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报告模板实验一常用仪器的使用(报告)

合集下载

常用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共9篇)

常用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共9篇)

常用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共9篇)1. 热电偶温度计的使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了解热电偶温度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热电偶温度计的精度及注意事项。

实验原理:热电偶是利用两个不同金属的热电势产生温度差,将其转化为温度值的温度传感器。

它由两种不同金属的不同长度的导线组成,通常是铜和铜镍合金,两种导线的连接处称为热电接头。

当两个热电接头连接在温度不同的物体上时,由于两种金属的热电势差异,将产生一种电动势,这种电动势与温差成正比,由此可以测量物体的温度。

实验器材及药品:热电偶温度计、数字显示温度计、热水、冷水。

实验步骤:1. 将热电偶温度计接好线,将触头插入被测物体中。

2. 开始记录温度值,可以使用数字显示温度计对热电偶温度计的测量结果进行实时监测。

3. 改变被测物体的温度,比如将升温的热水倒入容器中,或者将降温的冷水倒入容器中。

4. 记录不同温度下的测温结果,并比较实验结果与实际值的误差,分析误差的可能原因。

注意事项:1. 热电偶温度计不能被弯曲或扭曲,否则会影响测量精度。

2. 热电偶接头处应该接触紧密,否则会产生不均匀的温度分布。

3. 热电偶测量的范围取决于热电偶用于测量的材料,对于不同的物质应该选择合适的热电偶。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记录了不同温度下的热电偶测量结果,发现与实际值的误差不大,具有较高的精度。

同时,我们发现热电偶温度计在测量温度差较小的物体时误差更小,测量范围大小直接影响测量精度。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热电偶接触不良时,测量结果出现波动,因此应该保证接触紧密。

pH计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放置于被测液体中的电极对水中的疏水离子进行测量。

pH计是一种电化学传感器,其基本原理是靠量化氢离子浓度从而量化液体或其他物质的酸碱度。

pH计、标准缓冲溶液,待测液体。

1. 打开pH计电源,确保电极接好线。

2. 将电极放置于标准缓冲液中,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校准。

3. 将电极放置于待测液体中,读取pH测量值。

实验一常用仪器的使用(示波器、万用表)

实验一常用仪器的使用(示波器、万用表)

实验⼀常⽤仪器的使⽤(⽰波器、万⽤表)实验⼀、常⽤电⼦仪器仪表使⽤模拟电⼦技术实验中,常⽤的电⼦仪器仪表主要有双踪⽰波器、低频信号发⽣器、低频交流毫伏表、直流稳压电源、万⽤表等。

这些仪器仪表的主要⽤途以及与实验电路的联系如图所⽰。

⼀、实验⽬的初步了解常⽤电⼦仪器的功能与使⽤⽅法;掌握⽤⽰波器获取稳定波形并测量有关参数的⽅法。

2、会⽤万⽤表测试晶体⼆极管、三极管;学习使⽤半导体特性图⽰仪测试晶体管的⽅法。

⼆、实验仪器双踪⽰波器: GOS620;函数信号发⽣器:SG1651;交流毫伏表: SG2172;直流稳压电源: SS1792C;数字万⽤表: MS8222D 半导体特性图⽰仪:XJ4810或XJ4820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交流毫伏表测量低频信号发⽣器输出的正弦信号电压:将低频信号发⽣器(或称信号源)的输出端接⾄交流毫伏表输⼊端(注意:两仪器必须“共地”)。

将信号源波形选择置“正弦”,频率调为“ 1kHz”,输出衰减先置于“0dB”,调节“输出幅度”旋钮,使LED数字表头指⽰值V S 为 11V 左右(峰—峰值)。

然后,将毫伏表量程由最⼤档位100V逐级切换为10V档,观察该表读数,使读数为4V。

依次按下信号源“输出衰减”⾄20dB、40dB、60dB,并相应调整毫伏表量程。

分别记录毫伏表读数,结果填⼊下表:2、⽤⽰波器观察波形将⽰波器“ Y1轴输⼊”端接信号源输出端(两仪器仍必须“共地”),参照附录I.2中有关GOS620双踪⽰波器观察波形的⽅法,调节“Y1灵敏度”,“X灵敏度”及“触发⽅式,触发电平”等旋钮,使荧光屏上得到⼀稳定的正弦波。

保= 4V,依次改变f S为:100Hz、1kHz、10kHz、100kHz,并适当持信号源VS调整X轴扫描速度,观察所测波形。

3、⽤⽰波器测量波形的周期和幅度将频率为 1kHz、幅度为3V左右的正弦信号送⼊⽰波器输⼊端。

将⽰波器扫描开关“T/cm”上的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此时,“T/cm”的指⽰值即为屏幕上横向每格(1cm)代表的时间,再观察被测波形⼀个周期在屏幕⽔平轴上占据的格数,即可得信号周期T wT w =T/cm×格数调节⽰波器 Y通道的灵敏度开关“V/cm”,使屏幕上的波形⾼度适中,此时,“V/cm”的指⽰值即为屏幕上纵向每格代表的电压值,再观察波形的⾼度(峰—峰)在屏幕纵轴上占据的格数,即可得信号幅度V (峰—峰):V (峰—峰)=V/cm×格数注意:被测信号若经⽰波器 10:1探头输⼊,测得的电压值再乘10,才是实际值。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的实验报告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的实验报告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常见电子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2、学会正确使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数字万用表等仪器进行电路参数的测量和信号的观测。

