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

合集下载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

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与宏观经济学1.1.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以总体经济行为和表现为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研究一个经济体的总体经济表现➢衡量宏观经济的关键指标:1)总产量。

这个国家总产出是多少?为什么这么多?是否在波动?如何消除其波动?2)物价。

是否充分就业?有没有失业率?失业率多少?什么样的失业率算严重?失业率由什么因素决定?3)就业。

物价是否平稳?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4)其他。

是否富有?如何富有等➢具体影响因素:利率、进出口、消费、汇率、储蓄、财政盈余或赤字、投资➢经济体(Economy):受同一个政府机构调控的经济特点:使用同一个货币→独立的货币政策;受到同一个宏观财政政策的影响;能做出独立的宏观经济决策;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地区,如香港。

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组成经济体的各个地区特点:各个省份;具有相同特征的多个省份;当然也可以是省下面的县市;重要的是,没有独立的财政货币政策。

➢与微观经济学的比较:微观经济学:以微观个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体经济决策如居民户和厂商的经济行为,单个变量如何供给、需求和价格如何决定,以及单个市场如何运行的理论。

具体说,它研究市场中个体的决策和相互作用是如何决定各种经济变量的。

宏观经济学:以总体经济行为和表现为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研究总产量、就业和物价是如何决定和变化的。

1.1.2宏观经济学研究问题的角度➢切入点1)影响因素角度供给面:生产能力需求面:实现生产的能力2)时间角度短期:供给和需求的相互影响→经济波动或稳定长期:供给与需求趋于均衡→经济增长1.1.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思路:模型➢模型:对现实世界的简化,刻画特征,可以是数字模型也可以是文字模型等。

宏观经济学(曼昆)读书笔记

宏观经济学(曼昆)读书笔记

Macroeconomics(Sixth Edition)Mankiw第一篇 导言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科学1.宏观经济学是对整体经济-----包括收入的增长、价格的变动和失业率的研究。

三个重要指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失业率。

2.模型(1)内生变量是一个模型要解释的变量,外生变量是一个模型接受为给定的变量,模型说明外生变量的变动如何影响内生变量。

(2)举例:供求关系模型(比萨饼市场模型)Q d =D(P,Y) Q s =S(P,P m ) Q d =Q s (P :比萨饼的价格;Y :总收入;P m :原材料价格)这个比萨饼市场模型有两个外生变量和两个内生变量。

例如:总收入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比萨饼的需求增加,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上升;原材料价格上升,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比萨饼的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因此,该模型说明了总收入或原材料价格的变动是如何影响比萨饼市场的价格和数量的。

(3)模型的建立:没有一个模型能回答所有的问题。

一个模型仅仅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上,且一个适用于某种目的的假设对其它的目的可能是误导。

对于不同的目的,我们应该建立不同的模型,而且要略去无关细节而集中于必要的联系上。

所有的模型都会许多简化的假设。

比如,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解释奶酪的价格如何影响比萨饼的平均价格和销售量,那么多种比萨饼价格也许就是无关紧要的,简单的比萨饼市场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的目的是解释为什么有三个比萨饼店的城镇的比萨饼比萨饼的价格,P—均衡价格均衡数量价格比只有一个比萨饼店的城镇低,那么上述模型的作用就很小了。

·@需求的移动供给的移动3.价格:伸缩性与黏性4.微观经济思考与宏观经济模型 ,由于总量只是描述许多个别决策的变量的总和,所以宏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比萨饼的价格,P比萨饼的数量,QP 2 P 1Q 1Q 2比萨饼的价格,P比萨饼的数量,QQ 2 Q 1 P 2 P 1微观经济基础之上的。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30章节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30章节

《经济学原理_宏观经济学》第30章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一、重要名词解释货币数量论:一种认为可得到的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可得到的货币量的增长率决定通货膨胀率的理论。

名义变量:按货币单位衡量的变量。

真实变量:按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

古典二分法:名义变量和真实变量的理论区分。

货币中性:认为货币供给变动并不影响真实变量的观点。

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易手的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也称为货币周转率,指一单位货币每年用来购买经济中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平均次数。

)⨯=⨯,它把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和经济中物品与服务产岀数量方程式:即方程式M V P Y的美元价值联系在一起。

费雪效应: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率所进行的一对一的调整。

皮鞋成本:当通货膨胀鼓励人们减少货币持有量时所浪费的资源。

菜单成本:改变价格的成本。

二、重要摘抄1.如果P是用货币衡量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那么1/P就是用物品与服务衡量的货币价值。

而供给与需求决定了货币的价值,联邦储备与银行体系共同决定货币的供给,而货币需求反映了人们想以流动性形式持有的财富量。

虽然许多变量都影响货币需求,但有一个变量最为重要:经济中的平均物价水平。

在长期中,物价总水平会调整到使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水平。

图1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如何决定均衡的物价水平横轴表示货币量,左边纵轴表示货币价值(1/P),右边纵轴表示物价水平(P)。

