼓经”并尝试用打击乐器为为武戏配伴奏。
《我们的国粹京剧》详细教案
![《我们的国粹京剧》详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9fcc7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6.png)
《我们的国粹-京剧》详细教案第一章:京剧的起源与发展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让学生了解京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认识。
1.2 教学内容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京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京剧的历史背景。
观看视频法:播放京剧表演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出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观看视频后的讨论: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京剧的观感和认识。
第二章:京剧的行当与角色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行当分类和角色特点。
培养学生对京剧角色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京剧的行当分类:生、旦、净、末、丑。
各个行当的角色特点和代表人物。
2.3 教学方法图解法:通过图片和图表展示各个行当的角色特点。
角色扮演法: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行当的角色,进行简单的表演。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出生、旦、净、末、丑的定义和代表人物。
角色扮演表演:学生能够通过表演展示对不同行当角色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京剧的唱念做打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唱念做打的基本技巧和表现形式。
培养学生对京剧表演技巧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3.2 教学内容京剧的唱念做打:唱腔、念白、做功、打斗。
各个技巧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3.3 教学方法示范法:教师示范京剧的唱念做打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京剧表演技巧的欣赏和理解。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出京剧的唱念做打的基本技巧。
小组讨论报告: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京剧表演技巧的欣赏和理解。
第四章:京剧的代表剧目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京剧的代表剧目及其特点。
培养学生对京剧剧目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4.2 教学内容京剧的代表剧目:如《红楼梦》、《白蛇传》等。
各个剧目的特点和经典片段。
4.3 教学方法观看视频法:播放京剧代表剧目的经典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京剧说课稿
![京剧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f9107c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3.png)
京剧说课稿
一、课程背景
本次课程旨在通过介绍京剧,帮助学生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促进他们的艺术表达和观赏能力的发展。
二、课程内容
本次课程的内容包括:
京剧的起源和特点
京剧的表演形式和技巧
京剧的经典剧目和角色
京剧的欣赏和体验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将能够:
了解京剧的起源和特点,认识京剧的独特之处
了解京剧的表演形式和技巧,培养艺术表达和观赏能力
了解京剧的经典剧目和角色,培养对京剧的兴趣和认知
通过京剧的欣赏和体验,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四、教学过程
1. 京剧的起源和特点
介绍京剧的起源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历史和发展,认识京剧的独特之处。
2. 京剧的表演形式和技巧
向学生介绍京剧的表演形式和技巧,如唱、念、做、打等,让他们了解京剧表演的艺术之美。
3. 京剧的经典剧目和角色
介绍京剧的经典剧目和角色,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白蛇传》中的白娘子等,让学生认识京剧的经典之作。
4. 京剧的欣赏和体验
组织学生进行京剧的欣赏和体验,如观看京剧表演、学习京剧动作等,让他们亲身感受京剧的魅力。
五、教学评价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通过了解京剧的起源和特点,了解京剧的表演形式和技巧,认识京剧的经典剧目和角色,进行京剧的欣赏和体验,培养了对京剧的兴趣和认知,提高了艺术表达和观赏能力。
《走近京剧》的教案
![《走近京剧》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1df6a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a.png)
《走近京剧》的教案
教案主题:走近京剧
教案目标:
1. 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掌握京剧的基本表演形式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京剧的欣赏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资源:
1. 《走近京剧》的视频或音频材料;
2. 京剧表演的录像或录音;
3. 京剧服饰、道具等相关文化实物。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5分钟)
用京剧的音乐或视频作为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背景知识(1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京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包括京剧的地位、剧目、表演形式等。