3、培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电子电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仪器1、示波器:用于观测电信号的波形、幅度、频率等参数。

2、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各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

3、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量。

三、实验原理1、示波器工作原理示波器通过将被测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来。

其主要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组成。

电子枪产生高速电子束,经过偏转系统的作用,使电子束在荧光屏上按照被测信号的规律进行偏转,从而形成波形。

2、函数信号发生器工作原理函数信号发生器通过各种电路产生不同类型的周期性信号。

常见的有正弦波产生电路、方波产生电路和三角波产生电路等。

通过调节相关参数,可以改变输出信号的频率、幅度和占空比等。

3、数字万用表工作原理数字万用表采用数字测量技术,将被测电学量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通过内部的微处理器进行处理和显示。

其测量原理基于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电学基本定律。

四、实验内容1、示波器的使用(1)接通示波器电源,进行预热。

(2)调节“辉度”、“聚焦”等旋钮,使屏幕上显示出清晰的扫描线。

(3)选择合适的输入通道,并将探头连接到被测信号源。

(4)调节“垂直灵敏度”、“水平扫描速度”等旋钮,使波形在屏幕上显示合适的大小和周期。

(5)测量信号的幅度、周期和频率等参数。

2、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1)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与示波器的输入端相连。

(2)选择所需的信号类型,如正弦波、方波或三角波。

(3)调节“频率调节”、“幅度调节”等旋钮,改变输出信号的频率和幅度。

(4)观察示波器上显示的信号波形,验证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是否符合要求。

3、数字万用表的使用(1)选择合适的测量功能和量程,如测量电压时选择“直流电压”或“交流电压”量程。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的实验报告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的实验报告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引言电子仪器是科学研究、工程实践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并使用常见的电子仪器,包括万用表、示波器、函数发生器和电源供应器,了解它们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以便于今后的实验研究工作中能熟练运用这些仪器。

二、万用表的使用1.目的学习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

2.实验步骤(1)接线:将万用表的红表笔连接至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插口,黑表笔连接地一个插口。

(2)测量电压:将红表笔连接至所需测量电压的电路点,黑表笔连接至地点,读取表盘上的电压数值。

(3)测量电流:将待测电路中断,将黑表笔接入电路的负极,将测量电流的插头插入待测电路的正极,读取表盘上的电流数值。

(4)测量电阻:选择所需量程档位,将待测电阻器两端连接至黑、红表笔,读取表盘上的电阻数值。

3.结果和分析经过测量,我们得到了准确的电压、电流和电阻数值,并且这些数据与预期结果相符合。

三、示波器的使用1.目的学习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中的波形。

2.实验步骤(1)接线:将待观察的电路连接至示波器的通道1或通道2(2)调整水平:通过调整示波器的水平控制旋钮,使波形在示波器屏幕上水平对齐。

(3)调整垂直:通过调整示波器的垂直控制旋钮,使波形在示波器屏幕上垂直对齐。

3.结果和分析观察到了电路中的波形,在示波器屏幕上得到了清晰的显示。

通过调整水平和垂直控制旋钮,使波形对齐,实现了准确观察。

四、函数发生器的使用1.目的学习使用函数发生器产生特定的电信号。

2.实验步骤(1)接线:将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接入待测电路。

(2)选择波形:通过选择函数发生器上的波形选择开关,选择所需的波形类型。

(3)设置频率:通过调整函数发生器上的频率调节旋钮,设置所需的信号频率。

3.结果和分析通过函数发生器产生了特定的信号,经过连接至待测电路后,对电路中的元件产生了作用。

五、电源供应器的使用1.目的学习使用电源供应器为电路提供恒定的电流或电压。

常用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常用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常用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了解常见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2. 掌握不同仪器的实验操作技巧;3. 学习正确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

仪器名称:显微镜实验原理:利用透射光学原理,通过物镜放大被观察物体,通过目镜观察物体。

实验步骤:1. 将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

2. 打开镜头罩,调节光源的亮度。

3. 将待观察的物体放在载物台上,并调节镜头与物体间的距离。

4. 调节目镜,使物体图像清晰可见。

5. 观察物体细节,并根据需要做适当调整。

仪器名称:天平实验原理:根据物体重量对称原理,通过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来确定物体的质量。

实验步骤:1. 将天平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并待天平稳定。

2.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盘上。

3. 调节盘上的配重,使天平回到平衡状态。

4. 读取天平上的质量数据。

5. 如需再次测量,清空天平并重复上述步骤。

仪器名称:恒温水浴实验原理:利用加热或降温来维持水温恒定,适用于需要控制温度的实验。

实验步骤:1. 将水浴仪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

2. 加入适量的水,并加热或降温到所需的目标温度。

3. 将待测样品放入水浴中,并保持一段时间使其达到平衡。

4. 根据实验需要,控制水温的升降,记录实验数据。

仪器名称:pH计实验原理:利用测量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仪器,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步骤:1. 将pH计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

