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2000年与2010年人口普查(深圳杯)
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统计局•【公布日期】2021.05.17•【字号】•【施行日期】2021.05.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户籍、身份证管理正文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一号)——全市常住人口情况深圳市统计局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21年5月17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我国进行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在各区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各级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普查对象的积极配合下,我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圆满完成。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市常住人口[3]的基本情况公布如下:一、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4]为17560061人。
二、人口增长全市常住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23973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136088人,增长68.46%,年平均增长率为5.35%。
图1-1 历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及年均增长率[5]三、户别人口全市共有家庭户[6]6424556户,集体户1062594户,家庭户人口为14480695人,集体户人口为3079366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25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12人增加0.13人。
注释:[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汇总数据。
[2]普查标准时点为2020年11月1日零时,普查对象是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3]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深圳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1.04.02•【字号】•【施行日期】2001.04.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深圳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1年4月2日)200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外贸出口,积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培育现代金融业和现代物流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
这一年,深圳顺利完成了“九五”计划的主要任务,经济总量比“八五”末期的1995年翻了一番,各项社会事业欣欣向荣,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容环境日趋优美,城市综合实力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
一、综合初步统计,200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65.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2%,高出预期目标2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7.71亿元,增长8.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74.14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73.39亿元,增长9.9%。
三次产业结构为1.1∶52.5∶46.4。
按现行汇率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0亿美元。
物价水平适度上升。
2000年,深圳物价总水平结束长达两年多的下降势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8%。
分项目看,服务项目上涨14.0%,居住上涨5.6%,其中水电、燃料上涨15.3%。
食品中水产品上涨4.7%,鲜菜上涨6.7%,植物油、肉禽及制品、鲜果等的价格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劳动就业工作加强。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08.5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45万人,增长4.6%。
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3.87万人,下降8.6%;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75.78万人,增长2.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28.89万人,增长7.8%。
深圳市2000年与2010年人口普查(深圳杯)
全市按
2000年11月1日0时普查标准时间登记的人口为700.84万人[注3](以普查登记人口为基础,结合第四季度我市人口变动情况,按1999年可比口径计算,2000年深圳市人口统计年报的年末常住人口为
432.94万人)。
其中本市户籍人口121.48万人[注4],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
一座仍然年轻的城市
“深圳仍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人口红利效应将会持续较长时间。”市统计局人士说。
普查资料显示: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
101.88万人,占
9.84%;15-64岁人口为
915.64万人,占
88.40%;65岁及以上人口为
18.28万人,占
1.76%。
深圳仍属于年轻人城市,据初步统计测算,全市人口平均年龄为30岁左右;深圳还处于旺盛的“人口红利”期,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
84.34万人,占12.03%。
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数变化如下:
具有大学受教育程度的由4467人上升为8060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由194人上升为22338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由43528人上升为52170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由21589人下降为12034人。
4、在户籍人口中,包括了户籍在本市,但已离开本市半年以上的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
5、家庭户人口不包括现役军人,也不包括相互之间没有家庭成员关系、集体居住的人。
深圳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常住人口1035.79万昨日从深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新闻通报会上获悉,深圳常住人口为
1035.79万。记者同时了解到,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相比,深圳10年间增加常住人口335万人,年均人口增长
福田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开发专刊(十二)
