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猜猜他是谁第二课时教案
《习作:猜猜他是谁》教案(通用5篇)
![《习作:猜猜他是谁》教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ab9bd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70.png)
《习作:猜猜他是谁》教案(通用5篇)《习作:猜猜他是谁》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习作:猜猜他是谁》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习作:猜猜他是谁》教案篇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爱好。
2.能用几句话或一段话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以此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3.能注意写一段话时开头空两格。
4.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习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爱好的写作方法,并抓住一两点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课时]1—2课时一、玩游戏,猜猜他是谁1.看图猜人,课件出示经典动画人物图片:猪八戒、海绵宝宝、光头强……2.读文猜人,课件出示谜语:腰围虎皮裙,手拿金箍棒。
火眼金睛辨善恶,妖魔鬼怪消灭光。
(猜一神话人物——孙悟空)3.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猜出上面的人物的。
(学生交流,尝试归纳识人方法。
)师过渡:通过刚才的游戏,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要如何介绍才能让同学们很快地猜中你说的那个人?自己先想一想,然后与同桌交流。
4.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1)按一定顺序描写人物相貌上与众不同的地方。
(整体到部分、上到下)(2)抓住人物性格、语言、行为及爱好等突出特点进行描写。
二、介绍同学,交流讨论师过渡:按照我们刚才总结的方法,请你在班级中选择一个同学,试着用几句话或一段话来介绍他(她),让其他同学来猜一猜,注意不能说出这位同学的名字。
1.同桌互说互评,按下列要求尝试口头习作。
(1)要求抓住一两个特点介绍一位同学,不说出同学名字。
(2)互相评议介绍得是否准确。
2.指名发言,全班交流。
3.你们猜出来了吗?他是用什么方法突出同学特点的?(选择最明显的一个外貌特征,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或爱好来举例说明。
)三、听范文,打开思路1.(课件出示范文)教师朗读一篇介绍班上同学的文章,请同学们认真听并思考:(1)文章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这个同学的?是如何介绍的?(2)文章是用什么方法突出人物特点,让大家猜出人物名字的?2.学生交流。
猜猜他是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猜猜他是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400622a10661ed9ad51f34e.png)
《猜猜他是谁》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爱好,并相互交流。
2、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爱好,来表达人物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引导学生了解观察对象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爱好,通过口头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
重难点
学习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爱好。
教法与学法
举例、点拨、探究、交流。
教学准备
生观察同学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爱好,并选择一个作为重点观察对象
一、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观察方法
二、范例引路
三、学生自主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请写完的同学交流自己的习作
课时目标
通过讲评习作,培养学生养成自主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一、教师总评本次习作的情况。
二、品读欣赏
把全班同学的作文展示出来,举办活动;猜猜他是谁?看看你根据谁的作文猜出了他的写作对象?是依据哪一点出来的?
三、活动交流
四、作文医院
哪些同学的写作对象没有被猜出来,就把那篇作文展示出来共同修改。
五、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六、誊写作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猜猜他是谁》教案(2课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猜猜他是谁》教案(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4b4e646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2.png)
习作猜猜他是谁教学目标1.能选择一两点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同学。
