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标准2020-11-17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库建设及质量要求浅析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库建设及质量要求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be6f3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f.png)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库建设及质量要求浅析摘要:建立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库,真实准确的掌握土地利用现状,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简要的从县级数据库建设流程、关于建设数据库的关键问题、数据库建设要求、数据库建设用途介绍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库建设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数据库建设;图形数据;属性数据1.县级数据库建设流程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最终数据库成果包需通过国家统一下发的国家级质检软件导出,导出成果包前流程包括:(1)可以使用杭州今奥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调数据建库软件,收集勾绘的县级全区域.shp格式图斑矢量数据、村级调查区、行政区、城镇村范围、路面范围、坡度图、耕地等别等基础数据。
(2)进行拓扑检查,检查规则包括图斑不能重叠、图斑不能有缝隙、行政区域界线与图斑完全套合等,若出现问题需要微调整图斑轮廓,直至拓扑检查错误数为零。
其他检查包括数据属性基础检查、控制面积检查、属性检查、拓扑检查、城乡数据衔接检查、坐落逻辑一致性检查、现状要素内逻辑一致性检查、现状要素与其他要素逻辑一致性检查等矢量数据检查。
(3)进行椭球面积计算、控制平差、汇总平差,县级区域面积需与国家下发区域面积数一致。
(4)利用今奥软件一键成果输出,输出内容包括:①“互联网+”举证成果②DOM影像图③基础数据包④其他资料⑤扫描资料⑥文字报告(5)将成果包导入国家级三调检查软件进行质检,若有质检问题,软件会报告问题类型,通过今奥软件进行修改,反复此过程直到国家级三调质检软件错误数为零。
最终导出的成果包即可上报省级检查。
数据成果目录如下:2.关于建设数据库的关键问题(1)已有数据资料质量控制。
已有的年度变更数据库、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耕地等别更新等数据库坐标系统都是西安1980坐标系统,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要求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因此,要将现有的数据资料首先进行坐标转化,确保大地基准一致。
同时要检查已有数据之间是否套合,是否存在属性、范围、界线矛盾冲突。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方案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b90f5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b.png)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方案1.背景介绍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旨在全面了解中国耕地资源的质量分布情况,为保障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支持。
该调查评价工作将通过对全国耕地进行系统、综合的调查和评价,形成全国耕地质量等级图和相应的数据库,为国家土地规划、耕地保护和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2.调查范围和目标(1)调查范围:全国范围内的耕地面积,包括农田、园地、菜地等各类耕地。
(2)调查目标:全面了解土壤肥力、排水状况、农田利用等指标,对耕地质量进行等级评价。
3.调查内容和方法(1)土壤肥力评价:采用土壤类型、土壤有机质、有效养分含量等指标,对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采取现场采样调查、实验室分析等方法获取土壤样品和数据。
(2)排水状况评价:通过调查耕地的排水设施、排水沟道等情况,对耕地排水状况进行评价。
(3)农田利用评价:调查农田的利用方式,包括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轮作制度、灌溉情况等,评价农田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采用农户调查、田间实地观察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评价分析。
4.调查评价指标和等级划分(1)土壤肥力评价指标: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有效养分含量等。
等级划分:根据各指标的性质和重要性,分为优质耕地、良好耕地、中等耕地、较差耕地和劣质耕地等不同等级。
(2)排水状况评价指标:排水设施、排水沟道、排水效果等。
等级划分:根据排水设施的完善程度和排水效果,分为良好、一般和较差等等级。
(3)农田利用评价指标: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轮作制度、灌溉情况等。
等级划分:根据农田利用的高效性和可持续性,分为高效、一般和低效等等级。
5.调查组织和人力资源(1)调查组织机构:成立由国土资源部牵头,农业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调查组织机构。
(2)人力资源:调查组织机构负责组织调查人员进行培训,将组织机构下设调查小组,每个小组由专业调查人员组成,包括土壤学、农业技术等相关专业的人员。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标准(一)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标准(一)](https://img.taocdn.com/s3/m/55eece8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0.png)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标准(一)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标准简介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标准是针对国土调查所获得的农田土壤数据的分类和规范制定的。
该数据库的建立对于耕地保护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库分类该数据库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将农田土壤分成了若干类别。
其中主要的分类标准有:土壤质地、土壤肥力、土壤酸碱度等。
通过将土壤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壤状况,有利于科学的土地利用和差异化的农业生产。
土壤质地分类根据土壤中不同颗粒大小的比例,将土壤分成了三类:粉质土、壤质土和泥质土。
其中,粉质土的含砂量最低,壤质土次之,泥质土的含砂量最高。
土壤肥力分类根据土壤中含有的养分量,将土壤分成了五类:优质土、良质土、中等土、较差土和劣质土。
其中,优质土养分最为丰富,劣质土则相对贫瘠。
土壤酸碱度分类根据土壤的酸碱度,将土壤分成了五类:弱酸性土、中性土、微碱性土、弱碱性土和中碱性土。
不同的作物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也不同,因此有了这一分类标准,可以更好地进行土地规划和设计。
