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工业分析课件)第二章试样的采集,制备和分解

(工业分析课件)第二章试样的采集,制备和分解

采集人: 制样时间: 制样人: 制成试样量:
过筛号:
表 3 试样标签
28
煤试样的采集和制备
29
一、试样采集
煤堆(成千上万吨)
30
煤样的采集方法—1.布点
以地面为起点,相隔0.5m画平行线,再相隔1~2m向 地面画垂线,相交点( )即为采样点(子样).
由于煤堆太大时,按照经验方法采集:围绕煤堆四 周,从底下约1米开始,至顶部分三个环线段采集, 在环线上大概约3米采集一个试样。
棋盘法
21
四分法缩分 1.将细碎后的样品按堆锥法堆成圆锥,稍
微轻压成圆台状
22
2. 将圆台体矿物料 平均分成四份
3. 取对角线作为一份物 料,另一份弃去
23
2.2.4 缩分
注意!缩分后所取的试样量应满足公式: Q=Kda
Q —最低采样量,Kg d — 试样中的最大颗粒直径,mm K、a— 经验常数,K= 0.02~1,a = 1.8 ~2.5 注意点: 采样及缩分均要符合采样公式(M≥m)
2.1.1 固体试样的采集
对不均匀的物料,可参照下面的经验公式 计算试样的采集量:
Q=Kda
应根据物料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采样方法
式中:Q — 采集试样的最低量,Kg
d — 物料中最大颗粒的直径,mm
k、a — 经验常数
一般取:K= 0.02~1
a = 1.8 ~2.5
地质部门一般取 a=2 、如d=20mm时 K取(=)0.06
下午6时23分
32
采样点
刮掉表层0.1m,采样点 深度约为0.3~0.5米
采样工具:铁铲
采集回来的原样(物料)
合并
混匀
堆成园锥

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PPT课件

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PPT课件
然后开启自来水 旋龙 塞 2、 3头 和 使流水真空泵产生 将气体抽入气 样 经管 过一定时间 关闭自来水龙头 2、 3及 完 旋成 塞采样工作
4/24/2020
.
17
2020空气采样器
4/24/2020
.
18
二、液态物料样品的采集
(一)输送管道中的物料 (二)储罐器中的物料
1.大型储罐中的物料 2.小型储罐中的物料 3.槽车中的物料
4/24/2020
.
24
商品煤采样点图
... .... .....
30t以下
40t-50t
50t以上
4/24/2020
.
25
3. 物料堆中采样
进厂的成批物料,如果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取样,进 厂后可在分批存放的料堆上取样。
其方法是:在料堆的周围,从地面起每隔0.5m左右, 用铁铲划一横线,然后每隔1~2m划一竖线,间隔选 取横竖线的交叉点作为取样点,如图所示。在取样点 取样时,用铁铲将表面刮去0.1m,深入0.3m挖取一个 子样的物料量,每个子样的最小质量不小于5kg。最后 合并所采集的子样。
.
42
三、半熔法
是指熔融物呈烧结状态的一种熔样方法,又 称烧结法。此法在低于熔点的温度下,让试样与固 体试剂发生反应。
常用的半混合熔剂有:MgO-Na2CO3(2+3),
4/24/2020
.
23
(二)商品煤样品的采集
1. 物料流中采样
在物料流中采样,通常采用舌形铲,一次横断面采 取一个子样。采样应按照左、中、右进行布点,然后采 集。在横截皮带运输机采样时,采样器必须紧贴皮带, 而不能悬空铲取物料。
2. 运输工具中的物料
当车皮容量为30t以下时,沿斜线方向,采用三 点采样;当车皮容量为40t或50t时,采用四点采样 ;当车 皮容量为50t以上时,采用五点采样。

