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龄称谓大全
古代年龄称谓大全
喜寿
80岁
杖朝之年、伞寿
80岁以上:
中寿
88岁
米寿
90岁
鲐背之年、上寿
8、90岁:
耄耋之年
99岁
白寿
100岁
期颐、人瑞
老年
皓首
长寿老人
黄发、鲐背
晚年,暮年
暮齿
古代年龄称谓大全
年龄
男
女
初生
婴儿
不满周岁
襁褓
2至3岁
孩提
7岁—
韶年、始龀、髫年
8岁
始龀、龆年
9岁
九龄
幼年(7-9岁)
总角、垂髫、童龀
10岁以下
黄口
13岁至15岁
舞勺之年
15岁
志学之年
15岁至20岁
舞象之年
12岁
金钗之年
13岁
豆蔻年华(成童)
15岁
束发(成童/少年)
及笄之年(成年)
16岁
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
弱冠(成年/青年)
桃李年华
24岁
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待年或待字
30岁
而立之年
半老徐娘
40岁
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
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
花甲、花甲之年、耳顺之年、平头甲子、杖乡之年、还历 之年
61岁
还历寿
70岁
中寿、古稀寿、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从心之 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各种年龄称谓的含义
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年龄称谓及其含义:
1.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 孩提:两三岁的儿童。
3. 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4.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5. 豆蔻: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的少女。
6. 束发:男子十五岁。
7. 弱冠:男子二十岁。
8. 而立:三十岁。
9. 不惑:四十岁。
10. 知天命:五十岁。
11. 耳顺:六十岁。
12. 古稀:七十岁。
13. 耄耋:八十岁、九十岁。
14. 期颐:一百岁。
这些称谓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不同年龄段的划分和尊重,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现代社会,这些称谓已经不再普遍使用,但它们仍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传统有很大的帮助。
语文园地六古人年龄的称谓
语文园地六古人年龄的称谓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中,古人年龄有着各种不同的称谓,这些称谓反映了不同年龄段的意义和重要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人年龄的称谓:1. 婴儿:初生儿,孩提。
2. 幼学:童年,垂髻。
3. 豆蔻年华:十三四岁。
4. 总角:童年期,儿童时代的代称。
5. 少年:十五岁至三十岁。
6. 弱冠:男子20岁。
7. 而立之年:30岁。
8. 不惑之年:40岁。
9. 知命之年:50岁(又称为天命之年)。
10. 花甲之年:60岁。
11. 耄耋之年:八九十岁。
12. 期颐之年:百岁。
接下来,我将详细解释这些年龄称谓的含义和适用情况。
“婴儿”是指刚刚出生的孩子,通常是指出生后的第一年。
“孩提”则是指幼儿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还不能够独立行走和说话,主要依赖父母的照顾和照顾。
“幼学”是指童年时期,儿童在这个时期开始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和技能。
这一阶段是孩子成长和学习的重要时期。
“豆蔻年华”通常用来指十三四岁的少年少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变化,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总角”是指童年期,儿童时代的代称。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通常还在接受基础教育,学习各种基本知识和技能。
“少年”是指十五岁至三十岁的年轻人,这是一个人开始独立生活、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时期。
这个年龄段的人通常还在学习各种职业技能,并开始参与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还会使用不同的称谓来表示不同的人生阶段和意义。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的标志,标志着他们已经到了成年而开始独立生活的时期。
“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和“花甲之年”则分别表示30岁、40岁、50岁和60岁的标志,这些都是人生中重要的里程碑。
在这些阶段,人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都已经相当丰富,也开始对人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至于“耄耋之年”和“期颐之年”,这些是更高龄的标志,通常用于表示百岁以上的老人。
这些老人已经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成为社会的宝贵财富。
古代称呼人年龄的词语
古代称呼人年龄的词语
在古代,人们用许多别致的词语来称呼不同的年龄阶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年龄称谓:
1. 婴儿:出生三日称为“汤饼之期”,未满周岁的婴儿叫作“赤子”、“襁褓”。
2. 孩提:两三岁到七八岁儿童。
3. 龆龀/始龀:男孩八岁,女孩七岁。
4. 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5.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6.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7. 豆蔻之年: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8. 舞勺之年:少年13至15岁。
9. 及笄之年:女子15岁。
10. 破瓜之年、碧玉年华:女子16岁。
11. 弱冠之年:男子20岁。
12.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13.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14. 而立之年:30岁。
15. 不惑之年:40岁。
16. 知天命、知命之年:50岁。
17. 耳顺之年、花甲之年:60岁。
18. 悬车之年、杖围之年:70岁。
19. 古稀之年、杖国之年:70岁以上。
20. 杖朝之年:80岁。
21. 耄耋之年、朝枚之年、朝枝之年:八九十岁。
22. 期颐之年:百岁之人。
以上是古代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一些称呼,这些称谓富有诗意且寓意深刻,可以体现出古人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美好寄托。
古代年龄称谓大全对应的年龄
古代年龄称谓大全对应的年龄幼年度:小儿初生之时。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3日。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指1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指2—3岁的儿童。
始龀:男孩8岁,女孩7岁。
根据生理状况,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九龄:9岁。
指数之年:9岁。
黄口:10岁以下。
