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容灾备份的等级及关键技术.
灾难恢复能力国家标准等级介绍
1灾难恢复能力国家标准等级– 概念和术语灾难: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造成信息系统严重故障或瘫痪,使信息系统支持的业务功能停顿或服务水平不可接受、达到特定的时间的突发性事件。
灾难恢复:为了将信息系统从灾难造成的故障或瘫痪状态恢复到可正常运行状态、并将其支持的与功能从灾难造成的不正常状态恢复到可接受状态,而设计的活动和流程。
灾难备份中心:用于灾难发生后接替主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支持关键业务功能运作的场所。
恢复时间目标RTO(RecoveryTime Objective):灾难发生后,信息系统或业务恢复时长。
2具体划分标准2.1 第一级介质存储:为各种磁介质、光介质和纸介质提供存储服务。
具有高标准的介质存储环境和设施;机房环境:根据客户的要求,灾备中心为客户准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机房环境。
数据备份:完全数据备份至少每周一次。
满足国标《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 20988-2007)灾难恢复等级第1级要求;完全数据备份至少每周一次;备份介质场外存放;有介质存取、验证和转储管理制度;按介质特性对备份数据进行定期的有效性验证;在灾难恢复时,可享有规范运行的数据中心环境和7 x 24小时专业技术支持。
2.2 第二级介质存储:为各种磁介质、光介质和纸介质提供存储服务。
具有高标准的介质存储环境和设施;具有7 x 24小时门禁、视像监控和保安管理;提供7 x 24小时响应的媒体存放及获取服务。
机房环境:根据客户的要求,灾备中心为客户准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机房环境,包含符合灾难备份原则的机房选址、具备高抗震指标、高承重提升地板的物理建筑,具备多路专线供电线路、长延时冗余UPS系统、备用发电机组、专业精密空调系统以及气体灭火系统等各种基础设施,具备7 x24小时的严格出入授权控制和7 x 24小时的监控录像措施和严格的管理规范,以满足客户对灾难演练和灾难恢复期间的机房环境要求。
网络备份:根据客户的要求,灾备中心可为客户预留所需的通信接入端口,以满足客户在灾难演练和灾难恢复期间对通信线路的要求。
容灾备份的等级和技术
容灾备份的等级和技术容灾备份:容灾备份是通过在异地建立和维护一个备份存储系统,利用地理上的分离来保证系统和数据对灾难性事件的抵御能力。
根据容灾系统对灾难的抵抗程度,可分为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
数据容灾是指建立一个异地的数据系统,该系统是对本地系统关键应用数据实时复制。
当出现灾难时,可由异地系统迅速接替本地系统而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应用容灾比数据容灾层次更高,即在异地建立一套完整的、与本地数据系统相当的备份应用系统(可以同本地应用系统互为备份,也可与本地应用系统共同工作)。
在灾难出现后,远程应用系统迅速接管或承担本地应用系统的业务运行。
容灾备份的等级:设计一个容灾备份系统,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备份/恢复数据量大小、应用数据中心和备援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和数据传输方式、灾难发生时所要求的恢复速度、备援中心的管理及投入资金等。
根据这些因素和不同的应用场合,通常可将容灾备份分为四个等级。
第0级:没有备援中心这一级容灾备份,实际上没有灾难恢复能力,它只在本地进行数据备份,并且被备份的数据只在本地保存,没有送往异地。
第1级:本地磁带备份,异地保存在本地将关键数据备份,然后送到异地保存。
灾难发生后,按预定数据恢复程序恢复系统和数据。
这种方案成本低、易于配置。
但当数据量增大时,存在存储介质难管理的问题,并且当灾难发生时存在大量数据难以及时恢复的问题。
为了解决此问题,灾难发生时,先恢复关键数据,后恢复非关键数据。
第2级:热备份站点备份在异地建立一个热备份点,通过网络进行数据备份。
也就是通过网络以同步或异步方式,把主站点的数据备份到备份站点,备份站点一般只备份数据,不承担业务。
当出现灾难时,备份站点接替主站点的业务,从而维护业务运行的连续性。
第3级:活动备援中心在相隔较远的地方分别建立两个数据中心,它们都处于工作状态,并进行相互数据备份。
当某个数据中心发生灾难时,另一个数据中心接替其工作任务。
这种级别的备份根据实际要求和投入资金的多少,又可分为两种:①两个数据中心之间只限于关键数据的相互备份;②两个数据中心之间互为镜像,即零数据丢失等。
数据容灾系统及相关技术 RTO和RPO
1.容灾相关概念2.1容灾定义容灾(Disaster Tolerance),就是在灾难发生时,在保证应用系统的数据尽量少丢失的情况下,维持系统业务的连续运行。
和容灾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有容错和灾难恢复。
容错是指在计算机系统软硬件发生故障时,保证系统能继续运行的能力,主要通过硬件冗余和错误检查等技术来实现;容灾是通过系统冗余、灾难检测和系统迁移等技术来实现。
灾难恢复是指灾难发生后,系统恢复正常运行的能力;而容灾指灾难发生时保持系统不间断运行的能力。
1.2容灾分类容灾可以区分为离线式容灾(冷容灾)和在线容灾(热容灾)两种类型。
离线式容灾主要依靠备份技术来实现。
首先通过备份软件将数据备份到磁带上,然后将磁带异地保存、管理。
数据的备份过程可以实现自动化管理,整个方案的部署和管理比较简单,投资较少。
缺点在于:系统的数据恢复较慢,备份窗口内的数据丢失严重,实时性差。
