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语前置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文言文宾语前置课件

文言文宾语前置课件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
这种用法常见于古籍中,起到强调宾语的作用。例如:“唯赤则之言”(《左传·僖公二 十八年》)。
介词宾语前置
用“于”把介词宾语提到介词前面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被动句中,介词“于”引导的介词宾语放在介词前面。例 如:“怀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06
宾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的 应用
在口语中的应用
总结词
少用、表达不正式
详细描述
在口语中,我们通常使用简单、直接的语句,很少使用复杂的语法结构。因此,宾语前置的情况在口语中并不常 见,仅用于表达不正式或强调的语气。例如,“我饭吃了”这句话在实际语境中可能是为了强调自己已经吃过饭 了。
在书面语中的应用
04
介词宾语前置
06
• 以“以”为介词的介词短语:如“以此 为戒”中的“以此”。
宾语前置的语法意义
01
02
03
强调受事
通过将受事提前到句首, 来强调受事的重要性或突 出某个信息。
强调施事
通过将施事提前到句首, 来强调施事的重要性或突 出某个信息。
表达疑问或反问
通过将疑问代词或否定词 提前到句首,来表达疑问 或反问的语气。
用“以”把介词宾语提到介词前面
介词“以”后面跟着的宾语放在介词前面。例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 也”(《荀子·劝学》)。
介词宾语与动词宾语的比较
结构不同
动词宾语前置时,动词和前置的 宾语之间没有介词;介词宾语前 置时,介词和前置的宾语之间有
介词。
强调重点不同
动词宾语前置主要强调动作的对象 或接受者,而介词宾语前置主要强 调动作的方式或手段。
在散文中的应用

高考文言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句课件

高考文言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句课件

宾语前置句的分类
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
例如,“何陋之有?”中的“之”起到 提宾作用,将宾语“陋”前置。
强调句中的宾语前置
例如,“唯利是图”中的“是”起到 提宾作用,将宾语“利”前置,强调
对利益的追求。
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
例如,“莫之或止”中的“之”起到 提宾作用,将宾语“或止”前置。
修辞句中的宾语前置
例如,“唯你是问”中的“是”起到 提宾作用,将宾语“你”前置,以修 辞手法增强语气。
02
宾语前置句的类型及实 例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总结词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何”、“奚”、“安”、“焉”等,例如:“沛公安在?”、“皮之不存,毛将焉 附?”。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总结词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详细描述
常见的否定词有“不”、“未”、“无”、“毋”等,例如:“不患人之不己知”、“一言以蔽之” 。
2020年全国卷Ⅲ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正 确理解:何以,凭什么;全句意 思是“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安身 立命?”)
04
练习与巩固
基础练习题
总结词:巩固基础
详细描述:基础练习题主要针对宾语前置句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类型进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判 断方法和识别技巧。
进阶练习题
总结词:提升难度
详细描述:进阶练习题在基础练习题的基础上增加难度,涉及更复杂的句式和更多的实际语境,旨在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 能力。
03
02
语境理解
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句子意思, 判断宾语是否前置。
语法分析
分析句子结构,判断宾语是否应该 前置。
04
历年真题解析
2018年全国卷Ⅰ

