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混词语辨析
高中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100条
![高中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100条](https://img.taocdn.com/s3/m/cfb2974e581b6bd97f19eaa5.png)
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100条1、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
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
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
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
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
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
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
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
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
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
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
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
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
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
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
而“处事”指处理事务。
16、形迹?行迹:“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
而“行迹”指行动的踪迹。
17、原形?原型:“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真实面目,常含贬义。
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易混词语辨析
![易混词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cc95ec5f0e7cd1852536dc.png)
易混词语辨析首先,要准确认识词语的概念义。
(大量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一生最重要的现实遭遇和实践行为,便是争取科举致仕。
)其次,要辨清词语的附加色彩。
(“死亡"是中性词。
“仙逝”:褒义,文言、道家意味。
“翘辫子”有嘲弄的含义。
口语、方言、非正式场合)最后,对容易混淆的词语还要细加辨析。
一是辨析词义的侧重点,抓住不同语素的差异;二是辨析感情色彩上的细微差异;三是辨析使用对象、使用范围的区别;四是辨析词性上的区别.这里我们重点辨析出版物中20组容易混淆的词语。
1。
以致以至都可以表示因果关系,但有差异。
“以致"强调某种原因引起的后果,多是消极的、不好的,如“他一路沉思,以致错过了班车”;“造纸厂开错了阀门,以致有毒液体排放进了河道”“以至”,相当于“一直到”,所引导的分句强调、显示事情的程度。
如“老板太胖了,以至连车门都进不去",“她太高兴了,以至不知道说什么才好".2。
传颂传诵都有广泛传播的意思。
辨析要点:第一,侧重点不同。
“传诵"是诵读;“传颂”是颂扬,给予高度评价.第二,对象不同。
“传诵”的对象一般是诗词、文章等。
“传颂”的对象一般是人的事业、品行、功业、功德等.3。
沿用延用“沿用”,沿袭以前的,不加以改变,对象是方法、制度、法令等;“延用”是“延期使用”的缩略,指超过预定时间继续使用,对象是设定了使用期限的药物、电器、购物券、电子卡片等.4。
因缘姻缘“因缘”泛指人与人之间的一切机缘、缘分。
不论性别,只要相互之间有了某种机缘,都可以叫“因缘”。
“姻缘”专门指婚姻的缘分。
男子与女子之间的因缘发展到了婚嫁的地步,结为夫妻,这就叫“姻缘”。
5。
启示启事1)语素“启"的含义不同。
“启示”的“启”,指开导、启发;“启事”的“启”,含义为告知、表白。
2)词义不同。
“启示”,指经过启发而使人领悟,如“这则故事启示了一个道理”;“启事”是公开声明某事的一种文体,如“征文启事”、“招生启事”6。
中考语文 易混淆的词语(包括成语)辨析
![中考语文 易混淆的词语(包括成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16343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9.png)
易混淆的词语(包括成语)辨析1.声明——①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
如:声明立场。
②声明的文告。
如:发表联合声明。
申明——郑重说明。
如:申明理由。
2.时势——某一时期的客观形势。
如:时势造英雄。
时事——最近一段时间的国内外大事。
如:时事政治。
3.施行——指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
如:《广告法》从即日起施行。
实行——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
如:实行责任制。
4.实验——实地验证。
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
试验——试探观察。
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
5.不和——不和睦,侧重于关系处理得不好。
如:夫妻不和、家庭不和。
不合——合不来,侧重于性情不相投,不能相处。
如:我俩脾气不合。
6.查访——侧重于通过打听进行调查,其对象一般是与案情有关的人,其目的是弄清案情,为断案结案做准备。
如:查访有关人证物证。
察访——调查手段除访问之外,还有观察,也不限于对案情的调查,其调查对象自然要广泛得多。
如:经过长期察访,终于弄清了这一事件的真相。
7.处世——泛指人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
如:人心不古,处世不易。
处事——处理事务的意思,一般是指对具体事务的处理。
如:他处事不力。
8.出生——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
如:甲子年出生。
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家庭经济情况属于(某阶层);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由家庭经济情况所决定的身份。
如:工人出身。
9.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如:对本报告内容或外观的窜改属非法行为。