对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和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要求较低的用户可以选择这种方式。
在线式容灾中,源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同时工作。
数据在写入源数据中心的同时,实时地被复制传送到灾备中心。
在此基础上,可以在应用层进行集群管理,当生产中心遭受灾难、出现故障时,可由灾备中心自动接管并继续提供服务。
应用层的管理一般由专门的软件来实现,可以代替管理员实现自动管理。
在线容灾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复制,因此,数据恢复的RTO和RPO都可以满足用户的高要求。
因此,数据重要性很高的用户都应选择这种方式,比如金融行业的用户等。
实现这种方式的容灾需要很高的投入。
容灾备份系统按照灾难防御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
数据容灾是对应用系统数据按照一定的策略进行异地容灾备份,当灾难发生时,应用系统暂时无法正常运行,必须花费一定时间从灾备中心恢复应用关键数据至本地系统以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完整性,因为异地容灾备份系统只保存了灾难发生前应用系统的备份数据,因此数据容灾可能会产生部分数据丢失。
容灾备份技术
容灾备份技术从广义上讲,任何提高系统可用性的方法,都可称之为容灾。
由于容灾主要是保护数据安全,或者说对数据进行维护。
因此,以前常规采用的数据备份容易造成“备份的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不一致,使数据库很难恢复;而且,通过磁带备份恢复数据需要很长时间,恢复阶段中业务将处在停滞状态。
同时,由于备份介质与生产系统之间的在线交易在物理上不好分开,所以当机房发生危险,如火灾、水灾以及其他的灾难性事件发生时,企业对数据的依赖性变强。
数据丢失将导致企业的业务瘫痪,以至破产。
因而对业界来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对那些关键应用来说,如何能保证书数据的安全性,以便能抵御灾难性的能力。
1.基于存储级的数据复制容灾软件:这种容灾技术是实现基于智能存储系统的远程数据复制,大多都有开放性差的特点(不同厂家的存储设备系统一般不能配合使用)、对于主备中心之间的网络条件(稳定性、带宽、链路空间距离)要求较苛刻等缺点。
A.IBM PPRCIBM的PPRC(Point to Point Remote Copy,点对点远程复制)复制技术是基于ESS企业级数据存储服务器,通过ESCON(Enterprise Systems Connection,企业管理系统连接,是一种光纤通道)通道建立配对的逻辑卷容灾技术。
这是IBM的最高级别容灾方案,主要适用于大、中型和电信、金融企业选用。
B.HP Continuous Access XP一般而言,关键任务系统可以根据应用种类、恢复时间、丢失数据大小、连接方式以及距离的远近来选择容灾的方式。
其中,应用种类包括数据库-裸盘系统、数据库-文件系统、文件(数据、媒体等)。
在此基础之上,企业可以实施容灾的层次包括主机、SAN-SAN以及磁盘阵列到磁盘阵列三种方式。
为此,HP提供了OpenView存储镜像软件(主机层次容灾)、CASA(SAN层次容灾)、XP CA以及EV A CA(磁盘阵列层次容灾)等方案来帮助用户实现不同的容灾方式,保证业务连续性。
灾备方案
1.数据中心容灾备份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政府日常工作越来越依赖于数据处理来进行,政务系统的连续性依赖于数据中心系统的稳定运行。
然而,灾难就像灰尘一样伏击在运营环境周围,政务系统的数据中心可能正在一个充满风险和威胁的环境下运行。
如果不能对这些风险采取有效治理,一旦数据由于某种原因丢失,就很有可能对政府的日常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
如果核心数据丢失,将会使得某些核心功能陷入瘫痪,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保证政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高可靠性和可用性,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在数据中心建设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1.1灾备解决方案原则首先,在制定容灾系统方案的过程中要考虑的就是容灾系统建设对原有业务系统带来的影响。
比如,采用数据复制技术对系统I/O带来的延迟,应用数据同步对日常业务处理系统带来的压力等。
因此,企业要通过周密的测试和分析来规避容灾系统建设时带来的这些风险,以保证业务系统不会因容灾系统的建设而出现在处理性能上下降的问题。
第二,数据状态要保持同步。
为保证在灾难发生时,业务可以成功地切换到备份中心,就必须保证容灾系统数据同步机制的可靠性。
因此,建立可靠的数据同步校验机制是必须的; 同时,还要考虑建立定时的、自动的数据同步核查对比机制,以检验两个中心数据的一致性,这是数据容灾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第三,容灾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要尽可能轻,并能承担部分业务处理和测试的工作。
容灾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是容灾切换成功的重要保证,在系统建设中,就必须要考虑系统的维护管理流程。
