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诊断及鉴别
吻合口溃疡诊断与治疗PPT

康复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 定期刷牙、漱 口,使用牙线
等工具
饮食调整:避 免辛辣、刺激 性食物,多吃 富含维生素和 蛋白质的食物
保持口腔湿润: 使用口腔喷雾、 漱口水等保持
口腔湿润
定期复查:定 期到医院复查, 了解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吻合口溃疡的并发症及处理
并发症类型
感染:细菌、真菌、病毒等感染 出血:吻合口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狭窄:吻合口狭窄、消化道狭窄等 穿孔:吻合口穿孔、消化道穿孔等 梗阻:吻合口梗阻、消化道梗阻等 肿瘤:吻合口肿瘤、消化道肿瘤等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 口腔疾病
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紧张、焦虑 等不良情绪
预防复发
保持口腔卫生:刷牙、漱口、使 用牙线等
戒烟戒酒:减少口腔刺激,降低 复发风险
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酸、甜 等食物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及时发现并治疗口腔疾病
吻合口溃疡的护理
日常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每天刷牙两次,饭后漱口 饮食调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保持口腔湿润:多喝水,使用口腔喷雾剂 避免口腔损伤:避免咬硬物,使用软毛牙刷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病情变化 保持良好心态:保持乐观心态,避免焦虑和紧张
YOUR LOGO
吻合口溃疡诊断 与治疗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
吻合口溃疡的诊 断
吻合口溃疡的治 疗
吻合口溃疡的预 防
吻合口溃疡的护 理
吻合口溃疡的并 发症及处理
吻合口溃疡的诊断
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红肿、疼痛
溃疡边缘清晰,底部有黄色或白 色渗出物
溃疡面大小不一,形状各异
溃疡愈合后容易复发
口腔溃疡的鉴别诊断

知识点6 口腔溃疡鉴别诊断
学时:内容概述学习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口腔溃疡|鉴别诊断
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经久不愈的口腔溃疡主要有三种:结核性、创伤性和癌性。
鉴别要点是:1.从病史上鉴别: 结核性溃疡有结核病史、创伤性溃疡有创伤史、癌性溃疡常有异常刺激史,如牙残根、不良修复体等,也可能有癌前病变,如白癍等。
文本:口腔溃疡鉴别诊断
口腔溃疡鉴别诊断
结核性溃疡创伤性溃疡癌性溃疡
病史结核病史创伤史有刺激史、癌前病变等
部位舌缘、舌背、龈缘舌缘、唇、颊粘膜牙龈、舌、颊唇粘膜
病程发展缓慢、病程长除去病因后溃疡愈
合
较快
溃疡特点边缘不规则,呈鼠咬
状;潜凹状;底部见
水肿的颗粒状肉芽
组织;肉芽面上有脓
性渗出物和干酪样
坏死
溃疡不规则;溃疡面
清洁有黄色假膜;溃
疡基底和周围均柔
软;可发现残根、牙
冠边缘锐利、牙伸
长、不良修复体等创
伤因素
溃疡中间凹陷,边缘
隆起呈火山口状;溃
疡面上有浆液渗出,
易出血,呈黄褐色;
溃疡基底部高低不
平,并常有坏死组
织;溃疡基底及周围
较硬;恶臭
疼痛显著如无感染,疼痛较轻剧痛(舌)
其他可伴有淋巴结核
淋巴结疼痛(感染
时)
可发生淋巴结转移。
口腔溃疡的诊断和护理

