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点降水计算实例

合集下载

井点降水计算

井点降水计算

为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内,避免基坑积水和确保施工方便,除采取井点降水外,还在基坑面四周砌筑250×250的排水沟,四大对称角设四个钢筋笼集水井,(集水井半径500mm,深800mm),每个井内放置一个Φ100单极电动潜水泵,24小时不间断排水,并派专人进行看管。

把水从集水井抽至地面沉沙坑,然后排入市政管道内。

基坑降水示意图如下:明沟、集水井排水示意图由于该地域地下水丰富需进行井点降水,井点降水计算如下(此计算按照最大化粪池尺寸计算)。

(1) 基坑中心要求降低水位深度:由于地下水位深度为-1.8m,基坑最大开挖深度将近6m,水位要降至基坑一下500mm,故基坑水位降深为-4.7m(2)影响半径R注:由于地质勘测报告中未提供渗透系数K ,根据施工手册查到的K=10 m3/d(3)基坑等效半径r 0r 0 = 0.29(a +b )=0.29*(11.8+3)=4.3基坑涌水量:(2H – S)S (2*6.15– 4.7)*4.7Q= 1.366K = 1.366*10* Lg(R + r) – lg r lg(73.70 +4.3)-lg4.3=257.25m 3/d(4)单根井点管的极限涌水量:q=120πrl 3 K = 120*3.14*0.1*0.73* 10 =40.9m 3/d(5)求井点数n :n= 1.1*Q/q = 1.1*257.25/40.9 =6个(6)井管长度:井管全长 5.86 + 0.8 + 0.5 + 0.1*13.8/2 – 0.6 = 7.25m井点降水平面示意图 地下自然水位降水水面位置井点降水剖面示意图集水坑其他化粪池降水井数量及及分布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以现场实际为准。

井点降水计算

井点降水计算

本次顶管工程分为两段(1) 西下丘泵站及进水管道工程,其中D1000砼管顶管,全长800米,管道埋深6米左右;设工作井4座,接收井 5 座。

(2) 邮塘庙泵站工程,其所处土层均为亚砂土夹粉砂。

1 、工程概括本次顶管工程分为两段(1) 西下丘泵站及进水管道工程,其中D1000砼管顶管,全长800米,管道埋深6米左右;设工作井4座,接收井 5 座。

(2) 邮塘庙泵站工程,其所处土层均为亚砂土夹粉砂。

地下水丰富具承压性,易形成流沙。

工作井、接收井施工过程中,采取井点降水,以降低地下水位。

因管道处于流砂层位置,所以顶管施工采用土压平衡施工工艺。

其中顶管工作井为钢板井沉井,接收井为钢板桩井(坑)。

2、沉井施工顶管工作井下部4米深为钢板井沉井,尺寸为5.5m x 3.0m(长>宽)上部采用砖砌护壁墙体。

2.1 施工工艺流程2.2 沉井主要施工方法2.2.1 基坑开挖为保证沉井制作均匀下沉,先将井区范围的障碍物与表层土挖出。

根据设计要求,考虑沉井整体的安全性,基坑开挖深度暂设定为 2.0米〜2.5米。

基坑的开挖范围比沉井外壁尺寸大 1.6米左右,边坡取值1:0.67,在基坑四周挖设排水沟,在对角基坑四周设置集水坑并配备水泵,以便及时排除坑内积水和周围来水。

2.2.1.1 开挖施工方法1)分段开挖,合理确定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当接近地下水时,先开挖最低处土方,以便在最低处排水,并在基坑内设置一临时集水坑,配泵排水;2)开挖人员每3X1米2范围布置一个,在开挖过程中应注意保证开挖面完整;3)每阶段不得超挖,基坑底遇有不易清除的大块石,则将其凿除;4)开挖遇有不明构筑物或古迹,应严加保护,并及时与业主和有关单位联系,共同处理。

2.2.1.2 开挖施工注意事项1)开工之前,考虑有效地排除施工场地雨水地方案;2)作好临时防雨设施地储备;3)排水用泵地工作状态良好,排水系统畅通;4)检查加固临时电路,电线距地面高度在3 米以上;5 )开挖土应尽快运出场外,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在基坑边堆放弃土;2.3 井点降水根据本工程实际地质情况,在河道附近采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

