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核苷酸生物合成(刘建华)资料

合集下载

核苷酸代谢—核苷酸的合成代谢(生物化学课件)

核苷酸代谢—核苷酸的合成代谢(生物化学课件)
2、合成部位 肝是体内从头合成嘌呤核苷酸的主要器官,其次是 小肠和胸腺,而脑、骨髓则无法进行此合成途径。
项目一 、二 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 3、从头合成过程
( 1 ) IMP的合成 ( 2 ) AMP和GMP的生成 ( 3 ) ATP和GTP的生成
项目一 、二 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
PP-1-R-5-P
尿苷酸激酶
UDP
ATP ADP
二磷酸核苷激酶
ATP
ADP
UTP
CTP合成酶
谷氨酰胺 ATP
谷氨酸 ADP+Pi
项目一 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 3)dTMP或TMP的生成
脱氧核苷酸还原酶
UDP
dUDP
CTP CDP dCDP dCMP
TMP合酶
N5, N10-甲烯FH4
FH2
dUMP
FH2还原酶 FH4 NADP+ NADPH+H+
项目一 、二 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 ( 2 )胞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尿苷酸激酶
UDP
ATP ADP
二磷酸核苷激酶
ATP
ADP
UTP
CTP合成酶
谷氨酰胺 ATP
谷氨酸 ADP+Pi
项目一 、二 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 ( 3)dTMP或TMP的生成
脱氧核苷酸还原酶
UDP
dUDP
CTP CDP dCDP dCMP
腺苷激酶
激酶
AMP
ADP
ATP ADP
ATP ADP鸟苷激酶来自激酶GMPGDP
ATP ADP
ATP ADP
ATP GTP
项目一 、二 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
头顶二氧碳; 2、

回顾手册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刘建华

回顾手册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刘建华

必修2 遗传与进化一、遗传的基本规律考前记忆1.几个重要概念(1)性状——生物体一切可以鉴别的_____________特征。

形态和生理(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________的不同表现类型。

同一性状(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________,未表现出来的性状是________。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4)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________。

性状分离(5)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________的基因。

相对性状(6)非等位基因——包括________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非同源染色体(7)纯合子——由基因组成________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来的个体,不含有等位基因,如AA或aa,相同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能稳定遗传。

(8)杂合子——由基因组成________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来的个体,至少含有一对等位基因,如Aa,杂合子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

不同(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________。

基因组成(10)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是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基因型与环境2.豌豆作为实验材料(1)优点:①豌豆是________、闭花受粉植物,一般是纯种。

自花传粉②豌豆花大,便于人工异花传粉操作。

③相对性状明显,易于区分且__________。

稳定遗传(2)操作步骤:__________→套袋→__________→套袋去雄传粉3.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具有一定的________;在________形成配子的过程中,________会随________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________配子中,________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等位基因独立性减数分裂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两个独立地4.基因分离定律适用范围及条件(1)范围:①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

8-1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8-1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8-1核苷酸的合成代谢体内核苷酸的合成有两个途径:1.从头合成途径,即利用一些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多步酶促反应,合成核苷酸。

2.补救合成(又称重新利用)途径,即利用已有碱基或核苷,经过简单的反应过程,合成核苷酸。

从量来看,从头合成是主要的途径,但补救合成也有重要的意义。

一、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肝是体内从头合成嘌呤核苷酸的主要器官,其次是小肠粘膜和胸腺。

嘌呤核苷酸合成部位在胞液。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是: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由磷酸戊糖代谢而来,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CO2和一碳单位(由四氢叶酸携带)。

如图所示。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特点是:嘌呤核苷酸是在磷酸核糖分子基础上逐步合成的,不是首先单独合成嘌呤碱然后再与磷酸核糖结合的。

反应过程中的关键酶包括PRPP酰胺转移酶和PRPP合成酶。

合成过程首先合成次黄嘌呤核苷酸(IMP),然后再转变成腺苷酸(AMP)和鸟苷酸(GMP)。

从5-磷酸核糖(Ribose-5-phosphate,R-5-P)开始,经过12步反应生成IMP,如图所示。

在此过程中,碱基的成环在磷酸核糖分子上逐步缩合成IMP。

1.IMP的生成IMP图IMP的从头合成过程5-磷酸核糖经过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活化生成5-磷酸核糖焦磷酸,由谷氨酰胺提供酰胺基形成5-磷酸核糖胺,然后5-磷酸核糖胺与甘氨酸缩合并接受N10-甲酰基四氢叶酸提供的甲酰基转变成甲酰甘氨酰胺核苷酸,再次接受谷氨酰胺的酰胺氮并脱水环化形成5-氨基咪唑核苷酸,至此合成了嘌呤环中的咪唑部分。

5-氨基咪唑核苷酸被CO2羧化后与天冬氨酸缩合,然后进一步由N10-甲酰基四氢叶酸提供甲酰基生成5-甲酰胺咪唑-4-氨甲酰核苷酸,再脱水环化生成第一个阶段产物IMP。

