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教学课件:第二十二讲 康德对纯粹知性概念的先验演绎(下)
《西方哲学史上》课件
康德
提出理性和道德的普遍法则,强调主 观认识的限制。
当代哲பைடு நூலகம்的流派与发展
存在主义
强调人类存在的自由和责 任,如萨特的“存在即是被 意识到”。
分析哲学
重视逻辑和语言分析,尝 试解决哲学问题。
后现代主义
质疑真理和权力的概念, 强调语言和文化的构建。
西方哲学史的意义和影响
西方哲学史记录了人类思想的演进,推动了科学、法律、政治、文化和伦理等方面的发展,塑造了现代 社会的价值观。
《西方哲学史上》PPT课 件
西方哲学史的课件将带你深入探究西方哲学的起源、发展和影响,从古希腊 哲学到当代哲学的流派与发展。
哲学的定义和起源
哲学是探讨人类存在、知识、价值和现实的学科。它起源于古人类思考生命 意义和宇宙奥秘的探索,如古巴比伦哲学。
古希腊哲学的发展
1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2
强调道德和人类本质的品质。
人文主义
关注人类能力和价值,影响了 艺术、教育和政治。
科学革命
启发现代科学观点和方法,由 伽利略和培根等人推动。
经院哲学批判
从信仰转向理性,提倡自由思 考和哲学进步。
启蒙运动与现代哲学
1
洛克和卢梭
2
强调人的自由和民主,对政治哲学产
生重要影响。
3
笛卡尔
以怀疑主义为起点,形成“我思故我在” 的认识论。
3
毕达哥拉斯学派
通过数学探索宇宙的秩序和和谐。
亚里士多德
研究逻辑、自然和政治哲学,对科学 方法有重要影响。
中世纪哲学的兴起
基督教神秘主义
追求超验与神的直接经验,如圣奥古斯丁。
逻辑与神学融合
托马斯.阿奎那将亚里士多德哲学与基督教信仰结合。
西方哲学史PPT优秀课件
– 例如:因為「相同」自身/相同的理相之故,所以 A 與 B ﹝兩件可感的事物﹞是﹝顯現為﹞相同的 。
2. 事物之所以「存在」:如,這個桌子、那個人, 等等。
– 例如:因為「桌子」的理相之故,此可感之桌子 存在。
02.01.2021
第三次敘拉古之遊:361年左右,狄奧尼 修二世再邀柏拉圖來朝教導哲學。柏拉 圖希望調解狄翁與二世之舊怨,勉強成 行,但調解終歸失敗,悄然返回雅典。
02.01.2021
6
柏拉圖的著作
所有文獻有考的柏拉圖著作皆悉數流傳, 並無散佚 。
柏拉圖的著作有兩類:一為學院裡講課 的講稿,未曾公開出版;另一為數十部 對話錄體著作,當時已為公眾轉閱。
02.01.2021
11
成熟時期 (西元前387-367年之間)
代表作:《會飲篇》(Symposium)、《斐多篇》 (Phaedo)、《國家篇》/《理想國》(Politeia/ Republic) 、 《斐德羅篇》(Phaedrus) 等。
寫於第一次出遊西西里之後,第二次出遊之前。
出遊意大利西西里時認識了一些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學 者 (Pythagorean),受其影響而加入了一些新觀念──例 如「輪迴再生」等等。
柏拉圖(Plato)
西洋哲學史
吳俊業
南華大學哲學系
九十三年度第一學期
02.01.2021
1
柏拉圖 (Plato)的生平──詩人、 哲學家、政治家
原名Aristocles,其後體育老師見其體魄強健(一 說因其前額寬濶),而給予綽號 Platon
出於雅典本土的哲學家,生於公元前427年, 死於347年。
《西方哲学史概览课件》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哲学
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是人类历史上文化和哲学复苏的时期, 人们开始重视自然界和人的本质。
人文主义哲学
人文主义哲学是人们走出迷信和无知,关注人类 的自由和尊严,探讨自然、生命和意识的本质。
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 义
1 理性主义
主张理性是最根本的知识,能够超越感性,取得真理。代表人物有康 德、笛卡尔等人。
西方哲学史概览课件
一场穿越古今的旅程,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西方哲学,深入剖析思想史上的 里程碑,探讨人类智慧的演进。
