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
地理必修3人教新课标第2章第1节课件34张
思考:1)干(g旱ān(ghāànnh) àn)的
成因?
地处亚欧 位置 西北 地形
大陆腹地
地区
高原广布,山脉和 盆地相间分布
湿润气流 难到达
干旱
山脉、高原阻 隔水汽进入
Hale Waihona Puke 第六页,共35页。西北组图
荒漠
荒漠草原
温带草原
西 年降水量50mm以下 ←
200 mm以下 ← 400 mm以下东
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
第三十一页,共35页。
荒漠化的原因(以西北地区为例)
潜在
(qián
zài)
干旱
自
(gānhàn) 然
环境
(zì
气候异常 rá
n)
因
创造条件 素
加剧加速
人 为
荒漠化 因
素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人口 能源
经济
生态 科技
水资源利用不当
工矿交通建设 决定 中不注意环保
第三十二页,共35页。
要点突破(tūpò):荒漠化的防治
思考:
干旱的自然特征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qiánzài)危胁,那么
是什么自然因素导致了荒漠化的发气生候?异常(降水)
加剧
温带(wēndài)
气候大(陆qì性hòu)
气候
少雨 出现异常
使脆弱的生态
荒
环境失衡
漠
化
多雨
抑制
第九页,共35页。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小结 (xiǎ ojié)
1、干旱环境——潜在威胁(wēixié)
——以西北地区为例
第一页,共35页。
新课导入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
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农业社会: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江三角洲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江三角洲人口越来越稠密。
(人口迁移)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现代社会:①工商业的发展使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③今天长江三角洲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和治理
3、下列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C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新疆高原面积坦荡 B.塔里木河为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准噶尔盆地内 C.灌溉农业为本区的特色,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被誉为 “塞外江南” D.内蒙古高原西部的草原为我国最好的草原之一, 我 国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就生长在这里
气 候 变 异 等 自 然 条 件
发 展 创 造 条 件
分散土 地退化 过 程 最终连接 荒漠般景观
过 程
加 剧 加 速 发 展
人 类 活 动
三、 荒漠 化的 人为 因素
(决定 性因 素)
形成荒漠 化的人为 因素
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 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 利用
形成荒漠化的人为 因素的主要表现
荒漠化的概念和基本过程
地理位置 自然因素 深居内陆 气候条件
海洋水汽来 源少。气候 异常干旱
荒 漠 化
物质基础
平地沙质沉 积物覆盖深 厚
大风日数较 多且集中, 风力作用强 荒漠化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人为因素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 用不当
破坏防风沙的植被 加速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 使沙化土 地连片发展 使植被生长衰退,导致 荒漠化
为什么绿洲变荒漠容易,荒漠变绿洲难呢?
当地干旱环境决定, 水分条件消失容易, 所以绿洲变荒漠容易, 荒漠变绿洲难。 恢复自然植被是防 治、改造、利用荒 漠化行之有效的措 施。
荒漠化的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气候干旱; ②风力较强,风蚀作用显著; ③植被稀疏,对地表的保护作用减弱; ④降水集中,夏季水蚀明显。 (2)人为原因: ①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②由于人类活动不当,过度樵采、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三过度)和水资源利用不当(一不当)。
地理必修3-必背知识点-第二章汇总
地理必修3-必背知识点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1. 荒漠化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它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2. 气候受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3. 西北发生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有(1)大气:,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强烈)。
(2)水:水资源短缺,河流稀疏。
(3)地形:多高山、高原、盆地,阻挡海洋水汽进入。
(4)植被:稀疏,以荒漠和草原为主。
(5)土壤:平地多疏松的砂质沉积物。
4. 以以西距海遥远,降水稀少,形成温带荒漠草原、温带荒漠。
5. 西北地区绿洲主要分布在。
绿洲农业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高山冰雪融水。
6.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有(1)过度樵采。
(2)过度放牧。
(3)过度开垦。
(4)水资源利用不当——上中下游水资源分配不当;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分配不当;漫灌导致次生盐渍化。
(5)不合理的工矿、交通建设7. 西北荒漠化的对策有(1)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分配上中下游用水量、合理分配上中下游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量;改进灌溉技术,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2)利用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构建防护体系:植树种草;设置沙障工程。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植树种草,发展林业、牧业;退耕还林、退耕还牧,调整农业结构。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
