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创造的、以口口相传、不可移动的、与自然地理环境没有直接联系的文化表现形式。
它包括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习俗和仪式、知识和实践有关的识别与对话、维持社会的社会实践、手工艺技术等领域。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举措。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为了规范保护手段,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和损毁,也是为了促进相关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发展。
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为了确保后代能够准确地理解和传承相关文化知识和技艺,从而保持其传统和独特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需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与研究工作,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历史和价值等。
其次,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数据库,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整理和保留。
同时,采取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基础,包括保护相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有一定的条件和保障。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要加强相关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其次,鼓励相关传统文化的传媒和文化机构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群。
此外,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引导他们了解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长远的传承和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政府、学术界、媒体、社会团体等各个方面都应积极参与其中,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保护和传承好我们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和发展人类的多样性文化。
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文750字
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文750字标题:保护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我们的文化根脉我的家乡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
在这里,我有幸亲眼目睹了各种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祖先们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被遗忘和消失的风险。
因此,我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无形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习俗、礼仪、节庆活动、传统工艺技能等。
它们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历史的记忆和见证。
在我的家乡,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剪纸、泥塑、皮影戏、闽剧等。
每一种非遗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它们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的文化骄傲。
然而,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年轻人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之甚少,甚至有些人认为它们已经过时,不再适合现代社会。
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我们民族历史的一部分,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如果失去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等于失去了我们的一部分历史和文化。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行动来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它们的价值。
其次,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让他们能够继续发扬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最后,我们应该加强法律保护,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
总的来说,保护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采取实际行动来保护和传承它们,才能真正保护好我们的文化根脉,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尽我所能,为保护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成功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它们永远熠熠生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高中作文800字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高中作文800字标题: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在我的家乡,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我们的历史记忆,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瑰宝。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家乡独特的历史文化标识。
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这些文化的集中体现。
比如,我家乡的民间舞蹈、传统手工艺、民间故事等等,都是我们家乡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
如果我们不加以保护和传承,那么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将会消失,我们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和历史记忆。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外来文化不断涌入,我们很容易迷失自我,失去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我们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是我们理解自己、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通过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自己的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民族文化自尊心和自豪感。
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技艺、民间艺术等,都可以转化为文化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例如,一些地方就利用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出了一系列旅游产品和文化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总的来说,保护和传承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
我们应该积极采取行动,通过教育、研究、展示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探索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好我们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这些历史的记忆和民族的瑰宝永续流传,照亮我们的未来。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什么看法200字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什么看法200字
首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和维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和地区特有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财富,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通过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和延续,使其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保存和传承。