工业分析第二章试样的采取和制备ppt课件

工业分析第二章试样的采取和制备ppt课件

②松散物料(堆)
a. 小于2.5吨 7个采样单元元(点)
b.2.5~80吨
个采样单元(整数)
c.大于80吨 40个采样单元
2. 确定样品的量
①至少满足三次重复测定的样品量
②必须满足备考样品所需量 ③如需预处理,应满足所需量
批量t20
3.确定采样方法: ①从物料流中采样(传送带):按一定时间间隔采样。
稀氢氧化物溶解。钨酸盐,金属氧化物用氢氧化物 溶解。 2. 碳酸盐和氨分解法:浓碳酸盐,溶解硫酸盐(CaSO4) (BaSO4不溶) 氨的配位性,溶解铜锌,镉的化合 物
第二章 样品的采取和制备
第二节 固体样品的采取和制备
四、试样的分解 (四)熔融分解法:
将试样与酸性回碱性溶剂混匀后在适当容器内经高 温进行分解生成易溶于水的产物。 熔融分解法分解能力强,效果好,反应物浓度高,操作 麻烦,易引入杂质,易造成组分损失。
情感是人类最能引起共鸣的一种心理感受20201229张红梅工业分析20102011学年43hg10060mm瓶内压降至抽空容器采样法负压太高抽气泵减压法负压不太高负压状态气体采样装置连接直接把分析仪器和采样或者橡皮气囊为采样容器正压状态气体采样流水抽气法采样低负采样管采样瓶封闭液采样法常压状态气体采样inorganicanalyticalchemistryinorganicanalyticalchemistry艺术的感染力最有直接作用就是情感因素了审美就是主体与美的对象交流感情产生共鸣的过程
商品煤采样点图
... .... .....
30t以下
40 样品的制备基本操作 ①破碎:手工破碎 机械破碎 ②筛分:全部试样通过适当的筛子 ③混匀:手工混匀(堆堆法) 机械混匀 ④缩分:手工缩分(堆堆四分法) 机械缩分

分析化学教学 第二章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幻灯片PPT

分析化学教学 第二章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幻灯片PPT
浸泡液
上层水层
溶液
(I-)
过滤
残渣
加入
试剂
溶液
(I2)
萃取
分液
下层含碘单质的紫
色四氯化碳溶液
蒸馏
碘单质
凯式〔Kjeldahl〕定氮法实验原理 :
1.有机物中的氮在强热和CuSO4,浓H2SO4 作用下,
消化生成〔NH4〕2SO4
2.在凯氏定氮器中与碱作用,通过蒸馏释放出NH3 ,
收集于 H3BO3 溶液中。
微波法:绿色,速度快,准确度高
防止待测组分的损失; 防止引入干扰。
无机物: 水溶法
酸溶法〔HCl, HNO3, 王水〕
溶解法
碱溶法〔NaOH〕
酸熔法〔K2S2O7, KHSO4〕
试样的分解
熔融法
碱熔法〔Na2CO3, NaOH〕
有机物:无机元素:干式灰化法
〔马弗炉:400~700oC);湿式消解法
分析化学教学 第二章分析试样
的采取和预处理幻灯片PPT
本PPT课件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请学习完毕自行删除
本PPT课件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请学习完毕自行删除
本PPT课件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请学习完毕自行删除
定量分析过程概述
定量分析的任务是准确测定物质中有关组分含量
定量分析
分析步骤
结果计算
准确
取样——处理试样——别离测定——计算结果
〔硫酸+硝酸-加热煮解〕
关键溶解完全,不损失,不引入干扰物
别离及测定
根据组分性质、含量和对分析结果准确度要求选择
适宜的分析方法
沉淀
络合
掩蔽
分离
氧化还原
萃取
分离
色谱

试样的采集制备与分解课件

试样的采集制备与分解课件
采集制备
选取有代表性的矿石样品,破碎、研磨、筛分、 干燥。
分解方法
采用酸溶法分解样品,提取所需组分。
案例分析
分析测试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元素含量。
案例二
某塑料制品的物理性能测试
采集制备
选取不同批次的塑料制品样品。
案例分析
分解方法
采用热解法分解样品,获取所需组分 。
分析测试
利用热分析仪测定塑料的热稳定性、 热导率等物理性能。
废气处理
对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 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处理方法
酸碱处理
利用酸或碱对分解后溶液进行中和、 沉淀或溶解等操作,以获得所需组分 。
萃取分离
利用萃取剂将所需组分从分解后溶液 中分离出来,再进行纯化或分析。
蒸馏分离
通过加热、蒸发和冷凝等操作,将挥 发性组分从分解后溶液中分离出来。
离子交换
案例总结
01
02
03
04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得出 以下结论
采集制备是试样分解的前提, 制备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
分解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试样的 性质和测试目的来确定。
分析测试是试样分解的最终目 的,应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对采集的试样进行详细记录,包括 采集时间、地点、采集人员、采集 量等信息。
妥善保存
采集后的试样应妥善保存,避免受 潮、变质、损坏等情况发生。
02 试样的制备
制备流程
采集
分解
根据分析要求,选择适当的采样点, 使用适当的采样工具和方法采集具有 代表性的样品。
采用适当的分解方法将试样中的待测 组分释放出来,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 测定。