(5)控制人口增长。
8. 草方格沙障的作用有(1)削减风力。
(2)截留水分。
9. 土地盐碱化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其自然原因是(1)地形:低洼,排水不畅。
(2)水:地下水位高。
(3)大气: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在华北,春季升温快,雨季未到,降水少,蒸发强,且多大风)10. 土地盐碱化的对策(1)水利改良:灌溉、排水。
(2)农业改良:改善耕作、平整土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
• 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 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
• 本质:土地退化 • 原因:它是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异)与人为因
素(如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 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 • 形式有: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
化
荒漠化发生的基本过程
植地 被面 遭裸 破露 坏
200mm以下 ——干旱区
秦岭—淮河
自东向西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降水递减;
荒漠
荒漠草原
草原
d.植被类型
贺兰山以西
贺兰山以东
降水少
以下200mm以上
多
载畜量 自然景观 干湿状况
小 沙漠、戈壁 干旱
大 荒漠草原、草原
半干旱
农业特色
绿洲农牧业
(山地降水、冰雪融水)
草原畜牧业、 灌溉农业
干
位置: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
1、区域特征
区域自 然特征
存在 问题
产生 原因
解决 措施
思考讨论:请大家从位置、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来
分析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注意每一方面的总体特征及
东西方向上的差异?原因?与其它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2.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a.位置: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
一线以北(相对位置)亚欧大陆内部(海陆位置)
五、荒漠化的危害
• 危害:对以下四方面的危害: • 1、农业生产(流动沙丘淹没农田) • 2、村镇、交通、水库、灌渠(流动沙丘淹没) • 3、生态环境(沙尘暴频发) • 4、植被和地表形态(引发饥荒)
六、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一) 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
“三项内容、两条原则和一个重点”
必修三第二章地理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第二章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1、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2、西北地区东西水分和景观变化水分自东向西递减,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荒漠化的因素自然因素:①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②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
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
4、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古代:唐宋——明塔里木盆地南缘,由战争、瘟疫、过度垦耕导致。
近代:清内蒙古东南部,因为移民增多,农业对土壤的破坏力强于牧业现代:20世纪50年代人口激增,管理失误5、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周围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人为原因是: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 A.人口增长迅速 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C.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大力开荒种粮 D.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出现次生盐渍化 E.水资源污染严重错2合理利用该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制定合理的载畜量,防止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
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进行巨大的生态工程建设为:营造“三北”防护林。
3 干旱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
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PPT课件
关键环节是砍伐森林使得森林面积减小
19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热带雨林的分布地区 东南亚地区
非洲刚果河流域
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热带雨林的分布地区,体现了自然地理 环境: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即 纬度地带性规律
3、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
⑴ 过度樵采
(2)过度放牧
(3)过度开垦
(4)水资源利用不当
10
活动P20 1)分析萨赫勒地区的气候等自然特征,并 说明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
(1)地理位置:处于热带沙 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 干旱与半干旱的过渡地带 (2)气候:年降水量不足 500毫米,且集中在夏季,全 年高温,蒸发量大 (3)地表植被稀少,地表土 质疏松
2.雨林一但被毁,地表养分将因强烈淋洗迅速被地 表径流带走,整块土地的肥力就会急剧下降,地 表植物也就很难恢复,这是其脆弱性的关键所在。
11
2)分析这一社会经济因素的转变对牧场带来 的环境影响
传统的游牧经济,牲畜品种多样,经济规模小、季
节游牧,有利于牧草的恢复生长;而商业性定居牧