第三步:基本动作与造型(20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京剧的基本动作和造型,如扇子、拐子、坐步、挑脚等,学生跟随模仿。
第四步:角色扮演(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京剧角色,分别表演一段经典的京剧台词或乐段。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表演指导和技巧。
第五步:作品欣赏(15分钟)
播放一段京剧的录像或录音,让学生欣赏京剧的表演技巧和艺术魅力,以及表演中所
体现的中国传统价值观。
第六步:总结与展示(10分钟)
学生进行小结,谈谈自己对京剧的认识和感受,可以分组展示自己的表演作品。
教学延伸:
1. 借助相关文化实物,向学生展示京剧的服饰、道具等,深化学生对京剧文化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京剧演出,亲身体验京剧的魅力;
3.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中国传统戏曲形式,如豫剧、越剧等。
国粹京剧教案5篇
![国粹京剧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16088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05.png)
国粹京剧教案5篇国粹京剧教案篇1一、目标:1、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特有的剧种,世界上有许多人都爱听京剧。
2、欣赏京剧表演,感知京剧的特点,了解京剧特有的表现方式。
3、对京剧感兴趣,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及民族自信心。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二、材料:1、收集各种不同的京剧脸谱、图片。
2、京剧表演dvd或vcd片段。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三、教学过程:1、欣赏京剧表演--借助dvd碟片,组织幼儿观看京剧表演片段。
--教师:刚才,我们小朋友观看的节目,是我国影响最大的剧种之一,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戏曲?2、分段欣赏京剧,帮助幼儿了解京剧的主要特征。
--继续观看京剧表演,提醒幼儿关注表演者的脸部头饰和服装,帮助幼儿感知京剧服饰的特征。
(1)教师:你觉得京剧表演的人物哪些地方与现代人物不一样?(2)教师:京剧表演人物的脸上有什么?身上穿的服装是怎么样的?--继续观看京剧表演,提醒幼儿注意倾听歌唱和背景音乐,感知京剧唱腔的特点。
3、听敲锣走京剧场步。
幼儿站成大圈,教师敲锣走快步、慢步。
教学反思: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
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国粹京剧教案篇2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打虎上山》,使学生对京剧艺术产生兴趣,从而喜爱我国的“国粹”。
二、通过聆听《打虎上山》唱段,模唱“引子”主旋律、学唱京剧唱腔,体验京剧的韵味和英雄杨子荣捣匪巢的豪情壮志。
三、了解唱段中的唱腔、板式特点;能模唱“引子”音乐主旋律,学唱“二黄原板”唱腔,诵读“西皮快板”唱词。
教学重点:一、模唱“引子”主旋律,感受风雪弥漫、莽莽林海的情景。
二、在音乐学习实践活动中体验唱段中的唱腔、板式特点。
教学难点:学唱“二黄原板”唱腔,诵读“西皮快板”的唱词。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合成器。
《走近京剧》的教案
![《走近京剧》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1c1ef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5.png)
《走近京剧》的教案教案:走近京剧一、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
2.掌握京剧的基本表演艺术特点。
3.学习京剧的基本动作和唱腔。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京剧的表演艺术特点。
2.京剧的基本动作和唱腔。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京剧基本动作和唱腔的学习和表演。
2.学生对于京剧表演艺术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四、教学准备:1.京剧音乐和视频资源。
2.京剧服饰和道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们对京剧了解多少?你们最喜欢的京剧剧目是什么?为什么?2.了解京剧(20分钟)a.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包括“四大宗师”的传统,以及现代京剧的发展。
b.介绍京剧的表演艺术特点,如唱、念、做、打的结合,以及脸谱和服饰的意义。
3.学习京剧基本动作(30分钟)a.示范和讲解京剧的基本动作,如站立、跌倒、扭转身体等。
b.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模仿练习基本动作。
4.学习京剧唱腔(30分钟)a.老师播放一段京剧唱腔的音乐,让学生听一遍。
b.老师教授一段京剧唱腔的歌词和发音,让学生跟着唱。
c.学生分组进行小练习,互相演唱一段京剧唱腔。
5.观看京剧表演(20分钟)a.老师播放一段京剧表演的视频。
b.学生观看京剧表演,注意观察演员的表演艺术特点。
c.讨论学生对于京剧表演的理解和感受。
6.表演京剧小片段(30分钟)a.学生自由选择一段京剧剧目,分组进行排练和表演。
b.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进行评价。
七、拓展练习:1.学生可以选择深入研究一个京剧剧目,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表演。
2.学生可以尝试写一篇关于京剧起源和发展的小论文。
八、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体会,鼓励学生对京剧进行深入学习和表演。
九、课后作业:1.回家观看一段京剧表演,写下你的观感和感受。
2.自选一段京剧唱腔进行练习,下节课准备进行展示。
教案结束。
备注:本教案适用于高年级小学生及中学生,可以根据学生年级和能力的不同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走进京剧说课稿