2. 将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并待pH计稳定。

3. 读取pH计上的pH值,并记录实验数据。

4. 如需再次测量,清洗电极,并重复上述步骤。

实验注意事项:1. 各种仪器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正常工作,如有损坏应及时报修。

2. 操作仪器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撞击和过度摇晃。

3. 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和实验要求操作,注意安全使用。

4.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和归位仪器。

常用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常用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常用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常用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一、引言仪器是科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更高效地进行实验。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常用的仪器,包括显微镜、天平和pH计,以探索它们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是一种用于放大微小物体的仪器,它能够帮助我们观察微生物、细胞以及其他微小结构。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光学显微镜。

首先,我们需要调整显微镜的焦距,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通过调节镜头的高度,我们可以使样本处于焦点位置。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旋转目镜调节焦距,直到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保持样本和显微镜镜头的干净。

使用净化纸轻轻擦拭镜头,以避免灰尘和污垢对观察造成影响。

三、天平的使用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电子天平。

首先,我们需要将天平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并确保它处于水平状态。

然后,按下开关打开天平,并等待它的显示屏清零。

接下来,我们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盘中,并等待数秒,直到显示屏稳定。

此时,显示屏上会显示出物体的质量。

在使用天平时,我们需要注意避免触碰盘中的物体,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同时,我们还需要确保天平的环境干净,以避免灰尘和杂质对测量的干扰。

四、pH计的使用pH计是用来测量溶液酸碱性的仪器。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数字pH计。

首先,我们需要将pH计的电极清洗干净,并用纯水冲洗干净。

然后,将电极浸入待测溶液中,确保电极完全浸没。

接下来,按下pH计的开关,并等待数秒,直到显示屏稳定。

此时,显示屏上会显示出溶液的pH值。

在使用pH计时,我们需要注意避免碰撞电极,以免损坏。

同时,我们还需要定期校准pH计,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使用显微镜,我们成功观察到了细胞的结构和微生物的形态。

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生物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我们获得了准确的测量结果。

这为我们进行化学实验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实验1 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实验1 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实验一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学会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稳压电源、万用表等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用示波器测量交流信号的电压幅值、周期、频率等参数。

二、实验器材与仪器(1)双踪示波器:可以同时测量和观察两路信号的波形,测量电路信号波形的幅值、周期等参数。

(2)函数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幅值和频率可调的交流信号(正弦波、方波、三角波)。

(3)万用表:用于测量交流和直流电压、电流、电阻等。

某些万用表还可以测量三极管、二极管、电容和频率等。

(4)双路输出稳压电源三、预习与思考题(1)方波、三角波是否能用万用表测量?(2)示波器测量信号周期、幅度时,如何才能保证其测量精度?(3)示波器观察波形时,下列要求,应调节哪些旋钮?(4)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移动波形位置;2)改变周期个数;3)改变显示幅度;四、实验原理说明(1)各种实验仪器与实验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见图1-1:图1-1 实验仪器与实验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2)用示波器测量交流信号波形的幅值、周期、频率1)交流信号波形的幅值测量:在图2-2中,如果“VOLTS/div”为1V/div,峰-峰之间高度为6div,计算方法为:U P-P=1V/div×6div=6V,如果探头为10:1,实际值为U P-P=60V。

此时“VOLTS/div”的“微调”旋钮应置于“校准”位置。

2)交流信号波形的周期、频率测量:在图2-3中,在屏幕上一个周期为4div。

如果“扫描时间”为1ms/div,周期T=1ms/div×4div=4ms。

由此可得频率f=1/4ms=250Hz。

此时扫描时间的“微调”旋钮应置于“校准”位置。

图1-2 电压测量图1-3 周期和频率测量(3)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调节:调节“波形选择”开关可选择输出信号波形(正弦波、方波、三角波)。

调节“频率范围”开关,配合“频率微调”旋钮可调出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范围内任意一种频率,LED显示窗口将显示出相应频率值。

常用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常用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常用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标题:常用仪器的使用引言:仪器是科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工具,它们的使用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和效率。

本实验主要介绍几种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显微镜、天平、pH计和分光光度计。

一、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是一种用来放大微小物体的仪器。

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步骤如下:1. 将待观察的物体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2. 调节镜头,使其与物体距离合适。

3. 调节放大倍数,使细胞或细菌等微小物体能够清晰可见。

4. 使用显微镜的焦度调节装置,使物体清晰。

5. 观察并记录所见到的现象。

二、天平的使用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使用天平进行称重的步骤如下:1. 打开天平的电源,让其自检完成。

