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文献综述
企业绩效评价文献综述共3篇
企业绩效评价文献综述共3篇企业绩效评价文献综述1企业绩效评价文献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绩效评价成为了一项关键的管理活动。
企业绩效评价是指对企业经营状况、发展水平、利润能力及未来潜力的科学、系统地评估。
评价结果可为企业管理者制定全面、合理的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本文将从评价方法、评价对象、评价指标和模型等方面综述企业绩效评价文献。
一、评价方法常见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包括财务方法、非财务方法和综合法。
财务方法主要以企业财务数据为基础进行评价,如ROI、ROE、ROS等。
非财务方法注重对企业的战略和文化等非财务因素进行评价,如平衡计分卡和价值链分析等。
综合法将财务和非财务方法相结合,使用多个维度和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如数据包络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等。
二、评价对象企业绩效评价的对象可以是整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个部门、岗位或者某项业务。
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需要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和数据来源。
三、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企业绩效评价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财务指标、市场指标、员工指标、客户指标和社会责任指标等。
它们可以反映企业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和绩效状况。
四、评价模型评价模型是指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和数学模型。
评价模型的选择和使用需要充分考虑评价对象、评价指标和评价目标等因素。
常见的评价模型包括线性规划、主成分分析、AHP等。
五、启示与建议对于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和实践,需要充分考虑评价目标、数据收集和分析、评价指标和方法、评价结果的解读和应用等问题。
在实践中,需要注重评价结果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以及评价结果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
此外,还需要关注评价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和误差,以及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等。
综上所述,企业绩效评价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
有效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模型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企业绩效评价对于企业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绩效文献综述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中国企业绩效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摘要:以《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等10种权威管理期刊为文献来源,CNKI 期刊数据库为检索工具,检索得到了2010-2015年期间发表的181篇企业绩效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就文献的研究数量、研究类型、研究主题、研究质量等进行了分析,描述了近5年来中国企业绩效研究的发展动态,为该领域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另外还分析了各期刊刊载文献的特征、文献作者所属的单位和受到基金资助的情况,对企业绩效研究论文的发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字:企业绩效;研究现状;内容分析法引言:有效提升经营绩效从来都是企业的现实需求。
绩效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成就与效果,但是对于如何定义一个企业的成就,如何评价相应的效果,学术界和企业界从来就没有完全一致的论述。
企业经营状况、企业竞争力以及经营者业绩成果都被认为是企业绩效的体现[1]。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企业绩效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结果,具有数量和效率等属性。
企业绩效评价与管理是管理科学领域的一个前沿研究课题,不仅学术界对此密切关注,企业界也有迫切的实际需求。
由于绩效评价问题与生俱来的发散性和多学科交叉性,长期以来,来自不同领域、具有不同背景的学者们对这一问题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会计学、生产运作学、市场学、财务管理、金融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2]。
分析我国在企业绩效方面的研究现状和特点,对今后的研究和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面对数量众多的相关文献,本文克服了过去定性研究和单一文献计量分析方法的局限,采用了能够同时体现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特征的内容分析法,对我国管理类重要学术期刊上有关企业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总分析,揭示企业绩效研究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为学者和组织管理者们的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1我国企业绩效的现状研究企业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直是战略管理乃至整个管理领域研究关注的重中之重。
公司绩效管理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一、绪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对于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
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持续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公司绩效管理的研究现状和文献进行综述,旨在深入了解当前绩效管理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公司绩效管理的概念及重要性1. 绩效管理的概念绩效管理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方法,旨在通过设定、监控和评估绩效目标,从而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
它涉及到员工的绩效评估、奖励机制、绩效改进等方面,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公司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公司绩效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对绩效的监控和管理,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绩效管理也是企业决策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有助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三、公司绩效管理研究的现状1. 绩效管理模型研究目前,关于绩效管理的研究主要包括:BSC(平衡计分卡)、MBO (管理者目标责任法)等模型的应用和研究。