福田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开发专刊(十二)第18期深圳市福田区统计局2012年4月11日福田区女性育龄推迟的现状及对策初探林师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节奏加快,出现女性生育期普遍延后的现象,尤其是高学历、高收入、高社会影响力的三高女性,主动选择放弃黄金育龄期推迟生育年龄,甚至选择不育的丁克家庭生活方式。
由于生育观念的改变、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风险提高等诸多社会和家庭因素导致越来越多女性主动或被动选择高龄生产。
这不仅给我国人口素质带来负面影响,也带来如人口断层、加速老龄化等社会问题,甚至影响着我国发展大局。
福田作为建设法治化、智慧型、高品质的先导城区,不仅要从经济建设方面加大力度,更要从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着手,加快社会建设步伐,进而实现“首善之区、幸福福田”的美好愿景。
本文根据福田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数据,分析福田区女性生育期延后现象并探讨对策。
一、女性生育情况现状“六普”数据显示,全区常住人口为131.75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40.8万人,增长44.85%。
2010年福田区女性人口为63.69万人,与2000年女性人口42.96万人相比增加20.73万人,增幅为48.25%。
其中2010年、2000年15~49岁育龄妇女人口分别为486643人、353303人,增加128424人,增幅为35.85%。
一方面福田区女性人口以及育龄妇女人口出现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与2000年相比2010年福田区人口出生率为却降低0.49‰。
(详见图1)女性选择推迟生育甚至不育丁克的现象十分突出。
图1 福田区2000年和2010年育龄妇女人数及出生率对比图图1 2000年和2010年福田区人口出生率对比图与2000年相比,2010年20~24、25~29岁女性生育率分别降低0.53‰、0.82‰,而30~34岁、35~39岁女性生育率却明显提高,增幅达23.79‰、10.83‰。
一轮复习城市化
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 的促进作用。
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
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
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
向城市迁移;
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
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
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
2021/2/4
1
11
考点一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1.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
2021/2/4
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以吸引专
业人员回城居住 1
14
2021/2/4
1
发 展 中 国 家 的 城 乡 移 民
15
2021/2/4
1
16
P33 案例4 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伦敦的城市扩展
城市化起步 郊区城市化 2021/2/4
城市化加速
逆城1 市化
再城市化 17
2.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差异
70%
30%
①对生物:城__市__建__筑__面__积__扩__大__,__减__少__了__生__物__多__样__性__。
②对气温:_温__室__气__体__排__放__多__,__出__现__“__热__岛__”__现__象_。
③对降水:___烟__尘__排__放__量__多__,__城__市__多__雨__雾__天__气___。
,进一步减小了城市热岛效应。而且由于绿地从城市边
(缘2伸)、到使中心城地市区景,观使尽空可气能流动与较山通、畅河,、有湖利、于降植低被城等市 自 大气然污景染观,保缺持点协是城调市.中心地租高的地区,土地利用率
降低。 2021/2/4
1
34
(2012·北京高考) 6.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国家和民族 发展的目标与责任。城市绿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下 图为“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竞赛承诺书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A参赛队员:1. 王春慧2. 刘双3. 车珂指导老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数学建模组日期:2014 年 05 月 11 日评阅编号(由评阅老师评阅前进行编号):2014年“深圳杯”夏令营数学建模竞赛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基于灰色预测讨论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的影响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和结构成为发展的重要因素。
继计划生育政策的颁布,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
但同时也造成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例失调等问题。
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197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5.83‰下降到4.79‰,总和生育率从5.81下降到1.18,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质量和人均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见端倪,如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重,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个人账户空帐”,这引发了公众对我国养老事业的担忧,可能引发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信任危机”;“老来丧子”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人生悲剧,如今一胎化政策带来的独生子女家庭“失独”问题也是屡屡触动了公众的神经;少数名人、富人跑到外地躲着生、花钱买着生的现象使得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公平性受到普通百姓的质疑;少数计生委工作人员暴力执法、社会抚养费去向不明的报道也是常常刺激着公众的眼球;随着刘易斯拐点的临近,我国人口红利和人力资源优势即将消失。
深圳流动人口治理的历史演变与经验
深圳流动人口治理的历史演变与经验作者:汪建华刘文斌来源:《文化纵横》2018年第02期2015年全国人口1%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流动人口总量为2.46亿。
长期以来,流动人口的市民化和城市融入问题是中国社会治理中的重要议题。
在北上广深等沿海特大城市,流动人口与本地户籍人口倒挂问题最为严峻,城市管理难度大,市民化的成本高,城市内部的二元分化非常明显。
在数十年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的市民化诉求逐渐增强,权益意识不断提高,家庭化趋势日趋明显,户籍制度下的人口管控和公共资源配置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应对社会形势的变化,城市流动人口的治理方式亟须在体制机制上加以转变。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先行先试的经济特区,是中国外向型经济和出口制造的典型代表,更是流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的沿海一线城市。
