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功利主义发展的研究

合集下载

理解庄子对功利主义的批判与反思

理解庄子对功利主义的批判与反思

理解庄子对功利主义的批判与反思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庄子的过程中,我深刻理解到他对功利主义的批判与反思。

庄子的思想体系中,包含了对功利主义的深入思考,他认为功利主义的追求是对人性的一种扭曲和剥削,同时也是对自然秩序的破坏。

以下是我对庄子思想的分析和心得。

首先,庄子对功利主义的批判主要体现在他对人的追求和价值观的反思上。

庄子认为,人应当追求的并不是功利的利益,而是内心的自由和内在的真实。

他反对功利主义将人的价值仅仅看作是对外在利益的追求,而忽视了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

在庄子看来,人的价值不应该仅仅通过物质的积累来衡量,而是应该通过个体的自我完善和精神的升华来体现。

这种批判揭示了功利主义的局限性,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的价值和追求的本质。

其次,庄子对功利主义的反思还体现在他对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思考上。

庄子认为,功利主义的追求往往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利益的冲突,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他主张人们应该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即顺应自然的规律,摒弃功利的心态,以达到社会和谐的状态。

庄子的这种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当反思功利主义对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冲击,寻找一种更加和谐与稳定的发展模式。

此外,庄子对功利主义的批判还体现在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上。

庄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的规律,而不是违背自然的本性。

他反对功利主义将自然资源和环境仅仅看作是满足人的利益的工具,而忽视了自然的价值和尊严。

庄子的这种思想对于当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当反思功利主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综上所述,庄子对功利主义的批判与反思体现在他对人的追求和价值观的反思、对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思考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上。

庄子的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当深入研究和理解他的思想,从中汲取智慧,为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成长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功利主义教育

功利主义教育

功利主义教育1. 引言功利主义是一种道德理论,强调的是行动的结果对于判断其道德价值的重要性。

在教育领域中,功利主义教育理念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本文将探讨功利主义教育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将分析功利主义教育的优缺点,辩证地观察其对于学生的影响。

2. 功利主义教育的定义功利主义教育是一种基于功利主义道德理论的教育方法。

它强调追求最大的效益和利益,将个体的幸福和社会的利益作为评估行动的标准。

在功利主义教育中,教育目标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和生活中取得成功。

3. 功利主义教育的特点3.1 重视个体利益功利主义教育注重个体的利益和幸福感。

在功利主义教育中,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是教育目标制定的重要参考。

教育者将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制定教学计划,并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利益。

3.2 着眼于实际技能和知识功利主义教育强调实际技能和知识的培养。

教育目标不仅仅是传授学生基础的学科知识,而是帮助他们获得实际应用的技能。

在功利主义教育中,学生将接受与职业发展相关的实践培训和实习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涯。

3.3 追求最大效益功利主义教育追求最大效益。

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将根据社会需求和职场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育者会关注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就业市场的需求,以培养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学生。

4. 功利主义教育的应用4.1 职业教育功利主义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应职场需求的实际技能和知识。

通过与工作场所的合作,职业教育旨在为学生提供就业前景广阔的机会。

4.2 经济教育在经济教育中,功利主义教育的理念也是关键所在。

经济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精神,以提高个体和社会的经济效益。

功利主义教育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和机会,培养他们适应经济社会的能力。

5. 优缺点分析5.1 优点•强调个体利益:功利主义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需求和利益,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浅析功利主义的发展

浅析功利主义的发展
为 ,人们 一切行 为的标 准都 是以增加幸福或者是减少幸福作为 首先 ,穆勒认为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 中的最 大幸福原 则仅 衡量 的依据标准 。 一般情况下 , 人们 的行为 目的都趋 向于增加幸 仅是快乐原则 ,他只从量 的方 面考察 了功利 主义 的物质 和生理 福感 。从单个人 的角度来考 虑 , “ 最大幸福原则”支配着个人行 为 ,单个个体 的所 有行 为最 终 目的都是以实现其 自身的幸福最 大化为最重要 的 目标 , 从社会 的角度来考虑 , 社会公 共部 门的一 感受 ,也因此其功利主义也被当时 的道德家们指 责为伊壁鸠 鲁 的快乐 主义的变种 , 是鼓 吹感官享乐 的 “ 猪 的哲 学” 。而穆 勒认 为, 从 量的方 面看 待功利主义是 荒谬 的 , 应 该从质 的方面衡 量 。
念。 针对 人们对 功利主义的误解 , 穆勒特别指 出 : “ 功利 主义以 的安全 系数 , 从 国家 的战略角度来说也是很有益处的。 但是火 车 幸福为标准定行为之正 当, 并 非指行为者 自己的幸福 , 而是 线路 的建设 , 涉及沿线 的拆迁 问题 , 肯定会损 害到一部 分人 的利 指一切相关 的人们 的幸福 。功利 主义要求人在他 自己的幸福 和 益 , 但是不能 因为损害到这一部分人 的利益 , 就停止火 车线路 的 他人的幸福之间做到严格 的公平 ” , 即功利 主义者认为社会政 策 建设 。这个 时候从 马克思主义功利观的角度来 考虑 的话 , 就要 以 应该保护所有人 的利益 , 而不只是上层阶级的利益 , 当不 同人 的 集体 的利益为重 , 同时兼顾个人利益。 边 沁从 资产 阶级 自由主义 利益产生冲突 的时候 ,他们主张最佳选择是能促进最大多数人 的角度 出发 , 提 出社会集体利益只是一种抽象 的利益 , 是 社会成 的利益的做法 。 由此可见 , 片面的把功利主义理解为追求个人 功 员个人利益 的总和 , 不能为 了抽象 而牺牲具 体 , 如果个 人利益都 利和幸福的个 人主义的观念是不正确 的, 把功利主义贴上“ 资本 被牺牲 了, 那也就没有什么社会 利益了。边沁 的这种观点更强调 主义” 标签的说法也完 全是一种 污蔑 。 个人利益 , 把社会集体利益当成是个体利益简单 的叠 加 , 把 社会 二、 边沁 的功利 主义观 利益抽象化看待。 并 由此认为个人利益高于社会集体利益 。 这其 边 沁的功利主义从 根本上说有两个前提和 出发点 : 第一, 最 实是资产阶级的利 己主义 的一种表现 。 大幸福原则 ; 第二, 自 利选择原理。 对于“ 最大幸福原则 ” , 边 沁认 四、 穆 勒对边沁 功利主 义的批 判与 改造