分析化学第二章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ppt课件

分析化学第二章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ppt课件

二、有机试样的分解
(一)干式灰化法 将试样置于马弗炉中加高温,在氧气作用下 使之分解,加少量酸浸取燃烧后的无机残余物。 1.氧瓶燃烧法 在充满氧气的密闭瓶内,用电火花引燃有机 物,瓶内可盛适当的吸收剂以吸收燃烧产物。然 后用适当方法测定。
2.定温灰化法 将试样置于坩埚内,在空气中加热炭 化,然后至于马弗炉内,在一定温度范围 使其灰化。残渣用合适溶剂溶解后,用合 适方法进行测定。
3.低温灰化法 利用射频放电来产生活性氧游离基,能在 低温下破坏有机物质。该方法可最大限度减少 挥发损失。 【优点】方法简单、避免由外界引入杂质。 【缺点】少数元素挥发或器壁粘附元素造成 损失。
(二)湿式消化法 用硫酸和硝酸的混合物与试样一起置于克 氏烧瓶内,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煮沸,硝酸能破 环大部分有机物,煮沸时硝酸逐渐分解挥发, 最后剩余硫酸,继续加热使产生SO3白烟在烧 瓶种回流,直到溶液变成透明为止。
m = Kda 或 m = Kd2 m为缩分出试样的最小质量(kg),d为试样 中最大颗粒的直径(mm),a和K为经验常数。 地质部门规定a值为2。
(二)土壤试样
样品特点:土壤组成具有不均匀性,影响因素 复杂。
1.采样点的布设:根据地形地貌及采样地块面 积决定,地形地貌复杂、面积大多布点。
2.采样时间:秋冬季至早春采样较好;了解土 壤污染情况可随时采样。
(2)研磨法
原理:利用研磨时产生的力使组织细胞破碎。
适用范围:实验室使用,常用于微生物、植物
组织细胞的破碎。
必要时可加入石英砂、氧化铝等助磨剂。
2.物理法
(1)反复冻融法
(2)急热骤冷法
(3)超声波破碎法:借助超声波的振动力破
碎细胞。
3.化学破碎法 原理:通过化学试剂对细胞膜的作用,使细 胞破碎。 为防止蛋白质变性失活— 低温下进行。 4.酶解破碎法 原理:利用酶的作用将细胞壁分解,使细胞 内含物释放出来。

2试样的采集分解与制备-49页文档资料

2试样的采集分解与制备-49页文档资料
a=1.8 ~ 2.5,地质部门一般规定为2.
1/9/2020
例:采集某矿石样品时,若此矿石的最大颗粒直径为20 mm,k 值为0.06 kg / mm2
mQ≥0.06 kg / mm2×(20 mm )2 = 24 kg 如果将上述矿石最大颗粒破碎至4 mm mQ≥0.06 kg / mm2×(4 mm )2 = 0.96 kg ≈ 1kg
当车皮容量为30t以下时,沿斜线方向,采用三点 采样;当车皮容量为40t或50t时,采用四点采样;当车 皮容量为50t以上时,采用五点采样。
1/9/2020
商品煤采样点图
... ....
30t以下
40t-50t
.....
50t以上
1/9/2020
3. 物料堆中采样
进厂的成批物料,如果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取样,进 厂后可在分批存放的料堆上取样。
1/9/2020
采样对象不同,采样方法也不相同: 气态物料样品的采集 液态物料样品的采集 固态物料样品的采集
1/9/2020
§2.1.2 气态物料的采集
采样对象不同,采样方法也不相同: 气态物料样品的采集 液态物料样品的采集 固态物料样品的采集
1/9/2020
§2.1.2 气态物料样品的采集
第二章 试样的采集、制备与分解
Chapter 2 Collection and preparation of test samples §2.1 试样的采集
工业分析测定步骤:
1 采样 2 制样 3 分解样品 4 消除干扰 5 方法的选择 6 结果的计算和数据的评价
1/9/2020
样品采集的意义
实验室样品就必须有较高的代表性. 实验室样品( laboratory sample ):送实验室供检 验或测试而制备的样品。就是按科学的方法所选取的 少量能代表整批物料或某一矿山地段的平均组成的样 品,也叫原始平均试样。 试样(test sample):由实验室样品制得的样品. 试料(test portion):用以分析测定所称取的一定量 的试样。 若试样与实验室样品两者相同,则称取实验 室样品,供分析所用的试料.