数据库应用通过将土壤分类并建立数据库,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地的局部特性,有助于科学地规划和设计土地的利用方式。
例如,在种植水稻时,对土壤的要求就不同于种植其他作物,因此需要对土壤进行相应的分类和评估,才能更好地选择种植的区域。
总结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标准的制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耕地资源质量状况,有利于科学的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希望相关单位能够充分利用这份数据库,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和进步。
数据库建设建设这份数据库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工作。
数据采集可采用自然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实验、人工分类和遥感影像分析等方式。
数据分析需要将分散的数据进行整合,建立标准的数据格式和规范,使得各个单位或个人更好地利用和共享这份数据库。
数据库标准制定这份数据库标准需要多方合作,采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各地土壤特性和实际需求,制定更加科学和合理的标准。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3f5326af844769eae109ed26.png)
种植园
用地
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的土地。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
0201
果园
指种植果树的园地。
0201K
可调整果园
指由耕地改为果园,但耕作层未被破坏的土地。
0202
茶园
指种植茶树的园地。
表A.2(续)
一级类
二级类
0702
农村宅基地
指农村用于生活居住的宅基地。
08
公共管
理与公
共服务
用 地
指用于机关团体、新闻出版、科教文卫、公用设施等的土地。
08H1
机关团体新闻出版用地
指用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群众自治组织,广播电台、电视台、电影厂、报社、杂志社、通讯社、出版社等的用地。
08H2
科教文卫用地
指用于各类教育,独立的科研、勘察、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环境评估与监测、科普等科研事业单位,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康复和急救设施,为社会提供福利和慈善服务的设施,图书、展览等公共文化活动设施,体育场馆和体育训练基地等用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
05
商业服
务业用地
指主要用于商业、服务业的土地。
05H1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指主要用于零售、批发、餐饮、旅馆、商务金融、娱乐及其他商服的土地。
0508
物流仓储用地
指用于物资储备、中转、配送等场所的用地,包括物流仓储设施、配送中心、转运中心等。
表A.2(续)
一级类
二级类
含义
编码
名称
编码
名称
06
工矿
用地
指主要用于工业、采矿等生产的土地。不包括盐田。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资源质量分类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资源质量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4f6910c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f.png)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在我国,耕地资源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耕地资源的质量分类更是对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
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对于耕地资源质量的分类,更是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背景与意义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我国对国土资源的一次全面摸底与评估,为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而其中的耕地资源质量分类,不仅是对耕地资源状况的科学评估,更是为了保护好耕地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粮食自给能力。
2. 质量分类标准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规定,耕地资源质量按照土壤肥力、土层厚度和土壤侵蚀程度等指标进行分类。
其中土壤肥力主要根据土壤中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土壤肥力越高,可支持的农作物种类就越丰富;土层厚度是指表层土壤和下层土壤的厚度,土层越厚,保肥保墒能力就越强;土壤侵蚀程度则是指水土流失和风蚀等情况,对土壤资源的破坏程度进行了科学评估。
3. 分类结果的意义在文章后半部分,作者更加详细地阐述了质量分类结果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粮食生产是农业的重中之重,而耕地资源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的稳定和丰收,不同类别的耕地资源将适合不同的粮食种植方式,科学合理的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将有力地保障粮食的生产和质量。
另不同类别的耕地资源也适合于不同的农作物种植,而科学指导农作物的种植布局也将对于农业结构调整和提升农产品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耕地资源的质量分类也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4. 个人观点与总结在这篇文章的作者共享了自己对于耕地资源质量分类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作者认为,耕地资源的质量分类是对于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次重要尝试,是将科学评估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的一次尝试,也是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次有力支持。
而且,作者还指出,耕地资源的质量分类工作,更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耕地资源的潜力,保护耕地资源,激发农业生产的活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最新)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工作分类
![(最新)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工作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aaf7141c10661ed9ac51f301.png)
1106
内陆滩涂
以下的滩地;水库、坑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洪水位间的滩地。
包括海岛的内陆滩地。不包括已利用的滩地。
指经常积水或渍水,一般生长湿生植物的土地。包括草本沼
1108
沼泽地
泽、苔藓沼泽、内陆盐沼等。不包括森林沼泽、灌丛沼泽和
沼泽草地。
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