货币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因为美联储将货币供给量固定了。

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因为当每一美元买的东西减少时人们想持有的货币量就更多。

显然,当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向经济中注入货币时创造了超额货币供给,货币供给增加;货币的注入增加了人们对物品与服务的需求,然而经济中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并没有改变,因此这种对物品与服务需求的增加就引起价格上升;而物价水平上升又增加了货币需求量,最终导致货币价值下降,物价水平上升。

根据货币数量论,经济中可得到的货币量决定了货币的价值,而且货币量増长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

=( + + + + )
Yt 经济总产出 Kt 资本存量 Rt 自然资源 Nt 劳动投入 At 应用知识的储量 Bt 社会文化环境(社会能力)
= + + (1 − )
gY 总产出增长率 gA 技术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 gK 资本增长率 gN 劳动增长率
新古典增长模型(Solow 模型)
(1)假定 ①经济由一个部门组成,生产商品既可用于投资也可用于消费; ②封闭经济,政府忽略;③规模报酬不变;④技术进步、人口增长、
(三)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 费,从而消费是相对决定的。
棘轮效应指消费具有不可逆性(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 费,但不易随收入的降低而减少消费)。
示范效应指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周围人们水平水准的影响
(四)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人的理性消费是为了整个生命周期的效用最大化。消费不取决于 现期收入,而主要取决于一生的收入。
7
IS-LM 曲线税率与财政、货币政策效果关系
IS 曲线斜率
LM 曲线斜率




LM 曲线斜率越小(平坦)
→r = − 中的 h 越大
→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L=ky-hr) →较小的利率变化就能带来较大的货币需 求变化,同时利率上升幅度有限,挤出效应 较小 →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
IS 曲线斜率越小(平坦) →r = + 中的 d 就越大 →投资对利率就越敏感(i=e-dr) →利率上升带来的挤出效应就越大 →财政政策效果越不明显
外币,放出本币,货币供应增加
买入本币,货币供应收缩
y 不变 e↑ nx↓(财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策无效)

宏观经济学笔记整理

宏观经济学笔记整理

宏观经济学笔记整理(曼昆三版)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一)名词解释(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

(2)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3)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在某一个既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4)消费(consumption):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5)投资(investment):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6)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7)净出口(net export):外国人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支出(出口)减国内居民对外国物品的支出(进口)。

(8)名义GDP(nominal 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

(9)真实GDP(real GDP):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

(10)G 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11)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一国永久居民所赚到的总收入。

(12)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一国居民的总收入减折旧。

(13)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一国居民在物品和劳务生产中赚到的总收入。

(14)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家庭和非公司制企业得到的收入。

(15)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家庭和非公司制企业在完成他们对政府的义务后剩下的收入。

第24章生活费用的衡量(一)名词解释(1)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宏观经济学课程笔记

宏观经济学课程笔记

《宏观经济学》课程笔记1: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凯恩斯主义1、大危机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第一、理论脉络:从重商主义、重农学派、亚当·斯密、萨伊等,古典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都具有历史的局限性。

著名的萨伊定理“供给自身创造需求”,其核心是:重申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的政策主张,反对国家干预。

第二、现实的冲突: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空前的经济危机:人们开始怀疑自由的市场经济。

传统的经济学面临挑战,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现代宏观经济学应运而生。

2、凯恩斯革命第一、在经济理论方面否认资本主义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观点。

肯定了资本主义存在失业,并从总需求的角度分析失业的原因。

由此,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理论。

第二、在经济政策方面否认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生活,并提出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等。

第三、在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上以前的经济学强调个量分析或微观分析。

凯恩斯提出对经济进行总量分析,或宏观分析。

3、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于萧条时期,一直集中于短期问题的研究,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出现了滞胀问题。

宏观经济学的关注便发生转移。

今天,宏观经济学研究:长期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短期经济波动和失业。

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1、为什么经济中存在失业,如何才能实现充分就业。

2、价格水平是如何变动的?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如何稳定物价?3、经济中为什么会出现短期波动,如何才能实现长期而稳定的经济增长。

如何实现充分就业如何实现物价稳定资源利用问题如何实现长期增长三、宏观经济学的概念1、内容宏观经济学以经济总体的行为为研究对象,它分析国民经济中各相关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以说明如何实现资源充分利用。

2、理解第一、研究对象是经济总体而非单个经济单位第二、研究经济活动中的总量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

宏观经济学笔记5篇600字

宏观经济学笔记5篇600字

宏观经济学笔记5篇600字这是一本轻松有趣的经济学科普读物。

介绍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经济学常识:市场的作用;使市场失灵的三个因素:稀缺,外部效应和内幕信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宏观经济学笔记,希望你们喜欢。

宏观经济学笔记1在过去的年里,各种经济词汇充斥着我们的新闻联播、网络以及人们的日常攀谈中,通货膨胀、GDP、CPI、存款准备金率等等耳熟能详的专业名词萦绕耳旁,身为即将迈入社会的大学生却丝毫不了解。