哲学的定义和起源
哲学的定义
“哲学”一词源自古希腊语,意为“爱智慧”。哲学研 究基本的问题和真理,探讨人生意义和价值。
哲学的起源
哲学起源于古希腊,最早由柏拉图学派和亚里士 多德学派奠定基础。从此,哲学成为了一个独立 的领域,被广泛研究和传承。
尼采
主张超越好与恶的对立,认为人尤其是创造者超越社会伦理和信条,是人类发展的前景和希望。 他的代表作品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和流派
分析哲学
主张通过神经心理学和逻辑 哲学的研究,解决哲学中的 疑难问题,并发展成为一种 主流哲学流派。
存在主义
主张个人的存在是首要真理, 人类是孤独和自由的存在, 自我意识是意义和价值的源 泉。
1
基督教哲学
基督教哲学以信仰为基础,主张以上
教父哲学
2
帝为核心,进而形成了中世纪欧洲道 德和文化的基石。
早期基督教思想家的思想体系,包括
圣奥古斯丁、圣庞加维、圣艾伯特等
人,对中世纪欧洲的哲学和文化起了
3
中世纪哲学特点
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哲学的显著特点是信仰比人类
《西方哲学史》教学课件:第二十一讲 康德对纯粹知性概念的先验演绎(上)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选句三:
“现在的问题就是,是否先天概念不也用作先 行的条件,惟有在其下任何东西才能够如果没有 被直观的话也作为一般对象被思维。如果那样, 一切经验性的对象知识就必须符合于这些概念, 因为只有当这样预设了它们,任何东西作为经验 的对象才是可能的。现在,全部经验,除了某物 由以被给予的感官的直观外,确实含有一个作为 因此被给予、也就是说作为在显现的对象的概念。 这样,一般对象的概念作为其先天的条件便构成 了全部经验知识的基础。因此,作为先天概念的 范畴的客观有效性便依据于如下事实,即,就思 维形式而言,惟有通过它们经验才成为可能。它 们必然而且先天地与经验对象相关,因为,只是 通过它们,经验的任何对象才能够被思维。”
解决问题的根本思路:
假如我们认为我们的有关对象的知识全部是来自于对象的, 那么,很显然,对纯粹知性概念的先验演绎就是毫无必要 的,因为,在对对象的认识中,我们不仅不需要先天的纯 粹知性概念,而且我们甚至可以指出那些被认为是先天的 纯粹知性概念是完全来自于我们的对象经验的,而不是先 天的。但是,假如情况不是这样,而是对象之所以为对象 有赖于我们的对象认识本身,也就是说,只是由于我们认 识的一些先天条件的运用 ,对象才作为对象而呈现在我 们的认识中,成为确定的对象知识的,那么,很显然,在 这里,对先天的纯粹知性概念的先验演绎就不仅是可能的, 而且是必要的,因为,只有通过对它们的具体作用和功能 的阐明,我们关于对象的知识才成为可能。这样,假如说 前面关于纯粹知性概念显示出来的困难是,它们似乎和我 们的对象知识无关,那么,针对这个困难的根本解决思路 就是,表明它们不仅是与我们的对象知识有关,而且是其 成立的唯一的前提条件。
第二十一讲
康德对纯粹知性概念的先验演绎(上)
在“论一般先验演绎的原则”部分,康德在一开始便 提出,有必要对我们的纯粹知性概念进行一种先验演绎, 以阐明它相对于我们的对象经验的权限。他借用法学上的 例子表明,当知识涉及到完全不同的两种来源时,小心地 将它们区别开来,同时阐明它们各自的范围、界限和作用 就是必要的。因为,虽然我们可以在具体的对象知识中不 断地发现各种先天概念,但这只是它们的事实上的存在, 至于它们在对象知识中存在的必然性和合法性,它们在对 象知识中究竟扮演了怎样一种角色、具有怎样一种功能, 它们和对象知识中的来自感觉经验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却 是完全没有阐明的。也许,它们只是我们的理性的误用, 它们对于对象知识来说是完全不必要的,我们的对象知识 没有它们反倒是清楚的,相反,有了它们却变成混乱的。 显然,所有这一切都是针对纯粹知性概念而必然产生的问 题,而只有澄清了这一切,纯粹知性概念在我们的对象认 识中的地位才能得到明确,同时,也才能够具体地表明知 性是如何运用纯粹知性概念以形成关于对象的先天综合判 断的,关于对象的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在纯粹知性概念中 有其可能性的充分而必要的依据的。这样,毫无疑问,就 存在一个对纯粹知性概念加以先验演绎的任务。