生产中心任何业务处理过程的改变都必须完整地复制到备份中心; 所有新业务系统上线时,必须通知备份中心,并在备份中心配置好数据同步机制; 对原程序的改动也必须保证两个中心同时上线。
第四,系统恢复时间要尽可能短。
容灾系统主要是为了实现在主中心系统发生灾难时,可以在规定时间切换到备份中心,保证数据不会丢失,并且继续向用户提供服务。
但往往在灾难发生时,主要技术人员不能及时到达现场,为了顺利实现系统间的切换,应该让系统切换操作尽可能地简单; 并建立固定化的、标准化的切换流程,要求维护人员在切换演习时严格按照流程的指导步骤进行操作。
容灾的等级
容灾的等级国际标准SHARE 78 对容灾系统的定义有七个层次:从最简单的仅在本地进行磁带备份,到将备份的磁带存储在异地,再到建立应用系统实时切换的异地备份系统,恢复时间也可以从几天到小时级到分钟级、秒级或零数据丢失等。
目前针对这七个层次,都有相应的容灾方案,所以,在选择容灾方案时应重点区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结合自己对容灾系统的要求判断选择哪个层次的方案。
1小时值多少钱?业务行业停机1小时的损失经纪业务运营金融645万美元信用卡授权金融260万美元付费收看媒体15万美元居家购物(TV) 零售11.3万美元目录销售零售9万美元预定航班交通9万美元电子标务销售媒体 6.9万美元ATM费用金融 1.45万美元根据有关机构统计,对关键业务运行要求最高的银行业,每次计算机系统宕机导致的损失平均为一千万美元,同时还会导致对公司声誉无法估量的无形资产损失,而采取灾难恢复方案总共花费平均只有一百万美元。
0级:无异地备份0等级容灾方案数据仅在本地进行备份,没有在异地备份数据,未制定灾难恢复计划。
这种方式是成本最低的灾难恢复解决方案,但不具备真正灾难恢复能力。
在这种容灾方案中,最常用的是备份管理软件加上磁带机,可以是手工加载磁带机或自动加载磁带机。
它是所有容灾方案的基础,从个人用户到企业级用户都广泛采用了这种方案。
其特点是用户投资较少,技术实现简单。
缺点是一旦本地发生毁灭性灾难,将丢失全部的本地备份数据,业务无法恢复。
1级:实现异地备份第1级容灾方案是将关键数据备份到本地磁带介质上,然后送往异地保存,但异地没有可用的备份中心、备份数据处理系统和备份网络通信系统,未制定灾难恢复计划。
灾难发生后,使用新的主机,利用异地数据备份介质(磁带)将数据恢复起来。
这种方案成本较低,运用本地备份管理软件,可以在本地发生毁灭性灾难后,恢复从异地运送过来的备份数据到本地,进行业务恢复。
但难以管理,即很难知道什么数据在什么地方,恢复时间长短依赖于何时硬件平台能够被提供和准备好。
常见的容灾备份等级
第0级:本地备份、本地保存的冷备份这一级容灾备份,实际上就是上面所指的数据备份。
它的容灾恢复能力最弱,它只在本地进行数据备份,并且被备份的数据磁带只在本地保存,没有送往异地。
在这种容灾方案中,最常用的设备就是磁带机,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手工加载磁带机,也可以是自动加载磁带机。
前者主要适用于存储数据容量较小的中小型企业,主要产品有IBM的TotalStorage Ultrium 外置式磁带机3580,单盒磁盘窝囊可达200GB,压缩后可存储400GB数据,可满足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乃至大型企业数据备份需求。
HP的磁带机产品线更是非常全面,手工加载的磁带机目前主要有HP Surestore DAT 24、HP Surestore DAT 40、HP StorageWorks DAT 72,它们单盘磁带所能存储的容量分别是24GB、40GB和72GB,不同用户可灵活选择,另外HP还有一个LTO-Ultrium磁带机系列磁带机和DLT/SDLT系列磁带机。
自动加载磁带机中IBM主要有TotalStorage企业磁带机3592,HP有StorageWorks DAT 40x6T等。
注:以上只是拿IBM和HP这两个著名品牌的产品作代表进行说明,其实还有许多其它品牌的磁带机产品可选择,如日立、索尼、富士通等。
除了选择磁带机外,还可选择磁带库、光盘塔、光盘库等存储设备进行本地备份存储。
第1级:本地备份、异地保存的冷备份在本地将关键数据备份,然后送到异地保存,如交由银行保管。
灾难发生后,按预定数据恢复程序恢复系统和数据。
这种容灾方案也是采用磁带机等存储设备进行本地备份,这些磁带设备的选择可参见前面介绍。
同样还可以选择磁带库、光盘库等存储设备。
我们常常见到一些公司为了避免备份磁带因机房安全问题而出现磁带被除数盗、被毁,通常是把备份磁带,特别是月以上的备份磁带放入专门的保险柜,甚至租用银行的专门保险箱来存放这些备份磁带。
容灾分级与技术选型
2级 4 7 2 2 — 2 4小时 专用 的 磁带 磁带
关机
3级 2 文件 级 专 用的 1— 4 2 电子 文件 . 时 活动 定 4 4 1 日志级 专用 的 级 — 2 电子 文件 或 日志 .活动 时 间段
阶段 。促 成容 灾备份 市场快 速 发展 的原 因主要 源于 两个方 面
客观 上 是 国内信 息 化建 设 的不 断普 及 , 很多 政 府 、 业 和企 业 行
2 1 一级 : 异地 备份 . 无
一
等级 容灾 方案 数据 仅在 本地进 行备 份 , 没有在 异地 备份
的 关键业务 已经 全部信 息化 , 持业 务运 行 的连续性 和信 息 而保
后送 往异地 保存 , 异地 没有可用 的备份 中心 、 但 备份 数据处理 系
统和 备份 网络通信 系统 , 制定灾难 恢复计 划。 灾难 发生后 , 未 使 用新 的主机 , 利用异地数 据备份 介质 ( 带) 磁 将数据恢 复起来 。
C S : 及维 护一套 容 灾方 案所需 的费 用 。 O T 建立
技 术应 用 ・ e h o o y a d A p a i n T c n lg n p l c to s i
容 灾分 级 与技 术选型
陈佼
( 州大学计 算机 科 学与信 息 学院 贵 州贵 阳 5 0 2 ) 贵 5 0 5
1 容 灾建 设 发 展 现 状 .