10.度过——通常用于时间方面。
如:度过美好的春天(青春时代、岁月)。
渡过——常用于通过江河等,或通过困难、难关、危机等,侧重于空间方面。
如:渡过难关。
11.恶运——侧重指坏的、带有凶险的运气。
如:交了恶运。
厄运——侧重指不幸的遭遇。
如:想不到他中年丧妻,遭此厄运。
12.遏制——侧重于“制”,压制住、控制住,不使发作,对象通常是情绪、敌人或某种力量。
易混淆的词语辨析
![易混淆的词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d400836529647d272852ec.png)
寥寥与了了 寥寥 , 指稀少之意。了了, 指十分明白、 清楚之意。
界 线与界 限 界线 , 指两方面 的边界 线 。界 限 , 是指 不同事物 的分界 。
及格与合格 及格 , 是指学习、 考试成绩达到最低标准。合格, 是指符 合标准或适合一定的程度资格等。 明显和明确 明显 , 指清楚地显露出来, 容易看出、 感觉到。 明确 , 指清
工 夫和功 夫 工夫 , 指时间或 时候 。功夫 , 指本领 和成就 。
时事和时势 时事 , 指最近国内外发生的大事。 时势, 指某一时期的客
观形势 , 代潮流 。 时
反 映与条 件 、
事 物影 响而产 生的 反响 、 变化 。 重 新与从新 重新 , 指曾经 有过 的 , 二次从 头开 始 。从新 , 是 第 指没 有 过 的 , 开始 。 从头
SHUoW EN EZ JI
字
斟
句
易混 淆 的词语 辨析
国事和 国是 国事 , 指国家 大事 , 有关 国家 的事 情 。 国是 , 国家 大计 。 指 抚 养和扶 养 抚 养 , 护并教 养 , 于长辈 对晚 辈 。扶 养 , 即保 多用 即扶助
酌
并养护 , 多用于同辈之间。 声明和申明 声明。 指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申明, 指郑重说明。
情 发展 的结果 。 必须 和必需 必须 , 指事 理或情 理上 的必要 。必需 , 指一定 要有 , 可 不
或 缺的 。
( 供稿 刘纪东 李冬梅 )
晰 明 白而确定 不疑 。
本领和本事 本领 , 指需要经过学 习才能掌握的较高的、 较复杂的技 能。本事 , 一般i I力、 ' I 技能之意。 I
学 历和学 力 学 历 , 曾在哪 些学校 毕业或 肄业 。 指 学力 , 问上达 到 指学 的程度 。
公务员考试易混淆的词语辨析
![公务员考试易混淆的词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3d5b5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5.png)
易混淆的词语1.暧昧: 含糊、不明朗, 不光明磊落, 不便告人。
暗昧:同“暧昧”。
还可表示不聪明, 愚昧。
2.包含: 包容含有。
包涵: 原谅、宽恕。
3.暴发: 突然猛烈的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
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 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
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4.必须: 副词, 用在动词之前, 表示“一定要”。
必需:动词, “一定要有”, 可作谓语, 如“阵地战也必需”, 多作定语, 如“必需的素质”。
5.哺养: 喂养, 使长大。
抚养: 抚育、照料并教养。
6.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 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 如“决不致犯错误”。
7、苍茫: 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
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 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
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8、长年: 一年到头, 整年。
如“长年积雪”、“长年劳作”。
常年: *终年、常期, 如“常年坚持体育活动”。
*平常年份, 如“常年产量不过半200斤”。
9、陈规: 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 如“陈规陋习”。
成规:现行或行之已久的规则、方法, 如“墨守成规”。
10、醇厚: 口味纯正浓厚, 亦用于人的品质或风俗, 此时同“淳厚”。
淳厚[纯厚]: 只指品质风俗质朴敦厚。
11.伺候[cì。
hou]:可用于人, 不分地位高低;也可用于牲畜等。
侍候: 用于对长辈或地位高者。
12.窜改: 对文本、文件、成语、古籍等的改动。
篡改: 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历史、理论、政策等。
13.度过: 用于时间方面。
渡过: 用于有水面的空间或难点、危机、困难时期。
14、法制: 名词, 法律制度。
法治:名词或动词, 依法终古治国的思想、方法15、反映: *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把情况或意见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
反应: *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 如“药物反应”。
*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的变化, 如“化学反应”。
*事情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 如“反应如此之快”。
高考常考易混淆的高频成语辨析
![高考常考易混淆的高频成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00f10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d.png)
【导语】使⽤成语经常会错⽤同⾳字或近义词。
还有就是容易望⽂⽣义,看着相似,其实意思完全不同,这类错误出现频率⾮常⾼,下⾯⽆忧考为⼤家列举⼀些。
希望对⼤家有帮助。
1.按部就班vs循序渐进 【释义】按部就班:指按照⼀定的条理,遵循⼀定的程序,通常表达中性或者消极的感情⾊彩。
循序渐进:指学习、⼯作等按照⼀定的步骤逐渐地深⼈或提⾼,通常表达中性或者积极的感情⾊彩。
【误⽤】学习并不是⼀个⼀蹴⽽就的过程,⽽是⼀个按部就班,逐渐提⾼的过程。
【纠错】句中既然表明了是“逐渐提⾼”的过程,并不强调按照⼀定的步骤,⽽是逐渐深⼊提⾼,因此⽤“循序渐进”要⽐“按部就班”更为恰当。
2.⼋⾯玲珑vs⾯⾯俱到 【释义】⼋⾯玲珑:侧重指为⼈处事圆滑事故,通常表达消极的感情⾊彩。
⾯⾯俱到:侧重指每个⽅⾯都想得很周到,每个细节都予以充分考虑,通常表达中性或积极的感情⾊彩。
【误⽤】他做起事情来⼋⾯玲珑,你就放⼼地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吧! 【纠错】句中“⼋⾯玲珑”的感情⾊彩过于消极,与全句的感情⾊彩不搭配,因此应该改⽤“⾯⾯俱到”⼀词。
3.⽩驹过隙vs时光荏苒 【释义】⽩驹过隙:⽐喻时间过得飞快,就像骏马越过像缝隙⼀样短的距离⼀样,提醒⼈们要珍惜每⼀⼨光阴。
