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师承的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医师承的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论文关键词:中医药教育师承教育调查人才培养

论文摘要:师承教育是中医传统培养人才的重要形式,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进一步了解师承教育现状,我们对国家级名老中医及其学术继承人和相关医疗工作者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分析为《中医药临床人才师承制培养立法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和建议。

师承教育是中医传统培养人才的重要形式,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师承名师,学习老一辈中医学家独特的经验和诊疗技巧,通过朝夕临诊,耳濡目染,口授心传,个别指导,逐步缩短成才周期。古往今来,师承教育培养出一批批中医大师。随着学院教育的蓬勃发展和中医大师的相继去世,中医人才出现了危机。为了提高培养中医人才质量和水平,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关措施,如启动对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抢救、《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核考试办法》等。1990年经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决定为全国500名著名专家配备学术继承人。为了进一步了解师承教育现状,我们对国家级名老中医及其学术主要继承人和相关医疗工作者等进行了跟踪调查。

1调查情况

调查对象及内容

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四批国家级名老中医为对象,调查名老中医本人及所带学术团队的基本情况。第二,以国家级名老中医所带高徒为对象,调查其师承基本情况(包括经过高徒培养,成为国家级名老中医)。第三,以当地评选的省级名中医为调查对象,调查其接受教育的基本情况。第四,以有师承学员(或名老中医所带高徒)工作的医院管理者为对象,调查管理者对其岗位的评价以及对师承工作的建议。第五,以毕业于医类院校并工作五年以上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从业人员为对象,调查其从业的一些基本情况及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98份,收回498份,有效率100%。其家名老中医20人;名老中医高徒78人,省级名医48人,中医医疗机构管理人员30人,中医医疗机构医疗工作人员322人。

调查方式

本调查采用了资料查询与整理、问卷调查、座谈会、访谈等形式。

2结果与分析

国家名老中医对师承教育的认识与建议

调查发现,院校教育是现在新成长起来的名中医的主要受教育方式,但师承教育对他们成长影响较大。在对20名国家级名老中医的调查中发现,选择影响较大的受教育方式

中,院校教育占80%,师承教育占85%。结合他们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他们的初学中医的形式95%是院校教育,但是,他们中85%都有过跟师经历。可见,在院校教育的冲击下,师承教育依然是名医成才的重要途径。此外名老中医认为培养真正的中医人才需要采用的主要的教育方式是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二者的结合是最适合中医药发展需要的教育方式。

在座谈会和个别访谈中,名医都一致认可师承教育,认为师承教育对继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有重要的意义。刘柏龄教授通过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带徒的事例说明师承教育在中医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杨宗孟教授认为这种培养方式应该继续下去,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师承教育可以早临床、早实践,避免了重理论轻实践院校教育弊端。中医药临床人才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习。中医院校毕业的学生,往往出现有较高的医学理论,但临床机会少,缺乏实践经验。师承教育通过跟师临诊,提前接触临床,把理论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领会和掌握。

名老中医高徒时师承教育的认识与建议

在对78名国家级名老中医高徒的调查中发现,他们认为师承教育最好模式是“一带一”。最佳时间是从院校毕业后从事段时间临床再进行师承教育。师承教育是‘对一的传

承,这样有利于完整地收集名师临床经验。在问及“您认为师承教育最好的模式”时,%受试者选择“一带一”,可见高徒都希望能完整地继承老师的学术思想。但这种“师徒授受,独立传承”的模式将导致新的情况,即可对继承名老中医经验和学术思想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存在局限,不利于学术交流和融合。在座谈时也有人提出类似的问题,所以与院校教育的结合和跟师时机也是师承制有效开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在问及“您认为师承教育入师学习的最佳时间”时,有%受试者选择了“院校毕业从事一段时间临床”。

在对民间师承的认可方面,有%的高徒对师承范围的理解是“不仅局限在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应该普遍实行师承教育,包括民间中医师承”。民间存在一大批优秀中医人才,而民间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是师承。如果没有很好地继承,对中医的发展是很大的损失。据邓铁涛在20XX年香山科学会议上保守估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全国有5万个民间的真正中医师虽然行医已经十多年二十年,但也不能再开业坐诊看病。几千年中,中医的传承教育模式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中医人才,如20世纪初我国就有中医80万人,远远超过现在以院校教育为主培养的27万中医师人数”。

省级名老中医对师承教育的认识与建议

省级名中医共调查了48人,他们都是在工作岗位上,

年龄集中在50岁到70岁之间,是在文革前后经历院校教育,有较高的学历,也是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下的成功典范。中医师承教育,应该遵守立足临床、精熟经典、名师指点、教研相长等中医成才特有规律的原则,在学习名师具体诊疗经验的同时,还要继承名师运用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学术思想与学术作风。这些观点得了省名医的认同,在问及“您认为师承教育的最好方式”时,%的省名中医选择随师临床,%的选择“研习经典”。可见临床磨练与经典研修的配套与互动是师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同样体现着中医的继承。

完善的实施规范是师承教育的重要保障。在调查“您认为目前师承教育需要完善的是什么”时,有%的省名医选择“实施规范”。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个好的机制和制度保障,师承教育容易走向形式化。在座谈中一些人提出新型的中医师承应该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中医辨证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为宗旨,坚持理论和实践能力双重考核标准,增强他们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促使他们有能力从个别病案的诊疗思维和效果中总结经验和方法。

中医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对师承教育的评价

我们对中医医疗机构中有经过高徒培养的中医师的10家医院进行了调查,共调查了30个管理者,包括院长、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和医务科长。此调查主要围绕对比的方式展开。调查显示,经过师承教育的人员,其科研能力、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