有人说:21世纪不懂经济学的人就是文盲。

因此我们就必须了解宏观经济学,以适应国家的政策和对未来趋势的判断。

宏观经济学是一本由伯南克等着名学者编写,内容全面,注重应用。

第一章主要介绍宏观经济学,解释了经济周期、失业、通货膨胀、国际经济、宏观经济政策等的基本含义,同时简述了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凯恩斯理论,使我了解了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国民经济的衡量与结构,主要GDP和价格指数及通货膨胀的组成和实际算法,让我知道了每年的保八意味着什么,同样十二月份的CPI上涨4.9个百分点是什么意思;第三章主要介绍失业和就业;剩下的主要介绍消费、储蓄和投资以及货币、资本市场和价格。

在本书的学习中着重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问题:首先,经济的增长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我国的经济增长现状为例,现阶段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感觉到相应财富的迅速增加,甚至感觉缩水,到底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能持续多久?这个问题从乐观和悲观两方面来分析,并从两种观点中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的现状。

除了对经济增长的关注,还对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都进行了学习,分别以中国的数据作为实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面对这些宏观经济中的问题,每个国家都采用一定多的经济政策,以此促进经济的良好运行。

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是在1998年以前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在1998年至现在国家一直采用稳健的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笔记缩印版(全)

宏观经济学笔记缩印版(全)

第十章1.五大指标及其概念国内生产总值GDP: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本国领土上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减去折旧,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本国领土内新创造的价值总和。

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减去折旧,只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新增加的最终商品和劳务市场价值总和,表示经济活动中能够用于消费和净投资的价值总额,同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总投资和净投资之差。

国民收入NI:即狭义国民收入,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用于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额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与企业家才能)所获报酬(收入)的总和。

个人收入PI:指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从各种来源所得的收入总和。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指一个国家所有的个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得到的收入总和减去个人或家庭纳税部分可以实际得到的个人自由使用的收入。

2.两部门经济正常循环的条件:投资需求等于储蓄。

C(消费)+S(储蓄)=C+I(投资支出)即S=I三部门经济正常循环的条件:漏出等于注入。

S+T(纯收入)=I+G(政府购买支出)四部门经济正常循环的条件:漏出等于注入。

S+T=I+G+(X-M)—净出口支出3.GDP国内生产总值与GNP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与联系:①两者定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地域的概念,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民的概念。

②二者的差异来自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GNP以人口为统计标准是指本国常住居民生产的;GDP以领土为统计标准,只要是在本国领土上而不管是谁生产的。

因此其关系是: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国外要素收入净额=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价值的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国外要素收入净额为正GNP>GDP,如为负值GDP>GNP。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29章节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29章节

《经济学原理_宏观经济学》第29章货币制度一、重要名词解释货币:经济中人们经常用于向其他人购买物品与服务的一组资产。

交换媒介:买者在购买物品与服务时给予卖者的东西。

计价单位:人们用来表示价格和记录债务的标准。

价值储藏手段:人们可以用来把现在的购买力转变为未来的购买力的东西。

流动性:一种资产兑换为经济中交换媒介的容易程度。

(衡量资产流动性的标准有两个:资产变现的成本和速度。

)商品货币:以有内在价值的商品为形式的货币。

法定货币:没有内在价值、由政府法令确定作为通货使用的货币。

通货:公众手中持有的纸币钞票和铸币。

活期存款:储户可以通过开支票而随时支取的银行账户余额。

联邦储备:美国的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为了监管银行体系和调节经济中的货币量而设计的机构。

(央行的三个特征:非盈利性、相对独立性、权威性和垄断性。

)货币供给:经济中可得到的货币量。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的决策者对货币供给的安排。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采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货币政策由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组成。

)准备金:银行得到但没有贷出去的存款。

部分准备金银行:只把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的银行制度。

准备金率:银行作为准备金持有的存款比例。

货币乘数:银行体系用1美元准备金所产生的货币量。

(又称“货币扩张系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指中央银行创造或消灭一单位的基础货币所能增加或减少的货币供应量。

) 银行资本:银行的所有者投入机构的资源。

杠杆:将借到的货币追加到用于投资的现有资金上。

杠杆率:银行总资产与银行资本的比率。

资本需要量:政府管制确定的最低银行资本量。

公开市场操作:美联储买卖美国政府债券。

贴现率:美联储向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

法定准备金:关于银行必须根据其存款持有的最低准备金量的规定。

联邦基金利率:银行向另一家银行进行隔夜贷款时的利率。

二、重要摘抄1.物物交换的交易要求需求的双向一致性,这样的经济难以有效地配置其稀缺资源。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36章节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36章节

《经济学原理_宏观经济学》第36章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一、重要摘抄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决策者应该试图稳定经济吗?正方:衰退对社会无益,它代表资源的绝对浪费,社会没有理由要受到经济周期高涨与低落的折磨。

