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工程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与工程实践

作者: 李喜桥靳永卫张欣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点击率: 3061

--------------------------------------------------------------------------------

关键词创新教育训练工程实践

摘要“创新”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扬弃旧事物,旧思想、旧方法,把新设想、新成果成功实施并获更高效益的运作过程。实践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政治斗争、艺术创作、知识创新等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都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工程创新训练已经于2000年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经历了不断提高认识,改革、完善、发展的过程,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当今时代,创新已成为一种时代精神。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素质教育为什么要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理由很多,但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上所指出的:“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精神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为实现教育的改革和教育创新,根据理工科技院校的专业特点,我校于1997年开始了工程创新训练教改试验。

1. 创新和创新人才

“创新”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扬弃旧事物,旧思想、旧方法,把新设想、新成果成功实施并获更高效益的运作过程。创新过程就是创造性劳动的过程。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创新。因为创造了生产工具才使人类脱离动物界;因为创造了语言文字才使人类脱离原始人的蒙昧状态逐渐发展成为有高度智慧的现代人。人类与自然作斗争的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创新。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意识是指具有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作出贡献的远大理想,有为科学与技术事业的发展而献身的高尚精神和进行创造发明的强烈愿望。创新意识主要解决“为什么要创新”即创新的动力问题,显然,创新意识要通过长期的、坚持不懈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才能培养;创新思维(也称之为创造性思维)是指对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新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流畅性、变通性和新颖性。创新思维主要解决如何形成创新的思想、理论及设计问题;创新能力则是指具有把上述理想、精神、愿望转化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的实践能力,即一个人(或群体)通过创新活动、创新行为而获得创新性成果的能力。创新能力包含多方面的因素,如探索问题的敏锐力、联想的能力、侧向思维能力、预见的能力等。

创新意识是实现创造发明的前提与动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必须以创新思维作基础,离开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将成为不切实际的空谈。没有创新思维,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的产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创新思维在创新活动中起核心作用,是创新活动的灵魂。

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最基本的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创新思维。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即紧紧围绕这一核心来考虑、来研究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

2.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一方面,实践本身是直接的现实的物质活动,能引起对象的现实改变;另一方面,实践又能把理论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在现实中实现主体的目的、愿望和意图,并在这个过程中改变和发展主体自身。人们的思想认识。政治斗争、艺术创作、知识创新等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都是在实践中实现的。

对于某些重大的创新(需要大量专业知识的创新),知识是创新实践的基础。工程创新训练的过程,是知识的流动过程:学生学完了技术基础课程头脑里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有些是显性的,如教材中的定理、公式。有些是隐性的,如知识之间的联系及某些经验。这些联系和经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挥和积累,学生在知识的不断流动中才能真正掌握这些知识。

数学物理外语材力理力机设材料加工

能力

素质

基础课技术基础课

创新

训练

各类课程实验

认识实习基本工艺(冷、热)实习先进加工

如上图所示,创新训练就是运用工程实践的方式,将诸多的知识和技能充分的消化、吸收使之转化成为社会所需要的能力。这是一个复杂的转变过程,这种转变具有不可替代性,必须亲身经历和体验。在转变过程中还要倾力引导这种转变趋近于能力的“内核”---创新能力,以达到最佳的训练目的。创新训练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转化器。

3. 创新训练的特征

创新训练的第一条特征是创造性,创新产品的产生必然是创造性构思的结果。一个完全的创造应当是开发出前所未有的新产品或应用从未使用过的新技术。对现有的产品进行改进设计使其增加新的功能或提高其性能,或改变制造工艺使旧技术的应用更加完善合理,最终提高了效益,可认为是局部性的创造。

思想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先导,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在创新训练中学生必须首先解放思想才能大胆创造。创造性思维有一定的思维规律和方法。在创新训练的先期,教师把这些方式讲授给学生,以使其开阔思想少走弯路,并在训练中尽量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创造空间。学生在本班级中自愿结组、自定产品。由于创造性必然伴随着风险性,所以创新允许失败推倒重来,同学思想上不存在顾虑。这里必须指出三点:一是除了强调创造性外,作为产品创新还必须考虑其可行性和经济性;二是不是每一件品都要完全标新立异,一件创新产品可能是旧元素的新组合。因此要善于观察事物,从平凡中创造;三是创造并不完全等于创新。一般可以理解为创新是创造与开发的组合,在创新训练中首先完成的是第一阶段的工作。

创新训练的第二条特征是实践性。自钻木取火,人类就开始了自己的实践史,在实践中人类才有了无数的发现、发明和创新。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一方面,实践本身是直接的现实的物质活动,能引起对象的现实改变;另一方面,实践又能把理论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在现实中实现主体的目的、愿望和意图,并在这个过程中改变和发展主体自身。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只有实践才具备这个优点。正因为如此,实践就成了人类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成为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人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生存、才能发展、才能从事其他一切活动。人们的思想认识。政治斗争、艺术创作、知识创新等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都是在实践中实现的。

创新训练的第三条特征是综合性。工程创新训练是在大学生学完技术基础课程以后开展的一项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综合训练活动,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点。一项创新产品的产生,应当是创新活动中科技知识的综合及人的智力、体力综合的结果。创新训练所实现的知识综合,不是板块式的机械结合,而是在知识流动中的一种有机溶合。以创新小组的形式进行训练,还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了与他人和睦相处、密切合作的工作作风。”

4.辨证思维在创新中的统帅作用

辨证思维也称矛盾思维,实际上是指按照唯物辨证法的规律进行思维活动。它根据唯物辨证法来认识客观事物,能够揭露事物深层次的矛盾,反映事物的本质,从哲学高度为创新思维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辨证思维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工程实践中具有指导和统帅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