这些模型的不断完善和深化,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指导。
2. 绩效管理的关键因素研究绩效管理涉及到很多关键因素,如员工激励、绩效评价体系、绩效改进机制等。
目前,研究者们对这些关键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不断寻求最优的解决方案。
3. 多维度研究传统的绩效管理研究往往局限于单一维度(如财务绩效),而现在的研究趋向于将绩效管理视角拓展到多维度,包括财务、客户、学习与成长、内部流程等多个方面,更加全面地评估绩效。
四、公司绩效管理研究的热点1. 弹性绩效管理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于员工的弹性化管理需求日益增加。
弹性绩效管理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在保证绩效的实现员工的弹性化管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绩效管理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绩效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当前的研究也将重点放在企业文化和绩效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上,探索如何通过调整企业文化来提升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企业绩效考核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300字》
企业绩效考核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动态英国学者尼尔·M·格拉斯(2002)认为,组织不仅要注重丰富员工的生活,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同时更应该注重对员工的发展做出规划,只有把对员工的事后评价制度变为发展规划,真正把事后的判断性过程变为事前的建设性过程,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提高组织的生产效率。
法国苏伊士里昂水务集团和经济日报工商部共同编著的《新经济革命》一书指出:股票期权奖励是激励核心人才常用的方法之一。
这种激励目前国内外很多企业普遍采用,其特点是通过股票期权的形式,将员工和企业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核心人才对企业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他们的归属感,提升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责任感。
这种长期激励手段,是企业留住核心人才最常用的举措,切实有利于吸引、留住优秀人才。
斯蒂芬·P·罗宾斯(1979)认为;激励知识工作者,金钱和晋升都不是最佳的选择,因为他们一般有着较高的报酬并且喜欢自己的工作。
对他们的奖励主要应该来自工作的本身,比如给他们提供有挑战性的、不断发展的工作;允许他们以自己认为更有效率的方式工作;给他们实现自己兴趣的自主权;为了使他们了解其专业领域的发展,为其提供各种受教育的机会(会议、培训、专题讨论会等)。
企业核心人才与知识工作者有着许多共同点,他们都注重自身的发展,希望工作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挑战性,希望在工作中满足成就感。
由此可见,对核心人才的激励,不能单纯的使用物质激励,应注重对他们进行深层次的激励。
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经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激励企业核心人才的前四个因素分别是金钱财富(7.07% )、业务成就(28.69% )、工作自主(30.51%)和个体成长(33.74%)。
安盛咨询与澳大利亚管理研究院对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多个行业的858名员工行调查分析,得出对核心人才的几个重要激励因素,名列前五位的分别是:报酬、工作性质、提升、与同事的关系、影响决策,其中“工作性质”、“影响决策”和“与同事的关系”因素对核心人才的重要性明显高于其他员工,“报酬”和“提升”两个因素差别相对不明显。
绩效管理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前言本文毕业设计的论题为XXXX在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绩效管理越来越受到各大企业的重视,文本从绩效管理的概述、企业绩效管理的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当前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通过对企业绩效管理的综述,从中可以看出企业绩效管理研究发展趋势和重点。
从中可以看出"绩效管理经历了由单一的评估制度”逐步向系统性综合性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绩效管理是一套科学的、综合的、整体的管理制度.发挥了绩效管理的激励效果科学完整绩效管理不但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潜在能力,而且能够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形成,使企业在竞争中占有更大的优势.所以说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发展趋势下,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绩效管理制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通过列举大量国外和国内与主题相关的文献,进而借鉴了国内外学者在绩效管理方案、绩效管理制度设计原则、绩效管理理论研究以及绩效管理的改进措施等方面的观点,并且对引入本文中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本文主要查阅了近几年有关绩效管理制度的文献期刊.国外研究文献:(1)Robert Bakwa 2003 《Performance management: how to appraise employee performance 》提出主要是通过对员工能力的分析,对员工岗位业绩进行合理分析和科学的比较,识别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甄别高素质和低素质员工,为企业选用人才提供真实、可靠数据,为人才的培养成长和发展提供可塑的空间,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
(2)Daniel Raquel (2008)《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upport organization innovation》提出组织支持程度无疑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诸多因素中其关键作用的因素。
要使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不断成功应从:培育企业家精神、改变传统的人力资源模式、健全绩效管理制度等方面。
(3)Stephen Pilbeam Marjorie Kobnaki, 2003《The practice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分析到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一切人力资源工作都是围绕着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而开展的。
《红叶陶瓷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文献综述》7100字