2.AMP和GMP的生成IMP是嘌呤核苷酸合成的重要中间产物,是AMP和GMP的前体。

IMP由天冬氨酸提供氨基取代IMP上的酮基后进一步转变成AMP;如果IMP氧化成黄嘌呤核苷酸(XMP,简称黄苷酸),再由谷氨酰胺提供氨基,使嘌呤环C-2氨基化,则生成GMP,如图所示。

核苷酸的合成、分解33页PPT

核苷酸的合成、分解33页PPT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核苷酸的合成、分解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3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

从头合成:生物体内用简单的前体物质合成生物分子的途径。

包括脂肪酸的从头合成和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早在1948年,Buchanan等采用同位素标记不同化合物喂养鸽子,并测定排出的尿酸中标记原子的位置的同位素示踪技术,证实合成嘌呤的前身物为:氨基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酰胺)、CO2和一碳单位(N10甲酰FH4,N、N10-甲炔FH4)。

随后,由Buchanan和Greenberg等进一步搞清了嘌呤核苷酸的合成过程。

出人意料的是,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并非先合成嘌呤碱基,然后再与核糖及磷酸结合,而是在磷酸核糖的基础上逐步合成嘌呤核苷酸。

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主要在胞液中进行,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合成次黄嘌呤核苷酸(inosine monophosphate IMP);然后通过不同途径分别生成AMP和GMP。

下面分步介绍嘌呤核苷酸的合成过程。

1.IMP的合成:IMP的合成包括11步反应:(1)5-磷酸核糖的活化:嘌呤核苷酸合成的起始物为α-D-核糖-5-磷酸,是磷酸戊糖途径代谢产物。

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的第一步是由磷酸戊糖焦磷酸激酶(ribose phosphate pyrophosphohinase)催化,与ATP反应生成5-磷酸核糖-α-焦磷酸(5-phosphorlbosyl?α-pyrophosphate PRPP)。

此反应中ATP 的焦磷酸根直接转移到5-磷酸核糖C1位上。

PRPP同时也是嘧啶核苷酸及组氨酸、色氨酸合成的前体。

因此,磷酸戊糖焦磷酸激酶是多种生物合成过程的重要酶,此酶为一变构酶,受多种代谢产物的变构调节。

如PPi和2,3-DPG为其变构激活剂。

ADP和GDP为变构抑制剂。

(2)获得嘌呤的N9原子:由磷酸核糖酰胺转移酶(amidophosphoribosyl transterase)催化,谷氨酰胺提供酰胺基取代PRPP的焦磷酸基团,形成β-5-磷酸核糖胺(β-5-phosphoribasylamine PRA)。

核苷酸的合成分解课件

核苷酸的合成分解课件

起始因子
翻译起始阶段需要多种起始因子 参与,如eIF1、eIF2等,它们可 以促进翻译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终止因子
翻译终止阶段需要多种终止因子 参与,如eRF1、eRF3等,它们可 以识别并水解翻译终止密码子, 从而终止翻译过程。
06
CATALOGUE
核苷酸代谢异常与疾病
嘌呤核苷酸代谢异常与痛风症
应生成。
03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脱氧核苷酸包括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AMP)、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dGMP)、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CMP)和尿嘧啶脱氧核苷酸(dUMP
)。
核糖核苷酸的合成
核糖的形成
核糖是核糖核苷酸的重要组成成分,可以通过糖苷酸的合成途径
核糖核苷酸主要通过核糖与碱基合成核糖核苷,再经过酶 促合成反应生成。
详细描述
核苷酸代谢异常可能影响神经细胞的发育和 功能,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此外,核 苷酸代谢异常也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 能,导致免疫系统疾病的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核苷酸的合成分 解课件
目 录
• 核苷酸简介 • 核苷酸的合成 • 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 核苷酸代谢与能量生成 • 核苷酸代谢的调节 • 核苷酸代谢异常与疾病
01
CATALOGUE
核苷酸简介
核苷酸的组成
核苷酸由磷酸、戊糖 和碱基组成。
碱基分为嘌呤和嘧啶 ,与戊糖通过糖苷键 连接。
戊糖分为核糖和脱氧 核糖,分别构成RNA 和DNA。
核苷酸代谢与GTP生成
总结词
核苷酸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生成GTP,其中IMP是GMP和GDP的活化形式。
详细描述
在核苷酸代谢过程中,GTP的生成主要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首先,IMP被活化 成GMP和GDP,这个过程需要鸟苷酸激酶的催化。然后,GMP和GDP在鸟苷 酸环化酶的作用下生成GTP。GTP是能量载体,可以用于合成ATP。

