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脏病的药物治疗

合集下载

西洋参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作用研究进展

西洋参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作用研究进展

西洋参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作用研究进展作者:刘岩松王迪郝珍珠郭慧文朴星虎方美善王冰梅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20年第10期[摘要] 缺血性心脏病是全世界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与健康。

西洋参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具有抗心肌细胞凋亡、心律失常、改善梗死后心室重构、增强抗氧化酶活性等多种作用。

关于西洋参主要有效成分对缺血性心脏病的保护作用研究较多,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西洋参主要活性成分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作用机制,从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血液循环、抑制氧化应激等多种角度进行论述,为西洋参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依据,同时为进一步多靶点、多层次地开发应用西洋参及组方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西洋参;缺血性心脏病;西洋参皂苷[中图分类号] R285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文章编号] 1673-7210(2020)04(a)-0042-04Research progress of Panax quinquefolium L. therapy for ischemic heart diseaseLIU Yansong1 ; WANG Di1 ; HAO Zhenzhu1 ; GUO Huiwen1 ; PIAO Xinghu1 ; FANG Meishan2 ; WANG Bingmei11.School of Basic Medicine,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 130117, China;2.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Jilin University,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 130051, China[Abstract]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s the disease with the highest morbidity and death rate in the world,which seriously threatens people′s life and health. Panax quinquefolium L.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t has many effects such as anti-apoptosis of myocardial cells, arrhythmia, improvement of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fter infarction, and enhancement of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There are many studies on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main active components of Panax quinquefolium L. on ischemic heart disease, but the mechanism is still unclear.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mechanism of the main active ingredients of Panax quinquefolium L.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n recent years, and expounds from a variety of perspectives, such as inhibiting myocardial cell apoptosis,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inhibiting oxidative stress. Based on this, it also provides reference value for further multi-target,multi-leve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Panax quinquefolium L. and the organization.[Key words] Panax quinquefolium L.;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merican ginseng saponins缺血性心臟病,又被称为冠心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造成心肌供血不足、心肌缺氧及代谢障碍而导致的心脏疾病。

左卡尼汀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左卡尼汀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左卡尼汀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

赵光贤;李玉子;孙洪斌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09(011)002
【摘要】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08年3月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0例分为左卡尼汀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左卡尼汀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静滴3.0g/日、阿托伐他汀20mg(1次/日),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左卡尼汀组患者主要症状及心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总页数】2页(P9-10)
【作者】赵光贤;李玉子;孙洪斌
【作者单位】133000,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133000,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133000,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左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2.左卡尼汀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3.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4.左卡尼汀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5.左卡尼汀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复方丹参滴丸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慢心脏病比较

复方丹参滴丸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慢心脏病比较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10):879-880复方丹参滴丸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比较浙江省桐乡市濮院中心医院(314502) 柴敬杰张卫春摘要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

方法:74例缺血性心脏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两组。

复方丹参滴丸组42例,予复方丹参滴丸10粒,每日3次口服;复方丹参注射液组32例,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每日1次静滴,两组疗程均为3周。

结果:改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复方丹参滴丸组为92.9%。

复方丹参注射液组为59.3%,经Ridit分析P<0.01。

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复方丹参滴丸组为61.9%,复方丹参注射液组为34.4%,经Ridit分析P<0.05。

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疗效满意。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注射液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复方丹参滴丸是在复方丹参片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工艺研制的新剂型,为棕色圆珠形滴丸,气香.味稍苦,主要成分为丹参、三七、冰片。

药物介绍及有关报道示该药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可明显增加冠脉供血。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改善症状和心电图异常,可用于胸中憋闷、心绞痛,并有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性等功效[1]。

笔者将复方丹参滴丸口服与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比较疗效如下。

1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所有病例为缺血性心脏病所致胸闷、胸痛等心绞痛症状患者,并符合WHO关于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具有3个月以上典型劳累型心绞痛病史,心绞痛每周发作5次以上,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酯类药物可缓解症状。

