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章《碳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章《碳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章《碳

湘波中学 七 年级 生物 导学案

课题: 碳—氧平衡 课型: 预习、展示、反馈 备课日期: 20121224

班级: 学习小组 小主人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掌握光合作用的含义(重点);

2、理解植物动物共存的原理(重点),光合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

3、掌握呼吸作用的含义以及应用(重点),绿色植物维持碳氧平衡的作用。 学习时间:三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课【我的农场我耕耘】

一、独学预习【15分钟】

预习生物书P121——P131:在书上打记重点内容,积极思考,回答文中思考与练习题,并翻阅

参考资料,要求静学和独学。

二、知识梳理【15分钟】

【 】1、科学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或者动物呼吸都需要排出 ,消耗 ,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释放 ,消耗 。也就是说,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 】2、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 ,把 和 转化成储存能力的 ,并且释放出 的过程。

【 】3、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用式子来表示:

( )+( ) ( )+ ( )

农业生产中,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应该 。 【 】4、 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种子萌发的实验证明了有机物分解时需要 的参与,不仅产生了 ,还产生了 。

呼吸作用公式: ( )+( ) ( )+ ( ) 【 】5、呼吸作用的过程是细胞利用 ,将 解成 和 ,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 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呼吸作用是生命的共同特征,其实质是 分解,释放 。 【 】6、生物的呼吸作用不断消耗 ,向生物圈中排放 。自然界的有机物分解和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消耗了大量的 ,并排放出大量的 。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 ,又将 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 和 的相对平衡(简称 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 同学已完成学习任务 检测 月 日】

三、聚焦展示【10分钟】

1、海尔蒙特的栽种柳树的实验:2.5千克的柳树增加到了80千克,除了浇的水、施的肥以外,柳树的重量增加来自于外界的 。

2、普里斯特利的金钟罩实验中,要想使实验顺利进行,除了密封的金钟罩内同时放入动物和植物之外,还必须在 下才能保证两者活着。因为…… 。

3、我来理解“碳氧平衡”:

( )

( )

四、课堂小结【3分钟】

生活中有哪些维持碳氧平衡实用的例子?有什么意义?

如: 屋内养花可以保证室内氧气 如: 、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第二课时 展示课【我的精彩我做主】

一、复习抽测【6分钟】、二、讨论上板【8分钟】、三、分组展示【30分钟】

1、我能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含义)

(1)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 ,把 和 转化成储存能量的 (如淀粉),并且释放出 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 ,将 分解成 和 ,并且将储存在 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 的需要。

2、我能探究:

P122普里斯特利实验中,分别从左到右标上A 、B 、C 、D 四号密封玻璃瓶,请回答:

(1)A 瓶和B 瓶内蜡烛熄灭白鼠死亡的原因是没有 。 (2)C 瓶和D 瓶内,蜡烛能燃烧和白鼠存活的原因是里面的植物通过 制造了 可供蜡烛和白鼠呼吸,而蜡烛和白鼠通过 产生了的 为植物提供了 (原料),所以能够共存,但必须在 下进行,一旦到了 处就不行。

(3)通过该实验我想到了在生活中的现象也是如此,举例说明:

如: 。 3、我能拓展:

(1) 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如果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放出了 。如果我们对着澄清的石灰水吹气,也变浑浊了,说明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 。平时我们要勤松土的只要原因是为了让植物的根得到充分的 ,保证 的正常进行。

(2)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释放出 (气体)并产生了水,而且还释放热量。因此我想到了经过一个冬天的红薯比开始的时候重量要 (轻、重),因为经过一段时间后里面的 被 (气体)参与分解,消耗变成了 和 。所以保存粮食的时候要抑制 作用的强度,降低温度和 浓度。

4、我能归纳:

绿色植物能维持碳氧平衡,在我们的生活中作用很大。所以我们一方面要保护 ,

并且大量 。另一方面,要减少 的排放,提倡“ ”生活。在生活中,

我们可以做到:如 。

四、课堂小结【3分钟】

第三课时 反馈课【我的成果我采摘】

1、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 ) A 、二氧化碳 B 、水 C 、高温 D 、光