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看,1990年,深圳的非本县户籍人口便高达124.0万,是总人口的74.4%;2000年、2010年,非本县户籍人口分别增至584.9万、827.8万,分别是总人口的83.5%、79.9%。
而在北京、上海、广州,2010年非本县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35.9%、47.9%、42.7%。
可见,在流动人口治理方面,深圳面临的压力要高于其他一线城市,其治理经验也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梳理。
流动人口治理首先需要一套完善的治理体制,确保流动人口有序融入城市。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十九大报告更进一步强调,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不过,任何有效的治理体制都必须以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和公民权利的保障为前提。
在城市内部二元分化的格局下,流动人口始终是游离的、无根的,他们不可能真正整合到城市社会的秩序中。
市民化问题不解决,再完善的治理体制也不过是管控流动人口的精致牢笼。
2000—2010年广东省老年人口空间分布演变研究
一、引言维也纳世界老龄问题大会规定: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就是“老年型国家或地区”[1]。
我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1982年为4991万人,占总人口的4.9%,2008年为10956万人,占总人口的8.3%,2010年为11883万人,占总人口的8.87%。
而广东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5岁以上人口数量为703万人,占总人口的6.75%。
虽然广东省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低于7%,不属于典型的老年型地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老年人口比例将继续上升,老龄化现象会越发突出,与此相关的经济、社会、生态等问题将会越发凸显。
广东拥有雄厚的经济和社会资源,社会发展阶段与欧美发达国家更为接近。
因此,及早对老年人口空间分布状况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结合不同地级市的经济、文化、医疗、福利、保险等条件制订相应的养老政策措施和布局老年公寓、托老院、养老社区,对于广东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十分有利。
老年公寓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近几年来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它不仅仅是一种为老年人设计的实体建筑,也是一种老年居住形式,在老年公寓里除了有老年人住的房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全方位服务[2]。
中国老龄协会张文范会长对老年公寓的表述如下:“老年公寓是既可以体现老年人居家养老,又能使老年人受到社会化服务的新型老年住宅形式,其属于机构养老的大范畴”[3]。
1998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98年全国老年公寓研讨会”规范了老年公寓的定义。
老年公寓是指按老年人特点设计建造的独立居住单元,内部设有卧室、起居室、浴室、厨房等,公寓内需配备各种服务、文化、娱乐、医疗设施,配备各种专业服务人员。
刘洋则认为老年公寓是指由社会投资兴办,并按市场化运作模式经营管理,专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人体能心态特征的公寓式老年人居住与生活场所,具备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体系,是综合管理的老年聚居类型。
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0年全市人口和计划
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0年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法规类别】计划生育管理【发文字号】深卫人发[2010]125号【发布部门】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日期】2010.03.01【实施日期】2010.03.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0年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深卫人发[2010]125号)各区人口计生局,光明及坪山新区公共事业局:现将《2010年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突出重点,认真执行。
附件:1.2010年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要点2.2010年全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思路及要点(略)二〇一〇年三月一日附件1:2010年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要点2010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也是迎来9.25《公开信》发表30周年。
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中心任务,以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坚持“一条道路”、推进“两个统筹”、强化“三个注重”、促进“四个转变”的总体思路为行动指南,牢固树立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理念,积极创建“宣传教育创新示范市、区”,创新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在倡导理念、宣传政策、普及知识、建设先进文化、提供公共服务、引导群众婚育观念和行为转变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营造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社会大氛围。
一、全面开展创建“宣传教育创新示范市、区”活动围绕国家人口计生委赋予广东省创建“宣传教育创新示范省”目标,以争先创优为契机,加大工作改革创新力度,打造特色宣教品牌,争创“宣传教育创新示范市、区”。
二、。
深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深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正文:---------------------------------------------------------------------------------------------------------------------------------------------------- 深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深圳市统计局2011年5月12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注2。
在国务院、省政府和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快速汇总任务。
