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教案)第二章1.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3)Word版含解析

(教案)第二章1.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3)Word版含解析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一些现象的观察,感性认识什么样的运动叫波动。

(2)知道机械波的概念,知道其形成的条件,理解其形成的机理。

理解机械波波动过程的特点,知道其传播的是运动形式、能量和信息。

(3)知道机械波的分类及相关概念2、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从感性出发剖析机械波波动的规律,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

(2)通过对机械波形成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和方法,并进一步从根本上理解机械波波动的规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会波动过程之美,体会物理研究的威力(表面上波动过程很复杂,分析后发现它如此简单),体会物理学分析过程的逻辑之美,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多观察,多思考中学生也可以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信。

(2)通过参与模拟波动的过程(人浪),体会与人合作能力的重要性,体会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介绍了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是在机械振动的相关知识基础上进行的。

机械波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主要是因为,它需要学生想象多个质点同时而又不同步的运动,从整体上看,形成波在空间的传播,这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本节课是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是本章教学的基础,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重点、难点和疑点分析1重点: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2难点: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3疑点:波有何意义,波传播的是什么,传递的是什么。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是“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整节课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来展开教学。

如果学生理解了“波是怎样形成和传播的”,那么这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假如通过这节课学生还是无法理解“波是怎样形成和传播的”,那么无论如何这堂课是失败的。

四、教学对象分析由于本节课的知识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碰到不少的困难。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教案)一、教材分析本章《机械波》是在《机械振动》的基础上讲述波的基本知识。

波是一种比较重要而普遍的运动形式,是后续电磁波、光波的基础。

《波的形成与传播》一节是《机械波》的第一节,学好这一节的内容对后续课程波的描述、波的图象、波的各种特性至关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波是一种比较抽象的运动形式,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本节教材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空间想象和逻辑推理能力及联系实际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它需要学生能想象出多个质点同时又不同步的运动从整体上形成波的(空间传播)情景。

教学重点:横波的形成与传播过程的规律。

教学难点:质点振动和波传播的关系。

教学疑点:波传播的是什么?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波的形成与传播。

知道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2)知道横波和纵波,知道波峰和波谷,密部和疏部。

(3)知道机械波,理解机械波传播振动形式,传递能量和信息。

2、能力目标:(1)通过波动模型的建立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想象能力。

(2)根据对机械波模型的分析判断,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1)从波的形成过程中,体会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明确个体动作要服从整体动作,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2)通过观察波的形成过程,体验科学美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体验大自然各种波动的自然美感。

三、教学方法设计:本节课采用实验观察法。

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动手实验及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化的动态情景并提出相关系列问题。

要求学生观察、研究和总结得出结论并能回答相关问题以达到教学的目标要求。

在教学中渗透问题探究式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现代教学理念(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首先让学生观看四个事先拍成录相的演示实验现象课件(水波、随风飘的旗、绳波和电磁波等四种波动情景),让学生观看后对波有个初步印象。

并提出两个问题以引入本节课要完成的教学内容:(1)波是如何形成的?(2)波在传播过程中有哪些规律和特点?2、新课教学(1)实验:老师先演示两个实验(横波发生器和纵波发生器)。

《波的形成和传播》示范教案

《波的形成和传播》示范教案

《波的形成和传播》示范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波的形成和传播的基本原理,通过学习波动现象,使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1.2 教学目标(1)了解波的定义及分类;(2)掌握波的形成和传播条件;(3)学会用波动方程描述波的行为。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实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波的形成和传播规律。

第二章:波的分类和特点2.1 机械波2.1.1 定义: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2.1.2 分类:纵波和横波2.1.3 特点:纵波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相同,横波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

2.2 电磁波2.2.1 定义:电磁波是电磁场在空间中的传播过程。

2.2.2 分类: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2.2.3 特点: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速度恒定为光速。

2.3 声波2.3.1 定义:声波是机械振动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的传播过程。

2.3.2 特点:声波传播需要介质,速度随介质性质变化而变化。

第三章:波的形成和传播条件3.1 波的形成3.1.1 振源:振源是产生波动的源头,可以是简谐振动或非简谐振动。

3.1.2 介质:介质是波传播的媒介,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3.2 波的传播3.2.1 连续介质:连续介质是指介质中任意两点相互连接。

3.2.2 非连续介质:非连续介质是指介质中存在间断现象。

3.2.3 波的传播条件:波在介质中传播需满足连续性和波动方程。

第四章:波动方程及其性质4.1 简谐波的波动方程4.1.1 一维波动方程:y = Acos(kx ωt + φ)4.1.2 二维波动方程:u = Acos(kx ωt + φ)4.2 波动方程的性质4.2.1 波动方程中的各参数含义:A为振幅,k为波数,ω为角频率,φ为初相位。

