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一语文竞赛试题(附参考答案)

初一语文竞赛试题(附参考答案)

初一语文竞赛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菜畦(qí)磐石(pán)炽痛(chì)回环曲折(qǔ)B.踌躇(chú)嗥鸣(háo)蝉蜕(tuì)踱来踱去(duó)C.彷徨(páng)机杼(shū)亘古(gèn)锲而不舍(qiè)D.殷红(yīn)红妆(zhuāng)云鬓(bìn)妇孺皆知(rú)2、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谰语摇篮人声鼎沸一返既往B.鉴赏伫立来势汹汹警报叠起C.怪诞幽寂扑朔迷离一拍即和D.斑斓骊歌义愤填膺和蔼可亲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没有其它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因此,这叫声既显得寂寞,又使人感到振奋。

B.音乐界、教育界一些知名人士大声急呼:让好儿歌尽快走向我们的少年儿童。

C.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迫不急待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D.如果那里的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引进几个人才也是杯水车薪,无计于事。

4、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2分)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须粗知。

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

所以,________________,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A.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必须咀嚼揣摩B.有的书必须咀嚼揣摩,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C.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D.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有的书需要钻研、咀嚼5、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如果仅仅满足于“浅阅读”,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②一个浅薄、浮躁的民族是无法强大和发展的③这就是在高科技浪潮中,很多网络发达的国家反而更强调传统式阅读的原因④阅读决定着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和高度,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A.①②③④B. ③②①④C. ④②①③D. ①③④②6、选出没有语病的一个句子()(2分)A.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默写(每空1分,共6分)①《论语》中对别人的优缺点应如何对待有明确的阐述:,。

②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是:,。

③朱熹的《观书有感》一诗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2、仔细研读下面的句子,在横线上仿写。

(2分)找到一个解题的角度,知识会为你打开一扇门;结识一个知心的朋友,友情会为你打开一扇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2分)A、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眼花缭乱。

B、在团委的精心策划下,我校“五四”联欢晚会办得栩栩如生,得到同学们的赞扬。

C、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每到一个城市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吸引了数十万人袖手旁观。

D、四川汶川发生8。

0级大地震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4、阅读下面新华社200的新闻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

汶川地震让半个亚洲震动,让整个世界震惊。

中国经历的磨难大多,但从没在磨难中倒下。

面临灾难,中国展现出坚韧与顽强;珍视生命,中国yíng 得了全世界的敬意和赞扬。

在这个生死交织、人神共qì的时刻,我们愿共同分担这份痛楚,愿共同祈祷生命的希望。

中国不需要同情,中国需要理解;中国不需要①,中国需要②。

我们愿以杯水之力,尽寸尺之能,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我们知道,一个总理在两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十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4分)yíng qì祷塞(2).仿照画线句子,给选文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2 分)①②(3).给上面的新闻加上合适的标题(2分)标题:5、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有这样一则宣传广告:“买保险,买平安。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卷(附答案)(一)摸摸你的老底(58分)1、你能标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吗?(4分)角色(jué)龋齿( qǔ)干涸( hé)绦虫( tāo )炽热(chì)呱呱坠地( gū )莘莘学子( shēn )戛然而止( jiá )2、看你知道多少个所以“然”(10分)( 怅 )然若失 ( 悄 )然无声 ( 蔚 )然成风 ( 安 )然无恙( 庞 )然大物 ( 油 )然而生 ( 跃 )然纸上 ( 怦 )然心动( 轩 )然大波 ( 荡 )然无存 ( 昭 )然若揭 ( 酣 )然入梦( 勃 )然大怒 ( 超 )然物外 ( 焕 )然一新 ( 浩 )然正气( 恍 )然大悟 ( 井 )然有序 ( 焕 )然冰释 ( 截 )然不同3、你知道他们各称什么“言”?(4分)教育鞭策的话叫格言; 诚恳劝告的话叫忠言;不满抱怨的话叫怨言;临走留下的话叫留言;挑拨离间的话叫谗言;宣誓所说的话叫誓言;生前留下的话叫遗言;写在书前的话叫前/序言;公开宣告的话叫宣言。

