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景文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赠刘景文教育图文PPT课件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 声。雨 越下越 大,一 阵赶着 一阵, 像细线 一样。 雨变得 更加猛 烈了, 瓢泼似 的雨落 下来像 一片瀑 布一样 ,花已 经趴倒 在地。
课文赏析
荷.菊.橙.橘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 声。雨 越下越 大,一 阵赶着 一阵, 像细线 一样。 雨变得 更加猛 烈了, 瓢泼似 的雨落 下来像 一片瀑 布一样 ,花已 经趴倒 在地。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 声。雨 越下越 大,一 阵赶着 一阵, 像细线 一样。 雨变得 更加猛 烈了, 瓢泼似 的雨落 下来像 一片瀑 布一样 ,花已 经趴倒 在地。
课文赏析
2.作者写了哪些秋天的颜色?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 声。雨 越下越 大,一 阵赶着 一阵, 像细线 一样。 雨变得 更加猛 烈了, 瓢泼似 的雨落 下来像 一片瀑 布一样 ,花已 经趴倒 在地。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 声。雨 越下越 大,一 阵赶着 一阵, 像细线 一样。 雨变得 更加猛 烈了, 瓢泼似 的雨落 下来像 一片瀑 布一样 ,花已 经趴倒 在地。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 君须记,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 声。雨 越下越 大,一 阵赶着 一阵, 像细线 一样。 雨变得 更加猛 烈了, 瓢泼似 的雨落 下来像 一片瀑 布一样 ,花已 经趴倒 在地。
《赠刘景文》PPT优质课件-2024鲜版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提问、交流看法,增加课堂互 动。
老师点评与引导
老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和欣赏离别诗的美感和情感内涵。
2024/3/27
25
创作尝试:以离别为主题,创作一首现代诗
01
创作指导
老师简要介绍现代诗的特点和创作技巧,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
02
学生创作
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尝试创作一首以离别为主题的现代诗。
2024/3/27
03
作品展示与点评
邀请几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由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建议。
通过创作实践,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离别的情感内涵,并提升他们的
诗歌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7
27
通过对诗歌中情感词汇和表达方 式的梳理,明确诗歌所表达的情 感基调,如悲伤、思念、豪情等 。
情感传递方式探讨
从诗歌的语言、音韵、节奏等方 面入手,探讨诗人是如何通过这 些手段将情感传递给读者的,以 及读者如何产生共鸣。
10
03
艺术手法鉴赏
2024/3/27
11
对比手法运用
色彩对比
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突 出主题和情感表达。
创作时期正值苏轼被贬至黄州 ,生活困顿,但他依然保持乐 观豁达的心态。
诗中通过描绘秋末冬初的萧瑟 景象,劝勉好友珍惜大好时光 ,乐观向上,不要意志消沉。
5
诗歌风格与特点
《赠刘景文》一诗风格豪放洒脱 ,语言简练明快。
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 喻,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独特感
悟。
诗歌情感真挚,既体现了苏轼对 好友的深情厚谊,也展现了他不 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老师点评与引导
老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和欣赏离别诗的美感和情感内涵。
2024/3/27
25
创作尝试:以离别为主题,创作一首现代诗
01
创作指导
老师简要介绍现代诗的特点和创作技巧,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
02
学生创作
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尝试创作一首以离别为主题的现代诗。
2024/3/27
03
作品展示与点评
邀请几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由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建议。
通过创作实践,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离别的情感内涵,并提升他们的
诗歌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7
27
通过对诗歌中情感词汇和表达方 式的梳理,明确诗歌所表达的情 感基调,如悲伤、思念、豪情等 。
情感传递方式探讨
从诗歌的语言、音韵、节奏等方 面入手,探讨诗人是如何通过这 些手段将情感传递给读者的,以 及读者如何产生共鸣。
10
03
艺术手法鉴赏
2024/3/27
11
对比手法运用
色彩对比
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突 出主题和情感表达。
创作时期正值苏轼被贬至黄州 ,生活困顿,但他依然保持乐 观豁达的心态。