井点降水计算书_secret

井点降水计算书_secret

井点降水计算书一、水文地质资料该计算书计算主要依据为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99),同时参阅了《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和姚天强等编写的《基坑降水手册》。

三、计算过程1、井点吸水高度计算:根据所选施工机械设备的参数,井点管的最大吸水高度计算如下:H1=H v/100×10.3-ΔhH V为抽水装置所产生的真空度(kPa);△h为管路水头损失(取0.3~0.5m);H1=7.89m;s w+D=1+6=7m;根据计算得H1>=s w+D,故该设备满足降水施工要求!2、井点布置计算:(1)、基坑等效半径的确定:r0=(A/π)1/2A为基坑面积(m2);r0为基坑等效半径(m);(2)、井点系统影响半径的确定:R0=R+r0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m);r0为环形井点到基坑中心的距离(m)。

通过计算得到R0=51.93m;3、基坑总涌水量计算:根据基坑边界条件选用以下公式计算:基坑降水示意图Q=1.366k(2H-S)×S/log[2×(b1+b2)/πr0×cos(π(b1-b2)/2(b1+b2))] Q为基坑涌水量(m3);k为渗透系数(m/d);H为含水层厚度(m);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m);r0为基坑等效半径(m);S为基坑水位降深(m);S=(D-d w)+S wD为基坑开挖深度(m);d w为地下静水位埋深(m);sw为基坑中心处水位与基坑设计开挖面的距离(m);b1为基坑中心到左边水体边缘的距离(m);b2为基坑中心到右边水体边缘的距离(m);通过以上计算得基坑总涌水量为1721.77m3。

4、每根井点允许最大出水量计算:q t=120πr v l3k1/2q为单井允许最大出水量(m3/d);r v为过滤器半径(m);l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

通过计算得每根井点允许最大出水量为23.65 m3/d。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举个例子:井点降水计算目前该工程基础处于春季施工,属于多雨季节,地下水位较高,根据《地质报告》提供,场地地下水位埋深在自然地面-1.5m以下,基础最大开挖深度3.55m。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地质情况及基础设计施工的要求,为确保施工质量及工程顺利进行,采用一级井点降水配合基础施工。

按照《建筑基坑边坡支护技术规程》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对建筑物基坑涌水量计算。

1、涌水量的计算按《建筑基坑边坡支护技术规程》附录F2-1、F07。

A、39#楼基坑一级井点涌水量的计算:H2-hm2涌水量Q=1.366Klg(1+R/r0)+lg(1+0.2 hm/ r0)(hm-l)/la、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3层渗透系数K=5.2×10-4cm/s。

按《市政岩土规范》取粉砂渗透系数:K=1.0m/db、抽水影响深度H0的计算:S‘=SA+L S‘为井点支管埋深地下水位至井点支管滤口上口的长度。

SA支管长度5.0m,L滤管长度1m,井点支付全长6m。

S‘=5.0m-0.2m+1m=5.8mS‘/ S‘+L=4.8/4.8+1=0.83根据计算,查《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上P879,H0值表查表得系数1.85H0=1.85(S‘+L)=1.85×(4.8+1)=10.73mc、含水层厚度的计算H:根据场地土层,场地无隔水底板含水层厚度取抽水影响深度2.5倍。

H=2.5×10.73m=27.0mhm=H+h/2 见《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附录h= H0- S‘ =10.73m-4.8m=5.93m hm=(27.0+5.93)/2=16.5md、一级井点降水影响半径:R=2S√HK 一级井点基坑中心要求深度SS=2.55mR=2×2.55× 27.0×1.0=26.5me、基坑等效半径r0=0.29(a+b)=0.29(44.40+17.60)=17.98m27.02-16.52涌水量Q=1.366Klg(1+26.5/17.98)+lg(1+0.2 ×16.5/ 17.98)(16.5-1)/l=408m3/df、确定井点管数井点管数n=1.1×Q/q Q=408m3/d单根井管q=65∏dl3√K =8.6m3 Q取单根井管经验值q=5m3/dn=90根设计计算值g、间距的计算:D=L/nh、基坑长度的计算:(44.4+17.6)×2=124D=124/90= 1.38m 符合施工技术的一般规定0.8m~1.6m,见《建筑施工技术》P25,按施工技术取间距1.2m 设一根支管。