4、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4分)最长的腿( 一步登天 ) 最遥远的地方( 天涯海角 )最荒凉的地方(寸草不生) 最大的胆量(胆大包天 )最贵的稿费(一字千金) 最大的浪费(挥金如土)最吝啬的人( 一毛不拔 ) 最高的巨人( 顶天立地 )5、你能填以下歇后语吗?(3分)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6、你了解文言文中的“看”吗?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字。

(3分)表示看到、看见见表示仔细地看视表示向远处看,向高处看望从高处往下看瞰暗中察看,偷偷地看窥大略地看览7、考考你对名言的积累。

(10分)(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3)投我以挑,报之以李。

(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 (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 (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考生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30分)1.下列注音有误的是()A莫.(mò)名蓦.(mò)然积攒.(.zǎn)B絮.(xõ)语绅.(shēn)士安恬.(.tiǎn)C樯.(qiáng)橹迸溅.(jiàn) 白驹过隙.(xì)D骤.(zhòu)然撷.(xiã)取惆怅..(chóuchàng)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词结合句意解释有误的是:()A蓦然..回首,我仿佛认出了两年前的自己。

蓦然:不经心地,猛然。

B而且,在白驹过隙....的弹指一瞬,眼前已是我来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

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白色少壮的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

C开始做美得有点迷离..的梦,开始对从未涉足过的世界进行探寻。

迷离: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D 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小孩的内心。

莫名:说不出名字。

3、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是:()A.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劳动人民,才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D.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4、、选出修辞分析正确的一项:()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A.夸张设问B.比喻设问C.夸张反问D.比喻反问5、下列各句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 )A.请你把字典借给我用一下,好吗?B.你能不能把字典借给我用一下?C.请你把字典借给我用一下。

D.你把字典借给我用。

6、.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2分)我快乐,是因为我喜欢幻想,所有的石头上都开满了花朵,幻想已如此丰茂,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重和悲哀呢?A、荒芜处都长满了无数的植物。

初一竞赛测试题及答案语文

初一竞赛测试题及答案语文

初一竞赛测试题及答案语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张慌失措B. 纷至沓来C. 一愁莫展D. 穿流不息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下列哪部作品?A. 《岳阳楼记》B. 《滕王阁序》C. 《醉翁亭记》D. 《出师表》3.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所有的选项都是。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5. 下列成语中,含有反义词的是:A. 朝三暮四B. 一视同仁C. 悲喜交加D. 一举两得6. “天净沙·秋思”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李白C. 马致远D. 杜甫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来上课。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C. 他虽然学习好,但是品德不好。

D. 他学习好,品德也好。

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之涣B. 孟浩然C. 李白D. 杜甫9. 下列成语中,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是:A. 日月如梭B. 光阴似箭C. 时光荏苒D. 所有选项都对10. “静夜思”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________。

”(李白《静夜思》)12. “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1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自王维的《________》。

14. “________,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15. “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请简述《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语 文 试 题注意事项:1.考试前务必在试卷的规定位置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座号等内容填写准确。

2.本试题共8页,四个大题,20个小题。

3.本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请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 )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去把千山万 ________(h è)装点。

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A .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B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而且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

C .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D .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

3.班里要开展“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的问题。

(8分) (1)[名人与成语]千古名人,他们的经历,他们的诗文,流传于世,有的形成成语留存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

请你写出与下面名人有关的成语。

(2分)陈胜: 曹刿:(2)[名人与胜景]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名人为风景地写的游记或者诗词,此处风景因而闻名天下,成为胜景。

请你任选一处这样的胜景,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则导游词。

(3分) 胜景: 课文题目:导游词:(3)[名人与名著]在初中阶段,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需要阅读许多文学名著。