分析化学 第二章 试样的采集、制备和分解Chapter02

分析化学 第二章 试样的采集、制备和分解Chapter02

⑴ 酸熔法:K2S207 KHSO4
主要用于分解Al2O3、Fe2O3、TiO2、ZnO、 Cr2O3等。但对硅酸盐分解不完全。 在熔融状态,Fe(Ⅱ)被氧化成Fe(Ⅲ),但是 Mn(Ⅱ)、Cr(Ⅲ)不会进一步氧化。 为防止SO3挥发,开始时应小火加热,最后加 热至600~700℃熔融半小时左右。
3
样品处理 5 计算与评价
Calculation and Evaluation
Sample pretreatment
4
测定
Determination
§2.1 概述
一、术语:
子样:在采样点上采集一定量的物料 子样数目:在一个采集对象中应布采样点的个数 原始平均试样:合并所采集子样得到的试样 分析化验单位:应采取一个原始平均试样的物料总量
硝酸的配位能力很弱即使生成某些配合物, 也不稳定。 王水:充分利用硝酸的强氧化性,扩大其 应用,根据试样情况,可调节盐酸和硝酸的比 例。或者与HF、HClO4等混合使用。但使用 硝酸或混酸分解试样时,要注意器皿的匹配 和反应条件的控制。
H2SO4 热浓: 氧化性、脱水性、高沸点;稀:酸性 非氧化性溶解:
四分法
例:采集矿石样品,若试样的最大直径为10 mm, k =0.2 kg/mm2, 则应采集多少试样? 解: mQ ≥ kd 2 = 0.2 10 2 = 20 (kg) 例: 有一样品 mQ = 20 kg , k =0.2 kg / mm2, 用6号筛过筛, 问应缩分几次? 解: mQ ≥ kd 2 = 0.2 3.36 2 = 2.26 (kg) 缩分1次剩余试样为20 0.5 = 10 (kg) 缩分3次剩余试样为20 0.53= 2.5 (kg)≥2.26 故缩分3次 从分析成本考虑,样品量尽量少,从样品的 代表性考虑,不能少于临界值 mQ ≥ kd 2

第二章、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

第二章、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
1mm(18或20号筛)
H
11
细碎:中碎缩分后的样品,用圆盘细碎机、棒磨机或球磨机破碎至所需粒度。 防污染的样品或小是的样品可用玛瑶行星式球磨机或玛瑶钵三头研磨机碎 至所需粒度。
H
12
• 碎样过程应注意的事项
(1)在每个样品破碎的,须先将器械的各部清扫干净。 根据不同器械的特点,使用刷子、抹布或压缩空气清 扫。
PdCl2 等少数不溶于水外,HCl是一种良好的溶剂。Cl-
具有还原性和络合能力,可溶解软锰矿(MnO2)和赤铁矿
(Fe2O3)等
硝酸:具有氧化性,除金和铂族元素难溶外,
绝大数金属都能被溶。不过铁、铝、铬易被钝化,锡、钨
与硝酸生产不溶性的硝酸化合物。
硝酸是硫化物矿样的良好溶剂。
单质硫,如加KClO3或 溴水,可将S氧化为SO4-。
H
6
• 2.1.2.1 采样计算方法 1、一步采样公式
2、两步采样公式
H
7
• 2.1.3 采样方法 固体物料的采样、液体物料的采样、气体物料的采样
H
8
2.2 试样的制备
粗碎 过筛,混匀,缩分
弃去 弃去
中碎 过筛,混匀,缩分
粗副样
H
细碎 过筛,混匀
副样
分析试样
9
2.2.1 破碎 粗碎:鄂式破碎机。2~5mm(4~10号筛)
H
16
• 2.2.4 缩分
样品缩分(sample splitting)是化学分析等样品加工的步骤之一,是按一 定的要求,将破碎到一定颗粒直径的样品,分为若干份具有同等可靠性的 样品,或在加工、破碎以前对原始样品进行缩减的操作过程。样品缩分的 目的,是在保证样品可靠性的前提下,减少后续破碎的工作量或原始样品 的运输量,加快样品的加工速度。样品每进行一次缩分前,均需将样品充 分混匀。缩分后所得样品的重量,必须大于当时颗粒直径情况下所要求的 样品最小可靠重量。