4.2.2 波动方程的解:波动方程可以表示不同类型的波,如平面波、球面波等。

4.2.3 波动方程的变换:通过变换可以分析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明白机械波的形成进程和产生条件.2.明白机械波的传播特点3.明白机械波的种类——横波和纵波的概念4.明确一维简谐波的几个特点.教具波动演示仪、绳索、音叉、软弹簧、录像带、微机软件.教学进程●引入新课问题 1.请同窗们归纳以前学过的各类运动形式.问题 2.安静的湖面上放一静止的小纸船,如何使之运动(至少提出两种方式).总结: 1.木杆捅 2.石头子碰 3.在湖边水中投放石子.本节咱们学习一种重要而普遍的运动形式——波动.【板书】第一节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新课教学【演示】看录像带.使学生对波有一个初步的熟悉.(1)足球竞赛中看台上的——人浪.(2)大型集体操——红旗飘飘.(3)艺术体操——长绸舞.【演示】(1)抖动长绸.(2)在地面上抖绳索.咱们说波在长绸、绳索上传播,下面以抖绳索为例说明绳波的形成进程.【板书】一、波的形成和传播进程分析.问题:什么缘故会在绳上形成波呢?说明:结合微机模拟演示进行.(1)因为绳的各部份存在彼此作用,在绳的一端发生振动时,会引发相邻部份发生振动,并依次引发更远的部份发生振动.(2)假想把绳分成许多小部份,每一小部份能够看做质点,质点之间有彼此作使劲.质点1在外力的作用下振动起来以后,带动质点2振动,只是质点2开始振动的时刻比质点1要迟一些.(3)如此依次带动下去,后一个质点总比前一个迟一些开始振动,于是振动慢慢传播开去,从整体上看形成凹凸相间的波.【板书】1.绳索各部份看成许多质点组成,各部份之间存在着彼此作用的弹力.2.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后一个质点比前一个质点掉队一段时刻,质点依次被带动.3.振动的形式传播出去形成波.【演示】纵波(软弹簧)演示.问题:波在弹簧上的传播和在绳索上的传播(绳波)有什么区别?说明:绳波——各个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波形为凹凸相间的形状.(波峰,波谷) 纵波——各个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波形为疏密相间的形状.(疏部,密部)【板书】二、波的种类(从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上看)1.横波:各个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2.纵波:各个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问题:声波为何种波?【演示】音叉振动产生声波.说明:1.形成进程:振动的音叉,它的叉股向一侧振动时,紧缩临近的空气,使这部份空气变密,叉股向另一侧振动时,这部份空气又变疏,这种疏密相间的状态向别传播,形成声波.声波传入人耳,使鼓膜振动,就引发声音的感觉.2.声波为纵波.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问题:请同窗们通过以上几个例子分析波的产生条件.说明:1.介质——借以传播波的物质.2.波源——维持持续振动的物体.3.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板书】三、波的产生条件.1.介质——借以传播波的物质.2.波源——维持持续振动的物体.【板书】四、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问题:波是不是只向一个方向传播?说明:1.波向四面八方传播,空间立体化.2.本章研究由简谐振动而在一条直线上形成的波称一维简谐波.问题:一维简谐波有何特点?【板书】五、一维简谐波特点:问题: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离波源不同远近的质点振动情形有何区别?【板书】1.各质点振幅、周期相同且和波源相同.2.沿波的传播方向上,离波源越远的质点振动越滞后.问题:各质点沿波的传播方向是不是移动?【板书】3.各质点只在自平稳位置周围振动,并非随波迁移.问题:小船由静止运动起来且做简谐振动说明了什么?【板书】4.波向别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和能量.●巩固练习1.机械振动在________传播形成机械波,它是传播________的一种方式.机械彼的产生条件是(1)________(2)________.2.从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上看,机械波分为横渡和纵波.横波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纵波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业温习本节课文,明确波的形成进程和波的种类及一维简谐波的特点.参考题1.关于机械波的论述,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在机械波的形成进程中,介质中的质点随波一路发生迁移B.介质中的质点不随波一路发生迁移,只是在平稳位置周围沿波的传播方向往复振动C.机械波传播的是机械振动这种运动形式D.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是相同的2.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B.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C.振源的振动速度和波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D.若是振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的波动也就当即停止说明1.本节的重点是波的形成进程分析.教学进程中可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和演示来完成.在教学中应注意师生双边活动,注意引导.2.做好演示是本节课可否成功的关键.3.结合微机模拟演示绳波的形成进程的图示,既是明白得本节内容又是学习后几节内容的基础,必然要认真对待.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明白机械波的形成进程和产生条件.2.明白机械波的传播特点3.明白机械波的种类——横波和纵波的概念4.明确一维简谐波的几个特点.教具波动演示仪、绳索、音叉、软弹簧、录像带、微机软件.教学进程●引入新课问题 1.请同窗们归纳以前学过的各类运动形式.问题 2.安静的湖面上放一静止的小纸船,如何使之运动(至少提出两种方式).总结: 1.木杆捅 2.石头子碰 3.在湖边水中投放石子.本节咱们学习一种重要而普遍的运动形式——波动.【板书】第一节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新课教学【演示】看录像带.使学生对波有一个初步的熟悉.(1)足球竞赛中看台上的——人浪.(2)大型集体操——红旗飘飘.(3)艺术体操——长绸舞.【演示】(1)抖动长绸.(2)在地面上抖绳索.咱们说波在长绸、绳索上传播,下面以抖绳索为例说明绳波的形成进程.【板书】一、波的形成和传播进程分析.问题:什么缘故会在绳上形成波呢?说明:结合微机模拟演示进行.(1)因为绳的各部份存在彼此作用,在绳的一端发生振动时,会引发相邻部份发生振动,并依次引发更远的部份发生振动.(2)假想把绳分成许多小部份,每一小部份能够看做质点,质点之间有彼此作使劲.质点1在外力的作用下振动起来以后,带动质点2振动,只是质点2开始振动的时刻比质点1要迟一些.(3)如此依次带动下去,后一个质点总比前一个迟一些开始振动,于是振动慢慢传播开去,从整体上看形成凹凸相间的波.【板书】1.绳索各部份看成许多质点组成,各部份之间存在着彼此作用的弹力.2.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后一个质点比前一个质点掉队一段时刻,质点依次被带动.3.振动的形式传播出去形成波.【演示】纵波(软弹簧)演示.问题:波在弹簧上的传播和在绳索上的传播(绳波)有什么区别?说明:绳波——各个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波形为凹凸相间的形状.(波峰,波谷) 纵波——各个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波形为疏密相间的形状.(疏部,密部) 【板书】二、波的种类(从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上看)1.横波:各个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2.纵波:各个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问题:声波为何种波?【演示】音叉振动产生声波.说明:1.形成进程:振动的音叉,它的叉股向一侧振动时,紧缩临近的空气,使这部份空气变密,叉股向另一侧振动时,这部份空气又变疏,这种疏密相间的状态向别传播,形成声波.声波传入人耳,使鼓膜振动,就引发声音的感觉.2.声波为纵波.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问题:请同窗们通过以上几个例子分析波的产生条件.说明:1.介质——借以传播波的物质.2.波源——维持持续振动的物体.3.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板书】三、波的产生条件.1.