请从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部名著,并写出推荐语。

(3分)名著名称:作者:推荐语:4.默写填空。

(8分)(1),为有源头活水来。

(2)感时花溅泪,。

(3)晴川历历汉阳树,。

(4),散入春风满洛城。

(5)草枯鹰眼疾,。

(6)社会“和”则安,国家“和”则强,自古以来,中国人民一向重视这一“和”字。

孟子就曾有精辟论述:,。

(7)人们常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来说明环境会改变人,但在周敦颐《爱莲说》中莲的“,”这一品质却表明人们完全可以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洁身自好。

七年级语文竞赛答案

七年级语文竞赛答案

七年级语文竞赛答案1、根据抄写文字和卷面综合评分〔3分〕2、斑斓熠熠〔2分〕3、〔1〕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2〕完全为笛声所陶醉,仿佛自身都不存在了〔4分〕4、每句出现一个错字别字那么不得〔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3〕但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4〕夏赏绿荷池冬吟白雪诗后两空只要扣住夏冬季节选取诗词就行,课内外不限5.马克·吐温美国〔2分〕6.第3句,修改意见:删去“阻止孩子不上网〞中的“不〞第4句,修改意见:将“有效的〞调至“寻找〞后面〔4分〕7.仿写。

只要语意连贯,格式匹配即得分〔4分〕8.同“只〞代词,代狼打洞大腿〔4分〕9、〔1〕屠夫用刀劈狼的头,又砍了好几刀终于杀死了狼〔2〕狼也是狡猾的动物,却一会儿两只都被杀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5分〕10、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2分〕11.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分〕12.同意,动物们如何算计过人类?不深刻反思人类的行为,就不能真正地关爱动物。

〔言之成理即可〕。

假设不同意,理由充分也可〔3分〕13.A.③B.④C.①D.② (2分)14. 第1句为第一层,后面为第二层第一层:概括写老师的讲课对我的深刻影响。

第二层:具体描述当年两位国文老师讲课的情景及对“我〞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4分)15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这种感情感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感动了。

(2分)16①使我对古今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读了许多名著,开阔了眼界,使自已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

②受到爱国主义熏陶,培养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2分)17.那位妇女 (1分)18.①我也暗暗发慌——可能要迟到②就要破口大骂出来 (2分)19.①B、D ②B、C (2分)20.坚强且快乐 (2分)21.能在困苦的环境下保持一种愉快的心境,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需要的!(2分) 22.最真的爱,就是最大限度地给心灵松绑〔2分〕23、〔1〕对错误行为不加制止,任其开展〔2〕宽容,在失败时给予抚慰与鼓励〔2分〕24、我想放弃复习,因为我感觉没有希望,父亲又病着,地里的活那么多,害怕家里顶不住〔2分〕25、〔1〕要点:划出一处描写父亲的文字,品味感情〔2〕略、言之成理即可〔3分〕26.写作(50分)应以议论为主,叙事为辅,立意要深,观点明确酌情打分。

七年级竞赛语文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竞赛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参考答案
四(9分)
16、(6分,每空1分)
(1)博学而笃志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夕阳西下几时回
(4)惊起一滩鸥鹭
(5)教学相长也
17、(3分)
(1)赏析:借景喻理,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象征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

(2)道理:人要心灵澄澈,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或: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五(16分,每小题4分)
18、①没有种完遗忘在抽屉里的喇叭花种子。

(2分)②幼时的夙愿,淡忘了多年的理想。

(2分)
19、①我被喇叭花吸引,②回忆儿时见到喇叭花开放时的情景,③捡拾喇叭花种子,④在阳台上栽种喇叭花,⑤女儿丢弃我遗忘的喇叭花种子。

(说明: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四点给满分)
20、⑴“呆”字是神态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喇叭花的惊讶和痴迷。

(2分)
⑵“揪”字是心理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女儿丢弃喇叭花种子的心痛之情。

(2分)
21、深深地自责(内疚),淡淡的忧伤。

(2分)不要忘记自己的理想(梦想),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梦想)。

(2分)
六、略
1。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运用(18分)1、写出含“和”字的四字成语或短语4个。