政策行为通过引致一个更稳定的经济,并使每一个人从中受益而使宏观经济理论得到最好的运用。

反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并不能立即影响经济,其发生作用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滞。

由于长时间的时滞,那些想稳定经济的决策者就要预见在他们的行动发生作用时可能存在的经济状况,但是经济预测是极不准确的。

缺乏可靠了解的干涉只会增大使事情更糟糕的风险。

2.政府反衰退应该增加支出还是减税?正方: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分析表明,增加政府购买是一种比减税更有效的工具。

当政府为家庭减税一美元时,其中一部分可能被用于储蓄,而不是支出;而当政府支岀一美元购买物品或服务时,这一美元直接且完全地增加了总需求。

决策者将注意力集中在三类支出上:用于“现建现用”项目的支出;联邦政府对州和地方政府的援助;通过失业保障制度增加对失业者的补助。

反方:减税对总需求和总供给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减税增加总需求的同时,它也可以增加总供给。

在衰退期间增加政府支出存在各种问题:首先,消费者明白,高政府支出必然伴随着政府为这种支出融资而必需的政府借债,这很可能引起未来的高税收,这种预期进而会引起消费者削减今天的支出;其次,与其他大多数税收一样,这些未来的税收也会引起各种无谓损失;再次,政府能否明智且迅速地花钱也非常不清楚。

而减税的优点是分散了支出决策,而不是依靠集中的、极不完善的政治过程。

3.货币政策应该按规则制定还是相机抉择?正方:货币政策运用中的相机抉择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对于能力不足及滥用权力没有限制;第二个问题是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所引起的通货膨胀会高于合意的水平。

前者可能导致政治性经济周期,后者可能导致政策的前后不一致性。

反方:虽然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可能有一些缺点,但它也有一个重要的优点:灵活性。

宏观经济学笔记(精修版)

宏观经济学笔记(精修版)

十二章国家经济实力的衡量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

其涉及的其本问题有以下五个方面:1.总产出或国民收入水平的研究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2.通货膨胀就是价格的普遍上升3.失业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与发展的严重问题4.开放经济5.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服务的,而宏观经济政策则是具体的措施。

二.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决定理论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P3-41.总量分析方法2.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3.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4.存量分析和流量分析5.经济模型方法四、基本概念1.四大市场产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市场,国际市场2.四个经济部门企业,家庭,政府,国际经济部门3.宏观经济变量外生变量:常数,系数内生变量:自变量,因变量4.存量和流量存量:一定时点上测算出来的经济变量流量:一定时期内测算出来的经济变量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核算方法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理解和衡量对GDP的理解和衡量应该注意:1.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2.一个国家3.当期生产4.所有的5. 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6.物品与劳务7.市场价值三、一个整体经济的总收入必定等于总支出1.GDP既衡量总收入又衡量总支出。

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总收入必定等于总支出。

2.存在这样的恒等式总产出=总收入(总供给)=总支出(总需求)3.实际核算中常会有误差出现,因此要加入一个统计误差项来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一致。

4.各国一般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支出法为基本方法四、GDP的核算方法(3种)1.用支出法核算GDP⑴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经济社会(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

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

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篇一: 《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论一、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一)面临关键宏观经济问题: 从一国经济来看,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碰到这么问题: 经济增加是由什么决定?是什么引发了一国经济波动?是什么造成了失业?为何会产生通货膨胀?经济全球化对一国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宏观经济政策对一国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现象——失业与通货膨胀; 1978年以前, 失业和通膨都是隐性; 改革开放后, 失业和通膨成为中国宏观经济中一对关键矛盾。

财政政策: 由政府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所组成。

货币政策: 在中央银行控制下怎样决定和调整, 一个国家货币供给增加速度。

总结: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是社会总体经济活动及其后果, 即对经济运行整体, 包含社会总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根本区分在于研究关键和叙述差异。

(二)宏观经济学研究目标: 是追求整体经济稳定和连续发展: 1、充足就业 ; 2、物价稳定; 3、经济增加; 4、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政策关键指: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等。

二、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一)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 总量分析法、均衡分析法、需求分析和供给分析、事后分析和事前分析、流量分析和存量分析。

(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关系:区分:联络: 第一,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

经济学目是要实现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 所以, 既要实现资源最优配臵, 又要实现资源充足利用。

第二, 二者都采取了实证分析法, 属于实证经济学。

经济学科学化也就是经济学实证化, 努力使所研究问题摆脱价值判定, 只分析经济学本身内在规律, 即处理宏观经济现象“是什么”问题, 是二者共同目。

第三, 二者都以市场经济制度为背景, 都是市场经济经济学。

都是分析市场经济之下经济运行规律与调控。

所以, 二者理论分析只适适用于发达市场经济, 不适适用于计划经济, 也不完全适适用于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化转型经济。