2. 将待称重的物体放置在天平的钢盘上。

3. 等待天平显示稳定数值后,记录质量。

三、pH计的使用pH计是一种用来测量物质酸碱性的仪器。

使用pH计进行测量的步骤如下:1. 打开pH计的电源,让其自检完成。

2. 将pH电极浸入待测液体中,并等待pH计显示稳定数值。

3. 记录pH计显示的酸碱值。

四、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来测量溶液透过率的仪器。

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的步骤如下:1. 打开分光光度计的电源,让其预热。

2. 将待测溶液装入光池,并调节光池的夹紧装置。

3. 设置分光光度计的波长和透过率的范围。

4. 调整分光光度计的零位,使其显示空白试样的透过率。

5. 测量待测样品的透过率,并记录测量结果。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操作,可以熟练地使用显微镜、天平、pH计和分光光度计等常用仪器。

这些仪器的使用对于科学研究和实验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和效率。

同时,合理地运用这些仪器,也能够获得更准确的实验结果。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2.掌握电阻、电容、电感的测量方法;3.熟悉示波器的基本操作;4.了解数字万用表的使用;5.掌握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器材:1.示波器2.数字万用表3.信号发生器4.电阻、电容、电感元件实验原理:1.电阻的测量原理:通过连接电流表和电阻,使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值。

2.电容的测量原理:通过连接电容和电压表,使用电容充放电公式测量电容值。

3.电感的测量原理:通过连接电感和频率计,使用电感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公式测量电感值。

4.示波器的原理与操作:示波器用于显示电压和电流的波形,通过调节示波器的各种参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波形的频率、振幅、相位等特性。

5.数字万用表的原理与使用:数字万用表能够测量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直流电流、交流电流、电阻、电容等多种电气量,通过旋钮选择不同的测量量程进行测量。

6.信号发生器的原理与使用:信号发生器可以产生具有不同频率和振幅的电信号,通过连接信号发生器和被测电路,观察电路的响应情况。

实验步骤:1.电阻测量:将电阻与电流表连接,通过欧姆定律测量电阻值。

2.电容测量:将电容与电压表连接,通过电容充放电公式测量电容值。

3.电感测量:将电感与频率计连接,通过电感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公式测量电感值。

4.示波器使用:连接待测电路和示波器,调节示波器的参数观察波形的特性。

5.数字万用表使用:选择合适的测量量程,连接待测电路与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

6.信号发生器使用:连接信号发生器与被测电路,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振幅,观察电路的响应情况。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所进行的测量,记录各个仪器的测量值,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和计算。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了电阻、电容、电感的测量方法,熟悉了示波器的基本操作,熟练运用了数字万用表和信号发生器。

这些仪器在电子领域中应用广泛,对于电路的测试和调试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常用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常用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常用仪器的使用实验目的:熟悉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并学习如何正确操作仪器进行实验。

实验仪器:1. 万用表2. 示波器3. 分光光度计4. 热力计实验原理:1.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等电性参数。

2. 示波器:用于观察和测量电信号的波形和特征。

3. 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物质溶液中的吸光度,从而确定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4. 热力计:用于测量热能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步骤:1. 万用表的使用a. 打开仪器电源,并选择适当的量程。

b. 将表笔插入电路中,正确连接表笔的正负极性。

c. 读取表盘上的数值,并记录下来。

2. 示波器的使用a. 打开仪器电源,并连接待测电路。

b. 调节示波器的触发模式和触发电平,确保波形稳定。

c. 调节示波器的水平和垂直敏感度,以获得清晰的波形显示。

d. 观察和记录波形的特征,如频率、幅度和周期等。

3.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a. 打开仪器电源,并调节光源和检测系统的位置和角度。

b. 将待测溶液放入比色皿中,并将比色皿放入仪器样品槽中。

c. 调节仪器的波长和光强,以获得准确的吸光度读数。

4. 热力计的使用a. 将待测物质放入热力计的容器中,并将容器放入热力计中。

b. 打开热力计电源,并调节加热功率和测定时间。

c. 观察和记录热力计显示的能量变化,包括温度变化和能量转化等。

实验结果:根据仪器的读数和观察到的现象,得出实验数据和结论。

实验结论:1. 万用表可以准确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等电性参数。

2. 示波器可以观察和测量电信号的波形和特征,包括频率、幅度和周期等。

3. 分光光度计可以测定物质溶液中的吸光度,并确定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4. 热力计可以测量热能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会了正确操作仪器进行实验。

这对今后的科研工作和实验室操作都非常重要,我将会继续加强对仪器的使用方法的学习和掌握。

常用电学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常用电学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结构示意图:
型)

)主要规格:额定功率(额定电流)、电阻调节范围0-0.9-9.9-99999.9)原理:改变电阻,有分压、分流
图1 限流电路图2 分压电路
c.在闭合开关之前检查电路,限流电路R1接入电阻最大,分压电路
4. 直流电流表:
(1)表头结构及参数
图3 表头结构
1)表头结构:主要由永久磁铁和动线圈组成。