![走进京剧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3967528650e52ea54189808.png)
走进京剧说课稿
《走进京剧》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本课内容以人音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课本第八册的现代京剧梨园戏曲为基点,加入创新,将更多的京剧知识溶入其中。
2、教学内容的作用和意义: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音乐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文化。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京剧犹如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是中国文化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京剧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谓博大精深,流派分呈,绚丽多姿的艺术风格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智慧和审美追求,熏陶、娱乐,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
听到回响于街头巷尾的流行音乐,在习惯于大众文化的威力的同时心里常常感到一丝遗憾——做为国粹的京剧艺术在那里?所以我选择了《走近京剧》,将更多的京剧艺术知识溶入课堂中,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在活动中体验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使这节课成为学生热爱京剧的良好开端,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艺术,。
音乐走进京剧大世界说课稿
![音乐走进京剧大世界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8c85f5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5.png)
音乐走进京剧大世界说课稿恭敬的评委老师,各位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说课人,我将为大家带来一堂关于音乐走进京剧大世界的课程。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包括起源、发展和特点等;2.了解音乐在京剧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3.通过欣赏京剧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4.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音乐在京剧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难点是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京剧音乐欣赏视频3.学生练习乐器(如二胡、琵琶等)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京剧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好奇心。
2.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京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
3.音乐欣赏(20分钟)播放几段京剧音乐,让学生欣赏京剧音乐的美妙之处,并引导学生子细聆听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表情。
4.合作学习(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一个小组选择一段京剧音乐进行分析和演奏。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乐器,如二胡、琵琶等,来演奏京剧音乐。
5.展示和总结(10分钟)每一个小组轮流演奏自己选择的京剧音乐,其他同学可以进行欣赏和评价。
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强调音乐在京剧中的重要作用,并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京剧音乐。
五、板书设计音乐走进京剧大世界- 京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音乐在京剧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 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京剧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然而,本节课的时间有限,学生的演奏时间较短,下次可以适当延长期,让更多学生有机会进行演奏。
京剧说课稿(精选4篇)
![京剧说课稿(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9772b2e45c3b3566ec8bf4.png)
京剧说课稿(精选4篇)京剧说课稿1教学目标1,感受我国京剧音乐的艺术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从戏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历史故事中汲取精神营养。
2,通过学唱京歌《唱脸谱》的引入,了解京剧的起源,脸谱等音乐文化知识。
3,赏析传统京剧《猛志在胸催解缆》,能够辨析京剧的行当,唱腔等,根据学生嗓音情况学唱片断。
4,结合所学的京剧知识请同学在流行音乐中寻找京剧音乐的元素及代表作品。
教材分析中国的戏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是世界独一无二的音乐艺术宝库。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以京歌《唱脸谱》作为导入,巧妙地把京剧音乐与通俗音乐演唱风格融为一体,意在让学生从陌生到理解,逐步接受感受和热爱祖国的京剧文化,京剧藏戏《猛志在胸催解缆》是根据历史故事文成公主为原型而创作的,在了解京剧的脸谱行当唱腔的同时,京剧中鲜活的历史人物也唱出了拥有灿烂文化传统的民族自豪感,结合京剧音乐的唱腔乐器伴奏,请同学在流行音乐中寻找京剧音乐的元素及代表作品。
(例周杰伦《霍元甲》零点乐队《粉墨人生》等)教学重点学唱京歌《唱脸谱》,了解京剧的起源京剧的脸谱行当腔等知识。