信息 技 术 的 迅速 发 展 和 广 泛 应用 , 企 业 的 商 业运 作 模 使 式发 生 了变 革性 的变 化 , 业信 息系统 占据 了企 业竞 争优 势的 企
逐渐 认 识 并 已经在 推动 国家重 要 行业 的灾 备 建 设 。20 07年 7 月, 国务 院信息 化 工作办 公 室领 导编 制 的 《 要信 息系 统 灾难 重 恢复 指 南》 式升 级 成 为 国家标 准 信息 系 统 灾难 恢复 规 范 正 ( B T 29 8 20 ) G / 0 8— 0 7 。这 是 中 国灾难 备 份与 恢复 行 业 的第
容灾
目前,出现了多种基于IP的SAN的远程数据容灾备份技术。它们是利用基于IP的SAN的互连协议,将主数据中心SAN中的信息通过现有的TCP/IP网络,远程复制到备援中心SAN中。当备援中心存储的数据量过大时,可利用快照技术将其备份到磁带库或光盘库中。这种基于IP的SAN的远程容灾备份,可以跨越LAN、MAN和WAN,成本低、可扩展性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基于IP的互连协议包括:FCIP、iFCP、Infiniband、iSCSI等。
异步远程镜像(异步复制技术)保证在更新远程存储视图前完成向本地存储系统的基本I/O操作,而由本地存储系统提供给请求镜像主机的I/O操作完成确认信息。远程的数据复制是以后台同步的方式进行的,这使本地系统性能受到的影响很小,传输距离长(可达1000公里以上),对网络带宽要求小。但是,许多远程的从属存储子系统的写没有得到确认,当某种因素造成数据传输失败,可能出现数据一致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大多采用延迟复制的技术(本地数据复制均在后台日志区进行),即在确保本地数据完好无损后进行远程数据更新。
编辑本段建设企业容灾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数据安全意识
目前国内用户所能购买到的灾难备份产品,在技术上并不落后于国外用户,但是国外用户在灾难备份意识上,明显比国内用户强。国外很多企业是全球性运作,要求业务能够7×24小时不间断工作,对业务的连续性要求高,一旦出现中断将造成巨大损失。而目前国内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对业务连续运行的需求没有那么强烈,因此对灾难备份的意识相比国外客户来说要淡薄些。但随着中国加入WTO市场以及跨区域、跨国企业的逐渐增加,国内客户的认识、需求正逐渐提高。
备份一体机
UCache灾备一体机简单来说备份一体机是一款将备份软件、备份服务器以及磁盘(存储介质)整合到一个架构中而形成的一个设备,最终用户可以像操作备份软件一样来操作这个设备。
容灾备份一体机是集软件和硬件于一体的解决方案,容灾备份一体机的出现,为用户提供了集“计算+存储+灾备”三位一体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这不仅能够省下购买服务器和存储器的费用,而且由于可以直接选购产品而不用再去找集成商,这将大大降低采购成本;其次,由于它集成软件和硬件于一体,提供一体化的容灾服务,使用更加容易,这又可以减少后期的维护成本和人工成本。
容灾备份等级1、第0级:没有备援中心这一级容灾备份,实际上没有灾难恢复能力,它只在本地进行数据备份,并且被备份的数据只在本地保存,没有送往异地。
2、第1级:本地磁带备份,异地保存在本地将关键数据备份,然后送到异地保存。
灾难发生后,按预定数据恢复程序恢复系统和数据。
这种方案成本低、易于配置。
但当数据量增大时,存在存储介质难管理的问题,并且当灾难发生时存在大量数据难以及时恢复的问题。
为了解决此问题,灾难发生时,先恢复关键数据,后恢复非关键数据。
3、第2级:热备份站点备份在异地建立一个热备份点,通过网络进行数据备份。
也就是通过网络以同步或异步方式,把主站点的数据备份到备份站点,备份站点一般只备份数据,不承担业务。
当出现灾难时,备份站点接替主站点的业务,从而维护业务运行的连续性。
4、第3级:活动备援中心在相隔较远的地方分别建立两个数据中心,它们都处于工作状态,并进行相互数据备份。
当某个数据中心发生灾难时,另一个数据中心接替其工作任务。
这种级别的备份根据实际要求和投入资金的多少,又可分为两种:两个数据中心之间只限于关键数据的相互备份;两个数据中心之间互为镜像,即零数据丢失等。
相比于传统备份方案,UCache全栈超可用的备份一体机拥有诸多优势传统数据备份UCache全栈超可用的灾备云定位仅作为工具灾备数据服务平台适用场景百TB - 数百TB 级数据备份PB-EB 级海量数据规模下的全栈超可用对象数据级数据、平台、应用级灾难恢复能力等级仅支持1-3 级1-6 级全等级覆盖核心技术备份集技术1-3 级灾难恢复能力:备份集技术4-5 级灾难恢复能力:副本数据管理、持续数据保护等技术6 级灾难恢复能力:网关&存储双活、业务连续性服务等RPO&RTO天级、小时级小时级、分钟级、秒级数据有效性验证数据验证投资成本高,耗费时间长即时的数据验证灾难恢复演练纯手工统一编排恢复验证计划,自动测试并输出详细报告数据利用备份数据仅用来进行灾难后的恢复提供任意时间点的分钟级数据挂载,以进行开发测试、查询分析等。
浅析中小企业数据容灾理论和技术
福 建 电 脑
2 1 年第 1 0 1 0期
浅 析 中小 企 业数 据 容 灾理 论和 技 术
郑 坤 .潘 继 强
(陕 西理 工学 院数 学与计 算机 科 学学院 陕西 汉 中 7 3 0 2 0 0)
【 摘
论 。
要 】 文 中 系统地 分析 了企 业数据 容 灾的理 论 和技 术 。介 绍建 立一个 容 灾备 份 系统 , 先要 了解 容 灾 : 首
这 样 的行 业 .其企 业 信息 系统 往往 承载 了企 业 的整 个 难 发 生时所要 求 的恢 复 速度 和恢 复层 次 、备援 中心的 运 作过 程 , 因此就 对业 务 系统 的可靠 性 、 数据 的 完整 性 管理及 投入 资金等 。 据这 些 因素和不 同 的应, 场 合 . 根 } = } j 以及业 务 的连续性 要 求很 高 。据有 关报 告显 示 :只有 容灾 备份 中心 自动 异地 远 程恢 复被定 义 有 7层 .其 中