诗中通过描绘秋末冬初的萧瑟 景象,劝勉好友珍惜大好时光 ,乐观向上,不要意志消沉。
5
诗歌风格与特点
《赠刘景文》一诗风格豪放洒脱 ,语言简练明快。
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 喻,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独特感
悟。
诗歌情感真挚,既体现了苏轼对 好友的深情厚谊,也展现了他不 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ppt课件
明 诗 请同学们默读古诗,圈出诗中 意
描写的秋天景物。
荷尽 擎雨盖 菊残 傲霜枝 橙黄橘绿
- 荷尽:荷花凋谢完毕,指荷花的季节已过。 - 已无:已经没有。 - 擎雨盖:擎,举起;雨盖,荷叶。这里用来形容荷叶像雨 伞一样撑开的样子。 - 菊残:菊花凋谢,指菊花的季节也将结束。 - 傲霜枝:傲,傲然、坚强;霜枝,经霜的树枝。这里用来 形容菊花的枝干在寒冷中依然坚强挺立。
古诗三首之 ——《赠刘景文》
苏轼(1037—1101),北宋眉州眉 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苏轼词开豪放 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 “苏辛” 。
1.掌握本课的生字;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读了这两句脑海中出现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 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荷花已经黄的、白的、紫的…… 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秋雨中枯黄、卷曲的花瓣,随风飘落,但是 还是不肯低下高傲的头颅,仍然露出孤高之态。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诗人话锋一转,一扫前两句的低沉。 花凋零了又怎样,不是还有橙黄橘绿、硕 果累累的丰收景象吗?在诗人看来,这“橙 黄橘绿”才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风光。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荷花和菊花的状态,突出了菊花 在秋季寒霜中的坚韧品质。诗人以此象征友人刘景文在 面对困境时的坚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通过这样的描写, 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鼓励,暗示虽然时光流逝, 但真正的品格和精神会在艰难时刻显现出来。
诗的前两句:这两句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 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 的形象。
4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共34张PPT)
chéng
结构:左右结构 音序:C 部首:木 组词:橙子 橙汁 造句:我喜欢吃橙子。
秋天是个金桂飘香,层林尽染,果实累累 的季节,秋天所有的景色,都能用诗中的一
个词语概括,那就是——“橙黄橘绿”。
在世人看来,秋天是生机勃勃的,一年中最美 好的季节,莫过于橙黄橘绿的秋天了。
品读释疑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品读释疑
假如你的好友遇到了困难,你会怎么去安慰 他呢?怎样让他恢复勇气呢?
诗歌主题
手法:本诗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诗人用荷花 的“尽”来衬托菊花的“傲”;以“荷败”“菊残” 来对比衬托“橙黄橘绿”,以表达了诗人对深秋的 由衷赞美。
诗歌主题
情感:诗歌勉励好友刘景文珍惜这大好时光,乐 观向上,不因年龄的缘故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品读释疑
荷尽
已无擎雨盖
荷花凋谢
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菊残Biblioteka 犹有傲霜枝。只有那开败了的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荷尽已无擎雨盖
荷尽已无擎雨盖
品读释疑 擎雨盖:这里指荷叶。 荷花凋谢,荷叶枯败。
gài
结构:上下结构 音序:G 部首:皿 组词:盖子 膝盖 造句:她不小心摔了一跤,磕 破了膝盖。
残菊犹有傲霜枝
品读释疑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橘黄橙绿时:指 橘子发黄,橘子 将黄犹绿。指农 历秋末冬初。
品读释疑
一年好景
君须记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
你一定要记住
正是
橙黄橘绿
时
那就是在 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 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jūn
结构:半包围结构 音序:J 部首:口 组词:君子 君主 造句:他是一位开明的君主。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课件(共26张PPT)
诗的后两句揭示赠诗的目的。冬景虽然萧瑟冷落, 但硕果累累、成熟丰收,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 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 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鼓励朋 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 低沉、妄自菲薄。
同学们再读诗文,想一想这首诗 告知我们一个什么人生哲理?