2、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 A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 、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C 、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D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植物呼吸作用的进行是在 ( )A 白天 B 晚上 C 中午 D 全天

4、植物体的任何生活部位都进行: ( )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吸收作用

5、浇花过勤,有时会导致烂根,甚至死亡,其原因是 ( )

A 水分过多,根毛无法吸收

B 水分过多,使细菌大量繁殖

C 水分过多,影响根的呼吸作用 6、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所结的西瓜大而甜,其原因是 ( ) A 白天蒸腾作用旺盛,有利于光合作用 B 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有机物多

C 有利于植物对水、肥的吸收

D 白天光合作用强,制造有机物多;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弱,分解有机物少

7、欲提高温室蔬菜的产量,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 )

A 合理密植

B 白天提高室温,夜间降低室温

C 增加氧气浓度

D 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8、储存水果要保持低温这主要是因为 ( )A 温度低,减少细菌污染 B 温度低,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少 C 温度低减少,水分散失

9、北方农民在进入菜窖取物之前,往往把一盏油灯用绳子吊入窖内,请问目的是( ) A 测量地窖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B 测量地窖内氧气的浓度 C 地窖太黑,用油灯照明 10、目前温室效应日趋严重,是因为大气中的 含量不断增加,所以我们要倡导 生活,积极低碳减排,请你说说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措施: (至少一条) 11、许多人喜欢在卧室摆放几盆生长旺盛的绿色植物。有人反对,说是白天可以,晚上就不行了,因为植物与人争氧气;有人支持,说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会产生大量的氧气,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你认为谁说得对?

【 同学答对了 题(每题2分) 检测 月 日】

课后完成《学法大视野》个人加10分

光合作用

( )+ ( ) ( )+ ( )

呼吸作用

( )+ ( ) ( )+ (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五章 生物的分类和鉴别 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五章生物的分类和鉴别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如图是部分食肉目动物分类等级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虎与豹的亲缘关系比虎与狼的亲缘关系远 B.猫和虎所处的分类等级是“种” C.图中表示的最大的分类单位是“属” D.食肉目包括的动物种类比猫科少 2 . 梅、兰、竹、菊被人称为“四君子”,图为四种植物分类等级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种 B.四种植物都可以产生果实 C.杏与四种植物中梅的共同特点最多 D.禾本科比禾本目包含的生物种类多 3 .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我省某个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研.在生活中共记录鸟类158种,其中雀形目鸟类109种,占68.99%.从迁徙来看,留鸟(不迁徙的鸟)有104种,占65.82%;旅鸟(迁徙途中路过此处的鸟)有24种,占15.19%;冬候鸟与夏候鸟(有迁徙习性的鸟)分别为13种和17种,占8.23%和10.7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小组走访了解鸟类资源,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调查法 B.在观察鸟类的生活状态时,使用的仪器是显微镜 C.该小组对各种鸟类进行归类时,除依据了鸟的形态结构特征外,还依据了鸟的行为方式 D.调查发现,该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种数在逐年增加,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4 . 学习植物分类时,某同学将水稻、西瓜、松树归为一类,把海带、地钱和肾蕨归为另一类.他分类的依据是() A.根的有无B.种子的有无C.花的有无D.果实的有无 5 . 在下列分类等级中,生物共同特征最少的是() A.界B.门C.目D.纲 6 . 下表列出了四种植物在分类学上的地位,其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植物是() 甘蓝小麦白菜水稻 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纲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纲 白花菜目莎草目白花菜目莎草目 十字花科禾本科十字花科禾本科 芸薹属小麦属芸薹属稻属 A.甘蓝与小麦B.小麦与水稻C.甘蓝与白菜D.白菜与水稻 7 . 图是小兰建立的生物分类图,其中①—④各代表一种生物。下列哪种生物不能用该图分类 A.①家鸽②水杉③韭菜④海带

新人教版初一生物上册教案(全)