6 %的公 司在 数 据丢 失后生 存 下 来 .3 4 %的公 司再 也 无 包 含 了 2个技 术指标 法蘑新 开 业 . 超过 5 %的公 司会在 两到 三年后 消 失 为 0 般 是 以数据 丢 失量 和 数据 恢 复时 问作 为标 准 进
一
了保证 企业 关键 数据 的完 全性 和完 整性 .建 立一 套 完 行评 价 的 . 公认 的评价 标准 是 R O和 R O R 0 所 T P m① P 备 的容 灾系 统是 企业 关键 数据 的最 可靠 保证 本 文针 ( eoeyP it0 i t e : 数 据 恢 复 点 目标 , 要 R cvr on be i ) 即 cv 主 对 数据 容灾 理论 及相 关 的技术进 行分 析 和研 究
云计算平台的容灾与备份策略
云计算平台的容灾与备份策略云计算平台的容灾与备份策略,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的企业应用中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从容灾和备份两个方面,分别探讨云计算平台的相关策略和措施。
一、容灾策略容灾策略是指在云计算平台发生故障或中断时,能够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一系列措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容灾策略:1. 多机房容灾:云计算平台通常部署在多个地理位置的机房中,通过跨机房的容灾架构实现数据的备份与同步。
一旦某个机房发生故障或中断,其他机房可以接管其工作负载,确保用户业务的持续运行。
2. 冗余备份:通过对云计算平台中的各个组件、服务器进行冗余备份,以确保在关键节点故障时,能够迅速切换至备用节点,实现系统的连续性和高可用性。
3. 自动化故障转移:利用容器化技术和自动化运维工具,实现云计算平台的故障检测和故障转移。
一旦发现故障,自动将工作负载迁移到备用节点,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二、备份策略备份策略是指在云计算平台中对数据进行定期备份的策略和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备份策略:1. 定期全量备份:定期对云计算平台中的所有数据进行全量备份,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全量备份可以在关键时刻恢复整个系统,并防止数据丢失。
2. 差异备份:基于全量备份的基础上,每天或每周对数据进行差异备份。
差异备份只备份发生变化的数据,减少备份时间和存储空间的占用,同时能够快速恢复到某个指定的时间点。
3. 增量备份:基于全量备份或差异备份的基础上,每天对发生变化的数据进行增量备份。
增量备份只备份当天发生变化的数据,备份时间更短,同时能够精确地恢复到某个指定的时间点。
三、策略实施与优化实施云计算平台的容灾与备份策略需要考虑以下方面:1. 数据加密与隔离:在备份数据时,采用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保护,避免数据泄露风险。
同时,对备份数据进行隔离存储,确保备份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容灾测试与演练:定期进行容灾测试和演练,验证容灾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数据库技术中的数据容灾与灾备方案
数据库技术中的数据容灾与灾备方案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数据在现代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对于企业来说,数据是其核心资产之一,因此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变得尤为重要。
在数据库技术领域,数据容灾和灾备方案是保障数据安全的关键环节。
一、数据容灾的重要性数据容灾是指在出现意外情况或灾难性事件时,能够及时恢复或备份数据,以减少数据损失和业务中断的风险。
对于企业来说,数据的丢失意味着信息的破裂和资产的损失,可能导致业务中断和声誉受损。
数据安全数据容灾旨在确保数据的安全。
通过制定有效的容灾方案和备份策略,可以在数据意外丢失的情况下,快速进行数据恢复,降低损失。
业务连续性当数据库遭受崩溃、黑客攻击或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数据容灾可以保证业务的连续进行。
通过备份和恢复数据,企业可以快速恢复业务运营,减少业务中断对企业生产和客户信任的影响。
法规合规数据库容灾与灾备方案还能帮助企业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尤其是一些涉及用户隐私的敏感数据。
保护客户的数据安全,符合数据保护法和隐私法的要求,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二、主流的数据容灾与灾备方案在数据库技术中,有多种数据容灾与灾备方案可供选择。
以下是几个主流的方案。
本地备份和恢复本地备份和恢复是最常见的数据容灾方案之一。
企业将数据备份到本地磁盘或磁带,并定期进行数据恢复测试。
这种方案可以快速恢复数据,但对物理损坏场景下的数据丢失防护能力较差。
离线备份和恢复离线备份和恢复是指将数据库备份转移到较远的离线位置,例如远程数据中心或云存储。
这种方案可以保护数据免受本地灾害的影响,同时也可以提供较好的数据隔离和安全性。
实时数据复制实时数据复制是一种高级的数据容灾方案。