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结果:ASP提供1位上的N1原子 特点:反应可逆
20
二、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21
第八步:脱琥珀酰基生成5-氨基咪唑-4 -氨甲酰核苷酸
5-氨基咪唑-4-(N-琥珀酰)氨甲酰核苷酸 5-氨基咪唑-4-氨甲酰核苷酸+延胡索酸
氨甲酰核苷酸裂解酶
酶: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enylosuccinate lyase) 该酶同时具有分解腺苷酸琥珀酸的能力 特点:该反应可逆
酶: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
30
3、鸟嘌呤核苷酸的合成 氧化
酶: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nosine-5phosphate dehydrogenase)
NAD+为辅酶,K+为激活剂
31
氨基化
酶:鸟嘌呤核苷酸合成酶 (guanylate synthetase)
32
Ⅱ、嘌呤核苷酸合成的补救途径
更便捷,可以更经济地利用体内已有成分 1 第一条补救途径 碱基 + 1-磷酸核糖 核苷 + ATP
核苷二磷酸激酶
XTP + YDP
X、Y:不同的核糖核苷(或脱氧核糖核苷) 酶:核苷二磷酸激酶
52
胸腺嘧啶核苷酸(dTMP)的合成
由dUMP甲基化得到胸苷酸。 dUMP可以由尿嘧啶核苷二磷酸UDP还 原,再通过尿嘧啶脱氧核苷三磷酸酶转 变成dUMP
UDP→dUDP→dUTP
dUTPase
dUMP
胸苷酸合酶
磷酸核糖焦磷酸 转酰胺酶(变构酶)
AMP
IMP
GMP
36
2、抑制剂的调节
1)抗菌素重氮丝 氨酸和6-重氮 -5-氧一亮氨酸 抑制Gln参与的 反应
37
2)氨基喋呤 和氨甲喋 呤

嘌呤核苷酸的全程合成

嘌呤核苷酸的全程合成

甲酸盐
甲酸盐
N10-甲酰THFA P391

生物体内只有胸苷激酶,故此途径不重要
呤 环





2、由IMP合成AMP和GMP
P394
腺苷酸琥珀 酸合成酶
腺苷酸琥珀 酸裂解酶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
鸟嘌呤核苷酸合成酶
P395
3、由嘌呤碱和核苷合成核苷酸
补救途径:
(1)碱基+1-P-核糖 核苷磷酸化酶 核苷+磷酸
核苷+ATP 核苷激酶
核苷酸+ADP
(2)重要:利用现成的腺嘌呤、次黄嘌呤和鸟 嘌呤与PRPP通过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 (APRT)及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 酶(HGPRT)实现AMP、IMP、GMP的补救 合成。
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任一种嘌呤
磷酸核糖转移酶
嘌呤核苷酸合成的调节









CTP

(三)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
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通过核糖核苷 酸还原酶将核糖分子还原为脱氧核糖。 核糖核苷酸必须先行转化为二磷酸核苷 酸(NDP)水平,再还原为脱氧核苷二磷酸 水平。
除需还原酶外,还需另两种氧还蛋白 参与,即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和谷氧 还蛋白(glutaredoxin)。P399
合 成 ( 反 应 4 )
嘌 呤 核 苷 酸 的 全 程
甲酰甘胺眯核苷酸 5-氨基咪唑核苷酸
合 成 ( 反 应 5 )
嘌 呤 核 苷 酸 的 全 程
嘌呤核苷酸的全程合成(反应6)
5-氨基咪唑核苷酸

核苷酸的合成分解【共31张PPT】

核苷酸的合成分解【共31张PPT】

NM P ATP NDP
ATP
NTP
N: 代表 A、 G、C、U 作为合成RNA的原料
五、脱氧核苷酸的合成
脱氧核糖核苷酸由核糖核苷 酸的二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生 成
dTTP dTMP dUMP
NDP
NADPH+H+
NADP+
H2O
DNA合成原料
dNTP
dNDP
(A、G、C)
第二节 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2ATP 2ADP+Pi
CO2+谷氨酰胺
氨基甲酰磷酸 天冬氨酸
乳清酸核苷酸 OMP
Pi PRPP
乳清酸
氨甲酰天冬氨酸
H2O 二氢乳清酸
CO2 尿嘧啶核苷酸(UMP)
2、CTP的合成
ATP
UMP
ATP
UDP
UTP
CTP
谷氨酸
谷氨酰胺
3、dTMP的合成
dUDP
(-)
一、嘌呤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C.脑组织
别嘌呤醇
D.骨髓组织
一、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E. 小肠 嘧啶核苷 + ATP
嘧啶核苷酸 + ADP
UTP、CTP 、 GTP分别参与Gn、磷脂和Pr合成
嘧啶碱 + PRPP
嘧啶核苷酸
一、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二、嘧啶核苷酸抗代谢物
别尿嘧嘌2啶呤←胞.醇下嘧啶 列原料在胸嘌腺嘧啶呤碱和嘧啶碱合成中均需要
(R) C(.dR)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A / G / I + PRPP
AMP / GMP / IMP
8-氮杂鸟嘌呤等
D. FH2还原酶
嘧啶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核苷酸的合成、分解