介质——借以传播波的物质.2.波源——维持持续振动的物体.【板书】四、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问题:波是不是只向一个方向传播?说明:1.波向四面八方传播,空间立体化.2.本章研究由简谐振动而在一条直线上形成的波称一维简谐波.问题:一维简谐波有何特点?【板书】五、一维简谐波特点:问题: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离波源不同远近的质点振动情形有何区别?【板书】1.各质点振幅、周期相同且和波源相同.2.沿波的传播方向上,离波源越远的质点振动越滞后.问题:各质点沿波的传播方向是不是移动?【板书】3.各质点只在自平稳位置周围振动,并非随波迁移.问题:小船由静止运动起来且做简谐振动说明了什么?【板书】4.波向别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和能量.●巩固练习1.机械振动在________传播形成机械波,它是传播________的一种方式.机械彼的产生条件是(1)________(2)________.2.从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上看,机械波分为横渡和纵波.横波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纵波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业温习本节课文,明确波的形成进程和波的种类及一维简谐波的特点.参考题1.关于机械波的论述,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在机械波的形成进程中,介质中的质点随波一路发生迁移B.介质中的质点不随波一路发生迁移,只是在平稳位置周围沿波的传播方向往复振动C.机械波传播的是机械振动这种运动形式D.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是相同的2.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B.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C.振源的振动速度和波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D.若是振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的波动也就当即停止说明1.本节的重点是波的形成进程分析.教学进程中可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和演示来完成.在教学中应注意师生双边活动,注意引导.2.做好演示是本节课可否成功的关键.3.结合微机模拟演示绳波的形成进程的图示,既是明白得本节内容又是学习后几节内容的基础,必然要认真对待.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明白机械波的形成进程和产生条件.2.明白机械波的传播特点3.明白机械波的种类——横波和纵波的概念4.明确一维简谐波的几个特点.教具波动演示仪、绳索、音叉、软弹簧、录像带、微机软件.教学进程●引入新课问题 1.请同窗们归纳以前学过的各类运动形式.问题 2.安静的湖面上放一静止的小纸船,如何使之运动(至少提出两种方式).总结: 1.木杆捅 2.石头子碰 3.在湖边水中投放石子.本节咱们学习一种重要而普遍的运动形式——波动.【板书】第一节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新课教学【演示】看录像带.使学生对波有一个初步的熟悉.(1)足球竞赛中看台上的——人浪.(2)大型集体操——红旗飘飘.(3)艺术体操——长绸舞.【演示】(1)抖动长绸.(2)在地面上抖绳索.咱们说波在长绸、绳索上传播,下面以抖绳索为例说明绳波的形成进程.【板书】一、波的形成和传播进程分析.问题:什么缘故会在绳上形成波呢?说明:结合微机模拟演示进行.(1)因为绳的各部份存在彼此作用,在绳的一端发生振动时,会引发相邻部份发生振动,并依次引发更远的部份发生振动.(2)假想把绳分成许多小部份,每一小部份能够看做质点,质点之间有彼此作使劲.质点1在外力的作用下振动起来以后,带动质点2振动,只是质点2开始振动的时刻比质点1要迟一些.(3)如此依次带动下去,后一个质点总比前一个迟一些开始振动,于是振动慢慢传播开去,从整体上看形成凹凸相间的波.【板书】1.绳索各部份看成许多质点组成,各部份之间存在着彼此作用的弹力.2.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后一个质点比前一个质点掉队一段时刻,质点依次被带动.3.振动的形式传播出去形成波.【演示】纵波(软弹簧)演示.问题:波在弹簧上的传播和在绳索上的传播(绳波)有什么区别?说明:绳波——各个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波形为凹凸相间的形状.(波峰,波谷) 纵波——各个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波形为疏密相间的形状.(疏部,密部) 【板书】二、波的种类(从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上看)1.横波:各个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2.纵波:各个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问题:声波为何种波?【演示】音叉振动产生声波.说明:1.形成进程:振动的音叉,它的叉股向一侧振动时,紧缩临近的空气,使这部份空气变密,叉股向另一侧振动时,这部份空气又变疏,这种疏密相间的状态向别传播,形成声波.声波传入人耳,使鼓膜振动,就引发声音的感觉.2.声波为纵波.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问题:请同窗们通过以上几个例子分析波的产生条件.说明:1.介质——借以传播波的物质.2.波源——维持持续振动的物体.3.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板书】三、波的产生条件.1.介质——借以传播波的物质.2.波源——维持持续振动的物体.【板书】四、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问题:波是不是只向一个方向传播?说明:1.波向四面八方传播,空间立体化.2.本章研究由简谐振动而在一条直线上形成的波称一维简谐波.问题:一维简谐波有何特点?【板书】五、一维简谐波特点:问题: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离波源不同远近的质点振动情形有何区别?【板书】1.各质点振幅、周期相同且和波源相同.2.沿波的传播方向上,离波源越远的质点振动越滞后.问题:各质点沿波的传播方向是不是移动?【板书】3.各质点只在自平稳位置周围振动,并非随波迁移.问题:小船由静止运动起来且做简谐振动说明了什么?【板书】4.波向别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和能量.●巩固练习1.机械振动在________传播形成机械波,它是传播________的一种方式.机械彼的产生条件是(1)________(2)________.2.从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上看,机械波分为横渡和纵波.横波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纵波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业温习本节课文,明确波的形成进程和波的种类及一维简谐波的特点.参考题1.关于机械波的论述,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在机械波的形成进程中,介质中的质点随波一路发生迁移B.介质中的质点不随波一路发生迁移,只是在平稳位置周围沿波的传播方向往复振动C.机械波传播的是机械振动这种运动形式D.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是相同的2.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B.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C.振源的振动速度和波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D.若是振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的波动也就当即停止说明1.本节的重点是波的形成进程分析.教学进程中可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和演示来完成.在教学中应注意师生双边活动,注意引导.2.做好演示是本节课可否成功的关键.3.结合微机模拟演示绳波的形成进程的图示,既是明白得本节内容又是学习后几节内容的基础,必然要认真对待.。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教学设计 高二上学期物理教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教学设计  高二上学期物理教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章《机械波》是在《机械振动》的基础上讲述波的基本知识。