告知我们只有严酷的环境才能 锻炼人,才能检验、辨认一个人的 风骨。
随堂练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 住 荷尽 、 菊残 描画出秋末的萧 瑟景象。
zèng liú cán yóu
赠 刘残犹
ào jūn chéng jú
傲君橙橘
zèng
赠送 赠言
liú
姓刘 刘景文
gài
雨盖 盖楼
jú
菊花
cán
残缺 残阳
jūn
君子 君主
橙子 甜橙
chéng
同学们说一说诗中写出哪些景物?
荷花、擎雨盖、残菊、傲霜枝。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君:对对方的尊称。 正:最。 橙黄橘绿:表面意思“橙子将黄, 橘子犹绿”,指秋季景物。
诗意: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 你必须记住,最美秋景有何特点?
深秋的风景虽然萧瑟冷落,但更 是硕果累累的时节,显露出勃勃的生 机。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诗意: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 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 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 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 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我会写
《赠刘景文》PPT课件
13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经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指出人生短暂、时光易逝,应珍惜当下、把握现在。
2024/1/26
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即面对人生的无常和挫折,应保持豁达、乐观的心 态,勇往直前。
14
04
苏轼其他代表作品 欣赏
2024/1/26
15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审美教育价值
《赠刘景文》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具有极高的审美教育价值 。通过对该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培 养其高尚的情操和品格。
22
06
课堂互动环节
2024/1/26
23
学生朗诵《赠刘景文》
邀请学生主动上台朗诵《赠刘景文》, 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学生在朗诵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适当的 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
《赠刘景文》PPT课 件
2024/1/26
1
2024/1/26
目录
CONTENTS
• 诗人与作品背景 • 诗歌内容解析 • 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 苏轼其他代表作品欣赏 • 诗歌在文化传承中的意义 • 课堂互动环节
2
01
诗人与作品背景
2024/1/26
3
苏轼生平及成就
苏轼(1037-1101),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 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
2024/1/26
表现技巧探讨
探讨诗人在表现情感、描 绘景物等方面的高超技巧 。
诗歌风格赏析
鉴赏苏轼诗歌的独特风格 ,如豪放洒脱、意境深远 等。
10
03
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2024/1/26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经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指出人生短暂、时光易逝,应珍惜当下、把握现在。
2024/1/26
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即面对人生的无常和挫折,应保持豁达、乐观的心 态,勇往直前。
14
04
苏轼其他代表作品 欣赏
2024/1/26
15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审美教育价值
《赠刘景文》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具有极高的审美教育价值 。通过对该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培 养其高尚的情操和品格。
22
06
课堂互动环节
2024/1/26
23
学生朗诵《赠刘景文》
邀请学生主动上台朗诵《赠刘景文》, 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学生在朗诵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适当的 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
《赠刘景文》PPT课 件
2024/1/26
1
2024/1/26
目录
CONTENTS
• 诗人与作品背景 • 诗歌内容解析 • 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 苏轼其他代表作品欣赏 • 诗歌在文化传承中的意义 • 课堂互动环节
2
01
诗人与作品背景
2024/1/26
3
苏轼生平及成就
苏轼(1037-1101),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 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
2024/1/26
表现技巧探讨
探讨诗人在表现情感、描 绘景物等方面的高超技巧 。
诗歌风格赏析
鉴赏苏轼诗歌的独特风格 ,如豪放洒脱、意境深远 等。
10
03
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2024/1/26
《赠刘景文》_精品课件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结构梳理
赠
荷尽无叶 秋末的特征
刘
菊残傲霜 色彩明丽
景
橙子金黄 富有生气
文
收获的季节 橘子青绿
课后作业
背诵古诗。
•