2.能注意格式,写一段话时开头要空两格。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知道怎么选择同学最有特点的地方进行介绍,尝试写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自己的2.能注意格式,写一段话时开头要空两格。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引入话题1.玩游戏“猜猜他是谁”,根据提示的语句猜人物。
课件出示语句(1)拔一根毫毛,吹出猴万个,五行大山压不住,翻个跟斗十万八千里。
(孙悟空)(2)圆圆的大脑,小小的身体,“锅盖”式的发型,一张整天笑哈哈的嘴巴。
(大头儿子)(3)一个做起事米丢三落四,总要出差错;一个总是别别扭扭,你要他往东,他偏向西。
(没头脑和不高兴)2.教师小结:抓住人物最特别的地方,有的是外貌,有的是行为,有的是本领,能帮助我们快速猜出人物。
二、链接范例,打开思路。
1.自选人物,抓住特点。
学生自选一个同学,想一想他最特别的地方,结合事例,自由说一说。
2.指名学生介绍班上的一名同学(隐去姓名),让其他同学根据介绍的内容,猜一猜这个同学是谁。
3.根据学生的介绍,相机链接范例,进行引导。
预设1:学生主要抓住人物外貌上的特别之处,进行介绍。
(1)师生猜一猜,随机评议。
(1)教师相机出示课本上第一个范例:她的头发又黑又硬,一根根向上竖着……启发学生顺着想下去:头发还会怎样?除了写头发,还可以写什么?……(3)在引导学生观察班级中的同学,抓住人物外貌最有特点的内容进行介绍。
如:他的眼珠忽闪忽闪的,好像两颗水灵发亮的黑宝石,只要他一眨巴眼儿,准出鬼点子。
预设2:学生主要抓住人物性格上的特别之处进行介绍。
(1)引导学生猜一猜,互相评议。
(2)教师相机出示课本上第二个范例:他特别爱笑,一个小笑话就能让他笑个不停……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他笑的时候是怎样的?如:笑的时候,嘴角上扬,那嘴型就像一个大大的金元宝……(3)引导学生交流:班上同学除了爱笑的,还有哪些特点?如:爱哭的、喜欢安静的、说话大嗓门的……4.引导学生根据以上的交流方法,与同桌互相介绍人物,并猜一猜。
习作《猜猜他是谁》(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猜猜他是谁》(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8ea91e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e.png)
习作《猜猜他是谁》(教案)一、教学目标•能读懂课文《猜猜他是谁》,掌握其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课文内容;•能够自由地运用知识,创作一篇有趣的小作文。
二、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在黑板上写出“谁是我?”这个问题,让学生一起讨论。
老师提示学生,人们都希望被别人认识、理解和爱护,但是有时候我们又希望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希望别人知道我们的一些事情或者不让别人轻易地认出自己来。
2. 学习课文教师让学生跟读、理解课文《猜猜他是谁》,并讲解文章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老师可以借助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让学生理解这篇文章。
3. 带领学生分组讨论课文老师讲解完课文后,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回答老师的问题或者提出自己的问题。
老师可以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学生可以按照问题的要求进行回答:•这篇文章讲了什么故事?•最后,时间过去了一年,这个人又变得什么样子了?•如果你遇到这个人,你会怎样跟他相处?4. 分组演练教学老师让每个小组进行一次表演,以表达他们在讨论时总结出来的答案和想法。
这里是一个样例:小组领袖:我们小组的答案是,这篇文章是讲一只猫猫躲着狗狗玩“猜猜他是谁”的故事。
其他组员:因为在最后,作者告诉我们这只猫和他的同伴一起游戏、流连忘返,所以他们玩的很开心。
小组领袖:而在游戏最后,猫猫想要离开时,我们感到这只猫有点苦恼,因为他不想离开,但是又很怕狗狗找到他。
所以,我们认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珍惜身边的朋友,不要轻易地离开他们。
5. 习作老师让学生自由发挥,通过自己的心得体会、理解和创造来写一篇小作文,以此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评估教师可以准备一份“课堂活动评估表”,对学生进行评估。
评估要点包括:•学生是否能够听懂、理解教师讲解的课文?•学生是否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否在小组讨论中发言?•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完成写作任务?是否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表达。
最新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猜猜他是谁》第2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猜猜他是谁》第2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441789caaedd3382c4d3ab.png)
最新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猜猜他是谁》第2课时
【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教学目标:
1. 写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同学。
2. 注意写一段话时开头要空两格。
3. 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写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同学。
教学难点: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写人物的方法,谁来说一说?