其次,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区和文化群体的独特传统和价值观念,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进人们对于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此外,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推动文化创新和繁荣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和艺术表现形式,可以为当代社会提供启示和灵感,促进文化创新和发展。
通过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综上所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护人类文明和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和共享、推动文化创新和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为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值得我们共同努力和珍惜。
通过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可以为实现文化繁荣、人类和谐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文化研究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文化研究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们口头传承、实践和演绎的文化传统,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表达、节日庆典、传统技艺、音乐舞蹈、民间艺术等,是国家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但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文化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在于,它可以让人们了解历史、了解传统文化,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从而在今天的生活中合理地继承、创新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多元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很多艺术才能和技艺,如传统技艺、“师徒制”传承、文化具象化等,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交融。
而这种文化的传承将有利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文化多样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破坏和威胁,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都在衰弱。
在这种情况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得到保护。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和措施(一)立法保护各国政府可以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这样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实践更加科学。
(二)加强档案工作一个重要的手段是通过档案收集、整理和保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各国政府可以通过创建相关的专门机构或研究院来收集、保护、研究和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依靠一代又一代的人来完成,而教育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可以通过教育、组织等方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发掘和组织民间文化团体、举办相关展览等方式以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目的。
(四)继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仅是保护,还需要通过创新、变革等方式来更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现代技术和方式将它和现代生活相结合。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珍视,更是对文化多样性的维护和发展。
本文将从保护与传承两个方面,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及其应对措施。
首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挑战。
许多传统技艺逐渐失传,许多传统节日和习俗逐渐式微。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保留了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还使人们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美感,延续传统的精神力量。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政府的政策和法规起着关键作用。
政府应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和管理力度,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者的培训和支持,提供必要的经济和技术支持。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认同。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合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非政府组织、学术界以及媒体等都应承担起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责任。
这些组织可以发起各种活动,如展览、培训、讲座等,以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还可以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力量传播信息,让更多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同样重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保护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通过传承,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延续,并且在新的时代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传承的关键是要传承人和接受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知识和技能得以传授和学习,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从基层开始,通过培养一批有传承意愿和能力的年轻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传承。
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经济和技术支持,鼓励年轻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同时,学校教育也应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和接触传统文化,以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认同。
家乡的传统工艺与非遗保护
家乡的传统工艺与非遗保护家乡是一个饱含着丰富文化的地方,拥有着独特而珍贵的传统工艺。
这些传统工艺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人民的智慧。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传统工艺面临着许多挑战与困境,非遗保护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
一、传统工艺的背景和特点家乡的传统工艺源远流长,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
这些工艺技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特色。
例如,在古村落中,瓷器制造、手工织布、剪纸等传统工艺代代相传,成为了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传统工艺通常采用手工制作的方式,工匠们将心血和智慧融入到每个作品中。
这些工艺品细腻而精确,不仅展示了制作者的独特审美观和技艺水平,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表达。
二、传统工艺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尽管传统工艺有着辉煌的过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现代社会中,它们逐渐遭遇到许多挑战和困境。