《康德及其哲学》课件
03
康德对后世的影响
对欧洲哲学的影响
德国观念论
康德的思想对德国观念论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先验主义和批判 哲学为后来的哲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理 论资源。
欧洲浪漫主义
康德的哲学思想也影响了欧洲浪漫主 义运动,强调个人自由和独立思考, 对现代欧洲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现代伦理学的影响
总结词
康德的哲学思想对实用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实用 主义者强调实践和应用,这与康德哲学中的实践理性观念 相呼应。
要点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详细描述
康德的哲学思想对实用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实用 主义者强调实践和应用,认为真理是相对于实践的结果而 言的,这与康德哲学中的实践理性观念相呼应。康德的实 践理性观念强调道德的自主性和自由意志,认为道德法则 不是基于经验或感性欲望,而是基于先验的自由意志。这 一思想对实用主义者关于道德和自由的观念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道德哲学
总结词
道德哲学是康德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提出了“绝对命令”和“善良意 志”等核心概念,强调道德的普遍性和 必然性。
VS
详细描述
康德认为,道德法则只能来自纯粹理性, 而不能来自经验世界。他提出了“绝对命 令”,即一个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取 决于它是否符合普遍法则。同时,康德认 为善良意志是人类最本质的道德属性,它 不受个人欲望和利益的驱使,而是出于义 务和责任。
社会契约论
康德的社会契约论思想也对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认为社会契约是实现正义和自 由的必要条件,对现代政治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04
康德与当代哲学
康德与后现代主义
总结词
康德与后现代主义的关联主要表现在对理性主义和经 验主义的批判上,后现代主义继承了康德的这一思想 ,并对现代性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批判。
《西方哲学史》教学课件:第二十讲 康德对纯粹知性概念的分析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选句四:
“以此方式产生出先天地运用于一般 直观对象的知性的纯粹概念,其数目和 前表中在所有可能的判断中已经被找到 的逻辑功能完全相同。因为这些功能完 备地规定了知性,并且为它的能力提供 了一个穷尽的清单。这些概念,我们将 依据亚里士多德称为范畴,因为我们的 主要目的和他是一样的,尽管在施行方 式中与之相去甚远。”
I.
量的范畴(Of Quantity)
单一性(Unity)
复多性(Plurality)
全体性(Totality)
II.
III.
质的范畴(Of Quality)
关系的范畴(Of Relation)
实在性(Reality)
依存性与自存性(Of Inherence and Subsistence)
(实体与偶性[substantia et accidens])
正像解答纯粹数学的先天综合判断是如 何可能的问题需要一门先验感性论,同样, 解答物理学的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 问题,就需要一门先验逻辑学。因为先验 逻辑学正是对知性实际地形成一个对象知 识的认识形式和认识功能的分析,它通过 这种分析就具体地指明了我们的知性是如 何实际地形成有关对象的先天综合判断的 知识的,而由此也就合理地说明了有关对 象的先天综合判断究竟是如何可能的。
IV.