现将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注3为10357938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00842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349510人,增长47.79%,年平均增长率为3.98%。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注43503201户,家庭户人口为740241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11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63人减少0.52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5614027人,占54.20%;女性人口为4743911人,占45.80%。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97.74上升为118.34。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18774人,占9.84%;15-64岁人口为9156398人,占88.40%;65岁及以上人口为182766人,占1.76%。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3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9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65个百分点。
2010年广东各市人口普查资料
广东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广东省统计局2011-05-10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快速汇总任务。
现将我省这次普查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省常住人口全省常住人口[3]为104303132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8642000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7883132人,增长20.69%。
年平均增长率为1.90%。
二、家庭户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 27747417户,家庭户人口为8868172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69人减少0.49人。
三、性别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54397408人,占52.15%;女性人口为49905724人,占47.85%。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3.82上升为109.00。
四、年龄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7618241人,占16.89%;15-64岁人口为79645606人,占76.36%;65岁及以上人口为7039285人,占6.75%。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2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6.5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02239726人,占98.02%;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063406人,占1.98%。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8567259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780682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4759923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23944315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深圳市统计局关于开展深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专项和综合试点的通知
深圳市统计局关于开展深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专项和综合试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统计局•【公布日期】2010.04.01•【字号】•【施行日期】2010.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深圳市统计局关于开展深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专项和综合试点的通知宝安区政府、市人口普查办各成员单位、各区人口普查办:按照国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要求,为了进一步搞好我市人口普查工作,为全市普查工作摸索经验,提供借鉴,锻炼普查工作队伍,经研究决定以5月15日零时为时点,在宝安区新安街道宝民社区居委会开展我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专项和综合试点。
随文成立深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名单见附件)。
专此通知。
附件:1.深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专项和综合试点领导小组成员名单2.深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专项和综合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名单二〇一〇年四月一日附件1:深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专项和综合试点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长:邓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市统计局局长常务副组长:王立新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宝安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宝安区委常委、副区长副组长:李必祥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市统计局副局长查红俐宝安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宝安区统计局局长金庆玉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处处长欧瑞志宝安区新安街道办党委书记李军宝安区公安分局第一副局长成员:夏有亮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统计局综合协调处处长曾国辉宝安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宝安区统计局副局长胡居理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统计局计算中心主任冯春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域划分和编码组组长、市统计普查中心负责人华琼辉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业务组组长、市统计局综合协调处副调研员何心向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处副调研员齐国华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处副调研员蒋资达宝安区新安街道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新安街道副主任附件2:深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专项和综合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名单主任:夏有亮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统计局综合协调处处长(兼)常务副主任:曾国辉宝安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宝安区统计局副局长(兼)副主任:华琼辉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