另并发早搏每分钟≤6次者也入选在内。

1996年来共74例,随机抽取42例为复方丹参滴丸组,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53±9)岁,病程(3.30±1.2)年;32例为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其中男16例,女l6例,年龄(54±7)岁,病程(3.4±1.0)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均具有可比性。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两种缺血性心脏病的良方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两种缺血性心脏病的良方

无临床症状,做心脏彩超,重点观察冠脉变化,头半年每1~2个月复查1次,以后1年复查1次,重点检查心电图及心脏超声。

连续2~3年,心脏彩超未发现冠状动脉受
从临床治疗效果来看,川崎病系自限性疾病,多数经住院正规治疗能痊愈,预后良好,得过之后95%以上的人不会复发。

但极少数合并冠状动脉瘤者可发展成
出院后要坚持定期复查。

已出现冠状动脉改变的患儿一般要求每1~3个月复查1次心脏彩超和心电图,冠状动脉恢复正常后每半年复查1次,连续3次正常后改为3~5年后复查。

本病患儿长期复诊十分重要,了解
照组有效率为60.71%。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医学上,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为心气不足,统血无力,血流缓慢,血脉瘀阻,心脉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而致。

复方血栓通胶囊正是根据这一病机,用黄芪益气养心,辅以三七、丹参、玄参等中药活血通脉,诸药相配,共奏益气养心、祛瘀止痛之功,对稳定型心绞痛有确切疗效。


[1]沙倩萍,常红梅,柯昌毅.硫酸氢氯比格雷片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急性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
房,2014,25(28):2616-2618.
[2]张耀民.复方血栓通胶囊
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陕
医,2011,32(6):664-665.。

缺血性心脏病全面管理和代谢治疗-MMN

缺血性心脏病全面管理和代谢治疗-MMN

2012最新Meta分析
N=200,稳定性多支冠脉病变患者,随机分入PCI+最佳药物治疗、CABG+最佳 药物治疗或仅最佳药物治疗组,随访10年。三组患者10年死亡风险均超过30%
Rezende PC, et al.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13;146:1105-1112
在患者被诊断为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进行 心脏手术(PCI或CABG)后,25%的患者不再进行任何性生活,50%的 患者减少性生活次数
Thorson AI. Am J Geriatr Cardiol. 2003;12(1):38-40
即使是经过“最佳”治疗 患者仍有许多问题无法解决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心梗后患者 左心功能不全患者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3;41(4):267-275
生存率(%) (心血管病患者)
随访时间(年)
N=6213,因临床原因进行过运动平板试验者,其中3679例心血管病患者, 2534例正常人群,平均随访6.2年,评估运动耐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3. Thorson AI. Am J Geriatr Cardiol. 2003;12(1):38-40
1. EACPR Committee for Science Guideline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0;31:1967-1976
2. Leon AS, et al. Circulation. 2005;111:369-376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3;41(4):267-275
N=1829,多支冠脉病变患者,随机分入CABG组或PTCA组,随访

血滞通胶囊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血滞通胶囊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管 内径 的变化 , 以第 一 次测 量基础 值 的百分 数表 示 。
反应 性充 血后 内径 变 化 率 ( MD) ( 2 D ) D F 一 D 一 1/ 1
×1 0 ; 用 硝 酸 甘 油 后 内 径 变 化 率 ( 0 服 NMD) 一
( 一 D1 / × 1 0 。 D3 ) D1 0
0 1mV) T 波改变 。均 未行 冠状 动脉造 影 检查 。 . , 13 方 法 两 组 在 治疗 前 均 测 定 血 管 内皮 功 能 。 . 治疗组 和对 照组均 给 予 常 规 治疗 ( 酸 异 山梨 酯 片 硝
2 结 果
肱动 脉 基 础 内径 治 疗组 与对 照 组无 明显 差异 。
贵 州 医药 2 1 00年 8月 第 3 4卷第 8 期
・ 4 ・ 7 1
血滞 通 胶 囊 对 缺 血 性 心 脏病 患 者 血 管 内皮 功 能 的影 响
贵州省遵义市人民医院 (600 周 正 学 肖跃 进 530 )
中图 分 类 号 : 7 . R9 2 6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 0 0 7 4 2 1 ) 80 4 —2 1 0 — 4 X( 0 0 0 — 7 10
服用 血滞通 胶 囊 6个 月 后 两 组 比较 F MD 2差 异 有 统 计 学意义 , NMD 2无 明显差 异 。见表 1 。
表 1 两 组 治 疗 前 后 肱 动脉 超 声 检查 结果 ( 士 )
口服 1 0mg3次/ 、 方 丹 参滴 丸 口服 1 d复 O丸 3次/
彩 色多普 勒超 声诊 断 系统 和 7 0 . MHz 阵探 头 , 线 同 步记 录 心 电图 。受 试 者 取 仰 卧 位 , 定 肘 关 节 上 2 选