模态的范畴(Of Modality)
可能性——不可能性(Possibility – Impossibility)
存在——不存在(Existence – Non-existence)
必然性——偶然性(Necessity – Contingency)
康德对范畴表的说明:
首先,他指出,四组知性概念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类,其 中第一类针对直观的对象,而第二类针对这些对象的实 存。他把第一组称为数学性的范畴,第二组称为力学性 的范畴。
“先验”——康德哲学重要概念
“先验”和“先天”的区别
康德康德哲学中的先验实现康德认识论的重要概念康德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之前西方近代哲学主要分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派康德哲学的出现初步调和了两派在认识论上的分歧
“先验”
——理解康德哲学的重要概念 ——理解康德哲学的重要概念
• 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 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 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星空, 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
“先验”和“先天”的区别
• 先验真包含于先天,先验的一定是先天的, 先天的不一定是先验的。“先天的”是指 在事情发生之前可以断言它,“先验的” 不仅可以先天断言,还包括关于这个断言 如何可能。先验是先天知识的反思,它有 关经验,要讨论判断先天断言如何可能、 如何能符合经验事实。
“先验”和“先天”的区别
“先验”在康德哲学中的意义
• 先验是既先于经验(先天),又与经验有关, 这是康德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康德在一定程 度上调和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其处理方法 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先验”的概念。先于经 验的“先验”,是作为经验的判决者,作为知 识的知识出现的,因为它考察的是“知识如何 可能”。有了先验来考察知识如何可能,主观 就可以对外物进行择别。知识是离不开经验的 离不开外物的,这承认了经验主义的观点,另 一方面,主观却要用先验去裁判,去作为知识 结构之网、知识结构之固有框架。
• 在经验之先但又能够在经验之中得到验证 的,能够运用于经验对象的就是先验的。 先天就不一定了。当然先验的也是先天的, 有些先天的虽然在经验之先,但和经验没 有关系。
150天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之:先验逻辑导言II至IV
150天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之:先验逻辑导言II至IV在先验逻辑导言的第一部分,康德并没有直接介绍先验逻辑,而是先从一般逻辑入手,考察了在人们常识中的逻辑是什么。
接下来,有了一般逻辑的基础,康德就开始介绍他所首创的先验逻辑,明确了什么是先验逻辑,以及先验逻辑包含什么。
由于接下来这三个部分联系紧密,所以我们放在一起去统一理解,另外在先验逻辑中,康德也明确了在他理论体系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先验,值得重点关注。
(另外,由于后面章节的编号会继承先验感性论部分,所以先验逻辑导言的标号用罗马数字表示)Day 26-27/2020年6月5-6日II、先验逻辑如我们所指出的,普遍逻辑抽掉一切知识内容,即抽掉一切知识与客体的关系,只考察知识相互关系的逻辑形式即一般思维形式。
但既然(如先验感性论所证明的)有纯粹的直观,也有经验性的直观,那么也很可能在对象的纯粹思维和经验性的思维之间找到某种区别。
虽然要讲先验逻辑,但他并没有直接说什么是先验逻辑,而是把他的思考路径呈现了出来。
由于这一部分核心要研究的就是知性,是思维的方式,如果把逻辑抽掉一切知识内容,即抽掉一切与客体的关系,那么所剩下的恰好就是思维的形式。
但如果只有单纯的形式,是无法对思维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的。
在先验感性论中,有着纯粹直观和经验直观的区分,纯粹直观与经验直观共同起作用形成了感性认知,那么由此去设想。
在思维领域,纯粹思维和经验思维是不是也能找到这样一种划分。
如果能找到类似于纯粹直观和经验直观那种同样的结构,就可以跳出原有的形式逻辑来去重新考察思维(因为抽掉一切内容的形式逻辑,在康德看来产生不了任何新知识,只能充当一种纯形式,他要寻找的东西并不是形式逻辑)。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一种在其中不抽掉知识的全部内容的逻辑;因为这种逻辑将只包含对一个对象的纯思维的规则,它将排除一切具有经验性内容的知识。
它还将讨论我们有关对象、而又不能归之于对象的知识来源。
那么如果存在类似于直观的情况,那么我们要寻找的那个逻辑,就应该不像形式逻辑那样抽掉一切知识的内容,而只是把经验性的内容去掉,但是保留思维的一般对象,由此产生的逻辑规则就是有关于对象,但不属于对象的。
(西方哲学史课件)11.康德的哲学
• 先验概念与先验观念论
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既然先天综合判断是一切可能的科学的基础,这个问题 就被分解为四个问题: (1)纯粹数学如何可能? (2)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 (3)形而上学作为自然倾向如何可能? (4)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如何可能?