1.这 场 世 界 上 苦难 最深重 的经历 告诉世 人:在 困境中 ,我们 可以把 好处和 坏处对 照起来 看,并 且从中 找到一 些东西 来宽慰 自己。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 课件 - (共16张PPT)人教(部编版)
相关资料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 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 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 课件 - (共16张PPT)人教(部编版)
Hale Waihona Puke •7.在欣赏方面,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欣赏 古今中 外的名 家作品 ,并熟 悉我国 的民族 音乐, 培养学 生对音 乐的爱 好和欣 赏的习 惯,发 展听觉 ,记忆 力,想 象力, 并了解 祖国悠 久的音 乐历史 文化, 激发爱 国主义 热情和 民族自 豪美感 。
4.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
语文部编版 三年级上
赠 刘 景 文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苏轼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 课件 - (共16张PPT)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 课件 - (共16张PPT)人教(部编版)
荷尽已无擎雨盖,
凋谢。
遮雨的盖子,这 里指荷叶。擎: 举,向上托。
2024《赠刘景文》PPT优秀课件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当时作者在密州。词以月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 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达了词人对亲 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景致。
同时期其他诗人作品欣赏
02
诗词内容解析与赏析
全文朗读及字词解释
全文朗读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赠刘 景文》,注意节奏和韵律。
字词解释
对诗中的重点字词进行解释,如 “荷尽”、“菊残”、“傲霜枝” 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描绘秋天景象和表达情感
秋天景象
通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等诗句,描绘出秋天的 萧瑟景象,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氛围。
06
互动环节与课堂小结
学生朗诵或背诵《赠刘景文》
学生主动举手,选择朗诵或背诵 《赠刘景文》全文或部分段落。
教师可邀请多名学生参与,展示 不同的朗诵风格和技巧。
学生可自由发挥,加入适当的情 感和语调,让朗诵更具感染力。
分享个人阅读心得和体会
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赠刘景文》后的感受和思考,如对诗中意境、人物形象、情感 表达等方面的理解。
表达情感
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出对友人的劝勉之情,鼓励学生 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诗词中运用修辞手法举例
比喻
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如“荷尽已无擎雨盖”,将枯萎 的荷叶比作失去遮雨作用的伞盖,形象生动。
拟人
通过“菊残犹有傲霜枝”等诗句,诗人赋予菊花以人 的品格和情感,表现出菊花的坚韧和乐观。
对比
通过自身经历和思考,向读者 传递正能量和人生智慧。
体现苏轼儒家思想倾向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当时作者在密州。词以月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 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达了词人对亲 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景致。
同时期其他诗人作品欣赏
02
诗词内容解析与赏析
全文朗读及字词解释
全文朗读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赠刘 景文》,注意节奏和韵律。
字词解释
对诗中的重点字词进行解释,如 “荷尽”、“菊残”、“傲霜枝” 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描绘秋天景象和表达情感
秋天景象
通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等诗句,描绘出秋天的 萧瑟景象,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氛围。
06
互动环节与课堂小结
学生朗诵或背诵《赠刘景文》
学生主动举手,选择朗诵或背诵 《赠刘景文》全文或部分段落。
教师可邀请多名学生参与,展示 不同的朗诵风格和技巧。
学生可自由发挥,加入适当的情 感和语调,让朗诵更具感染力。
分享个人阅读心得和体会
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赠刘景文》后的感受和思考,如对诗中意境、人物形象、情感 表达等方面的理解。
表达情感
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出对友人的劝勉之情,鼓励学生 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诗词中运用修辞手法举例
比喻
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如“荷尽已无擎雨盖”,将枯萎 的荷叶比作失去遮雨作用的伞盖,形象生动。
拟人
通过“菊残犹有傲霜枝”等诗句,诗人赋予菊花以人 的品格和情感,表现出菊花的坚韧和乐观。
对比
通过自身经历和思考,向读者 传递正能量和人生智慧。
体现苏轼儒家思想倾向
《赠刘景文》ppt课件
许多文人墨客都对《赠刘景文》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不仅展现了苏轼卓越的 文学才华,更展现了他崇高的人格魅力和深刻的人生智慧。这首诗成为了后世学 习和研究的经典之作。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赠刘景文》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代表了苏轼诗 歌创作的巅峰,展现了他在文学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诗中的意象和象征