《致同学们》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为以后的生物教学打下基础。 2、学生初步了解生物课的教学流程,以适应以后的教学。 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 用具:动物彩图,病例资料,书本彩图,课件 教学过程: 好,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什么课啊?(生物课)这是同学们上初中后新开的课程之一,相信你们都对这新的科目很好奇。你们喜欢生物吗?生物无处不在,首先,告诉我,在你们的理解中,生物包括哪些方面呢?(动物,植物,菌类)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出示生物发展史)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的历史已经有46亿年了,但我们人类的历史只有一小段,那么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的那段时期地球上有些什么生物呢?而这些动物现在还存在吗?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简单介绍)这些动物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吗?为什么呢?大家想一下。那生物除了动物之外还有其他吗?像我们漂亮的校园里面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为什么有的树能长成几十米高,有的却长在地上当地毯来观赏呢?除了动物,植物,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生物在我们身边。大家说一下?刚才我们所说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那都是一些生命的现象,我们书本上《致同学们》那一页中说到,生物学除了研究这些不同生命的现象之外,还要研究生命活动规律。我们生命活动的规律有哪些呢?像我们常说多喝牛奶会长高,这就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钙,钙是我们骨骼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我们生物学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等学科的基础,书本上也举了好多生物学用在其他方面的例子,我们看看图3中的幼儿预防接种,同学们都有接过种吧?我们为什么要接种呢?接进去我们体内的其实也是一种病毒,只是它的毒性很小,对我们人体无害,但是注入这种病毒之后我们人体就会产生相应的抵抗能力,以后遇到毒性大的病毒也不怕了。(还有书本上的其他例子逐步介绍。)(学生提出问题再讨论解决) 我们生物课是一门新课程,很多同学对生物课的课堂要求不是很明白,现在我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认真遵守: 课前十分钟预习,课堂积极发言(占总分10%) 课外作业按时单独完成(占总分10%) 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 实验课,探究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1.生物的录像。 2.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素材 苏教版

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 一、种子的结构 ①种子主要由胚.和种皮 ..组成。种皮具有保护作用。 ②胚是新植株的幼体 ........和胚根 ..组成(如图)。 ........,是种子中的主要成分,由子叶、胚芽、胚轴 ③大豆,花生、蚕豆等种子的子叶 ....,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 ..着大量的营养物质 ..肥厚,贮藏 (双子叶植物);玉米、小麦、水稻等植物的种子,除了胚和种皮,还有贮藏营养的胚乳 .......。 (单子叶植物) 二、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具有完整的 ......,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自身条件) ...、有生命力的胚 外界条件:足够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三、种子的萌发 胚根——根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子叶——消失 发芽率 ...的种子 ... .....90%...:指一定时间内萌发的种子数占全部被测定种子数的百分率.发芽率超过 才适合播种 ....... 第二节植物根的生长 一、根尖的结构 根的功能:固着 ..,贮藏 ..,输导 ..等功能 ..,支持 ..,吸收 根尖的结构基本相同,从尖端向上依次是根冠 ...,成熟区 ...四个部分。 ...,伸长区 ..,分生区 成熟区的细胞体积也较大,其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 ..。 二、根的生长 1、根冠:具有保护作用 2、根的分生区细胞: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地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它是根生长的 关键部位。 伸长区细胞:能够迅速伸长,致使根尖的长度不断增加。根尖的伸长区生长得最快。 ............ 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成熟区的细胞体积也较大,其表皮细胞向外突起, 形成根毛。 根的生长主要是分生区细胞的分裂 .......的结果。 ........和伸长区细胞伸长 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向肥生长和向水生长等特性。 第三节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一、植物生长需要水 1、水.是植物细胞的主要成分。满足植物对水的需要,是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1)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第二单元 9、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物像的放大的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①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②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②细胞质—细胞质内含有许多与各种生命活动有关的微细结构。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与生物的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物质——遗传物质。 1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注意不要在盖玻片下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1)用滴管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4)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5、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章《碳