幼学:10岁。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外傅之年:儿童10岁。
少年金钗之年:女孩12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舞夕之年:少年13至15岁。
及笄(jí jī):指女子15岁。
志学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青年成童:15或15稍上的年岁。
舞象之年:少年15至20岁。
二八:为16岁。
破瓜、碧玉年华:女子16岁。
加冠:指男子20岁。
古时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弱冠:古人20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而立(而立之年):30岁,因为《论语》有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始室:30岁。
《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克壮:正当壮年,古代30岁为壮。
半老徐娘:女子30岁。
中年不惑(不惑之年):40岁为“不惑之年”。
艾:50岁。
《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50岁。
六九年:即54岁。
老年耳顺、耳顺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60岁以上。
耆:古称60岁的人为“耆”。
下寿:古人以60为下寿,指60岁以上。
还历寿:61岁的寿辰。
从心之年:70岁。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
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古时候对年龄的称谓排序
古时候对年龄的称谓排序古代年岁称谓包括儿童称谓、成人称谓、老人称谓: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2-3岁。
髫年:女孩7岁。
龆年:男孩8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髫:童年。
黄口:10岁以下。
金钗之年:女孩12岁。
豆蔻年华:女孩13岁。
舞勺之年:13-15岁。
束发:青少年。
及笄之年:女孩15岁。
破瓜年华、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孩16岁。
舞象之年:15-20岁。
桃李年华:女孩20岁。
弱冠:男孩20岁。
花信年华:女孩24岁。
梅之年:至出嫁。
而立之年:男孩30岁。
不惑之年、强壮之年:男孩40岁。
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大衍之年、杖家之年:50岁。
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下寿:60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岁。
杖朝之年、杖家之年、中寿:80岁。
耄耋之年:80-90岁。
鲐背之年:90岁。
期颐、上寿:100岁。
花甲重开:120岁。
古稀双庆:140岁。
古代年龄称谓大全!真是好详细啊!
古代年龄称谓大全!真是好详细啊!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故特指女孩子十三四岁)。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耄(mào)耋(dié)指八十岁。
鲐背之年指九十岁。
期颐指一百岁。
古代年龄称谓列举:襁褓[qiǎng bǎo]: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chuí tiáo]: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jí jī]: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mào dié]之年:指八、九十岁期颐之年:一百岁古代年岁的别称及释义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初度:周岁。
《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后称生日为初度。
生小:幼年。
《孔雀东南飞》“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垂髫:髫,古时小孩下垂的头发,于是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
古代年龄别称总结
古代年龄别称总结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7岁髫(tiáo)年(女)
8岁龆(tiáo)年(男)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男)
1520岁舞象之年(男),束发(男)12岁金钗之年(女)
13岁豆蔻年华(女)
15岁及笄之年(女),志学
16岁碧玉年华(女),破瓜之年(女)
20岁桃李年华(女)
24岁------花信年华(女)
女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年龄称谓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年龄称谓垂髫(tiáo)、始龀(chèn)——童年泛称。
幼学——10岁束发——15岁左右弱冠——20岁而立之年——30岁不惑之年——40岁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5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6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岁杖朝之年——80岁耄耋(mào dié)之年——八九十岁的年纪鲐背之年——90岁期颐(jīyí)之年——100岁古代文化常识(古代官职)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
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1.中央官职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
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
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
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
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寺即官署。
九寺即九卿之官署。
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
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皆因之。
(1)光禄寺: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掌膳食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
(2)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北齐始曰太仆寺,清光绪改革官制时并入陆军部。
(3)太常寺: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未废。
古代年龄称谓大全(简单)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周晬,指婴儿周岁。
清袁枚《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
”始龀[chèn]、髫年:女孩七岁,男孩八岁。
《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结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
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加冠:指二十岁。
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指刚成年。