缺血性心脏病的预防与康复治疗

缺血性心脏病的预防与康复治疗

缺血性心脏病的预防与康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氧、缺血的疾病。

这种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缺血性心脏病的预防和康复治疗尤为重要。

一、缺血性心脏病的原因与症状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

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等。

患者常常表现为胸痛、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死。

二、缺血性心脏病的预防措施1.饮食调理:控制热量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避免过量饮酒和摄入高盐食物。

2.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保持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减少压力,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3.定期体检:定期检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4.药物治疗:如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药物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三、缺血性心脏病的康复治疗1.心理疏导:患者在确诊后往往会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需要专业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2.运动康复:适当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增强心肌供血能力,减轻症状。

3.药物治疗:包括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等,可以预防心肌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

4.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如冠状动脉狭窄严重,可以考虑介入手术或搭桥手术等治疗。

5.定期随访:康复治疗结束后,患者仍应定期复查各项指标,遵医嘱继续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四、缺血性心脏病的护理工作1.定期测量血压、心率等指标,注意观察患者症状的变化。

2.帮助患者建立科学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3.帮助患者排解焦虑、抑郁情绪,保持心情愉快。

4.教育患者及家属相关知识,指导他们正确对待疾病,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综上所述,对于,既需要患者本人积极配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复查,又需要医生和家庭成员的关心与支持。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减少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作用机理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作用机理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作用机理杨丽媛;郭琳【摘要】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脏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38例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在1周内经2次运动,试验结果为阳性且运动持续时间变异低于10%,给予TMZ 20mg tid,联合应用单一的β-阻断剂、钙通道阻滞剂或长效的硝酸脂治疗12周.结果服用曲美他嗪前相比较,运动持续时间和总工作量显著提高(P<0.001),心绞痛发作时间及ST段下降1mm的时间均明显延长(P<0.001).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曲美他嗪与其他常规药物联用对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能增加运动量,可以作为该病的辅助用药.【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1(017)031【总页数】1页(P139)【关键词】曲美他嗪;缺血性心脏病;作用机理【作者】杨丽媛;郭琳【作者单位】650051,昆明市延安医院药剂科;650051,昆明市延安医院药剂科【正文语种】中文冠心病的基本病变是供应心脏血和氧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造成血管官腔狭窄,使得心肌血氧的供需之间失去平衡。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比例居高不下,成为各心血管临床问题中的关键,但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高危老患者即老年糖尿病心力衰竭和血运重建的比例逐渐升高,而针对这样庞大的患者群,除了血运重建外,还主张以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等改变血流动力学为主的药物治疗方案,其目的有二:一是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或者减少心肌血氧消耗,从而达到防止心绞痛的目的;二是长期缓慢的扩张冠状动脉,使发生堵塞血管的周围动脉扩张、增粗,逐渐建立侧支循环,改善心肌缺血状态。