核苷酸的合成、分解

编辑ppt
23
一、嘌呤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1. 嘌呤类似物 6-巯基嘌呤(6MP)、6-巯基鸟嘌呤、 8-氮杂鸟嘌呤等 其中6MP结构类似于次黄嘌呤
2. 氨基酸类似物 氮杂丝氨酸(Azas)、6-重氮-5-氧正亮氨酸等 其中Azas结构类似于谷氨酰胺
编辑ppt
24
*6-MP和Azas的抑制作用
(补救合成途径)
C. E. N5,N10-CH2-FH4提供
6. 人体内嘌呤碱分解终产物为
A. 次黄嘌呤
B. 黄嘌呤
C. 尿酸
D. 腺嘌呤
E. 鸟嘌呤
7. 6MP可从下列环节抑制嘌呤核苷酸的合成
A. IMP → AMP
B. IMP → XMP
C. XMP → GMP
D. A + PRPP → AMP
D. E. G + PRPP → GMP
5-FdUMP
(-)
dTMP合成酶
dTMP
N5, N10-CH2-FH4
FH2
FH2还原酶
-( )
氨基喋呤
编辑ppt
27
核苷类似物
阿糖胞苷(Ara-C)
Ara-C
-( )
CDP
dCDP
dCTP
编辑ppt
28
《核苷酸代谢》课堂练习
1. 补救合成途径主要在下列组织中进行
A. 肝组织
B. 胸腺
C.脑组织
(从头合成途径)
AMP PRPP A
(-)
R-5-P
PRPP
IMP
(-)
6-MP
(-)
Gln
XMP
GMP
G
(-)
PRPP

上海交大 中文翻译 生物化学课本:第25章 核苷酸生物合成

上海交大 中文翻译 生物化学课本:第25章 核苷酸生物合成

第25章核苷酸生物合成细胞生长和复制需要核苷酸。

合成核苷酸的关键酶之一是二氢叶酸还原酶(右边)。

Methotrexate是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剂。

有methotrexate存在时,细胞的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的拷贝数增加。

在methotrxate存在时,染色体的荧光显微镜图谱显示有三个染色体区域出现亮黄色(左边)。

这些亮黄色区域含有数百拷贝的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很多生物过程需要有充足的核苷酸。