通过在主数据库和备份数据库之间建立持续的数据同步,可以实时复制数据,使得备份数据库与主数据库的数据保持同步。
这种方案可以减少数据损失,并增加数据恢复的速度和可靠性。
高可用性集群高可用性集群是一种将数据库服务器组织成群集的技术。
高可用性系统的容灾技术
高可用性系统的容灾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系统已经成为我们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任何一个计算机系统都不是完美的,而且偶尔会出现故障和崩溃。
因此,为了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需要采取一些容灾技术。
一、高可用性系统的概念高可用性系统指的是系统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正常运行,并且对于系统中的故障能够及时地进行修复和恢复。
在面对意外情况和灾难性事件时,高可用性系统能够保证系统不会停机,从而避免数据丢失和业务中断等严重后果。
二、容灾技术的分类容灾技术是一种保护系统不会受到单一点故障影响的技术。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实际需要,容灾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数据备份技术数据备份技术是通过定期备份数据来保护系统的。
通过备份数据,可以确保在系统发生故障和灾难时,数据不会丢失。
在备份数据时,需要考虑到数据的重要性和备份的频率。
备份数据应保留最新的信息,并且应该定期检查和更新。
2. 冗余技术冗余技术是指在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配置中增加备用的资源,以便在主要的资源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切换到备用的资源。
例如,在服务器集群中,可以通过增加多个节点来达到冗余的效果,一旦某个节点发生故障,其他节点就能够快速接管该节点的工作。
3. 高可用性集群技术集群技术是将多个服务器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单一的虚拟服务器组。
其中的一个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其他服务器将能够快速接管其工作。
高可用性集群是一种通过将多个服务器组合在一起的方式,提高整个系统的可用性。
它可以确保在某台服务器发生故障时,整个系统仍然能够正常工作,并且能够快速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三、容灾技术实现的关键要实现容灾技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定期进行备份定期进行数据备份是确保数据安全的一个关键步骤。
备份数据的频率应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数据的变化速度来确定。
对于不可替代的关键数据,应定期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放在安全的地方。
2. 选择合适的备份设备备份设备应该是可靠的,容易维护和升级。
数据容灾方案
容灾方案大纲一、容灾究竟是什么?容灾系统是指在相隔较远的异地,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IT系统,互相之间可以进行健康状态监视和功能切换,当一处系统因意外(如火灾、地震等)停止工作时,整个应用系统可以切换到另一处,使得该系统功能可以继续正常工作。
容灾技术是系统的高可用性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容灾系统更加强调处理外界环境对系统的影响,特别是灾难性事件对整个IT节点的影响,提供节点级别的系统恢复功能。
容灾是在灾难发生时,能够保证数据尽量少的丢失,系统能够不间断地运行,或者尽量快的恢复正常运行。
容灾备份是通过在异地建立和维护一个备份存储系统,利用地理上的分离来保证系统和数据对灾难性事件的抵御能力。
1、容灾的分类根据容灾系统对灾难的抵抗程度,可分为数据级容灾、应用级容灾和业务级容灾:数据级容灾是指通过建立异地容灾中心,做数据的远程备份,在灾难发生之后要确保原有的数据不会丢失或者遭到破坏,但在数据级容灾这个级别,发生灾难时应用是会中断的。
在数据级容灾方式下,所建立的异地容灾中心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成一个远程的数据备份中心。
数据级容灾的恢复时间比较长,但是相比其他容灾级别来讲它的费用比较低,而且构建实施也相对简单。
应用级容灾是在数据级容灾的基础之上,在备份站点同样构建一套相同的应用系统,通过同步或异步复制技术,这样可以保证关键应用在允许的时间范围内恢复运行,尽可能减少灾难带来的损失,让用户基本感受不到灾难的发生,这样就使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是完整的、可靠的和安全的。
应用级容灾生产中心和异地灾备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是采用异类的广域网传输方式;同时应用级容灾系统需要通过更多的软件来实现,可以使多种应用在灾难发生时可以进行快速切换,确保业务的连续性。
业务级容灾是全业务的灾备,除了必要的IT相关技术,还要求具备全部的基础设施。
其大部分内容是非IT系统(如电话、办公地点等),当大灾难发生后,原有的办公场所都会受到破坏,除了数据和应用的恢复,更需要一个备份的工作场所能够正常的开展业务。
(完整版)数据容灾备份的等级及关键技术.