2)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发生偏转,从而使指针偏转,且偏转角度与电流成正
2)工作原理:利用分流办法,电表两端A、B的电流
3)接入电路的方式:串联
(3)直流电压表:
2)工作原理:利用分压办法,电表两端
示意图:
图5 单刀开关(控制电路的断通)图6 单刀换向开关(改变电路接入对象)
图7 双刀开关(改变电路方向、改变接入电路)
二、电磁学实验电路的认识
1. 电路组成
图8 简单电路的基本组成
2. 电路连接
(1)熟悉仪器,检查仪器,将仪器置于安全位置,开始电源应置于零输出,确保仪器安全;
(2)以方便操作为原则,按接线顺序摆放仪器;
(3)检查电路中各元件是否处于安全状态(电源输出为0,滑动变阻器置于安全位置,即电路电流最小,电路分压最小),然后按回路连线;
(4)慢慢增加电源输出和滑动变阻器滑动端位置,操作过程中应密切注视各仪表指示情况如有不正常现象(反偏、过偏、无显示等),应立刻断电检查,并将电源输出调回零。

玻璃器皿的准备、常用仪器的使用及培养基的制备实验报告

玻璃器皿的准备、常用仪器的使用及培养基的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一玻璃器皿的准备、常用仪器的使用及培养基的制备[实验目的]1、系统掌握玻璃器皿的准备方法及常用仪器的使用。

2、掌握一般培养基制备的原则和要求,熟悉一般培养基制备的过程。

[实验原理]一、玻璃器皿的无害处理:1、新购置的玻璃器皿因含有游离碱,一般在2%的盐酸溶液中浸泡数小时后再用清水洗净,也可在洗衣粉水中煮30-60min,取出用清水洗净。

2、常用玻璃器皿洗涤时可用鬃刷蘸取洗衣粉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3、带油污玻璃器皿先将倒空的玻璃器皿用10%的氢氧化钠浸泡半小时或放在5%的苏打液内煮两次,去掉油污,再用洗衣粉和热水刷洗。

4、带菌玻璃器皿经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后,趁热倒去内容物,再用洗衣粉水刷洗干净,以水在内壁均匀分布成一薄层而不出现水珠为油垢除尽的标准。

经以上处理的玻璃器皿,可满足一般实验用。

少数实验对玻璃器皿清洁度要求较高,除用上述方法外,还应先用2%的HCl溶液浸泡数10min,再用自来水冲洗,蒸馏水淋洗2-3次。

有的尚需超纯水淋洗然后烘干备用。

二、玻璃器皿的包扎:吸管、平皿、瓶口等的包扎。

三、玻璃器皿的灭菌:分为两种,高压蒸汽灭菌法和干热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是湿热灭菌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依据在一个密闭的高压蒸汽灭菌器中,水的沸点随水蒸汽压的增加而上升,加压是为了提高水蒸汽的温度。

把待灭菌物品放在灭菌器内,当灭菌器内压力为0.1MPa时,温度可达到121℃,一般维持20min,即可杀死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及其孢子。

一般的培养基、玻璃器皿、金属用具、实验服、传染性标本等均可用这种方法有效灭菌。

灭菌的温度及时间视灭菌物品中的微生物种类及数量而定。

干热灭菌法也叫热空气灭菌法。

实验室通常使用恒温控制的电热鼓风干燥箱作为干热灭菌器。

此法常用于空的玻璃器皿、金属器具和其他耐高温的物品(如陶瓷培养皿盖、石蜡油、碳酸钙)的灭菌。

其优点是灭菌器皿保持干燥。

但带有胶皮、塑料的物品、液体及固体培养基不能用此法。

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实验报告

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实验报告

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实验报告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实验报告一、引言仪器仪表是科学实验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们能够精确测量和监测各种物理量,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本实验旨在探究几种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其工作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目的1. 掌握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能够准确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2. 熟悉示波器的操作步骤,能够观察和分析电信号的波形;3. 理解光谱仪的原理和应用,能够测量光的波长和强度;4. 学习使用热电偶测量温度,并了解其工作原理。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1. 数字万用表的使用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了一个电阻的阻值。

首先,将待测电阻连接到数字万用表的测试引脚上,然后选择适当的量程和测量模式。

通过读取仪表上的数值,我们得到了该电阻的阻值为10Ω。

2. 示波器的操作示波器是一种用于观察和分析电信号波形的仪器。

我们将示波器连接到一个信号发生器上,并设置适当的触发模式和时间基准。

通过调整示波器的控制按钮,我们成功地观察到了不同频率和振幅的电信号波形,并能够准确测量其周期和幅值。

3. 光谱仪的使用光谱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光的波长和强度的仪器。

我们将光源放置在光谱仪的入射口处,并调整仪器的光栅和检测器位置。

通过观察光谱仪上的刻度盘和读数器,我们能够准确测量出光的波长和强度,并进一步分析光的成分和特性。

4. 热电偶的测温原理热电偶是一种利用热电效应测量温度的仪器。

我们将热电偶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温度源和电压计上,并通过调节温度源的温度,观察电压计上的读数变化。

根据热电偶的温度电动势特性,我们能够得到温度源的温度,并验证了热电偶的测温原理。

四、实验结果分析1. 数字万用表的测量结果表明,仪器能够准确测量电阻值,并且选择适当的量程和测量模式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小。