平衡计分卡在红叶陶瓷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目录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1)一、引言 (1)(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4)二、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相关理论概述 (5)(一)企业绩效评价的概念及方法 (5)(二)平衡计分卡基本理论 (6)参考文献 (9)一、引言(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研究背景在当前的大时代背景之下,对于所有的企业来说都是巨大的机遇,也是难度很大的挑战,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的步伐愈加的快速,在这种竞争的情况下,如果这些企业想要抓住这个机遇并且在国内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那么应对这次机遇带来的企业竞争就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公司需要的就是集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以及绩效考核制度的创新。
当前国内企业中的绩效考核制度虽然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相比于其他国家的发达企业来讲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部分公司不会去考虑员工的想法,这样就导致了员工对于自己的绩效考核不满意,员工自己的小目标自然也就和公司的战略级目标背道而驰,从而对于公司战略发展有不好的影响(陈思源,林文彦, 张雅,2022)。
还有的公司绩效考察太过单调,导致绩效考核制度的不平衡,这样公司的长远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
平衡计分卡的出现使企业将战略进行内部解构成为可能。
平衡计分卡能够完成战略递进分解、效益评估以及战略围绕协同,化整为零式的将企业的整体战略分解为相应的组织绩效考核,明确部门、岗位战略职责。
2.研究意义对于当前的人力管理水平而言,很多公司的人事部员工在制定相关管理细则时并没有与公司战略发展方向相结合,也没有基于公司发展现状,而是照搬人力管理理论,形成呆板老套的管理制度。
因此平衡计分卡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公司解决了人力管理难题(王泰和,黄雨澄,李宛青,2021)。
当前很多大公司已然将平衡计分卡熟练地运用在组织内部日常管理中,平衡计分卡的使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完成管理水平提升,使组织内部的成长方向与企业战略更好进行吻合。
企业绩效评估的文献综述
企业绩效评估的文献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企业绩效评估作为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企业管理的日益复杂,企业绩效评估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还关系到员工的发展和福祉。
对企业绩效评估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评估企业的绩效,成为企业管理者和学者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企业绩效评估涉及多方面的指标和因素,如员工绩效、组织绩效、财务绩效等。
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模型,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
本文旨在对企业绩效评估进行深入探讨和总结,分析企业绩效评估的定义、指标体系、方法和模型,探讨影响企业绩效评估的因素,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参考,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推动企业绩效评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1.2 研究目的企业绩效评估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帮助企业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二是为企业提供量化的评估工具,帮助企业识别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战略方向;三是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互动,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和利用;四是为企业提供与竞争对手比较的基准,帮助企业找到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通过对企业绩效评估的研究,可以为企业提供全面的监控和评估工具,帮助企业制定精准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方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企业绩效评估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持续经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企业绩效评估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企业绩效评估也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制定战略和决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营效率。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绩效水平,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满足客户的需求。
企业业绩评价文献综述(1)
企业业绩评价文献综述一、前言企业业绩评价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运用特定的指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经营活动过程做出的一种价值判断。
目前,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最活跃的两个领域是企业绩效评价内容的扩展和评价方法技术的完善与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从简单、静态变得更为复杂、动态,随之出现了大量有关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的思想,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单一化过渡为多元化,企业绩效评价在评价内容上也已从传统意义上的财务评价,向更加注重战略机会选择、核心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与企业治理结构、环境适应性和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机结合与互动影响评价发展。
企业绩效评价系统也从传统的杜邦分析法发展到经济增加值(EV A)和平衡计分卡(BSC)。
虽然上述经典的绩效评价模式在企业管理的研究历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在实际运用也表现出了局限性,针对实际运用中存在的不足,国内外学者又开始对现行的绩效评价模式进行了反思,并且提出了新的绩效评价模型。
二、绩效评价的几种模式回顾(一)、财务模式财务评价模式是在杜邦分析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0世纪初期,美国杜邦公司引入了著名的“杜邦公式”,即“资产报酬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并且在此基础上综合了企业的各种财务指标,通过各个财务指标间的内在联系,对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进行了层层分解,将净资产收益率用企业所熟悉的财务指标表示,构成了著名的杜邦分析模型。