教学难点根据学生的嗓音条件学唱京剧藏戏《猛志在胸催解缆》片断。
教学过程1,老师清唱一段《唱脸谱》请同学听听这唱的是什么音乐同学们立即能答出是京剧(课件展示今天的课题内容京剧在音乐中的传承与发扬)2,请同学完整的欣赏《唱脸谱》并寻找里面的京剧元素。
3,京剧的起源历史(展示课件)4,学唱京歌《唱脸谱》,仔细体会曲中唱到的脸谱人物及刻画的性格形象。
(播放视频《唱脸谱》)5,辨析《唱脸谱》中所表现的历史人物形象及刻画的性格形象6,在演唱《唱脸谱》中,导入京剧的花脸唱腔正是脸谱所刻画的个性形象7,京剧的四大唱腔生旦净丑,引入京剧藏戏《猛志在胸催解缆》播放视频,辨别是那种唱腔8,结合所学的唱腔再来分乐段唱腔演唱《唱脸谱》(展示课件曲谱)9,让学生在现代的流行音乐中找寻有京剧音乐元素的作品,老师展示周杰伦《霍元甲》零点乐队《粉墨人生》10,在京剧音乐与通俗音乐结合的京歌《唱脸谱》演唱中,让同学们在音乐中用新的眼光审视京剧音乐,懂得在全球化的潮流中维护文化生态多样性的重要。
初中走进国粹京剧教案
![初中走进国粹京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403c9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b.png)
初中走进国粹京剧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
2. 了解京剧的基本行当、唱腔和表演特点。
3. 欣赏京剧表演,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4.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1. 京剧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 京剧的基本行当、唱腔和表演特点。
教学难点:1. 京剧的专业术语和表演技巧。
2. 欣赏京剧表演,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教学准备:1. PPT课件:介绍京剧的历史、行当、唱腔和表演特点。
2. 视频资料:京剧表演片段。
3. 图片资料:京剧人物形象、脸谱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京剧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了解京剧是中国的国粹。
2. 展示京剧人物形象和脸谱,引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京剧的基本行当:生、旦、净、丑。
2. 讲解京剧的唱腔:西皮、二黄、京韵、秦腔等。
3. 讲解京剧的表演特点:唱、做、念、打。
三、欣赏(10分钟)1. 播放京剧表演片段,让学生亲身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2. 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表演中的行当、唱腔和表演技巧。
四、互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京剧行当进行角色扮演。
2. 学生尝试模仿京剧的唱腔和表演技巧。
3.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让大家共同欣赏。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京剧的认识。
2. 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艺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京剧的历史背景、行当、唱腔和表演特点,使学生对京剧有了全面的了解。
在欣赏环节,学生亲身感受了京剧的艺术魅力,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了京剧的表演技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京剧的基本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京剧,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走进中国国粹—京剧+说课稿
![走进中国国粹—京剧+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28fc15bb9f3f90f77c61b18.png)
高中音乐走进中国国粹—京剧说课稿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进中国国粹-京剧》。
首先我来说大纲,《高中音乐课标》中指出,音乐是人文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传达人文知识的载体。
中国民族音乐博大精深,京剧是国粹,内涵丰富,文化知识浓厚,通过认识和体验京剧音乐和角色,能让学生充分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现在我来进行教材分析。
本课出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高中《_音乐鉴赏》第_四单元第八节。
京剧不仅被炎黄子孙称之为“国粹”,也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所推崇、所热爱,并被他们视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本教材中安排了两个课时介绍中国的京剧,其中第一课时主要是了解中国京剧的代表人物梅兰芳及其经典作品《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京剧《霸王别姬》选段和《海岛冰轮初转腾》—京剧《贵妃醉酒》选段。
也加入了京剧的起源、唱腔、分门派别等知识的了解。
在课堂中我还加入了小段京剧的模唱,从实践中体验京剧魅力。
接下来说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分小组资料收集和整理,并进行分享学习,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
2、通过学唱小段京剧和欣赏经典京剧作品,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3、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生平及贡献。
4、欣赏流行音乐中有京剧元素的作品,激发热爱和学习京剧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提升对京剧的认识和喜爱认识京剧大师梅兰芳及对京剧所作的贡献要达到以上目标,我选用了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教法:1、以身试教法本课属于鉴赏课,听是最主要的,而只是听VCD的音响,没有办法满足学生的兴趣,于是教者就需自己范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实践教学京剧主要是表演艺术,最容易体会其魅力的方法莫过于亲身体验。