中国教育问题的根源_功利主义还是反功利主义

中国教育问题的根源_功利主义还是反功利主义

中国教育问题的根源_功利主义还是反功利主义导言:当前,中国教育问题备受关注,广泛讨论了众多相关议题,如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和教育公平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根源于中国教育制度和价值观的缺陷。

其中,功利主义和反功利主义是影响中国教育的两个重要因素。

本文将围绕这两种主义展开讨论,以期寻找和提出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可能路径。

一、功利主义:功利主义的侷限功利主义教育追求目标明确、实用性强的教育内容和手段。

在追求提高学生应试成绩的过程中,功利主义教育忽视了学生自主思考、人格培养等方面的发展,使学生将学习变成了单一的应试模式,沦为试题的机械答题者。

功利主义教育的过度关注学生应试成绩,也进一步加剧了教育公平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被边缘化,个体发展的多样性受到限制。

功利主义也影响了教师的职业发展。

教师们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单纯追求升学率和优秀率,教书育人的任务变为“教书育考”。

这种教育环境下,教师晋升和评价体系更倾向于应试成绩和学术研究,忽视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发展。

二、反功利主义:反功利主义教育的价值与功利主义教育形成对比的是反功利主义教育,它试图通过强调学生的人格培养、价值观教育和自主学习等来实现教育目标的多元化。

反功利主义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关注培养学生的品格、能力和兴趣,追求教育的全面发展。

它的价值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这对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国家的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而反功利主义教育也对教师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学生发展的多样性。

同时,教师应更多地扮演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合理引导和支持。

三、中国教育问题的根源中国教育问题的根源既包含功利主义教育的侷限性,也包含反功利主义教育的不足。

在实际应用中,两种主义往往受到政策和制度的制约,难以得到充分发展和落地。

功利主义教育思想探悉

功利主义教育思想探悉

功利主义教育思想探悉前言功利主义教育思想是西方教育史上的重要思潮之一。

它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实用的技能和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就业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起源、发展,以及对教育实践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究。

起源与发展功利主义教育思想起源于18世纪末英国。

当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社会对实用性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教育也开始朝着这个方向转变。

杰里米·边沁是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福利,而福利的衡量标准应该是人们的快乐和幸福程度。

因此,在边沁看来,教育应该注重实用性,培养学生掌握实用技能和知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功利主义教育思想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

例如,19世纪中叶,美国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在其著作《功利主义》中提出了带有更加严密理论框架的行为功利主义理论,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

影响与争议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促进了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培养了大量实用专业人才。

其次,它强调实用性教育,不仅符合当时社会的需求,也为劳动人民带来了实际利益和幸福感。

然而,功利主义教育思想也引起了争议。

其中最主要的争议是,功利主义教育思想是否损害了教育的目的和本质。

一些批评人士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应该仅仅是培养实用性技能,而应该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负责。

他们认为,功利主义教育思想过于片面,会产生教育功利化的问题,损害了学生的内在贡献和自我实现的空间。

结论总的来说,功利主义教育思想是西方教育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它让教育更加接近现实需求,注重实用性培养。

然而,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它的局限和问题,教育不能简单地成为赢得生存竞争的工具,而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性,给予其自由和创造性的发展。