与衡量企业绩效的独立财务指标不同,杜邦分析模式表现出了很强的综合性,将各种财务指标相结合,明确地展现出了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逐层向上共同影响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每个指标对于公司的整体业绩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杜邦分析模型包括了六层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是整个分析体系的核心,由企业的总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决定,综合性的反应了股东投入资本的盈利能力,杜邦分析模型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体现出了股东价值最大化的企业目标。
《基于EVA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文献综述2100字》
基于EV A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国外对EV A 的研究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1)理论研究国外的主流研究,主要集中在对EV A 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其中,Stephen O’Byrne(1996)认为,EV A 对公司市场价值的解释力,远远大于NOPAT 对公司市场价值的解释力;S R Rajan(1999)对美国1998 年的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指标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EV A 对公司价值的解释力最强;Maja Llic(2010)通过对几家成功运用EV A 的企业进行相关性分析,对EV A 实施现状进行了概述。
(2)应用研究国外的研究集中在EV A 评价业绩可行性研究和价值管理应用性研究两个方面。
Desai(2006)利用了一个完整的公司案例,比较了会计调整前和调整后的EV A,并且介绍了公司可以采用的一些基于EV A 的奖金计划。
虽然大部分研究显示,基于EV A 的管理薪酬体系对企业激励机制的作用是积极的,但EV A也并非完美无缺。
Lokanandha(2006)的研究显示,它不能使管理者和股东达成利益同盟,管理者和股东之间利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调和。
我国对EV A 的研究与国外类似,也可以分为理论和应用两大方面,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有实际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1)理论研究关于EV A 在理论上的研究主要有:刘会敏(2009)针对我国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主张采用EV A 指标,认为这个指标能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业绩、避免企业短期行为等,为我国企业大规模应用EV A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王晓丽和冒乔玲(2011)从资本市场、公司内部治理等方面,分析并肯定了中国企业实施EV A 的可行性,认为EV A 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诊治中国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低、侵犯投资人利益的痼疾,同时,他们也提出,中国企业推行EV A 管理体系既要考虑中国经济的转轨特征,又要适应企业自身及所在行业的特点的若干举措,从而实现EV A 的本土化。
企业绩效评价与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 1 9 9 9 ) 采用 四理论绩效评价体系模型等。
刘睿智 、 胥朝 阳 ( 2 0 0 8 ) 基于 中国上市
B e n i L a u t e r b a c h , J o s e p h Vu , J a c o b 公司 2 0 0 0 — 2 0 0 6年 的财 务 数 据 , 利 用 验 证
2 0 0 1 ) 和T u t t l e ( 2 0 0 1 ) 采用绩效评价计划 计分卡、 更好地进行企业绩效评价。 本人在前人研 ( 经济增加值等 工具 。立足于我 国 究的基础上, 对企业绩效评价 与 内部控制 编 排 阶 段 的 六 步 程 序 的 框 架 ; K e e g a n 的企业实践, 我 国 学者 也提 出 了许 多不 同 的关系进行分析 , 并提 出建议 。 关键词: 企业绩效评价 ; 内部控制
大的 问题在于法律法规的违规成本较低, 没有 形成刚性约束 力, 而 且执法不力 ( 黎 主要参考文献: 友焕 , 2 0 1 0 ) , 这使得国内的制度 因素对 企 [ 1 ] S c h w a r t z , M . S . & C a r r o l l , A . B . C o r — 业行 为的约束力大 大下降 。更 为重要 的
、
企业 绩 效 评 价 文 献 综述
评估 有更好 的效果 。
张益 明 、 张 志华 ( 2 0 1 1 ) 基于 2 0u n i l M i t h a s ( 2 0 1 1 ) 等通 过研究 发现 2 0 0 9年 A股市场 3 8 1 家中小上市公司的
企业绩效管理文献综述
企业绩效管理的文献综述学院:东方科技学院班级:食科一班姓名:曾浩学号:2课程名称:食品企业管理摘要:在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绩效管理越来越受到各大企业的重视,本文从绩效管理的概述、当前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通过对企业绩效管理的综述,从中可以看出企业绩效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关注重点。
关键词:绩效管理、企业管理、战略管理、文献综述竞争永远是推动企业管理变革的原动力。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大部分企业的成长,是源自于国内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
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的成长将主要依靠高效的管理体系和制度所培育的独特竞争力。
绩效管理作为一个必要的程序,运用在每一个组织中,如果设计的合理,绩效管理能使企业中的每个部门的活动和每个员工的努力都有利于企业目标实现,就会成为企业战略落地的不可缺少的管理工具和手段。
绩效管理的有效性体现企业战略执行的能力,其重要性引起越来越多管理者的关注。
绩效管理是所有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的综合,可以说,企业的管理就是企业对绩效的管理。
尽管绩效管理有着它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在企业的实施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绩效管理的概述1.1绩效管理的涵义所谓绩效管理,是指管理者与员工在职责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达成共识,并且在管理实践中创造机会,促进员工取得有效成果的过程。
西方国家对绩效管理进行过很多研究,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针对绩效管理的含义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
其中最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这种观点是从对组织绩效进行管理角度来解释绩效管理的,持有这种观点的代表是英国学者罗杰和布莱德普(Rogers,1990;Bredrup,1995)。
其核心在于决定组织战略及通过组织结构、技术事业系统和程序来加以实施,这种观点并不考虑个体因素即员工受到的技术、结构、作业系统等变革的影响。
第二种观点认为绩效管理是管理员工绩效的系统,这种观点是从对员工个人绩效进行管理的角度来解释绩效管理的,其核心在于将绩效管理看作组织对一个人关于工作成绩以及其发展潜力的评估和奖惩[5]。
企业绩效评价与内部控制文献综述共3篇
企业绩效评价与内部控制文献综述共3篇企业绩效评价与内部控制文献综述1企业绩效评价与内部控制文献综述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追求高效盈利和长期稳定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与内部控制机制,以确保资源优化配置和财务风险控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本文将从绩效评价和内部控制两个方面,分别探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和研究成果。