2. 示波器的操作结果显示,仪器能够准确显示电信号的波形,并提供了丰富的触发模式和时间基准,方便用户进行信号分析和测量。

常用仪器仪表实验报告

常用仪器仪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掌握数字万用表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器材1.数字万用表2.数字逻辑实验箱3.电路分析实验板三、实验内容1.测量电阻a)测量步骤b)显示值及读数c)测量数据2.测量电压a)测量步骤b)显示值及读数c)测量数据3.通断测量a)测量步骤b)测量数据四、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学会……一、实验目的掌握函数发生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器材1.函数发生器2.数字双踪示波器三、实验内容题目一、输出正弦波信号,要求:峰峰值为3V,频率为2KHz。

题目二、输出方波信号,要求:峰峰值为5V,频率为1KHz,占空比为40%。

1.如何选择波形2.如何调节频率3.如何调节峰峰值4.如何设置占空比四、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学会……实验三双踪数字示波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掌握双踪数字示波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器材1.函数发生器2.数字双踪示波器三、实验内容题目一、测量函数发生器点频信号。

题目二、测量三角波信号,峰峰值4V,频率1KHz。

题目三、测量双通道信号;CH1:三角波,峰峰值为3V,频率为2KHz。

CH2:方波,峰峰值为3V,频率为4KHz,占空比为33.3%。

1.基本调节方法(运行控制、档位、位移、显示、)2.信号参数测量(峰峰值、频率、占空比)a)测量步骤b)测量数据(铅笔做图:画出网格,标注网格基本信息,如垂直档位CH1=1V,水平档位等。

画出波形。

在网格右侧标注波形的基本信息,如CH1:正弦波、峰峰值为3V,频率为2KHz。

)实验四一阶电路响应一、实验目的1.研究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2. 研究电路参数对响应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及器材1.函数发生器2.数字双踪示波器3.电路分析实验板三、实验原理1.一阶电路的含义2.零状态响应(文字描述+表述公式)3.零输入响应(文字描述+表述公式)4.全响应(文字描述+表述公式)5.对实验参数τ(τ=RC)值的分析四、实验内容1.实验电路结构(画出电路图,并标注元器件参数。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的实验报告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的实验报告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熟悉并掌握几种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数字万用表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提高我们对电子电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为今后的电子电路实验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仪器1、示波器:用于观察电信号的波形、幅度、频率等参数。

2、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各种不同类型的电信号,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

3、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量。

三、实验原理1、示波器工作原理示波器是一种用于显示电信号波形的仪器。

它通过将输入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然后在显示屏上以图形的方式展示出来。

示波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垂直放大器、水平扫描电路、触发电路和显示屏等。

垂直放大器用于放大输入信号的幅度,水平扫描电路用于控制扫描速度,触发电路用于确保波形的稳定显示。

函数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各种周期性波形的电子仪器。

它通常基于直接数字合成(DDS)技术或模拟电路实现。

通过设置频率、幅度、占空比等参数,可以输出不同类型和特性的电信号。

3、数字万用表工作原理数字万用表采用数字测量技术,将输入的电学量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内部的微处理器进行处理和显示。

它可以测量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直流电流、交流电流、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多种电学参数。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示波器的使用(1)连接示波器和信号源将示波器的探头连接到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并将示波器的接地夹连接到信号源的接地端。

(2)设置示波器的参数打开示波器电源,按下“Auto Setup”按钮,让示波器自动设置合适的垂直和水平刻度。

然后,根据需要手动调整垂直灵敏度、水平扫描速度、触发方式等参数,以获得清晰稳定的波形显示。

(3)观察不同类型的信号波形通过函数信号发生器分别产生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并在示波器上观察其波形。

测量信号的幅度、频率和周期,并记录下来。

(1)设置输出信号的类型通过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面板按钮,选择需要输出的信号类型,如正弦波、方波或三角波。

大学实验室仪器实验报告(3篇)

大学实验室仪器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大学实验室仪器操作与使用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大学物理实验室实验目的:1. 熟悉实验室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掌握仪器的使用技巧,提高实验技能。

3.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实验原理: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并掌握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这些仪器包括但不限于:电子天平、移液器、滴定管、酸度计、显微镜等。

通过这些仪器的操作,可以实现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测量和分析。

实验器材:1. 电子天平2. 移液器3. 滴定管4. 酸度计5. 显微镜6. 标准溶液7. 待测溶液8. 试管9. 实验记录本实验步骤:一、电子天平的使用1. 打开电子天平,预热5分钟。

2. 将待测物品放在天平上,记录重量。

3. 关闭天平,清理实验台。

二、移液器的使用1. 选择合适的移液器。

2. 将移液器插入标准溶液瓶中,吸取一定量的溶液。

3. 将溶液转移到待测溶液瓶中,记录体积。

4. 清洗移液器,备用。

三、滴定管的使用1. 将滴定管垂直固定在滴定架上。

2. 用滴定液冲洗滴定管,确保干净。

3. 将滴定液缓慢滴入待测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4. 记录滴定液体积,计算浓度。

四、酸度计的使用1. 打开酸度计,预热5分钟。

2. 将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

3. 调整酸度计,使显示值与标准溶液酸度一致。

4. 记录待测溶液的酸度。

五、显微镜的使用1. 打开显微镜,调整光源。

2. 将样品放在载物台上,调整焦距。

3. 观察样品,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实验室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以下是部分实验结果:1. 电子天平的精度达到±0.01g。