但是,根据临床的经验来看,仅仅使用血运重建手术和血液动力学药物的控制,往往是不足够的,再缺血或者心绞痛控制不佳的状况时有发生,其比例约占60%~70%。

1 作用机理心脏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每天跳动100000次,泵出10t血,同时还需要进行代谢来获得能量以维持自身内环境的稳定.在正常情况下,心肌主要通过游离脂肪酸和葡萄糖氧化——2条通路来产生能量。

心肌缺血的药物治疗

心肌缺血的药物治疗
多发生在起病一周内,尤24小时内 室性心律失常最多,严重可致室颤,死亡最主要原因
④ 心衰
因心肌坏死导致心脏输出量下降所致 主要为急性左心衰 ,随后也可发生右心衰
⑤ 休克
主要为心源性休克,因心肌广泛坏死,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
⑥ 胃肠道症状
疼痛剧烈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表现
⑶. 辅助检查
• ① 心电图: ST-T动态改变以及病理性Q波 • ② 血清心肌酶检查:
调脂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血压
• 冠心病人中60-70%伴有高血压,高血压病人的冠 心病发病率较正常血压者高4倍 • 大规模临床实验证明降压治疗可以减少冠心病的 发病率
糖尿病
• 冠心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糖尿病病人发生 冠心病发病率较无糖尿病者高2倍。
冠心病的发病原因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持续时间:3~5min,大多<15min
缓解方法:停止诱发活动或含化硝酸甘油
Distribution of Angina attack
(2). 辅助检查
心电图检查
运动试验检查
冠脉造影检查
同位素检查
心脏超声检查
X线(透视、胸片)检查
(2). 辅助检查
① ECG • 发作时:ST段压低 T波低平或倒置 • 运动负荷试验: ST段压低>0.1mv 持续2min为阳性 • 动态心电图 可提高检出率
• 缺血性心脏病是因冠状动脉循环改变引起冠脉血 流量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心肌损伤 • 多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脉痉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又叫 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 • 冠心病是许多工业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常见病和 主要致死原因。

左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左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 ] C la i , R d E, Arig n Matl E Reuain y 1 avn M ea r o i rel . g lt b g — i o
c r t f my a d a f t y cd n c r o y r t me a o a ni ne o c r i l a t a i a d a b h d a e i tb —
检查 , 细记 录每位 患者治疗 前后 的临床表现症 状 、 征 , 详 体
如心率 、 压 、 吸 、 肌耗氧量 ( 血 呼 心 心率 ×收 缩 压 ) 治 疗 结 束 , 复查超声心动图 , 、 功能等检查。 肝 肾 14 疗 效 判 定 : 据心 功 能 改 善情 况 , 效 : 功 能 改 善 Ⅱ . 依 显 心
总 之 , T 引导 下 腰 交 感 神 经 射 频 毁 损 技 术 只 需 单 次 微 C 创 操 作 , 作 定 位 准确 , 苦 小 , 发 症 少 , 程 短 , 效好 , 操 痛 并 疗 疗 是 一 种 治 疗 R D 的有 效 方 法 。 S 参 考 文 献
[ ] 倪 家 骧 .临 床 疼 痛 治 疗 技 术 .北 京 : 学 技 术 文 献 出 版 社 , 1 科
是 简 单 易 行 、 创 , 是 随着 用 药 量 的 加 大 , 能 会 出 现 眩 无 但 可
左 卡尼 汀治 疗 缺血 性 心脏 病心 力 衰竭 的临 床 研究
河 北 省 永年 县 第 一 医 院 ( 5 1 0 董 赛 晓 陈 俊 霞 白丽 秀 任 千 民 范 红 霞 075)
点, 明显 优 于 无 水 乙醇 、 霉 素 等传 统 的 化 学 毁 损 方 法 。在 阿
C 引 导 下 进 行 操 作 , 位 更 准 确 , 刺 出 血 、 伤 等 并 发 症 T 定 穿 误