首先核酸生物合成的活化前体是核苷酸。

例如基因组复制和遗传信息转录成RNA需要核苷酸。

其次,腺嘌呤核苷酸,如ATP,是生物体的通用能量。

而鸟嘌呤核苷酸GTP是一些特定生物过程的能量。

第三,一些核苷酸衍生物如UDP-葡萄糖参与一些生物合成(如糖原的生物合成)。

第四,核苷酸是信号传导途径的必需组分。

环化核苷酸如cAMP和cGMP是第二信使,参与细胞内合细胞间的信号传导。

ATP是蛋白激酶转移的供体磷酸。

本章,我们接着24章的内容介绍。

在24章,我们介绍了无机物如氮气的N原子整合到氨基酸的生物过程。

甘氨酸和天冬氨酸能够组装成核苷碱基环骨架。

而且,天冬氨酸和谷氨酰胺为核苷酸提供-NH2。

核苷酸生物合成途径是治疗试剂干预的极为重要的位点。

很多广泛使用的癌症治疗药物封锁核苷酸生物合成途径,尤其是DNA前体的生物合成。

1图25.1 挽救途径和从头合成途径。

在挽救途径,碱基与5-磷酸核糖-1-焦磷酸(核糖的活化形式,PRPP)的核糖重新连接。

在从头合成途径,碱基是利用简单的起始物质合成的。

这些简单的起始物质包括氨基酸。

从头合成需要ATP的水解。

核苷酸可以从头合成,也可以用挽救途径合成核苷酸生物合成途径分为两类:从头合成和挽救途径合成(图25.1)。

在从头合成途径,利用更为简单的化合物组装核苷的碱基。

先组装嘧啶碱基的骨架,然后与核糖结合。

与此不同,嘌呤碱基的骨架式直接在核糖上组装的。

这些合成途径的基本反应数量不多,反复使用,产生不同的核苷酸。

核苷酸的合成分解PPT课件

核苷酸的合成分解PPT课件

C. N5,N10-CH-FH4提供
C. N5, -CHO. FH4提供
E. N5,N10-CH2-FH4提供
6. 人体内嘌呤碱分解终产物为
A. 次黄嘌呤
B. 黄嘌呤
C. 尿酸
D. 腺嘌呤
E. 鸟嘌呤
7. 6MP可从下列环节抑制嘌呤核苷酸的合成
A. IMP → AMP
B. IMP → XMP
C. XMP → GMP
第25页/共31页
5-FU和氨基喋呤的抑制作用
5-FU dUMP
5-FdUMP
(-)
dTMP合酶
dTMP
N5, N10-CH2-FH4
FH2
FH2还原酶
-( )
氨基喋呤
第26页/共31页
核苷类似物
阿糖胞苷(Ara-C)
Ara-C
-( )
CDP
dCDP
dCTP
第27页/共31页
《核苷酸代谢》课堂练习
2、CTP的合成
ATP
UMP
ATP
UDP
UTP
CTP
谷氨酸
谷氨酰胺
第12页/共31页
3、dTMP的合成
dUDP
还原
UDP
UMP
dUMP
N5,N10-甲烯基 FH4
FH2
dTMP
第13页/共31页
三、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A / G / I + PRPP
嘌呤磷酸 核糖AM转P /移GM酶P / IMP
第2页/共31页
第一节 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第3页/共31页
两条合成途径
1.从头合成途径(肝、胸腺):
R-5-P
aa “-C” CO2

最新核苷酸生产工艺.ppt课件

最新核苷酸生产工艺.ppt课件

律诗
唐诗
绝句
五言 七言
1.共有八句 律 诗 2.二、四、六句押韵 的 特 3.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征 4. 颔联对偶句,颈联对偶句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尾联)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解题
思考:
题目中“次”是什么含义?
次北固山下
诗题中的“次”字一般解作“停 泊”,但根据诗意,在这里应解为 “经过”,因为从颔联即可察知: 诗人所乘之舟是在江中行驶的。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 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 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 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 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核苷酸生产工艺.
一 核苷酸概况
定义 一 核苷的磷酸酯,是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视连接部位不 同,有 2′-核苷酸(核苷2′-磷酸)、3′-核苷酸(核苷3′-磷酸)和 5′-核苷酸(核苷5′-磷酸酸)三种。体内通常是5′-磷 酸酯。 二 由碱基(嘌呤碱或嘧啶碱)、戊糖(核糖或脱氧核糖)和 磷酸组成的化合物。 三 一个或多个磷酸基团通过与一个核苷上的糖基部位缩合 成二酯键而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
四 我国核苷酸生产现状
• 技术不成熟 目前国内核苷酸的生产技术基本为 自己开发,工艺路线 与国外相同,但各厂家都没能解决技术参数方面存在的问题 ,因此生 产成本较高
• 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国内核苷酸生产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 ,有些企业 的生产能力很小 ,生产基本不连续 ,企业也不太重视该产品。此外, 我国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价格高但质量一般 ,所以也很难与国 外产品竞争

核苷酸全面介绍

核苷酸全面介绍

全面介绍核苷酸定义一类由嘌呤碱或嘧啶碱基、核糖或脱氧核糖以及磷酸三种物质组核苷酸成的化合物。

又称核苷酸。

五碳糖与有机碱合成核苷,核苷与磷酸合成核苷酸,4种核苷酸组成核酸。

核苷酸主要参与构成核酸,许多单核苷酸也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与能量代谢有关的三磷酸腺苷(A TP)、脱氢辅酶等。

某些核苷酸的类似物能干扰核苷酸代谢,可作为抗癌药物。

根据糖的不同,核苷酸有核糖核苷酸及脱氧核苷酸两类。

根据碱基的不同,又有腺嘌呤核苷酸(腺苷酸,AMP)、鸟嘌呤核苷酸(鸟苷酸,GMP)、胞嘧啶核苷酸(胞苷酸,CMP)、尿嘧啶核苷酸(尿苷酸,UMP)、胸腺嘧啶核苷酸(胸苷酸,TMP)及次黄嘌呤核苷酸(肌苷酸,IMP)等。

核苷酸中的磷酸又有一分子、两分子及三分子几种形式。

此外,核苷酸分子内部还可脱水缩合成为环核苷酸。

编辑本段合成核苷酸核苷酸是核糖核酸及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体内合成核酸的前身物。