波是一种非常重要而普遍的运动形式,机械波是后续学习电磁波、光波的基础。

《波的形成与传播》一节是《机械波》的第一节,学好这一节的内容对后续课程波的描述、波的图象、波的各种特性至关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学生完成了《机械振动》的学习,建立了机械振动的概念,认识了机械振动的规律,掌握了描述机械振动的方法,为学习机械波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知道机械波的概念及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2)知道机械波的分类,知道横波和纵波的特点。

(3)能从局部和整体把握振动和波的关系。

(4)理解机械波是“振动形式的传播”,是传播信息和能量的一种方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现象,建立机械波的概念;(2)通过视频,动画模拟,理解机械波的实质,及产生条件。

(3)通过解决问题落实所学知识,提升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2)感受波在传播信息和预防灾害方面的作用。

(3)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提升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横波的形成与传播过程的规律。

2、教学难点:质点振动和波传播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索和课件辅助教学六,教学资源PPT课件、gif图片、视频等。

七,教学过程引入:1,播放视频《李玉刚的舞绣表演》。

2,观看生活中的机械波图片。

提问:什么是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了机械波。

提问:机械波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观看视频:《声音的形成与传播》波源和介质。

(强调:有机械振动不一定有机械波,但有机械波一定有机械振动。

)提问:机械波是怎样形成,传播的呢?讲解:绳波的形成过程:1.绳子各部分看成许多质点组成,各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弹力.2.前一个质点带动后一个质点,后一个质点摸仿前一个质点,后一个质点比前一个质点振动迟.3.振动的形式传播出去形成波.观看动图gif: 横波的形成与传播提问:机械波在传播什么呢?观看图片讲解:传播机械振动的形式,能量,信息。

物理教案二: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

物理教案二: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

物理教案二: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一、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波的基本概念。

2.了解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的基本原理。

3.掌握机械波的传播公式和波速公式。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的基本原理。

2.掌握机械波的传播公式和波速公式。

三、教学内容1.机械波的基本概念机械波是由弹性介质传播的波,弹性介质是指能够变形后恢复原状的物质,如空气、水、金属等。

机械波可以分为纵波和横波。

纵波是指波动方向和能量传播方向相同的波,如声波。

横波是指波动方向和能量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如水波和光波。

机械波的特点是需要在物质中传播,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机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2.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的基本原理机械波的形成是由于物质中的粒子受到振动,从而使振源周围的粒子发生振动,引起机械波的产生。

机械波的传播是由于振源周围的粒子受力而发生位移,位移又传递给相邻的粒子,形成机械波的传播。

机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系数有关。

传播速度越快,介质的密度越小,弹性系数越大。

3.机械波的传播公式和波速公式机械波的传播公式为:y = A sin(ωt - kx + φ),其中y为波的振幅,A为最大振幅,ω为角频率,k为波数,x为位置坐标,t为时间,φ为初相角。

机械波的波速公式为:v = fλ,其中v为波速,f为频率,λ为波长。

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机械波的基本概念、形成和传播原理、传播公式和波速公式等。

2.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深入理解机械波的物理本质。

3.交互讨论: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能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加深对机械波的理解和认识。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能够:1.了解机械波的基本概念。

2.了解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的基本原理。

3.掌握机械波的传播公式和波速公式。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学习教案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学习教案
认真理解波的传播实质,是正确解答本题 的关键.
第十九页,共39页。
第18页/共38页
关于机械波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机械振动,一定产生机械波 B.后振动的质点总是跟着(gēn zhe)先振动的质点
重复振动,只是时间落后一步
C.参与振动的质点都有相同的频率 D.机械波是介质随波迁移,也是振动能量的传递
以石子击水点为中心,振动(波浪)远离中 心向四周传播,直到很远
提问:绳子一端固定,手拿另一端水平拉直,上下抖动 .看到什么现象?
看到一列凸凹相间的波形(振动形式)向绳子的另一端传去
第二页,共39页。
第1页/共38页
手拿绳的一端上下振动时,细绳端点的振动就会带动 (dàidòng)端点附近各质点的振动,附近各点的振动又 带动(dàidòng)较远质点的振动,于是就形成在细绳上 由近及远的波。可见,波传递的是运动形式和能量。
第三十八页,共39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37页/共38页
感谢您的观看(guānkàn)。
第三十九页,共39页。
第38页/共38页
机械波的形成(xíngchéng)和传播
会计学
1
第一页,共39页。
复习(fùxí)提问:
提问:什么(shén me)是机械振动?什么(shén me)是简谐运
机械振动: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fùjìn)的往复运动. 简谐运动: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 衡位置的力的作用下的振动.
提问:向平静水中,投石子会看到什么现象?
(3)振动是形成波动的必要条件,但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动 .
(4)波动是振动形式(信息)的传播过程.
第三十三页,共39页。
第32页/共38页

6选修3-4 第十二章 机械波-波的形成与传播-教案

6选修3-4 第十二章 机械波-波的形成与传播-教案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我们接触到一种广泛存在的运动形式——波动,请同学们再举出几个有关波的例子,水波、声波、地震波等等。

水波、声波、地震波都是机械波,无线电波、光波都是电磁波。

这一章我们学习机械波的知识,以后还会学习电磁波的知识。

二、知识讲解课程引入:我们之前学过的直线运用、圆周运动一样,都是我们自然界广泛存在的运动形式。

我们把水波、绳波、声波这些波动都叫做机械波,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机械波的知识。

首先一起来学习机械波的第一节内容:波的形成和传播。

绳波的演示:将绳子的一端固定,用手握住绳子的另一端抖动绳子,产生一列凹凸相间的波在绳子上传播。

用手抖动绳子为绳子动起来提供动力和能量,所以从刚才的现象中我们可以知道:要形成人浪的波动,就要让一名同学先运动,他就是波形成的一个必备条件,同理手也是绳波形成的条件,我们把这个条件叫做波源。

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波源空气作为一种有弹性的物质,可以传递来自声源的作用力,将振动最终传播到耳中,使我们听到声音。

我们把像空气这种能够传递相互作用的物质叫做介质。

因此波形成的另一个必备条件是:介质只要具备了波产生的两个条件:波源与介质,波就可以产生了。

波源的振动带动和它相连的介质的振动。

而由于介质能发生相互作用,使得与这部分相连的部分也开始振动,依次传递便形成了波。

1、从振动的先后角度来看,沿波的传播方向,介质中各质点由波源开始由近及远依次开始振动;2、对于介质中的各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做机械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这说明波传播的不是介质中的各质点,那传播的究竟是什么呢?我们看到的只是前一个质点的振动会依次传递给后面的质点,所以波传播的是波源的振动形式。