湘波中学 七 年级 生物 导学案 课题: 碳—氧平衡 课型: 预习、展示、反馈 备课日期: 20121224 班级: 学习小组 小主人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掌握光合作用的含义(重点); 2、理解植物动物共存的原理(重点),光合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 3、掌握呼吸作用的含义以及应用(重点),绿色植物维持碳氧平衡的作用。 学习时间:三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课【我的农场我耕耘】 一、独学预习【15分钟】 预习生物书P121——P131:在书上打记重点内容,积极思考,回答文中思考与练习题,并翻阅 参考资料,要求静学和独学。 二、知识梳理【15分钟】 【 】1、科学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或者动物呼吸都需要排出 ,消耗 ,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释放 ,消耗 。也就是说,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 】2、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 ,把 和 转化成储存能力的 ,并且释放出 的过程。 【 】3、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用式子来表示: ( )+( ) ( )+ ( ) 农业生产中,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应该 。 【 】4、 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种子萌发的实验证明了有机物分解时需要 的参与,不仅产生了 ,还产生了 。 呼吸作用公式: ( )+( ) ( )+ ( ) 【 】5、呼吸作用的过程是细胞利用 ,将 解成 和 ,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 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呼吸作用是生命的共同特征,其实质是 分解,释放 。 【 】6、生物的呼吸作用不断消耗 ,向生物圈中排放 。自然界的有机物分解和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消耗了大量的 ,并排放出大量的 。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 ,又将 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 和 的相对平衡(简称 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 同学已完成学习任务 检测 月 日】 三、聚焦展示【10分钟】 1、海尔蒙特的栽种柳树的实验:2.5千克的柳树增加到了80千克,除了浇的水、施的肥以外,柳树的重量增加来自于外界的 。 2、普里斯特利的金钟罩实验中,要想使实验顺利进行,除了密封的金钟罩内同时放入动物和植物之外,还必须在 下才能保证两者活着。因为…… 。 3、我来理解“碳氧平衡”: ( ) ( ) 四、课堂小结【3分钟】 生活中有哪些维持碳氧平衡实用的例子?有什么意义? 如: 屋内养花可以保证室内氧气 如: 、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 第五章 教案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教学目标】: 1.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章的探究活动。 3.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重点和难点】: 1、认识光合作用。 2、绿色植物在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3、探究活动的设计。 【课时分配】:2课时 【教材分析】: 通过生物呼吸和燃料燃烧都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为什么没有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明显增多,氧气含量降低的悬念,引起学生对大气中碳—氧平衡是如何维持的问题产生兴趣。 可将金鱼藻的放氧实验分成两步进行演示。首先让学生观察光下金鱼藻放气泡的实验,引出光合作用除了能制造有机物还能制造什么物质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作出假设。然后再做气体燃烧状况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结果推测金鱼藻放出的气体是氧气。 关于光合作用原料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普利斯特利的三个实验先分别进行分析,再将分析结果综合起来考虑,得出光合作用不但能产生氧,而且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结论。植物所产生的氧气除了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外,还可以供给其他生物使用。建议教师在学生分析完三个实验后,尽可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再上升一个层次。即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普利斯特利为什么要设计三个实验,才能得出最终结论?”目的是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综合看问题的意识,当一个现象由多种因素控制时,应当先研究一种因素,控制其他因素。【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一、光合 作用产生 氧气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 装置采集气体,对气体成分进 行简单探究,获得结论。 学生根据课本叙述和教师的 讲解学习实验过程,获得结 论。 教师提供实验装置,并 指导学生进行采集,引 导学生对气体进行探 究。 讲解并引导学生学习实 验规程,组织学生讨论。 二、合作 用利用二 氧化碳作 为原料。 1.利斯特里实验 2.探究活动通过课本对普利斯特里的三 个实验分别进行分析,初步获 得光合作用不但产生氧,而且 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结论。 利用教师提供装置制定探究 计划,实施探究计划。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帮 助学生养成综合看问题 的意识。 提示学生注意事项,鼓 励学生自己寻找材料用 具,设计实验。 三、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根据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归 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总反 应方程式,进而初步认识光合 作用对于生物圈的意义。然后 根据教师提供的数据,对教师 提问进行分组讨论,进一步认 识光合作用在维持碳—氧平 衡中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归纳光合作用 的总方程式和概念。通 过概念初步分析光合作 用对于生物圈的意义, 而后给学生提供数据, 并设置思考题,启发学 生从理性上认识光合作 用在维持碳—氧平衡中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资料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归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 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假期一日一练)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五章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教学目标 1.描述呼吸作用的过程。 2.说出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3.认同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呼吸作用的过程。 教学难点 呼吸作用的实质。 教学准备 实验需要的仪器、材料、提前两周准备的豆苗或玉米苗、PPT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