首先,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兴起使得传统工艺的市场受到冲击。
机械化生产和快速消费文化的流行,导致许多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大规模生产的产品,而非传统工艺品。
由于传统工艺的手工制作需要时间和精力,其生产效率远不及机器制造,这使得工艺品的价格相对较高,限制了更多人的接触和购买。
其次,年轻一代的兴趣转移也对传统工艺的传承造成了压力。
当代社会的年轻人更加倾向于追求时尚和流行文化,对传统工艺的关注度不高。
很多传统的工艺技术可能只会在老一辈人中传承,并面临着无人继承的危机。
三、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和措施面对传统工艺的困境,非遗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旨在传承和弘扬传统工艺,并使其能够与现代社会相融合。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非遗保护的支持力度。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传统工艺的地位和保护措施,为传统工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机构或组织,负责传统工艺的申遗、培训和宣传工作,为其传承搭建平台和宣传推广。
其次,教育机构要重视非遗教育的重要性。
在学校中增设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认知和兴趣。
浅析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浅析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邵冬梅B090902023在这学期的课程中,我学习了非遗保护技术这一对于我的专业最重要一门专业课。
虽然整个教学过程换了许多人,而且上课的内容也形式不一。
但所有老师都围绕了关于非遗要我们这一代人去发掘区保护的主题。
作为一名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生我想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既然要在期末结束之际交一篇论文,那么我就说说我的家乡(黑龙江)的非遗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永恒的,对它的研究和保护也将是永远的。
随着黑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诞生,从政府部门到普通百姓,人们开始更加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依据“突出黑龙江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具有代表性及与众不同的历史文化价值,80年以上的传承史,传承谱系清晰,传承人具有代表性,项目处于濒危状况”等标准,最终确定了“宁古塔民间文学”、“五大连池药泉会(圣水节)”、“古驿道站丁习俗”、“秋林里道斯红肠制作技艺”、“海伦剪纸”、“望奎皮影戏”、“鄂伦春族狩猎文化”、“黑龙江传统魔术”、“罕伯岱达尔斡尔族民歌”、“鞑子秧歌”、“满族萨满家祭”和“蒙古族草原赛马”等13个类别的49个项目。
其中,涉及七个少数民族的26个项目,满族8项,鄂伦春族7项、赫哲族5项、蒙古族3项,达尔斡尔族、鄂温克族、朝鲜族各1项。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于2004年春启动。
目前,黑龙江省的“二人转”、“东北大鼓”、“桦皮工艺”、“鱼皮工艺”及一些少数民族的说唱、舞蹈和民俗等9个项目已被列入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保护名录。
下面我就简单的介绍几个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起源、特色。
1、“满族珍珠球”像篮球的运动项目据五常当地人介绍,珍珠球是满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分布于五常拉林镇及周边区域,其他满族聚集区也能见到。
满族珍珠球历史悠久,最初源于满族人采集珍珠的劳动。
努尔哈赤时代居住白山黑水的满族青年男女,在采珍珠欢庆丰收之际,在陆地上用“绣球”比做大珍珠,竞相往鱼篓里投,投中者预示未来能采到更多的珍珠。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传承探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传承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所拥有的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教育和社会意义的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总称。
它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庆典,知识与实践,手工艺技术等多个方面的文化表现形式,并通过代际传承子孙后代。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记忆,它联系着一个地区的历史、风俗、信仰和价值观念等。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助于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资源,展示了一个国家的特色和魅力。
通过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交流,可以增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多方合作。
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责任主体,并提供相应的经济和法律支持。
社会组织、文化机构和专业人士应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广大民众也应担起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通过学习、传承和传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长期而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政府、社会组织、文化机构和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
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以社会群体为主体,历经时间演变传承下来的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知识、技能和实践价值的非物质性文化资产。
而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指传承于民间的以节庆、仪式、礼仪、习俗、民间艺术、民间文学等为主要内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激发人们文化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1. 传承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举措。
2. 传承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3. 传承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激发人们的文化自信心的重要推动力。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1. 保护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民族文化根基的关键。
2. 保护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护人类历史记忆的重要保障。
3. 保护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提升国民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有效途径。
三、如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1. 传统教育体系应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
2. 民间社团等组织应承担更多的责任,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
3. 政府应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支持力度。
四、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1.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2.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工作。
3. 发挥社会群体力量,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五、如何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1. 创造性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于现代社会生活中。
2. 发展相关产业,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3.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结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瑰宝,传承、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激发人们文化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共同努力,我们能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并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文化价值。