丹红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

丹红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
[6] 刘洋 , 张绍敏 , 吴锦晖 . 房颤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抗栓治疗方 案的循证实践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 2014(12):1533-1536.
[7] 祖晓麟 , 李鹏 , 曾玉杰 . 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不 同抗栓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2018, 37(8):842. [收稿日期 :2018-11-14]
丹红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 心肌病型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于涛 方永福 姜红姬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丹红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 (CHD) 患者的疗效。方法 318 例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型 CHD 患者 , 随机分为对照组 (152 例 ) 与治疗组 (166 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β 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 , 对 照组给予安慰剂加常规治疗 ,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 , 比 较两组患者胸闷、气短、浮肿临床效果 , 复查心电图 (ECG) 临床效果 , 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 (LVEF) 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胸闷、气短、浮肿总有效率为 86.75%, 复查 ECG 总有效率为 66.27%, 心 脏彩超 LVEF 总有效率为 31.33%,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4.47%、48.68%、15.7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型 CHD 患者的疗效显著。
华法林是常用的抗凝药物 , 一种香豆素抗凝药 , 能够拮抗 维生素 K, 但在使用中有一定的副作用 , 容易导致脑出血 , 需 要加强对 INR 的监测。华法林可以抑制肝脏全身维生素 K 依 赖性凝血因子和抗凝蛋白 C 合成 , 通过阻碍其凝血因子前体 特质的活化 , 实现抗栓的目的。华法林只能在体内发挥药物 作用 , 体外有生物活性不足的问题。华法林的作用时间长 , 起 效慢 , 对合成完毕的内源性凝血因子没有作用 , 作用机制主 要是对羟基化酶的抑制 , 消耗体内凝血因子后才能抗凝[5, 6]。 患者饮食容易影响华法林的疗效。阿司匹镇痛、抗炎等作用 , 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 , 吸收快 , 能够在两小时内达到浓度高 峰 , 药效发挥作用的持续时间也比较长[7]。但阿司匹林也有 一定的副作用。

铝镁匹林片(Ⅱ)治疗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铝镁匹林片(Ⅱ)治疗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铝镁匹林片(Ⅱ)治疗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李璐;陈林;周鹏【摘要】目的评价铝镁匹林片(Ⅱ)对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胃肠道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聚集的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587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C三组.A组195例,采用单纯的氯吡格雷治疗;B组196例,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C组196例,采用铝镁匹林片(Ⅱ)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用药前及用药30 d后的血小板聚集率、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30 d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用药前(P<0.05).三组患者用药后的血小板聚集率不全相同(P<0.05).用药后A组的血小板聚集率高于B、C组(P<0.01);B组用药后的血小板聚集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心绞痛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事件中,三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胃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B组(P<0.05).结论铝镁匹林片(Ⅱ)对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少.【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8(015)029【总页数】4页(P58-61)【关键词】铝镁匹林片(Ⅱ);阿司匹林肠溶片;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血小板聚集【作者】李璐;陈林;周鹏【作者单位】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四川成都610500;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四川成都610500;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四川成都6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SIHD)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引起心肌缺血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可伴有心绞痛、心肌缺血、心肌重构、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可导致死亡[1]。

天津速效救心丸 葫芦瓶 速效救心丸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临床效应的比较研究.doc

天津速效救心丸 葫芦瓶 速效救心丸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临床效应的比较研究.doc

缺血性心脏病(CHD)与脂质过氧化损伤、TXA2/PGI2比值失衡以及红细胞变形能力异常之间的关系日益引起临床医学者的关注。

本文在观察速效救心丸对上述参数影响的同时,亦观察该药对CHD患者多普勒二维超声下心脏功能的影响,旨在探索CHD病理机制以及速效救心丸对其的效应。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会专题组“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其中速效救心丸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46.15±7.82岁;病程5.9±2.1年;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龄45.76±7.81岁,病程6.0±2.2年。