井点降水计算计算书范例

井点降水计算计算书范例

井点降水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4、《基坑降水手册》姚天强编著一、水文地质资料二、计算依据及参考资料该计算书计算主要依据为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同时参阅了《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和姚天强等编写的《基坑降水手册》。

三、计算过程示意图1、基坑等效半径不规则块状基坑:r o=(F/π)0.5=(2000/π)0.5=25.231m2、平均渗透系数k=∑(k i×h i)/∑h i=(1×0.8+0.1×3+3×6+12×8.857)/(0.8+3+6+18.657)=6.72m3/d3、井点系统的影响半径R0S d= H1+s-d w=5+0.5-0.2=5.3mS w= H1+s-d w +r o×i =5+0.5-0.2+25.231×0.15=9.085m潜水含水层:R=2S w(kH)0.5=2×9.085×(6.72×18.657)0.5=118.689mR0=R+r o=118.689+25.231=143.92m4、井点管的长度H d≥H1+s+r o×i+h+l=5+0.5+25.231×0.15+0.2+1=10.485m5、基坑涌水量计算基坑远离边界:Q=πk(2H-S d)S d/ln(R0/r o)=3.14×6.72×(2×18.657-5.3)×5.3/ln(143.92/25.231)=2057.265m3 /d6、单井出水量q0=120π×r s×l×k1/3=120×π×0.025×1×6.721/3=17.785m3/d7、井点管数量n=1.1Q/q0=1.1×2057.265/17.785=1288、集水管总长不规则块状基坑:La=C=600m9、井点的间距L d=L a/(n-1)=600/(128-1)=4.724m10、校核水位降低数值q=πk(2H-S w) S w /(ln(R/r w)+Σ(ln(R/(2r0sin(jπ/n)))))=3.14×6.72×(2×18.657-9.085)×9.085/(ln(118.689/0.04)+Σ(ln(118.689/(2×r0×sin(jπ/n)))))=27.099m3/dS i=H-(H2-q/(πk)×Σln(R/(2r0sin((2j-1)π/2n))))0.5=18.657-(18.6572-27.099/(3.14×6.72)×Σl n(118.689/(2×r0×sin((2×j-1)×π/(2×n)))))0.5=8.933m≥S d=5.3m满足要求!。

井点降水计算实例

井点降水计算实例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本工程基坑北侧和西侧临近河道,降水方案的选择显得至关重要,采用轻型井点降水,由于基坑局部最深处达到7.7m ,降水深度需6.5米,计算过程如下:1、基本参数选取: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基底土质为粉质砂土 (含水层厚一般在8~15m),渗透系数K=4m/d ;基坑平面尺寸为:99×68.5m ;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基坑等效半径r 0为:m A r 5.46995.680=⨯==ππ式中字母含义为: r0:基坑等效半径; A:基坑面积;基坑三面有河道,基坑中心至河边距离为70米和50米,含水层有效深度:m l H l S S 8.14885.1)S'85.1 85.02.18.68.6''0=⨯=+=+=+(= 降水影响半径R 为:m K H S R 10048.145.6220=⨯⨯⨯==2、基坑总涌水量计算:()dmg b b b b r b b S S H kQ 32121021390412020214.3cos 5.4614.31202L 5.65.68.1424366.1])()(2cos )(2lg[)2(366.1=⎥⎦⎤⎢⎣⎡⨯⨯⨯⨯-⨯⨯⨯=+-+-=ππ式中字母含义为:S’:抽水深度;S ’+ L:井点管有效深度;H 0:含水层有效深度;H 含水土层厚度;b1、b2为基坑中心至河边的距离取51m 、72,其余字母含义同上。

3、、确定井管数量: 单根管极限涌水量:d m K dlS q /3.11.7052.1038.014.3657.06533=⨯⨯⨯⨯⨯=⨯=π井点降水管根数:根3911139041.11.1=⨯==q Q n 井点降水管间距:)(取m m n B L D .2125.1391)69160(2)64.8352(2)(2=++⨯+++⨯=+⨯=计划井点降水管数量:(根)4972.1)69160(2)64.8352(2=++⨯+++⨯实际单根降水管涌水量:d m n Q q 385.74973904===(小于设计11m3/d ,满足要求)根据以上的施工计算及施工经验确定采用二级环向封闭式井点降水,两排管呈梅花状布置,第一级降水管布置在土方边坡中间台阶处设置间距为1.2米,第二级基坑底部降水管布置于基础向外1.0米设置间距为1.2米,基坑中心加深部位、积水坑等低洼处另外再布置暗降水管,各井点降水机组抽出的水直接排入邻近河道内。