时光荏苒:“荏苒”即渐渐的意思。
指时光⼀点点流逝,渐渐过去。
【误⽤】数学考试的考场上⼀道题⽬难住了我,时光荏苒,⼏分钟后这道题⽬还是解不出来,没办法我只好放弃这道题⽬。
【纠错】句中提到⼏分钟后意味着时间很短,过得飞快,因此不能⽤“时光荏苒”。
4.百依百顺vs唯命是从 【释义】百依百顺:别⼈怎么说就怎么做,侧重指由于感情上的爱⽽表现出来的顺从。
唯命是从:不管什么样的命令都听从,侧重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常表达消极的感情⾊彩。
【误⽤】我最看不起的就是那种整天围着领导转,百依百顺只知道拍马*的⼈。
【纠错】句中要表达的是拍马*的意思,所以选⽤“唯命是从”更好,更符合句中消极的感情⾊彩。
易混易错词语辨析
![易混易错词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659e33eefdc8d376ee3242.png)
易混易错词语辨析一、常考的易混淆词汇:1. 表示―花费‖的动词:cost,spend,pay和take。
2. 表示―借‖的动词:borrow,lend和keep。
3. 表示―到达‖的动词:arrive,get和reach。
4. 表示―穿衣服‖的动词:dress,put on,和wear。
5. 可译成―看‖的动词:look,see,read和watch。
6. 表示―携带‖的动词:bring,take,carry和fetch。
7. 表示―死亡‖的单词:die,dead,death和dying。
8. 表示―说话‖的动词:speak,say,talk和tell。
9. 与―寻找‖有关的词语:look for ,find和find out。
10. 表示―听‖的动词:listen,listen to和hear。
11. 表示―输赢‖的动词:lose,fail,beat和win12. 表示―参加‖的动词:join,attend和take part in。
13. 表示―变化‖的连系动词:turn,get,grow和become。
14. 与―落下、丢失‖有关的动词:lose, forget和leave15. 表示―穿过‖的介词:across和through16. 表示数量的little, a little, few, a few17. –ing形容词和-ed形容词常考的易混淆短语:1. have/ has gone to和have/ has been to2. used to和be used to3. a number of和the number of4. would like 和like5. maybe和may be6. go on doing和go on to do7. too much和much too二、中考常考重点易混单词详解:1. 表示“花费”的动词:cost,spend,pay和take。
这四个动词是近义词,汉语意思都是―花费‖,但用法不一样:cost表示某物花费某人的时间或者金钱,主语是表示―物‖的名词或者代词,句型是:Something costs somebody some time/ money。
易混词语辨析
![易混词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7aad3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d.png)
易混词语辨析
1. 迷惘迷惑
“迷惘”指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困惑,不知怎么办。
如:他们俩都有迷惘的、惊恐的、瞪视的眼光,好像已被猫儿威吓住的老鼠。
“迷惑”①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
②使迷惑。
如:装有改进了的电子蛙眼的雷达系统,还有可能根据导弹的飞行特性,轻而易举地把真假导弹区分开来,使人们能够及时地截击真导弹而不为假导弹所迷惑。
2. 泯(mǐn)灭消灭
“泯灭”是指形迹、印象等消灭。
如:难以泯灭的印象
“消灭”有两种意思,一是指消失、灭亡,二是指除掉敌对的或有害的人或事物。
如:许多古生物,如恐龙、猛犸象等早已在地球上消灭了。
3. 拟订拟定
二者都有“起草”的意思,但起草的结果不同。
“拟订”指起草初稿,也就是打草稿,并留待以后修改完善。
如:请老刘先拟订一个实施办法的初稿,然后咱们根据这个初稿讨论一下,随后形成一个修订稿,再请有关专家审阅。
“拟定”含有“定下来”的意思:①表示起草制定;②表示揣测断定。
如:如:在这次机构改革中,我们应当拟定机构改革后,涉及各单位职能和权利的一些规定,以便今后出现某些问题时有规章可依。
易混淆词语辨析
![易混淆词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9c28395727a5e9856a61d3.png)
50组易考词语辨析1.安定--安宁--安谧--安静--平静--清静安定:生活形势等平静正常,稳定。
生活安定。
安宁:秩序正常,没有骚扰。
边境安宁。
安谧:安宁,安静。
主要指环境气氛。
安静:没有声音,安稳平静。
平静:着重指平稳,没有不安与动荡。
常形容心情、表情、势态等。
清静:着重指不嘈杂、不杂乱。
2.安顿--安放--安置--安排安顿:安稳。
使人或事物有着落,着重指安排妥当,使有确实的着落。
安放:使物件处于一定的位置,是具体的动作。
安置:使人或事物有着落。
着重指使工作、生活等有适当的位置。
多是处理人事工作的活动。
安排:着重于分清先后、主次、轻重缓急、有条有理地处理人和事。
多指工作上的处理活动。
3.懊悔--懊恼--懊丧--沮丧--颓丧都是形容词,因未满足心愿而悔恨、烦恼。
懊悔:着重指后悔,是心里恨自己不该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
懊恼:着重指烦恼,心里不痛快,是对别人或自己的言行感到烦恼。
懊丧:形容因做事或环境不利而失意,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懊丧:着重指烦恼而丧气,心中郁闷。
4.沮丧--颓丧沮丧:沮,气色败坏。
着重指受挫折后灰心失望。
颓丧:颓,委靡不振。
着重指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5.傲慢--高傲--骄傲都是形容词,都有自高自大或自豪自尊之意。
傲慢:着重指态度上轻慢,目中无人。
也可用于褒义,表示自尊而不可侮。
高傲:贬义着重指思想情绪上把自己看得过高。
用于褒义时表示自豪而又高尚。
骄傲:泛指满足已有的成绩,自以为了不起。
用于褒义时多表示自豪。
也可以作名词。
如:李白、杜甫和他们的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6.把持--操纵--控制都有按自己的意图掌握住、支配。
把持:是贬义词,指公开独占权位。
对象常是政权、权力、职位以及地区、单位等。
操纵:中性词。
指掌管、使用机器等。
引申指用不正当手段暗中支配、控制人或社会性的较重大的事物。
控制:中性词。
只指不让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
对象常是速度、数字、交通、生产以及思想、感情等。
7.把握--掌握都是动词。
语文易混淆的词语辨析
![语文易混淆的词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e3442f3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8.png)
语文易混淆的词语辨析语文易混淆的词语辨析1、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