3、由于振动是有能量的,所以传播的也是能量。

考点/易错点3、机械波的分类波的方向与振动方向相互垂直;弹簧波传播的方向与振动方向相互平行,我们把像绳波这样,波传播的方向与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波,叫做横波;把像弹簧波这样,波传播的方向与振动方向相互平行的波,叫做纵波。

1.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教科版选修3-4教案

1.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教科版选修3-4教案

1.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教科版选修3-4教案一、课堂目标1.理解机械波的定义和特征,掌握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规律;2.了解常见的机械波类型,如横波和纵波;3.掌握波的图像表示方法,如波的实物图和波形图;4.能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机械波的特性。

二、教学重点1.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规律;2.横波和纵波的特征和区别;3.波的图像表示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准确分析机械波的特性;2.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机械波;3.如何绘制波的图像表示方法。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案例分析;3.实验演示。

五、教学内容1. 机械波的定义和特征机械波是指以弹性介质为媒介的波动,在传播过程中介质内质点做的振动是被逐渐传递的,而介质本身并没有向远处传递。

机械波的有一系列特征,如振幅、波长、周期、频率等,它们都是衡量机械波的重要指标。

2.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规律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符合一定规律,如波的叠加原理、波的反射、波的折射等。

课堂上将通过实例演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规律,并掌握其应用方法。

3. 横波和纵波的特征和区别横波和纵波是机械波的两种基本类型,它们在传播过程中的介质颗粒振动方向不同。

横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于颗粒振动方向,而纵波的传播方向和颗粒振动方向相同。

学生需要深刻理解横波和纵波的特征和区别,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4. 波的图像表示方法波的图像表示方法有很多种,如波的实物图、波形图等。

这些图像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波的特性,并能够进行波的分析和计算。

5. 实验演示实验演示是本次课堂的重要内容,通过实验数据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机械波的特性,并能够深入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六、教学实施1.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实验设备(如弹簧振子)、课件资料等;2.课堂教学:教师进行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实验演示,并进行相关实验操作,引导学生对机械波的认识和理解;3.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行波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教学设计1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教学设计1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教学设计【内容出处】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4 §2.1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课标要求】通过观察,认识机械波是振动传播的形式和能量传播的的形式。

能区别横波和纵波。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具备运动学的基础知识及质点振动的特点和规律的知识,但尚未涉及波动的知识。

因此,本节课从研究质点的振动为出发点,去认识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使学生顺利的掌握新知识。

通过学生亲身实验,观察实验,引导分析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思维”、“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学习目标】1.阅读教材认识机械波的概念。

2.通过彩带波的形成实验探究理解机械波的概念,明确机械波的形成条件。

3.通过绳波的形成和传播实验探究掌握机械波的传播特点。

4.通过实验探究和阅读教材认识横波和纵波的概念及波峰、波谷、密部和疏部的定义。

【评价任务】1.指出教材所述机械波的概念2.讨论总结出机械波的形成条件3.讨论总结出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原因4.讨论总结出机械波的传播特点5.独立完成课堂练习1、2、3,并上台交流解题思路6.独立完成课后检测题【学法建议】1.通过阅读教材认识基本概念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各概念、机械波的形成条件和传播特点【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1.复习机械振动的概念及特点,受迫振动的概念及特点2.阅读教材P22-24了解身边的机械波,并思考自己通过这一节想学到些关于机械波的哪些知识。

二、新课学习(一)机械波的概念:活动1:阅读教材P23找出机械波的概念活动2:探究彩带波的形成和传播理解机械波的概念(二)机械波的形成条件:活动1:由活动2讨论总结机械波的形成条件活动2:根据机械波的形成条件分析声波是机械波的原因(三)机械波的传播特点:活动1:探究绳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并讨论总结出“振动为什么在介质中传播?”这个问题的答案活动2:草稿纸上画出绳波的形成过程图,并交流展示活动3:讨论总结出机械波的传播特点,并交流活动4:独立完成课堂练习1和2,并上台交流解题思路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有机械振动,必然有机械波B. 有机械波,必然有机械振动C. 形成波的各个质点,其振动频率都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D. 波向前传播时,各个质点也必然跟随波一起向前运动练2:对形成机械波的各个质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来回振动B. 相邻两质点间必然存在相互作用力C. 波源停止振动时,介质中的波动也立即停止D. 各质点的振动周期都取决于波源,波源的振动周期和质点的振动周期必然相等(四)波的分类:活动1:回顾彩带波和绳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并观察弹簧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认识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关系的不同活动2:阅读教材P23-24弄清横波和纵波的概念活动3:立完成课堂练习3,并上台交流解题思路练3:关于横波和纵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横波B. 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纵波C. 横波有波峰和波谷,纵波有密部和疏部D. 横波中质点不随波迁移,纵波中质点随波迁移(五)总结交流这节课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第一节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三、课后检测1.下列对机械波的认识正确的是()A.形成机械波一定要有波源和介质B.波源做简谐运动形成的波中,各质点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C.横波向右传播时,处于波峰的质点也向右迁移D.机械波向右传播时,右方的质点比左方的质点早一些振动2.关于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横波中二者方向有时相同B.在横波中二者方向一定不同C.在纵波中二者方向有时相同D.在纵波中二者方向一定不同3.如图是一列沿着绳向右传播的绳波波形,此时波刚传到B点,由图可判断波源A点开始的振动方向是()A.向左B.向右C.向下D.向上4.一列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则关于质点A的受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2-1-6A.如果波向右传播,则质点A受到向上的作用力B.如果波向右传播,则质点A受到向下的作用力B .如果波向左传播,则质点A 受到向上的作用力D .如果波向左传播,则质点A 受到向下的作用力5.图12-1-8a 中有一条均匀的绳,1、2、3、4、…是绳上一系列等间隔的点.现有一列简谐横波沿此绳传播.某时刻,绳上9、10、11、12四点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如图b 所示(其他点的运动情况未画出),其中点12的位移为零,向上运动,点9的位移达到最大值.试在图c 中画出再经过34周期时点3、4、5、6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其他点不必画.(图c 的横、纵坐标与图a 、b 完全相同)【 学后反思 】1、这一节你还有哪些知识不太理解?2、这一节还有哪些题你处理起来还有困难?。