深井降水计算

深井降水计算

一、前言近几年,深井降水利用较多,但有些单位在计算过程中采用的公式不当,或者考虑的因素不周,最终会造成降水的失败,最后不得不加井,这样既费钱又费时间,下面就以本人在深井降水方面的经验来和大家探讨。

二、深井降水概念深井(管井)井点,又称大口径井点,系由滤水井管、吸水管和抽水设备等组成。

具有井距大,易于布置,排水量大,降水深(>15m),降水设备和操作工艺简单等特点。

适用于渗透系数大(20-250m3/d),土质为砂类土,地下水丰富,降水深,面积大、时间长的降水工程应用。

三、深井设计1、计算思路第一步将基坑进行等效化为一口大井,第二步确定基坑总的涌水量,第三步确定单井出水量,第四步确定井的数量。

2、参数的确定与计算1)、设计水位降深水位降深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时候,应尽量选择较小水位的降深,一般降到操作面下0.5m即可(有特殊要求的除外),这样可最大程度上避免降水对地层的影响,不至于造成地基承力的下降。

2)、井深及井径的选择要想使水位降低至操作面下,可以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加大井的直径和井的深度,即增大单井的落差,从而达到使最高水位降至操作面下0.5m.另一种通过均匀布井,控制单井的落差,使水位均匀降至设计要求。

前一种布井少,对地层扰动大,如建筑物对地基要求高时,此方法不可采用(除非施工后注浆),且此方法对原有建筑物也会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后一种方法可能布井较多,但对地层扰动小,对原有建筑的危害也较小,因此条件允许时应优先选用后一种方法。

另外井深还要考虑单井的出水量与自已现有的水泵配套。

井深主要是根据水位降深、所需要的单井出水能力、水泵的进水口的位置、含水层的厚度、及泥浆淤积深度等因素进行选择。

井径的选择要综合考虑以下几种因素:A、单井要求的出水量;B、水泵的直径;C、当地施工机械,及井管的规格,如选用市场常用的规格,价格可能会便宜对控制成本有益。

3)、渗透系数的选择渗透系数是降水计算中重要的参数,此参数可以从地质报告中选取,但在大面积布井前,须重新验证,或者搜集附近的实际数据作为参考。

井点降水计算

井点降水计算

8.001.000.101.00
31.00
13.10
45.0012.00294.546.5047.878861.20
19.2416193.21
36.290.05268.57490.79
120.0060.001.350.74
8861.2016193.21
15.00
说明:为用户输入数据项目
为计算项目
为计算结果
为用户输入数据
本表格根据《建筑施工手册》相关规定计算,仅供参考.
d(滤管直径):井点管需要数n(无压完整井)=井点管需要数n(无压非完整井)=2、井点管间距计算
井点管间距D(无压完整井)=井点管间距D(无压非完整井)=H(含水层厚度m)=R(抽水影响半径m)=S(水位降低值m)=x0(基坑假想半径m)=四、确定井点管数量与间距:
q(单根井点管出水量)l(滤管长)=L(井点管中心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井点管长H=K(渗透系数m/d)=Q(总涌水量m^3/d)=Q(总涌水量m^3/d)=二、无压完整井群井井点涌水量计算:
三、无压非完整井井点系统涌水计算:
H0(有效带深度)=无压完整井=无压非完整井=Hs(m)=基坑长:基坑宽:五、水泵所需功率(KW):
1、井点管需要根数计算:
一、计算井点管长度
H1(基坑开挖深度)=h(降水至基坑底面以下深度)=i=。

基坑工程中管井井点降水的应用实例

基坑工程中管井井点降水的应用实例

基坑工程中管井井点降水的应用实例管井在基坑工程中主要用于排放地下水和降水,从而降低井点及井点周围地面的水位,达到控制地下水位的目的。

以下是一个关于基坑工程中管井井点降水的应用实例:
某物流园项目的一号仓库,基坑尺寸为58*58*5m,深度为6m。

在周围的探查中发现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板2m以上,需要进行井点降水。

设计采用管井排水方案,在基坑四周铺设管道,形成一个圈套,用于集中收集地下水。

在圈套的一侧将管道的一端放入井点中,另一侧则由泵站供水池汲水进行循环。

针对该物流园项目,井点个数为15个,每个井点水位控制在-4.00m以下。

工程过程中,通过安装流量计和水位计对井点及管道水位进行了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使各井点的水位达到设计要求。