遗传因素
口腔溃疡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可能与遗传有关。
其他可能原因探讨
精神因素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情绪因素 可能影响口腔黏膜的健康。
生活习惯
熬夜、劳累、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 活习惯可能增加口腔溃疡的发病风 险。
环境因素
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环境因素也 可能对口腔黏膜产生不良影响。
03
诊断方法与技巧
口腔溃疡的诊断和护 理
汇报人:XX 2024-02-03
目录
• 口腔溃疡概述 • 口腔溃疡病因分析 • 诊断方法与技巧 • 护理原则与措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口腔溃疡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口腔溃疡是指出现在口腔黏膜上 的溃疡性损伤,通常表现为圆形 或椭圆形的疼痛性溃疡。
口腔黏膜修复技术
采用生物材料修复口腔黏膜,加速溃疡愈合。
免疫调节治疗
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口腔溃疡,采用免疫调节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日常自我管理建议
保持口腔卫生
定期刷牙、漱口,减少 口腔细菌滋生。
饮食调整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如辛辣、酸甜等,以 免加重溃疡。
生活习惯改善
避免熬夜、减轻压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断是否存在感染。
免疫功能检查
检测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指 标,以评估患者免疫功能状态。
病原学检查
对于疑似感染性口腔溃疡,可进 行病原学检查,如细菌培养、病
毒分离等。
影像学检查法
X线检查
对于部分口腔溃疡患者,可通过X线检查排除牙齿疾病或颌骨病变。
CT/MRI检查
对于复杂病例或疑似恶性肿瘤患者,可进行CT或MRI检查以明确诊断。
脾胃病科 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复发性口腔溃疡急性发作期的门诊患者。
一、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口疮(TCD编码:BRK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复发性口疮性溃疡(ICD-10编码:K12.002)。
第一诊断为复发性口腔阿弗他溃疡(ICD-10编码:K12.006)。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李乾构等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口腔黏膜病学》第三版(陈谦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协作组制定的“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诊疗方案”。
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常见证候:胃火炽盛证心脾积热证脾虚湿热证阴虚火旺证心脾两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协作组制定的“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
2.创伤性溃疡、癌性溃疡、感染性口炎、白塞氏病者不进入本路径。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3)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血沉、免疫功能、口腔黏膜病理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胃火炽盛证:清胃降火,通腑泄热。
口疮中医辩证论治

口疮是指口舌粘膜上出现淡黄色或灰白色小溃疡,局部灼热疼痛的一种疾病。
口疮的范围较广,凡口腔颊腭、唇舌粘膜发生点状溃疡性损害的病变,均属本病范围.口疮又名口疡,发生于口唇两侧者,称燕口疮;满口糜烂,色红作痛者,称为口糜.小儿口疮的发生如与疳病有关者,称为口疳。
其病理和治疗大体相同,故一起讨论.西医学中的疱疹性口炎、球菌感染性口炎、复发性口疮、创伤性口腔粘膜溃疡、口腔粘膜结核性溃疡、白塞综合征等均属于中医“口疮”的范畴。
小儿常见疱疹性口炎和球菌感染性口炎。
口疮为小儿常见的口腔疾患,任何年龄小儿均可发病,以2—4岁为多。
本病可单独发生,或因其它疾患致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伴发.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小儿口疮一般预后良好,但失治、误治可导致重症,或反复发作,耗气伤阴,转为疳病。
口疮之名,首见于《内经》,后世医家多有阐发。
《诸病源候论》明确指出口疮之病因在于心脾热盛。
《圣济总录》指出口疮之病有实有虚。
《小儿药证直诀》未论及口疮,但钱乙门人阎季忠所著《阎氏小儿方论》有治口疮方药。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唇口病论》说:“风毒湿热,随其虚处所著,搏于血气,则生疮疡……若发于唇里,连两颊生疮者,名曰口疮。
若发于口吻两角生疮者,名曰燕口疮。
”《幼科类萃》指出小儿与母同服药的必要性。
《幼幼集成》指出孕母怀胎,对胎儿的影响不容忽视,指出胎禀因素。
历代医家对小儿口疮的病因病理及分证论治作了精辟的论述。
现代对小儿口疮的研究主要偏重于临床研究,辨证论治的认识不断提高,多种疗法治疗小儿口疮有许多总结报道,以药物内服或外用者为多,亦有其它方法。
实验研究主要侧重于复发性口疮的病因病理研究,从不同方面阐明了药效原理,有助于提供,临证选方用药参考。
【病因病机】一、病因多种病因可引起口疮,常见的有外感因素、食伤因素和正虚因素3类。
1.外感病因 外感风、火(热)、湿、燥邪均可致口疮,而风邪、燥邪及湿邪常与火邪相合而致病。
最常见者,为风热外感,引动心脾两经内热,蒸于口舌粘膜为口疮。
口腔常见病的识别和诊治实验报告