指二十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克壮:正当壮年。
古代三十岁为壮。
唐魏征《是渐不克终疏》:“贞观之初,时放克壮。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志学之年:15岁为“志学之年”。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耆[qí]:均指60岁。
古代的年龄称谓大全
称谓指人们因亲属或其他关系而建立起来的称呼、名称。
称谓的使用,多种多样。
下面为大家带来古代的年龄称谓,希望大家喜欢!襁褓,不满周岁黄口,本指雏鸟,后比喻幼儿,10岁以下。
总角、孩提,幼年泛称。
垂髫(tiáo)、始龀(chèn),童年泛称。
幼学,10岁束发,15岁左右弱冠,20岁而立之年,30岁不惑之年,40岁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5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6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之年,70岁杖朝之年,80岁耄耋(màodié)之年,八九十岁的年纪鲐背之年,90岁期颐(jīyí)之年,100岁1.初度:生日之时。
出自《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后也称生日为“初度”,如《元史》“朕初度之日群臣毋贺”。
2.赤子:初生的婴儿。
《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3.襁褓: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4.孩提:两三岁的幼儿,亦作“孩抱”。
5.龆龀:儿童换齿年龄。
《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龆齿。
”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6.垂髫: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儿童。
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儿童或童年。
7.幼学:十岁左右。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岁日幼,学。
”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
”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8.总角: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儿童。
《礼记·内则》:“拂髦,总角。
”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
”后因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9.黄口:本指雏鸟的嘴,后指儿童。
10.金钗之年:女子十二岁。
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即指古代女子十二岁开始戴钗梳妆。
11.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后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古人对年龄的不同称法
古人对年龄的不同称法在古代中国,人们对不同年龄段的称呼,相当丰富且富有文化内涵。
这些称呼不仅反映了,古人对生命成长的细致观察和尊重;也体现了他们,对不同年龄段,人群角色的期待和评价标准。
一、婴儿期度:指小儿初生之时。
汤饼之期:婴儿出生3日。
赤子、襁褓:均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在古代,婴儿常被包裹在小儿被中,因此称为襁褓。
二、幼年期牙牙:通常指1岁。
牙牙实则是婴儿学语的声音,属于拟声词。
孩提:2~3岁幼儿。
也就是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垂髫:指3~9岁的儿童。
古代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此称为垂髫。
需要注意的是,垂髫的具体年龄范围,可能因不同文献而略有差异。
三、少年期始龀(chèn):男孩8岁,女孩7岁。
根据生理状况,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
这时叫“龀(chèn)”,也可称为“龆(tiáo)年”或“髫(tiáo)年”。
总角:8、9岁至13、14四岁的少年。
在古代中国,男孩子在这个年龄段,会将头发编成辫子,用发带束在头顶两侧,因此称为总角。
九龄、指数之年:均指9岁。
黄口:通常,指10岁以下的孩童。
幼学:10岁。
《礼记·曲礼上》中,记载:“人生十年曰幼学。
”意味着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要开始接受正规教育了。
外傅之年:指儿童10岁,开始离开家庭,跟随老师学习。
金钗之年:女孩12岁,古代女子在这个年龄段,开始佩戴金钗等饰品。
童子、孺子:均指未成年的男孩子,一般指年龄在7、8岁至15、16岁之间的少年。
少年:指年龄15、16岁至20岁之间的男孩子,此时已经开始进入青年期。
豆蔻(kòu)年华:指女子13、14岁至15、16岁,比喻人还未成年,但已初具少女的风姿。
舞夕之年:少年13至15岁。
及笄(jī):指女子15岁,古代女子在这个年龄段会举行成年礼,称为及笄礼。
志学之年:指少年15岁。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成童:15或15稍上的年岁,意味着儿童已经成长为少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年龄称谓大全(转载)古人创制了各式各样的年龄称谓,很多今天还在继续使用。
0岁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岁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孩提:指2——3岁的儿童8岁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
借指幼年。
在这里,“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
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童龀[chèn]: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
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
“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
也有说成“髫龀”的,如《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9岁九龄:为9岁。
13岁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十三:为13岁。
15岁及笄: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
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
“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
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志学:为15岁。
志学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16岁二八:为16岁。
20岁加冠:指二十岁。
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
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指刚成年。
指二十岁。
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
“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30岁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岁。