生:要从人物的外貌、性格特点、优秀品质、兴趣爱好这些方面入手,细致观察,抓住一两个最主要的特点进行描写。
大家掌握得很好,下面就让我们运用这样的人物描写方法去写作。
设计意图:
通过对上节课人物写作方法的回忆,为下一环节展开的人物描写做好铺垫。
二、范文引路,自主习作。
(一)范文引路。
1. 过渡: 同学们,刚才你们在游戏中表现得非常棒,要是你们能拿起笔来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再写一写这个人物,让更多的人来猜一猜,那就更有趣啦!有个小朋友是这样写的,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吧!(课。
三年级习作《猜猜他是谁》教案
![三年级习作《猜猜他是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d639c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b.png)
三年级习作《猜猜他是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提高对人物外貌特征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想象和创造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如何观察和描述一个人的外貌特征。
2. 学习如何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和创造。
3. 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和描述一个人的外貌特征,能够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和创造。
2. 教学难点: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讨论、创作、分享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人物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准备纸张和绘画工具,供学生创作使用。
3. 准备课堂记录表,用于记录学生的观察和描述。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组人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外貌特征。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本节课的主题《猜猜他是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人物外貌特征。
3. 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描述,每组选择一个人物进行深入了解,并尝试描绘出这个人物的外貌特征。
4. 创作环节:学生根据观察和描述的结果,创作出自己的画作,展示给大家猜猜他是谁。
5. 分享环节:学生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描述画作中的人物特征,让大家猜猜他是谁。
6. 评价环节: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或朋友的外貌特征,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2. 选择一个人物,用画作展示出来,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八、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如何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九、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学会观察和描述他们的外貌特征。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猜猜他是谁》(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猜猜他是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eb8ad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8.png)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猜猜他是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人物的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信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型:习作指导课2. 教学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猜猜他是谁》3.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运用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进行写作。
2.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人物描写更加生动有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2. 学具:习作纸、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熟悉的人物进行描写,教师巡回指导。
4. 成果展示:学生将习作展示在黑板上,全班同学一起猜猜他是谁。
5. 评价与总结: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猜猜他是谁》2. 板书内容:教学目标: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人物的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写作。
教学重点: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运用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进行写作。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人物描写更加生动有趣。
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学生选取一个熟悉的人物进行描写,要求运用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字数不限。
2. 课后拓展:学生可以尝试观察身边的人,用习作记录下他们的特点和故事,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习作:猜猜他是谁》优质教案(第二课时)
![《习作:猜猜他是谁》优质教案(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e71a758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7.png)
五、完善修改习作
学生开始修改自己的作文,修改好后的作文誊写到作业本上,提醒书写要端正、规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设计意图:让学生找到自己作文的问题所在,优化习作。)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三年级习作,要求从之前的写一段话过渡到写一篇结构完整的作文,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巨大转折,习作的指导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跨越。
2.例文二:猜猜她是谁
引导学生关注例文中的重点语句,适时出示旁批,带领学生欣赏例文的写法。
读后交流。
预设:
(1)第一自然段运用外貌描写,把一个爱笑的女孩儿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2)第二自然段介绍“及时雨”称号的来历, 引出下文。(3)第三自然段中,“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运用比喻修辞,表现了“我”紧张、急切的心情。(4)第四自然段中的语言描写,表现出她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教师总结:这篇习作,小作者先介绍同学的外貌特点,接着介绍她爱帮助别人,并通过送给“我”一张田字格纸这件小事作具体说明。在描写上,无论是外貌描写还是语言、神态描写,都表现出了她爱笑的性格特点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3.例文三:我的同学
这篇文章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得像月牙儿,眼睛又黑又亮,像发亮的黑珍珠,”一句话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同学漂亮的外貌生动形象地勾勒了出来。(2)第二自然段通过具体写我的同学想方设法保护小狗这一典型事例突出了她的善良,(3)第三自然段简单描写她爱好跳舞、成绩优异,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教师总结:文章从多个角度刻画了一个活泼开朗、天真善良的小姑娘形象。小作者的成功之处是描写人物时能够做到重点突出,对人物既有概括性的描写,又有具体事例的描写,层次分明,人物形象丰满生动。
习作:猜猜他是谁
![习作:猜猜他是谁](https://img.taocdn.com/s3/m/d1f7102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1e.png)
《习作:猜猜他是谁》教案一、教学目标1.1 核心素养:•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描述人物特点的基本方法,如外貌特征、性格特点等。
•学生能够写出一段描述性文字,使他人能够猜出所写人物是谁。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发现身边人物的特点。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描写方法,有条理地描述一个人物。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观察人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细节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描述人物特点。
•指导学生运用描写方法写出一段连贯、生动的文字。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进行描写,避免泛泛而谈。
•指导学生将描述性文字写得生动有趣,使读者能够猜出所写人物。
四、教学资源•课本及相关例句•人物图片或照片•写作纸和笔五、第一课时教学结构设计5.1 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回顾之前学过的描写人物外貌和性格的词语。
•创设一个情境,如“猜猜我的好朋友是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引入课题《习作:猜猜他是谁》。
5.2 观察讨论•展示一些人物图片或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他们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小组讨论:每个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的人物,向小组成员描述该人物的特点,让其他成员猜是谁。
5.3 写作指导•教师讲解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如抓住外貌特征、性格特点进行描写。
•提供一些例句和范文,引导学生理解如何运用这些方法。
•学生自主构思,选择要描写的人物,并列出其特点。
5.4 写作实践•学生开始写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提醒学生注意写作顺序和条理性,使文字连贯生动。
5.5 展示交流•学生完成初稿后,自愿上台展示并朗读自己的作品。
•其他学生尝试猜测所写人物是谁,并给出反馈和建议。
5.6 总结拓展•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描写人物的重要性和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改进自己的作品,使描述更加生动具体。
习作:《猜猜他是谁》【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猜猜他是谁》【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bda4c7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b.png)
习作:《猜猜他是谁》(教案)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 - 听懂并理解故事; - 听懂并学习拼音; -能够口头表达自己的想法; - 能够写出对故事的理解。
教学准备•布置好书桌和黑板;•准备好教具:故事书、拼音卡片;•准备好习作的纸张;•订正的红笔。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首先向学生介绍故事《猜猜他是谁》,引导学生猜测书名、故事内容,并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个故事会讲些什么呢?”Step 2 讲故事读故事时适当做出表情、音调和手势,使故事更加生动形象。
故事的讲解要简明扼要,不要让学生分心。
读完故事之后,询问学生是否有对于故事的理解,帮助他们理解故事。
Step 3 学习拼音在故事中,含有一些不熟悉的拼音,介绍这些拼音时需要重音强调,让学生听清楚。
教学中可以用卡片等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示范读音,并让学生跟读。
Step 4 提问练习通过提一些具体问题,检查学生的听力和对故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 - 小松鼠说什么时,大家最高兴? - 故事中有哪些动物出现? - 为什么小朋友们都期待着猜猜游戏?Step 5 书写练习提供习作纸张,让学生在黑板上书写习作。
在此期间,教师要做好引导,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故事情节,并关注语法的正确使用。
教师检查学生的习作,指出错误,并给予鼓励、激励和指导意见。
Step 6 结合评价在习作结束后,进行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的评价。
教师要注意赞扬学生的优点,并指出他们需要改进的方面。
实施注意•故事要言简意赅,紧扣主题;•交流互动是重点,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表现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要注意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对于语法问题要加以指正。
评价方法•分组讨论和听取学生的意见;•教师通过检查学生的习作和现场教学评价表现。
教学反思本节课程中,学生习作的内容涉及对故事主题的理解、语法的使用,以及思考思辨和语文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教学,学生在交流、思考和创新等方面全面提高,完成了本节课程的学习目标。
三年级习作《猜猜他是谁》教案
![三年级习作《猜猜他是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fc79b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f.png)
