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约束与经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与环境约束下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利用
宋枫郑新业
第一部分引言
2010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制定年。“十二五”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要持续健康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要继续加速进行,物质文明要进一步提高,这一切离不开能源保障。国际上,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性能源的消耗使得人们担心能源供给不可持续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气候变化的危机。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在“十二五”期间以及中长期继续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稳定、清洁、可靠的能源安全保障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同年,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向全世界郑重宣布,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十二五”期间是落实上述两个目标的关键时期。可再生能源作为一种我国资源潜力巨大,环境压力较小的非化石能源,已经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报告首先总结我国能源开发的现状和未来的供需矛盾,然后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以及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最后针对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
1.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状况和未来潜在的需求矛盾
在过去的三十年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年平均GDP增长率超过9%,与此同时,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迅猛增长,全国一次能源消费生产由1980年的6.3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08年的26亿标准煤,年均增长10.7%;同期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由6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08年的28.5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12.9%,2008年供需缺口为2.5亿吨标准煤。。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一级能源消费占全世界的份额从
1
2
1980年的6.3%增加到了2009年的19.5%,而同一时期美国则从27.4%降至19.6%(图1)。能源消费剧增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由1980年的15亿吨增加到2009年的75亿吨,占全世界的份额由8%增至24%(图2)
。
图1.我国能源消费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比重(1980-2008)
数据来源:BP
世界能源统计(2010)
图2.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排放总量皮重(1990-2008)
数据来源:BP 世界能源统计(2010)
我们使用世界能源组织2009年《能源展望》的预测数字来显示我国未来可能面临
的能源需求矛盾。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我国经济在2009-2030年间
3
仍然保持一个较快的速度发展。在2009-2015年之间,我国的真实GDP 以平均每年8.8%的速度增长;在2010-2030年,增速有所放缓,但也会快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水平,达到4.4%;在2009-2030年,平均增长速度大约在5.9%。同一时期,我国的能源需求量将由目前的32亿吨标准煤/年增加到56亿吨标准煤/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9%。我国能源需求量的增加占世界需求量增加的39%,到2030年将占世界能总源需求的23%。
根据世界能源组织的能源需求预测,我国在未来20年内的能源进口依赖程度将进
一步加大,将成为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三大能源的净进口国。由于我国煤炭储量较大,一直以来能够自给自足并出口到日本和韩国。但是,我国将从2015年开始成为煤炭净进口国,预测进口5800万吨,到2030年增加到8800万吨。而石油消费量的增加则会进一步恶化这种情况,2009年我国进口石油是390万桶/天,到2015年是660万桶/天,而到2030年进口将增加到1310万桶/天,届时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80%。天然气的进口量也将从目前总消费量的28%上升至2030年的
35%。
图3.中国能源需求预测(2009-2030)
数据来源:世界能源组织《能源展望》(2009)
2.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及环境污染关系假说的提出与实证检验
能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经济学理论中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传统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并没有把能源作为一种基本的生产要素,而是把它作为一种中间品。而另一方面,生物物理、生态领域将能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收入决定因素,所以能源消费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发展。Beaudreau(1995)批评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将能源作为一种次要的要素,指出生产是不可能脱离能源发生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需要将能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纳入到经济增长模型中。许多学者也实证研究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而结果也无法帮助消除理论分歧。总结起来,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四种可测试的假设。第一种,能源是和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互补的一种生产要素,能源消费量会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因此,在这种假设下,节约能源会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第二种,经济增长带动能源消费的上升,因此节约能源不会影响经济的发展。第三种,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第四种,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并不相关。我们使用我国能源消费和GDP的历史数据来检测他们之间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如果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有单一方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就支持第一种假说;如果反过来,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有单一方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就支持第二种假说;如果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则第三种假设得到支持;最后,如果二者之间不存在任何格兰杰因果关系,则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相关。
美国经济学家Grossman和Krueger(1991)年在研究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环境质量和人均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时,发现了“污染在低收入水平上随着人均GDP增加而上升,高收入水平上随着GDP增长而下降”的结论。这样一种“先升后降”的曲线形状和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提出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不公平之间的关系相类似,因而1993年Panayotou首次将这种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倒“U”型关系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EKC假定在没有其他环境政策干预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整体环境质量或污染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恶化;但是当该国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环境质量的恶化和污染水平开始保持平稳;当国民收入继续增加时,环境质量开始好转,环境污染的变动趋势和经济发展变动趋势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