宾语前置公开课课件

宾语前置公开课课件

10年 名词活用为动词,省略句 年 名词活用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词,
预测2011年高考单独设题的可能性不大,但在翻 年高考单独设题的可能性不大, 预测 年高考单独设题的可能性不大 译题中一定会有所涉及。 译题中一定会有所涉及。
考题演练
1、( 年广东卷)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 、(`06年广东卷 下列各句, 、( 年广东卷) 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 A.君何以知燕王。 B. 夫子何哂由也 。 .君何以知燕王。 C.夫晋,何厌之有 。 D. 何故而至此。 夫晋, 何故而至此。 夫晋
宾语前置句的几种特殊情况: 宾语前置句的几种特殊情况:
1方位名词有时候也可以前置,如: 方位名词有时候也可以前置,
项王,项伯东向坐 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 东向 南向 亚父者 范增也;沛公北向 北向坐 张良西向 西向侍 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2“相”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 可译为“ 相 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 这时“ 用在动词谓语之前。 他/她”,这时“相”用在动词谓语之前。如:儿童 她 吾已失恩义, 相见不相识(我)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你) 吾已失恩义 会不相从许( 3见”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 可译为“ 见 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 这时“ 字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如 这时“见”字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 如: 生孩六月, 请勿见 望见谅/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请勿见笑 生孩六月 慈父见 请勿
4 古诗词中,有时为了平仄或押韵的需要,往往把宾语提 古诗词中,有时为了平仄或押韵的需要 为了平仄或押韵的需要, 到谓语动词前。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中原北望气如山 孙仲谋处/中原北望 到谓语动词前。如: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中原北望气如山

文言倒装句式——宾语前置ppt课件

文言倒装句式——宾语前置ppt课件
某人唯猪是爱,养之多年,甚喜之,难 以自——制——。——后—悟——玩——物——丧——志—、——时——不——我—待——之——理——,— 欲——弃——之— 。然——猪——知—归——路——,——数—弃——无——功——。——一—日——, 其驾车转弯一再,弃之。
深夜致电家人:“猪归否?〞曰:“已归! 〞其怒吼:“三岁贯〔通“豢〞〕汝,莫 我肯顾。——让—它——接———,——老——子——迷—路——了——!—〞————
有也,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
答案:百姓都欢呼鼓舞,认为几十年来都没有这 样事情,于是就在河岸边立了石碑来记录此事。
规律二:为了强调,宾语放在 介词的前面,这种状况最常见 的是方位名词作介词的宾语和 ⑴介余词是“以记以之〞的宾语。
⑵一言以蔽之
⑶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找出下文中的宾语前置句

妻好吃酒,屡索,夫不与,南面叩门 ———————
叱之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
酱、醋、茶,何曾见个酒字?〞妻曰:
2012安徽卷 链接高考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 〔节选〕
[清] 刘大櫆
松江河道细狭,易至填淤。填淤则舟楫不通, 而民田亦无以灌溉。故冬日嵴涸,疏浚之工,其 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有司精为兴筑,而浮 消其费大半。君独以私一己之稇载有限,而取万 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乃亲量度深广,使其 工不得尺寸有差。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未之
文言倒装句式
———宾语前置
规律一:疑问句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 语则宾语前置。
⑴大王来何操?
⑵沛公安在?
⑶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 其信芳〔美好〕。
⑷古之人诚不余欺也。
规律一:疑问句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 语则宾语前置。
常见疑问代词:焉,奚,何,安,曷, 盍,胡

文言句式之宾语前置40页PPT

文言句式之宾语前置40页PPT

1

0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文言句式之宾语前置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END

文言文宾语前置PPT课件

文言文宾语前置PPT课件

3、“见”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 译为“我”,这时“见”字也常常放在动 词谓语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如:
① 府吏见丁宁(我))(《孔雀东南飞》) ②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陈情表》) ③ 望见恕(我)
此外,现在常用的“诚请见教”“望见 谅”“请勿见笑”,都属此类用法。“见” 可译为“我”,即“诚挚地请求教导 我”“希望原谅我”“请不要讥笑我”。
(11)秦人不暇自哀。 (《啊房宫赋》)
第4页/共18页
(12)毋吾以也。(《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3)不吾知也。(《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第5页/共18页
二、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
这些句子的共同特点是,都是疑问句,且都有 疑问代词何、安、谁、孰、胡、奚、曷、恶、乌、 焉等。这时充当宾语的疑问代词就须置于谓语动 词之前。
什么是宾语前置句?
现代汉语一般都把宾语 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古 汉语中,有时宾语可以放在动 词或介词之前,构成特殊的提 宾句式。
第1页/共18页
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二、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 三、以“之”或“是”为标志将宾语前置 四、介词宾语前置 五、其它
第2页/共18页
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文言文否定句中,宾语如果是代词时,这个代词宾语一般要放在谓语动词之
第7页/共18页
(14)而今安在哉 (《赤壁赋》) (1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而又何羡乎 (《赤壁赋》) (16)何为其然也 (《赤壁赋》)
第8页/共18页
三、以“之”或“是”为标志将宾语前置
用 “是”或“之” 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 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 “是”或“之”只是宾 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 么实在意义。