以上病例均除外合并肺心病、高血压病、肝硬化及心或肾功能不全者。

观察项目红细胞变形能力测定采用微孔滤膜法仪器为XG-1核孔滤膜红细胞变形仪,由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提供滤膜,取0.5 ml经洗涤后的压积红细胞加入4.5 ml的红细胞悬浮液中,然后在负压为10 cm H2O压力下,分别测生理盐水、红细胞悬液的滤过时间和血细胞比容,按Kautsowris和Hass 1983年提出的红细胞滤过指数(IF)作为反映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指标。

IF=生理盐水滤过浮液压积红细胞悬浮液滤过时间/生理盐水滤过时×红细胞悬浮液压积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脂质测定分别采用丁克祥等改良的邻苯三酚自发氧化法(药盒由武汉海军SOD研究所提供)及TBA法测定治疗前后SOD及LPO。

血栓烷B2 (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α( 6-keto-PGF1α)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由安徽庐阳医学放射免疫检测中心协助完成。

左室舒张功能测定采用美国HP77020-AC型超声心动诊断仪观察受试对象舒张早期二尖瓣-室间隔间距((EPSS),左室后壁收缩运动幅度(CDM),收缩期左室后壁增厚度(△T%),左室短轴缩短率(△D%)以及射血分数(EF)。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300例疗效观察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300例疗效观察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300例疗效观察
张军;李俊;尹庆春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30)1
【摘要】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

方法用舒血宁注射液20 mL+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d,2 W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及对心率及血压的影响。

结果舒血宁对患者胸闷、心悸、气短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心电图显效率为13.00%,总有效率64.00%。

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脏病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总页数】1页(P23-23)
【关键词】舒血宁注射液;缺血性心脏病;临床观察
【作者】张军;李俊;尹庆春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518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2.2
【相关文献】
1.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J], 任贵英;李洪珍;王玫
2.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观察 [J], 彭芹
3.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治疗效果及肝肾功能情况观察 [J],
刘继成
4.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观察 [J], 陈庆丽;徐彦立
5.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郑会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分型)

心肌梗死型冠心病:胸前区剧烈疼痛,休息和硝
酸甘油不能缓解,疼痛时间长达15min以上,心电图出 现异常Q波(时间延长,深度加深)和ST-T改变及血清 酶系(CPK/AST/LDH…)变化。

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冠心病:心脏扩大,
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
猝死型冠心病
主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并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
三、调血脂药物
6、常用调血脂药物
(4)烟酸:广谱调血脂药,可用于VLDL 和LDL增高的高三酰甘油血症和高胆固醇 血症。
不良反应较多:潮红,胃肠道反应,高血 糖,高尿酸,肝损害,胃溃疡,低血压等。
三、调血脂药物
6、常用调血脂药物
5、其他抗心绞痛药物

双嘧达莫:预防心绞痛发作 曲美他嗪:用于心绞痛和陈旧性心肌梗死 吗多明:防治心绞痛发作 卡波罗孟和乙氧黄酮:防治慢性心肌缺血及心 绞痛 尼可地尔:抗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中草药制剂
双嘧达莫对心肌缺血区血流量的影响
二、抗心绞痛药物
6、抗心绞痛药物的合理应用

根据心绞痛发病机制用药
二、抗心绞痛药物
4、钙拮抗药



防治心肌缺血的作用:
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供
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抑制交感 神经末梢递质的释放,降低心肌耗氧量 抑制血小板功能,防止血栓形成 减轻钙超载,抑制氧自由基产生,保护缺血的 心肌细胞
二、抗心绞痛药物
4、钙拮抗药

治疗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 变异型(硝苯地平常与受体拮抗剂合用)
ABCDE综合防治:Aspirin and anti-angina agents, Blood pressure and receptor blocker, Cholesterol and Cigarettes, Diet and Diabetes, Education
二、抗心绞痛药物
6、抗心绞痛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心绞痛药物的联合应用
不稳定型心绞痛:


诱发心绞痛的体力活动阈值突然或持久地降低;
心绞痛发生频率、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增加、出 现静息性或夜间性心绞痛; 胸痛放射至新的部位; 发作时伴有新的相关特征如心悸或呼吸困难;