一、导入新课 有人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更新居室的空气,于是在卧室里摆放多盆绿色植物。你认为这种做法科学吗?为什么? 二、新课教学 其实,生命活动需要能量的供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除了用于构建植物体外,还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 下面以种子萌发为例,探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1)演示实验一:有机物分解时释放能量 在上课的前一天,老师用两个暖水瓶装种子,甲瓶中装的是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的是煮熟的种子。往瓶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现在请你观察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有什么不同。 说明:这是一个对照实验。经过一昼夜以上的放置后,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明显不同。教师让学生对比温度后,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装有萌发的种子的暖水瓶中的温度升高;装有煮熟的种子的暖水瓶中的温度不变。 实验结论:萌发的种子放出了热量。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发生了变化,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种子萌发,还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萌发种子中的有机物最终转变成了什么物质?在转变过程中还需要哪些物质的参 与呢? (2)演示实验二: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 瓶中是萌发的种子(见教材第128页上图。瓶内的种子也可用新鲜的豆苗代替)。实验开始时阀门是关闭的。过一段时间以后,往瓶子里注入清水,打开阀门,使瓶内的气体进入试管。观察澄清的石灰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实验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萌发时放出了二氧化碳。 科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来自种子里的有机物。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时不仅产生二氧化碳,还产生水。 (3)演示实验三:有机物分解需要氧气的参与 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见教材第128页下图。甲瓶内可改用新鲜的豆苗,乙瓶内可改用经沸水烫过的豆苗),把甲、乙两瓶同时放到温暖的地方。24小时以后,观察蜡烛在甲、乙两瓶中的燃烧情况。 实验现象:燃烧的蜡烛放进甲瓶里,火焰立刻熄灭了;燃烧的蜡烛放进乙瓶里,火焰没有熄灭。 2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濮阳市第一中学生物教研组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 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综合测试卷及答案共3套

第三单元第五章综合测试 一、单选题 1.被称为生产有机物的“车间”的结构是() A.细胞核 B.线粒体 C.叶绿体 D.细胞质 2.下列增产措施中,没有应用到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A.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B.合理施肥 C.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D.合理密植 3.下列关于天竺葵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需要水分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 B.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 C.能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 D.产生的氧气都释放到体外,不能被呼 吸作用利用 4.动物生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最终来自于()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本身的呼吸作用 C.各种草食性动物 D.各种肉食性动物 5.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作物的种植密度扩大叶面积,光合产物合成量超过呼吸消耗量,产量增加。 但密度过大叶片相互重叠,株间透光率降低,光合产物合成量少于呼吸消耗量,产量降低。如图 表示叶面积指数(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根据 图形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叶面积指数越大,作物产量越高 B.A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 度 C.叶面积指数大约为5时,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 D.叶面积指数超过9时,农作物将会减 产 6.砂生槐是西藏高原生态恢复的理想树种,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为初步筛选适合西藏某地区栽 培的品种,研究人员测定了4个砂生槐品种幼苗的 2 CO吸收速率,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4种幼苗应在相同光照强度下进行检测 B.砂生槐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 2 CO吸收速率可以反映光合作用速率D.丁品种砂生槐适合选为该地区栽培品 种 7.下列农业生产措施,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是() A.早春播种后进行地膜覆盖 B.农田淹水后及时排涝 C.果树开花季节,在果园里放养蜜蜂 D.大田农作物合理密植 8.科学研究发现,用适量的“汽水”(一种能释放二氧化碳的溶液)浇灌植物,能促进植物的生 长,原因是它能() A.增强呼吸作用 B.增强光合作用 C.增强蒸腾作用 D.促进水分 吸收 9.与生物圈“碳——氧平衡”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化石燃料 的燃烧 10.从同一植株中挑选长势相同重量相等的2片叶片,编号为①②。将①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 并置于适宜光照下;将②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黑暗处。在相同的适宜温度下,向水中通 入空气,6小时后取出①和②叶片,烘干称重分别得到a和b。叶片在6小时内通过光合作用制 造的有机物量是() A.a B.a-b C.a+b D.a-2b 11.下列生产生活中的措施:①水果、蔬菜在冰箱中低温贮藏,②在贮藏粮食的密封仓内充加二 氧化碳,③农田及时松土,④小麦种子晒干入库,能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2.如图装置可以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最新整理)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一、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有生命现象的物体;非生物:没有生命现象的物体 二、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 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三、认识生物的方法:①观察法;②调查法 四、生物归类法;①按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② 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 生生物③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生物圈概念: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二、生物圈范围:①大气圈的底部;②水圈的大部;③岩石圈的表面 三、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生存空间等四、环境对生物的影响: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②生物因素: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 五、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六、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等 七、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②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 八、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植物能增加空气湿度 九、生态系统:①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②组成:I 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 II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十、食物链和食物网: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营养关系。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 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十一、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08611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课本27页1题33页生物圈2号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七年级上册生物七上第五章习题