三年级习作《猜猜他是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提高对周围人物的了解和认识。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观察和描述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
2. 学习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展现一个人的特点。
3. 学习如何进行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和描述人物,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人物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观察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人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人物的外貌、动作等特点。
2. 讲解:教师讲解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展现一个人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每组选择一个人物进行描述,分享给其他组。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和描述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具体事例展现人物特点。
5. 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观察家人或朋友,写一篇《猜猜他是谁》的习作。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分享和作业提交,评价学生对观察和描述人物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习作,评价学生运用具体事例展现人物特点的能力。
3. 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让学生在家人面前进行观察和描述。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表演中锻炼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3. 开展“猜猜他是谁”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进行反思,看看哪个环节达到了预期效果,哪个环节需要改进。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 :猜猜他是谁 第二课时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 :猜猜他是谁 第二课时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fff63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e.png)
习作:猜猜他是谁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交流评议,运用学过的方法修改习作。
2. 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交流评议,运用学过的方法修改习作。
教学难点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习作。
教具准备课件资源教学过程Ⅰ展示习作,互评修改1. 指名朗读自己的习作,全班同学互猜互评。
(1)出示描写外貌的句子。
①同学们猜一猜写的是谁,讲一讲为什么能猜出或为什么猜不出。
②引导同学们发现,在对外貌进行具体描写时,要仔细观察,抓住他(她) 外貌上最有特点的地方写一两点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另外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头到脚等。
③找出被描写的同学后,本人说说自身的外貌特点,共同修改。
(2)出示描写品质等方面的句子。
①请同学们猜一猜写的是谁,说说理由。
②分析优点及不足。
③请有关的同学进行事例分享,选取典型事例做支撑。
引导思考:光抓住外貌特点还不够,我们还可以从人物的性格、品质、兴趣爱好等方面入手,发现特点并佐以典型事例支持。
(3)丰富内容。
①选取了典型事例之后,我们可以依靠哪些描写方法来体现人物的特点?(板书: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②我们可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来把人物写具体、写生动,并且使词句“有新鲜感”?(板书: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2. 学生根据交流和评价,完成自己的习作修改。
【设计意图】针对三年级学生在习作中很难写具体、写生动、写出“新鲜感”的问题,可借助方法,即抓住人物的特点、联系具体事例、运用人物的描写方法、运用修辞手法等,层层突破习作难点。
1. 出示小组合作学习提示:(1)组长确定组内交流的顺序。
(2)每个组员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其他组员猜一猜写的是谁,并说一说猜测的理由;也可以组员交换习作边读边猜。
(3)用波浪线给组员画出写得生动的地方。
(4)根据组员的可采纳意见,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5)推荐一篇习作参加班级“猜一猜”的游戏。
2. 小组根据要求合作学习,教师了解学情,进行指导。
3. 小结:小组合作交流,进一步修改,促使习作质量提高。
习作猜猜他是谁教学课件(2课时)配教案教学设计新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
![习作猜猜他是谁教学课件(2课时)配教案教学设计新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765effb581b6bd97e19ea84.png)
过了一个又一个障碍物,最后飞速地回到了起点。裁判一看时
间,仅用了23秒,马上宣布第一名就是他了。他高兴地挥舞着
铁环在操场上又跑又跳。后来我才知道,他为了能给我们班争
得荣誉,每天吃完晚饭就在院子里练习,就连双休日都不放过。
这么刻苦训练的人,能不得第一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兴趣爱好 详写
他的摄影作品上过校报,朗读课文时声情并茂,做值日生
时特别严肃……
其他特点 略写
猜到他是谁了吗?
揭示姓名 略写
统编教科书三语上
自评:
1.自己试着读一读。 2.用修改符号改一改。
统编教科书三语上
评价标准
1.能选择一两点印象深刻的地方。
☆
2.抓住性格、爱好等方面写。
☆
3.用准确的语言,细致地描写,句子通顺。 ☆
4.能够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语句生动、具 体、形象。
☆
5.书写认真,字迹工整。
☆
互 星级 评:
统编教科书三语上
展评:
1.朗读评价。 2.补充修改。
统编教科书三语上
我们班上有这么一个人,我们对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他呀,高高的个子,一颗圆圆的脑袋好像一个篮球,一头乌黑的短 发像抹了油似的,淡淡的眉毛下长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活像嵌上去的 两颗黑珍珠。不过,别看他眼睛大,可视力却不太好,小小的鼻梁上好 成天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 他呀,特别贪玩。只要一有空,就会在教室外面玩得不亦乐乎。一 个小小的悠悠球,从他手里一甩,一眨眼的功夫,就被摆弄得转个不停, 这时你无法看清它的样子,只听到“乌拉乌拉”的声音响个不停。就为 这一手绝活,同学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也常常和男同学们在走廊上玩 纸牌。瞪大眼,弓着腰,跪在地,双手在地板上使劲地拍……常常把自 己弄得像个“小猕猴”,为此经常受老师和妈妈的责备哩!