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是西方伦理学中一种以功利原则 (即利益、享乐、幸福)为评价标准的学说。
功利主义态度是指人的思想和行为逻辑首先强调价值、有用性,用功利眼光、功利态度去观察他人和事物。
功利主义的发展和演变
功利主义思想学说产生于近代英国,是伴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形成和发展的。最早萌芽于培根和霍布斯的伦理学说中,至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边沁和密尔最终将其建立成一种系统的有严格论证的伦理思想体系。其思想演变的历程有:
价值论哲学。价值论哲学的倡导者并不回避功利问题,而是明确地、毫不含糊地宣称功利观点就是价值观点,或者从价值观点出发对功利主义的合理性作出哲学论证。
功利主义在生活中的表现形式
在现实生活中,功利主义有以下几种表现:
第一,究实惠。
第二,追求金钱。
第三,世俗化潮流。所谓世俗化,就是肯定人的自然本性,肯定人在世俗生活中的具体追求的合理性。
功利主义思潮的发展趋势
由于传统价值尺度的破碎,而新的统一的、社会的价值尺度尚未形成,人们只是从各自的需要、利益出发提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标准,这就使功利主义思潮陷于一种混沌无序状态。研究和评价功利主义思潮时,有这样几个基本关系值得人们认真研究和思考:
第一,真理制度和效用尺度。在一个健全的理性社会中,我们在提倡功利主义的同时也应当注意揭示和确定当前人们功利活动中所应遵循的真理原则。
第二,个人尺度和社会尺度。如何找到个体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论通道和实践形式,是我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应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三,物质尺度和精神尺度。在我国精神领域中出现的商品化、世俗化行为,需要提高认识和加强引导
、“功利”内涵 在西方,功利主义思想源远流长,其渊源可追溯到晚期希腊哲学 的伊壁鸠鲁派和斯多噶派。到了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的爱尔维修发展了功利主义思想。但这些对现实社会都没有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直到19世纪,英国的边沁和密尔全面阐释了功利主义及其道德理想,并渗透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方面构成了19世纪以来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立法和政治改革的道德依据;更为重要的是,自19世纪后期以来,功利主义构成了现代西方社会的一种生活观、一种社会的整体价值取向、一种社会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所以,人们通常谈论功利主义都是指19世纪以边沁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思想,并把边沁称之为功利主义学说的创始人。边沁和他的功利主义思想,在我国一直是批判的对象。这是因为长期以来,一谈西方便紧张,一说功利主义就视为洪水猛兽。在我们的习惯性思维里,认为功利就是个人的世俗利益,它往往与自私自利联系在一起。其实,这是对西方现代社会功利主义 思想的误解,也是对边沁功利主义思想的误解。要客观理解西方现代社会的功利主义生活观,得先客观理解以边沁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思想家们的思想;而要客观理解功利主义思想家们的思想,就得先理解边沁对 “功利”概念的内涵界定。什么叫“功利”?边沁认为,能够给利益攸关的当事人带来快乐(或幸福、利益、好处、善良)或防止痛苦 (或危害、邪恶、不幸福等)的事物特性叫做功利。简言之,所谓功利就是追求快乐,避免痛苦。功利主义的“功利”,至少包含了以下内容: 第一、功利就是避苦求乐。强调和宣扬功利,就是唤醒人们对本性的意识回归与强化。不管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也不管我们身处什么地位、环境,担当什么样的社会角色,都会避免痛苦追求快乐。即使那种刻 意避乐求苦的行为,究其因也是为了避免更多的人生痛苦,追求更大的人生快乐和幸福。 第二、功利主义讲的“功利”是“快乐”和“幸福”的代名词,也是“利益的代名词。也就是说,功利就是利益,追求功利就是追求利益。但这里所说的“利益”并不是单指对物质利益有追逐、获得、享受与 满足,还包括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心灵上的利益追求、获得与满足。 第三、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是以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也就落空了。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在对边沁功利主义思想也就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担心一旦提倡功利主义,就会把人引向利己主义的道路,社会利 益也就无从得到保障;另一种倾向则担心如此提倡功利主义,可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效果,原因在于边沁的功利主义同样在宣扬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论功利主义与社会发展

论功利主义与社会发展

不可克服 的局 限性 。在我 国实现现代 化的过程 中,我们要 利用其本身存在 的二元 张力 ,使社会 的发展 实现合 目的性与舍规律
性的统一。
关键 词 :功 利 主 义
社会发展
局 限 性
中 图分 类 号 : S A1
文 献 标 识 码 :A
di1.9 9 ji n 10 6 2 .0 2 0 .7 o:0 3 6 /. s.0 9— 9 2 2 1 .2 0 s
1 4卷 第 2期
论 功利 主 义与 社会发展
薛红亮
( 丽江师范 高等专科 学校 思想政 治理论课教 学部 云南 丽 江 6 4 0 ) 7 10
摘 要 :功 利 主 义作 为一 种 思 想 潮 流 , 对社 会 的发 展 具 有 其 合 理 性 的 因素 , 即 关注 生 活 或 实利 的 直接 现 实品 格 , 又有 其
文章 编 号 :0 9—6 2 (0 2 0 —2 —0 10 9 2 2 1 )2 2 3
在 中 国改革开 放 的形 势 下 ,功利 主义对 当代 中 国 的 发 展 产 生 了深 刻 的影 响 。 这 种 影 响 具 有 两 重 性 ,既 有 正 效 应 ,也 有 负效 应 ,它 们 是 同时 发 生 的 。本文 旨在 讨论 功 利 主义在 社会 主 义市 场经 济 条 件 下成 为热 潮 的必 然 性及 其 自身 的缺 陷 ,揭示 功 利 主义 引起 的中 国社 会 发展 的 矛盾 ,以及说 明在 中国 构建 和谐 社会 的情 形 下 ,我们 应 当怎 样在 马克 思 主 义理论 指导 下对 待功利 主 义。 功 利主义 的兴 起及 其局 限性
Ma .0 2 y2 1
VOI .1 4.No. 2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功利主义的评判与超越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功利主义的评判与超越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功利主义的评判与超越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认为功利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功利主义则强调个人的功利和利益最大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矛盾和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功利主义容易导致社会不平等的加剧,从而加剧阶级矛盾和社会不稳定。

从人的本质和社会目的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产品和主体,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

由此,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而不仅仅是功利和利益的追求。

功利主义偏重于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利益和社会集体的利益。

这与马克思主义倡导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形态相悖。

从道德伦理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历史和社会特定条件下的一种规范。

而功利主义强调的是个人利益的追求和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道德和伦理的考量。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正的道德应该是建立在社会公正和平等的基础上,而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他人的利益。

从社会变革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认为改变社会的根本方式是通过阶级斗争和革命。

而功利主义则偏重于在现有社会制度下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功利主义容易陷入改良主义的思维定势,不能真正解决社会的根本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剥削和压迫的现实。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对功利主义进行评判和超越,主要体现在对其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弱化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忽视社会公正和道德伦理的批判,以及对改变社会的根本方式的不同看法。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追求社会公正和平等,并通过革命实现社会的彻底变革。

这与功利主义的思想倾向存在明显的差异和冲突。

我看功利主义

我看功利主义

我看功利主义在接触这本《功利主义》之前,我一直很肤浅地把功利主义理解成为一个贬义词,但现在看来,功利主义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能给我们带来智慧。

我想从功利主义的含义,发展历程,现实意义以及它与正义的关系来谈谈我对功利主义的理解。

功利主义是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主流自由主义的一部分,功利主义是指以超阶级的功利作为人们行为标准的资产阶级哲学思想。