棚用地。
0103
旱地
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
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
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 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
数 70%的土地。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
0201
果园
指种植果树的园地。
02
园地
0பைடு நூலகம்02
茶园
指种植茶树的园地。
0203
橡胶园
指种植橡胶树的园地。
0204
其他园地
指种植桑树、可可、咖啡、油棕、胡椒、药材等其他多年生作物的园地。
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
地。包括迹地,不包括城镇、村庄范围内的绿化林木用地,
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流、沟渠的护堤林。
0301
乔木林地
指乔木郁闭度≥0.2的林地,不包括森林沼泽。
0903
监教场所用地
指用于监狱、看守所、劳改场、戒毒所等的建筑用地。
特殊
09
0904
宗教用地
指专门用于宗教活动的庙宇、寺院、道观、教堂等宗教自用地。
用地
0905
殡葬用地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8c30400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6.png)
林地
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包括迹地,不包括沿海生 长红树林的土地、森林沼泽、灌丛沼泽,城镇、村庄范围内 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 沟渠的护堤林。
0301
乔木林地
指乔木郁闭度三0.2的林地,不包括森林沼泽。
0301K
可调整乔木 林地
指由耕地改为乔木林地,但耕作层 未被破坏的土地。
指用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群众自治组织,广播电台、电 视台、电影厂、报社、杂志社、通讯社、出版社等的用地。
08H2
科教文卫用地
指用于各类教育,独立的 测、技术推广、环境评估 疗、保健、卫生、防疫、 和慈善服务的设施,图书 场馆和体育训练基地等月
勺科研、勘察、研发、设计、检验检 与与监测、科普等科研事业单位,医 康复和急救设施,为社会提供福利 工展览等公共文化活动设施,体育 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
1202
设施农用地
指直接用于经营性畜禽养殖生产设施及附属设施用地;直接 用于作物栽培或水产养殖等农产品生产的设施及附属设施 用地;直接用于设施农业项目辅助生产的设施用地;晾晒场、 粮食果品烘干设施、粮食和农资临时存放场所、大型农机具 临时存放场所等规模化粮食生产所必需的配套设施用地。
1203
田坎
指梯田及梯状坡地耕地中,主要用于拦蓄水和护坡,南方宽 度三1.0米、北方宽度三2.0米的地坎。
02
种植园 用地
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 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 数70%的土地。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
0201
果园
指种植果树的园地。
0201K
可调整果园
指由耕地改为果园,但耕作层未被 破坏的土地。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d143d30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1.png)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表A.2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一级类编码名称00 湿地01 耕地02 种植园用地03 园地04 林地05 草地06 国土绿化用地07 建设用地08 交通运输用地09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0 矿产资源用地11 旅游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二级类名称含义00 湿地指红树林地、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间歇性的沼泽地、泥炭地、盐田、滩涂等。
01 耕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休耕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0101 水田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
包括实行XXX、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0102 水浇地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种植旱生农作物(含蔬菜)的耕地。
包括种植蔬菜的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
02 种植园用地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的土地。
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
0201 果园指种植果树的园地。
0201K 可调整果园指由耕地改为果园,但耕作层未被破坏的土地。
0202 茶园指种植茶树的园地。
0202K 可调整茶园指由耕地改为茶园,但耕作层未被破坏的土地。
03 园地指种植花卉、观赏树木、草坪、绿化带、采摘园等的土地。
0303 花卉园指种植花卉的园地。
0304 观赏树木园指种植观赏树木的园地。
0306 采摘园指供游客采摘水果、蔬菜等的园地。
04 林地指以乔木为主,覆盖面积大于0.1公顷,树高大于3米,林木密度大于50株/亩的土地。
0402 竹林指以竹为主的林地。
06 国土绿化用地指为改善环境、保护生态、美化城市、增加绿地、防沙治沙等目的而设置的土地。
0603 防护林指为防止风沙、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保护农田、城市、交通、水源、生态环境等而设置的林地。
(最新)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工作分类
![(最新)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工作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aaf7141c10661ed9ac51f301.png)
耕地
耕地。
0101
水田
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生、
供热、供气、邮政、电信、消防、环卫、公用设施维修等用地。
0810
公园与绿地
指城镇、村庄范围内的公园、动物园、植物园、街心花园、广场
和用于休憩、美化环境及防护的绿化用地。
指用于军事设施、涉外、宗教、监教、殡葬、风景名胜等的土地。
0901
军事设施用地
指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设施用地。
0902
使领馆用地
指用于外国政府及国际组织驻华使领馆、办事处等的用地。
裸土地
指表层为土质,基本无植被覆盖的土地。
1207
裸岩石砾地
指表层为岩石或石砾,其覆盖面积≥70%的土地。
表A.2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
一级类
二级类
含义
编码
名称
编码
名称
指红树林地,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间歇性的沼泽地、
泥炭地,盐田,滩涂等。
0303
红树林地
沿海生长红树植物的土地。
0304
森林沼泽
表A.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一级类