题目:口腔常见病的识别和诊治实验报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口腔常见病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之一。
口腔是人体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入口,也是人体最基本的生理功能之一。
口腔常见病的识别和诊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口腔常见病的识别、诊治实验报告以及日常护理等方面展开介绍,希望能为读者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一些帮助。
一、口腔常见病的识别1. 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上的溃疡性病变,常见于口腔黏膜表面,病变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较整齐,溃疡面较平坦。
溃疡通常伴有疼痛感,严重影响口腔功能和饮食,给患者带来不适感。
2. 牙龈出血牙龈出血是指牙龈在刷牙、吃硬食物或化脓性炎症时因炎症而出现的出血现象。
牙龈出血可能是由于口腔卫生不佳导致的牙龈炎症,也可能是因为牙周炎等疾病导致的。
3. 龋齿龋齿是口腔常见病中的一种,是由于牙齿表面的釉质受到酸性物质的腐蚀而引起的。
龋齿会导致牙齿疼痛、牙齿变色、牙齿表面凹陷等症状,严重影响口腔健康。
二、口腔常见病的诊治实验报告1. 病例分析我们在实验中选取了一名患有口腔溃疡的患者进行观察和诊治。
患者口腔溃疡面积较大,伴有明显的疼痛感。
经过口腔拍片和检查,发现溃疡部位没有其他病变,初步诊断为单纯口腔溃疡。
2. 治疗方案针对口腔溃疡患者的治疗方案,我们首先进行了口腔溃疡面部位的局部消炎处理,然后配合口腔溃疡药物进行局部涂抹。
患者在3天后出现明显好转现象,疼痛感减轻,溃疡面开始愈合。
3. 随访观察我们对患者进行了长期的随访观察,发现口腔溃疡痊愈后并未再次发作。
通过实验报告的诊治实验,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口腔溃疡治疗方案,为口腔溃疡的诊治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治疗方法。
三、口腔常见病的日常护理1. 定期口腔护理定期口腔护理是预防口腔常见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每天早晚刷牙并使用牙线、漱口水等工具进行口腔清洁,能减少牙菌斑和牙结石的产生,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病率。
2. 饮食调理均衡饮食有助于口腔健康。
减少甜食和饮料的摄入,多食用富含钙、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助于口腔健康的维护。
口腔溃疡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最全)

口腔溃疡开放分类:健康科学医学名词医学术语口腔科疾病小儿疾病编辑词条分享新知社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QQ空间网易微博开心001天涯飞信空间MSN移动说客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凹、周围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发疼痛,一般一至两个星期可以自愈。
口腔溃疡成周期性反复发生,医学上称"复发性口腔溃疡"。
可一年发病数次,也可以一个月发病几次,甚至新旧病变交替出现。
口腔溃疡诱因可能是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
系统性疾病、遗传、免疫及微生物在口腔溃疡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编辑摘要目录1 概述2 病因3 临床表现4 诊断与鉴别诊断5 治疗口腔溃疡 - 概述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民间又称为“口疮”“上火”,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周围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发疼痛,一般一至两个星期可以自愈。
口腔溃疡成周期性反复发生,医学上称"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或复发性阿弗他性口炎(RAS)。
可一年发病数次,也可以一个月发病几次,甚至新旧病变交替出现。
该病多数发生在20~50岁之间。
口腔溃疡 - 病因虽然至今仍不能完全明确口腔溃疡的确切病因,但多数学者认为口腔溃疡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免疫、遗传和环境可能是口腔溃疡发病的“三联因素”,即遗传背景与适当口腔溃疡示意图的环境因素(包括精神神经体质、心理行为状态、生活工作和社会环境等)可引发异常的免疫反应而出现口腔溃疡特征性病损。
也有人提出“二联因素”论,即外源性因素(病毒和细菌)和内源性诱导因素(激素的变化、精神心理因素、营养缺乏、系统性疾病及免疫功能紊乱)相互作用而致病。
大多数医生认为,口腔溃疡与以下因素有关:1、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患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易发生口腔溃疡,主要是通过影响免疫系统而致病。
口疮