2. 移液器吸取溶液的误差在±0.1%以内。

3. 滴定管滴定液体积误差在±0.1ml以内。

4. 酸度计测量待测溶液酸度的误差在±0.01pH以内。

5. 显微镜观察到的样品细节清晰。

实验结论:本次实验达到了预期目的,我们掌握了实验室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物理实验报告模板

物理实验报告模板

物理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实验地点试验日期实验一:昆特管预习部分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昆特管;反应来回两个声波在煤油介质中交错从而形成的波峰和波谷的放大现象..实验仪器电源;昆特管实验原理:两束波的叠加原理;波峰与波峰相遇;波谷与谷相遇;平衡点与平衡点相遇;使震动的现象放大..报告部分实验内容:一根玻璃长;管里面放一些没有;在一段时致的封闭端;另一端连接一个接通电源的声波发生器;打开电源;声波产生;通过调节声波的频率大小;来找到合适的频率;使波峰和波谷的现象放大;从而发现有几个地方、出现了剧烈的震动;有些地方看似十分平静..实验体会:看到这个实验;了解到波的叠加特性;也感受到物理的神奇..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电磁波、声波、光波的世界当中;了解一些基本的关于博得只是对于我们的健康生活是很有帮助的..实验二:鱼洗实验实验目的:演示共振现象实验仪器:鱼洗盆注意事项实验原理用手摩擦“洗耳”时;“鱼洗”会随着摩擦的频率产生振动..当摩擦力引起的振动频率和“鱼洗”壁振动的固有频率相等或接近时;“鱼洗”壁产生共振;振动幅度急剧增大..但由于“鱼洗”盆底的限制;使它所产生的波动不能向外传播;于是在“鱼洗”壁上入射波与反射波相互叠加而形成驻波..驻波中振幅最大的点称波腹;最小的点称波节..用手摩擦一个圆盆形的物体;最容易产生一个数值较低的共振频率;也就是由四个波腹和四个波节组成的振动形态;“鱼洗壁”上振幅最大处会立即激荡水面;将附近的水激出而形成水花..当四个波腹同时作用时;就会出现水花四溅..有意识地在“鱼洗壁”上的四个振幅最大处铸上四条鱼;水花就像从鱼口里喷出的一样..五:实验步骤和现象:实验时;把“鱼洗”盆中放入适量水;将双手用肥皂洗干净;然后用双手去摩擦“鱼洗”耳的顶部..随着双手同步地同步摩擦时;“鱼洗”盆会发出悦耳的蜂呜声;水珠从4个部位喷出;当声音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有水花四溅..继续用手摩擦“鱼洗”耳;就会使水花喷溅得很高;就象鱼喷水一样有趣..原始数据记录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实验三:锥体上滚预习部分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与思考双锥体沿斜面轨道上滚的现象;使学生加深了解在重力场中物体总是以降低重心;趋于稳定的运动规律..2.说明物体具有从势能高的位置向势能低的位置运动的趋势;同时说明物体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换..实验仪器:锥体上滚演示仪注意事项:1:不要将椎体搬离轨道2:椎体启动时位置要正;防止滚动式摔下来造成损坏报告部分实验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本实验中在低端的两根导轨间距小;锥体停在此处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端两根导轨较为分开;锥体在此处下陷;重心实际上降低了..实验现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实验步骤:1.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高端;双锥体并不下滚;2.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低端;松手后双锥体向高端滚去;3.重复第2步操作;仔细观察双锥体上滚的情况..数据的记录。

常用仪器的使用和玻璃皿的准备实践报告

常用仪器的使用和玻璃皿的准备实践报告

常用仪器的使用和玻璃皿的准备实践报告示例文章篇一:《常用仪器的使用和玻璃皿的准备实践报告》嗨,大家好!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我在学校做的一次超级有趣又超级有意义的实践活动,那就是关于常用仪器的使用和玻璃皿的准备。