京剧中有一些唱段是非常熟悉并且流传很广的,可以拿到课堂上,让学生一起来学唱几句。
3、多媒体展示运用现代技术来丰富音乐的课堂,也是教师教育技能的一部分。
我们的国粹京剧说课课件
![我们的国粹京剧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e83c2a5727a5e9856a61bc.png)
七、教学过程: (四)升华主题,爱国粹。
京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精华, 是我国特有的、能代表我国的文化。 就让我们以今天的学习为起点,一起 走近京剧,热爱京剧,传承国粹。
八、板书设计: 图文并茂 简洁明了 重点突出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粹之京剧
解放区团结街小学 说课者:李卫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以我国的文化遗产为主线, 从伟大的中国人、我国的国宝、我们的 国粹这三个内容层面,让学生对中国的 传统文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理解“民族 的就是世界的”这一表达的内涵.。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对京剧只能做 到“耳熟”而不“能详”。从心理 上分析,五年级学生已有独立发现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京剧的角色:四 大 行 当
生
旦
净
丑
小生
老生
武生
青
衣 老旦
花旦
刀马旦
欣赏分辨:
京剧选段《水浒传》
欣赏分辨: 分辨角色: 生
林
旦 净 丑
冲 ——
林娘子 ——
鲁智深 —— 地 痞 ——
京剧的表演形式:四 大 功 夫
唱
念
做
打
七、说教学过程: (二)感受京剧,说国粹。
对儿童来讲,京剧是比较陌生的,通过 这些图片、视频的展示,让学生懂得京剧 包含的知识很多,为学生了解京剧打下基 础。
(三)绘制脸谱,唱国粹。 七、说教学过程: 包 拯
黑脸:忠诚正直
曹
操
粉白脸:奸诈狠毒
关 公
红脸:赤胆忠心
窦 尔 敦
蓝脸:刚强勇猛
七、说教学过程: (三)绘制脸谱,唱国粹。
京剧歌曲《唱脸谱》
《京剧》说课稿
![《京剧》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246d4c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1.png)
《京剧》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京剧》。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它集唱、念、做、打于一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感受京剧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行当、唱腔、表演形式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京剧片段、模仿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京剧的行当、唱腔和表演形式。
2、教学难点:理解京剧的艺术特点,体会京剧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二、说教法(一)讲授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传授京剧的基本知识。
(二)欣赏法让学生欣赏经典的京剧片段,直观地感受京剧的魅力。
(三)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京剧的相关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四)模仿法引导学生模仿京剧的表演动作和唱腔,加深对京剧的理解。
三、说学法(一)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提前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
(二)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表演,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探究学习鼓励学生深入探究京剧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培养创新思维。
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精彩的京剧片段,如《霸王别姬》,让学生感受京剧的独特韵味,从而引出课题。
(二)知识讲解1、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历史背景。
2、讲解京剧的行当,包括生、旦、净、丑,并结合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加以区分。
3、介绍京剧的唱腔,如西皮、二黄,让学生欣赏不同唱腔的片段,感受其特点。
4、讲解京剧的表演形式,如唱、念、做、打,通过示范和模仿让学生亲身体验。
(三)欣赏体验1、播放经典京剧片段,如《穆桂英挂帅》《空城计》等,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中的行当、唱腔和表演形式。
2、组织学生分组模仿京剧片段中的表演动作和唱腔,进行展示和评价。
国粹中国京剧教案【7篇】
![国粹中国京剧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592b2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5.png)
国粹中国京剧教案【7篇】国粹中国京剧教案篇1活动目标:1、使幼儿简单了解京剧这种传统戏曲艺术,萌发幼儿对我国传统曲艺的好奇心和喜爱之情。
2、使幼儿初步了解有关京剧人物,知道京剧是我国特有的戏曲种类,是我国国粹。
3、引导幼儿认识京剧特有的脸谱,了解典型、简单的京剧唱腔及台步。
4、大胆说出自己对的理解。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1、请幼儿搜集有关京剧演员剧照、脸谱。
2、准备京剧小戏装,录音磁带,椭圆形纸及彩笔若干。
3、准备生、旦、净、丑角色的京剧唱腔录象。
活动过程:1、请幼儿相互交流对京剧的感受与认识。
如:你听过京剧吗?你喜欢京剧吗?2、观赏京剧剧照、脸谱、服饰等,了解剧照和图片中有关京剧人物(生、旦、净、丑)。
3、比一比、找一找。
(1)比较几种京剧脸谱的差异。
(2)找出脸谱上的额头、眉毛、鼻、嘴等处花纹对称的特点。
4、观看京剧录象片段,并鼓励幼儿学习和模仿典型易学的唱腔及台步(生、旦、丑……)。