业务组组长、市统计局综合协调处副调研员(兼)马锡文宝安区新安街道宝民社区居委会主任成员:章建红宝安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宝安区统计局社会统计科科长刘晓曦宝安区新安街道统计办主任袁珣市统计局综合协调处主任科员综合秘书组组长:夏有亮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统计局综合协调处处长副组长:柯娜芝宝安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宣传组组长业务指导组组长:华琼辉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业务组组长、市统计局综合协调处副调研员副组长:章建红宝安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宝安区统计局社会统计科科长区域划分和编码组组长:冯春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域划分和编码组组长、市统计普查中心负责人副组长:吴普宝安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域划分和编码组组长数据处理组组长:胡居理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统计局计算中心主任副组长:杨昆宝安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数据处理组组长户口整顿组组长:杨扬市公安局人口处副处长副组长:陈莹宝安区公安分局人口管理科科长范丽薇市公安局人口处副科长。
福田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开发专刊(五)
福田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开发专刊(五)第8期深圳市福田区统计局 2012年3月22日福田区人口规模与结构特征分析蔡仰虹叶玮人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一个地方人口的规模和结构与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有着极大关联。
只有对人口情况有较清晰的了解,政府管理才有信息对称的基础,才能及时做出科学的决策,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引导经济社会稳步健康地发展。
一、福田区人口规模现状以 2010 年11月1日零时“六普”标准时点为准,福田区常住人口131.75万人,户籍人口61.30万人,非户籍人口70.45万人,外来人口84.13万人,暂住人口28.31万人。
与2000年“五普”相比,常住人口增加40.8万人,户籍人口增加32万人,外来人口增加16.28万人。
这种趋势反映了人口的流动和经济的格局是协调一致的。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所造成的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使得兑现人口红利的途径变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迁移流入城市。
深圳作为移民城市,吸引了大批年轻劳动力。
福田是深圳中心区和中央商务区(CBD),是重点开发和建设的中心城区,十年来,福田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吸引大量外来人口流入,成为外来人口的快速集聚区之一,获得了大量的“人口红利”。
福田区常住人口在全市排名第三,比排名第一的宝安区少270.0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7%。
由于南山中心区、宝安新城和龙岗新城的大规模建设开发,各区之间快速交通的发达,使深圳人口的分布从早期的罗湖、福田向各区分散,逐步形成各自区域中心(表1)。
表1:深圳市各区“六普”常住人口和2010年年末人口二、福田区人口结构现状(一)人口的自然结构1、人口性别年龄呈树形结构。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常住人口中,0-14岁,156580人,占11.9%;15-64岁,116673人,占84.7%;65岁以上,44258人,占3.4%。
从各年龄段看,20岁开始,人口结构开始有很大的变化,人口规模迅速增加,25-29岁人口数达到最大值(图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2001-4-17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于2000年11月1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全市4万多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普查的全部资料正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
一、全市普查登记人口
全市按2000年11月1日0时普查标准时间登记的人口为700.84万人[注3](以普查登记人口为基础,结合第四季度我市人口变动情况,按1999年可比口径计算,2000年深圳市人口统计年报的年末常住人口为432.94万人)。
其中本市户籍人口121.48万人[注4],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64.38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57.10万人,增长88.69%。
平均每年增加5.53万人,年平均增长6.34%。
二、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
全市人口在普查标准时间的地区间分布及人口密度如下:
三、家庭户人口
2000年11月1日0时,全市共有家庭户118.37万户,家庭户人口为311.31万人,占总人口的44.42%;平均家庭户规模为2.63人,比1990年7月1日0时的3.50人下降了0.87人。
四、年龄构成
全市按普查标准时间登记的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59.57万人,占8.50%;15——64岁的人口为633.47万人,占90.39%;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8万人,占1.11%。
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6.1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下降了1.11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7.24个百分点。
五、性别构成
2000年11月1日0时,全市普查登记的人口中,男性为346.41万人,占49.43%;女性为354.43万人,占50.57%;全市人口性别比为97.74(女性=100),其中特区内为110.04,特区外为91.30。
六、民族构成
在全市普查登记人口中,汉族人口679.68万人,占96.98%;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1.16万人,占3.02%。
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514.13万人,增长了3.11倍;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9.98万人,增长了16.84倍。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2000年11月1日0时全市人口中,接受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56.49万人,占8.06%;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156.55万人,占22.34%;接受初中教育的365.63万人,占52.17%;接受小学教育的84.34万人,占12.03%。
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数变化如下:具有大学受教育程度的由4467人上升为8060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由19194人上升为22338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由43528人上升为52170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由21589人下降为12034人。