高考复习文言专题宾语前置 PPT课件

高考复习文言专题宾语前置 PPT课件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没有谁的快乐能比得上国君,?”
综 合练 习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 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窃谓管仲 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 “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 以报子?”封人怨之。
如果你有幸到了齐国而没被处死,还被 齐国重用的话,你要怎么报答我呢?”管仲 回答说:“假如真像你说的话,那么我重用 贤良者,奖赏有功劳的人,我怎么谢你呢?”
• 4、(08年广东卷) • 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
一言,何也? • 译文:常人有点小的善行,很少不称赞自
己的。你的功勋这样卓著,却不说一句话, 为什么呢? • 5、(08年山东卷) • “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 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 • 译文:我的弟弟,不像那些人的弟弟,况 且他是为了我死的,我活着干什么呢?于 是就用斧头砍了自己的脖子。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高考复习文言专题宾语前置PPT课件(上课用)

高考复习文言专题宾语前置PPT课件(上课用)

• ④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 ⑤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 ⑥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 也!(《论语》选读)
• ⑦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 焉。”
• 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 译文:“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语十疑问代词宾语【谁、奚、胡、何、 曷、安、恶、焉】十谓语动词+?
• 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 ③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 孰与足?(《论语》选读)
• 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 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 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
2、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格式:宾语十介词“以”十谓语动词 • ①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选读)
1、指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③日月逝矣,岁月不我与。 ④一言以蔽之。
2、选出与“忌不自信”句式不同的一组(B )
A、城中皆不之觉。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 B )
A、时不我待。 B、皆不可限以时月。 C、宁信度,无自信也。 D、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 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
• 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 ④而今安在哉? • 译文:如今在哪里呢? • ⑤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 • 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 ⑥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
• ②余是以记之 (《游褒禅山记》)