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
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
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
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
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
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
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
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
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
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
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
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
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
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
而“处事”指处理事务。
16、形迹行迹:“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
而“行迹”指行动的踪迹。
17、原形原型:“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真实面目,常含贬义。
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易混词语
![易混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d6d4381684868762cbaed549.png)
100组易混用词语辨析
【发奋】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奋向上。 【发愤】痛下决心,积极努力:发愤苦读。
【法治】指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式(跟“人治”相区别):实 行法治。 【法制】指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 建立法制社会。
100组易混用词语辨析
【工夫】①(做事)所耗费的时间或精力:白费工夫。②空闲时间:我没有工夫 去看戏。③〈口〉一段时间;时候:我刚参加工作那工夫,社会经验很少。 【功夫】本领,技能;特指武术方面的本领、技能:他的画很见功夫。
【雇用】出钱让人做事:雇用民工。 【雇佣】出钱雇用劳动力等:雇佣兵。
【勾通】勾结串通:恶势力相互勾通,扰乱社会治安。 【沟通】使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交流、传递和反馈的过程:提高沟通。 用法提示 “勾通”是贬义的,只用于人;“沟通”是中性的,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
100组易混用词语辨析
【侍候】伺候;照料:侍候公婆。 【伺候】供人使唤;照料:伺候主人。 用法提示 “伺候”的对象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侍候”的对象是人。
【仿造】仿照已有的样式制造:按原样仿造。 【仿照】模仿别人的做法或现成的样式(做):仿照执行。
【分辨】区分;辨别:分辨好人坏人。 【分辩】为消除误会或指责而说明事实真相:不能只许你批评,不许别人分辩。
【伏法】罪犯依法被处决:抢劫杀人犯已于昨日伏法。 【服法】服从法院的判决:罪犯表示服法,不再上诉。
【富裕】(财物)丰富;充裕:生活富裕。 【富余】多余出来:富余两个人。
100组易混用词语辨析
【擅长】在某方面有专长:擅长绘画。 【善于】(在某方面)擅长:善于学习,善于思考。 用法提示 “擅长”仅指有某种技能;“善于”的适用范围较宽泛。
行测职测高频易混词语成语辨析
![行测职测高频易混词语成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b1401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3.png)
1、邯郸学步:模仿别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2、步人后尘:追随模仿、学人家的样子,没有创造性。
可与照猫画虎(模仿)比较性记忆。
3、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重大变革)。
4、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5、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似,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
6、不绝如缕:形式十分危急或声音思绪等悠长不绝。
7、步月登云:形容志向远大。
8、朝来暮去:形容时光流逝。
9、讳莫如深:形容把事情隐瞒的狠劲。
10、沽名钓誉: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11、捷足先登:比喻新的快的人先达到目的或先得到所求的东西。
与独占鳌头(指占首位或第一名)对比。
12、交相辉映:指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景色特别好。
休戚与共:指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形容彼此之间有利害关系。
相伴相生:(1)女子对男子的依恋。
(2)指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相伴生,形容彼此之间的依赖关系。
(三个词语经常对比去考,可对比记忆)13、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乘势而上:形容事情做到一定阶段时趁着良好的势头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以上两个词语经常对比去考,可对比记忆)14、延绵:指形态上的连贯、不间断。
延续;指事件或动作上的持续、继续。
沿用:指继续使用原有的方法、制度等。
(原有的方法制度来源较随意)沿袭:侧重“来源”为前辈或古人的传统方法或制度。
(以上词语经常对比去考,可对比记忆)15、营利:指谋取利润。
盈利:指获得利润16、唏嘘:指哭泣后不自主地急促呼吸。
叹息:指叹气。
17、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18、权力:支配事物、解决事物的力量。
(指权位、势力包括职责范围内的指挥或支配力量)权利: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
权益:指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利益。
19、修复:修复关系。