第二章 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解读

第二章  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解读


结 论: 物料的颗粒越大,则最低采样量越多; 样品越不均匀,最低采样量也越多。
§2—1 试样的采集

例: 采 集 某 矿 石 样 品 , 若 此 矿 石 最 大 颗 粒 直 径 为
20mm,k值为0.06kg/mm2,问最少应采取多少试样?
解:Q = Kda = 0.06×202 = 24 (kg)


如果采样不合理,即使随后的分析程序再认真, 细致,测试的手段再先进也是徒劳的。
§2—1 试样的采集
二、几个术语
1.子样:用采样器在采样点上一次取得的一定量的物料。 2.子样数目:在一个采集对象中应布采样点的个数。 3.原始平均试样(总样):合并所采集子样得到的试样。 4.分析化验单位(采样单元):应采取一个原始平均试样的 物料总量,或一个总样所代表的物料总量。 如一个容器、一节车皮、或物料流中的某一时间段。 5.实验室样品:送往实验室供检验或测定的样品。 6.备考样品:与实验室样品同时同样制备的样品,在有争议 时可用作实验室样品。
§2—1 试样的采集
1、采样数量

数量要求:
1)至少满足三次重复检测的需要;2)有需要时必 须满足备考样品的需要;3)满足样品制备的需要。 数量过多——造成浪费 数量过少——不能满足代表性要求

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样品数量越少越好。一般根 据经验公式计算最低采样量。
§2—1 试样的采集

取样时,将取样钻由袋(罐、桶)口 的一角沿对角线插入袋(罐、桶)内的 1/3~3/4处,旋转180后抽出,刮出钻槽中 物料作为一个子样。
取样钻
(4)袋(罐)装物料采样