5、大胆尝试在椭圆形纸上为脸谱五官化妆,并涂上自己喜欢的人物的颜色。
6、带上自制脸谱,相互欣赏,并穿戴小戏装,在京剧唱腔的伴奏下,进行模仿和表现。
延伸活动:1、可展示一些京剧剧照、名家、脸谱等,以丰富幼儿对京剧的认识。
2、表演区可播放京剧经典唱段,让幼儿模仿其中易学的唱段。
活动反思:在这个活动的设计中,我考虑到了不同层次的幼儿,但在活动过程中还是有所偏向,稍微忽略了有些能力较弱的幼儿。
同时每个环节的衔接也稍显急促,没有给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的时间,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好地把握每个环节。
国粹中国京剧教案篇2活动目标:1.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了解京剧脸谱颜色的含义以及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2.通过京剧脸谱的颜色和人物的装扮,能简单区分京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人物角色,并尝试模仿京剧中不同的角色。
3. 感受京剧特的艺术魅力,萌发对国粹京剧的探究兴趣。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我们的国粹-京剧》详细教案
![《我们的国粹-京剧》详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1e875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1a.png)
《我们的国粹-京剧》详细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3 教学方法1.4 教学资源第二章:京剧的起源与发展2.1 京剧的起源2.2 京剧的发展历程2.3 京剧的重要地位与影响第三章:京剧的基本艺术特点3.1 京剧的表演艺术3.2 京剧的音乐特色3.3 京剧的脸谱与服饰第四章:京剧的角色与表演技巧4.1 京剧的角色分类4.2 主要角色的表演技巧4.3 京剧表演的基本功训练第五章:经典京剧选段欣赏与分析5.1 《穆桂英挂帅》选段欣赏5.2 《白蛇传》选段欣赏5.3 《红楼梦》选段欣赏5.4 学生展示与讨论第六章:京剧的著名演员与表演团体6.1 京剧的著名演员6.2 京剧表演团体的特色与影响6.3 现代京剧表演的新生力量第七章:京剧的演出流程与舞台艺术7.1 京剧的演出流程7.2 京剧舞台的布景与道具7.3 京剧的化妆与服饰艺术第八章:京剧的传承与保护8.1 京剧的传承意义8.2 京剧的保护与推广措施8.3 学生参与京剧传承的方式第九章:课堂实践与活动设计9.1 京剧基本动作的学习与练习9.2 京剧唱段的学唱与表演9.3 京剧主题的创意活动与比赛10.2 学生学习反馈与评价10.3 教学改进与未来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课程背景与目标补充说明:通过提供京剧的历史资料和著名剧目的介绍,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京剧的基本认识。
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京剧能够达到的能力提升。
二、京剧的起源与发展补充说明:通过时间线和重要事件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京剧的发展脉络。
可以使用图表或时间轴的形式展示京剧的历史。
三、京剧的基本艺术特点补充说明:通过图片、视频和实物展示等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京剧的艺术特点。
可以邀请京剧演员进行现场演示,加深学生对京剧表演艺术的理解。
四、京剧的角色与表演技巧补充说明: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京剧的表演技巧。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分配和分组练习,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
京剧说课稿
![京剧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26e7a3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1.png)
京剧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中国国粹——京剧。
教材中涵盖了京剧的起源、发展、表演艺术以及著名剧目等内容。
我们将深入了解京剧的历史背景、行当、唱念做打的基本功,以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表演艺术的基本特点。
2. 使学生掌握京剧中的行当、唱念做打等基本功。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表演艺术以及著名剧目。
难点:掌握京剧中的行当、唱念做打等基本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京剧唱段音频、视频资料。
学具:笔记本、水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段精彩的京剧唱段作为开场,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
2. 讲解:详细讲解京剧的行当、唱念做打等基本功,以及著名剧目。
通过对比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京剧的艺术特点。
3. 实践:分组让学生模仿京剧的唱念做打,体会京剧的表演风格。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当之处。
4. 讨论:让学生谈谈对京剧的感受,以及学习京剧的意义。
六、板书设计京剧:起源、发展、行当、唱念做打、著名剧目七、作业设计1. 收集有关京剧的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京剧的起源、发展、行当、唱念做打等基本功,以及著名剧目。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京剧的表演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京剧表演比赛,让学生充分发挥所学,展示自己的才华。
同时,可以邀请专业京剧演员进行点评,提高学生的表演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表演艺术以及著名剧目。
难点:掌握京剧中的行当、唱念做打等基本功。
二、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段精彩的京剧唱段作为开场,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