部编版《习作猜猜他是谁》公开课教案2
![部编版《习作猜猜他是谁》公开课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701a97b5ad02de80d5d84030.png)
重点导读:1. 做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
2. 选择一个同学,把对他印象深刻的地方写下来。
3. 要抓住同学的特点来写,可以写一两点。
习作要求:我们每天与同学朝夕相处,彼此都很熟悉。
可以作为写作对象的同学很多,有活泼开朗的,有文静温柔的;有不苟言笑的,有幽默诙谐的;有调皮捣蛋的,有勤奋好学的……你自己对哪位同学比较了解,对他的哪些特别的地方印象深刻,就写哪位同学。
写作技巧:一、导入:猜猜他是谁他长着一身黄澄澄的毛,有着一双火眼金睛,围着一条虎皮裙,头戴紧箍咒,手拿金箍棒,脚踩筋斗云,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
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二、写作方法指导1. 要确定描写的对象,拟好题目。
通过平日里的细心观察,此次要选择一个自己最为熟悉、印象最深刻的人来写。
2. 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在具体行文时,要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来习作。
比如:(1)抓人物外貌特点他的头发乌黑发亮,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像两颗葡萄,可爱极了!他总是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上衣,一条黑色裤子,显得特别朴素。
(抓住头发、眼睛、穿着特点来描写人物)明确:写人物外貌时要注意抓主要特点来写,精心选择人物外貌的特征,集中笔墨描写,注意详略得当。
写的时候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如:他的头发又黑又硬,一根根像小钢针似的向上竖着。
(2)抓人物语言特点①他气急败坏地喊:“我一定会回来的!”(看到这句话我们一定想到了灰太狼)②“小懒猫啊,小懒猫,你什么时候才能变成小蜜蜂啊!”(这是妈妈说的话)明确:抓住人物平日里最经典的语言来让大家猜。
(3)抓动作特点这不,老师有事刚出教室,他的“侦察兵”眼睛就向他“汇报消息”。
他一会儿跳自创的舞蹈,一会儿又和同学吵架,不一会儿又跑到讲台上在黑板上胡画一通,不一会儿又……“老师来了!”他赶紧跑到座位上,拿起书“一本正经”地看了起来,连书拿倒了都全然不知。
明确:抓一系列的动作“跳、吵、跑、画、跑、拿、看”通过这些动作就知道这位同学非常搞笑、顽皮,也就能很快猜出是谁。
《习作:猜猜他是谁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习作:猜猜他是谁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89c493b0508763230121225.png)
《习作:猜猜他是谁》教学设计评改指导【教学目标】1.能够评价、修改同学和自己的习作。
2.欣赏、学习优秀作品。
【教学重点】能够评价、修改同学和自己的习作。
【教学准备】学生已完成自己的习作。
【教学过程】一、习作导入1.问题导入:上节课,大家在习作里写好了熟悉的同学的特别之处。
接下来我们就读一读自己的习作,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人物,评一评作文。
2.板书课题——习作:猜猜他是谁。
二、评改指导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明确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及修改方向。
提示:先分小组讨论,再派代表在班级交流分享。
2.探究活动(1)结合习作要求,师生共同明确评价标准。
(板书:明确评价标准)评价标准:选择同学身上一两点特别的地方来写。
让同学听过或看过之后,马上就能猜出你写的是谁。
①选择同学身上一两点特别的地方来写:外貌描写从上到下、突出特点;性格、品质或爱好通过具体事例体现。
(如果有学生从两个角度来写同学,可以适当加★,不超过3颗★)②写一段话时开头空两格。
(板书:一两点特别的地方外貌描写从上到下突出特点性格、品质或爱好具体事例开头空两格)《猜猜他是谁》评价表过渡:在大家的妙笔之下,同学的突出特点都能体现出来,也让我们看到同学们身上的特别之处。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根据评价标准,讨论一下本次习作的具体修改方向吧!(板书:明确修改方向)(2)结合习作片段,小组阅读、评议习作,并讨论修改意见。
➢展示学生习作。
他的眼睛不大不小,看起来炯炯有神。
又短又黑的头发,再配上不高不矮的鼻梁,不厚不薄的嘴唇,显得他很精神。
①引导:读了这个习作片段,你有什么感受?你猜出他写的是谁了吗?预设1:写同学的外貌时,这个片段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显得混乱。
预设2:这个片段五官特点描写得比较宽泛,猜不出具体是谁。
预设3:这个片段从外貌角度写同学,没有按照一定顺序写,外貌特点多且没有突出重点1颗★,段落开头空两格3颗★,共计4颗★。
②引导:根据上面提出的问题,你会给出怎样的修改建议?预设1:我建议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外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评价要点
环节一
交流平台。
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中的句子,学生自读。
1.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2.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这些句子有些什么特点?你喜欢这些语句吗?