二级类
含义
编码
名称
编码
名称
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
休闲地(含轮歇地、休耕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
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
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
1.0米,北方宽度<2.0 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
指主要用于商业、服务业的土地。
0501
零售商业用地
以零售功能为主的商铺、商场、超市、市场和加油、加气、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标准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05a8dc6d1f34693dbef3e25.png)
果园
指种植果树的园地。
0202
茶园
指种植茶树的园地。
0203
橡胶园
指种植橡胶树的园地。
0204
其他园地
指种植桑树、可可、咖啡、油棕、胡椒、药材等其他多年生作物
的园地。
03
林地
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包
括迹地,不包括城镇、村庄范围内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
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
表A.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一级类
二级类
含义
编码
名称
编码
名称
01
耕地
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
地(含轮歇地、休耕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
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
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
0307
其他林地
包括疏林地(树木郁闭度≥0.1、<0.2的林地)、未成林地、迹
地、苗圃等林地。
04
草地
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
0401
天然牧草地
指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用于放牧或割草的草地,包括实
施禁牧措施的草地,不包括沼泽草地。
0402
沼泽草地
指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的沼泽化的低地草甸、高寒草甸。
0403
坝拦截后形成的水库区段水面。
1102
湖泊水面
指天然形成的积水区常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
1103
水库水面
指人工拦截汇集而成的总设计库容≥10万立方米的水库正常蓄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标准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6b15ba9ccbff121dd3683a0.png)
附录A(规范性附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表A.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一级类二级类含义编码名称编码名称01 耕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休耕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临时种植果树、茶树和林木且耕作层未破坏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
0101 水田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
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0102 水浇地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种植旱生农作物(含蔬菜)的耕地。
包括种植蔬菜的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
0103 旱地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02 园地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的土地。
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
0201 果园指种植果树的园地。
0202 茶园指种植茶树的园地。
0203 橡胶园指种植橡胶树的园地。
0204 其他园指种植桑树、可可、咖啡、油棕、胡椒、药材等其他多年生作物地的园地。
03林地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
包括迹地,不包括城镇、村庄范围内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
0301 乔木林指乔木郁闭度≥0.2的林地,不包括森林沼泽。
地0302 竹林地指生长竹类植物,郁闭度≥0.2的林地。
0303 红树林指沿海生长红树植物的林地。
地0304 森林沼以乔木森林植物为优势群落的淡水沼泽。
泽0305 灌木林指灌木覆盖度≥40%的林地,不包括灌丛沼泽。
地0306 灌丛沼以灌丛植物为优势群落的淡水沼泽。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分类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0ba0b2716c175f0e7cd13788.png)
09
特殊
用地
指用于军事设施、涉外、宗教、监教、殡葬、风景名胜等的土地。
10
交通
运输
用地
指用于运输通行的地面线路、场站等的土地。包括民用机场、汽车客货运场站、港口、码头、地面运输管道和各种道路以及轨道交通用地。
1001
铁路用地
指用于铁道线路及场站的用地。包括征地范围内的路堤、路堑、道沟、桥梁、林木等用地。
沿海生长红树植物的林地。
0304
森林沼泽
以乔木森林植物为优势群落的淡水沼泽。
0305
灌木林地
指灌木覆盖度>40%的林地,不包括灌丛沼泽。
0306
灌丛沼泽
以灌丛植物为优势群落的淡水沼泽。
0307
其他林地
包括疏林地(树木郁闭度>0.1、<0.2的林地)、未成林地、迹地、苗圃等林地。
0307K
可调整其他林地0101来自水田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0102
水浇地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种植旱生农作物(含蔬菜)的耕地。包括种植蔬菜的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
0103
旱地
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1002
轨道交通用地
指用于轻轨、现代有轨电车、单轨等轨道交通用地,以及场站的用地。
1003
公路用地
指用于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的用地。包括征地范围内的路堤、路堑、道沟、桥梁、汽车停靠站、林木及直接为其服务的附属用地。
1004
城镇村道路用地
指城镇、村庄范围内公用道路及行道树用地,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专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及其交叉口等。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f32eaad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1.png)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土地分类的艺术——从田野到桌面的探索正文: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那个老生常谈却又新鲜的问题——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