一、企业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对企业管理、运营和发展进行全面评估,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和改进方向。
目前,企业绩效评价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企业绩效评价需要选择和设计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实现对企业整体和各项业务的评估。
多数研究者认为,绩效评价指标应该包括财务、客户、内部过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以综合反映企业的经济利益、市场需求、业务流程和人才管理情况。
2、绩效评价方法选取:绩效评价方法决定了如何对企业进行评价,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对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有重要影响。
目前,企业绩效评价研究中应用较多的方法包括BSC(平衡计分卡)、ABC(活动基础成本法)、6σ(六西格玛)、CVP(成本-收益分析)等,每种方法都适用于不同的企业类型和管理目的。
3、绩效评价管理实践推广:企业绩效评价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理论成果,但如何将这些成果应用于实践,推动企业管理的持续改进和提高,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对此,需加强对绩效评价管理实践的研究,探索更具可操作性和适用性的方法和路径。
二、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环节之一,指企业为达成经营目标,制定并执行有效的管理制度、规章和流程,控制内外部风险的一个过程。
在高风险、高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内部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
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内控制度建设:企业内部控制需要建立完整的制度和管理办法,为实现风险控制、业务优化和经营规范提供切实保障。
《企业绩效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5100字》
企业绩效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外绩效管理研究现状国外关于绩效管理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6世纪的耶稣基督教会,劳动者普遍忠于自己对上帝的信仰,他们认为只有努力的工作,才被周围人和上帝认可。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是西方世界绩效管理思想的启蒙阶段。
国外绩效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19世纪至20世纪初成本绩效管理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90年代财务绩效管理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绩效管理创新时期。
目前国外用于绩效管理的主要模式包括目标管理法、关键绩效指标法、360度考核法和平衡计分卡等。
彼得·德鲁克(1954)提出“目标管理”(Managements by Objectives,MBO)的概念,将企业的使命和任务转化成目标,为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带来良好的绩效[1]。
Andy(1976)学者发明了目标与关键成果法,并首先应用于英特尔公司,将目标管理自上而下贯穿到基层,明确了各岗位的工作重点,并且确保将整个组织的力量都聚焦于完成组织绩效目标[2]。
Kaplan(1983)指出,国外的学术思想已经逐渐偏离了只使用企业财务绩效指标进行绩效衡量的观念,时间、成本、质量、适应性已经成为了企业绩效的主要考核指标。
此外,顾客满意度、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投资者和供应商)也被认为是关键的考核内容[3]。
Wendy(2013)学者觉得绩效评价体系主要和三方面有关,包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绩效评价体系的使用、技校战略的制定[4]。
乔治·米尔科维奇[5](2014)、雷蒙德[6](2013)等人先后提出绩效棱镜的概念,以利益相关者为研究主体,探讨利益相关者在企业绩效管理工作中起到的作用,并详细阐述了利益相关体本身具有哪些需求,又充分探讨了利益相关体对组织所具有的价值。
Shang-Jyun等(2014)认为,员工绩效评估至少需要选择10-14个评价要素才能保证绩效评估的准确性,并且员工的好友和下属对于员工的具体评价和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评价相比,并不具备太大的参考价值[7]。
【公司财务绩效分析文献综述3000字】
公司财务绩效分析文献综述目录公司财务绩效分析文献综述 (1)1 国内文献综述 (1)2 文献述评 (3)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3)2.1 财务绩效的概念 (3)2.2 财务绩效的评价 (3)2.2.1 传统财务指标分析方法 (3)2.2.2 杜邦分析法 (4)1 国内文献综述实现高随着企业发展越来越迅速,企业内的财务状况与经营状况的反映也显得尤为重要。
使用财务指标分析法、杜邦分析法以及经济增加值分析等各种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绩效进行分析。
辛华(2021)提出构建财务绩效分析体系的意义在于:(1)反应资产状况(2)支持人员管理(3)支持财务工作。
但是在财务绩效体系中往往存在着问题:(1)重视不到位(2)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3)财务绩效指标不合理(4)评价机制不完善(5)评价过程及结果不透明(6)与新会计政府制度衔接不到位。
万江平等人(2021)提出内部控制是每一家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共同经验,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
同时也需要找准自身的战略定位,加强自身实力的建设。
陈友清(2004)提出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衡量企业的财务状况、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预测企业的发展趋势、做出决策。
王娜、殷勤(2012)提出杜邦分析法以所有者资本收益率为龙头、以总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财务指标的内在关系,围绕这两个财务比率进行各层分解,指标关联形成系统。
杜邦分析可以为公司的绩效评估和利益相关者做出财务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赵富旺(2009)在杜邦分析法中,提出以净资本利率为主线,将公司销售额与一定时期资产管理状况挂钩。
这在目前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因为它可以帮助管理者发现公司财务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提供宝贵的信息来改善公司的运营。
杨阳(2016)提到的:(1)没有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忽视了企业的现金流量。
针对这些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1)引入帕利普财务分析体系。
(2)引入现金流量改进杜邦体系。
温妮(2016)提出传统杜邦分析法的局限性:(1)未将企业的经营活动与金融活动进行区分。
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文献综述
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文献综述企业绩效评价是指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各项经营活动的绩效进行评价的过程。