我们的国粹——京剧说课稿
![我们的国粹——京剧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4b919c39e314332396893f8.png)
我们的国粹——京剧说课稿
《我们的国粹——京剧》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中主题三“我们的国粹”中的一个分主题“引人入胜的京剧”。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以我国的文化遗产为主线,从伟大的先人、我国的国宝和我们的国粹这三个内容层面,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继承与发展,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表达的内涵,使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得以弘扬和传承。
在习惯于大众文化的高速传播的今天,作为国粹的京剧艺术又走到了哪里?为此我选择以我们的国粹京剧为基点,加入创新,将更多的京剧艺术知识融入课堂中,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在活动中体验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使这节课成为学生热爱京剧的良好开端,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当前小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认知甚浅,对京剧没有什幺兴趣,要使学生对京剧产生兴趣,就。
我们的国粹──京剧说课稿
![我们的国粹──京剧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aea32cc0242a8956bece4f8.png)
我们的国粹──京剧说课稿
《我们的国粹──京剧》说课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一个大剧种,在全国300多个地方戏
曲剧种中,京剧无论如何也算是个老大哥。
它博采众长,形成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的艺术体系。
京剧的唱腔有的悠扬委婉,有的铿锵有力,念白也有音乐性。
表演上富有鲜明的舞蹈性和强烈的节奏感。
乐队主奏乐器为京胡,其他还有京二胡、月琴及锣、钹、鼓等,是我国影响最广的一种戏曲。
本课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学习兴趣、实际接受能力以及所处的地域特点,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入手,以他们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整合学习内容,力求使学生感到亲切、真实。
同时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以生动的模仿实践活动来完成教学目标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它依据逻辑关系,经过有机的整合,丰富和扩大了教学内容,突出了综合学习的特点。
此外,教材还特别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将目前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学习活动的联系。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京剧只能做到“耳熟”而不“能详”。
对京剧不了解,
对京剧为什幺被称为“国粹”不理解,对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更难有深刻的认识,更无法做到珍视中华传统文化──京剧;从心理上分析,五年级学生已有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重要的心理基础。
我们的国粹——京剧(说课稿)
![我们的国粹——京剧(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569784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9.png)
我们的国粹——京剧(说课稿)第一篇:我们的国粹——京剧(说课稿)《我们的国粹—京剧》说课稿五一小学莽常燕一、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本单元是以我国的文化遗产为主线,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表达的内涵,使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得以弘扬和传承。
本课通过欣赏、感受、模仿等各种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珍视我国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二、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学生对京剧最多只能做到“耳熟”而不“能详”,他们对京剧不了解,对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更难有深刻认识。
京剧对他们而言是居庙堂之高的,与他们没有任何情感关联。
从心理上来说,五年级学生已有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学习本课重要的心理基础。
三、设计理念:1、课前搜集资料,拓宽课堂。
2、建立资料袋。
3、课堂活动,体验京剧之美,建立情感联系。
4、多媒体辅助,提升兴趣。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起源、角色行当、乐器、脸谱艺术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技能目标: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小组交流等活动,了解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培养学生珍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起源、角色行当、乐器、脸谱艺术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难点:1.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珍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