这个任务可不简单,它就像是给大地做个大体检,把每一块地都分个类,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首先得说说什么是土地分类。
简单来说,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地球上的土地分成不同的类型。
这些类型呢,就像我们认识朋友一样,每个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属性。
比如,有的像山岳一样高大,有的像森林一样茂密,还有的像草原一样一望无际。
那么,为啥要进行土地分类呢?其实啊,这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比如,城市规划就得靠它来帮忙。
知道哪些地方是工业区,哪些地方适合居住,哪些地方可以种庄稼,这样城市才能建得更合理。
再说了,农业也得用上它,知道土地适合种啥作物,农民就能种出好收成,国家粮食安全也能有保障。
说到土地分类,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的是地图上的那几大块区域,比如说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但别忘了,土地还有更细致的分类哦。
比如说,耕地可以分为水田和旱田;林地又可以细分为乔木林、灌木林和草本植物林;而水域就更丰富了,有河流、湖泊、水库、湿地等等。
在实际操作中,土地分类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得靠那些经验丰富的“土地医生”们,他们拿着尺子、相机、GPS等工具,一步步走遍每一个角落,认真观察、记录、分析。
有时候,他们还得下到田间地头,用手摸摸土,用鼻子闻闻气味,甚至尝一尝土壤的味道,来判断土地的质地和肥力。
这个过程虽然辛苦,但每当看到一张张清晰的土地分类图时,那些“土地医生”们就会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因为这不仅让他们对土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我想说,土地分类就像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体验。
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
只有当我们真正掌握了这项技能,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家园,让这片土地更加美丽、富饶、和谐。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吧。
2020年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分类
![2020年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7c31fe3d700abb68a982fbf0.png)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分类(《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TD/T155-219》附录A)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1-217 )【来源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附录表A.1】.、一级类一.二级类一.含义编仍名杯编馅名杯1耕地r5二圭白圭旨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拈熟地,新升发、复里地,休闲地(含轮歇地、林耕址);以种植(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上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井地中包括南方宽囹.米,北方宽度米固定勺沟、渠、路和地坎(埴);临时种植药材、它卉、苗木等的耕地,临时种植果树、茶树和并作层未破坏的耕地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11水田指用于种植水稍、莲耦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
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12水浇地旨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中姑旱生农作物(含蔬菜)的耕地。
包括种祜三工广化的矢福用如。
13旱地才旨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2园地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等为主的集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5戒每亩弱叛大于合理裸如%J 土址。
包括用于育曲的土』21果园r指种植果树的厨地。
22茶园旨种植茶树的园地。
23橡胶园旨种植橡胶树的园地。
24其他园地指种植桑树、口」口」、咖啡、油棕、胡椒、药材多年生作物的园地。
3林地指生长乔未、,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的土仙。
包括迹地,不包岳城镇、村庄范围内 "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仪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
31乔木林地「指乔木郁闭度2的林地,不包括森林沼泽。
32竹林地指生长竹类植物,郁闭度/的林地。
33红树林地r指沿海生长红树褚物的林地。
34森林沼泽以乔木森林植物为优势群落的淡水沼泽。
35「指灌木覆盖度4啪林地,不包括灌丛沼泽。
36灌丛沼泽以灌丛植物为优势群落的淡水沼泽。
37其他林地包括疏林地(指树木郁闭度转<.2的林地)、未成林址、迹如、田胤等林地。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地类分类表试行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地类分类表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8f6054d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7.png)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地类分类表试行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了全面查清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应运而生。
其中,地类分类表的制定和试行是此次调查的关键环节之一。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地类分类表是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
它的制定遵循了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
从耕地来看,包括水田、水浇地和旱地。
水田是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水浇地是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旱地则是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
园地的分类也较为细致,有果园、茶园、橡胶园等。
果园是指种植果树的园地;茶园是指种植茶树的园地;橡胶园则是指种植橡胶树的园地。
林地同样有着明确的分类,包括乔木林地、竹林地、红树林地等。