功利主义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所谓最大善的计算则必须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之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相同份量,且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

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

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

边沁和密尔都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

米尔认为: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对幸福的促进就成为判断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

功利主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

产业革命促使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使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获得空前发展,但是产业革命的进行也使得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激化。

英国的工业资产阶级面临着既要夺取国内的政治权力,解决社会矛盾,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又不能激化各种矛盾,稳定国内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这一重大问题。

所以,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来构建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秩序,而旧有的古典自然法理论则不再能胜任这一职责。

因为,古典自然法理论是一种革命的理论,不能满足资产阶级的稳定政治和社会形势的要求,反而有可能成为无产阶级要求权利的工具,激化阶级矛盾。

其次古典自然法学的那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在自然科学飞速发展的19世纪已经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它也不符合英国的经验主义传统。

在这样的背景下,功利主义应运而生。

随后功利主义便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同时米尔功利主义的发展受到边沁的功利主义的很大影响。

米尔继承了边沁的功利主义理论,并把功利主义看做自己的最高原则。

浅评科学研究中的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

浅评科学研究中的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

摘要本文通过对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两种思想本义的深入探索,来研究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对科学研究事业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并分析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

通过这些研究和探索帮助人们形成客观辩证的态度来看待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并指导我们以后的学习与工作。

关键字:科学研究,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物质上的追求不断的在提高;生活节奏的加速,工作压力的增大,很多时候人们开始忽略精神的再造,内容流于表面,形式重于实质,于是整个社会变得浮躁起来,而这股浮躁的风气开始弥漫于有人的每个角落,即便是最严肃最讲究科学精神的科研领域也充斥着浮躁的气氛。

在这个以不断探索和发现未知为首要任务的领域里,各种主义开始大行其道;原本的精神的变成了过度的追求效益和公用。

虽然在一定的水平上来看待问题是,某种主义精神或者哲学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发现与探索,但是过分的依靠却是科学研究迷失了他本来的面目。

下面本文将通过对科学研究领域中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评价来研究和分析科学研究本应持有的精神和态度。

一、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含义(一)功利主义说到功利主义,人们往往有一个误解,即“功利主义”等于“利己主义”或者“个人主义”,为了到了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可以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以任何的行为和手段来促使目标的达成;而事实上,功利主义本来的意义与上面这种含义相距甚远。

什么是“功利主义”呢?功利主义,或者说乐利主义,强调的是“最大幸福原理”,认为人们的行应该“达到最大善”,即得到尽可能大的幸福为行为得目的;或者可以是“达到最大恶”,即行为的目的是减缓或者预防尽可能大的痛苦和不幸。

而最大善或者最大恶的计算则必须依靠这种人类行为所涉及的每个单独个体的痛苦或者快苦乐感觉的总和加减所得,其中每个个体被认为具有相同的的份量,个体的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

从上面这种表述我们可以看出,功利主义与一般的伦理哲学思想不同的是,它不考虑单个个体的行为的动机与手段,而是考虑单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或者最大幸福的影响。

功利主义 文献综述

功利主义   文献综述

中南大学学年论文姓名:周春玉班级:公管0802学号:2103080227功利主义研究文献综述摘要:“功利主义”的概念始于边沁,后来由密尔总结并完善。

现如今在激烈竞争等因素的作用下,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悄然发生变化,使得功利主义成为全社会的问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面对。

而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对功利主义的批判,是我们重新认识功利主义的重要航标。

关键词:功利主义发展研究批判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在人类伦理思想演进的历史长河中,在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

直到今天还经久不衰。

功利主义是一种以人们行为的功利效果作为道德价值之基础或基本评价标准,同时又强调行为实际效果的价值普遍性和最大现实的伦理学说。

于18世纪,功利主义开始出现。

功利主义在英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对英国及西方世界社会价值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而在中国,功利主义在历代中,是附属于某一思想。

在儒家思想中占主导地位下,功利主义具有明显的从属性质,有时甚至难登大雅之堂;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行,功利主义被重新认识,并得到了许多人的推崇和践行。

为便于完整地了解功利主义思想的内涵及发展状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西功利主义思想有关问题的研究作以简要综述。

并且综合阐述在当今社会下,出现的新的观点,特别是罗尔斯的批判功利主义进行阐述。

一、国外的研究进展以及述评1. 功利主义思想起源问题的研究功利主义亦称功用主义,是以近代西方工业革命为背景兴起的伦理学体系。

它萌芽于古希腊时代、经中世纪的压抑、启蒙时代的复苏、十八世纪在边沁那里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边沁、密尔创立的功利主义被称为古典功利主义,随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繁荣和鼎盛时期。

二十世纪初随元伦理学的兴起,功利主义受到批判处于沉寂。

二十世纪中后期功利主义经过调整再度崛起,形成现代功利主义两大流派——以澳大利亚哲学家J·J·c斯马特为代表的行动功利主义和以理查德·布兰特为代表的准则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的发展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

功利主义的发展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
功 利 主 义 的 发展 功 利主义 伦理学是 近代伴 随着英 国资本主义 经济而形 成和 发展起来 的。功利 主义思 想可 以追溯到 古希腊 时期伊 壁鸠 鲁的 快乐 主义学说 ,后来经过基督 教伦 理 的不断 熏陶 ,到 1 7 、1 8世