第一节_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学案

第一节_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学案

第一节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学习目标】1、知道机械波的定义及形成条件2、理解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能量和信息,质点不随波移动3、会区分横波和纵波,理解振动和波动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1、定义:2、形成条件:3、形成原因:4、机械波传播的是、、,质点不随波移动各质点起振方向与波源各质点振动频率与波源频率二、横波:横波只能在中传播,如绳波纵波纵波在固液气中均可传播,如弹簧波、声波注:地震波既有横波也有纵波三、简谐波:四、振动和波动的关系1、振动是波动的,波动时振动在2、二者都是【例题1】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B、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C、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后一质点的振动,后一质点的振动必定落后于前一质点D、各质点随波的传播而迁移【练习1】一同学不小心把一只排球打入湖中为使排球能漂回岸边,这位同学不断将石头抛向水中,圆形波纹一圈圈的向外传播。

(1)能否借助石块激起的水波把排球冲到岸边?说明理由(2)关于此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波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波源和介质B、波动过程是介质质点由近及远移动的过程C、波动过程是能量由近及远传递的过程D、波源与介质质点都是自由振动【例题2】机械波按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的关系可分为横波和纵波(1)关于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横波中二者方向有时相同B、在横波中二者方向一定不同C、在纵波中二者方向有时相同D、在纵波中二者方向一定不同(2)如图所示,若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a点时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一质点,则质点a的振动方向一定上下振动吗?a. X 【练习2】区分横波和纵波是根据()A、是否沿水平方向传播B、质点振动方向和波传播方向的远近C、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方向D、质点振动的快慢【作业】创新设计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基础自测1-4题知能综合训练1-11题,12题选作有能力同学参看例题3。

机械波教案 -完整版教学设计

机械波教案 -完整版教学设计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知道直线上机械波的形成过程⑵知道什么是横波,波峰和波谷⑶知道什么是纵波,密部和疏部⑷知道“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知道波在传播运动形式的同时也传递了能量2、能力目标:⑴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认真、一丝不苟做实验的品质,进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教学重点与难点]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传播规律[教学方法]实验探索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具]丝带、水平悬挂的长弹簧、音叉、自制CAI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电脑播放录像:生活中一个水波现象。

引入波是一种常见现象。

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波的现象?回答:绳上的波,声波,地震波,无线电波等(中的若干个)教师:补充上述回答,并演示“绳上的波,声波”。

由此说明波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现象,并列举一些波的应用,如声音的反射,电磁波传递信号等,说明学习波的意义。

本章研究这种波的特性,这节课先学习波的产生与传播。

二.新课教学板书:一、波的产生与传播自制课件演示:横波右.swf 模似绳上的波问:每一个质点各做什么样的运动共同得出结论:⑴每个质点都在某一位置附近运动问:为什么第一个质点运动后,以后的质点为什么也会动起来?共同得出结论:⑵绳上各质点之间必须有力的作用问:各个质点的运动一样吗?共同得出结论:⑶后面的质点都与前面的质点具有相同的运动形式,但都要落后一点 问:波有没有向前传播共同得出结论:⑷波的形状在向前传播,振动的形式向前传播了板书:振动形式的传播形成了波教师:在绳子上,如果振源不做上述运动,而作前后振动,还会形成波吗?为什么? 换成弹簧做这样的实验,会不会形成波?为什么?学生回答:绳上无法形成波,弹簧上则可以演示:弹簧中的纵波教师说明:地震波既有横波,也有纵波板书:三、机械波板书:⑴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⑵产生条件:振源与传播振动的介质 横波:质点运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波峰与波谷 例如:绳上的波纵波:质点运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平行密部与疏部 板书:波的分类:⑶机械波的特点:①波传播过程中质点并不随波迁移②前一质点的振动总是与后一质点一样,落后于后一质点的振动③波是传播振动的运动形式和能量的一种方式思考1:机械波中,某一质点振动的周期与振源的周期相同吗?为什么思考2:当振源停止振动后,介质中波会立即停止吗?为什么?三.课堂小结1.机械产生的条件是、。

高中物理教案: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高中物理教案: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高中物理教案: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一、引言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机械波的基本特征、产生原因和传播规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并提供相应教案。

二、机械波的产生1. 机械波的定义和特征a. 机械波是指由质点振动引起周围介质中物理量的连续传递。

b. 机械波有振幅、频率、周期等基本特征。

2. 机械波的形成条件a. 振源:通过周期性振动或冲击运动使介质发生变形。

b. 弹性介质:有弹簧性或柔软可变形。

3. 产生常见机械波单元a. 弹性体波单元:例如弦上的驻立波。

i. 相速度对称法进行介绍和推导。

ii. 实验掌握弦上驻立波谐振模式节点与反节点位置规律。

b. 气体波单元:例如空气中的声波。

i. 音叉实验来说明机械波在气体中的传播特点。

三、机械波的传播1. 机械波传播的两种形式a. 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能量传递方向相同,例如弹簧上的纵波。

i. 弹簧模型演示纵波产生和传播过程。

b. 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能量传递方向垂直,例如水面上的横波。

i. 实验通过水面扬升法进行观察和分析。

2. 机械波的速度和周期a. 速度公式推导:v = λfb. 声速测量实验来理解速度、频率和波长之间的关系。

3. 机械波单元间干涉与叠加a. 干涉、叠加基本概念介绍。

b. 条件反射法进行光在薄膜上干涉模拟实验。

c. Irwin Hall实验:通过使用多个音源演示声音的干涉现象。

四、教案指导1. 教学目标:a. 了解机械波的产生原因和基本特征。

b. 掌握机械波传播规律,能够计算速度、频率和波长之间的关系。

c. 能够观察和分析机械波单元的干涉和叠加现象。

2. 教学内容:a. 概念讲解:介绍机械波的定义、特征、产生条件等。

b. 实验演示:通过具体实验来观察机械波单元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c. 计算练习:引导学生根据公式计算速度、频率和波长等相关参数。

1.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教科版选修3-4教案

1.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教科版选修3-4教案

1.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教科版选修3-4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波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分类。