对前三个问题回答构成了“先验要素论”部分 第一个问题是由“先验感性论”来回答的; 第二个问题是由“先验逻辑”中的“先验分析论”来回 答的; 第三个问题是由“先验逻辑”中的“先验辩证论”来回 答的;第四个问题是由“先验方法论”来回答的。
先验分析论:知性
• 知性是“先验分析论”中用来解释“纯粹自然科学如 何可能”的认识能力。感性提供对象,知性思维对象, “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 。知性本 身也有一整套结构和作用方式,是必须分析出来单独 加以考察的。这就是“先验分析论”所要做的。
• 我们不仅在形而上学中,而且在数学和物理学中都做出着先天综 合判断。如果这些判断在形而上学中面临困难,那么在数学和物 理学中也会同样面临困难。因此,如果先天综合判断可以在数学 和物理中得到证明,那么它们也会在形而上学中得到证明。
纯粹理性批判的总体问题和立场
• 先天与后天 • 分析与综合
• 先天分析判断; 先天综合判断 • 后天分析判断;后天综合判断
先验感性论:先天直观形式
• “先验感性论”中主要探讨的是先天的直观形式的性 质及它们与后天质料的关系,以说明纯粹数学如何可 能,说明纯粹数学如何可能在直观中构成一个对象。
• “感性”,康德是指人的认识的“接受性” ,即一 种被动接受的认识能力,也即“直观能力”。
• 感性或直观在康德那里是由两种成份结合而成的,这 就是用来接受的先天直观形式,即空间和时间形式, 和通过自在之物刺激感官而后天获得的直观的质料, 包括知觉、印象、感觉等等杂多材料。
康德PPT课件
时代背景
启蒙运动时期,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
生平
主要成就及影响
1 2 3
调和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
康德成功调和了勒内·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与弗朗西 斯·培根的经验主义,形成了独特的哲学思想。
批判哲学体系
完成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 《判断力批判》三部著作,标志着批判哲学体系 的诞生。
对西方哲学的影响
之间的鸿沟。
02
康德哲学思想基础
理性批判
纯粹理性
康德认为理性是人类认识的基础 ,但理性本身需要被批判和审视 ,以避免出现超越经验范围的独
断论。
先验概念
康德提出了先验概念,即人类理性 中先于经验而存在的认识形式,如 时间、空间等,这些先验概念是认 识世界的前提。
范畴与感性直观
康德认为范畴是人类理性对感性直 观材料进行整理和加工的工具,只 有通过范畴才能将杂乱的感性材料 形成有条理的知识。
康德美学观点概述
康德认为美学是研究人类感性认识的 学科,强调审美判断的普遍性和必然 性,提出了美的四个契机(质、量、 关系、模态)以及崇高理论。
艺术评价标准
康德认为艺术应该具有独创性、典范 性和自然性,艺术作品应该能够唤起 观众的审美愉悦,并传达出艺术家独 特的审美理想。
目的论概念及其在自然界中作用
对现代法治国家建设的影响和启示
强调法治的重要性,推动政治体制改革。
当代法治国家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维护法律权威,加强司法独立。
国际关系理念与和平共处原则
1 2
康德的国际关系理念
国家间应和平共处,遵循国际法原则。
和平共处原则的内涵与实践
尊重国家主权,平等互利,和平解决争端。
3
康德对先验的理解
康德对先验的理解1 康德的先验知识概念康德是德国哲学家中最重要的一位,他强调人类认识的主体性,并倡导“先验知识”这一概念。
在康德哲学体系中,“先验知识”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形式,它源于自身,不依赖于经验,但却为经验所必需。
那么,先验知识是什么呢?康德认为,先验知识乃是我们生来即具备的知识,不需要通过感觉经验来获取,是我们先天具备的知识。
这种“先验” 自身就掌握着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并能够对其作出相应的判断。
相比之下,后验知识则是基于我们对于外部世界感官经验的积累,也就是通过感官来获取的经验知识。
康德的这一理论也带来了强烈的讨论。
有人批评它太过于理论化,另一些则称其为唯心主义。
但此理论的重要性在此不可忽视,康德的先验知识理论还是具有非常深远的哲学意义。
2 先验知识的形式康德的先验知识可以分为两种:时间和空间。
时间是我们对于世界发生变化的认识,察觉到事物的先后次序,因此时间是一种先验知识。
而空间则是我们看待事物的形态、位置和大小的认知方式,任何一个空间先验概念都扎根于直觉和经验。