据最后的实际效果来评 价一种 行为 的道德价 值 ,而这 种判断 必 须以具体 隋况下个人行为所达到的效果为标准,而不应以某种道德 准则为标准。从总体上看 ,行为功利主义是对边沁、密尔功利主义 的 “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一功利主义原则的复述与维护。
1 . 边 沁 、 密 尔的 功 利 主 义
二. 功 利 主 义 的 局 限性
功利主义伦理 学虽有 复兴之 势 ,却无法 实现 再度辉 煌 。首 功利 ,而其 中的背离 幸福 的倾 向都可 以称为祸 害。功利 主义是 先 ,功利主义 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 最终是个 人 主义 。功利 主义者 以行为 的目的和效果来衡量行为价值 的学说 ,被称为 “目的论 ” 虽然不像利 己主义者那 样一 味主张个 人利益 优先 ,但 是 ,功利 或者 “ 效果论 ” 。边沁提出了快乐 主义理论 ,密尔作 了修 正转化 主义并没有改变个人 主义 的基本立 场 ,因而 它并没 有真正 协调 为幸福主义理论 ,它包含 了除简单 的快乐体 验 以外 许多其 它 的 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的能力 ,因此无 论怎样谈 论追 求最大 多数 追求。他们都把趋乐 避苦作 为其论 证功利 主义 原理 的根据 。在 人 的最大幸福 ,只要 把个人 是否快 乐作 为追求利 益 的基础 ,功 边沁、密尔看来 ,只有 能够给 人带来 快乐 的行为才 是善 和道德 利主义在本质上仍 然是 利 已主义。其 次 ,功利 主义是 狭 隘的 目 的 ,相反就是恶和不 道德 的。边沁提 出 了 7个 计算 快乐数 量 的 的论或效果论 。功利 主义认 为只有 一种行 为取得 好 的效 果 ,这 标准 :强度 、持续性 、确定 性 、远 近性 、繁殖 性、纯 洁性 和广 种行为才是道德的 ,他们 毫不关 心人们做事 的动机 和中间过程 , 延 性。这些因子可 以计算 出快乐 的总量 ,并作 为判 断行为 的善 这必然会阻碍人们对真 正道德 的追求 ,混淆人 们对道 德 的正确 与恶的标准。密尔不 仅从数 量上来计 算快 乐 ,更指 出快乐 也存 认识 ,打击人们追求 真正道德 的积极性 ,甚至否定所谓的道德 。

约翰穆勒的功利主义基本观点【浅析穆勒的功利主义思想及现实意义】

约翰穆勒的功利主义基本观点【浅析穆勒的功利主义思想及现实意义】

约翰穆勒的功利主义基本观点【浅析穆勒的功利主义思想及现实意义】浅析穆勒的功利主义思想及现实意义一、功利主义的思想渊源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是一种以实际功效或者利益作为其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

功利主义思想作为目前最具影响力的伦理理论体系之一,其萌芽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学说。

其后,经由十七、十八世纪资产阶级的反封建运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功利主义思想逐步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

这个时期,持有功利观点并且比较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如,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洛克、孟德威尔、哈奇森、休谟和亚当·斯密等人,以及法国哲学家卢梭、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人,提出了功利在伦理道德思考中的重要作用,并对于功利主义内涵的各种理论要素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证,对于功利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基本框架形成于18世纪后半叶,由边沁所创立。

而后,19世纪,由穆勒修正并发展,标志着功利主义理论进入了其发展的鼎盛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季威克和摩尔的批判下,功利主义逐渐沉寂,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规范伦理学的复兴、新自然主义的兴起以及后果论讨论的中心化等理论上的新发展,功利主义伦理学再度进入复兴时期,并逐渐趋于完善。

二、穆勒的功利主义思想概述穆勒的功利主义思想,主要是对于边沁功利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边沁将对于快乐与痛苦的体验作为其道德标准,认为苦乐在人的行为中处于支配地位。

他在其《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的开篇中这样说道:“自然把人类置于两个至上的主人——‘苦’与‘乐’——的统治之下。

只有它们两个才能够指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决定我们将要怎样做。

在它们的宝座上紧紧系着的,一边是是非的标准,一边是因果的链环。

凡是我们的所行、所言、所思,都要受它们的支配;凡是我们所做一切设法摆脱他们的努力,都是足以证明和证实它们的权威之所在而已。

一个人在口头上尽可以自命弃绝它们的统治,但事实上他却始终屈从于它”。

功利主义的历史

功利主义的历史

超越两种功利主义梁捷【内容提要】本文全面地回顾了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功利主义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在文艺复兴以后逐渐成型,最终在边沁和密尔手里奠定了基础。

此后,功利主义几经起伏,受到一系列的批评,同时,经济学家也在努力地重新建构社会福利函数,为功利主义寻找逻辑基础。

到了20世纪中叶,行为功利主义和准则功利主义的发展使它恢复了活力,尽管它们互相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近年来,黑尔和海萨尼又分别用伦理语言和理性选择等不同方法对两种功利主义进行综合。

此外,功利主义也遭受了新自由主义,社群主义等各个方面的批评,但它仍然在各种压力下缓慢地摸索,发展。

【关键字】功利主义,道德哲学,行为功利主义,准则功利主义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思想其实早在希腊哲学中就已经有了萌芽,并在中世纪有所发展。

从历史上看, 重功利的伦理传统似乎比重道义的伦理传统还要早。

公元前五世纪的亚里斯提卜,公元前四世纪的伊壁鸠鲁就都曾提出过快乐主义或幸福主义的人生观。

普罗塔哥拉为代表的智者派和以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为代表的感性主义伦理学都意识到了人的维度。

普罗塔哥拉有句千古传诵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而这个尺度在他看来就是人的感觉;德谟克利特则把“完人”和“至善”明确地同追求幸福的伦理要求联系起来,试图从现实生活和物质利益角度来阐明道德现象;伊壁鸠鲁更是把追求快乐看作是人生最高的善,在他看来,道德的价值不在于道德本身,而在于由道德引发出来的快乐,否则,道德就毫无价值而言。