业从品种的单一性、大规模经营,采取掘井定居的
经营模式,增加操场的压力,结果导致草场退化甚
至毁灭
12
(3)人口的激增,对 粮食需求的增加,迫 使人们不断扩大耕作 面积以至向牧业地区 推进,导致草地变旱 地,原有的草地缩小, 牧场超载,荒漠化的 发生和发展。
山
内蒙古高原
4
(3)、气候:干旱是其最为显著的自然 特征
①干旱的原因
地处亚欧 大陆腹地
位 西北 地 置 地区 形
2019高中地理必修三二第章第一节.ppt
人口增加
过度樵采 能源缺乏,樵采天然植被
过度放牧 超载、掘井,破坏草场,影响牧草 活动不当 过度农垦 开垦草场,加快风蚀 水资源利用不当 生态用水缺乏、次生盐渍化
荒漠化的概念和基本过程
地理位置 自然因素 深居内陆 气候条件
海洋水汽来 源少。气候 异常干旱
平地沙质沉 荒 物质基础 积物覆盖深 Evaluation only. 漠 厚 荒漠化 ted 化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猪毛菜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干刺
1、下列不能用以指示荒漠化的迹象的是(
A)
Evaluation only. A.土壤有机质增加 B.沙尘暴频率增加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生物生产力下降 D. 牲畜数量或者品质下降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西 部 东 部 Evaluation only. 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 贺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地形 高 Profile 原 5.2 内陆盆地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兰 特征 新疆常被描述为“三 辽阔坦荡 山夹两盆” 山 地形 准噶尔盆地、天山、 内蒙古高原 区 塔里木盆地
能源问题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 学习笔记 第二章 第一节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第一节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资源安全问题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
2.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资源安全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3.结合实例,说明保障资源安全的主要途径。
目标1资源安全问题1.关于资源安全前景的两种观点观点内容悲观论者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性的饥荒和资源将很快到来,资源价格亦将随之日益攀升乐观论者资源不会;资源短缺会吸引大量的投资来开发替代产品,而进步又为这种开发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资源价格不但不会飙升,反而会下降2.资源安全的概念和内涵概念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________能够得到满足的状态或能力内涵资源的供给不低于各种用途所需的________数量和质量要求,且是________、及时和经济的;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________服务功能理解资源安全的内涵量总量、人均量质质量最低要求结构供给的多样性;资源共同体均衡地区均衡与人群均衡经济经济可行时间及时、稳定3.资源安全问题产生原因如果因资源供给量________于资源需求量而造成的资源短缺超过某个限度,就会发生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影响生产、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甚至危及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________基础,引发灾难性的后果根源资源________与________的失衡。
从发展的角度看,资源需求增长过快或资源供给能力降低过多,都可能导致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因素资源________、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资源________需求,其中资源禀赋是指资源类型、数量、质量、分布等总体状况拓展延伸影响资源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影响因素具体影响资源禀赋可开采非可再生资源减少乃至枯竭;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超过其最大更新能力;资源波动幅度超过安全范围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资源开发技术和经济能力不足;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的技术风险和区域冲突;资源贸易的市场、经济和运输风险资源消费需求人口增长造成的短缺;消费水平提高造成的短缺;消费质量标准提高造成的短缺思考某同学认为“资源贫乏国家——日本的资源安全问题严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第二章第一节课件荒漠化的防治(共42张PPT)
植被:植被稀少,土壤
特
发育差
征
土壤: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干旱是本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也是西北地区各地区 各地理要素的综合体现,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为什么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呢?
• 结合课本内容,讨论培优P13
议
• 探究点一(1)(2);
• 从位置、地形角度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 5.导致该区域荒漠化形势的根本原因是 ( D )
• A.自然环境的变迁 B.耕地面积的变化 • C.放牧强度的变化 D.人口数量的变化
第2课时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2.荒漠化防治的原则 3、治理的重点 4.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
4.具体措施
a.合理利用水资源
西 干旱内陆区
导
紧紧相邻的沙漠和绿洲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 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 学习目标
• 1、全面理解荒漠化的概念。
• 2、掌握从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两 方面分析荒漠化的成因。
• 阅读课本P16-19内容,结合下列问题,完成培 优P12自主学习区内容。
• 1、荒漠化的定义? • 2、荒漠化的发生基本过程?