基层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非遗传承与保护
基层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非遗传承与保护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民族、地域和社会的历史记忆与文化智慧,对于塑造农村社区的特色和凝聚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基层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非遗传承与保护,以及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一、非遗传承意义及挑战非遗是农村文化的瑰宝,传承非遗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维护社会多样性和促进社区发展。
非遗传承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少子化、流失、商业化以及年轻一代对非遗的缺乏兴趣等。
二、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基层农村文化建设是非遗传承和保护的关键环节。
通过鼓励和支持基层农村社区开展非遗项目,可以促进居民参与和保护非遗,激发他们对非遗的兴趣与热爱。
三、非遗传承的案例研究1. 自然村落的保护与传承以村落为载体,对其进行修缮和保护,建设相关非遗展示和传习设施,激发当地居民的参与热情,实现非遗的传承与保护。
2. 文化节庆的组织与举办农村社区可以组织各类非遗文化节庆活动,如传统戏剧表演、手工艺展示等,吸引群众参与,加深他们对非遗的了解与热爱。
3. 教育与培训的推动农村学校和社区可以设置非遗课程,开展非遗传统技艺的培训和传习,将非遗融入教育体系,使年轻一代对非遗有更深刻的认识与体验。
四、有效的非遗保护措施与方法1. 系统性保护机制的建立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非遗保护的法律体系,加强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和管理。
2. 培养非遗传承人通过非遗传承人的选拔与培养,确保非遗技艺的传承,传递非遗的核心价值观和技术。
3. 加强非遗与现代生活的结合通过创新与传承相结合,将非遗与现代生活进行有机融合,使非遗不仅有传统价值,也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五、基层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非遗保护案例1. 湖南凤凰古城的传统手工艺保护凤凰古城通过设立手工艺展示馆和培训中心,并组织相关文化活动,保护和传承了凤凰木雕、绣球等非遗技艺。
2. 云南西双版纳勐泐皮影戏的保护与传承当地政府积极组织培训并设立传习基地,吸引年轻人加入皮影戏团队,保护和发扬了勐泐皮影戏非遗项目。
浅谈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5篇
浅谈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5篇第一篇:浅谈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浅谈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摘要】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是群众文化创新发展的母体,站在民间文化这个巨人肩上的群众文化,其创造性恰恰来自前辈文化传统的禀赋。
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给了我们烛照传统文化的慧眼,使我们看到了传统的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是繁荣群众文化的基础,是发展群众文化的起点,是群众文化与时俱进的特征。
传承是为了保护,传承是为了创新,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方向的本质特征,在民间文学艺术中排沙拣金,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关键词】民间文化;民族遗产;传承;保护;创新当前,民间文学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已成为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
我市将民间文学遗产的挖掘整理工作当作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部分。
其久远的历史可溯源商周时期的肃慎。
这里留下了丰富的民间文学遗产,我市的民间文学遗产浩如烟海,俯拾即是,许多艺术珍品尚未被挖掘整理。
仅从已经整理出来的作品中,人们便可以窥测出女真及其后裔所形成的民风、习俗、文学艺术为载体的民间文化,蕴藉厚重。
数百年来,流传在海伦的民间故事,虽不是历史的直叙,但却始终保持着这一段历史投影。
它由生存在蚂蚁河流域的人们世代相传而得以保留下来,成为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认真搜集整理民间文学遗产,不但可以将千百年来在群众中流传的民间文艺作品保存下来,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对于了解民间文化,研究民间文化的历史是不可缺少的。
民间文学虽然不能等同于历史的真实,但却可以激发人们回顾历史,从中填补思古幽情的想像空白,藉以思考与评断发生在这里的历史与人物。
这也是“民间文学” 流传的根脉所在。
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结晶,及时地搜集,认真地整理可以使优秀的作品得到推广。
例如《蚂蚁河的故事》等脍炙人品的篇章,都是从民间产生,在民间流传后经文人墨客整理加工而成的。
事实证明,搜集整理民间文学遗产,不但可以指导民间文艺得以健康发展,还可以使作家、艺术家得到创作的借鉴;同时,认真搜集民间当前流传的作品,还可以为我市文化建设的发展做贡献。
家乡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家乡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瑰宝,是历史的见证和记忆的延续。
它们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对于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每个人心中的故乡,家乡的文化遗产更是我们应当珍惜和守护的宝贵财富。
本文将探讨家乡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措施和挑战。
一、家乡文化遗产的重要性1. 传承历史记忆:家乡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是我们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
通过保护和传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自己的根源和身份认同,从而形成持久的文化自信。
2. 弘扬地方特色: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文化特色和传统,正是这些特色构成了家乡的魅力。
保护和传承家乡文化遗产,能够更好地展现地方的独特魅力,吸引游客,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3. 促进社会和谐:文化遗产传承不仅仅是物质的传承,更是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传承。
家乡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培养人们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家乡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措施1. 加强保护立法: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对于家乡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和措施。
同时,加大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行为,确保文化遗产的安全。
2. 增加投入力度:政府应加大对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资金投入,支持相关的研究、保护和教育活动。
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形成多元化的保护力量。
3. 加强教育宣传:加强家乡文化遗产的教育宣传工作,引导人们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认识。
举办展览、讲座等形式的活动,提升公众对于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和认同感。
4. 注重后续维护:家乡文化遗产的保护并非一时之功,需要长期的维护和管理。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制定长期规划,并加强对于文化遗产的维护工作。
三、家乡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挑战1.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原有建筑的拆除和环境的破坏,给家乡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压力。
需要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好家乡的独特文化面貌。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的传统和习俗,它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知识与实践、手工技艺等各种形式。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载体。