第三单元 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 1.种子的结构:种子由胚和种皮组成。胚由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组成。胚是新植株的幼体。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比较:相同点:都有种皮和胚;不同点:大豆种子:子叶两片,子叶贮藏营养玉米种子:子叶一片,胚乳贮藏营养 2、种子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 种皮 子叶胚 胚芽 胚轴 主要功能 保护,防止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入侵,减少水分的散失。 贮藏营养,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 发育成茎和叶 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胚根发育成根 3.种子萌发的条件: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例题: 1.种子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更容易保存?() A.干燥、低温B.潮湿、低温C.干燥、高温D.潮湿、高温 2.早春播种后,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促进早出苗,其原理是()A.保湿保温、有利萌发B.种子萌发需要避光C.防止鸟类取食种子D.防止风沙3.我们吃的馒头和面条大多是用小麦种子磨成的面粉制成的,那么你知道面粉主要是来自小麦种子的()。 A.胚芽 B.胚乳 C.子叶 D.胚轴 4.将饱满、完整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适宜的温度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这两组种子的萌发情况最可能是()。 A.甲组先萌发 B.乙组先萌发 C.两组几乎同时萌发 D.两组都不萌发 5.下列哪一组说法是正确的: ①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个部分组成 ②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③将一粒玉米种子纵切后,在切面滴碘液,整个切成总是都变得一样蓝 ④种子中子叶发育为叶,芽发育为芽,胚轴发育为茎,胚根发育为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第二节植物根的生长 1.根尖的结构与功能 比较项目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细胞大小较大较小 结 形状不规则,排列近似正方型,壁构细胞形状 不整齐薄,核大,质浓 较大 长方形 较大 表皮细胞向外突 起,形成根毛 功能保护分裂产生新的细细胞迅速伸长,使吸收水和无机盐胞根尖不断伸长的主要部位。 2.根的生长主要是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的结果。根生长的关键部位是分生区。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移栽植物是一般带土的原因是保护根尖的根毛)。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 . . ( 七上生物知识点 1 生物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废物(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 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2 生物的分类:(1)按形态结构特点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 (2)按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 水生生物 (3)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 3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范围:厚度为 20 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 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 4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 圈。有毒物质:不断积累,有机物和能量(数量):逐级递减。能量源头:太阳能。 5 生态系统由生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6 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7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草→兔→狐) 8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所以说生态系 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 9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对照书本说出它们各自的 特点):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肺”、 “绿色水库”之称)、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 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10 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光线的强和弱。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能使镜筒上升和下降)目镜和物镜:放大物体倍数 11 使用显微镜的步骤: 1)取镜和安放(2)对光 (3)观察 (4)整理和存放 细胞中的物质:有机物(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和无机物(水、无机盐、氧等) 12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是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壁,液泡,叶 绿体。 13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线粒体(将化学能转变为生物生活所需要 的能量) 14 染色体由蛋白质和 DNA 组成,DNA 是遗传物质,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15 生物由小长大离不开细胞的生长(体积增大)和细胞的分裂(数目增多) 16 细胞的分裂:分裂时染色体加倍后一分为二,形成完全相同的两份。细胞核分成两个,细胞质分 成两份,每份细胞质中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形成细胞壁。 17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细胞分化—细胞形成组织的过程) 18 动物体的四种组织名称和功能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有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之分,调查前要明确调查对象和目的, 制定调查方案;调查中要如实记录;调查后要对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统计。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中的生态因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2、生物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共生关系等。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①环境影响生物:春江水暖鸭先知;葵花朵朵向太阳;春风又绿江南岸。 ②生物适应环境: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③生物影响环境: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4、(1)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 在“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光,即在实验中只有光照是不同的,其他条件都必须相同, 这样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2)所谓对照组,也称控制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即不添加任何人为因素(如药剂),在自然状态下的过程观察,又称“空白对照”。 所谓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所处理的变量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①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产者:植物(草、庄稼、树等) 生物部分消费者:动物 ②生态系统的组成:分解者:细菌、真菌(蚯蚓,秃鹫) 非生物部分-----光、空气、温度、土壤、水和湿度等。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 者。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①食物链概念: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被吃与吃的关系叫做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因素) 注意:如食物链:草→鼠→蛇→猫头鹰。 在画食物链或食物网时,箭头方向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捕食食物链的起点是植物,终点是营养级高的肉食动物,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 草最多,猫头鹰最少。如果草有毒,猫头鹰的毒性最大。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 中,物质是可以循环的,能量是逐渐减少的。