爱尔维修也曾说,“如果爱美德没有利益可言,那就绝无美德”。

但是,功利主义真正的成形,则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之后了。

近代功利主义的产生就是以欧洲文艺复兴和人性的发扬为历史基础。

作为弗兰西斯•培根的秘书, 霍布斯深深受其唯物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的熏陶。

就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霍布斯和洛克继承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传统, 论证功利主义的人性基础,即人趋乐避苦的本性, 设想人们达到共同利益的方法和途径, 初步地构筑了这一理论。

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

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

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在人类社会中,我们经常听到两个比较常见的概念: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

两种理念分别指代着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两者虽然并不矛盾,但是在实践中常常引发争议。

本文将从定义、发展历程、特征、影响等方面探讨这两种不同的主义。

一、定义1. 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最初由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提出。

功利主义也称为效益主义,强调理性和实用性,认为只有对于增进人类的总体福利才有价值,并通过以做最大的利益为准则的实用主义原则来指导行动和决策。

2. 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一种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性的理念。

它开始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流行,并在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19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

人文主义强调人类的尊严、多元性和个性化,以及对于人类本质和价值的理解。

二、发展历程1. 功利主义的发展历程:早在古代中国,荀子就提出“以谋万物之利而治天下”的思想,但成为哲学流派是在十九世纪。

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将功利主义作为哲学体系正式建立。

在十九世纪,英国的自由主义思想和工业革命背景下,功利主义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人文主义始于文艺复兴时期,是一种反对中世纪神权主义的思想。

在欧洲中世纪,学术界和文化界受到教会的影响被压抑,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理念得到了发展。

在十九世纪,人文主义成为了一种反对唯物主义和工业化的运动,强调人的本质和价值。

三、特征1. 功利主义的特征:功利主义强调实用性和效果,对于过程不重视,以最大化利益为目标。

它追求结果,通过实事求是的方法来做决策和判断,最终要求通过理性和实证的分析来提高效益。

2. 人文主义的特征:人文主义强调人的自由和尊严,强调个人的能力和独立性。

人文主义者相信人类具有独特的能力,强调修辞、诗歌和艺术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对于历史、文化和自然的关注。

四、影响1. 功利主义的影响:功利主义强调实用性和效益导向,影响了经济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等学科。

功利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思想比较研究

功利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思想比较研究

功利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思想比较研究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不同的经济思想涌现出来,其中功利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思想流派。

这两种经济思想对于社会的组织、资源配置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看法和方法。

本文将对功利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济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它们的异同点和实践中的表现。

首先,功利主义的经济思想注重个人的利益最大化。

功利主义者认为,个人的利益追求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人们追求个人利益会促使他们努力工作,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功利主义强调市场经济和竞争的重要性,认为自由市场能够有效引导资源的配置,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

在功利主义思想下,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力被认为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的保障。

社会主义的经济思想则强调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的实现。

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应当追求共同利益,人们的利益应该在社会整体利益的基础上得到保障。

社会主义经济强调国家的调控和计划经济,认为政府应该有经济的主导权,通过公有制和国家计划来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的整体效益。

功利主义和社会主义在经济思想上存在着一定的冲突。

功利主义注重个人的利益追求,更加强调市场经济的作用,主张个人的自由。

而社会主义则注重集体利益的实现,更加强调国家的调控和计划经济,主张公有制和国家计划。

这两种思想的差异也导致了不同的实践路径和效果。

在实践中,功利主义的经济思想在市场经济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许多国家采取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措施,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这种改革旨在激发个人的创造力和潜力,使经济能够更加高效地运转。

然而,功利主义经济思想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和市场失灵等。

而社会主义的经济思想则不同,它注重的是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公平分配。

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国家通过国有化和计划经济的方式来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的整体效益。

然而,社会主义经济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权力过于集中、官僚主义等。

功利主义课程观

功利主义课程观

功利主义课程观一、引言功利主义课程观是一种教育理论,强调教育应该以实用和效益为导向,追求最大的幸福最大化。

在这种观点下,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和知识,以便他们在未来能够取得成功和幸福。

然而,功利主义课程观也受到一些批评,认为它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和道德价值观的培养。

本文将探讨功利主义课程观的优缺点,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二、优点1. 实用性:功利主义课程观强调培养学生实用的技能和知识,使他们在未来能够成功就业和取得幸福。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应该紧密结合社会的需求,培养学生具备实际能力和技能,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2. 效益性:功利主义课程观关注的是教育的效益,即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贡献。

它认为,教育应该能够帮助个体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幸福,同时也能够为社会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

3. 个性化:功利主义课程观注重个体的发展和个性特点的培养。

它强调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来设计课程,以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成长。

三、缺点1. 忽视全面发展:功利主义课程观过度关注实用性和效益性,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应该不仅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还应该关注他们的道德、情感、艺术等方面的培养,以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2. 忽视非功利价值观:功利主义课程观忽视了非功利价值观的重要性。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实现个体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应该培养学生的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感,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 标准化评价:功利主义课程观容易导致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多样性。

这种评价体系可能会削弱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性,影响他们的发展和成长。

四、改进建议1. 平衡实用与非功利:教育应该在追求实用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非功利价值观。

可以通过引入社会实践课程、道德伦理教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

2. 引入个性化教育: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来设计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可以通过个性化学习计划、选修课程等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功利主义的理论优势及其在当代的新发展_刘雪梅

功利主义的理论优势及其在当代的新发展_刘雪梅

2007年8月第39卷 8月号学术月刊Academic Mo nthly Aug.,2007Vol.39 No.8第一作者近影功利主义的理论优势及其在当代的新发展刘雪梅 顾 肃(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摘 要]功利主义曾经被评论为狭隘庸俗的市侩哲学,这在相当程度上误解或忽视了它的理论长处:在复杂情境下,功利主义的判定标准直白易懂、简单便利;功利主义只对结果敏感,而不一味依赖形而上学命题,多少可以回避规范性理论所面临的难题;功利主义作为一种务实的理论,对结果的关注使其不受习俗和教条的束缚,表现出乐于社会改革和进步的倾向。