在当今社会,全球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着许多挑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意义重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人类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见证。
这些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的智慧、情感和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体现了人类在各个领域的创造力,更是人们共同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体现,是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的重要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升人们的生活幸福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
它涉及到政府、社会组织、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和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政策支持。
政府应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和研究,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专门的政策措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政策保障和经济支持。
社会组织应该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举办传统节庆、开设非遗保护专题讲座等形式,增强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关注和重视。
专家学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可以通过进行学术研究、发表专业论文、组织专题研讨会等形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非遗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守护者。
他们应该不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给后人。
广大民众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者。
他们可以通过参与非遗传统技艺的学习、传统节庆的参与、非遗文化的传播等形式,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手工技艺等各种具体形式。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反映了一个社区或文化的独特性,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价值。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弘扬人类传统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它们。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
1. 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社区或文化的根本,是前人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
通过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能够保留并传承文化传统,确保其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
2. 文化多样性:每个社区和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音乐、舞蹈、民间故事等。
这些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丰富了世界的文化多样性,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
3. 社会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形塑社区和个体的社会认同。
它们是一个社区的象征,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同感,使他们与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产生联系。
4. 经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为社区带来经济价值,如吸引游客、创造就业机会等。
传统技艺和表演也可以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为社区提供经济支持。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为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1. 文化记录与研究:首要任务是记录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传统技艺、表演艺术等。
这有助于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演变过程。
2. 社区参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振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乡村振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近年来,乡村振兴成为国家政策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乡村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创造力,对于传承乡土文化、激发乡村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乡村振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及具体做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及其保护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不以物质形式表现的、靠人类口传、行为、表演及非物质载体传承的文化遗产。
它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民间工艺等多个方面。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传承乡土文化,促进乡村发展,增强乡民的文化认同感。
二、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为了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保护机制。
采取立法措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传承、开发和利用进行规范,明确相关责任主体,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三、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乡村振兴需要专门的机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该机构应设立一支专业队伍,包括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研究员和传承人。
他们将在实践中发挥自身专业技能和知识,保护和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宣传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意义。
同时,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和选拔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能够持续进行。
五、鼓励社会参与,推动产业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仅仅依靠国家和政府的力量,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
政府可以通过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来。
同时,还可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发展,发挥文化旅游、创意设计等产业的推动作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经济增长点。
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共同的财富,保护和传承也需要国际合作。