乔木林地是指乔木郁闭度≥02 的林地;竹林地是以竹类植物为主的林地;红树林地则是指沿海生长红树植物的林地。
草地分为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和其他草地。
天然牧草地是指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用于放牧或割草的草地;人工牧草地是指人工种植牧草的草地;其他草地是指树木郁闭度<01,表层为土质,生长草本植物为主,不用于畜牧业的草地。
商服用地涵盖了批发零售用地、住宿餐饮用地、商务金融用地等。
批发零售用地是指主要用于商品批发、零售的用地;住宿餐饮用地用于住宿、餐饮服务的用地;商务金融用地则是指企业、服务业等办公用地,以及经营性的办公场所用地。
工矿仓储用地包括工业用地、采矿用地和仓储用地。
工业用地是指工业生产及直接为工业生产服务的附属设施用地;采矿用地是指采矿、采石、采砂(沙)场,盐田,砖瓦窑等地面生产用地及尾矿堆放地;仓储用地是指用于物资储备、中转的场所用地。
住宅用地分为城镇住宅用地和农村宅基地。
城镇住宅用地是指城镇用于生活居住的各类房屋用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用于生活居住的宅基地。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地类分类表试行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地类分类表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75f981b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1.png)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地类分类表试行土地,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为了更加科学、准确地了解和管理土地资源,我国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
而其中的地类分类表试行,对于整个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后续的土地规划、利用和保护,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
这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当前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健全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强化土地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要。
在这次调查中,地类分类表的试行起到了关键的指导作用。
它就像是一个精细的地图索引,为调查人员准确识别和划分土地类型提供了明确的标准。
这份地类分类表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土地类型。
从耕地、园地、林地,到草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等等,几乎囊括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所有土地利用形式。
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在分类表中有着详细的划分。
比如水田、水浇地和旱地,它们的区分主要基于灌溉条件和土壤质地等因素。
水田通常是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
水浇地则是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的耕地。
而旱地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
园地,包括果园、茶园、橡胶园等。
这些土地通常用于种植各类经济作物,对于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林地,按照不同的树种和林种,分为乔木林地、竹林地、红树林地等。
林地的保护对于生态平衡、水土保持以及气候调节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草地,又分为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其他草地等。
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地资源,对于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意义重大。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反映了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变化。
其中包括城市用地、建制镇用地、村庄用地、采矿用地等。
随着城乡建设的不断推进,对于这类土地的科学规划和管理越发重要。
交通运输用地,涵盖了铁路用地、公路用地、农村道路等。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地类分类表试行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地类分类表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1d16a8a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0.png)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地类分类表试行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
为了更清晰、准确地了解我国土地的利用现状和分布情况,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应运而生。
其中,地类分类表的试行是这项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了解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地类分类表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土地分类的重要性。
土地分类有助于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障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生态保护等方面的需求。
它能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地类分类表相较于之前的版本,有了更细致、更科学的划分。
首先,在耕地方面,不仅明确区分了水田、水浇地和旱地,还对其质量等级进行了初步评估。
这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水田通常是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
而水浇地则是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的耕地。
旱地则是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
建设用地的分类也更加精细。
除了常见的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外,还增加了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详细分类。
这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各类建设用地的规模和布局,为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例如,对于交通建设用地,明确区分了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码头等不同类型的用地。
在生态用地方面,分类表突出了对湿地、林地、草地等的保护和管理。