七年级上册生物同步检测题:第五章

2019 七年级上册生物同步检测题:第五章我们往往对自己所学的东西很混乱,那么就需要大家时常去总结一下,鉴于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篇七年级上册生物同步检测题,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 有人说,森林是地球的肺,它通过植物的 _________________ ,吸收大量的________ ,释放大量的,所释放的 ________ 除了供自身需要外,还供给人和动物进行 _________________ ,它还能通过 _________ 作用,调节空气湿度,维持生态平________ 衡。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参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大力提高绿化覆盖面积。 2. 将一带叶的新鲜枝条插入盛有清水的锥形瓶中,并把瓶口密封,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罩住,扎紧袋口,放到光下照射。(1) 不久塑料袋壁上出现了一些水珠,这些水珠来源于植物的作 用。 (2) 下午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根将要熄灭的火柴棒伸人袋中,火柴棒又复 _________ 燃了,说明_________ 增多了,这是 ___________________ 的缘故。 (3) 第二天早晨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根将要熄灭的火柴棒,火柴棒立即熄灭了,说明袋中__________________ 增多了,这是 _________ 的缘故。 3. 春天植树时,移栽的树木经常要剪去一些枝叶,这是为了

( ) A. 降低光合作用 B. 降低呼吸作用 C. 降低吸收作用 D. 降低蒸腾作用 4. 人在树阴下要比在房屋的阴影下感到凉爽,原因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遮挡阳光 5. 正在结黄瓜的植株,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 光合作用 B. 瓜果的膨大 C. 植株的生长 D. 蒸腾作用 6. 当蒸腾作用消耗的水量超过___________ 吸收的水量时,植 物会出现萎蔫。故移栽幼苗时,应尽量减少对_____________ 的损伤。 7. 春季造林要在树苗发芽前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 . 欢迎大家去阅读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七年级上册生物同步检测题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油哦!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38698

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与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她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就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就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与水,适宜的温度与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与交流 ?▲对照实验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就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瞧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就是生产者。 ?▲植物就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就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与真菌就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就是不被其她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与能量沿着食物链与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与所占比例就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生物圈就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就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课本27页1题33页生物圈2号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第二单元生物与细胞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