草原退化 土壤盐碱化
土壤沙化 石漠化
红漠化
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 的地区,当地表水土流失后,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 地丧失了生产力,所以被称为红漠化。
(1)过度樵采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1、图中圆内裸地表示沙层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
因是 过度放牧
。如A、B均为“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地区,
• A.全世界的荒漠都属于荒漠化土地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教案:2.1.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西北地区气候干燥的原因和相应的自然景观特征;了解沙漠和沙地的主要分布、成因和分类;理解干旱是本区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西北内陆各地理要素的综合体现,是荒漠化形成和发展的地理背景。
2.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特别是人为原因的主要表现方面。
理解人类活动在荒漠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了解西北地区在不同时期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在不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4.了解西北地区人民防治荒漠化的成功经验和治理措施,并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理解生物治沙措施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用西北地区的各类专题地图,分析和论证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培养图文转换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提高对西北地区地大物博与人口稀少这一矛盾的正确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强化科学的人地观念。
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我们身边做起,养成善待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1.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
2.人为因素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中的作用和表现。
3.荒漠化整治的对策和措施。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背景、成因和过程的差异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片段:中国沙漠化土地分布图、我国荒漠化地区分布状况、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图、西北地区干旱成因关系图、西北地区东西方向水热状况和自然景观演变图、西北地区荒漠按成因分类情况表、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分布状况表。
课时安排共3课时第一课时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西北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第二课时西北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第三课时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课后活动的讲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同学们查阅荒漠化的资料,对荒漠化的概念、形成、影响有所了解。
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2章-第1节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3)防治重点:对已遭沙丘入侵、 地段,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
菜 单
风Hale Waihona Puke 危害 严重的课 时 作 业
新课标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新课标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3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新课标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3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新课标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3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新课标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以
课 时 作 业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新课标 ·地理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必修3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2.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中,哪个因素所占 比重最大?
2013年地理湘教版必修3精品课件:第二章第一节
【答案】 (1)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过 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城镇建设 造成植被破坏等。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要点二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在农作区主要是改进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 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渍化;在牧区草原, 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 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 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兰州属黄河中上游流域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重 点地区,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兰 州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6%以上,因此,荒漠 化治理和生态建设是实现兰州“十二五”规划 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思考】 近些年来,我国土地沙漠化的最 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当前荒 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土壤次生盐碱化 土壤次生盐碱化又称“次生盐渍化”,是不 合理的耕作、灌溉使盐分不断在土壤中积聚 的结果。主要发生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以 及地下水位较高、地下径流不畅、地下水中 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的冲积平原,如我国的华 北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等。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②水蚀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 、长江流域、江南丘陵等地,在东北地区主 要分布在西辽河的中上游及大凌河的上游。 形成原因主要是植被破坏,流水侵蚀作用强。 ③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 海拔地区。形成原因主要是海拔高,气温低,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植被破坏或者过度放牧。
2-1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课件
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失衡
稳定的
高于 资源需求
及时的
资源安全
经济的 资
源
供
生产活动
给
少于
发生 资源需求
资源安 全问题
经济活动 社会活动
灾难性的后果
物质基础
a什么情况下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会增加?
人口数量增多,加大人类对资源的需求;社会经 济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人均消费 水平提高。
b什么情况下人类的资源供给会减少?
案例
瑙鲁——富也资源贫也资源的国家
思考: 瑙鲁因何富?因何贫?
富:磷酸盐作为瑙鲁战略资 源,向全球出售,使该国成 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
贫:①由于经济结构单一,20 世纪80年代末,随着磷酸盐的 枯竭,社会经济陷入危机;② 粗放的露天磷矿开采对当地 环境破坏严重;③土地资源、 淡水资源等资源短缺,加剧了 国家安全的受威胁程度。
联合管理、水量和基础设施
2.与1948—1999年相比,2000-2008年哪些冲突的比例增加了?哪些减少了?