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了解不同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学习其先进做法,借鉴其成功经验,以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传承探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传承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人类创造、传承,并依赖于特定社群和地域的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习俗仪式、知识传统和手工艺技艺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其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重大,首先是对人类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出各种民族和地区的生活方式、精神风貌和文化特色,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地域和民族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有助于加强文化传统的传承,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助于保护和传承社会价值观和民俗习惯。
在现代社会,随着全球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许多民俗文化逐渐被淡忘,一些传统价值观和习俗也在逐渐消失。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让后人了解和继承祖辈传统的价值观和习俗,也可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促进文明和谐的社会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带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稳定。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如扎染技艺、传统手工艺等,它们不仅可以为民间手工艺人提供就业和创业机会,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主要有口头传统、实践传承和写意传承三种方式。
口头传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表现形式,包括歌谣、谚语、民间故事等,它是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实践传承是指通过实际操作和传统技艺的传承,如传统手工艺、习俗仪式等,这种方式更注重技艺的传承和实践操作。
写意传承是通过书面记载和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技艺,如传统医药知识、民族舞蹈等,这种方式注重知识的传承和学习。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困境在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着一些困境。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历史长河中创造、发展并传承下来的各种非物质文化形式,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风俗习惯、传统工艺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地区和特定社群的独特文化特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要将这些文化传统发扬光大,传承给后代,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展,不断丰富人类文化宝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根基和灵魂。
它承载了民族的文化认同、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巩固国家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多样性、构建和谐社会均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传承文化传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知识,是民族智慧和成果的集中体现。
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可以使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保持其传统风貌和多样性。
这不仅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也有利于提高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对话。
各国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对话,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和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稳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化品牌,能够吸引游客、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够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
传承传统文化还能够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增强社会凝聚力,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基于以上的原因,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建设、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各国都应该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采取多种方式方法,促进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有效进行。
71. 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
71. 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71、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承载着丰富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诸多挑战,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诸多方面,如民间歌舞、戏曲、手工艺、民俗活动等。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农村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传递着先辈们的智慧和情感。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这些遗产是农村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它们反映了农村人民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是农村社会的精神支柱。
保护这些遗产,有助于维护农村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然而,当前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诸多困难。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主体流失。
许多年轻人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兴趣,不愿意学习和传承。
另一方面,现代文化的冲击也使得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边缘化。
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的普及,让人们更倾向于接受流行文化,而忽视了本土的传统文化。
此外,资金短缺也是保护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许多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缺乏足够的资金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那么,如何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加强宣传教育是关键。
要通过各种渠道,如电视、广播、网络等,向广大农村群众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
可以组织文化下乡活动,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演出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些传统文化。
同时,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将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开设相关课程,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责任感。
建立健全保护机制也至关重要。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
设立专门的保护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整理和研究工作。
乡村文化的非遗保护与传承
乡村文化的非遗保护与传承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的宝库,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简称非遗)。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乡村文化的非遗保护与传承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非遗保护的重要性非遗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传统技艺、口头传说、传统音乐、传统祭祀等多个方面。