当然,它在论述公民平等权利和考虑个人偏好的道德含义上的某些弱点,多年来受到义务论理论家的批评和挑战。

但是,功利主义在论战中进一步阐述并发展了自己的学说,在当代实践伦理学领域表现出理论和实践上的优势,特别是近年来在堕胎、安乐死、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新颖的论述,使其呈现出复兴之势。

[关键词]功利主义 实践伦理 罗尔斯 辛格[作者简介]刘雪梅(1977)),女,江苏省仪征市人,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西方政治与道德哲学研究。

顾 肃(1955)),男,江苏省启东市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方政治法律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B0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041(2007)08-0045-06近代以来,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 )是占据西方道德和政治哲学主导地位的理论之一。

其基本立场是:任何行为、立法和公共政策的最终判定标准,是其实行之后可能达到的功利水平。

换言之,凡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最大功利之发生的行为,就是一个善的行为;反之,则是失当的行为。

推广到社会领域,功利主义者认为:一切举措都应该通过功利原则进行最大限度的检验。

具体说来,对于政府颁行的法令、政策乃至整个社会制度的评价标准,就在于看其是否指向了社会整体功利的最大化,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是否谋求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功利主义发展的研究关键词:功利主义; 贡献; 最大幸福原则;边沁摘要:功利主义,又称最大幸福主义,是在西方乃至全球影响巨大的一支伦理学流派,而它的萌芽可以上溯到古希腊。

边沁是18世纪后半叶英国功利主义伦理理论框架的确立者和声势浩大的功利主义运动的精神领袖。

一、功利思想的古代先驱:伊壁鸠鲁及其学派边沁曾经说过,“在所有古代作家中,只有伊壁鸠鲁令人敬佩地认识到道德的真正来源”。

1伊壁鸠鲁的功利思想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1、他认为快乐就是善,并且旗帜鲜明地将这一点坚持到底。

这可以视为对享乐主义学派基本原则的继承。

他说,“快乐就是有福的生活的开端与归宿”,又说,“一切善的根源都是口腹的快乐;哪怕是智慧与文化也必须推源于此”。

22、审慎的快乐。

尽管伊壁鸠鲁把快乐当做至善,但是他要的是满足和安宁的持久心情,而非暂时、激烈的单纯肉体享受。

他说,“一切之中最大的善就是审慎”,3这其实是对享乐主义内核的一个改造。

在实践上,这种审慎体现为两方面。

其一,他追求一种平静的快乐,或者说是一种无痛苦的静止状态,没有一切欲望的状态。

其二,在实践上,他主张有智慧的人应当把没有痛苦,而不是把有快乐,作为人生的目的。

3、一切社会联合形式最终都归结于个人功利的考虑。

伊壁鸠鲁主义系统地贯彻了智者学派已经发挥过的,关于政治社团起源于成员们对自身利益的慎重考虑的学说。

国家不是自然结构,而是人们反复思考的结果,是为了从它那里得到期望的利益而形成的。

因此,法律在任何具体情形下都是来自有关共同利益的公约。

法律的确认和有效性与法律的起源和内容完全一致,法律用以防止痛苦,法律用以导致快乐,而此痛苦和快乐的总和便是唯一的标准。

二、边沁功利思想的近代先驱(一)霍布斯的功利思想他说到,“人们所欲求的东西也称为他们所爱的东西,而厌恶的东西则称为他们所憎的东西”,“任何人的欲望的对象就他本人来说,他都称为善,而憎恶或厌恶的对象则称为恶;轻视的对象则称为无价值和无足轻重。

因为善、恶和可轻视状况等词语的用法从来就是和使用者相关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单纯地、绝对地是这样。

也不可能从对象本身的本质之中得出任何善恶的共同准则”。

4(二)洛克的功利思想“善和恶只是快乐或痛苦,或是能致快乐或痛苦的东西。

因此,所谓道德上的善恶,就是指我们的自愿行动是否契合于某种能致苦乐的法律而言。

它们如果契合于这些法律,则这个法律可以借立法者的意志和权力使我们得到好事,反之则得到恶报。

这种善或恶,乐或苦是看我们遵守法则与否,由立法者的命令所给我们的,因为我们便叫它们为奖赏同刑罚”。

5(三)休谟的功利思想在伦理学方面,休谟最早提出功利(utility)的概念,并对边沁把功利主义作为自己法学理论研究的基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休谟认为:“人类心灵的主要动力或推动原则就是快乐或痛苦,”6认为美的;休谟将这种可以实质地使我们感到快乐和满足的东西称为“效用(utility)”。

7当然,我们也必须指出,休谟的功利思想尽管曾经对边沁产生巨大影响,但相对于边沁,休谟对功利的表达还有不少模糊之处,两人也有相当的不同。

8(四)哈特莱的联想原理和普雷斯特里的功利思想虽然按照哈列维所说,英国的盖伊(Gay)是功利主义道德学说和联想主义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9,哈特莱主张尽可能用简单的术语去简化对事实的解释,并将所有联想通过邻近性(contiguity)置于唯一的联想标题之下。

联想主义心理学,或观念的联想原理,对边沁建构自己的分析理论具有基础性作用。

根据这个原理,边沁把复杂的现象分解为简单现象,用最简单的不可再分的术语来解释看似复杂的、难以解释的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

10(五)爱尔维修和贝卡利亚的功利思想爱尔维修认为,个人之间的差异完全是由教育的差异所导致,只有在道德原因中,我们才能找到心灵不平等的真实原因。

显然,边沁正是从爱尔维修那里,才学会用立法艺术来表达他的立法理论;也正是根据爱尔维修的教育理论,边沁极其功利学派也极其重视教育,包括对人民的教育以及对立法者的教育。