20、匡复:指挽救国家、使国家转危为安(光复)。
匡扶:匡扶正义,匡:纠正、帮助。
21、旷日持久:(1)荒废时间、拖得很久(消极)。
高考易混词语辨析
![高考易混词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36bb05bed5b9f3f90f1c34.png)
实行:用行动来实现。
施行: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刻起发生效力。
(或施行手术。
)卸妆:妇女除去身上的装饰。
卸装:演员除去化妆时穿戴涂抹的东西。
钟情:感情专注。
衷情:内心的感情。
督促:监督催促。
敦促:恳切的催促。
纠葛:纠纷,纠缠不清的事情。
瓜葛:两件事情互相牵连的关系。
流传:留下来或传播开。
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
解释:分析阐明。
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
诠释:说明、解释。
刊误:消除、修改。
勘误:作者或编者更改书刊中文字上的错误。
废止:指取消、不再行使法令、制度等。
废置:把认为没有用的东西放置在一边。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历史、理论、政策等。
窜改:对文本、文件、成语、古籍等的改动。
萧萧:风声、马嘶声、草木摇落声。
潇潇:风雨急骤或飘落。
过问:有“干预”之意。
问津:探寻渡口,询问道路。
(无“干预”之意)推脱:指推卸(不愿承担的责任)推托:借故拒绝。
干预:过问别人的事。
(有合理的意思)干涉:过问或制止,多只不该管的硬管;关涉、关系。
鉴于:含有觉察到、考虑到之意。
基于:根据,主要表依据。
磋商:反复商量,仔细讨论。
协商:着重指共同正式商讨。
发布:宣布(命令、指示、新闻等)发布战报。
发表:向集体或社会表达意见;在刊物上登载。
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
(引起下文转折,表意更肯定)虽然:用在上半句,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已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易混词语辨析
![易混词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00e23e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9.png)
易混词语辨析易混词语辨析1、必须/必需:前者副词,后跟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后者动词,作谓语,还可作定语。
2、颁布/公布:前者内容常是法令等;后者内容常是方案、名单、帐目、成绩、数字等。
3、辨别/鉴别:前者指分辨、区别;后者指通过审察而确定事物的性质或特征。
4、度过/渡过:前者通常用于时间方面,如青年时代、季节、节日、岁月等;后者常用于江河湖海,或通过困难、难关、危机等。
5、遏止/遏制:前者着重于“止”,通常用于战争、进攻、暴动等;后者着重于“制”,压制住,控制住,不使发作,对象通常是情绪、敌人或某种力量,常带宾语。
6、妨碍/妨害:前者着重指造成一定障碍,程度较轻;后者着重指有损害,程度较重。
7、法制/法治:前者法律制度;后者指根据法律制度治理国家。
8、考查/考察:前者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对象通常是人们的行为;后者指通过观察、调查来研究事物的真相或问题的本质,对象通常是客观事物,如山川、地质、工程等,有时是人,如干部等9、截止/截至:前者指(到一定期限)停止,不及物动词;后者截止到(某个时候)。
10、学历/学力:前者指学习的经历,指在哪所学校毕业;后者指在学习上达到的程度。
11、爱好/嗜好:爱好多用于好的方面;嗜好多用于不好的方面。
12、不免/难免:不免指免不了,后面只跟肯定形式;难免指不容易避免,后面可以跟否定词。
13、窜改/篡改:前者的对象多是具体的书面材料,如成语、文件、文章、古书等;后者的对象多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如理论、政策、学说、历史等,尤其强调用作假的手段改动。
14、淡薄/淡泊:前者有四种用法,一指云、雾等密度小;二指味道不浓:三指感情、兴趣等不浓厚:四指印象不深;后者指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
15、而后/尔后:“而”是连词,“而后”是“以后,然后”的意思,用在两种动作行为之间,表示后一种动作行为在前一动作行为之后发生,如:确有把握而后再动手;“尔”是代词,有“这,那,这样,那样”之义,用以指代前面说过的事物,“尔后”指“从此以后”。
易混词语辨析及解释
![易混词语辨析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00673c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0.png)
易混词语辨析及解释1. 透露与泄露透露和泄露都有“把秘密或消息告诉别人”的意思,但透露更多地强调是有意为之,而泄露则更多地强调是无意中泄露出去的。
例如,你可以透露你的计划给你的朋友,但如果你的计划被无意中泄露出去了,那就是泄露了。
2. 看望与探望看望和探望都有“去看望别人”的意思,但看望更多地强调是因为关系而去看望,如探望亲友、探望病人等;而探望则更多地强调是为了了解情况、探听消息等。
例如,你可以探望一个陌生人,但你不会去看望一个陌生人。
3. 省略与省去省略和省去都有“省略、减少”的意思,但省略更多地强调是在语言表达中省略掉一些不必要的部分,而省去则更多地强调是在实际操作中省去一些不必要的步骤或物品。
例如,你可以省略一些冗长的话语,但你不会省去一个必要的步骤。
4. 立即与马上立即和马上都有“立刻、马上”的意思,但立即更多地强调是在时间上立刻,而马上则更多地强调是在空间上马上。
例如,你可以立即回复一封邮件,但你不会马上回复一封邮件。
5. 优秀与卓越优秀和卓越都有“出色、优异”的意思,但优秀更多地强调是在某个领域内表现出色,而卓越则更多地强调是在多个领域都表现出色。
例如,你可以说某个学生在数学方面很优秀,但你不会说某个学生在多个领域都表现卓越。
6. 真实与真正真实和真正都有“真实、真实的、真正的”意思,但真实更多地强调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真正则更多地强调是符合本质、真正的。
例如,你可以说某个故事是真实的,但你不会说某个故事是真正的。
7. 丰富与充实丰富和充实都有“丰富、充实”的意思,但丰富更多地强调是数量上的丰富,而充实则更多地强调是质量上的充实。
例如,你可以说某个博物馆的展品很丰富,但你不会说某个博物馆的展品很充实。
8. 热情与热心热情和热心都有“热情、热心”的意思,但热情更多地强调是情感上的热情,而热心则更多地强调是行动上的热心。
例如,你可以说某个人对音乐很热情,但你不会说某个人对音乐很热心。
9. 真诚与真心真诚和真心都有“真诚、真心”的意思,但真诚更多地强调是言行上的真诚,而真心则更多地强调是内心上的真诚。
易混淆词语辨析
![易混淆词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84f53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9.png)