核苷酸随着核酸分布于生物体内各器官、组织、细胞的核及胞质中,并作为核酸的组成成分参与生物的遗传、发育、生长等基本生命活动。

生物体内还有相当数量以游离形式存在的核苷酸。

三磷酸腺苷在细胞能量代谢中起着主要的作用。

体内的能量释放及吸收主要是以产生及消耗三磷酸腺苷来体现的。

此外,三磷酸尿苷、三磷酸胞苷及三磷酸鸟苷也是有些物质合成代谢中能量的来源。

腺苷酸还是某些辅酶,如辅酶Ⅰ、Ⅱ及辅酶A等的组成成分。

在生物体内,核苷酸可由一些简单的化合物合成。

这些合成原料有天门冬氨酸、甘氨酸、谷氨酰胺、一碳单位及CO2等。

嘌呤核苷酸在体内分解代谢可产生尿酸,嘧啶核苷酸分解生成CO2、β-丙氨酸及β-氨基异丁酸等。

嘌呤核苷酸及嘧啶核苷酸的代谢紊乱可引起临床症状(见嘌呤代谢紊乱、嘧啶代谢紊乱)。

核苷酸类化合物也有作为药物用于临床治疗者,例如肿瘤化学治疗中常用的5-氟尿嘧啶及6-巯基嘌呤等。

有些核苷酸分子中只有一个磷酸基,所以可称为一磷酸核苷(NMP)。

核苷酸的结构

核苷酸的结构

2 核酸化学2.1 核苷酸的结构
☐几乎不溶于水,这与其芳香族
的杂环结构有关。


互变异构、酸碱解离、紫外吸
收。

碱基的性质
U G A
' ' ' ' ' '
' ' ' '
核苷是由戊糖和碱基通过β-N 糖苷键形成的糖苷。

核苷中的戊糖有D-核糖和2-脱氧-D-核糖两种,它们都以呋喃型环状结构存在。

前者形成核糖核苷,后者形成脱氧核苷。

核苷中的糖
苷键由戊糖的异头体C 原子(1')与嘧
啶碱基的N1或嘌呤碱基N9形成。

为了
避免碱基环上原子的编号与呋喃糖环
上原子编号混淆,在呋喃环上各原子
编号的阿拉伯数字后需加“′”。

核苷酸
核苷酸是核苷的戊糖羟基的磷酸酯。

核糖核苷的磷酸酯为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的磷酸酯为脱氧核苷酸。

理论上,核苷的5′-OH、3′-OH和2′-OH均可以被磷酸化而分别形成核苷-5′-磷酸、核苷-3′-磷酸和核苷-2′-磷酸。

但是,自然界的核苷酸多为核苷-5′-磷酸。

AMP、ADP和ATP 核苷单磷酸(NMP)是指核苷的
单磷酸酯。

核苷单磷酸可以通过一
次成酐反应形成核苷二磷酸
(NDP)。

核苷二磷酸再通过一
次成酐反应生成核苷三磷酸(NTP,
能量货币,别构效应物)。

味嗅觉产生
视觉产生
环核苷酸的化学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1活性中心的二硫键为特定的含有两个SH 的蛋白还原。这种蛋白如硫氧还蛋白。经 过还原再生有活性的核苷酸还原酶。
为了完成整个还原反应,此过程产生的氧 化型硫氧还蛋白必须被NADH还原,此反 应为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催化。所以,核苷 酸还原的最终还原剂是NADPH。
在其他生物中鉴定出没有酪胺酸自由基的核苷酸还 原酶。但是这些酶有其他类型的自由基。例如,有的酶 采用的自由基源自腺苷钴胺。 虽然核苷酸还原酶所采用的稳定自由基有差异,但 这些酶的活性位点与大肠杆菌核苷酸还原酶相似,作用 机制相同(都是基于半胱氨酸自由基特别的反应活性)。 因此这些酶的祖先相同,只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生 长条件,采用了不同的稳定自由基。如原型酶易于被氧 失活,而近代酶如大肠杆菌的核苷酸还原酶利用氧产生 酶蛋白起始的酪氨酸自由基。 核苷酸还原成脱氧核苷酸在化学上是很难进行的化 学反应,因此需要一种极其巧妙的催化剂催化。有一种 共同的酶催化剂骨架的存在强烈提示,RNA世界之后出 现的蛋白质将RNA与DNA连接起来,后者仅作为遗传信 息的稳定储存形式。
图25.11 核苷酸还原酶作用机制。(1) R1的半胱氨酸残基 的电子转移给R2的酪氨酸自由基,产生高活性的半胱氨 酸S自由基。(2) 该自由基接受核糖C-3’的H原子。(3) C2’释放OH-,同时结合第二个半胱氨酸SH的质子结合形 成水。(4)第三个半胱氨酸残基SH的氢负离子转移,同时 形成二硫键。(5) C-3’自由基接受早先丢失的氢原子。(6) R2电子转移,并还原S自由基,后者接受一个质子。脱 氧核苷酸离开R1。活性位点所形成的二硫键必须被还原 成SH才能启动下一轮反应。
核苷二磷酸激酶能够将核苷二磷酸和核苷三磷酸进行 相互转化。与核苷单磷酸激酶不同,核苷二磷酸激酶 的底物特异性宽泛。X和Y表示核糖核苷酸或脱氧核糖 核苷酸:
胞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胞嘧啶核苷酸是用尿苷酸合成的。但是这种转化只能 在UTP的情况下才能执行。UTP碱基环上一个羰基被一个 氨基替代,生成CTP。如同氨甲酰磷酸的合成模式,其氨 来源于谷氨酰胺,而且需要ATP。碱基环O-4原子先被磷 酸化,形成活性中间体,然后用氨基替代磷酸基团。氨来 自谷氨酰胺的水解。
谷氨酰胺磷酸核糖转氨基酶有两个结构域: (1)结构域1:与挽救途径的磷酸核糖转移酶 同源,负责磷酸核糖转移。 (2)结构域2:将谷氨酰胺水解产生氨,但是 与氨甲酰磷酸合成酶执行相同功能的结构域在 结构上明显不同。在谷氨酰胺磷酸核糖转氨基 酶中,N-端半胱氨酸有助于谷氨酰胺的水解。 为了阻止底物无意义的浪费性水解,氨基转移 酶采用的构型是只有在PRPP和谷氨酰胺同时 与蛋白结合时才有活性。与胺甲酰磷酸合成酶 类似, 谷氨酰胺水解产生的氨经过通道到达 PRPP进行反应,而不会释放到溶液中。
嘌呤核苷酸的合成
图25.5 从头合成嘌呤核苷酸。图 中指出嘌呤碱基各原子的来源。
嘌呤环是在核糖磷酸上组装的 从头进行的嘌呤合成需要PRPP。在嘌呤碱基的生物合成过 程中,PRPP作为嘌呤碱基从头合成的平台。最初决定命运的反 应是谷氨酰胺磷酸核糖转氨基酶催化,氨替代PRPP的焦磷酸(而 不是用预先组装的碱基替代PRPP的焦磷酸),产生5-磷酸核糖-1胺,其氨基处于核糖的b-构型。
合成AMP:天冬氨酸加成后,接着消除延胡索酸。
讲至此处
合成GMP:肌苷酸先被NAD+氧化成黄嘌呤核苷酸(XMP),接着将 ATP的AMP转移给黄嘌呤核苷酸新形成羰基的氧原子(活化),最后 谷氨酰胺水解产生的氨替代AMP基团,形成鸟苷酸。
合成ATP时,肌苷酸和天冬氨酸缩合形成腺苷琥 珀酸中间体需要GTP(而不是ATP)提供磷酸。这个 酶蛋白没有ATP-grasp结构域,而是与G蛋白结构 相似,属于G蛋白家族的成员。催化腺苷酸琥珀 酸消除延胡索酸反应的酶与催化5-氨基咪唑-4-N琥珀酰羧胺消除延胡索酸的酶是相同的。 合成GMP时,黄嘌呤核苷酸活化是ATP提供AMP 给黄嘌呤核苷酸新形成羰基的氧原子,谷氨酰胺 水解产生的氨。在挽救途径(上),碱基与5磷酸核糖-1-焦磷酸(核糖的活化形式,PRPP)的核糖重新连接。在 从头合成途径(下),碱基是利用简单的起始物质合成的。这些 简单的起始物质包括氨基酸。从头合成需要ATP的水解。
碳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酰胺
图25.2 嘧啶核苷的从头 合城。嘧啶环的C-2和 N-3原子来自氨甲基磷 酸,而碱基环的其他原 子来自天冬氨酸。
核苷单磷酸、二磷酸、和三磷酸可以相互转化 UNP转化生成UDP, UTP。核苷二磷酸和核苷三磷 酸是生物合成和能量转化过程中核苷酸的活化形式。 核苷单磷酸转化成核苷三磷酸是一步步转化的。首先 是特异的核苷单磷酸激酶利用ATP作为磷酸供体将核苷 单磷酸转化成核苷二磷酸。例如,UMP激酶将UMP转 化成UDP。
谷氨酰胺侧链的水解产生氨
谷氨酰胺水解是氨甲酰磷酸合成酶的 主要氨源。酶蛋白的第二个多肽组分负责 谷氨酰胺水解生成氨和谷氨酸的催化。谷 氨酰胺水解酶的酶的活性位点含有一个半 胱氨酸和一个组氨酸残基构成的催化双体 (dyad)。这种催化双体与半胱氨酸蛋白酶 (p251)活性位点相似,在酰胺转移酶家族 (包括CTP合成酶和GMP合成酶)保守。
第一步,碳酸被ATP磷酸化,生成羧基磷酸,同 时释放ADP。羧基磷酸与氨反应,生成氨甲酸和 磷酸。
第二步:胺甲酰磷酸合成酶催化,氨甲酸被另 一ATP磷酸化形成氨甲酰磷酸。
图25.3 氨甲酰磷酸合成酶有三个 活性中心。较小的链(黄色): 谷 氨酰胺水解(产生氨)。较大的链 有两个ATP-grasp结构域(蓝色与 红色)。蓝色: 将碳酸磷酸化成羧 酸磷酸,然后与氨反应生成氨基 甲酸。红色: 氨基甲酸被磷酸化 成胺甲酰磷酸。
中间体的通道运输 胺甲酰磷酸合成酶有三个不同 的活性位点。活性位点之间的 间距总共有80A(图25.4)。一个 位点产生的中间体没有离开酶 蛋白就进入下一个活性位点。 这些中间体在活性位点之间的 转运途径是通道,这点与色氨 酸合成酶的中间体运输机制相 似。谷氨酰胺水解酶活性位点 产生的氨经过一个通道跨过 45A到达羧基磷酸位点。此位 点形成羧基磷酸,并与进入的 氨反应形成氨基甲酸。氨基甲 酸再经过通道扩散35A,到达 胺甲酰磷酸形成位点。