宾语前置(公开课自制)ppt

宾语前置(公开课自制)ppt
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排列规律 ,将其 “顺装”过来。
补充:另外还有三种特殊情况
• 1、“相”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
他(她)”,这时“相”用在动词谓语之前。 • 如:①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你)/② 勤心养公姥,好自
相扶将(她)/③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 • 2、“见”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这时
2、介词的宾语“东”“一言”提到了介词的前 面 ,为了突出介词所介绍的对象。
规律四:介宾短语中的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方位名词、数量词、时 间词等常置于介词前。
介词“ 以 ” 比较常见。
下面的句子用法不相同的是(D )
A、不然,籍何以至此? 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奚以知其然也?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
不信自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未之有 未有之
3、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余欺
不欺余
句子的特点:
1、都是否定句(不、未)。 2、宾语“自”“之”“余” 都是代词。 3、宾语都前置。
规律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 宾语要前置。
注意如下否定词:
不、弗、未、非、否、毋、无、莫 常见的代词:
余、吾、己、自、汝、尔、之
旧知回顾
• 文言句式中: • 1.什么是倒装句?
• 2.倒装句有哪些类型?
(定语) 〔状语〕 (定语)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主谓倒装
文言句式复习之
宾 语 前 置
在文言文中,把宾语放在 动词或者介词前面,叫宾语前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宾语前置句句式与用法。 2、通过练习逐步归纳出宾语前置句
小试身手: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
不同的一句是:( 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亮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 当时的人没谁承认这一点 人莫之许也
宾语前置的规律三:疑问代词作宾语 +动词/介词, 即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介词的宾语,则代词提前
例7 沛公安在/童子何知/大王来何 操/而又何羡乎/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例8国足已乱,将何以战 / 微 斯是从/日本唯美国马首是瞻
例2无乃尔是过与?(注意此处没有“唯”字)疑问 固定句式“无乃…与(欤)怎么译?恐怕… 吧?
例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思考:你还能举出类似例1的成语 “惟”在此有何作用? 例4惟弈秋之为听(《弈秋》) 吗?这五例是何特殊文言句式? 例5、孔子云:何陋之有? /宋何罪之有?/ 在结构上有何特殊标志词? 老船长何错之有?/区区小日本何惧之有?
宾语前置的规律二:否定词+代词宾语+动词 即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若是代词,则放动词前 试判断“齐人未尝赂秦”一句是否宾语前置 我尝试着大胆改动:齐人未之(秦国)赂 例6忌不自信 / 莫我知也/古之人不余欺也/然 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常见否定词: 未、弗、不、莫、非、勿、毋
常见代词: 之、余、我、汝、吾、尔、自、己
也有特例: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 黍离》)
小试牛刀: 翻译句子(提示:还原成现代汉语习惯 的语序后再翻译) 1、(07年深圳第一次调研)子不自悲 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3分)
你这个人不为自己的事感到悲伤却为 我的感到悲伤,不怜悯自己却怜悯我。
2自古及今,未之闻也
从古代到今天,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4 古诗词中,有时为了平仄或押韵的需要,往往把宾语提 到谓语动词前。如: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中原北望气如山
考纲解读
考题演练
近七年广东卷宾语前置考查情况小结
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能力层级:理解 B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即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和 词类活用。
考 纲 解 读
近几年,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在高考文言 阅读中成为主要得分点,且都以选择题和翻译 题的形式考查。以广东卷为例:
考 点 年份 04年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省略句,宾语前置句(暗考) 05年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省略句,被动句
06年 07年 08年 09年
判断句,宾语前置句(明考)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活用为动词,省略句 名词活用为动词,判断句,宾语前置句(明考)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省略句
宾语前置句的几种特殊情况:
1方位名词有时候也可以前置,如: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 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2“相”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 他/她”,这时“相”用在动词谓语之前。如:儿童 相见不相识(我)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你) 3见”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 这时“见”字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如: 望见谅/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请勿见笑
文言常见疑问代词:何/胡/安/谁/焉/孰/奚/恶/曷 文言常见介词: 于/以/与/为/由/如/向/从/在 探究:“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宾语前置句吗
宾语前置的规律四:宾语+以+动词性短 语,即此处介词的宾语不是疑问代词, 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以”的宾语前置
例9 余是以记之/一言以蔽之/严以律己/宽以 待人/坐以待毙/夜以继日 /文以载道
宾语前置的规律一:用“之”“是” 提宾,即(唯/惟)+宾语+之/是+动 请关注此结构的变种(例 5):何……+之有 词
此处翻译不带“唯/惟”字的句子时应先将宾 语恢复原位;而用“唯/惟” 目的是加强语 气,译成现代汉语时,除了要复位外,还得 译成“只/只要/只有/一定”等,如唯利是图/唯 才是举
当然见到“之”不能一概认定为“提宾”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10年 名词活用为动词,省略句
预测2011年高考单独设题的可能性不大,但在翻 译题中一定会有所涉及。
考题演练
1、(`06年广东卷)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 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 A.君何以知燕王。 B. 夫子何哂由也 。 C.夫晋,何厌之有 。 D. 何故而至此。

2(本人根据上题改造的题)下列各句,与“何 为而至于此”句式不相同的一项的是(
•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 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 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 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 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D

A.君何以知燕王。 B.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C.夫晋,何厌之有 ? D. 何故而至此
3、(`08广东卷) 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 D ) 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4 找出宾语前置句并将其翻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