易混淆词语辨析以下是 7 条易混淆词语辨析:1. “必须”和“必需”:哎呀,“必须”说的是一定要做的事情,就像你必须吃饭不然会饿肚子呀!而“必需”呢,指的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比如说,水是生存必需的呀!你想想,要是把“你必须每天喝足够的水”说成“你必需每天喝足够的水”,是不是感觉有点怪怪的呀!2. “法制”和“法治”:“法制”侧重于法律制度体系,而“法治”强调的是用法律来治理。
可以说“我们要建立健全法制”,那是一套规矩;“我们要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这就是说要用这些规矩好好治理啦。
就好像有了工具,得用起来才能发挥作用,不是吗?3. “启事”和“启示”:“启事”一般是公开声明某事,比如寻人启事、招聘启事。
但“启示”可是给你的启发、领悟呢!你看,“我在这则启事里得到了很多启示”,这两词可不一样哦,千万别弄混啦!4. “界限”和“界线”:“界限”更抽象,像是思想上、范围上的划分;而“界线”就比较具体啦,像地上画的线一样。
比如说“我们要明确彼此的界限”,而不是“我们要明确彼此的界线”呀,那得多奇怪呀!5. “年轻”和“年青”:“年轻”可以说人的年龄不大,也可以说心态啥的;但“年青”一般就特指年龄小啦。
“他好年轻啊”和“这些年青人真有活力”,是不是挺不一样的?6. “作客”和“做客”:“作客”是长期在他乡居住或漂泊,感觉有点孤单呢;“做客”就是去别人家玩一玩啦。
想象一下,“他在外作客多年”和“我今天去朋友家做客”,那感觉完全不一样嘛!7. “抚养”和“扶养”:“抚养”主要是针对长辈对晚辈;“扶养”的范围就广一些啦,包括平辈之间啥的。
“爸爸妈妈抚养孩子长大”,但“夫妻之间有扶养的义务”哦。
我觉得呀,这些易混淆词语可得搞清楚,不然用错了可就闹笑话啦!大家在说话和写文章的时候都要多多注意哟!。
对外汉语常用易混淆词语辨析
![对外汉语常用易混淆词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3d854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3.png)
对外汉语常用易混淆词语辨析1. 复杂和困难:- 复杂(fùzá)指事物由多个因素组成,结构繁杂,难以理解或分析。
- 困难(kùn nán)指事物做起来费劲,需要克服困难、努力才能完成。
2. 重要和紧要:- 重要(zhòng yào)指某件事具有重大的意义、价值或影响。
- 紧要(jǐn yào)指某件事情时间紧迫,需要立即处理或解决。
3. 宽敞和广阔:- 宽敞(kuān chang)指空间较大,可以容纳较多的人或物品。
- 广阔(guǎng kuò)指空间广大,范围广泛。
4. 严肃和庄重:- 严肃(yán sù)指态度严谨且认真,不轻浮或嬉笑。
- 庄重(zhuāng zhòng)指态度庄重、肃穆,不轻易放松或开玩笑。
5. 浪费和挥霍:- 浪费(làng fèi)指不合理地使用或消耗资源、时间、财物等。
- 挥霍(huīhuò)指以奢侈、无节制的方式使用或消耗财物。
6. 平静和安静:- 平静(píng jìng)指内心或环境没有波动或烦躁,保持安宁或平稳。
- 安静(ān jìng)指没有噪音或杂音,非常安寂或静谧。
7. 分享和交流:- 分享(fēn xiǎng)指将自己的喜悦、体验、知识等与他人分享。
- 交流(jiāo liú)指与他人互相沟通、交换观点、信息等。
8. 生气和愤怒:- 生气(shēng qì)指因为受到委屈、冒犯等而感到不快或愤怒。
- 愤怒(fèn nù)指极度、强烈的愤慨或愤怒情绪。
9. 辛苦和努力:- 辛苦(xīn kǔ)指付出很大的努力或经历了一些艰辛、辛苦的过程。
- 努力(nǔlì)指为了达成目标而使出的努力和付出。
10. 甜美和温柔:- 甜美(tián měi)指味道或感觉带来的愉悦和美好。
易混淆词语辨析
![易混淆词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b3c9b7c77da26925c5b078.png)
05年下半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考了"起用"和"启用"的用法区别,笔者现将易混淆的词语整理如下常见易混词辨析1.【必须必需】必须,副词,侧重于“应当怎样”;必需,动词,侧重于“不可或缺”。
2.【包含包涵】“包含”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包涵”请人原谅,如:请多包涵。
3.【篡改窜改】“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如:他将“望洋兴叹”窜改成“望山兴叹”。
4.【出生出身】“出生”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
如:甲子年出生。
“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身份。
如:工人出身。
5.【度过渡过】“度过”用于与时间推移有关的情况;“渡过”专指从此岸至彼岸,也引申至“渡过难关”等。
6.【遏止遏制】“遏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遏制”是压抑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自己的情绪,有时也指敌人或某种力量。
7.【尔后而后】“尔后”着重指从此以后,常作句首状语。
“而后”着重于然后,在某事之后,在句中作状语。
8.【反应反映】“反应”多指由外界刺激(包括言论、事物或纯粹是物理刺激)而引起的主体相应活动,带有某种“被动”色彩;“反映”则指主体把客观存在的情况(包括言论、意见或某种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原封不动地表现出来。
9.【分辨分辩】“分辨”着重在区分、辨明差别;“分辩”着重在解释清楚理由。
10.【富余富裕】“富余”是动词,指把东西剩下来;“富裕”是形容词,指东西多,手头宽裕。
11.【抚养扶养】“抚养”兼指保护,教养和供养,一般说来指长辈对子女或晚辈的保护和教养;“扶养”,帮助,扶助养活,一般用于平辈之间。
12.【肤浅浮浅】“肤浅”局限于表面,常指学识浅薄,理解不深不透等;“浮浅”着重于浮在表面,指认识浅薄,不扎实。
13.【分子份子】“分子”属于某一阶级、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
如知识分子、积极分子。
100组常见易混淆成语辨析
![100组常见易混淆成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345f1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6.png)
100组常见易混淆成语辨析1、南辕北辙VS缘木求鱼释义:南辕北辙原意指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缘木求鱼指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方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
区别:南辕北辙侧重强调行动和目的相反,缘木求鱼侧重指方向或方法错误,体现不出“相反”的意思。
2、独树一帜VS别具一格释义:独树一帜指单独竖起一面旗帜,形容独特新奇,自成一家;别具一格指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形容别致、新颖的样子。
区别:独树一帜侧重强调形成了自己的一种风格、派别,与其他不同。
别具一格仅指风格特别,体现不出“自成一家”的含义。