增加:联合管理、基础设施、水 质、 防洪、技术合作 减少:水量、水电
在2020年夏天下雨后,埃塞俄比 亚就开始在复兴大坝后面填充水 库。这引发了埃及、苏丹和埃塞 俄比亚长达1年多的,围绕复兴 水坝蓄水问题的危机。苏丹和埃 及将埃塞俄比亚大复兴大坝视为 对其淡水供应的主要威胁。
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供给能够得到满足的状 态或能力。
2.资源安全含义
(1)资源的供给不低于 各种用途所需的最低数 量和质量要求,且是稳定、 及时和经济的;
(2)资源的开发和使用 不破坏自然环境的供给 服务功能。
二、资源安全问题
1.资源安全问题概念
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一)
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进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缘由,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爱护措施。
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目的:学问与技能目标:1. 理解荒漠化的概念及荒漠化的表现,学会用几个关键词描述荒漠化的过程,培育同学运用地理科学术语表达地理现象、过程或地理问题的力量。
2. 读图分析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理解荒漠化形成的自然缘由。
3. 理解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提高同学运用图文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的力量。
4.了解西北人民防治荒漠化的成功阅历和治理措施,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理解生物治沙措施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 让同学通过观看图象、独立思考合作沟通等过程,了解学问发生与进展的规律,达到对学问的理解和领悟。
2. 通过创设宽松开发的探究氛围,使同学进一步把握有效而科学的案例分析方法。
3. 尝试从生活中发觉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开展调查争辩,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对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的分析,使同学生疏到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荒漠化形成的打算性因素,若要实现可持续进展,人地协调是关键,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2. 培育同学敬重客观事实的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缘由和人为缘由。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教学难点: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教具预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我们这两节课就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为案例来探讨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背景是什么?人为因素有哪些?荒漠化防治有哪些对策和措施?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荒漠化1.土地退化的形成2.荒漠化⑴概念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潮湿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
荒漠化不是简洁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犹如荒漠般的景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能源
的途径
e.控制人口增长
利 于防 治 荒 漠 化
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建立人口、 资源、环境 协调发展的生 态系统
七、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现状
总结:以西北地区为例,形成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一 般思路和方法:
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明确区域地理环境特点
西北地区大荒漠化
分析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地段
(二)具体措施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
生物 措施
绿 洲 地 区
外围沙漠边缘 前沿地带 内部
封沙育草 营造防沙林带 农田防护林网
缺 工程 水 措施 源 地 区
流沙地区
设置沙障工程
西
海陆 位置
东 改善灌溉技术
干旱内陆区
牧区草原
农作区
荒漠化的原因
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荒漠化的危害
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荒漠化的治理措施
因地制宜,制定综合治理措施
土地退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 沙漠化 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 使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发生退化, 以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的形式表现出来。
“地球的癌症”
全球及我国荒漠化的分布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 看图2.1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分析一下问题:
1、西北地区位置有何特征?包括哪些省区? 2、西北地区有哪些地形区?以什么地形为主?
六、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一) 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
“三项内容、两条原则和一个重点”
1.荒漠化防治的“三项内容”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沙漠(荒漠) 过度带 农耕(牧)区
2.“两条原则”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3.“一个重点”
次生盐渍化
次生盐渍化又称“次生盐碱化”,指由于不合理 的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多发生在气候干旱、 蒸发量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在我国 多发生在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因受人为不合理灌溉 的影响,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 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化。
活动: 根据你的理解运用下列关键词解释 荒漠化的含义
植被遭到破坏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 沙化进程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农恳区周围及荒 漠绿洲
使土壤风蚀沙化及 次生盐渍化
阅读(课本P19)
半干旱草原区(地表集水坑和放牧点井泉附近)
呼伦贝尔、锡林郭勒
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斑点状土地荒漠化
五、荒漠化的危害
• • • • • 危害:对以下四方面的危害: 1、农业生产(流动沙丘淹没农田) 2、村镇、交通、水库、灌渠(流动沙丘淹没) 3、生态环境(沙尘暴频发) 4、植被和地表形态(引发饥荒)
三、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1.干旱的气候 ——潜在因素
干旱 的气候
基本条件 物质基础
植被稀少,平地多沙质 沉积物(物质疏松)
动力条件
大风日数 多,且集中在 冬、春两季
物理风化和风力强
戈壁与沙漠
三、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2.气候异常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多雨年
降水变率大
持续干旱
抑制风沙活动
加剧荒漠化进程
小结: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 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3、从位置和地形上分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的原因?