通过综合评价企业的财务、市场、组织、技术、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的表现,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效益水平,为企业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和决策提供依据。
本文将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取得的进展和研究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绩效评价理论的发展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的经济学研究,随后逐渐发展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绩效评价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相关的理论模型不断涌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平衡记分卡”模型和“利润链”模型。
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企业绩效评价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其设计和选取对于企业的绩效评价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于财务指标的设计和评价,而后逐渐扩大为包括非财务指标在内的综合指标体系。
研究者通过理论模型和数据分析,不断完善指标体系的设计和选取,使其更加符合企业的经营特点和实际情况。
三、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绩效评价方法是对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价的工具和手段。
主要包括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方法主要通过主观评价、专家评价等方式进行,存在主观性较大的问题;而定量评价方法主要通过数据分析、数学模型等方式进行,其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科学。
研究者对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进行了广泛研究和尝试,为企业绩效评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思路。
四、绩效评价与企业绩效管理的研究绩效评价与企业绩效管理是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
绩效评价是对企业过去一段时间的绩效进行评价,而绩效管理是在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定期监控和管理,促使企业实现目标和改进效能。
研究者通过对绩效评价和绩效管理的关系进行探讨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方法和策略,为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水平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综上所述,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的领域。
通过对绩效评价理论、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以及与企业绩效管理的关系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全面了解自身经营状况和效益水平,而且可以为企业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和决策提供依据。
《企业绩效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5100字》
企业绩效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企业绩效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1 国外研究综述 (1)2 国内研究综述 (2)1影响企业绩效管理的因素分析 (2)2不同行业企业绩效管理的问题分析 (4)3 绩效管理相关概念 (4)3.1绩效管理的内涵 (5)3.2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5)参考文献 (6)1 国外研究综述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的方法体系主要有平衡计分法和关键业绩指标法。
关键业绩指标法是一项发展较早的绩效管理理论,平衡计分法的广泛应用始于20 世纪90 年代。
绩效管理由于历史积淀的存在和不同的环境变化,其实就理论而言,绩效管理不存在地域界限,仅仅是所表现出的特征不一样。
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在对国外绩效管理方面做着研究,朱磊、朱峰等在《国外企业绩效管理的理论实践与我国企业绩效测评》(2003)一文中从绩效与绩效评估的意义入手,分析了基于不同理念的国外绩效管理经验,并对我国企业的绩效测评进行探讨。
张志国在《从绩效管理体系看日本企业成败》(2010)一文中,认为在绩效管理体系的基础方面,日本企业存在天然的缺陷,作者还认为如果从绩效目标的设定来看,日本企业存在考核标准以及考核内容不清的问题,这两点值得中国的企业借鉴。
陈园在《国外工作分享制理念在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中的运用》(2010)一文中对国外的工作分享制度进行了分析,期望在我国企业中运用,去缓解我国的失业问题。
权圣容、吴贵生等人在《不确定环境下多元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韩国企业集团为例》(2012)一文中,使用韩国30 家大型企业集团关联公司年度的财务数据进行分类比较,作者认为金融危机之后,企业的经营成果与经营因素的正相关关系显著,金融危机不仅改变了企业对于危机管理的态度,也使企业更加重视内部管理因素。
盛明科等在《国外城市政府绩效管理的基本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2012)一文中对英国、美国、日本、西班牙等国外城市的政府绩效管理的主要做法与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对这些国家城市政府绩效管理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最后结合我国特点分析了国外政府绩效管理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公司绩效考核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300字》
公司绩效考核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回顾Houldsworth E(2021)指出绩效考核是指考核者与员工之间根据组织目标对员工的工作技能、工作活动和工作产出进行持续地沟通与评价,进而保证组织目标有效实现的考核的过程。
该过程是由员工和他的考核者之间达成承诺来保证完成,并在协议中对下面有关问题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期望员工完成的工作目标;员工的工作对企业实现目标的影响;员工和主管之间应如何共同努力以维持、完善和提高员工绩效;工作绩效如何衡量,即衡量标准是什么;指明影响绩效的障碍并提出排除或寻求排除的办法。
Curtis A(2021)指出,随着现代企业的快速发展各个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尤为重要的就是人才竞争,企业目前的所有活动都离不开人的协助,如果设计出一种符合现实实际的、可量化的和通俗易懂的绩效考核系统,就可以充分完美的利用好珍惜宝贵的人力资源,就能将民营中小企业中的个人绩效、团队绩效、部门绩效融入企业的集团绩效中。
所以,绩效考核系统设计已经成为影响民营中小企业之间竞争成与败的关键主要的客观因素,而绩效考核是这一环节的主要因素。
Abraha,Aaslow(2020)分析了建立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必要性。