同时,对井点周围的地面进行清理,保证井点及其周围区域畅通,不受阻塞。

经过两个月的施工,本项目的降水工程已经成功完成,基坑地下水位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通过管井井点的设计和施工,有效地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基坑降水难度和施工风险。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计算实例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计算实例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计算实例井点降水, 实例, 施工一、总涌水量计算1.基坑总涌水量Q(m3/d),即环形井点系统用水量,常按无压完整井井群,用下式计算公式:(2H―s)sQ=1.366KlgR―lgx02.单井井点涌水量q(m3/d)常按无压完整井,按下计算公式:(2H―s)sq=1.366KlgR―lgr式中:K—土的渗透系数(m/d);H—含水层厚度(m);s—水的降低值(m);R—抽水影响半径(m),由现场抽水试验确定,也可用下式计算:R=1.95 s√H• Kr—井点的半径(m);x0—基坑的假想半径(m,当矩形基坑长宽比小于5时,可化成假想半径x0的圆形井,按下式计算:x0=√F/πF—基坑井点管所包围的平面面积(m2);π—圆周率,取3.1416;二、井点管需要根数井点管需要根数n可按下式计算:Qn=mq式中 q=65π•d•l 3√K式中:n—井点管根数;m—考虑堵塞等因素的井点备用系数,一般取m=1.1;q—单根井点管的出水量(m3/d);d—滤管直径(m);l—滤管长度(m);三、井点管平均间距井点管平均间距D(m),可按下式计算:2(L+B)D=n-1求出的D应大于15d,并应符合总管接头的间距(一般为80、120、160mm)要求。

式中:L—矩形井点系统的长度(m);B—矩形井点系统的宽度(m);四、例题某工程基坑平面尺寸见图,基坑宽10m,长19m,深4.1m,挖土边坡1:0.5。

地下水位-0.6m。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该处地面下0.7m,为杂填土,此层下面有6.6m的细砂层,土的渗透系数K=5m/d,再往下为不透水的粘土层。

现采用轻型井点设备进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机械开挖土方,试对该轻型井点系统进行计算。

解:(1)井点系统布置该基坑顶部平面尺寸为14m×23m,布置环状井点,井点管离边坡为0.8m。

要求降水深度s =4.10-0.6+0.5=4.0m,因此,用一级轻型井点系统即可满足要求,总管和井点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轻型井点降水计算轻型井点降水设计例题某厂房设备基础施工,基坑底宽8m,长12m,基坑深4.5m,挖土边坡1:0.5,基坑平、剖面如下图所示。

经地质勘探,天然地面以下1m为亚粘土,其下有8m厚细砂层,渗透系数K=8m/d, 细砂层以下为不透水的粘土层。

地下水位标高为-1.5m。

采用轻型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试进行轻型井点系统设计。

解:1)井点系统的布置根据本工程地质情况和平面形状,轻型井点选用环形布置。

为使总管接近地下水位,表层土挖去0.5m,则基坑上口平面尺寸为12m×16m,布置环形井点。

总管距基坑边缘1m,总管长度L=[(12+2)+(16+2)]×2=64(m)水位降低值S=4.5-1.5+0.5=3.5(m)采用一级轻型井点,井点管的埋设深度(总管平台面至井点管下口,不包括滤管)HA3H1 +h+IL=4.0+0.5+ ×( )=5.2(m)采用6m长的井点管,直径50mm,滤管长1.0m。

井点管外露地面0.2m,埋入土中5.8m(不包括滤管)大于5.2m,符合埋深要求。

井点管及滤管长6+1=7m,滤管底部距不透水层1.70m ((1+8)-(1.5+4.8+1)=1.7),基坑长宽比小于5,可按无压非完整井环形井点系统计算。

2).基坑涌水量计算按无压非完整井环形点系统涌水量计算公式(式1—23)进行计算Q=先求出H0、K、R、x0值。

H0:有效带深度,按表1-16求出。

s’=6-0.2-1.0=4.8m。

根据查1-16表,求得H0:H0 =1.85(s¢+1)=1.85(4.8+1.0)=10.73(m)由于H0 >H(含水层厚度H=1+8-1.5=7.5m),取H0=H=7.5(m)K:渗透系数,经实测 K=8m/dR:抽水影响半径,(m)x0:基坑假想半径,x0 = (m)将以上数值代入式 1—28,得基坑涌水量Q:Q= =1.366×8× (m3/d)3)计算井点管数量及间距单根井点管出水量:q=65pdl =65×3.14×0.05×1.0× =20.41(m3/d)井点管数量:n=1.1 ?31(根)井距:D= ?2.1(m)取井距为1.6m,实际总根数40根(64÷1.6=40)。