在全市人口中,文盲人口7.62万人,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粗文盲率由4.02%下降为1.09%,下降了2.93个百分点。
注:
1、本公报为初步汇总数。
2、普查登记以2000年11月1日0时(北京时间)为标准时间,普查登记的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
3、普查登记人口中包括了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的外市在深人口,不包括户籍在本市,但已离开本市半年以上的人口。
4、在户籍人口中,包括了户籍在本市,但已离开本市半年以上的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
5、家庭户人口不包括现役军人,也不包括相互之间没有家庭成员关系、集体居住的人。
深圳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常住人口1035.79万
昨日从深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新闻通报会上获悉,深圳常住人口
为1035.79万。
记者同时了解到,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相比,深圳10
年间增加常住人口335万人,年均人口增长3.98%。
全市总人口1322万
“深圳常住人口十年来年均增长3.98%,低于上一个十年(1990-2000)
6.34%的增长,但仍快于全国(0.57%)、全省(1.90%)的平均水平。
”市
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过去十年,深圳人口仍增长较快,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人口流入量较大。
十年来,深圳经济保持较高增速,提供了较多的就业岗位,吸引了大量市外人员
到深圳工作和生活。
深圳常住人口中,约有798万人是非户籍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77%;二是户籍人口增长较快。
十年间,深圳采取多项措施,降低了入户门槛,加快了户籍人口增长步伐。
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达251.03万人(未剔除流出市外半年以上人口),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21.48万人相比,10年共增加了130万人,增长1.1倍,年平均增加13万人,年平均增长7.53%。
1035.79万的人口数字是否偏少?统计局负责人表示,这一数字是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统计时点的常住人口数据,而这一时点的全市总人口为1322万,与我市相关部门此前公布的数字相当。
性别结构男多女少
“深圳男少女多的人口性别结构在十年中已悄然改变,现在与全国一样,也是男多女少。
”统计局人士介绍。
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561.40万人,占54.20%;女性人口为474.39万人,占45.80%。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18.34,同2000年“五普”的97.74对比,10年间,我市人口性别比上升了20.6个百分点。
同期,广东省人口性别比上升5.2个百分点;全国总人口性别比下降1.5个百分点。
统计局介绍,实际上深圳常住人口性别由“男少女多”转为“男多女少”的现象,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已经显现。
主要原因是深圳过去十年坚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三来一补”等需要大量女性劳动力的加工装配型产业逐步萎缩或外迁,信息、通讯、金融、现代服务等男性占主导地位的高端产业逐步增长,“人随产业走”,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对不同性别人口的需求变化,最终造成深圳人口性别比出现较大改变。
家庭规模偏小
根据普查数据,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350.32万户,家庭户人口为740.24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11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63人减少0.52人;比北京市的2.45人、上海市的2.49人都要小。
“这说明深圳家庭的小型化,比其他城市更为明显,新婚家庭居多,未来对
住房、教育、医疗等社会需求较大。
”有相关专家表示。
一座仍然年轻的城市
“深圳仍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人口红利效应将会持续较长时间。
”市统计局人士说。
普查资料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1.88万人,占9.84%;15-64岁人口为915.64万人,占88.40%;65岁及以上人口为18.28万人,占1.76%。
深圳仍属于年轻人城市,据初步统计测算,全市人口平均年龄为30岁左右;深圳还处于旺盛的“人口红利”期,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88.40%,比广东省的76.36%高出12个百分点,比上海市的81.25%高出7.2个百分点,比北京市的82.70%高出5.7个百分点;按照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占7%以上即达到老年社会的标准,深圳离进入老龄化社会还较远。
每年增加12万大学生
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77.90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248.23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56.27万人。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由8060人上升为17175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人数由22338人上升为2396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数由52170人下降为44050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0年来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增加了121.4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2万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增加了9115人,增长了1.1倍。
福田区人口密度最高
“深圳人口密度增长较快,而且分布不均的情况较为明显。
”统计局人士介绍。
普查数据显示:全市人口密度为5201人/平方公里,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96人/平方公里相比,增加了1605人/平方公里。
福田区、罗湖区人口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各区,人口密度最高的福田区达到16756人/平方公里,是
人口密度最低的坪山区的1852人/平方公里的9倍。
原特区外人口占全市人口的65.84%,原特区内人口占34.1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原特区外人口比重增加了2.4个百分点。
56个少数民族齐聚深圳
“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国56个民族还有少数几个在深圳没有常住人口。
现在则全齐了。
”统计局负责人介绍。
此次人口普查,我市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为43.3万,占全市4.26%,而且56个民族全部都有,人口过万的包括壮族、苗族、土家族、瑶族、侗族、回族和满族等。
同时,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在深圳有常住人口,人数过50万的包括湖南、湖北、广西、四川、江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