原来能使稳定型心绞痛缓解的常规休息或舌下含 服硝酸甘油的方法只能暂时或不完全性地缓解症状。
一、概述
药物治疗(二级、三级预防)
抗心绞痛药物:硝酸酯类,β受体拮抗药,钙拮抗药 抗心肌梗死(抗血栓)药物:血栓溶解药,抗凝血 药,抗血小板 密度脂蛋白的药物
二、抗心绞痛药物
1、抗心绞痛药物的作用机制

缓解供氧和需氧的矛盾 降低心肌耗氧量(室壁张力,心率与射血时间, 心肌收缩力和收缩速度): 舒张全身动静脉, 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减慢心率;抑制心肌 收缩力 增加心肌供血: 扩张冠状动脉和侧支血管
二、抗心绞痛药物
2、硝酸酯类

耐受性 连续用药可出现耐受性,停药1-2周可消 失。 调整给药剂量,减少给药频率(采用最小 剂 量,间歇给药--间歇时间大于8小 时);补充含巯基的药物和食物。
硝酸酯类药物的比较
药物 给药 方法 舌下 静滴 一次用量 (mg) 0.3~0.6 5-10 起效时间 (分) 1~2 即刻 持续时间 (小时) 20~40分
冠状动脉狭窄为主的心绞痛:硝酸酯类, 钙拮抗药,受体拮抗药单用或联用
冠状动脉功能性痉挛为主的心绞痛:硝 酸酯类,钙拮抗药单用或联用
二、抗心绞痛药物
6、抗心绞痛药物的合理应用


根据心绞痛病情用药
心绞痛急性发作的控制:硝酸酯类,钙拮抗药


预防心绞痛的发作:硝酸酯类,钙拮抗药,受体 拮抗药单用或联用。
二、抗心绞痛药物
3、β受体拮抗药

治疗 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肌梗死

不良反应:
心脏抑制作用
诱发支气管哮喘 停药反应
二、抗心绞痛药物
3、β受体拮抗药

常用药物
普奈洛尔 (心得安 ) 阿替洛尔(氨酰心安) 美托洛尔(美托心安、倍它乐克) 氧烯洛尔、吲哚洛尔、索它洛尔
二、抗心绞痛药物
4、钙拮抗药
缺血性心脏病的药物治疗
1、概述 2、抗心绞痛药物 3、调血脂药物 4、抗血栓药物
一、概述

缺血性心脏病的病因 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分型) 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
一、概述
1、缺血性心脏病的病因
由于冠状循环改变引起血流和心脏 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心肌损害。
可由于功能性改变或器质性病变而
引起。

分类: 选择性钙拮抗剂:I类(苯烷胺类)II类(二 氢吡啶类),III类(苯硫卓类) 非选择性钙拮抗剂:IV类(二苯哌嗪类), V类(普拉尼明) 其他:哌克昔林
二、抗心绞痛药物
4、钙拮抗药

主要药理作用: 松弛血管平滑肌 负性肌力、负性频率、负性传导作用 其他(抑制交感神经递质释放,降低血小板 聚集性等)
(5)其他降血脂药物
阿昔莫司:烟酸衍生物,广谱调血脂药,可用于 VLDL和LDL增高的高三酰甘油血症和高胆固醇 血症
普罗布考:用于LDL增高的高胆固醇血症 鱼油及其他多烯脂肪酸:辅助治疗药物
四、抗血栓药物
1、抗血栓药物的种类
溶栓药:急性心肌梗死
抗凝血药: 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 死后的再梗死 抗血小板聚集药:抑制血小板聚集, 预防血栓形成
动脉压
心率 心肌收缩力 射血时间 舒张期灌流时间 左室舒张末压 心室容积

(反射性) (反射性)