井点降水计算稿

井点降水计算稿

临港新城临港大道6标
井点降水计算稿
一、降水区域概况
本工程为临港新城临港大道6标,东西走向,工程范围内横穿五尺沟河及老芦公路(重交通)。

排水工程采用单排轻型井点降水,地平面相对标高3.5m,常水位埋深0.7m。

井点管布置于雨污水管之间,雨水管管径1200~1350,管底标高(按1350)1m,雨水基坑开挖宽2.3m,井点管距离基坑边缘0.5m,降水以地下水水头位置低于基坑底
0.5m计算(详见附图1,2)。

二、计算依据
1.《临港新城临港大道地质勘查报告》;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09年3月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1999年9月
三、计算过程
依据地址报告及基坑深度,本工程井点降水影响范围按浅层地下水非完整井计算。

1.降水深度S
S=3.5-0.7-1+0.5=2.3m
2.单排井点水力坡度i=1/4
3.井点管埋置深度h
h=S+(2.3+0.5)×1/4=3.0m
4.查表得井点埋置土层为②³˜¹层:粘质粉土夹粉质粘土查表得渗透系数k=0.259m/d
查表得含水层厚度H=18m
5.影响半径k

=
R
2⨯
H
S
R=9.93m
附图1.雨水管、井点及农户位置平面示意图
附图2.井点降水剖面示意图。

轻型井点降水设计计算例题(材料特制)

轻型井点降水设计计算例题(材料特制)

轻型井点系统设计计算示例某多层厂房地下室呈凹字形,其平面尺寸如图1-76所示,基础底面标高为-4.5m,电梯井部分深达-5.30m,天然地面标高为-0.40m。

根据地质勘测资料:标高在-1.40m以上为亚粘土,再往下为粉砂土,地下水静水位在-1.80m处,土的渗透系数为5m/d。

基坑边坡采用1∶0.5,为施工方便,坑底开挖平面尺寸比设计平面尺寸每边放出0.5m。

图1—76 某地下室现场根据本工程基坑的平面形状和深度,轻型井点选用环形布置并在凹字形中间插入一排井点,如图1-77所示。

井点管的直径选用50mm,布置时距坑壁取1.0m,其所需的埋置深度(从地面算至滤管顶部)用(公式1-54)计算,则至少为:(4.5-0.4)+0.5+17.5×0.1=6.34m由于考虑轻型井点降水深度一般以6m为宜及现有井点管标准长度为6m,因此将总管埋设在地面下0.6m处即先挖0.6m深的沟槽,然后在槽底铺设总管。

此时井点管所需的长度:6.34-0.6+0.20(露出槽底高度)=5.91(m),(小于6.0,可满足要求)。

电梯井处的基坑深度比其他部分要深0.8m ,所以该处井点管长度改用7m。

井点管的间距,考虑粉砂土的渗透系数不大,初步选用1.6m 。

总管的直径选用127mm ,长度根据图布置方式算得:2(67.6+2×1.0)+(46.4+2×1.0)+(46.4-2×1.8-2×1.0) = 276.2 (m)抽水设备根据总管长度选用三套,其布置位置与总管的划分范围如图所示。