2.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六、教学准备:1.学生按照学习小组收集京剧的文化交流、京剧的基本知识等方面的资料,整理并练习向大家讲解;2.学生搜集的相关京剧资料;3.教师收集资料,制作课件《我们的国粹──京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音乐
走进中国国粹—京剧说课稿各位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进中国国粹-京剧》。
首先我来说大纲,《高中音乐课标》中指出,音乐是人文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传达人文知识的载体。
中国民族音乐博大精深,京剧是国粹,内涵丰富,文化知识浓厚,通过认识和体验京剧音乐和角色,能让学生充分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现在我来进行教材分析。
本课出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高中《_音乐鉴赏》第_四单元第八节。
京剧不仅被炎黄子孙称之为“国粹”,也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所推崇、所热爱,并被他们视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本教材中安排了两个课时介绍中国的京剧,其中第一课时主要是了解中国京剧的代表人物梅兰芳及其经典作品《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京剧《霸王别姬》选段和《海岛冰轮初转腾》—京剧《贵妃醉酒》选段。
也加入了京剧的起源、唱腔、分门派别等知识的了解。
在课堂中我还加入了小段京剧的模唱,从实践中体验京剧魅力。
接下来说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分小组资料收集和整理,并进行分享学习,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
2、通过学唱小段京剧和欣赏经典京剧作品,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3、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生平及贡献。
4、欣赏流行音乐中有京剧元素的作品,激发热爱和学习京剧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提升对京剧的认识和喜爱认识京剧大师梅兰芳及对京剧所作的贡献
要达到以上目标,我选用了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教法:1、以身试教法
本课属于鉴赏课,听是最主要的,而只是听VCD的音响,没有办法满足学生的兴趣,于是教者就需自己范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实践教学
京剧主要是表演艺术,最容易体会其魅力的方法莫过于亲身体验。
京剧中有一些唱段是非常熟悉并且流传很广的,可以拿到课堂上,让学生一起来学唱几句。
3、多媒体展示
运用现代技术来丰富音乐的课堂,也是教师教育技能的一部分。
多媒体能够很直观地让学生了解认识京剧,通过试听结合,达到教学目标。
学法:
1、小组学习法
本环节是课外学习时段,提前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形成8-10人一
组,共同搜集到中国国粹京剧的各类相关知识,进行整理,课堂中分享学习。
2、游戏法
通过知识竞赛,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加深印象。
接下来说一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根据普通高中的条件,我安排了主要以教师深情并茂地范唱《唱脸谱》来进课堂。
很强劲的京剧节奏会让学生记忆犹新,并不知不觉的调动自己的肢体语言。
并且教师的唱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导入
问题导入:刚才老师所唱的音乐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很轻松地回忆起音乐中的京剧片段。
(高中音乐鉴赏课是鉴与赏相互配合,这个地方就是“鉴”的部分多一点。
)
三、认识京剧
各小组派代表,将各自整理好的知识,选择一个知识点来与同学分享,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翁。
分享后教师鼓励学生以真诚的掌声来表扬小组代表。
并以多媒体方式再一次呈现京剧的相关知识及图片,直观感受京剧。
四、知识竞赛。
根据上面所掌握的一些知识,并检查小组课外搜集资料情况,组织一次小组间的知识竞赛,巩固掌握的知识点,并通过几道题,引出
今天的主角—梅兰芳。
五、了解梅兰芳及对中国京剧所作的贡献
这一段主要是想让同学们树立以梅兰芳为榜样,都来参与到中国京剧的保护活动中,通过欣赏他的两段经典作品,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京剧音乐。
梅兰芳可能离我们还是有点远,直接从语言上很枯燥,我加入了电影《梅兰芳》黎明主演的片段欣赏,提起学生认识梅兰芳的积极性。
六、学唱小段京剧
一味的听和看根本不可能一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于是我选了两小段比较熟悉的京剧《苏三起解》和《唱脸谱》,让学生来试几句,体验京剧,使整堂课得到了提升,教师也起到了引导作用。
七、欣赏几首流行作品
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课堂中,已经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百分之90的学生都希望在课堂中,能够欣赏流行音乐。
在上面一个环节中,学唱的《苏三起解》同学们肯定会发现陶喆的《苏三说》中有这些元素,我们就可以发散到京剧与我们的生活其实很近。
于是就欣赏几首流行音乐作品中有京剧元素的歌曲:陶喆-《苏三说》龚琳娜神曲《忐忑》、信乐团的《one night in 北京》及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等
八,小结
本堂课我们对京剧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远远不够,下堂课将继续欣赏现代京剧,希望同学们可以继续寻找自己喜爱的京剧演员或角
色,下堂课我们继续来欣赏和品位。
最后说说反思:作为高中音乐课,这一课时可能内容偏多,特别是农村孩子知识面小,很难一时消化这么多的知识,只是课堂上这么提,可能是走马观花,但是有这个铺垫后,学生对京剧应该能够接受,并愿意继续认识。
这堂课安排的课外小组活动可能在条件很差的高中时没有办法实施的,在设计上应该可以有更多的方案。
今天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