(4分)2、默写(6分)①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的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②晏殊《浣溪沙》中“ ,”两句,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整,宛如天成。

③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两句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

3、根据提示,修改下面一段文字。

(4分)①我们或许不是富人,也不是强者,但我们同样能对他人穷苦的处境给予同情,并力所能即地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

②既使微不足道,也足以温暖曾经寒冷的心。

③人生的幸福,就在于是否能够相互搀扶。

①、句①和句②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分)改改②、句③有语病,请修改。

(2分)4、仔细阅读下面的一副对联,完成后面的试题。

(4分)莫道鼠目寸光恰是子年称首岁待看牛蹄阔步应知午日居中天①上联中含有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从下联中“午日居中天”我们可以想到一个与之相关的成语是。

(2分)②十二生肖是我国古老的民俗文化,这副对联就巧妙地运用了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你从这副对联中能探求到关于生肖的哪些知识呢?(2分)二、文言文阅读(12分)哀溺文永之氓(老百姓)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也?” 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指钱)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①永之氓咸善游。

②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③曰:“何不去之?”④又摇其首,遂溺死。

6、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②汝愚之甚。

7、文中的溺死者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8、你从文中的溺死者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三、现代文阅读。

(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9-14小题,共15分。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张冠李戴B. 画蛇添足C. 画龙点睛D. 一叶障目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3.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描述哪种自然景观?A. 春日B. 夏日C. 秋日D. 冬日二、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古诗词的下一句:“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

2. “__________,__________”是《论语》中孔子对弟子的教诲,意在告诫弟子要谦虚谨慎。

答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以下问题:《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

花儿也不甘示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春风拂过,带来了温暖和生机。

春天,是希望的季节。

问题:1. 文章中“小草”象征着什么?答案:小草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2. 文章中“花儿”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怎样的情感?答案: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四、作文题请以“我最喜欢的季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答案一、选择题1. 正确答案:C. 画龙点睛2. 正确答案:C. 苏轼3. 正确答案:C. 秋日二、填空题1. 答案:疑是地上霜。

2. 答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阅读理解1. 答案:小草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2. 答案: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四、作文题答案:略(作文题需要同学们自己发挥,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也能够通过这次竞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祝你们好运!。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竞赛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面文字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鄙薄(báo)坍塌(tān)凌乱(líng)拈轻怕重(niān )B.晕眩(xuàn)怅然(zhàng)惩戒(chéng)参差不齐(cī)C.附和(hè)怂恿(sòng)吮吸(shǔn)哄堂大笑(hōng)D.趴下(pā)蓦然(mó)干瘪(biě)孤苦伶仃(dī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漠不关心浓纤合度销声匿迹狭隘B.煞有介事拈轻怕重麻木不仁班斓C.诚惶诚恐粗制滥造见异思迁帐蓬D.怪诞不经油然而生惊慌失措纯粹3、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每次考试王老师总是危言耸听地告诉我们要仔细审题,认真答题。

B.今年十一假期,来东台黄海森林公园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C.在四盟学校初中部,我与分别两年的小学同学萍水相逢,真是高兴极了。

D.班长是主持节目的老手,这次庆国庆联欢会,他主持得特别棒,真是一鸣惊人。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MH370”真的终结于南印度洋了吗?飞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真相的寻找也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一切终将水落石出。

B.对待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

忍者,宽容忍让,不针锋相对。

C.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标准,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

”D.回望120年前的黄海硝烟,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必须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和胆魄,坚决根治各个领域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奢靡之风。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班长提出利用寒假开展尊师活动,大家纷纷附和。

B.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

C.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条件反射的实验,他总是把动物用绳子缚在实验室的架子上。