意象
此诗中的意象包括秋景、残荷、绿竹 等,这些意象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如残荷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绿 竹则象征着生机勃勃的力量。
象征
此诗中的象征手法运用得非常巧妙, 通过意象的象征意义,表达出苏轼对 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使诗歌的主题更 加深刻、含蓄。
诗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语言
此诗的语言优美、精炼,用词简练、生动,如“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 枝”等句,既描绘出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又表达出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 上的精神。
他是苏轼的友人,两 人交往密切,相互敬 重。
苏轼与刘景文的关系
苏轼与刘景文是文学上的知己 和朋友。
苏轼曾多次为刘景文的诗文作 序和跋,表达对其才华的肯定 和赞美。
刘景文去世后,苏轼曾为其撰 写墓志铭,表达哀思和敬意。
《赠刘景文》的创作时间和地点
《赠刘景文》是苏轼在元祐五年 (1090年)所作。
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知州,而刘 景文已于前一年调任密州知州。
杜甫的《春望》
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忧虑。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通过对元宵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李清照的《如梦令》
通过对梦境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和追忆。
相关文学鉴赏和研究资料
《唐宋文学鉴赏辞典》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赠刘景文》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代表了苏轼诗 歌创作的巅峰,展现了他在文学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诗中的意象和象征
意象
此诗中的意象包括秋景、残荷、绿竹 等,这些意象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如残荷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绿 竹则象征着生机勃勃的力量。
象征
此诗中的象征手法运用得非常巧妙, 通过意象的象征意义,表达出苏轼对 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使诗歌的主题更 加深刻、含蓄。
诗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语言
此诗的语言优美、精炼,用词简练、生动,如“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 枝”等句,既描绘出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又表达出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 上的精神。
他是苏轼的友人,两 人交往密切,相互敬 重。
苏轼与刘景文的关系
苏轼与刘景文是文学上的知己 和朋友。
苏轼曾多次为刘景文的诗文作 序和跋,表达对其才华的肯定 和赞美。
刘景文去世后,苏轼曾为其撰 写墓志铭,表达哀思和敬意。
《赠刘景文》的创作时间和地点
《赠刘景文》是苏轼在元祐五年 (1090年)所作。
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知州,而刘 景文已于前一年调任密州知州。
杜甫的《春望》
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忧虑。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通过对元宵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李清照的《如梦令》
通过对梦境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和追忆。
相关文学鉴赏和研究资料
《唐宋文学鉴赏辞典》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课件(共18张PPT)
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秋景虽然萧瑟冷落, 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 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用来比喻人到壮年, 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 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
课文讲解
思考:后两句有什么用意?
勉励好友要珍惜大好时光,昂扬向上,不可意志消沉。
课文讲解
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人生哲理? 只有严酷的环境才能锻炼人,才能检验、识别一个人的风骨。
苏轼在《赠刘景文》一诗中表达 了怎样的情趣和情感?
苏轼在《赠刘景文》一诗中 借菊花和荷花这两种品性高 洁的代表,赞美刘景文遭受 挫折不气馁,历经磨难不丧 志的品行和节操,同时也勉 励友人和自己要珍惜时光、 乐观向上。
古诗注释
擎:举,向上托。 盖:车盖,这里比喻荷叶。 犹:还,依然。 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君:你,指刘景文。 须:必须。
古诗赏析
荷尽已无擎雨盖,
荷花谢了,已经看不见像 雨伞一样撑起的荷叶。
菊残犹有傲霜枝。
菊花谢了,还有剩下不 怕风吹霜打的枝条
古诗赏析
一年好景君须记,
一年中的好景你必须记住,
思考
菊有菊不可替代的风韵,荷有荷无法言 说的魅力,苏轼赞美了秋天是个丰收的 季节,激励着人们乐观向上。老师把这 首诗最后的一句改写了一下送给大家: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读书黄金时。
橙黄橘绿的自然现象是什么季节?