抑制或不变 不变 延长 不变或降低 不变或缩小
三、调血脂药物
1、高血脂的标准
血清总胆固醇(TC): >5.96mmol/L(230mg/dl) 血清三酰甘油(TG): >1.8mmol/L(160mg/dl) 高密度脂蛋白:<1.4mmol/L(40mg/dl)
Ca2+浓度下降 cGMP含量增加
收缩蛋白对Ca2+ 敏感性下降 激活K+通道
血管平滑肌松弛
二、抗心绞痛药物
2、硝酸酯类

临床应用: 控制心绞痛急性发作 治疗心肌梗死(尤其是长期冠脉痉挛导 致的心肌梗死) 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
二、抗心绞痛药物
2、硝酸酯类

不良反应: (1)继发于血管扩张:面颊部皮肤发红,搏动性头痛, 眼内压、颅内压升高,体位性低血压及晕厥。 (2) 剂量过大可使血压过度下降,冠脉灌注减少并反 射性兴奋交感神经,增加心脏耗氧量。 (3)超剂量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呕吐,发绀等)。 (4)过敏反应:药疹
一、概述
1、缺血性心脏病的病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冠状动脉痉挛
支配区域血供不足
心肌缺血、缺氧
心肌代谢和功能改变临床表现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血脂异常 吸烟 高血压 糖尿病 体力活动减少 遗传因素 年龄 性别 酒精摄入 肥胖、A型性格,某些微量元素摄入等危险因素
变异型
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 梗塞后心绞痛
稳定劳力型: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所致心肌 耗氧量增加激发,含用硝酸甘油可缓 解。
变 异 型: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肌供血供氧 不足所致。与心肌耗氧量无关,心电 图表现为S-T段和T波抬高。
不稳定型:可能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糜 烂、炎症、血栓形成或血管收缩等原 因引起。持续时间较长。
(3)常用溶栓药: 链激酶(过敏、低血压) 尿激酶(无抗原性)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
二、抗心绞痛药物
2、硝酸酯类
抗心绞痛起效原理:

扩张容量血管 较大剂量时扩张小动脉 扩张较大的冠状动脉分支 开放侧支循环
促进心肌血流 的重新分布, 改善缺血区的 供血供氧
二、抗心绞痛药物

硝酸酯类对心肌缺血区血流量的影响
舒张血管的机制
药物(prodrug) NO GC激活
四、抗血栓药物
2、溶栓药
(1)适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治疗(不晚于 发病后6h) (2)无溶栓禁忌证
四、抗血栓药物
禁忌症:

6个月内有胃肠道、泌尿道出血 颅内肿瘤,6个月内发生过脑血管意外者 未能控制的严重高血压 6周内做过外科大手术或组织溶栓者

出血倾向者
四、抗血栓药物
2、溶栓药
三、调血脂药物
6、常用调血脂药物
(2)HMG-CoA抑制药(他汀类):降低胆固 醇合成,降低血浆LDL、VLDL水平。主要用于 高胆固醇血症,是伴LDL增高的高胆固醇血症首 选药。
主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和肝损害。
三、调血脂药物
6、常用调血脂药物
(3)胆汁酸结合树脂:减少胆汁酸的肝肠循环, 促进肝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主要用于LDL增高 的高胆固醇血症。常与HMG-COA还原酶抑制药 合用。
三、调血脂药物
2、高血脂的预防和治疗
饮食调节: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 饮食

增加体育锻炼 戒烟
调血脂药物:降低LDL,VLDL, TC , TG和载脂蛋白B;升高HDL和载脂蛋白A
三、调血脂药物
3、调节血脂的药物

主要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的药物: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 (HMG-CoA)还原 酶抑制药(他汀类)、胆酸结合树脂(考 来烯胺)、普罗布考以及多烯不饱和脂肪 酸、右旋甲状腺素等
三、调血脂药物
3、调节血脂的药物
主要降低三酰甘油的药物分为三类:
减少VLDL、LDL合成的药物: 如烟酸等 增加VLDL清除的药物: 如氯贝特类(苯氧 乙酸衍生物) 增加LDL分解的药物: 如胆汁酸结合树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