《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40岁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50岁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
《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艾称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讳称】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磐、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
“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古代官职变动用词例说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语段阅读全部取材于传记文学。
在传记文学阅读中,涉及到较多的古代官职变动的词语,弄清这些词语的不同含义,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大有裨益。
下面参考有关资料,对这些词语分类解说。
(一)、表示征召、举荐官职的。
①举(举荐)辟(招用)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②征(征召。
特指君招臣)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二)、表示任命官职的。
①拜(授予官职)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除(任命,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三)、表示提升官职的。
①擢(提升官职)超擢(破格提拔)奏对称旨,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梁启超《谭嗣同》)②陟(提升,提拔)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③升(提升)旋升宁夏道。
(梁启超《谭嗣同》)(四)、表示降低、罢免官职的。
①谪(贬官,降职并外放)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范仲淹《岳阳楼记》)②贬(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贬连州刺史。
(《旧唐书•刘禹锡传》)③黜(罢免官职)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高启《书博鸡者事》)④夺(削去、罢免)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高启《书博鸡者事》)(五)、表示官职调动的。
①转(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②徙(改任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③调(调动、调迁)调为陇西都府。
(班固《汉书•袁盎传》)④迁(调动改派。
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白居易《琵琶行》)⑤放(京官调任地方官)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
(梁启超《谭嗣同》)⑥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古代官职变动常用词例析纵览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对文言文能力的考查,其形式主要表现为人物传记的阅读和理解。
在古代,荣辱得失,朝夕之间;宦海浮沉,瞬息万变。
因此,古代传记文学作品中频频出现官职变动的词语。
准确把握这些词语的含义,对正确理解文义,进而准确作答至关重要。
现就常见的古代官职变动词语加以归纳解析。
一、调动指一般的工作变动。
1.迁:调动。
如:再迁为太史令。
(范晔《张衡传》)2.徙:调动。
如:数月,徙为太傅。
(《汉书·疏广传》)3.放:京官外调。
如: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
(梁启超《谭嗣同》)4.出:京官外调。
如: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除此之外,还有调、转、迁调等。
二、征调指朝廷根据需要对官员进行调用。
1.辟:召,征召。
如:连辟公府不就。
(范晔《张衡传》)2.召:征召,召请。
如: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范晔《张衡传》)3.征:征召。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范晔《张衡传》)三、授官1.拜:任命。
如:拜相如为上大夫。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除:任命。
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3.授:授予官职,任命。
如:嘉靖中,授句容知县。
(《明史·循吏》)4.补:任官,补缺。
如:召补记室,甚亲敬之。
(《旧唐书·裴矩传》)四、升职1.升:提升。
如: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旋升宁夏道。
(梁启超《谭嗣同》)2.进:晋升。
如:黄初二年,曹彰进爵为公。
(陈寿《三国志》)3.擢:晋升,提拔。
如: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李密《陈情表》)4.迁授:升迁。
如:迁授浙西观察使。
(欧阳修《新唐书》)五、降职1.谪:贬谪外放。
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范仲淹《岳阳楼记》)2.贬:降职外放。
如:坐李宗闵党,贬连州刺史。
(刘晌《旧唐书》)3.削:降职。
如:尚当追削官秩。
(〔元〕脱脱《宋史》)4.迁谪:降职并外放。
如: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5.左迁:降职。
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六、罢免1.除:除去,免去。
如: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三国志·胡质传》)2.罢:罢免,撤职。
如:复请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谳者亦各罢去。
(方苞《狱中杂记》)3.免:免官。
如:张苍免相,孝文帝欲用黄后弟窦广国为丞相。
(《史记·张丞相列传》)4.黜:罢免,免官。
如:屈平既黜,其后秦欲伐齐。
(《屈原列传》)5.夺:削去,罢免。
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高启《书博鸡者事》)七、兼职1.署:代理,暂任。
如: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2.摄:暂时代理。
如:成王既幼,周公摄政。
(《史记·燕召公世家》)3.假:临时暂代。
如: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史记·项羽本纪》)4.行:以低职位代高职位。
如:迁左丞,行徐州事。
(《北齐书·苏琼传》)5.领:以高职位代低职位。
如: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八、辞官1.解:辞去。
如: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
(袁宏道《虎丘记》)2.去:辞去。
如:李明府去官。
(钱超《送李明府去官》)3.致事:辞官。
如:郡民赵颍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事归。
(《北齐书·苏琼传》)九、申请退休乞骸骨:请求辞职。
如: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范晔《张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