诗人为什么称橙黄橘绿是一年好景?
秋末冬初
景色虽然萧瑟冷落,但更是成熟 丰收的时节,显露出勃勃生机。
菊花形象:前两句写景,抓住 “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 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 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 的形象。
思考:此诗为什么在开头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深秋的画面?
课文讲解
思考:后两句有什么用意?
勉励好友要珍惜大好时光,昂扬向上,不可意志消沉。
课文讲解
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人生哲理? 只有严酷的环境才能锻炼人,才能检验、识别一个人的风骨。
苏轼在《赠刘景文》一诗中表达 了怎样的情趣和情感?
苏轼在《赠刘景文》一诗中 借菊花和荷花这两种品性高 洁的代表,赞美刘景文遭受 挫折不气馁,历经磨难不丧 志的品行和节操,同时也勉 励友人和自己要珍惜时光、 乐观向上。
古诗注释
擎:举,向上托。 盖:车盖,这里比喻荷叶。 犹:还,依然。 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君:你,指刘景文。 须:必须。
古诗赏析
荷尽已无擎雨盖,
荷花谢了,已经看不见像 雨伞一样撑起的荷叶。
菊残犹有傲霜枝。
菊花谢了,还有剩下不 怕风吹霜打的枝条
古诗赏析
一年好景君须记,
一年中的好景你必须记住,
思考
菊有菊不可替代的风韵,荷有荷无法言 说的魅力,苏轼赞美了秋天是个丰收的 季节,激励着人们乐观向上。老师把这 首诗最后的一句改写了一下送给大家: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读书黄金时。
橙黄橘绿的自然现象是什么季节?
诗人为什么称橙黄橘绿是一年好景?
秋末冬初
景色虽然萧瑟冷落,但更是成熟 丰收的时节,显露出勃勃生机。
菊花形象:前两句写景,抓住 “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 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 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 的形象。
思考:此诗为什么在开头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深秋的画面?
《赠刘景文》PPT演示课件
第一晚谁会扛不住最先哭泣,最有权威的老犯人阿瑞看他白白净净,瘦瘦弱弱的样子,押了他两盒烟的赌注,第一次就让阿瑞输了赌 注。因为长得帅气,在狱中他还经常被有姐妹花之称的同性恋犯人骚扰。因为他懂得法律,金融知识,一个偶然的机会替其中一位狱 兵按排了免税的一笔遗产,从此成为众多士兵偷税漏税的免费会计师;因为出色的才干,他最终被监狱长相中,替他打断了姐妹花的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我会认
犹有
傲霜枝头
yóu
犹 犹如 记忆犹新
ào
傲 骄傲 傲慢少礼
我会认
橘黄
jú
橘 橘子 橙黄橘绿
理解词语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刘景文】 【擎】 【傲霜】 【君】 【正】 【橙黄橘绿】
举,向上托。 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诗人的好朋友。刘景文名季孙,原籍开封,是 北宋名将刘平的小儿子。 最 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1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重点) 2.背诵课文。(重点) 3.初步感知古诗大意。(难点)
的学生给枪杀了!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制不住的流,为这样一个有才华的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到的挫折和打击感到命运的不公, 上天到底还有没有长眼睛,如此一个有前途,有才华的有用之才就这样的被冤枉,被永远的埋在了黑暗之中!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他年轻英俊的面孔,在监狱中一呆就是十九年。片中还放到老的图书保管员,在监狱中整整呆了五十年,当他被刑满出狱时,他却拿 起刀子想杀人,因为他想留在监狱,他已经习惯了在监狱里的生活,因为在那里他是那样受人尊敬,而外面是他非常陌生和恐惧的世 界。在监狱里五十年的他,现在已经没有了杀人的勇气,连最后的勇气都已经磨灭了,他被放了出去,外面有许多的汽车,他不习惯 ,外面没有了亲人,没有了朋友,这一切他都不习惯,最后,他选择自杀,结束掉已经获得自由的身体,连同已经被体制化了失去自 由的内心!这件事对安迪和阿瑞都是一个不小的震憾!失去身体的自由并不可怕,可怕的这样的体制,让心也没有了希望,没有了欲 望,到最后就会彻底的绝望!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监狱中,安迪还带了一个学生,一个年轻人,从不识字开始,一点一点的教他,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我会认
犹有
傲霜枝头
yóu
犹 犹如 记忆犹新
ào
傲 骄傲 傲慢少礼
我会认
橘黄
jú
橘 橘子 橙黄橘绿
理解词语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刘景文】 【擎】 【傲霜】 【君】 【正】 【橙黄橘绿】