3、五花八门VS林林总总释义:五花八门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是古代两种明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后来形容事物繁多,变化莫测;林林总总形容纷繁众多。
区别:五花八门除了有“多”的意思,还有“变化”的意思;林林总总仅指“多”,没有“变化”的意思。
4、一蹴而就VS轻而易举释义:一蹴而就指的是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容易,一下子就能成功;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区别:一蹴而就侧重强调时间短,多与否定词连用,如“不能一蹴而就”,轻而易举侧重指做事轻松、容易,与时间无关。
5、针锋相对VS格格不入释义:针锋相对原意指针尖对针尖、锋芒对锋芒,比喻双方在策略、观点以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区别:针锋相对侧重强调彼此对立,双方为对立面;格格不入仅指不协调、不一致,体现不“对立”的含义。
6、顾此失彼VS捉襟见肘释义:顾此失彼指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不能全面照顾;捉襟见肘指拉一拉衣襟,就露出手肘,比喻资金、物质或者能力上的匮乏与欠缺。
区别:顾此失彼强调多个方面无法全部顾及,捉襟见肘侧重指资金、物质条件、能力等不够。
7、嗤之以鼻VS不屑一顾释义:嗤之以鼻原意是用鼻子吭声冷笑,形容对某物或某种现象的轻蔑;不屑一顾指的是认为不值得一看,表示极端轻视、不重视。
区别:嗤之以鼻侧重强调看不上、瞧不起,多形容对事物的鄙视;不屑一顾侧重指不看重、不重视,没有“鄙视”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混词语辨析1、必须/必需:前者副词,后跟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后者动词,作谓语,还可作定语。
2、颁布/公布:前者内容常是法令等;后者内容常是方案、名单、帐目、成绩、数字等。
3、辨别/鉴别:前者指分辨、区别;后者指通过审察而确定事物的性质或特征。
4、度过/渡过:前者通常用于时间方面,如青年时代、季节、节日、岁月等;后者常用于江河湖海,或通过困难、难关、危机等。
5、遏止/遏制:前者着重于“止”,通常用于战争、进攻、暴动等;后者着重于“制”,压制住,控制住,不使发作,对象通常是情绪、敌人或某种力量,常带宾语。
6、妨碍/妨害:前者着重指造成一定障碍,程度较轻;后者着重指有损害,程度较重。
7、法制/法治:前者法律制度;后者指根据法律制度治理国家。
8、考查/考察:前者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对象通常是人们的行为;后者指通过观察、调查来研究事物的真相或问题的本质,对象通常是客观事物,如山川、地质、工程等,有时是人,如干部等9、截止/截至:前者指(到一定期限)停止,不及物动词;后者截止到(某个时候)。
10、学历/学力:前者指学习的经历,指在哪所学校毕业;后者指在学习上达到的程度。
11、爱好/嗜好:爱好多用于好的方面;嗜好多用于不好的方面。
12、不免/难免:不免指免不了,后面只跟肯定形式;难免指不容易避免,后面可以跟否定词。
13、窜改/篡改:前者的对象多是具体的书面材料,如成语、文件、文章、古书等;后者的对象多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如理论、政策、学说、历史等,尤其强调用作假的手段改动。
14、淡薄/淡泊:前者有四种用法,一指云、雾等密度小;二指味道不浓:三指感情、兴趣等不浓厚:四指印象不深;后者指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
15、而后/尔后:“而”是连词,“而后”是“以后,然后”的意思,用在两种动作行为之间,表示后一种动作行为在前一动作行为之后发生,如:确有把握而后再动手;“尔”是代词,有“这,那,这样,那样”之义,用以指代前面说过的事物,“尔后”指“从此以后”。
16、反映/反应:反映主要有两种用法,一表现客观事物的实质,二把情况告诉有关的人或部门;反应的用法也有两种,一指人或物针对某种影响而产生相应的活动,二指化学反应。
17、分辨/分辩:前者是辨别、区分,指根据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上区别;后者是辩白、辩解,指用言辞论证以说服别人。
18、工夫/功夫:前者有两种用法,一是指时间,如“学雕刻很费工夫”,二指在某些方言里;后者也具备这两种用法,此外后者还可以指本领、造诣,还可指武功,后两种用法时不可互换。
19、国是/国事:前者指国家大事、国策,它的使用范围比较窄,多用于书面语中;后者指国家大事、政事,也可泛指一切跟国家有关的事情,它的使用范围要广一些,书面语和口语中都常用,在句子中可以作主语、宾语,如:国事访问。
20、会合/汇合:二者都表示聚集,但“会合”含有相见、见面的意思;“汇合”多指水流的聚集。
21、权利/权力:前者指公民贪污享受的,跟“义务”相对;后者一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二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如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
22、侦察/侦查:前者用于军事,指为了弄清敌情、地形等而进行活动;后者用于公安机关,指为了确定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而进行的调查。
23、启用/起用:前者指开始使用(机关印信等);后者指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
24、向往/想往:前者指希望得到或达到,后常跟名词或名词短语;后者指希望,后常跟动词短语。
25、消失/消逝:前者侧重于事物现象的不再存在,在变化中历时较短;后者侧重于过去了或不见了,常用于时间的过程。
26、熟悉/熟习:前者指知道得清楚、详细,含义较广,对象是个体的人事或抽象的事理;后者指了解得深透而熟练、习用,对象常是技艺、语言、知识等,如“他熟习果树栽培枝术”。
27、中止/终止:前者指做事中途停止;后者指结束、停止。
28、形迹/行迹:前者指举止和神色;后者指行动的踪迹。
29、处世/处事:前者泛指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后者指处理事务。
30、沟通/勾通:前者指互相通连,中性词;后者指暗中勾结,贬义词。
31、领会/领略:前者着重指理解、体会较抽象的事物,如精神、意思、意图等;后者着重指体验或尝试较具体的事物,如“领略庐山美丽的风光”。
32、履行/实行:前者的对象常是条约、合同、义务、手续、职责等;后者的对象是计划、路线、决议、原则等。
33、启示/启事:前者是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可作动词、名词;后者是为了说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只作名词,如征稿启事。
34、曼延/蔓延:“曼”是“长”的意思,“曼延”指长、连绵不断,如“山路曲折曼延”;“蔓”本义是蔓生植物的枝茎,故“蔓延”比喻像蔓草一样向四周扩大,如“火势蔓延”。
35、取缔/取消:取缔是强行除掉,用权力、法令禁止和限制,一般用于政府对不合法的言论、活动、书刊等;后者泛指废除、去掉,不一定是通过命令,不一定是强制的,也不限于上级对下级。