11贝卡利亚在其《论犯罪与刑罚》一书的开篇,一上来就开宗明义地说,他对刑法的研究将仅仅根据这个观点来进行,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12边沁正是在贝卡利亚那里,才发现了这个比爱尔维修表达得更为明确的公式。

边沁把贝卡利亚的功利主义法律思想,从刑法拓展到了整个法律领域。

而且,在对功利主义的运用上,边沁比贝卡利亚更加坚决和贯彻始终。

三、边沁功利主义边沁终其一生的奋斗目标就是为了谋求人类的最大幸福,途径就是把他所认为的不证自明之真理,即功利原理运用到个人生活和社会制度的每个角落中去,在前者,就是他所谓的“私人伦理”,在后者就是他所谓的“立法艺术”。

尤其是后者,在涉及公共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每一项制度,都要借助这基于功利原理的“立法艺术”来扫除各种虚伪、丑恶、伪装和虚构,从语言到习俗、传统,从道德到、法律、宗教,一切不合理的事物都要在这一“立法艺术”的功利理性面前接受审查和检验。

如此,则最真实、最合理的人类福利就得以保证、得以实现。

13四、功利原理的内涵边沁阐述功利原理,首先从一个基本前提出发,即人类的自然天性使其受两个主人即快乐和痛苦的主宰,只有它们才能指示我们应当干什么,决定我们将要干什么。

“是非标准,因果联系,俱由其定夺”。

14边沁给他的功利原理所下的定义是:“它按照看来势必增大或减小利益有关者之幸福的倾向,亦即促进或妨碍此种幸福的倾向,来赞成或非难任何一项行动”。

15从这个定义看,功利原理首先是一个评价标准,它被用于评价人们的行为或行动。

边沁指出,功利原理所评价的对象“不仅是私人的每项行动,而且是政府的每项措施”。

这就是说,功利原理所评价的行为,既可以是私人生活领域中的个人行为,也可以是公共生活领域中的公权力的行为至于功利的载体,即边沁所谓的“利益有关者”,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个人,也可以是一般的人类共同体(社会共同体)。

关于功利的计算,这里先简单说一下。

所谓个人的利益,即是他的幸福或快乐的总和。

受一项行动所影响的个人,根据该项行动对其所产生的所有快乐减除该项行动给他所造成的所有痛苦而形成的总和,即可计算出该项行动对于该个人的总功利,若该总值为正,我们就说该行动对该个人是好的,若为负值,则我们就说该行动对该个人是坏的。

16这里还要说明的是,在边沁看来,遵循功利原理只能使共同体中的特定范围内成员的功利最大化,要想使共同体中每一个成员的功利都无遗漏地最大化,这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因为许多个人的利益时常是出于冲突之中的,而所有人的功利都得以最大化的理想,在历史上、在实践中也从未出现过,故边沁后来一直把他的功利原理称为“最大幸福原理”。

17亦即,这个原理可以保证,切实可行的共同体的福利最大化,是共同体中尽可能多的成员的福利最大化。

18一个人对于一项符合功利原理的行动,总是可以说它是应当做的,或者至少可以说它不是不应当做的。

边沁强调说:“应当、对和错以及其他同类用语作如此解释时,就是有意义的,否则没有意义”。

19所以,他说:“恶即痛苦,或痛苦的原因;善即快乐,或快乐的原因”。

20和他把共同体的利益还原为个人利益一样,边沁也把很多抽象的伦理判断用语视为是由简单要素所构成的“复合用语”——“当我使用正义、非正义,道德、不道德,善、恶等词汇时,我只是将它们作为包含有某些痛苦和快乐的观念的集合用语”。

21五、结论功利主义是在西方乃至全球影响巨大的一支伦理学流派,它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历程各有不同,众多的哲学家,思想家为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在边沁的时代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成为了日后学者研究功利主义的一大热点,围绕边沁功利主义思想有产生了许多的深入研究或者对其反驳使得功利主义思想更进一步。

六、参考文献1.【英】边沁:《立法理论》,李贵方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2.【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09页。

3.【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10页。

4. 【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杨昌裕校,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6,37页。

5.【英】洛克《人类理解论》(上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2月第1版,第328页。

6.【英】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16页。

7.效用(utility)一词,最初在休谟的著作中出现在其《人性论》第二卷第三章的第十节“论好奇理的爱”中,他认为快乐和满足必须借助于效用才能存在,才能被解释,后者是前者的基础。

参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87-492页。

8.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法学分析研究》,张玉堂,第47页。

9. 参见【法】埃利·哈列维:《哲学激进主义的兴起》,曹海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10.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法学分析研究》,张玉堂,第49页。

11. 参见【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48-350页。

12. 【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5页。

13.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法学分析研究》,张玉堂,第49页。

14. 【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7页。

15.【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8页。

16.参见【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86-89页。

17.关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边沁的原话是在《政府片论》的序言中,参见【英】边沁:《政府片论》,沈叔平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序言,第92页。

另,边沁在《道德立法原理导论》之正文第一页,即序号57页下脚注中,也说明了采用这样表述的部分原因。

在该书第122页,边沁说“何谓幸福?我们已经知道幸福即是享有欢乐,免受痛苦”。

18.按照帕雷克的说法,边沁后期抛弃了两个提法,“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和“最大多数人的幸福”,See Bhikhu Parekh(ed.),Jeremy Bentham,Critical Assessments,RoutledgePress,1993.VolⅠ.introduction,xxxvi.19.【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9页。

20.【英】边沁:《立法理论》,李贵方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21.【英】边沁:《立法理论》,李贵方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