初一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张灯结彩张牙舞爪B. 张灯结采张牙舞爪C. 张灯结彩张牙舞爪D. 张灯结彩张牙五爪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左传》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杜甫B. 王维C. 李白D. 苏轼4.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出自()A. 《春江花月夜》B. 《望月怀远》C. 《江畔独步寻花》D. 《春夜喜雨》5.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A. 《墨子》B. 《孟子》C. 《论语》D. 《大学》6.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A. 杜甫的《春望》B.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C. 李白的《静夜思》D.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7.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形容的是()A. 人生困境B. 旅途风景C. 人生希望D. 旅途迷茫8.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9.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赤壁怀古》C. 《如梦令》D. 《满江红》10.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A. 杜甫的《春望》B. 王维的《渭城曲》C. 李白的《将进酒》D. 苏轼的《水调歌头》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下一句:“海内存知己,______。

”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下一句是:“______。

”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下一句是:“______。

”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下一句是:“______。

”5.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下一句是:“______。

”6.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下一句是:“______。

七年级语文能力竞赛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能力竞赛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能力竞赛试卷一、基础知识填空(30分)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爷娘闻女来,;阿姊闻妹来,;小弟闻姊来,。

3、子曰:“默而识之,,,何有于我哉?”4、,奉命于危险之间。

5、《出师表》中诸葛亮指出先汉兴隆的原因是:,。

6、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小鸟的活动写出早春特色的诗句是:,。

7、陆游《游山西村》中描写农村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而又有一定哲理的句子是:,。

8、《黄鹤楼》一诗中表达诗人浓浓的乡愁的句子是,。

9、《〈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10、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

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当像孟子所说的那样:。

11、李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请任意写出两句能体现他浪漫主义风格的诗句:,。

12、建国50多年来,我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正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所写:,。

1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两句为:,。

14、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的远大抱负;生命就是龚自珍,的献身精神。

二、课外知识(25分)1、《三国演义》中,“空余赤兔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这句诗感叹的人物是,他身死的原因是。

2、都德作品中带有自传性的长篇小说《》是他的代表作,小说表现了一个孤苦无靠的少年在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中的孤独感,烘托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

3、电影《乱世佳人》是根据美国女作家的长篇小说《》改编的,“佳人”是指主人公。

4、《水浒传》中,虽占据山寨,却因嫉贤妒能,而不肯相留前来投奔的豪杰,最终被杀的是。

5、《红楼梦》中,最有才华的女子是,最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的女子是,最泼辣狠毒的女子是。

6、“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说的是三国时的。

7、《西游记》中“玄奘”如何叫“唐三藏”,原因为。

8、巴金的爱情三部曲分别是:、、。

9、中国文学史上四大神话传说分别是:、、、。

10、对对子:上联:鹏飞万里前程远下联:上联:黑发应知勤学早下联:11、根据你的理解,仿照加点的部分,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七下竞赛试题及答案语文

七下竞赛试题及答案语文

七下竞赛试题及答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的语文竞赛试题通常包括阅读理解、古诗词鉴赏、文学常识、作文等多个部分。

以下是一套模拟试题及答案的示例:一、阅读理解(共30分)(一)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春天的赞歌》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披上了一层嫩绿的新装。

小草从泥土中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花儿们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紫的,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给春天增添了无限生机。

1. 文章中描述了春天的哪些景象?(5分)2. 作者通过哪些手法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5分)3. 你认为春天的象征意义是什么?(5分)答案:1. 文章中描述了春天小草的生长、花儿的开放和小鸟的歌唱等景象。

2. 作者通过使用比喻(如“五彩斑斓的画卷”)、拟人(如“小草好奇地打量”)等手法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

3. 春天象征着新生、希望和活力。

(二)古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4-6题。

《爱莲说》(节选)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些花?(5分)5. 作者为什么独爱莲花?(5分)6. 你从文中学到了哪些品质?(5分)答案:4. 文中提到了菊花、牡丹和莲花。