从员工的角度看,员工可以通过企业绩效考核来提高自我意识,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避免劣势,有效提高个人素质,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David,Sabagha(2017)认为绩效考核体系实际上是一个由多个环节组成的管理体系。
这些活动主要包括管理目标和计划的制定、绩效考核的实施、指导与沟通、反馈与应用。
由于员工非常关注自身绩效和绩效的公平性,企业在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时,需要在原则上注重公平,从而为员工提供一个公平的平台,为他们的个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Colliat G H(2018)研究了IT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探讨了IT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与绩效考核的关系,寻找规律,明确了绩效目标、组织使命等相关问题。
《企业绩效考核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300字》
企业绩效考核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现状西方关于绩效考核的研究较早,Armstrong、Stephens(2005)从实际案例出发,分析中小企业绩效考核的应用及其应用效果,分析了企业采用不同方法产生的不同结果,并相信绩效考核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跟Armstrong、Stephens观点类似,Adam、Corbett、(2014)对比了三百多家企业绩效管理应用效果,事实证明,引入绩效管理有助于大幅提高质量和关注客户,因此得出结论,需要一个以客户为中心、针对文化的质量改进模型,以更好地了解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提高质量。
可见学者们认为绩效考核对企业管理意义重大。
Kozica(2015)研究了一个公共部门组织的绩效评估系统的变化案例,并分析了当需要新的评估标准时,该组织是如何同时确保问责制和管理人员的职业逻辑的。
管理人员根据他们的工作角色分配员工,同时注重团结,因为管理人员对整个组织负责这一原则使他们认识到价值观和集体主义的逻辑,同时理解它们之间的矛盾。
这也说明了绩效考核是如何按照不同的绩效考核管理逻辑来运作的。
Sarrico(2016)认为,绩效考核是一个系统,需要与企业文化、激励、发展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事项有关。
突出绩效考核的全面性,以提高公司的监督能力和水平,促进公司的进步和深入发展。
Flores(2017)则制定了具体的绩效考核方面,认为建议绩效考核应遵循四个标准:明确绩效目标;明确绩效考核标准;设定的目标必须进行动态调整和变化;考核管理员应帮助员工实现设定的绩效目标。
Mohammad Humam(2019)认为,决策者很难确定绩效考核的分类,在使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未经完善的绩效考核时,最佳属性权值的选择与优化过程的准确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联性。
这项研究丰富了绩效评估的内容。
2 国内研究现状随着市场经济的变革,我国也开始注重绩效管理考核。
关于绩效考核管理的问题,马彦伟(2013)认为,许多公司没有形成双向绩效沟通,只有单向沟通,缺乏对绩效沟通、反馈和培训流程的重视,不关注员工的真实情况,导致绩效沟通和咨询无法顺畅进行,绩效反馈实施障碍,整体绩效难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企业绩效评价是管理者完成其利润目标和战略的工具,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如何进行企业绩效评价,各种绩效评价体系科学性如何则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
本文以2001年至2006年期间发表在《会计研究》、《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四本核心期刊上有关“企业绩效评价”的文献为样本,统计分析了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现状,评述有关观点,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值得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企业绩效;统计分析;评价;文献综述Abstract: The assessment of company’s performance is a tool for managers to accomplish the company’s goal of profit-making and strategy. Appropriate assessment of a company’s operating performance has become fundamental part of modern company management. T herefore, how to assess a company’s achievements and to what extent different kinds of assessment system are scientific form the critical research areas. Previous literatures published on four core periodicals from 2001 to 2006 ----Study on Accounting, World of Management, Comments on Management by Nankai University and Economic Theory and Management-----have been taken as samples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the study on company’s achievements in our country i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some relevant ideas are discussed and potential problems and further study directions are pointed out as well in this paper.Key words: Enterprise performance; Statistical analysis; Assessment; Literature Review企业绩效评价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体系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一直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
目前较流行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来自西方创造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等工具。
但其实,立足于我国的企业实践,也有许多值得借鉴挖掘的方法。
本文以2001年至2006年期间发表在《会计研究》、《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四本核心期刊上有关“企业绩效评价”的文献为样本,统计分析了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现状,评述有关观点,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值得研究的方向。
一、统计说明(一)统计对象:发表在《会计研究》、《管理世界》、《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南开管理评论》以“企业绩效评价”为主题的文献。
(二)统计时间:2001年至2006年。
(三)统计标准:统计标准是指根据选取的文献内容分析归类的依据。
除按年份期刊统计外,我们还按以下主题进行分类统计。
主题一:企业绩效评价的一般性研究。
主要指对企业绩效进行宽泛的研究,涉及企业绩效的方方面面。
主题二:企业绩效评价的创新性研究。
这类主题主要是在分析评述传统企业绩效评价的缺陷基础上开展创新性探索性的研究,譬如基于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绩效问题的研究。