湿地作为地球的“肾”,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新的分类表对湿地的类型和范围进行了更准确的界定,有利于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
林地和草地的分类也更加符合生态保护的需求,为维护生态平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未利用地的分类也有所改进。
对于那些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如荒漠、裸地等,进行了更为明确的划分和标注。
这有助于合理评估土地资源的潜力,避免盲目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
在实际应用中,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地类分类表为土地管理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标准修改说明在2020年10月15日下发版本基础上,做如下修改:1. 删除表2中分类因素图层中【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表15生物多样性属性表。
2. 数据库标准要求,扩充分类单元图层是必须的,“三调”有这两类图斑的,必须有这个图层;没有的不需要建空图层。
表2中扩充分类单元的约束条件修改为O(可选)。
3. 表5、表6、表9和表10,将“c-标准制”修改为“c-国际制”。
4. 表5、表6中①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级别对应的字段代码由“TRZJSWRZKJB”修改为“TRZJSWRJB”,长度缩减为9个字符。
②耕地二级地类GDEJDL,因在表6中增加了“即可恢复、工程恢复”类别,表5、表6的字段长度统一由原来的6位修改为8位。
5. 表6注15:种植属性为“即可恢复”的耕地二级地类填写“即可恢复”,“工程恢复”的填写“工程恢复”,耕地二级地类级别代码均填写小写字母k。
修改为“种植属性为“即可恢复”的耕地二级地类填写“即可恢复”,种植属性为“工程恢复”的耕地二级地类填写“工程恢复”,级别代码分别选填表36中的对应代码。
”6. 修正表6 注15和表7注16的表述。
表20中地类编码长度变为5。
7. 因有些省份收集到的污染数据是点位的,因此原【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TRZJSWRZK】图层扩充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图斑TRZJSWRTB】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样点TRZJSWRYD】两个图××/T ××××—××××层,两个图层的属性结构分别按照表15和表16描述。
在表2中约束条件由M调整为C,表示仅需提供“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图斑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样点”二者之一。
8. 表18中的【OUT丰度指数】修改为【Ace指数】。
对应的字段代码【OUT_FDZS】也修改为【Ace_ZS】。
9. 关于耕地二级地类的编码,在表36中增加j-即可恢复和g-工程恢复分类。
10. Int只表示是整形数据类型,根据选定的数据库确定短整型和长整型的具体类型;float只表示浮点型数据,具体是单精度还是双精度应按选定数据库的字段类型自行设定。
II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县级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标准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2020年11月17日目次前言 (I)引言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 (2)4.1 数据库内容 (2)4.2 要素分类与编码 (2)4.3 标识码编制规则 (4)5 数据库结构定义 (4)5.1 空间要素类划分 (4)5.2 空间要素属性表结构 (5)5.2.1 行政区层属性表结构 (5)5.2.2 分类单元层属性表结构 (6)5.2.3 分类因素层属性表结构 (10)5.2.4 调查样点层属性表结构 (12)5.2.5 注记层属性表结构 (15)5.3 属性值代码表 (15)6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交换文件命名 (19)6.1 标准图幅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19)6.2 以行政区为基础的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21)7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交换数据内容和格式 (21)8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元数据 (21)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制定。
本标准由自然资源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I引言为规范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县级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结构、数据库内容与数据交换格式,促进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成果数据的管理和共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参照《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县级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建设与数据交换。
I县级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的内容、要素分类代码、数据分层、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结构、交换格式及元数据等。
本标准适用于县级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建设与数据交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10114 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17798 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TD/T 1016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TD/T 1055-2019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TD/T 1057-2020 国土调查数据库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farmland resource data描述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相关的要素特征及关系的数据。
3.2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farmland resource database有组织的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及其相关数据的集合。
3.3分类单元classification unit1用于耕地资源质量分类的基本空间单位,单元内部耕地资源条件相对均一,单元之间有显著差异。
3.4调查样点Survey sample为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工作,从分类单元中抽取部分单元,用于调查耕地的生物多样性,以及补充调查土壤条件中的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H 值等属性值。