5. 作者独爱莲花是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象征着高洁的品质。

6. 从文中可以学到高洁、纯洁、不随波逐流等品质。

二、古诗词鉴赏(共20分)(一)填空题(10分)1. “床前明月光,________。

”(李白《静夜思》)2. “________,沙场秋点兵。

”(王昌龄《从军行》)3. “________,对海而唱。

”(曹操《观沧海》)答案:1. 疑是地上霜2. 白日依山尽3. 东临碣石(二)简答题(10分)阅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完整版)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附答案

(完整版)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附答案(xxxx)写在前面的话:亲爱的同学,当你接到这份试卷的时候,也许还在抱怨吧,“语文学习本来就枯燥无味,还要搞什么语文知识竞赛,真没劲!”千万别急,这一次竞赛的试题与其他的语文考试试题绝对不一样。

做完它,你也许会发现语文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非常广阔,它不光有趣还能增长见识,即使不能得奖,也会觉得其乐无穷,可要努力哟!一、选择题(单项选择共35分,每小题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瞬间shùn 忍俊不禁jīnB、自省xǐngC、倔强juè诱惑yòuD、脊梁jǐ弧线hú2、请你选出下列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缠绕rào澄清chéng 可鄙bǐ瑟缩sèB、穹隆qióng应和hé屏风píng蛮横mánC、隧道suì聊叙liáo颤动chàn测试chèD、宽敞chǎng私塾shú水藻zǎo弥漫ní3、下面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小心翼翼庞然大物B、玲珑惕透头晕目眩C、曲径通幽盘虬卧龙D、灰心丧气巴山夜雨4、《xx漂流记》的作者是()A、柯南道尔B、笛福C、狄更斯D、莎士比亚5、我国四大发明中,与宗教有关的是()A、指南针B、造纸术C、火药D、印刷术2分)6、下列流行歌曲的歌词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村里的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

(《小芳》)B、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是最高的山坡。

(《大中国》)C、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D、放心着你的沉默,去说服明天的命运。

(《牵手》)7、从语音的角度看,下列行业标语不恰当的一项是()A、存款强行,贷款富行。

(银行)B、建文明城市人人参与,创优美环境个个享有。

(环卫)C、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初一语文竞赛考试试题和答案

初一语文竞赛考试试题和答案

婺源中学初一语数英竞赛第一次选拔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19分)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每空1分,共10分)①,思而不学则殆。

②见贤思齐焉,。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④,听取蛙声一片。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

⑥,青山郭外斜。

⑦现在人们常引用《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来形容社会事业逢勃、顺利发展。

⑧朱熹《观书有感》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2、下面是一副某人挂在书房中的对联,其中有一个字写错了,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2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3、仿写。

(2分)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着。

仿写:4、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2分)印度尼西亚爪哇省默拉皮火山喷发在即,印度尼西亚政府5月13日发出最高级别红色警报,万名倚山而居的村民开始撤离这片“怒火中烧”的家园。

写出“怒火中烧”一词在文中的意思。

5、某市的电话码将由七位升至八位,参照下表的内容,请用简洁的文字说明升位的方法。

二、古文阅读阅读下列短文,完成6—10题,共11分。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宋史·司马光传》)注释:凛然:严肃的样子,形容令人敬畏的神态。

了:明白。

指:同“旨”,意思、意图。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①退为.家人讲②光持石击瓮,破之.③众皆.弃去7、翻译。

(2分)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8、短文主要写司马光小时的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分)9、从文中可以看出司马光其有怎样的品质?(2分)10、读后,你有什么感受?(2分)三、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11—17题,共15分①那分明是一只麻雀了。

它扑棱着黧黑色的翅膀,竭尽股肱之力,企图飞向一棵并不遥远的杨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含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哺育pǔ砭骨biān亘古gèn人迹罕至hǎnB、花圃pǔ娴熟xián嫉妒jí气冲斗牛dǒuC、模样mó星宿xiù污秽huì义愤填膺yīnD、归省xǐng亢奋kàng嗔视cēn鲜为人知xiǎn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2分)A、迥乎不同戛然而止眼花缭乱B、锋芒毕露毛骨悚然来势汹汹C、锲而不舍一拍即合耀武扬威D、博学多问勇往直前迫不急待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2分)A、牟洋模仿赵本山和马三立真是栩栩如生。