因此,腺苷酸合成需要GTP,而鸟苷酸合成 需要ATP。此途径相互用对方的核苷酸活化是一 种重要的调节方式。
脱氧核苷酸合成
核苷二磷酸还原生成相应的脱氧核苷二磷酸。最终 的还原剂是NADPH。核苷酸还原酶负责所有四种核苷 二磷酸的还原。
了解得最彻底的大肠杆菌核苷酸还原酶酶促反应机理:酪氨酸残 基是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作用的关键 该酶有两种亚基:即 87kD的二聚体R1和 43kD的二聚体R2。R1 有活性位点和两个别构 控制位点,含有三个保 守的半胱氨酸和一个谷 氨酸残基。这四个氨基 酸残基都参与了核苷酸 的还原。邻近的铁硫中 心是一个O2-离子桥联 两个铁离子(Fe3+)构成 的铁中心,能够产生异 常的自由基。
核苷酸可以从头合成,也可以用挽救途径合成 1. 从头合成途径,利用更为简单的化合物组装 核苷的碱基。先组装嘧啶碱基的骨架,然后 与核糖结合。与此不同,嘌呤碱基的骨架式 直接在核糖上组装的。 2. 挽救途径,碱基被回收并与核糖重新连接。 脱氧核苷酸:所有脱氧核苷酸都是用相应的核 糖核苷酸合成的,这点与进化过程中RNA出现 于DNA之前的情况一致。在合成途径的最后一 步加入甲基以区分DNA的胸腺嘧啶和RNA的尿 嘧啶。
Berg • Tymoczko • Stryer
Biochemistry
Sixth Edition
Chapter 25 Nucleotide Biosynthesis
Copyright © 2007 by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合成核苷酸的关键酶之一是二氢叶酸还原酶(右边)。Methotrexate 是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剂。有methotrexate存在时,细胞的二氢 叶酸还原酶基因的拷贝数增加,染色体的荧光显微镜图谱显示有 三个染色体区域出现亮黄色(左边)。这些亮黄色区域含有数百 拷贝的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很多生物过程需要有充足的核苷酸。
1. 核酸生物合成的活化前体是核苷酸。例如基因 组复制和遗传信息转录成RNA需要核苷酸。 2. 腺嘌呤核苷酸,如ATP,是生物体的通用能量 。而鸟嘌呤核苷酸GTP是一些特定生物过程的 能量。 3. 一些核苷酸衍生物如UDP-葡萄糖参与一些生 物合成(如糖原的生物合成)。 4. 核苷酸是信号传导途径的必需组分。环化核苷 酸如cAMP和cGMP是第二信使,参与细胞内 合细胞间的信号传导。 5. ATP是蛋白激酶转移的供体磷酸。
通道的作用: (1) 一个位点产生的中间体不扩散损失,直接为下一个活性位点捕获;(2) 不 稳定的中间体,如羧基磷酸和胺甲酸(在pH7时1秒内就发生分解)受到保护,不会被水解。
氨甲酰磷酸与天冬氨酸反应生成氨甲酰天冬氨酸。然后氨甲酰 磷酸环化,生成二氢乳清酸,后者为NAD+氧化生成乳清酸。
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催 化,乳清酸与PRPP缩合生成 嘧啶核苷酸。此反应受焦磷 酸水解驱动。能够与乳清酸 缩合的核糖是5-磷酸核糖-1焦磷酸,即核糖的活化形式 。戊糖磷酸途径产生R-5-P。 R-5-P加入ATP的焦磷酸,产 生PRPP。嘧啶磷酸核糖转移 酶与其它的磷酸核糖转移酶 同源,能够将不同基团加入 PRPP,形成各种核苷酸。
还需要三个步骤才能完成嘌呤环的构建。与咪唑环连接的 天冬氨酸消除一分子延胡索酸,N10-甲酰四氢叶酸提供甲 酰基加成到末尾的氨基上,接着环化脱水,形成肌苷酸。
图25.7 肌苷酸的形成。消除延胡索酸、来源于N10-甲酰四氢叶酸的 甲酰基的加入、环化反应,合成肌苷酸(即次黄嘌呤核苷酸)。
从头合成嘌呤的中间体,很多在水溶 液中可被迅速降解。这些中间体在水溶液 中的不稳定性提示,这个合成途径的一个 酶促催化反应的产物经通道直接运给此途 径的下一个酶。但是这些酶(至少在没有底 物结合时)并没有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物。 目前正在研究的一种假设是,只有在相应 的中间物存在时,这些酶蛋白才形成这种 复合物。这种蛋白行为显示底物通道运输 复杂,是底物诱导酶蛋白构象变化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