《宏观经济学》笔记

《宏观经济学》笔记

第一篇:理解以下概念:(1)模型:用来解释经济中GDP,通货膨胀,失业等这些经济变量,如供求模型。

(2)内生变量:是一个模型要解释的变量。

内生变量在模型之内决定,并作为模型的产出。

(3)外生变量:是一个模型给出最为既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来自模型以外,并作为模型的投入。

(4)伸缩性:出清模型研究工资与物价关系的名称。

(5)粘性:出清模型研究工资与物价关系的名称。

(6)市场出清:物品的价格的迅速变动是供给量与需求量平衡。

即市场使供求平衡,叫市场出清。

P97页索洛模型表明,储蓄率是稳定状态资本存量的关键决定因素。

如果储蓄率高,经济就出现大量资本存量和高产出水平。

如果储蓄率低,经济就出现少量资本存量和低产出水平。

根据索洛模型,一国把大部分收入用于储蓄和投资,它将具有高稳定状态资本储量和高水平收入,费雪效应: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i=r+π卡甘模型:现在与未来货币如何影响物价水平,即如果实际货币余额需求量取决于持有货币的成本,那么物价水平就取决于现在货币供给和未来货币供给。

P187页公式A9(略)说明,信任对结束超速货币通胀是重要的NX=Y-(C+I+G) 即净出口=产出-国内支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从贸易平衡出发时,减少国民储蓄的财政政策变动引起贸易赤字。

实际汇率=(名义汇率×国内物品价格)/国外物品价格由此可以算出中国与美国的实际汇率是不一样的,但是可以知道现在美国物价相对来说是偏低的,肉类和中国差不多,蔬菜贵不少,其余的东西例如衣食住行中,衣服比中国便宜一些,吃饭比中国便宜,住的话贵一些,行的话自己开车便宜一些,但是遇到服务业的话,比中国贵不少,随便理发吃饭都要至少20刀,而在美国住就是住在一个大农场,20w刀,自己没车,打车那就贵了,要是自己有车,那就便宜,总的来说,美国的实际购买力比中国高5倍,现在要做的事情是,怎么样去提高自己的收入,不单单是靠工资,还要靠投资,这样才能挣到钱。

宏观经济学笔记

宏观经济学笔记

宏观经济学笔记一、定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一个国家总体经济活动,包括总供给、总需求、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等问题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表现,以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宏观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1.失业:失业是指劳动力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即有人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不充分。

失业率上升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影响经济发展。

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普遍上涨,货币贬值。

通货膨胀会导致购买力下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稳定。

3.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扩张、稳定、收缩和复苏之间循环。

经济周期会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决策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系统。

三、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来影响整个经济系统的政策。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1.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和税收来调节总需求。

当总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总需求;当总需求过高时,政府可以减少支出和增加税收来抑制总需求。

2.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

当总需求不足时,中央银行可以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总需求;当总需求过高时,中央银行可以减少货币供应量来抑制总需求。

3.产业政策:政府通过鼓励或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来影响产业结构。

产业政策的目标通常是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和保护环境。

4.汇率政策:政府通过调节本国货币的汇率来影响出口和进口。

汇率上升会使本国产品更具竞争力,促进出口;汇率下降则会使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昂贵,鼓励进口。

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出的商品和服务的增加值。

以下是几个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1.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促进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通常来源于创新、研发和教育等方面。

2.投资:投资可以提高生产能力,增加产出,促进经济增长。

投资通常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和研发投资等。

3.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学笔记整理

宏观经济学笔记整理

1、投资和利率的函数2、IS曲线的三种推导方式、LM曲线的推导方式,根据推导出的方程表示判断两条曲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移动3、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什么,衡量方法,和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区别(1)定义: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2)衡量方法:①生产法。

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投入(物质产品投入+服务投入)。

②收入法。

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③支出法。

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出口-货物和服务进口)。

(3)区别: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这两个统计指标的统计原则是不同的。

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原则是国土原则,而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原则是国民原则。

按国土原则统计,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不是本国国民创造的都要统计;按照国民原则统计,凡是本国国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在本国领土上都要统计4、全面掌握凯恩斯的线性消费函数。

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两部门或者三部门的模型中的总需求曲线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的消费函数采取一种简化的形式,即线性消费函数C=C0+cY d其中,C为消费支出,C0为自发性消费,Yd是可支配收入,c为一个给定的参数。

自发性消费C0是当可支配收入Yd为零时的消费支出。

可以将C0视为常数。

该函数的边际消费倾向:MPC=△C/△Yd=c可见,参数c是该函数的边际消费倾向。

根据凯恩斯的认识,边际消费倾向决定于人类基本的心理法则。

因此,在短期中,边际消费倾向也是稳定的。

这样,c也视为一个常数。

线性消费函数的主要性质如下:(1)存在自发性消费C0,C0为一给定的常数;(2)边际消费倾向MPC=c,0<c<1.c为一给定的常数;(3)可支配收入Yd为一变量。

由于C0与c均为常数,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可支配收入。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34章节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34章节

《经济学原理_宏观经济学》第34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一、重要名词解释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的理论,认为利率的调整使货币供给与货帀需求平衡。