B、大西洋百慕大之谜,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小林说什么事都爱添砖加瓦,所以别人都不大相信他的话了。

D、商店的服务员现在都很热情,很少看到冷言冷语的面孔了。

4、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来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母亲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

A、黄皮肤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的群落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黄皮肤的群落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5、下列说法无误的的一项是()(2分)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由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伟大的悲剧》的作者茨威格是丹麦作家。

他充满激情地给失败者斯科特作传是因为他看重的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的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

C、《夸父逐日》是一篇神话,选自《山海经》。

人们常以“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D、《最后一课》是一篇小说,文章以都德先生为主人公,表现他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对祖国的眷恋与深情。

6、古诗文填空(12分)①、《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终于凯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许多诗人都是通过工笔般优美的诗句,传达出其内心丰富的情感。

著名诗人王维用“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了一幅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优美画面,表达了他宁静淡泊的心境;唐代诗人韦应物用“ ___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一句创造出水急舟横的清幽竟境,传达了一种悠闲恬淡的心境;著名僧人刘长卿在《送灵澈上人》一诗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青山独归远”一句描绘出一抹斜阳,几重青山,行人渐行渐远的画面,表现出清静、幽远的竟境;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虚实结合,用眼前的美好的景色反衬出唐王朝衰落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思乡”是古代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一个重要主题,李白在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听到笛子吹奏出《折杨柳》的曲调,写下了“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达出自己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岑参在《逢入京使》一诗中希望入京使将自己平安的消息捎给远在长安亲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夸父逐日》中最能体现夸父具有一种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2分)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①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

对于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享晚年的保障;②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

任何时候都不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这样,你的人生才会翻开新的一页。

让我们昂起头,对着我们这颗美丽星球上的无数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1)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的词语是_________(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8、“世界读书日”那天,班里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活动内容。

(1)根据语意,仿写一个句子,组成排比句,表达你读书的感受。

(3分)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甜美的享受。

每次阅读,犹如品尝香醇的美酒,使你沉醉不已;每次阅读,犹如沐浴和煦的春风,使你神清气爽;每次阅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书为伴,你的人生会更精彩。

(2)你了解《昆虫记》吗?请你按照以下提示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3分)《昆虫记》是_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的作品。

_________(填人名)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9、综合性学习。

(7分)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

请根据你对戏曲知识的了解,完成问题。

(1)语文课本中的戏曲(2分)“忽而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了。

”(选自鲁迅《社戏》)句中的小丑(即丑角)俗称_________,扮演_________角色。

(2)戏曲知识我知道(2分)中国戏曲之母是_________,被称为“东方歌剧”的是_________,它是地道的中国国粹。

(3)地方戏曲我来品(3分)豫剧《花木兰》唱词:刘大哥讲(啊)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

/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

/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

/你要不相信(哪)请往这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哪!/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儿不如儿男。

在《花木兰》唱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形象?答:二、现代文阅读父爱的尊严是一种痛(14分)查一路①同学从家乡的县城来看我,我差点认不出他。

几年不见,头发已经白了一半。

对他来说,这是沧桑生活的见证。

他从贫苦的农村家庭走出来,中专毕业,娶了个多病的妻子,妻子病刚好,又要为随之而来的孩子操心。

等家庭的一切都有了好转的迹象,自己却下岗了,一切又得从头开始。

②终于,同学想办法摆了一个地摊,卖儿童玩具、零食之类的小杂货,诚实和热情,为他赢得了很好的生意。

他很高兴,我们也替他高兴。

可是现在?我猜不出他的生活究竟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③同学苦笑了一下,才说出了原因。