数据容灾备份的等级及关键技术数据容灾备份的等级容灾备份是通过在异地建立和维护一个备份存储系统,利用地理上的分离来保证系统和数据对灾难性事件的抵御能力。
根据容灾系统对灾难的抵抗程度,可分为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
数据容灾是指建立一个异地的数据系统,该系统是对本地系统关键应用数据实时复制。
当出现灾难时,可由异地系统迅速接替本地系统而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应用容灾比数据容灾层次更高,即在异地建立一套完整的、与本地数据系统相当的备份应用系统数据容灾备份的等级容灾备份是通过在异地建立和维护一个备份存储系统,利用地理上的分离来保证系统和数据对灾难性事件的抵御能力。
根据容灾系统对灾难的抵抗程度,可分为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
数据容灾是指建立一个异地的数据系统,该系统是对本地系统关键应用数据实时复制。
当出现灾难时,可由异地系统迅速接替本地系统而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应用容灾比数据容灾层次更高,即在异地建立一套完整的、与本地数据系统相当的备份应用系统(可以同本地应用系统互为备份,也可与本地应用系统共同工作)。
在灾难出现后,远程应用系统迅速接管或承担本地应用系统的业务运行。
设计一个容灾备份系统,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备份/恢复数据量大小、应用数据中心和备援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和数据传输方式、灾难发生时所要求的恢复速度、备援中心的管理及投入资金等。
根据这些因素和不同的应用场合,通常可将容灾备份分为四个等级。
第0级:没有备援中心这一级容灾备份,实际上没有灾难恢复能力,它只在本地进行数据备份,并且被备份的数据只在本地保存,没有送往异地。
第1级:本地磁带备份,异地保存在本地将关键数据备份,然后送到异地保存。
灾难发生后,按预定数据恢复程序恢复系统和数据。
这种方案成本低、易于配置。
但当数据量增大时,存在存储介质难管理的问题,并且当灾难发生时存在大量数据难以及时恢复的问题。
为了解决此问题,灾难发生时,先恢复关键数据,后恢复非关键数据。
第2级:热备份站点备份在异地建立一个热备份点,通过网络进行数据备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容灾备份的等级及关键技术
数据容灾备份的等级容灾备份是通过在异地建立和维护一个备份存储系统,利用地理上的分离来保证系统和数据对灾难性事件的抵御能力。
根据容灾系统对灾难的抵抗程度,可分为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
数据容灾是指建立一个异地的数据系统,该系统是对本地系统关键应用数据实时复制。
当出现灾难时,可由异地系统迅速接替本地系统而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应用容灾比数据容灾层次更高,即在异地建立一套完整的、与本地数据系统相当的备份应用系统
数据容灾备份的等级
容灾备份是通过在异地建立和维护一个备份存储系统,利用地理上的分离来保证系统和数据对灾难性事件的抵御能力。
根据容灾系统对灾难的抵抗程度,可分为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
数据容灾是指建立一个异地的数据系统,该系统是对本地系统关键应用数据实时复制。
当出现灾难时,可由异地系统迅速接替本地系统而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应用容灾比数据容灾层次更高,即在异地建立一套完整的、与本地数据系统相当的备份应用系统(可以同本地应用系统互为备份,也可与本地应用系统共同工作)。
在灾难出现后,远程应用系统迅速接管或承担本地应用系统的业务运行。
设计一个容灾备份系统,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备份/恢复数据量大小、应用数据中心和备援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和数据传输方式、灾难发生时所要求的恢复速度、备援中心的管理及投入资金等。
根据这些因素和不同的应用场合,通常可将容灾备份分为四个等级。
第0级:没有备援中心
这一级容灾备份,实际上没有灾难恢复能力,它只在本地进行数据备份,并且被备份的数据只在本地保存,没有送往异地。
第1级:本地磁带备份,异地保存
在本地将关键数据备份,然后送到异地保存。
灾难发生后,按预定数据恢复程序恢复系统和数据。
这种方案成本低、易于配置。
但当数据量增大时,存在存储介质难管理的问题,并且当灾难发生时存在大量数据难以及时恢复的问题。