图1—36 某工程基坑轻型井点系统布置a )平面布置图(1、2、3—三套抽水设备编号、同时表示挖土时情况);b )高程布置图现将以上初步布置核算如下。

1)涌水量计算按无压不完整井考虑,由于凹字形中间插有一排井点,分为两半计算:含水层的有效深度H0按表1-9求出:,所以mH (99.10)00.194.4(85.10=+=)基坑中心的降水深度)(2.35.08.15.4m s =+-=83.00.194.494.41'/=+=+s s抽水影响半径R 按公式(1-58)求出:)(25.46599.102.395.1m R =⨯⨯=井点的假想半径X0按公式(1-59)求出:涌水量Q 按公式(1-57)求出:因此,按总管周长比例计算,整个基坑总涌水量为2)井点管数量与间距计算单根井点管出水量q 按公式(1-62)求出:)/(4.1750.105.01416.36533d m q =⨯⨯⨯=井点管数量n 按公式(1-63)求出:井点管间距D 按公式(1-64)求出:,取m 6.1因此,整个基坑井点管数量为(根) 3)抽水设备选用真空泵,根据每套机组所带的总管长度为276.2/3=92(m),选用W5型干式真空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1、工程简介
着中重说明基础工程中的地质概况、地下水概况以及与降水有关的情况,即为什么要降水?
2、降水方式方法及采取的措施
现场井点布置,采用的设备型号,技术参数等。

3、降水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在降水施工过程中,技术、质量、安全、环保应注意的事项
4、计算书(附后)
本节主要讨论轻型井点降水有关计算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
一、总涌水量计算
1.基坑总涌水量Q(m3/d),即环形井点系统用水量,常按无压完整井井群,
用下式计算公式:
(2H―s)s
Q=
lgR―lgx0
2.单井井点涌水量q(m3/d)常按无压完整井,按下计算公式:
(2H―s)s
q=
lgR―lgr
式中:K—土的渗透系数(m/d);
H—含水层厚度(m);
s—水的降低值(m);
R—抽水影响半径(m),由现场抽水试验确定,也可用下式计算:R=s√H? K r—井点的半径(m);
x0—基坑的假想半径(m,当矩形基坑长宽比小于5时,可化成假想半径x0的圆形井,按下式计算:x0=√F/π
F—基坑井点管所包围的平面面积(m2);
π—圆周率,取;
二、井点管需要根数
井点管需要根数n可按下式计算:
Q
n=m
q
式中 q=65π?d?l 3√K
式中:
n—井点管根数;
m—考虑堵塞等因素的井点备用系数,一般取m=;
q—单根井点管的出水量(m3/d);
d—滤管直径(m);
l—滤管长度(m);
三、井点管平均间距
井点管平均间距D(m),可按下式计算:
2(L+B)
D=
n-1
求出的D应大于15d,并应符合总管接头的间距(一般为80、120、160mm)要求。

式中:L—矩形井点系统的长度(m);
B—矩形井点系统的宽度(m);
四、例题
某工程基坑平面尺寸见图,基坑宽10m,长19m,深4.1m,挖土边坡1:。

地下水
位-0.6m。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该处地面下0.7m,为杂填土,此层下面有6.6m 的细砂层,土的渗透系数K=5m/d,再往下为不透水的粘土层。

现采用轻型井点设备进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机械开挖土方,试对该轻型井点系统进行计算。

解:(1)井点系统布置
该基坑顶部平面尺寸为14m×23m,布置环状井点,井点管离边坡为0.8m。

要求降水深度s=-+=4.0m,因此,用一级轻型井点系统即可满足要求,总管和井点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由井点系统布置处至下面一层不透水粘土层的深度为+=7.3m,设井点管长度为7.2m(井管长6m,滤管1.2m,直径0.05m),因此,滤管底距离不透水粘土层只差0.1m,可按无压完整井进行设计和计算。

(2)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含水层厚度:H=-=6.7 m
降水深度:s=-+=4.0m
基坑假想半径:由于该基坑长宽比不大于5,所以可化简为一个假想半径为x0的圆井进行计算:
x0=√F/π =√(14+×2)(23+×2)/=11m
抽水影响半径:R=s√H? K=×4√×5 =45.1m
基坑总涌水量:
(2H―s)s
Q=
lgR―lgx0
(2×―4)×4
=×5
―lg11
=419 m3/d
(3)计算井点管数量和间距
单井出水量:
q=65π?d?l 3√K
=65 × ×× 3√ 5
=20.9 m3/d
井点管数量:
Q 419
n=m =×=22根
q
在基坑四角处井点管应加密,如考虑每个角加2根井管,采用的井点管数量为22+8=30根。

井点管间距平均为:
2×(+)
D==2.77 m 取2.4m
30―1
井点管布置时,为让开机械挖土开行路线,宜布置成端部开口(即留3根井管数量距离),因此,实际需要井点管数量为:
2×(+)
D=―2≈根
用32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