原来,不知不觉他儿子已到了入学的年龄,小学就在他摆摊的500米外。

一开始倒没有什么,后来班里的同学都知道了儿子的父亲是个摆地摊的人,就开始嘲笑他。

头几次,儿子忍住了,后几次,他就忍不住偷偷地哭。

经多次追问,儿子道出了实情。

④为此,他每天走很多路,绕开小学的门口,推着小车沿街叫卖,生意已大不如前。

他极力躲闪着放学的孩子,躲闪着儿子和儿子的同学。

⑤这又是何苦呢?我试探着说,你可以和儿子说清楚,他会理解的。

同学说,他希望儿子不理解,儿子若是理解了,就过早地承受了一份本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生活压力。

为什么要用生活的沉重来代替他童年的无忧无虑呢?我无话可说,只是想着他推着车子串街走巷的样子,有点崇高,也有点悲怆。

生活的困顿,不该剥夺做父亲的尊严,这是他精神的最后一块领地,凛然不可侵犯。

⑥我想,可能这世上任何矮小的男人都是高大的父亲。

父亲的尊严是男人精神的高度,是荣誉、权威、自尊、傲岸的代名词,它赐予任何一个普通男人被尊重被崇拜的陶醉和满足。

然而,为了捍卫这种神圣的高度,却需要一个男人付出辛酸的代价。

⑦我想起我在读大学时遇到的一名校园清洁工。

他负责打扫学生公寓的楼道和厕所。

50岁的模样,头发花白,脸像松树皮一样黝黑且皴裂开来。

他每天的活又脏又累,而且被世俗的眼光所轻视。

但奇怪的是,每次下班后他都精心地打扮自己。

抹些自来水用梳子将花白的头发梳得平平整整,一丝不苟,换上洁白、干净的衬衫,而且还会扣上封领扣,并滑稽地戴上一副眼镜。

这时的表情慈爱而庄严,与平时判若两人。

后来他觉察出我们的好奇,就解释说,他有个女儿在初中读书,他每天下班后都去接她回家,女儿只知道他在大学工作,而不知道他具体干什么……⑧所以,在见到女儿的一刹那,他要把自己打扮得接近于教授:山一般伟岸的身躯,海一般渊博的学识,沉默如幽谷博大深沉,言辞如江河滔滔不绝,口角表露着自信、仁慈、悲悯的微笑,眼神流露出太阳神阿波罗般智慧的光芒。

这是天下儿女心目中理想的父亲形象。

⑨我的一位朋友跟我很痛心地谈到这样一件事。

他一直崇拜他的父亲,他父亲对此也了然于心。

在父亲生命的晚期,病痛折磨得他不堪其苦。

可是,他每次回家,父亲总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对他报以顽强的笑容。

这时他便肃然起敬地欣赏父亲。

有一次父亲伸手去拿一只茶杯,茶杯却中途落到了地上。

父亲离去了,那只半空中颤抖的手却一直凝固在他的记忆中。

他觉得这便是他对父亲最大的错处,正是他崇拜的眼神怂恿了父亲对病痛的忍耐,让生命最后时刻的父亲,也不能自然地、人性地通过呻吟来宣泄痛苦……⑩看来,对父亲形象的光辉歌颂,只能怂恿男人在生活中做鱼死网破的挣扎。

让父亲做一个很平常很自然的男人吧!他既有可能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雄浑;也有可能是轻舟淡月小桥流水的纤细。

真正爱父亲就要学会接纳父亲的卑微和渺小。

(选自《青年博览》20XX 年第9期)1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什么是“父亲的尊严”?(3分)17、文中一共写了哪三位父亲?他们为了“父亲的尊严”分别做了什么事情?(3分)18、文中第⑥节,作者为什么说“这世上任何矮小的男人都是高大的父亲”?(3分)19、文中第⑨节划线句中“他对父亲最大的错处”指的是什么?(2分)20、你赞同文章最后一节划线句作者的说法吗?为什么?(3分)三、文言文阅读(17分)(一)伤仲永(9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2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2)不能称前时之闻()22、文中哪些地方能表现出方仲永的异于常人之处?(2分)23、方仲永的父亲有哪些错误的行为?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24、学习本文,请就“天才”谈谈你的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