3.学生交流汇报。
生1:我觉得这些句子非常新鲜,树枝、鸟儿、蝴蝶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把树枝、鸟儿、蝴蝶都当成了人来写。
生2:好奇特的人啊,居然想当一名更夫,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4.小结:我们平时在读书时读到一些有新鲜感的词句,应该摘抄在积累本上,并多读几遍。相信经过这样的练习,你们一定会积累很多好的词句。
学习
目标
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并积累这样的成语。
3.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句子的重音。
评价
任务
1.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并积累这样的成语。
2.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句子的重音。
③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平时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怎样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出句子的意思呢?(边读边想象画面、把部分字词的读音加重。)
是啊,强调部分字词的朗读重音,无疑是突出句子意思的重要方式。
(2)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这三段话,想想怎样朗读才能准确表达出句子的意思。试着根据自己的理解练习朗读。
(3)说说这些成语都有什么特点,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生1:这8个成语都和身体部位有关。
生2:都和人物有关:有的描写人物动作,如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手忙脚乱、眼疾手快;有的描写人物外貌状态,如披头散发、面红耳赤、口干舌燥;有的描写人物心理,如提心吊胆。
生3:每一个成语的前两个字组成的词和后两个字组成的词结构是一样的,是并列的。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篇章页”,故在开启本单元学习之前,应先引导学生对篇章页进行读读、议议、说说,明确本单元的整体要求,形成对本单元学习的整体认识。
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3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让学生围绕有新鲜感的词句展开交流。教材呈现了两个有新鲜感的句
子,一个选自本单元的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一个选自泰戈尔的散文诗《职业》,并
展示了两个学生对此所做的交流,旨在对本单元学习内容和方法进行梳理和回顾,培养
学生在课内外积累有新鲜感词句的意识。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3项内容。第一题编排了两组并列结构的成语,都含有身体部位的名称,也都可以用来形容人,其中第一组是动宾结构的并列,第二组是主谓结构的并列,旨在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组成语构词的特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积累这类词语。第
对应目标1
借助课本中的句子,让学生围绕有新鲜感的词句展开交流、讨论,不仅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梳理,还能培养学生在课内外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的意识。
环节二
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成语:
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
(1)指名读,齐读。
(2)说说自己对哪些成语不理解,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学情分析
经历了两年小学的语文学习,进入三年级的孩子应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生字的能力,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借助汉主拼音自主预习课文,努力达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一浅显的学习目标。同时,由于单元学习内容比较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且内容光焕发富于趣味,所以学习时他们一定能够充满自主阅读的浓厚兴趣,趣师要抓住这一关键引导学生能够反复进行故事阅读,并能够对故事内容有比较清晰的感知。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阅读经验贫乏,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处于浅层,因而对于课想要表达的情感、主题未必能够真正体会,这就需要教师适时给以点拨与归纳,让他们真正获得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步发展。
生4:第一行成语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意思相近;第二行成语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意思相近。
(4)学生再次齐读成语,想象成语所描写的人物情态。
(5)想一想自己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成语,教师补充,课件出示:
眉飞色舞、垂头丧气、手舞足蹈……
2.练习句子的朗读。
①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②Βιβλιοθήκη 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3)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发现:第一段话中的“真的”“地下”、第二段话中的“一点儿”、第三句中的“不懂就要问”分别是朗读时要强调的重音。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三段话,注意强调句子中的几个词语的朗读重音。学生齐读句子。
对应目标2、3
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观察思考与交流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发现,初步感悟了词语的特点以及句子朗读情感的处理技巧,并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好地体会了词句的特点,进而提升了语言积累的有效性,也培养了良好的语感。
二题列举了本单元课文中的3个句子,让学生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句子中的重音,
以更好地表达情感。第三题呈现的是5个有创意的兴趣小组的名字,并提示了取名字的方法一一既要体现活动的特点又要有个性、吸引人,让学生在班里组织兴趣小组并模仿范例给小组取名字,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参与学校活动的同时,增强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日积月累”安排了清代袁枚的古诗《所见),供学生积累背通。诗中描写了一个乡村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听到蝉鸣准备捕蝉的情形。
基于目标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
课题
语文园地一编 码:第11、12页
时间
9月8日
课时
第一课时
来源
人教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1、12页
课型
新授
授课年级
三
授课教师
李迎春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一、课标分析
1.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习作要求是“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所选的3篇课文都给人带来新鲜感,教学本单元课文要以读为主,在读中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略读把握大意、运用拟人化的表达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并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