此外,康德提出了许多道德和价值判断的先验原则,如作为理性生物体的人的自由意识、尊重个人尊严、不侵犯他人安全和财产等。
这些原则其实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的先验观念,是我们的内在知识体系塑造的结果。
3 康德的先验知识的作用先验知识的最大作用是为后续的认识提供基础,使得认知不再是纯粹的主观体验。
我们的先验知识是对于经验的一种预测和期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我们的感觉判断。
它潜在地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往往具有无意识的下意识作用,但却是认识过程的基石。
康德的先验知识概念的意义在于,它认为先验知识包含在我们已有的经验之中,是我们认知的基础。
因此,我们需要先验知识才能准确、有意义地理解新经验、新知识。
这一讲解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些前现代思想家们常常表达的对真理、对自由、对整体构造或对心灵等问题的疑虑和思考。
康德认为,所谓“先验”,不仅是知识本身的问题,更是个人经验、生命体验、知识积累和社会经验的综合体现。
(西方哲学史课件)11.康德的哲学
现象和物自体
物自体,休谟甚至对它的存在也抱怀疑态度,康德却 主张我们必须设定它(虽然它是个空洞的概念),其 理由有三: 1.为了保证由我们的感官受它刺激而产生的那些知觉 印象所构成的对象具有实在性; 2.为了给我们的认识确立一个边界,以此为标准,我 们就可以对凡是离开感性而直接针对物自体的断言和 描述作出“不可知”的结论,把知识限制在感官世界 的范围内而非超越的知识, 3.更重要的是为了给虽然不可知、但却应当相信的东 西如自由意志、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留下地盘。康德 说:“我不得不悬置知识,以便给信仰腾出位置。”
• 先验观念论论题:就存在于时空中的事物而言,我们 经验的对象只是现象,它们并不独立存在于我们的思 想之外,因此,世界由现象而非自在之物构成。
• 对先验观念论的解释有两个支柱:第一,经验的必要 条件;第二,世界服从于这些条件。根据这样的解释, 先验观念论是指:对象的形式特征取决于任何可能经 验的形式特征。
• 我们不仅在形而上学中,而且在数学和物理学中都做出着先天综 合判断。如果这些判断在形而上学中面临困难,那么在数学和物 理学中也会同样面临困难。因此,如果先天综合判断可以在数学 和物理中得到证明,那么它们也会在形而上学中得到证明。
纯粹理性批判的总体问题和立场
• 先天与后天 • 分析与综合
• 先天分析判断; 先天综合判断 • 后天分析判断;后天综合判断
产生了累累硕果的方法,从根本上说是一样的。”
批判哲学的方法
• 对人类认识能力的要素、结构、本性和限度作出分析,这样的分 析是“根据所有独立于任何经验就能努力达到的知识而对理性能 力进行的批判性探究”。
• 批判哲学的方法就是追问,“独立于任何经验,知性和理性能够 认识什么,又能够认识多少”?人类理性是否有能力探究形而上 学问题?批判哲学是对“任何一种可以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的形 而上学”的预备性的“导论”。
《纯粹理性批判》(二)知性:概念、范畴、先验演绎与先验统觉
《纯粹理性批判》(二)知性:概念、范畴、先验演绎与先验统觉人类的认知如何形成或者说知识来源于哪里。
经验主义如休谟完全放弃理性在认知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否定因果律的存在,把所有普遍规律认为是主观的经验联想,认为所有知识来源于经验;而理性主义如笛卡尔则忽视了经验对于知识形成过程的重要作用,把理性思考当作知识的唯一来源。
康德则认为经验与理性(广义的)都不可或缺。
我们的知识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感受表象的能力,另一个是通过这些表象来认识一个对象的能力。
前者中对象通过直观被给予我们,后者中对象通过与之相应的概念被思维。
前面提到过将我们通过被对象刺激获得表象的能力称之为感性,那么此处通过表象认识一个对象的能力就是知性。
直白地说就是我们通过感性直观来接收对象的刺激信号,然后依靠知性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
为什么不是理性而是知性?其实康德对于人的认知过程的划分非常的细致,康德认为广义的理性包括三个部分:纯粹知性、判断力以及纯粹理性。
经由感性提供的感觉材料并不是随便就被我们处理然后就可以形成知识和理性思考的。
我们一般所认为的理性包括理性主义者所进行的思辨大多在纯粹理性这一层次,这其实就忽略了感性直观到底是如何被整合进我们的意识形成概念,进而进行思考的。