2.理解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3.掌握机械波的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的原理与特点。

2.教学难点:机械波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三、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好教学讲稿、教学案例、学科课件等资料。

2.学生准备好笔记本、集中注意力备课。

四、教学过程1. 知识引入教师通过实验或视频等方式先让学生感受一下空气、水、土地等被振动时的形成情况,引起学生对机械波的兴趣,进而介绍机械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知识讲解根据学科教材的内容,教师对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原理进行讲解,教师需要结合案例、图片、动画等资源,加深学生对机械波的理解。

3. 实验演示利用实验装置进行机械波的演示和观察,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机械波的物理本质和特点。

4. 课堂练习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机械波多种类型计算例题,以帮助学生掌握机械波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是由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包括课堂表现、课堂作业、考试成绩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拓展阅读1.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机制2.机械波性质的应用3.机械波的种类和特点4.机械波与电磁波5.机械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布置1.教师布置练习机械波计算的作业,督促学生加强练习和巩固。

2.教师布置学习心得总结作业。

八、教学总结本课程是教科版选修3-4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教案,着重讲解了机械波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分类,进而介绍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机械波的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

希望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学习能力提升有所帮助。

10.1.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初中 物理教案)

10.1.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初中 物理教案)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一、教学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1)明确机械波的产生条件;(2)掌握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波动传播过程的特征;(3)了解机械波的种类极其传播特征;(4)掌握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包括波长、频率、波速)。

2.要重视观察演示实验,对波的产生条件及形成过程有全面的理解,同时要求学生仔细分析课本的插图。

3.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方要重视引导和自觉培养正确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是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描述;2.难点是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描述。

三、教具1.演示绳波的形成的长绳;2.横波、纵波演示仪;3.描述波的形成过程的挂图。

四、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学习过的机械振动是描述单个质点的运动形式,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由大量质点构成的弹性媒质的整体的一种运动形式——机械波。

(二)教学过程设计1.机械波的产生条件例子——水波:向平静的水面投一小石子或用小树枝不断地点水,会看到水面上一圈圈起伏不平的波纹逐渐向四周传播出去,形成水波。

演示——绳波:用手握住绳子的一端上下抖动,就会看到凸凹相间的波向绳的另一端传播出去,形成绳波。

以上两种波都可以叫做机械波。

(1)机械波的概念: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就形成机械波(2)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振源和介质。

振源——产生机械振动的物质,如在绳波中的手的不停抖动就是振源。

介质——传播振动的媒质,如绳子、水。

2.机械波的形成过程(1)介质模型:把介质看成由无数个质点弹性连接而成,可以想象为(图1所示)(2)机械波的形成过程:由于相邻质点的力的作用,当介质中某一质点发生振动时,就会带动周围的质点振动起来,从而使振动向远处传播。

例如:图2表示绳上一列波的形成过程。

图中1到18各小点代表绳上的一排质点,质点间有弹力联系着。

图中的第一行表示在开始时刻(t=0)各质点的位置,这时所有质点都处在平衡位置。

其中第一个质点受到外力作用将开始在垂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设振动周期为T,则第二行表示经过T/4时各质点的位置,这时质点1已达到最大位移,正开始向下运动;质点2的振动较质点1落后一些,仍向上运动;质点3更落后一些,此时振动刚传到了质点4。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学设计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学设计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章《机械波》是在《机械振动》的基础上讲述波的基本知识。

波是一种比较重要而普遍的运动形式,是后续电磁波、光波的基础。

《波的形成和传播》一节是《机械波》的第一节,学好这一节的内容对后续课程波的描述、波的图象、波的各种特性至关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波是一种比较抽象的运动形式,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本节教材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空间想象和逻辑推理能力及联系实际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它需要学生能想象出多个质点同时又不同步的运动从整体上形成波的(空间传播)情景。

2学情分析学生对本节的活动中所涉及的问题能有感性认识,但认识深度恐有不够。

其次,学生可能会对活动本身投入较多而忽略了相关问题。

另外,要求学生从活动中提炼出相关概念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3设计思想本课波的形成和描述(第一课时)以原子弹爆炸,昆虫撞蜘蛛网视频引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接着从生活现象引进机械波,从学生整体发展出发,采用学生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发出声波时声带的振动就是声波的振源,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同时,还在其间引入学生活动,用“人浪”模拟绳波的形成,使学生亲身体验质点间的相互作用是机械波形成和传播的关键,通过相互作用达到能量的传递,并以此为依据从力学和运动学两个角度说明横波、纵波的区分,完成课堂练习,加深理解并掌握机械波传播的特征。

4核心素养(一)物理观念:1、知道机械波的概念,知道其形成的条件2、理解机械波传播过程的特点,知道其传播的是运动形式、能量和信息。

3、知道机械波的分类及相关概念。

(二)科学思维:1.通过分组讨论与课件、视频等从感性出发剖析机械波波动的规律,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归纳能力。

2.通过对机械波形成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和方法,并进一步从根本上理解机械波的传播过程及特点。

(三)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参与模拟绳波的过程,从波的形成过程中,体会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明确个体动作要服从整体动作,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学设计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学设计
视频二:《新贵妃醉酒》李玉刚
在上面两个简单的例子中,我们接触到一种广泛存在的运动形式一一波动,
1、请同学们再举出几个有关波的例子。(学生
举例,活跃气氛;让学生在大量生活实例中感触波的存在,增强感性认识。)
2、大家听说过地震吗?水波、声波、地震波都是机械波,无线电波、光波都是电磁波。
这一章我们学习机械波的知识,以后还会学习
电磁波的知识。
1、水波、声波、无线电波、光波。
2、地震波。
5
分钟
【新课讲解】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演示]找五名学生互动演示波的形成与传播。
1、波产生需要怎样的条件呢?
2、波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什么会后不同的波形?波传播的是什么呢?
1、波产生的条件:①波源,②介质。
2、波传播了信息、能量、振动形式等。
5
分钟
通过本节学习,要学生了解物理的神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传播规律
难点: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传播规律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和计算机辅助教学
四【教具准备】
丝带、波动演示箱、水平悬挂的长弹簧、音叉