非遗的保护对于维护乡村文化的完整性、传承和创新至关重要。
非遗保护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农村社区文化多样性的维护。
二、面临的挑战1. 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流失到城市寻求机会。
这导致了农村地区非遗技艺的衰退和传承困境。
2. 经济困难:部分非遗传承人的经济收入有限,难以维持传承活动的开展。
缺乏经济支持是非遗保护的一大难题。
3. 文化认同:年轻一代渐渐丧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更倾向于追求时尚和流行文化。
这使得非遗的传承和传统技艺的学习变得艰难。
三、保护与传承的策略1. 教育和培训:加强非遗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培养年轻一代对非遗的兴趣和认同。
学校可以设置非遗相关的选修课程,提供传统技艺的学习机会。
2. 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为非遗传承人提供经济支持和奖励措施。
加大对非遗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非遗的认可度。
3. 社区参与:鼓励农村社区积极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
组织传统节庆活动,开展非遗展览和表演,激发农村居民对非遗的热情。
4. 科技应用:借助科技手段,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例如,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广非遗,通过在线课程、演示视频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非遗。
四、案例分享在江西省某农村地区,一位非遗传承人通过创新,将传统编织技艺与时尚元素结合。
她设计了一系列带有当代风格的编织作品,并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
通过她的努力,不仅传统编织技艺得到了传承与创新,也为农村地区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邵冬梅B090902023
在这学期的课程中,我学习了非遗保护技术这一对于我的专业最重要一门专业课。
虽然整个教学过程换了许多人,而且上课的内容也形式不一。
但所有老师都围绕了关于非遗要我们这一代人去发掘区保护的主题。
作为一名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生我想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既然要在期末结束之际交一篇论文,那么我就说说我的家乡(黑龙江)的非遗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永恒的,对它的研究和保护也将是永远的。
随着黑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诞生,从政府部门到普通百姓,人们开始更加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依据“突出黑龙江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具有代表性及与众不同的历史文化价值,80年以上的传承史,传承谱系清晰,传承人具有代表性,项目处于濒危状况”等标准,最终确定了“宁古塔民间文学”、“五大连池药泉会(圣水节)”、“古驿道站丁习俗”、“秋林里道斯红肠制作技艺”、“海伦剪纸”、“望奎皮影戏”、“鄂伦春族狩猎文化”、“黑龙江传统魔术”、“罕伯岱达尔斡尔族民歌”、“鞑子秧歌”、“满族萨满家祭”和“蒙古族草原赛马”等13个类别的49个项目。
其中,涉及七个少数民族的26个项目,满族8项,鄂伦春族7项、赫哲族5项、蒙古族3项,达尔斡尔族、鄂温克族、朝鲜族各1项。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于2004年春启动。
目前,黑龙江省的“二人转”、“东北大鼓”、“桦皮工艺”、“鱼皮工艺”及一些少数民族的说唱、舞蹈和民俗等9个项目已被列入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保护名录。
下面我就简单的介绍几个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起源、特色。
1、“满族珍珠球”像篮球的运动项目
据五常当地人介绍,珍珠球是满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分布于五常拉林镇及周边区域,其他满族聚集区也能见到。
满族珍珠球历史悠久,最初源于满族人采集珍珠的劳动。
努尔哈赤时代居住白山黑水的满族青年男女,在采珍珠欢庆丰收之际,在陆地上用“绣球”比做大珍珠,竞相往鱼篓里投,投中者预示未来能采到更多的珍珠。
为与风浪搏斗,蛤蚌神化成“蛤蚌精”张开贝壳,防止珍珠被夺走。
至此,一种攻守兼备的满族球类竞技项目诞生。
满族珍珠球是既古老高雅又文明适度的体育竞技活动,具有满族文化传统,目前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在五常等地,人们只有在庆祝民族节日时才玩起这种运动,这对“珍珠球”的发展、传承是非常不利的。
孙主任透露,下一步保护的措施,除了采取通过信息、图像、
图片进行研究等静态保护外,还将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大力开展“珍珠球”活动,把该运动列为学习的体育科目,积极培养此项运动的新传人,让民族民间体育之花常开不败。
2、“桦树皮画”原料制作皆难的工艺品
桦树皮画是在传统的桦树皮制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艺品,它综合了传统的制作桦树皮用品的手段,又增添了新的装饰办法,从手工着色到最终装裱,共有16道工序。
其内大多表现北方少数民族风情及自然风光山水,突出了桦树皮工艺的古朴自然、匠心独运,再加以铁艺、雕刻、上光等工艺,看上去现代感较强。
3、“秋林大列巴”遭受快餐冲击
提起秋林大面包(大列巴),人们就会想起全国都流传着的一句俗语:“哈尔滨一大怪——大面包像锅盖!”的确,这种外壳焦脆,内瓤松软,酒香宜人,风味独特的食品在其百余年的历史传承中,深为市民们所喜爱,并成为哈尔滨这个素有“东方莫斯科”美誉之城的品牌食品。
秋林大面包一度成为哈尔滨的一张名片。
此次,秋林大面包(大列巴)制作技艺进入“非遗”也是众望所归。
4、“哈尔滨红肠”融入百姓生活的美食
哈尔滨红肠作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食品,已经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节假日享用及招待客人的美食。
从红肠的流传沿革,可见哈尔滨这个城市的历史发展脉络,传统食品与时代风云如此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润染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也加重了这座城市的异域风情。
5、“青牛葫芦”讲究绘画雕刻手段的手工艺
“青牛葫芦”指在自然生长的葫芦上使用雕刻绘画手段雕刻、火烫及彩绘出各种图案的工艺品。
其传统制作技艺流传在黑龙江五常一带,已有260年历史。
18世纪中叶清政府移民于此地,古老的葫芦文化随之扎根。
“青牛葫芦”手工技艺受清宫廷绘画影响,设计考究,疏密得当,线条流畅、风格高雅。
落脚于黑龙江却有江南彩艺的风貌,明显与河北和山东民间葫芦工艺截然不同。
6、“女真谱评”记录女真族兴衰史的手抄本
‘女真谱评’是黑龙江双城满族民间故事家马亚川传承与默记其外祖父的手抄本,其中记录了满族祖先女真人的历史传闻与神话传说。
从20世纪90年代被发现,迄今为止依旧是黑龙江流域内唯一的系统完整的女真族原始神话故事集。
7、“方正剪纸”古“纸”已亡新风待兴
人们以往在春节或办喜事时,都喜欢买一幅或自己动手剪一幅剪纸贴在窗上,以图喜
庆、吉祥. 方正剪纸为分布在方正一带的民间剪纸艺术,它既有女真及东北少数民族的粗犷,又有中原剪纸的细致流畅。
方正剪纸种类繁多,有挂钱、墙花、棚花、灯笼花、喜花、鞋花、枕头花及幌花等。
手法分古朴剪法、装饰剪法及套色剪法等。
方正剪纸善于兼收并蓄,汲取不同地域的剪纸精华,而融汇综合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8、“双城皮影戏”后继者寥寥无几
双城皮影戏又称“此地影”。
据《松花江文艺志》记载,清乾隆四十一年(1756年),黑龙江地区已有河北皮影艺人的演出。
1850年前后,河北乐亭皮影艺人张振江和冯兆祥等人进入双城。
河北皮影落地双城后,为适应当地观众的需求,由冀东口音完全改变为东北方言土语,又大量吸收东北二人转的道白说口,采用东北民歌小调和单鼓的音乐腔调,唱腔高亢,表演火爆,风格粗犷,成为黑龙江戏曲最早的剧种之一,在观众中极具影响。
9、“鞑子秧歌”突出“逗”与“浪”的表演形式
“鞑子秧歌”流传于牡丹江宁安一带。
宁安是满族先民肃慎的发详地,满族民间文化艺术蕴藏丰富。
说起“鞑子秧歌”,还在当地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鞑子秧歌”起源于辽金时期,传说在海浪河(牡丹江支流)岸有女真族乌林答部(今海林县石河),“穆昆达”(酋长)是位女性,她率领部落反抗辽使侮辱本族妇女的行为,将辽银牌天使杀掉,辽派兵将女真族乌林答部灭绝。
人们为纪念不屈的女真人,将其事编成秧歌。
10、“五常东北大鼓”面临消亡的危机
五常东北大鼓唱腔曲牌很多,除“小口”、“大口”两个板腔体外,曲牌30多个。
其唱腔结构巧,板式变化俏,三弦伴奏下的女声演唱优雅婉转、清晰亮丽,听来有余音绕梁三日之感,令人陶醉。
黑龙江省共有18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鄂伦春族就占5项;做好该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是传承与弘扬中华各民族文化、提升黑龙江省旅游品质的关键所在。
所以,作为一名本专业的学生更应该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去协助家乡把非遗能流传的更久,保存的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