而知性就是其中能够先天地整合感性直观杂多的能力,也就是我们认识事物的能力。
关于纯粹知性的概念部分的内容可以说是《纯粹理性批判》整本书中的精华部分,也因此是较难懂的部分。
甚至先验演绎部分康德在第二版中完全重写了一版,前后两版有很大的差异,下面的内容结合两版进行介绍。
先从概念说起。
直观和概念构成我们知识的一切要素,直观给我们提供一种对象的表象,概念则本身就暗含了多种表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其中对象能够被思维。
如果概念没有与之相应的直观,或直观没有概念都不能产生知识,可以说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
接下来是判断。
一个判断就是一个关于概念的命题。
在一个判断中,概念不直接与对象发生关系,而是和其他直观表象或概念表象发生关系。
《西方哲学史》课件
目录
• 古希腊哲学 • 中世纪哲学 • 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哲学 • 现代哲学
01
古希腊哲学
早期希腊哲学
01
02
03
泰勒斯
主张“水是万物之源”, 强调观察和理性思考,被 认为是西方哲学之父。
赫拉克利特
提出“万物皆火”的观点 ,认为万物不断变化和流 动,强调矛盾和对立统一 。
现象学:胡塞尔和海德格尔
总结词
关注现象的本质
详细描述
现象学强调对现象的直接经验和本质研究,认为现象是唯一真实存在的,而本质则隐藏 在现象之中。胡塞尔和海德格尔都是现象学的代表人物,他们主张通过深入反思和直观
来探究现象的本质。
分析哲学: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卡尔纳普
总结词:语言分析
详细描述:分析哲学关注语言的意义和逻辑结构,认为哲学的任务是分析语言的 含义和逻辑关系。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卡尔纳普都是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他 们主张通过语言分析来澄清概念和解决哲学问题。
德谟克利特
提出原子论,认为万物由 原子构成,强调物质和感 性认识的重要性。
古典希腊哲学
苏格拉底
01
强调“认识你自己”,主张通过对话和辩证法来探寻真理和智
慧。
柏拉图
02
提出理念论,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追求超越感官
的真理和智慧。
亚里士多德
03
提出实体论,认为事物由本质和形式组成,强调经验和归纳推
康德主张先验主义,认为人类的认识只能局限于经验世界,先验范畴是认识的必要条件。费希特则发 展了康德的先验主义,提出了“绝对自我”的概念,强调个人自由和创造性的重要性。黑格尔则提出 了辩证法,认为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辩证法是理解历史和现实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样,康德通过对想象力的先验综合概念的 阐明就圆满地完成了他对于纯粹知性概念的先验 演绎工作,现在,他可以直接就《纯粹理性批判》 一开始所提出的那个困难的问题,即自然科学的 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做出正面的、充分 的回答了。这就是,自然科学的具有普遍必然性 的知识,其普遍必然性是由我们的知性所提供的, 我们之所以能够形成有关自然的具有普遍必然性 的规律,是我们的知性运用范畴综合统一感性材 料的结果,而不是由所谓的事物本身提供的。自 然遵循的是我们的认识的法则,而不是相反,为 我们的认识提供法则。从而,简括起来,人为自 然立法。
第二十二讲
康德对纯粹知性概念的先验演绎(下)
如前面在对纯粹知性概念的分析中所表明的, 判断作为纯粹知性的功能可以被分析为基本的 概念范畴,纯粹知性正是通过运用这些基本的 概念范畴于感性材料,才形成各种具体的有关 对象的先天综合判断的,可见,纯粹知性不是 一般性地形成一个严格保持自我同一的对象概 念,而是在各种具体的判断中,更为具体地说, 是在各种具体的概念范畴关系的建立中来形成 各种具体的对象知识的。这样,很显然,从纯 粹知性概念的具体运用的角度来阐明它们究竟 是如何构成对象知识的,就是非常必要的,而 这也就构成了更为具体地对纯粹知性概念的先 验演绎。
康德所举的第一个例子:
“例如在我通过对一座房子的杂多的把 握而使对它的经验性直观成为一个知觉时, 空间的和一般外感性直观的必然统一性构 成了我的把握的基础,而且我仿佛是按照 空间中杂多的这种综合统一性来画出这座 房子的轮廓的。但是假如我抽掉空间的形 式,那么,这同一个综合的统一性便在知 性中有其位置,而且就是同质的东西在一 个一般直观中综合的范畴,亦即,量的范 畴。因此,那个把握的综合也就是说那个 知觉就必须完全符合于这个范畴。”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选句三:
“范畴除了运用于经验的对象之外,在 知识上别无应用”。
康德指出,范畴的运用必须是针对感性 直观的运用,从而,假如要说明范畴运用的 绝对的客观有效性,我们就不能仅仅满足于 说明范畴的综合统一对于我们有关对象的概 念知识的客观有效性,而且还必须说明它在 我们的感性直观活动中的渗透和运用,要表 明只是通过范畴在感性直观中的运用,感性 直观的杂多才作为一个统一的表象向我们显 现出来,从而构成了我们实际的经验。只有 这样,才能真正充分地说明范畴运用的客观 有效性。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选句五:
“我们不在思想中画出一条线就不能 思想一条线,或者不在思想中描画一个 圆就不能思想一个圆。除非从同一点出 发设置三条互成直角的线,我们就不能 表象空间的三维。甚至,除非就我们在 对一条直线(它必须用作时间的外部形 象化的表象)的描画中仅仅注意于我们 借以连续地规定内感官的杂多的综合的 活动,并且在这样做的同时注意于在内 感官中这一规定的演替,我们也不能够 表象时间本身。”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选句四:
“如果形象的综合仅仅在其同统觉的 源始综合的统一性的关系中,亦即,仅 仅同在诸范畴中被思考的先验统一性的 关系中被看待,那么,它就必须为了区 别于单纯的理智的联结,而被称作想象 力的先验综合。”
两种想象力的综合的区分:
想象力的经验综合是指基于我们的心理 联想活动的想象,康德把它专门称为再 生的想象力,认为它属于心理学研究的 范畴,而非先验哲学研究的范畴。而想 象力的先验综合是指基于源始统觉的综 合统一的活动、依据范畴的自发运用的 想象,实际上是一种属于纯粹认识的直 观,康德把它专门称为生产的想象力, 它是先验性质的。
康德所举的第二个例子:
“在我知觉到水结冰时,我把握到两种状态, 液态和固态,并将它们把握为彼此处于一个时间 的关系时间之中,我必然向我自己 表象这一杂多的综合统一,无此,那种时间关系 就不能在一个直观中作为在时间顺序上被规定的 被给予。现在,这一综合统一性,作为我在其下 联结一个一般而言的直观的杂多的先天的条件, 就是——如果我抽掉我的内直观不变的形式,意 即时间——原因的范畴,通过它,当我将它运用 于我的感性时,我便依照它所规定的关系来规定 每一个发生的事情,而且我这样做是在一般时间 中。这样,我对这一事件的把握,以及被认为是 一个可能的知觉的这一事件本身,就从属于结果 和原因的关系的概念,在其他事例中也是如此。”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选句一:
“在一个感性直观中被给予的杂多必然从属 于统觉的源始综合统一性,因为否则的话,, 直观的统一性就是不可能的。但是,被给予的 表象(无论它们是直观还是概念)的杂多由以 被带到一个统觉之下的那种知性的活动,就是 判断的逻辑官能。因此,全部杂多,就其在一 个单一的经验性直观中被给予而言,就相关于 判断的这些逻辑官能之一而被规定,并因此被 带入一个意识之中。现在,诸范畴就是这些判 断的官能,就它们在一个被给予的直观的杂多 的规定中被运用而言。因而,在一个被给予的 直观中的杂多就必然从属于诸范畴。”
范畴作为基于源始统觉的纯粹知性的具体判 断活动,尽管已经在前面被阐明是我们关于对象 的知识成为可能的前提条件,但是,它本身不是 没有限制的,也就是说,它并不能任意运用,仅 仅通过自身就可以随便给我们产生任何一种对象 知识。康德强调说,范畴的运用是以感性材料通 过直观的被给予作为其前提和适用范围的,超出 这个范围,那么,范畴的单纯运用就什么对象知 识都不会给我们产生,因为,范畴本身诚然不是 对象知识,而只是做成对象知识的逻辑机能而已, 我们通过运用范畴于感性材料以形成确定的、处 于一定的范畴关系中的对象知识,在这里面,范 畴本身诚然不是作为知识出现的,而只是形成知 识的认识的活动或功能。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选句二:
“如果没有任何直观可以相应于概念被给予,那 么概念就其形式而言诚然还会是一种思想,但 却没有任何对象,而且没有任何关于某个事物 的知识通过它会是可能的。就我能够知道的而 言,就会没有任何东西,而且不能够有任何东 西,我的思想可以运用于其上。现在,如感性 论已经表明的,对我们唯一可能的直观是感性 的;因而,一般而言通过一个纯粹知性概念对 一个对象的思维,仅就这个概念相关于感官的 对象而言,对我们才成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