[演示]视频一:《万物生》萨顶顶。
②各质点的振动沿竖直方向,波的传播沿水平方向,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③质点不沿波的传播方向迁移。
这种波叫做横波,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
分钟
2、纵波
实验(二),观察弹簧上产生的疏密相间的波。
实验步骤:
(1)、拨动水平悬挂的柔软长弹/端,产生一列疏密相间的波沿弹簧传播。
§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章《机械波》是在《机械振动》的基础上讲述波的基本知识。

波是一种比较重要而普遍的运动形式,是后续电磁波、光波的基础。

《波的形成与传播》一节是《机械波》的第一节,学好这一节的内容对后续课程波的描述、波的图象、波的各种特性至关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波是一种比较抽象的运动形式,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本节教材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空间想象和逻辑推理能力及联系实际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它需要学生能想象出多个质点同时又不同步的运动从整体上形成波的(空间传播)情景。

教学重点:横波的形成与传播过程的规律。

教学难点:质点振动和波传播的关系。

教学疑点:波传播的是什么?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波的形成与传播。

知道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2)知道横波和纵波,知道波峰和波谷,密部和疏部。

(3)知道机械波,理解机械波传播振动形式,传递能量和信息。

2、能力目标:
(1)通过波动模型的建立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想象能力。

(2)根据对机械波模型的分析判断,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
(1)从波的形成过程中,体会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明确个体动作要服从整体动作,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2)通过观察波的形成过程,体验科学美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体验大自然各种波动的自然美感。

三、教学方法设计:
本节课采用实验观察法。

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动手实验及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化的动态情景并提出相关系列问题。

要求学生观察、研究和总结得出结论并能回答相关问题以达到教学的目标要求。

在教学中渗透问题探究式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现代教学理念(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首先让学生观看四个事先拍成录相的演示实验现象课件(水波、随风飘的旗、绳波和电磁波等四种波动情景),让学生观看后对波有个初步印象。

并提出两个问题以引入本节课要完成的教学内容:
(1)波是如何形成的?
(2)波在传播过程中有哪些规律和特点?
2、新课教学
(1)实验:老师先演示两个实验(横波发生器和纵波发生器)。

并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实验,你能从整体上“感觉”到什么?(感觉到往外传播的“波”)其次,由十几个学生表演实验(分三种不同情况):一是各个动作杂乱,没有规律情况;二是各人的动作整齐一致情况;三是各人动作不整齐,但有先后之分情况。

同时给出问题:三种情况的学生动作有何区别?个体的运动如何才能形成波?(引入本节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2)观看机械波形成与传播动态课件(自已制作)并回答相关问题(学生为主的问题探究式的现代教学理念在此充分体现)
以绳波为例,分析机械振动如何才能形成机械波以及获得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特点规律。

在观看课件之前,引导学生可把绳子看作由许许多多个质点组成的,各个质点间存在有相互的作用力。

并把本节课要求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以问题的形式展示给出。

要求学生通过观看课件体会一个问题:“波动问题本质上是质点的振动问题”这句话的含义并回答。

(1)各个质点的振动彼此间有何规律?(振动依次滞后)
(2)每一个质点刚开始振动的方向是否相同?(相同)
(3)质点的振动如何才能形成波?
(4)波源完成一次全振动,波传播的距离在波形上如何体现?
(5)波动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有何关系?(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6)在波传播过程中,质点是否“随波逐流?”
(7)在波动过程中,往外传播的是什么?
对于上述问题,让学生观看课件后,教师提问,由学生逐一回答解决。

若不能回答,则继续观看直到掌握为至。

掌握了横波的形成与传播规律和特点后,接下来通过观看纵波的传播过程(可结合纵波演示器再次演示),让学生了解纵波与黄波的区别。

并知道机械波可分为横波与纵波两种类型以及波峰和波谷、密部和疏部概念。

(本课件的观看用了十多分钟时间)
3、引导总结分析: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区别与联系
机械振动:研究的是单一质点的振动过程。

机械波:研究的是多个质点的同时振动过程。

而多个质点的同时振动不一定能形成机械波。

多个质点的同时振动有三种情况:
(1)同时同步。

给人整体感觉到动作整齐一致性的统一美。

(例:运动会上的广播操评比)
(2)同时不同步且没有规律,杂乱无章。

(3)同时不同步但有一定规律:离振源比较远的质点振动时间依次滞后。

即离振源比较近的质点带动离振源比较远的质点依次
..做受迫振动。

给人感觉到动作的和谐美、统一美。

(在此可结合高一学习的受迫振动特点说明在波动过程中,
介质中各个振动的振动周期和频率相同,由振源决定的与介质无关)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质点并不“随波逐流”,传播的不是质点本身,而是质点的运动形式(传播是运动的信息),通过“波动”这种特殊的运动方式把运动的“信息”和“能量”往外传播。

(说明波能传播信息)
4、巩固与练习:
在基本完成教学任务后,通过三个题目,来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第一题关于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区别。

第二题关于机械波的概念问题。

第三题关于机械波与机械振动的综合性问题。

1、关于振动和波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做机械振动一定产生机械波
B、介质中有机械波传播,其中介质质点一定在做机械振动
C、如果振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也立即停止
D、介质中每一个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一定和振源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
2、关于机械波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传播的方向
B、横波和纵波可同时存在于介质中
C、机械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在波动过程传递能量,传递振动信息
D、横波中质点不随波迁移,纵波中质点随波迁移
3、如图所示为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由图可知此时刻波上质点M的速度v和加速度a的方向是()
A、v向上,a向上
B、v向上,a向下
C、v向下,a向上
D、v向下,a向下
通过三道练习检验,学生基本能掌握波的形成与传播过程中的规律和特点。

五、板书设计
一、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
1、机械波的形成条件:(1)振源(2)能传递振动的介质
2、机械波形成和传播过程的特点(规律)
(1)离波源比较近的质点带动离波源比较远的质点做受迫振动。

介质中所有质点的振动周期一样。

(2)介质中任一质点的起振方向都相同。

与振源的起振方向一致。

(3)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的质点不随波迁移。

只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二、波的纵波
1、横波
2、纵波
三、机械波
1、机械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

2、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形式。

机械波的传播是运动方式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能传递能量和信息四、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区别与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