36、融化/溶化/熔化:溶化有两个用法,一是指糖、盐等固体物质均匀地分布在某种液体中成为溶液,二是指冰雪化成水;融化一般只指冰雪变成水,在这个用法上,融化与溶化通用,但融化比溶化更常用,一些比喻用法,如“我的整个身心都融化在那醉人的乐曲中”,就不宜用溶化;熔化指固体物质加热后变成液体。
37、商量/商榷:商量着重指一般的交换意见,常用于口语;商榷郑重指就学术问题进行磋商,互相研究,常用于书面语体。
38、施行/实行:“施行”有两种用法,一是相当于“实施、执行”,指法令、规章等公布后发生效力;一是指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如“施行心脏手术”“实行”是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
39、淹没/堙没:前者指大水漫过、盖过,引申指一物盖过一物,如“风雨声淹没了他的呼救声”;后者常用的意义是“埋没、没有人知道”,往往用在抽象的语境中。
40、以至/以致:以至一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二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承接上文的条件,引出下文的结果,往往是较好的结果;以致表示所引出的结果多是不好的或不如意的。
41、祛除/驱除:前者指除去(疾病、疑惧或邪魔等);后者指赶走、除掉。
42、流传/留传:前者指(故事、消息等)传下来或传播开;后者指遗留下来给后代。
43、推托/推脱:前者专指借故拒绝,后常带上托词或拒绝的原因,如“她推托嗓子坏了,怎么也肯唱”;后者着重指摆脱、开脱,使与己无关,多指责任、问题等。
44、简洁/简捷:前者指干净,没有多余的话,简明扼要;后者指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
45、暴发/爆发:前者一指突然发财或得利(多含贬义),二指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后者一特指火山爆发,二指(力量、情绪等)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如“爆发战争”。
46、包含/包函:前者指里边含有;后者指请人原谅。
47、坚忍/坚韧:前者指(在艰苦的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后者指坚固有韧性,如“质地坚韧”。
48、交代/交待:前者一指指经手的事务移给接替的人,二指嘱咐,三指将事情或意见向有关人员说明,把错误或罪行坦白出来;后者与前者的第三种意思相同,可通用。
49、质疑/置疑:前者指提出问题;后者指怀疑(多用于否定),如“不容置疑”。
50、总览/总揽:前者指全面地看,纵观,如“总览全局”;后者指全面掌握。
51、作客/做客:前者寄居在别处,书面语;后者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52、指责/指摘:前者指指斥,责备;后者指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53、报怨/抱怨:前者指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词义较重;后者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词义较轻。
54、牟取/谋取:前者指谋取(名利),常作贬义词用;后者指设法取得。
55、本领/本事:前者着重于工作的技能,特殊的技巧;后者着重于活动能力,指一般的能力。
56、本质/实质:前者指人或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跟表面的或虚假的东西相对;后者一般指抽象事物,如“精神实质”。
57、颁布/颁发:前者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令、条例等;后者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常是奖品或命令、指示等。
58、干涉/干预:前者指过问或制止,多指不应该硬管,如“互不干涉内政”;后者指过问(别人的事),如“事涉隐私,不便干预”。
59、涵养/修养:前者侧重于指在受到冒犯时能宽容大度,控制自己的感情;后者指在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方面有过一定的锻炼,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60、品味/品位:品味是动词,是品尝、欣赏的意思;品位是名词,指矿石中有用元素或它的化合物含量的百分数,含量越大,品位越高,现引申为对艺术作品等或人的行为的评价。
61、声明/申明:前者一指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立场,如“声明立场”,二指声明的文告,如“发表声明”;后者指郑重说明,如“申明理由”。
62、时势/时事:前者指某一时的客观形势,如“时势造英雄”;后者指最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
63、委曲/委屈:前者指事情的底细,如“告知委曲”;后者指因冤枉而难过,如“受委屈”。
64、制服/治服:前者是用强力压制或压倒使之驯服的意思;后者治理、整顿使之服从,现在多用于兴修水利、改造山河等方面。
65、振动/震动:前者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后者指外力引起的颤动,也指精神受到重大影响。
66、开拓/开辟:两者都有打开新路、新天地的意思。
前者重在发展、扩大;后者重在打开新途径。
67、允许/容许:前者表示答应和许可的意思;后者表示容纳、认可。
68、收集/搜集:两词都有“把东西集合起来起来”的意思,但前者只是使聚集起来;而后者还有到处寻找、搜罗的过程,然后才聚集到一起。
69、贯穿/贯串:前者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全过程这点上,可相通,但前者还有穿过、连通意思。
70、发愤/发奋:前者指因不满而决心努力改变现状;后者指振作起来,开始行动。
请根据上面的附录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能力针对性练习。
1、小李抽烟是不对的,但是有一个喜运动的。
(A、爱好B、嗜好)2、小龙工业区的建设正式启动了,昨天市领导开会讨论了工业区移民的问题并把小王等人在了供销社。
(A、安置B、安排)3、要搞好高中语文的学习刻苦钻研。
煤铁等是发展工业所的原料。
(A、必需B、必须)4、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个人的一生不犯错误,而脱离群众就犯错误。
(A、难免B、不免)5、他暗害我已经一次了。
张世豪犯罪集团抢劫,还杀人越祸。
(A、不止B、不只)6、日本政府随意其侵略历史是对中国人民甚至整个亚洲人民感情上的伤害,但是他们不了中国人民用鲜血写就的历史书等相关材料。
(A、篡改B、窜改)7、从陶渊明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名利的人,而其感情却并非是的,相反,是非常丰富的。
(A、淡泊B、淡薄)8、中国古代有许多高僧不惜江海的艰辛,为的是能普众生的理想,到白发时回首此生才发现自己没有虚年华。
(A、度B、渡)9、积极稳步,确有把握再动手,要有控制数字,派任务,再检查完成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