3.5自然区natural area揭示中国自然界的地域分异规律,体现自然环境各要素(如温度、水分、地貌)的生态地理关系。
3.6熟制ripe cycle根据积温条件确定的同一地块上一年内能种植作物的种类数。
4 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4.1 数据库内容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分类单元、分类因素、调查或核实样点以及分类辅助要素等。
4.2 要素分类与编码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要素分类大类采用面分类法,小类及以下采用线分类法。
根据分类编码通用原则,将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数据要素依次按大类、小类、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和四级类划分,分类代码采用十位数字层次码组成,其结构如下:XX|大类码XX|小类码XX|一级类要素码XX|二级类要素码X|三级类要素码X|四级类要素码其中:a) 大类码为专业代码,设定为2位数字码,其中:基础地理专业码为10;土地信息专业码为20。
2b) 小类码为业务代码,设定为2位数字码,不足位以0补齐,耕地资源质量分类的业务代码为07。
c) 一至四级类码为要素分类代码,不足位以0补齐。
其中:一级类码为2位数字码;二级类码为2位数字码;三级类码为1位数字码;四级类码为1位数字码;d) 基础地理要素的一级类码、二级类码、三级类码和四级类码引用GB/T 13923中的基础地理要素代码结构与代码,行政区与行政区注记要素参照GB/T 2260的结构进行扩充,各级行政区的信息使用行政区与行政区属性表描述。
e)各要素类中如含有“其他”类,则该类代码直接设为“9”或“99”。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各类要素的代码见表1。
表1耕地资源分类要素分类与代码表34.3 标识码编制规则按照每个要素的标识码应具有唯一代码的基本要求,依据《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GB/T 7027)规定的信息分类原则和方法,要素标识码采用三层18位层次码结构,由县级行政区划代码、要素层代码、要素标识码顺序号构成。
具体如下:a)第一层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中规定的数字代码6位数字码。
b)第二层为层代码,采用本标准表1规定的4位数字码;c)第三层为要素标识码顺序号,采用8位数字码,码值:00000001~99999999;要素标识码代码结构如图1所示:XXXXXX XXXX XXXXXXXX顺序号层代码县级行政区划代码图1 要素标识码代码结构图5 数据库结构定义5.1 空间要素类划分空间要素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组织管理,要素类名称及各类要素见表2。
4表2耕地资源质量分类空间要素类的定义5.2 空间要素属性表结构5.2.1 行政区层属性表结构5表3行政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XZQ)表4行政区界线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XZQJX)5.2.2 分类单元层属性表结构表5分类单元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FLDY)67表6扩充分类单元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KCFLDY)895.2.3 分类因素层属性表结构表7土层厚度图斑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TCHDTB)表8 土层厚度样点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TCHDYD)10表9 土壤质地图斑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TRZDTB)TRZDYD)表10 土壤质地样点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表11 土壤有机质含量图斑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TRYJZHLTB)11表12 土壤有机质含量样点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TRYJZHLYD)表13土壤pH值图斑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TRPHZTB)表14土壤pH值样点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TRPHZYD)表15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图斑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TRZJSWRTB)12表16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样点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TRZJSWRYD)SZ)表17熟制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表18生物多样性调查样点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SWDYXYD)13表19土壤调查样点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TRYD )表20辅助图斑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FZTB)145.2.5 注记层属性表结构所有注记层均采用表21的属性结构描述。
表21注记属性结构描述表5.3 属性值代码表表22 界线类型代码表表23 界线性质代码表表24 权属性质代码表表25 图斑细化类型代码表表26种植属性代码表表27 全国自然区代码表表28坡度级别代码表表29 土层厚度代码表表30土壤质地代码表表31 土壤有机质含量代码表表32 土壤pH值代码表表33生物多样性代码表表34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代码表表35 熟制代码表表36 耕地二级地类代码表表37 土壤数据来源代码表6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交换文件命名 6.1 标准图幅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以标准图幅为基础的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如下:命名规则说明:a ) 主文件名采用21位字母数字型代码,扩展文件名采用三位字母数字型代码,代表数据格式;b ) 专业代码和业务代码规定见本标准4.2;c ) 比例尺代码为空间数据的比例尺代码,比例尺代码如表38所示;表38比例尺代码表d ) 年代时间为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公元年代;e ) 图幅行列编号计算公式1)1:1 000 000图幅行、列号的计算:a = [φ/4°]+1.............................................(1) b = [λ/6°]+31 (2)式中:a ——1:1 000 000图幅所在纬度带数字码所对应的数字码; [ ] ——商取整;XX XX X XXXX X XX XXX XXX XXX .XXX | | | | | | | | | | 专 业 代 码业 务 代 码比 例 尺 代 码年 代 时 间 1:100 万 图 幅行 号1:100 万 图 幅 列 号图 幅 行 号图 幅 列 号特 征 码 扩 展 文 件 名φ——图幅内某点的纬度或图幅西南廓点的纬度;b——1:1 000 000地形图图幅所在经度带的数字码;λ——图幅内某点的经度或图幅西南廓点的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