为了解决此问题,灾难发生时,先恢复关键数据,后恢复非关键数据。
第2级:热备份站点备份
在异地建立一个热备份点,通过网络进行数据备份。
也就是通过网络以同步或异步方式,把主站点的数据备份到备份站点,备份站点一般只备份数据,不承
担业务。
当出现灾难时,备份站点接替主站点的业务,从而维护业务运行的连续性。
第3级:活动备援中心
在相隔较远的地方分别建立两个数据中心,它们都处于工作状态,并进行相互数据备份。
当某个数据中心发生灾难时,另一个数据中心接替其工作任务。
这种级别的备份根据实际要求和投入资金的多少,又可分为两种:①两个数据中心之间只限于关键数据的相互备份;②两个数据中心之间互为镜像,即零数据丢失等。
零数据丢失是目前要求最高的一种容灾备份方式,它要求不管什么灾难发生,系统都能保证数据的安全。
所以,它需要配置复杂的管理软件和专用的硬件设备,需要投资相对而言是最大的,但恢复速度也是最快的。
容灾备份的关键技术
在建立容灾备份系统时会涉及到多种技术,如:SAN或NAS技术、远程镜像技术、基于IP的SAN的互连技术、快照技术等。
这里重点介绍远程镜像、快照和互连技术。
1. 远程镜像技术
远程镜像技术是在主数据中心和备援中心之间的数据备份时用到。
镜像是在两个或多个磁盘或磁盘子系统上产生同一个数据的镜像视图的信息存储过程,一个叫主镜像系统,另一个叫从镜像系统。
按主从镜像存储系统所处的位置可分为本地镜像和远程镜像。
远程镜像又叫远程复制,是容灾备份的核心技术,同时也是保持远程数据同步和实现灾难恢复的基础。
远程镜像按请求镜像的主机是否需要远程镜像站点的确认信息,又可分为同步远程镜像和异步远程镜像。
同步远程镜像(同步复制技术)是指通过远程镜像软件,将本地数据以完全同步的方式复制到异地,每一本地的I/O事务均需等待远程复制的完成确认信息,方予以释放。
同步镜像使拷贝总能与本地机要求复制的内容相匹配。
当主站点出现故障时,用户的应用程序切换到备份的替代站点后,被镜像的远程副本可以保证业务继续执行而没有数据的丢失。
但它存在往返传播造成延时较长的缺点,只限于在相对较近的距离上应用。
异步远程镜像(异步复制技术)保证在更新远程存储视图前完成向本地存储系统的基本操作,而由本地存储系统提供给请求镜像主机的I/O操作完成确认信息。
远程的数据复制是以后台同步的方式进行的,这使本地系统性能受到的影响很小,传输距离长(可达1000公里以上),对网络带宽要求小。
但是,许多远程的从属存储子系统的写没有得到确认,当某种因素造成数据传输失败,可能出现数据一致性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大多采用延迟复制的技术(本地数据复制均在后台日志区进行),即在确保本地数据完好无损后进行远程数据更新。
2.快照技术
远程镜像技术往往同快照技术结合起来实现远程备份,即通过镜像把数据备份到远程存储系统中,再用快照技术把远程存储系统中的信息备份到远程的磁带库、光盘库中。
快照是通过软件对要备份的磁盘子系统的数据快速扫描,建立一个要备份数据的快照逻辑单元号LUN和快照cache。
在快速扫描时,把备份过程中即将要修改的数据块同时快速拷贝到快照cache中。
快照LUN是一组指针,它指向快照cache和磁盘子系统中不变的数据块(在备份过程中)。
在正常业务进行的同时,利用快照LUN实现对原数据的一个完全的备份。
它可使用户在正常业务不受影响的情况下(主要指容灾备份系统),实时提取当前在线业务数据。
其“备份窗口”接近于零,可大大增加系统业务的连续性,为实现系统真正的7×24运转提供了保证。
快照是通过内存作为缓冲区(快照cache),由快照软件提供系统磁盘存储的即时数据映像,它存在缓冲区调度的问题。
3.互连技术
早期的主数据中心和备援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备份,主要是基于SAN的远程复制(镜像),即通过光纤通道FC,把两个SAN连接起来,进行远程镜像(复制)。
当灾难发生时,由备援数据中心替代主数据中心保证系统工作的连续性。
这种远程容灾备份方式存在一些缺陷,如:实现成本高、设备的互操作性差、跨越的地理距离短(10公里)等,这些因素阻碍了它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目前,出现了多种基于IP的SAN的远程数据容灾备份技术。
它们是利用基于IP的SAN的互连协议,将主数据中心SAN中的信息通过现有的TCP/IP网络,远程复制到备援中心SAN中。
当备援中心存储的数据量过大时,可利用快照技术将其备份到磁带库或光盘库中。
这种基于IP的SAN的远程容灾备份,可以跨越LAN、MAN和WAN,成本低、可扩展性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基于IP的互连协议包括:FCIP、iFCP、Infiniband、iSCSI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