举,向上托。 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诗人的好朋友。刘景文名季孙,原籍开封,是 北宋名将刘平的小儿子。 最 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1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重点) 2.背诵课文。(重点) 3.初步感知古诗大意。(难点)
的学生给枪杀了!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制不住的流,为这样一个有才华的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到的挫折和打击感到命运的不公, 上天到底还有没有长眼睛,如此一个有前途,有才华的有用之才就这样的被冤枉,被永远的埋在了黑暗之中!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他年轻英俊的面孔,在监狱中一呆就是十九年。片中还放到老的图书保管员,在监狱中整整呆了五十年,当他被刑满出狱时,他却拿 起刀子想杀人,因为他想留在监狱,他已经习惯了在监狱里的生活,因为在那里他是那样受人尊敬,而外面是他非常陌生和恐惧的世 界。在监狱里五十年的他,现在已经没有了杀人的勇气,连最后的勇气都已经磨灭了,他被放了出去,外面有许多的汽车,他不习惯 ,外面没有了亲人,没有了朋友,这一切他都不习惯,最后,他选择自杀,结束掉已经获得自由的身体,连同已经被体制化了失去自 由的内心!这件事对安迪和阿瑞都是一个不小的震憾!失去身体的自由并不可怕,可怕的这样的体制,让心也没有了希望,没有了欲 望,到最后就会彻底的绝望!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监狱中,安迪还带了一个学生,一个年轻人,从不识字开始,一点一点的教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赠刘景文
zèng
liú qíng gài
赠送 姓刘 擎雨盖
jú
菊花
jūn
君子
cán
yóu
残枝 犹有
bì xū chéng jú
必须 橙色 橘子
刘擎菊残 犹君须橙 橘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需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秋夕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tínɡ chē zuò ài fēnɡ lín wǎn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shuānɡ yè hónɡ yú èr yuè huā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tínɡ
亭
tínɡ
停
雨
笔顺
儿歌
霜字雨头下加相,
lù
jiànɡ
寒露过后是霜降;
biàn
sǎ yán
遍地好像撒白盐,
sì xuě fēi
似雪非雪这是霜。
霜
风霜雨雪 远走高飞 凉亭 停车 远近 车身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ínɡ chē zuò ài fēnɡ lín wǎn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shuānɡ yè hónɡ yú èr yuè huā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亭
车
霜
儿歌
雨 笔顺
山行
[唐] 杜牧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yuǎn shànɡ hán shān shíjìng xié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字谜
bái yún shēnɡ chù yǒu rén jiā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yuǎn shànɡ hán shān shíjìng xié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bái yún shēnɡ chù yǒu rén jiā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需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荷尽/已无/擎雨盖,
•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菊残/犹有/傲霜枝。
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好景/君须记,
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
正是/橙黄/橘绿时。
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这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第一句写的是 什么?
秋末的景色,写的是荷败、菊残,写出了 秋末的特征。
山行
山行
[唐] 杜牧 yuǎn shànɡ hán shān shíjìng xié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bái yún shēnɡ chù yǒu rén ji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