写在课前的话口疮分为广义的口疮和狭义的口疮。
一般来说,广义的口疮是指的在口腔内任何性质的口腔溃疡,常见的复发性阿弗他性口腔溃疡、扁平苔藓,及创伤性溃疡、结核性溃疡、癌性溃疡,都归在广义口疮的范围之内。
引起口疮的原因与很多因素有关,目前还不能定论。
由于狭义的口疮其表现临床表现与广义的口疮有类似的地方,所以需要与进行鉴别。
通过本节学习,旨在使大家能够了解口疮这个疾病,能够诊断疾病,并做好鉴别诊断,避免贻误病情。
什么是口疮?狭义口疮和广义口疮是如何界定的?它是如何引起的?临床都有哪些表现?一、概念口疮分为广义的口疮和狭义的口疮。
一般来说,广义的口疮是指的在口腔内任何性质的口腔溃疡,常见的复发性阿弗他性口腔溃疡、扁平苔藓、创伤性溃疡、结核性溃疡、癌性溃疡,都属于广义的口疮。
人们习惯上所说的口疮,指的是狭义的口疮。
也就是西医的复发性阿弗他性口腔溃疡。
复发性阿弗他性口腔溃疡是指反复发作的、疼痛的、原因不明的口腔内溃疡。
一般好发于青壮年。
有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特点。
因为经常复发,可以出现此起彼伏的特征,病史可以几年,或者二十几年。
二、病程1、初期散在小水泡。
2、一天后破溃成圆型或椭圆型,直径约0.1~2厘米;边缘有充血带,或周围红肿高起,中央凹陷;底部有由坏死组织形成的黄白色假膜,灼热疼痛。
3、本病有自愈倾向。
轻型和口炎型一般在7~10天自愈。
4、可能继发感染。
三、病因复发性阿弗他性口腔溃疡的病因很复杂,个体差异也非常大,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内分泌障碍等有关,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便秘、睡眠不足、疲劳、精神紧张、月经周期等各个方面有关,但是原因还不能定论。
四、诊断1、根据口腔溃疡的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特征。
2、根据病程的自限性。
3、根据临床表现:红——溃疡边缘充血。
黄——中央黄色假膜。
凹——溃疡中央凹陷。
痛——疼痛明显。
五、临床表现及分型复发性阿弗他性口腔溃疡的分型,一般分成轻型、口炎型和重型。
溃疡发病的过程当中,各型可以互相转换,重型的口腔溃疡,有可能继发感染。
口腔溃疡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口腔溃疡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摘要:口腔溃疡(oral ulcer)是一种口腔黏膜疾病,在所有的口腔黏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普通人群中患病率高到10%。
精神紧张、郁闷、缺少睡眠、消化不良、普通感冒、缺少营养、缺少维生素等多重原因均可能导致口腔溃疡的发生。
医学上对口腔溃疡定义为:口腔黏膜上皮由于炎症性坏死导致局部组织腐烂、缺损、缺失。
临床上对口腔溃疡的严重程度分为只波及黏膜上皮表层的浅层溃疡和抵达结缔组织的深层溃疡。
前者痊愈后通常不会留下疤痕,后者在痊愈后会留下疤痕。
该疾病发病年龄分布在10-30岁之间,女性居多,四季都会发病,一般在10天左右能够自行愈合。
根据不同的原则口腔溃疡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根据是否常常复发分为偶然性口腔溃疡和复发性口腔溃疡;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浅层溃疡和深层溃疡;根据病因可分为遗传性口腔溃疡、机体功能异常性口腔溃疡、创伤性口腔溃疡。
本文就口腔溃疡根据病因给予分类,列出相应的临床症状,并临床诊断治疗方案。
关键词:口腔溃疡临床表现诊断【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186-01口腔溃疡(oral ulcer)是一种口腔黏膜疾病,在所有的口腔黏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普通人群中患病率高到10%。
精神紧张、郁闷、缺少睡眠、消化不良、普通感冒、缺少营养、缺少维生素等多重原因均可能导致口腔溃疡的发生。
医学上对口腔溃疡定义为:口腔黏膜上皮由于炎症性坏死导致局部组织腐烂、缺损、缺失。
临床上对口腔溃疡的严重程度分为只波及黏膜上皮表层的浅层溃疡和抵达结缔组织的深层溃疡。
前者痊愈后通常不会留下疤痕,后者在痊愈后会留下疤痕。
该疾病发病年龄分布在10-30岁之间,女性居多,四季都会发病,一般在10天左右能够自行愈合。
根据不同的原则口腔溃疡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根据是否常常复发分为偶然性口腔溃疡和复发性口腔溃疡;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浅层溃疡和深层溃疡;根据病因可分为遗传性口腔溃疡、机体功能异常性口腔溃疡、创伤性口腔溃疡。
口疮