财政政策:政府决策者对政府支出和税收水平的确定。

乘数效应: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了收入,从而增加了消费支出时引起的总需求的额外变动。

(乘数效应指一个经济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经济变量的变化的这种倍数放大作用。

它的前提假设:社会中存在闲置资源;投资和储蓄的决定相互独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

) 挤出效应: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从而减少了投资支出时所引起的总需求减少。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

)自动稳定器:当经济进入衰退时,决策者不必采取任何有意的行动就可以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变动。

二、重要摘抄1.对美国经济来说,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最重要原因是利率效应。

凯恩斯在其经典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流动性偏好理论,用来解释决定经济中利率的因素。

根据凯恩斯的观点,利率的调整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平衡。

在下面的分析中,假定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不变。

这个假设对于研究短期经济来说是合理的,因为预期的通货膨胀在短期内一般是稳定的。

货币供给。

美联储主要通过在公开市场操作中买卖政府债券的方式改变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数量,引起银行发放贷款和创造货币能力的变化,从而改变货币供给。

此外,降低贴现率、提高法定准备金、提高支付给银行持有的准备金的利率都可以增加银行准备金,从而增加货币供给。

由于货币供给量由美联储的政策所固定,所以它不取决于其他经济变量,特别是它不取决于利率。

因此货币市场中的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货币需求。

任何一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该资产可以转换为经济中的交换媒介的难易程度,货币是可以得到的最具流动性的资产。

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利率上升增加了持有货币的成本,因此货币需求量就减少了;反之亦然。

因此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23章节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23章节

《经济学原理_宏观经济学》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一、重要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GDP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

消费: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投资: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投资可以分为:重置投资、自发投资、引致投资。

重置投资指用于补偿在生产过程中损耗掉的资本设备的投资,亦即折旧。

自发投资与“引致投资”相对而言,又称“自主投资”,指不受国民收入水平或消费水平等经济情况影响和限制的投资。

引致投资与“自发投资”相对而言,是由经济中的内生变量引起的投资,即为适应某些现有产品或整个经济的开支的实际增加或预期增加而发生的投资。

) 政府购买: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净出口:外国人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支出(出口)减国内居民对外国物品的支出(进口)。

名义GDP :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

真实GDP :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

GDP 平减指数:用名义GDP 与真实GDP 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即:100GDP GDP GDP=⨯名义平减指数真实二、重要摘抄1.GDP 同时衡量两件事: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用于经济中物品与服务产出的总支出。

由于这两件事实际上是相同的,所以CDP 既衡量总收入又衡量总支出。

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因为交易对经济的收入和支岀做出了相同的贡献。

GDP 衡量货币的流量。

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中的一种来计算这个经济的GDP :加总家庭的总支出或加总企业支付的总收入(工资、租金和利润)。

2.关于GDP 计算的若干注意事项:(1).在GDP 的计算中,价值使用商品价格来量化;(2).政府通过估算租金价值而把自有房产的价值包括在GDP 中,相当于假设所有者将房屋租给自己;(3).GDP 不包括非法生产与销售的东西,如毒品;(4).GDP 不包括在家庭内生产和消费,没有进入市场的物品;(5).GDP 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这是因为中间物品的价值已经包括在最终物品的价格中了;如果中间物品没有被使用,而是被储存了,就将存货加到GDP 上,而当存货中的物品以后被使用或出售时,存货的减少再从GDP 中扣除;(6).GDP 包括有形的物品与无形的服务,比如演唱会票价,也是GDP 的一部分;(7).GDP 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它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因此二手车的交易不包括在GDP 内;(8).如果物品是在一国国内生产的,无论生产者的国籍如何,都包括在该国的GDP 之中。

宏观经济学笔记

宏观经济学笔记

IS-LM模型IS曲线(产品市场)1.表达式2.推导(+r_-i_-y)3.经济含义:①IS曲线是指产品市场均衡时,即投资等于储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条件下的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关系曲线。

②处于IS曲线的任何点都表示I=S,偏离的任何点都表示没有实现均衡。

③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化。

r上升时,总产出Y趋于减少。

④右边I<S................4.Is曲线的斜率(b\d\t)(d越大即投资对于利率变化较敏感,利率的较大变动会引起投资的较大变动,进而引起收入的较大变动;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b越大,意味着支出乘数越大,从而当利率变动引起投资变动时,收入就会以较大幅度变动)*三部门经济中c=a+b(1-t)y,当b、d固定时,税率t越小,曲线越平缓。

(因为边际消费倾向一定时,t越小,乘数越大)*总结:影响IS曲线的斜率大小的主要是投资对利率变化的反应程度,因为边际消费倾向b比较稳定,税率t也不会轻易变动5.曲线的移动+储蓄(反方向)+国外需求(同方向)*西方经济学家提出IS曲线的重要目的之一。