主题三:基于特定背景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主要是对特定背景特定行业下的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譬如”空降兵”背景下对企业绩效的研究,转型经济下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
主题四:基于组织行为学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这是比较前沿的问题,是从行为科学角度对企业绩效评价进行研究。
(四)统计结果:见表1-1和表1-2。
表1-1 有关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文献按期刊分年度分布状况表单位:篇发表了与企业绩效评价有关的文章22篇,分别分布在《会计研究》3篇,占总数的13.6%;《管理世界》6篇,占总数的27.3%;《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篇,占总数的9.1%;《南开管理评论》11篇,占总数的50%。
可见在《南开管理评论》上发表的此类文献较多。
另外,从年份分布看, 2004年发表的有关企业绩效评价的文献最多,共有9篇,比例达到了40.9%,其次是2002年和2003年各4篇,分别占总数的18.2%。
表1-2 各类主题在各期刊中的分布状况统计表单位:篇别为7篇,比例为31.8%。
另外从期刊分布上,各主题在《南开管理评论》上的研究比较多,有11篇,比例为50%。
而基于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最少,只有1篇,比例为4.5%。
特别要说明的是,对于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在这四本核心期刊上,主要是采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有19篇,比例为86.4%;而采用规范方法进行研究的只有2篇,比例为13.6%。
二、统计描述企业绩效是一个非常复杂也是非常热门的研究主题。
人们的研究既有从经济理论角度研究企业绩效,又有从组织行为学角度研究企业绩效;既有对传统行业绩效评价的探索,又有结合新行业新环境研究。
下面将从分类统计的四个主题进行统计描述。
(一)企业绩效评价的一般性研究根据我们的定义,该主题是对企业绩效进行宽泛的研究,涉及企业绩效的方方面面。
从统计结果看,此类文章共发表7篇,比例为31.8%。
仲理峰、时勘(2002)认为,有效的绩效管理的核心包括绩效计划、管理绩效、绩效考核和奖励绩效四个环节的循环过程;它是全体员工参与的自下而上的过程;绩效管理的沟通包括沟通组织的价值、使命和战略目标、对员工的期望结果和评价标准以及如何达到该结果、组织的信息和资源,强调员工之间相互支持和鼓励;绩效管理是一个强调发展的过程,目标之一是建立学习型组织,最终目标是建立企业的绩效文化,形成具有激励作用的工作氛围。
王化成、刘俊勇(2004)回顾了,业绩评价的历史演进,从早期的业绩评价、财务评价,到目前的经济增加值和平衡计分卡,在此基础上,将业绩评价划分为三种模式,即财务模式、价值模式和平衡模式。
通过对三种模式的比较,认为中国企业更应倾向于选择平衡模式。
常健(2003)依据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定义了 5 种公司治理类型,并在实证分析的同时论述不同治理类型的公司业绩决定机制。
他认为, 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本市场条件下, 没有所有权经营权代理、没有所有权代理有经营权代理治理类型, 要比有所有权代理有经营权代理、有所有权(营权) 代理治理类型有效率。
没有关联交易的上市公司, 其业绩与人力资产提供者报酬显著相关;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相关, 但不显著。
有关联交易的上市公司,其业绩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相关,与人力资产提供者报酬不相关。
潘镇、鲁明泓(2005)以苏州市426 家企业为样本,对影响中小企业绩效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发现,有形资源,特别是资金的可获得性、生产设施的利用效率、员工的整体素质等,是目前中小企业生存和成长的基础条件,但企业制度改革对绩效改进并无明显的促进作用;无形资源,如产品的质量水平、注册商标的等级等对中小企业的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灵活性能力、反应性能力的作用则比较微弱。
施东晖、司徒大年(2004)通过构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评价指数,并据此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与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总体不高;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水平具有显著影响,政府控股型公司的治理水平最高,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控股型公司的治理水平要高于国有法人控股型公司,而一般法人控股型及股权分散型公司的治理水平介于前两者之间, 但不存在显著差异;公司治理水平对净资产收益率具有正向影响,但对市净率却具有负向影响。
胡志勇(2004)以国有股占20 %以上的上市公司为对象, 以价值相关性研究文献为基础, 对我国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经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值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报酬率之间存在明显的价值相关性和增量价值相关性, 但与股票市值的价值相关性较低。
对样本按基金持股状况重新分组后发现:基金重仓股评价值的价值相关性和增量价值相关性进一步增强。
总体而言,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具有价值相关性, 一定意义上有助于改善投资决策。
综合对全部样本和子样本的研究,认为国有资本金效绩体系的评价值具有价值相关性, 有助于投资者的价值评价或投资决策。
具体而言, 第一, 报酬模型表明效绩评价值具有价值相关性, 并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 特别是证券投资基金重仓持股股票的评价值具有更大的价值相关性和增量价值相关性。
第二,由于价格模型可能存在规模效应和异方差等经济计量问题, 与每股收益和净资产相比, 效绩评价与股票市值的价值相关性相对较低, 难以发现其增量价值相关性, 但考虑个别股票的市场效率后,评价值的价值相关性有一定改善。
第三, 就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而言, 基金重仓股的市场效率相对较高, 其市场价格反映的信息不同于非重仓股, 难以证实存在“功能锁定”现象。
(二)企业绩效创新性研究这类主题主要是在分析评述传统企业绩效评价的缺陷基础上开展创新性、探索性的研究,基于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绩效问题的研究。
从统计结果看,此类文章共发表7篇,比例为31.8%。
杨宗昌、许波(2003)认为,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体系应具有导向性,通过建立企业短期经营目标与长期经营目标相结合的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持续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企业价值。
他们应用代理理论,根据电信企业运营机制和管理特点,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应用指标链的方法,构建了价值导向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余颖、唐宗明、陈琦伟(2004)认为,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一个关键环节,他们从传统的绩效评价体系出发,系统比较了三种评价体系的优劣,并在此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的新体系,即能力性经济租金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