对于袋装物料,通常规定50件以内抽取5件; 51~100件,每增10件,加取1件; 101~500件,每增50件,加取2件; 501~1000件以内,每增100件,加取2件; 1001~5000件以内,每增100件,加取1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决定样品最低可靠重量的依据
1、样品的粒度:颗粒愈大,样品的最低可靠重 量愈大. 2、样品的比重:比重愈大,样品的最低可靠重 量愈大. 3、被测组份的含量:含量愈小,样品的最低可 靠重量愈大. 4、均匀度:愈不均匀,其的最低可靠重量愈大. 5、分析的允许误差:允许误差愈小,样品的最 低可靠重量愈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碎:对辊破碎机,0.84~1mm(18或20 号筛)
细碎:中碎缩分后的样品,用圆盘细碎机、 棒磨机或球磨机破碎至所需粒度。防污染 的样品或小是的样品可用玛瑶行星式球磨 机或玛瑶钵三头研磨机碎至所需粒度。
碎样过程应注意的事项
(1)在每个样品破碎的,须先将器械的各部清扫干净。 根据不同器械的特点,使用刷子、抹布或压缩空气清 扫。
也称样品加工公式,是指样品加工时用来确定样品可
靠质量和制定合理样品加工流程的各种经验公式。
切乔特等人把a规定为2,于是(2-1)可简化为
Q=Kd2
切乔特公式
在样品加工时,用以确定样品可靠重量的一种经验公式。
公式说明,样品的可靠质量与其中的最大颗粒直径平方成
正比。矿化越不均匀,样品的颗粒越粗,则要求的可靠重 量越大。切乔特公式是戴蒙德—哈里费达尔公式的简化, 由于它计算及应用简便,并能保证样品加工所必要的精度 ,在矿石采取试样中较为常用。
第二章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 演示文稿
优选第二章试样的采取制备和 分解ppt
2.1 试样的采取
试样采取的原则:要保证所取试样具有代表性 ,即试样的组成和被分析物料整体的平均组成 一致。
实际工作中要分析的物料各种各样,有的物料 组成极不均匀。对那些组成比较均匀的物料(如 金属、液体、气体以及尿素、碳铵等化工产品 等),可任意采取一部分或稍加混合后取一部分 ,即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分析试样。而像钢锭、 镁锭等物料.因表面和内部的凝固时间不同, 造成表面和内部所含杂质量有所不同.因此, 必须在不同部位和不同深度钻孔取样。
缩分方法
l.四分法
将已充分混匀的样品堆成一个圆锥体,用木板 压成圆锥台,再通过圆心按十字形用分
样板或十字分样架将其切为四等分,弃去任意对 角的两份,余下的两份继续拌匀、缩分,直到留 下最低可靠重量的样品。
2.正方形法
将混匀的样品摊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薄层。用 直尺或特制的木格架,将样品划成若干正方形, 然后用小铲将一定间隔的小方块中的样品整个取 出,做为分析试样或副祥。只要方格的完整性没 有破坏,就可以从中选取几个样品,这个方法常 用于缩分最后阶段的样品。
3.二分器法
二分器法在混匀工序中同时进行了缩分 ,二分器的槽数愈多,缩分的精确度愈高 。 粗碎或中碎阶段,样品量大干3kg的一 殷采用二分器法,较少样品采用四分法缩 分。对于细碎后不再进行缩分的样品,可 用四分法分取一半作为副样,另一半作为 正样,供分析用。
2.1.2.1 采样计算方法 1、一步采样公式
2、两步采样公式
2.1.3 采样方法
固体物料的采样、液体物料的采样、气体 物料的采样
2.2 试样的制备
粗碎 过筛,混匀,缩分
弃去 弃去
中碎 过筛,混匀,缩分
粗副样
细碎 过筛,混匀
副样
分析试样
2.2.1 破碎 粗碎:鄂式破碎机。2~5mm(4~10号筛)
2.2.2 过筛
在破碎过程中,过筛样品必须全部通过规定 的筛号,少量不能过筛的样品,粗碎时,可用中 碎机碎细至全部过筛;中碎时,可用因盘细碎机 碎至全部过筛;细碎时用玛瑙研钵研细至全部过 筛。
标准筛号及孔径的关系:
筛的网目是指一英寸长度(25.4mm)筛网上 的筛孔数,如100网目(或100号筛)是指一英寸长 度的筛网上有100个筛孔,除掉铜丝占据的空间 ,孔径为0.149mm。
2.1.2 采样单元
对于不均匀的物料,为了获得具有代表性的试样 ,除了考虑所取试样的最低质量外,还必须解决 应选取多少个采样点或采样单元的问题。 采样 单元应为多少,决定因数有2个:
(1)试样中组分含量与整批物料中组分平均含量之 间的允许误差,即采样的准确度。准确度要求越 高,则采样单元应越多。
(2)物料的不均匀程度。物料的不均匀程度既与物 料颗粒大小有关(如块状、粒状和粉状,其均匀 程度是不同的),也与组分在颗粒中的分布有关 。物料越不均匀,采样单元应越多。
〔2)碎样时应尽量防止粉末飞扬。偶尔跳出的大粒.须放 回碎样器内,继续破碎。整个破碎过程,损失不得超 过全部样品的5%。
(3)碎样过程中,任何未能磨细过筛的颗粒都不能弃去, 必须破碎至全部通过筛孔。
(4)加工过程由于挤压、摩擦等作用,温度升高,会使某 些样品发生化学变化,如:结晶水的损失;由于破碎 ,样品表面积增大,吸水能力增强;一些低价矿物变 为高价,高价的变为低价等。这些变化会使某些项目 的测定结果产生误差。因此对于这些类型的样品在加 工时应视样品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措施。
2.2.4 缩分
样品缩分(sample splitting)是化学分析等 样品加工的步骤之一,是按一定的要求, 将破碎到一定颗粒直径的样品,分为若干 份具有同等可靠性的样品,或在加工、破 碎以前对原始样品进行缩减的操作过程。 样品缩分的目的,是在保证样品可靠性的 前提下,减少后续破碎的工作量或原始样 品的运输量,加快样品的加工速度。样品 每进行一次缩分前,均需将样品充分混匀 。缩分后所得样品的重量,必须大于当时 颗粒直径情况下所要求的样品最小可靠重 量。
2.1.1采取量
戴蒙德—哈里费达尔(Demond—Haiferdall )公式:
Q=Kda (2-1)
Q-应采取试样的最低可靠质量(kg)
d-试样中最大颗粒的直径(mm) K, a-分别为加工系数、缩分系数,与物料的种类、均匀 程度和易破碎程度有关。一般矿石K在0.5-1之间。样品越 不均匀,K值就越大。特殊样品其K>1。a介于1.5-2.7。
2.2.3 混合
在一个样品中,常合有数种矿物,而不 同矿物的密度、硬度、化学成分互不相 同。有的矿物很脆,容易破碎,有的很 坚硬,不易破碎;有的密度大、有的密 度小。经过几次破碎和过筛后,会明显 地看到难破碎的组分留在后面,呈现不 均匀的分布。在堆锥时,锥顶部为较细 和较轻的组分,锥底多为较大的和较重 的组分,这种现象叫做偏集现象。在样 品缩分时,必须使样品混合均匀,从其 中取出的任意部分均有代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