就在于财政政策如何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动。

扩张性财政政策曲线右移;紧缩性财政政策左移。

LM曲线(货币市场)一、货币市场均衡*古典经济学的利率决定观点:投资是可贷资金的需求,储蓄是可贷资金的供给。

投资与储蓄都只与利率有关。

可贷资金供大于求时利率较低,反之利率较高。

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

*凯恩斯经济学的利率决定观点:利率不是由投资和储蓄决定的,而是由货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决定的。

1.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它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所有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

货币的实际供给量一般由国家控制,是一个外生变量,其大小与利率高低无关。

因此,在讨论利率如何被决定问题时,主要分析货币的需求。

2.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而愿意持有一定数量货币的需要。

*货币需求的原因:=kY-hrPS:名义与实际l=L/P实际l=ky-hr名义L=(ky-hr)P二、LM曲线1.表达式2.推导3,经济含义①LM曲线表示的是货币市场均衡时,即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条件下收入与利率关系的曲线。

宏观经济学笔记5页

宏观经济学笔记5页

九、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美国卢卡斯的货币周期模型。

困境。

之后对总产量不稳定的新古典解释主要集中到实际冲击而非货币冲击,这就是所谓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属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范畴。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简称RBC理论)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一脉相承,是以微观经济主体的偏好、技术、禀赋等假设为基础,通过完全竞争和市场出清实现一般均衡,因生产函数会受到随机技术冲击等实际因素的影响,从而经济会呈现出周期与波动的现象。

经济周期所产生的产出波动不是实际GDP对潜在GDP的背离,而是潜在GDP本身的变动。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供给面而不是需求面冲击是导致经济周期的根本原因如技术进步引起的生产力冲击,能源价格上升的冲击。

宏观经济学会受到一些实际因素的冲击,明显的呃呃两个例子是石油危机和农业歉收,还有诸如战争、人口增减、技术革新等。

因此该理论认为经济的波动是随机的,不可预测的。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其中最常见、最值得分析的是技术的冲击,而且技术冲击是经济波动的动力之源,而总需求冲击如货币即使在短期,也是中性的,因此不是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

1、作为波动源的技术冲击“古典”经济学在解释周期的扩张阶段是,也提到技术变化对产出和就业的正向影响,但是在那里技术变化专指机器设备的革新。

现代西方学者所提出的理论不仅用技术变化解释经济的增长,还用它解释劳动生产率的变动。

为此,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接受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对技术变化的定义,及技术变化包括任何事生产函数发生移动,而不涉及投入要素数量变化的因素。

根据这个定义,诸如管理的成功与失败也构成技术冲击,也会带来技术变化。

2、基本理论在人口和劳动力固定的情况下,一个经济中所生产的实际收入便取决于技术和资本存量,从而总量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在所考察时期的期末,经济中的可供利用资源为当期的产量加上没有折旧的资本存量,即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假定经济当中的每个人具有相同的偏好。

代表。

该理论进一步假定,这个代表的偏好仅依赖于可延续未来无限期的每年的消费,他每年对更多消费的偏好减少,即从消费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减。

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全球视角)

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全球视角)

企业储蓄: s f 1 = Pr1 − DV1 家庭储蓄: s1 = Yd1 − C1 = Q1 + DV1 − C1 家庭储蓄可以弥补企业储蓄政策的变化
第二、投资 1、资本指的是累积的机器、工厂和其他耐用生产要素。 2、消费理论和生产理论能使我们更加透彻的理解既定时期的产出是如何在现在使用 (消费)和未来使用(投资)之间进行配置。企业投资波动在决定经济产量和失业水平方面 起着一定作用。投资支出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 3、本章对投资理论的假设: 劳动力是充分就业的, 从而产量也是出于充分就业水平的。 因此产出的波动或者完全来自资本存量的变化或者来自其他供给方面对生产函数的冲击, 但 不会来自总需求的变动。 4、购买资本商品是在不同时间配置消费的另一种方式。家庭有两种方法把当前的购买 力转移到未来, 通过金融资产或通过资本积累。 一旦通过购买商品比通过购买金融资产在未 来有更高的储蓄收益率,那么投资支出就应当增加。 5、家庭中每一个时期生产一定量的产出(Q) ,但他们可以通过当期作出的投资选择而 改变他们未来的产量。 6、家庭投资决定 家庭行为的假设: 家庭可以通过两种方法以将购买力作跨时期转移: 他们可以在金融市 场上按利率 r 借出货币,也可以投资以增加未来的产量。
Q = Q(K , L,τ )(+,+,+ )
短期内总供给是由就业水平所决定的。 劳动的需求函数:MPL 就是劳动的总需求曲线。 劳动供给: “劳动—闲暇”决策分析 假设:第一、工人只需要在劳动和闲暇之间加以选择,在闲暇中他将消费掉他的全部工 资收入,而他的工资收入又是他惟一的收入来源; 第二、工人每天可以选择任意水平的工作量。 工人劳动供给的偏好分析: U = U (C , L )(+,− ) (C 代表消费,L 代表工作)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正 劳动供给的可行集: Z = (w / p )L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通货膨胀的分类
按照价格上升速度分:①温和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低于 10%); ②奔腾的通货膨胀(10%-100%);③超级通货膨胀(超过 100%)。
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①平衡的通货膨胀(商品价相同比例 上升);②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商品价格不同比例上升)。
按照人们的预期程度分:①预期到的通货膨胀;②未预期的通货 膨胀。
IS-LM 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IS-LM 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及净出口
3
加起来的总支出(或者总需求)决定。而总需求尤其投资需求受到利 率影响。而利率又受到货币市场货币供应量及价格水平影响。也就是 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而产品市场的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 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造成了影响。
改进方案:绿色 GDP——名义 GDP 扣除自然资源消耗
货币的持有动机
①交易动机,个人和企业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而持有货币的 动机;
②谨慎动机,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③投机动机,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
2
货币的动机。
IS 曲线和 LM 曲线表达式
IS 曲线
+− + y=
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DPI=消费+储蓄 PI=DPI+个人所得税-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NI=PI+企业所得税+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费)-政府对企业
的转移支付 NDP=NI+间接税+公司转移支付 GDP=NDP+折旧
1
GDP 衡量的缺陷和改进方案
缺陷:①不能反映社会成本(黄赌毒);②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 式和付出的代价;③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④不能反映人 们的生活质量;⑤不能衡量社会财富再分配情况和社会公正程度;⑥ 统计误差。
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理论,该理论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 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 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三个心理规律。这三个规律涉及四 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在这 里,凯恩斯通过利率将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联系到了一起,构成了一 个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如何共同作用影响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 架。
7
IS-LM 曲线税率与财政、货币政策效果关系
IS 曲线斜率
LM 曲线斜率