一般数天至数周可以愈合
呈进行性发展,数月甚至多 年不愈合
一般形态比较规则,圆、椭 圆或呈线条形,边缘整齐, 清楚,与周围组织分界清, 凹陷的基底部较平滑,摸上 去柔软,疼痛明显
形态多不规则,边界不清, 边缘隆起呈凹凸不平状,溃 疡底部不平,呈颗粒状,触 之质硬韧,明显区别于正常 粘膜,溃疡疼痛反而不甚明 显
➢ 3. 病损局限于口腔后 部,如软腭、悬雍垂、 扁桃体处等,不累及牙 龈。
➢ 4. 有自限性,病程大 约7天。
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口炎
➢特征
是由水 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1、中老年多见,一 般为初次发病。
2、面部病损发生在 三叉神经分布区,有剧 烈痛,水疱成簇或散在, 可相互融合。
3、口腔粘膜疱破后形 成溃疡,皮肤疱破后结 痂。
坏死性龈炎又称牙瘠,发生原因是口腔内梭形杆菌 和螺旋体大量繁殖感染所致。一般在身体抵抗力降 低、营养不良、过度疲劳时客易发生。本病多为接 触传染,在同一家庭和集体生活的儿童中,可以互 相传染,春末初夏的天气特别容易患此病。
起病较急,初起的二、三日内,牙龈红肿、出血, 牙龈边缘腐烂。糜烂处有灰白色假膜覆盖,容易拭 去。龈乳头如刀切状消失,口腔有恶臭,唾液分泌 增多,睡眠时从口角流出,常将枕被污染。溃烂如 蔓延至颊、腭、唇、舌等处,则成为坏死性口炎。
鹅口疮
➢ 临床特征: 口腔、舌上布满白屑,状如鹅口。
又名“雪口”
口腔白屑,点状或块状,周围可 见红晕,状如凝乳,不易擦去,擦 去后见粘膜潮红,粗糙。不痛,不 流涎,一般全身症状轻。
诊断要点
➢ 症状:舌上、颊内、牙龈、上颚 散布白屑,可融合成片。重者可 向咽喉处蔓延,影响吸奶与呼吸, 偶可累及食管、肠道、气管等。
结核性溃疡
口腔溃疡诊断及鉴别PPT课件

〔五〕、梅毒
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 系统性传染性疾病。
一期梅毒:〔下疳〕 是感染后3-4周在侵入部位发生的病 变,损害为黄红或暗红色圆或椭圆 形单个溃疡 二期梅毒〔粘膜斑〕:
感染7—10周后由于螺旋体的感 染和毒素作用,出现粘膜斑损害, 好发于颊、龈、舌腭、悬雍垂,呈 灰白色亮面微隆的斑块, 常为圆形、 椭圆形或环形,易发生溃烂
口腔粘膜的结构及功能
保护功能:如阻止微生物 侵袭,抵抗一定的压力。 口腔粘膜渗透性小,只对 小分子有渗透作用,主要 在舌腹和口底。 助消化功能:能分泌唾液, 助于说话咀嚼、吞咽消化。
特点:
口腔粘膜湿润衬里有角化和 非角化结构,具有皮肤和消 化道粘膜的某些特点。
二、口腔溃疡概述
定义
溃疡是上皮的 完整性发生持 续性缺损或破 坏,表层坏死 脱落而形成凹 陷。
〔十一〕、坏死性牙龈炎
特点: 由螺旋体和梭形 杆菌感染引起。 单个或多个龈乳 头坏死、脱落而 形成溃疡面。出 血、恶臭。
小结
1、不同原因引起的口腔溃疡尽管表现根本 一致,组织病理学有的有特异性表现,有的 无特异,因此须结合病史进行分析。 2、溃疡部位固定,持续2--3周,经排除病因 或诊断性治疗2周后未愈者须作组织病理学 检查或血清学等其他特异性检查。 3、对溃疡进行活检时,应切取局部溃疡底 部和溃疡周边的组织,以有助于鉴别。
〔十〕、手 足 口病
由柯萨奇A-16型病毒和肠 道病毒71型引起 特征:1、发病多为学龄前 儿童。夏秋季发病多,有 疾病流行史。 2、患儿体温可升高至38℃, 全身病症轻。 3、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均 可发生疱损,粟粒大小, 密集或散在分布,疱破后 形成的溃疡可达绿豆或黄 豆大小,溃疡周围有红晕 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