西北地区位置有何特征?包括哪些省区?
1、位置和范围 位置特点:深居内陆 行政区范围:新、宁、甘(北部)、内蒙古(大部) 地形区范围: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西北地区有哪些地形区?以什么地形为主?
2、地形特点
区域 地形 特征
一线以北(相对位置)
亚欧大陆内部(海陆位置)
地形:东部:内蒙古高原(辽阔坦荡) 西部:山脉盆地相间分布(三山夹两盆) 气候:深居内陆 干旱 山岭阻隔 植被:草原、 荒漠为主
东部:草原 西部:沙漠、戈壁
1、下列不能用以指示荒漠化的迹象的是( A.土壤有机质增加 B.沙尘暴频率增加
A)
C.生物生产力下降
中国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西北地区最突出的环境 问题是什么?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荒漠化发生的基本过程 风沙 植 地 侵蚀 被 面 遭 裸 水土 破 露 流失 坏
土壤 中的 水分 和养 分流 失
土 地 生 产 力 下 降
荒 漠 景 观
一、荒漠化
• • • • • • 概念: 本质: 原因: 表现为: 形式有: 荒漠化发生的基本过程:
四、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1、荒漠化的发展过程 自然条件
分 散 的 土 地 退 化
最终连接
人类活动
加剧加 速发展
荒 漠 般 景 观
2、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1)人口压力
2)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
人为因素 过度樵采
典型地区
能源缺乏地区
半干旱草原牧 区,干旱绿洲 边缘
主要危害
西部
高大的山系和巨 大的内陆盆地 山脉和盆地相 间分布、三山 夹两盆
贺
东部
高原
兰
辽阔坦荡
地形 区
准葛尔盆地、 天山、塔里木 盆地
内蒙古高 原
山
从位置和地形上分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3、位置地形的影响
深居内陆 远离海洋 水汽难以 到达 位置
降 水 较 少
高原面积广大 干旱
阻 挡 水 汽
地形
高山环绕盆地 青藏高原隆起
合理分配河 流水资源 少
减少水井数量
推广节水农业
降水量 多
c.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现有林地 绿洲边缘的 灌草林带 已荒漠化的地方 作为防护林 发展林业、牧业
退耕还林 退耕还牧
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 营造薪炭林 开源 新建沼气池 利用风能、太阳能 节流 推广省柴灶
• 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
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
• 本质:土地退化
• 原因:它是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异)与人为因
素(如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 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 • 形式有: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 化
西北地区的沙漠化、云贵高原石漠化、 华北平原盐渍化
位置和地形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干旱的自热特征
思考讨论:
2、西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3、从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区域最容易发生土地荒漠化?为什么?
1、西北地区的突出景观特色?造成西北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更替的原因是什么? 这体现了自然地域分异的什么规律?
干 旱 为 主 的 自 然 特 征
位置: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
D.牲畜数量或者品质下降
2、下列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C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新疆高原面积坦荡 B.塔里木河为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准噶尔盆地内 C.灌溉农业为本区的特色,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被誉为 “塞外江南” D.内蒙古高原西部的草原为我国最好的草原之一, 我 国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就生长在这里
西
北
地
区
华 北 平 原
云贵高原
土地沙漠化
土地沙漠化是指单纯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 漠化。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另外在 藏北高原、东北地区的西部和华北地区的北部也 有较大面积分布
石质荒漠化
石质荒漠化是指在原来的岩石地带的植物被破坏, 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最终成为岩石裸露的地 表,形成类似荒漠的景观。石质荒漠化在我国西南喀 斯特地貌区(贵州、云南、广西)表现尤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