一、走进实验室当我第一次走进那间实验室的时候,我的小心脏就像一只小兔子在蹦跶。

哇,那么多奇奇怪怪的仪器,还有一排排亮晶晶的玻璃皿。

我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看啥都新鲜。

旁边的同学也都叽叽喳喳的,和我一样兴奋。

有个同学小明指着一个长得像大肚婆一样的仪器问老师:“老师,这是啥呀?看起来好搞笑。

”老师笑着说:“这是锥形瓶呢,别看它样子怪,用处可大了。

”我心里就想,这锥形瓶就像一个神秘的小城堡,不知道里面会发生什么样的神奇事情。

二、玻璃皿的认识然后老师开始给我们介绍玻璃皿啦。

那些玻璃皿呀,有的像小碟子,有的像小杯子,还有的像长长的管子。

老师拿起一个小烧杯说:“这个小烧杯就像一个小小的池塘,能装下不少液体呢。

”我觉得这个比喻可真形象。

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小试管,感觉它就像一个脆弱的小婴儿,得好好保护着。

老师还告诉我们,在使用玻璃皿之前,要先检查它们有没有破损。

这时候我就想,这就和我们出门前要检查自己衣服有没有破洞是一个道理呀。

要是玻璃皿破了,那做实验的时候不就像漏水的船一样,啥都做不成了吗?三、清洗玻璃皿接下来就是清洗玻璃皿的环节啦。

老师给我们演示,先把玻璃皿放在水槽里,用水冲一冲。

这时候我就想,这就像给玻璃皿洗个小澡一样简单嘛。

可是后来才知道没那么容易。

老师说有些污渍用水冲不掉的,得用专门的洗涤剂。

我和同桌开始一起清洗一个大的玻璃皿。

我负责冲水,他负责用刷子刷。

可是我冲水的时候,水老是溅得到处都是,就像调皮的小水精灵在捣乱。

同桌就笑着说:“你可小心点呀,这水都快把实验室淹了。

”我就不服气地说:“哼,这水就是不听话嘛。

”不过最后我们还是把玻璃皿洗得干干净净的。

我看着那亮晶晶的玻璃皿,就像看着自己的宝贝一样,可自豪了。

常用仪器认知实验报告

常用仪器认知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常用仪器认知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一、实验目的1. 认识并了解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

2. 掌握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仪器的操作技巧。

3.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1. 数字示波器一台2. 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3. 直流稳压电源一台4. 交流毫伏表一台5. 频率计一台6. 万用表一台7. 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元件三、实验原理1. 示波器:用于观察和分析电子信号的波形,可测量信号的幅度、频率、相位等参数。

2. 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周期性信号,用于测试电子电路的性能。

3. 直流稳压电源: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为电子电路提供电源。

4. 交流毫伏表:测量交流电压的有效值,用于测试电路中的交流信号。

5. 频率计:测量信号的频率,用于分析电路的性能。

四、实验步骤1. 观察示波器的外观、结构及各个旋钮的功能。

2. 使用示波器观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信号的波形,并记录波形参数。

3. 观察函数信号发生器的结构,了解其输出信号的种类和调节方法。

4. 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幅度的正弦波,并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

5. 观察直流稳压电源的外观、结构及输出电压的调节方法。

6. 使用直流稳压电源为电路提供电源,观察电路的运行情况。

7. 观察交流毫伏表的外观、结构及测量方法。

8. 使用交流毫伏表测量电路中的交流电压,记录测量结果。

9. 观察频率计的外观、结构及测量方法。

10. 使用频率计测量信号的频率,记录测量结果。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1. 示波器观察波形参数记录表| 信号类型 | 频率(Hz) | 幅度(V) | 相位(°) || -------- | -------- | -------- | -------- || 正弦波 | | | || 方波 | | | || 三角波 | | | |2. 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参数记录表| 信号类型 | 频率(Hz) | 幅度(V) || -------- | -------- | -------- || 正弦波 | | || 方波 | | || 三角波 | | |3. 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记录表| 输出电压(V) || -------- || |4. 交流电压测量记录表| 交流电压(V) || -------- || |5. 频率测量记录表| 频率(Hz) || -------- || |六、实验结果1. 示波器成功观察到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信号的波形,并记录了波形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测电阻值
判断其中的基级和NPN、PNP管
A级接红表笔B级接黑表笔
A级接红表笔C级接黑表笔
B级接红表笔A级接黑表笔
B级接红表笔C级接黑表笔
C级接红表笔A级接黑表笔
C级接红表笔B级接黑表笔
判断X、Y级为发射级、集电极
基级与X级短路的测量
基级与Y级短路的测量
【实验总结】:
课程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1.
2.
3.
4.
表1-1常用仪器实验数据记录表
正弦信号
毫伏表的测量值
示波器的测量值
频率
有效值
量程
读书
周期T
频率f
峰峰值Vpp
有效值Vrms
5.二极管的测量
万用表表笔连接
万用表档位
所测电阻值
判断A/B的级性
二极管性能好坏
A级接红表笔B级接黑表笔
B级接红表笔A级接黑表笔
6.三极管的测量
万用表表笔连接
万用表档位
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年 月 日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目的】

1.画出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
2.简要介绍示波器、函数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等常用电子仪器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课程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年 月 日
【实验过程及数据记录与处理】
年 月 日
【原始数据记录表】
1.常用仪器的测量
表1-1常用仪器实验数据记录表
正弦信号
毫伏表的测量值
示波器的测量值
频率
有效值
量程
读书
周期T
频率f
峰峰值Vpp
有效值Vrms
2.二极管的测量
万用表表笔连接
万用表档位
所测电阻值
判断A/B的级性
二极管性能好坏
A级接红表笔B级接黑表笔
B级接红表笔A级接黑表笔
3.三极管的测量
万用表表笔连接
万用表档位
所测电阻值
判断其中的基级和NPN、PNP管
A级接红表笔B级接黑表笔
A级接红表笔C级接黑表笔
B级接红表笔A级接黑表笔
B级接红表笔C级接黑表笔
C级接红表笔A级接黑表笔
C级接红表笔B级接黑表笔
判断X、Y级为发射级、集电极
基级与X级短路的测量
基级与Y级短路的测量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