LM 曲线斜率越小(平坦)
→r = − 中的 h 越大
→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L=ky-hr) →较小的利率变化就能带来较大的货币需 求变化,同时利率上升幅度有限,挤出效应 较小 →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
CPI 指数的缺陷
不能完全反映消费和生活;不能反映商品的替代效应;不能及时 反映新产品和新服务;不能有效反映商品和服务的质量。
哪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
劳动者结构变化;政府政策;技术进步;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劳动 市场或行业的差别
财政政策工具
政府购买,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军需品、机关办公用品、
6
政府雇员报酬、公共项目工程)。 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补贴方面
GDP 的核算方法
(1)生产法 汇总各产业部门新创造出来的物品和劳务的增加值 (2)支出法
GDP = C + I + G + (X − M) (3)收入法 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企业转移支付和间接税+折旧+统计误差
企业转移支付——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账 间接税——货物税或销售税、周转税
按照成因分:①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货币超发);②需求 拉动型的通货膨胀(超额需求);③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工资等成 本提高);④结构型通货膨胀(不同部门间劳动生产率不同)。
通货膨胀的成本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①菜单成本;②鞋底成本;③税收扭曲 (名义收入增加导致多收了税);④相对价格变动导致的资源配置不 当(价格扭曲导致决策扭曲);⑤混乱与不方便(价格尺度失真)。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①不确定性的增加;②不合意的财富 再分配;③相对价格变动性的增加(价格扭曲导致决策扭曲)。
通货膨胀的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对固定收入者不利、对债权人不利、对储蓄者不利。
5
关于宏观经济目标部分新的表述
自愿失业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非自愿失业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指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是摩擦性失业的 极端形式 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 失业 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倾向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产品市场和生产 要素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生作用时,总需求和供给处于均衡状态时的 失业率。 充分就业并不排除摩擦性失业的情况
的支出。 税收。财产税、所得税、流转税 发行公债。
货币政策规则
①稳定比率货币供应量增长的规则; ②以名义 GDP 为目标变量的规则; ③以一定的名义通货膨胀率为目标变量的规则; ④以一定的真实利率作为操作变量的规则(泰勒规则)。
中央银行职能
发行的银行(发行货币) 银行的银行(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保管存款准备金,办理全国 结算) 国家的银行(代理国库,提供政府所需资金,代表政府与外国发 生金融业务,执行货币政策,监管金融市场)
IS-LM 模型不仅可以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可以用来分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
影响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原因
影响总需求:①消费需求(尤其是耐用消费品);②投资需求; ③政府支出和税收;④净出口。
从另一个角度看:①预期;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③世界经济。 影响总供给:①自然灾害和战争;②技术变化;③风险承担意愿; ④进口商品价格;⑤劳动意愿。 从另一个角度看:①可得到的劳动量;②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③自然资源可获得性;④技术知识进步;⑤价格水平。
1 − (1 − )
+ + 1 − (1 − )
r=

e——自主投资 d——利率对投资的影响系数 α——自发消费 β——边际消费倾向(MPC) g——政府购买 t——税率
LM 曲线
ℎ y= +
r= − ℎℎ
m——货币供给 k——交易性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系数 h——投机性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系数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