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岩石鉴定-教案-项目六 变质岩及其肉眼鉴定

合集下载

岩石的肉眼鉴定

岩石的肉眼鉴定

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肉眼鉴定一、岩石分类的鉴定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除了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外,还要抓住它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

快速鉴定步骤一般为:(1)首先观察岩石的构造。

因为构造从外貌上反映了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定属于火成岩的喷出岩类;具有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麻状构造时,属于变质岩类。

三大类岩石的构造中,都有“块状构造”。

比如火成岩中的石英斑岩,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变质岩中的石英岩,表面上似难区分,此时应结合岩石结构特征的观察进行分析:石英斑岩具火成岩的斑状结晶结构,其中的石英斑晶与基质矿物间呈结晶联结;而石英砂岩具有沉积岩的碎屑结构,碎屑之间呈胶结联结;另外,岩石中的石英颗粒本身也有显著差异----石英斑岩中的石英斑晶具有一定的结晶外形,呈棱柱状或粒状;石英砂岩中的石英颗粒则呈浑圆状,玻璃光泽已经消失,用锤击或小刀刻划岩石中胶结不牢的部位时,可以看到石英颗粒与胶结物分离后在胶结物上留下的小凹坑。

经过重结晶变质作用形成的石英岩,则往往呈致密状,肉眼分辨不出石英颗粒,且石质坚硬、性脆。

(2)对岩石结构的深入观察,可以对岩石进一步的分类。

如火成岩中的深成侵入岩类多呈全晶质、显晶质、等粒状结构;而浅成侵入岩类则常呈斑状结晶结构。

沉积岩中的碎屑岩、粘土岩、生物化学岩(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的区分,主要是根据组成物质颗粒的大小,成份及其联结方式。

(3)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份的分析,对岩石的命名和分类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与火成岩的命名关系尤为密切。

如斑岩和玢岩,同属火成岩中的浅成岩类,其主要区别在于矿物成份。

斑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正长石和石英,玢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斜长石和黑色矿物。

沉积岩中的次生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石膏、褐铁矿等不可能存在于新鲜的火成岩中。

变质矿物如绿泥石、滑石、石棉、石榴子石、红柱石等,则为变质岩所特有。

岩石的肉眼鉴定

岩石的肉眼鉴定

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肉眼鉴定一、岩石分类的鉴定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除了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外,还要抓住它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

快速鉴定步骤一般为:(1)首先观察岩石的构造。

因为构造从外貌上反映了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定属于火成岩的喷出岩类;具有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麻状构造时,属于变质岩类。

三大类岩石的构造中,都有“块状构造”。

比如火成岩中的石英斑岩,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变质岩中的石英岩,表面上似难区分,此时应结合岩石结构特征的观察进行分析:石英斑岩具火成岩的斑状结晶结构,其中的石英斑晶与基质矿物间呈结晶联结;而石英砂岩具有沉积岩的碎屑结构,碎屑之间呈胶结联结;另外,岩石中的石英颗粒本身也有显著差异----石英斑岩中的石英斑晶具有一定的结晶外形,呈棱柱状或粒状;石英砂岩中的石英颗粒则呈浑圆状,玻璃光泽已经消失,用锤击或小刀刻划岩石中胶结不牢的部位时,可以看到石英颗粒与胶结物分离后在胶结物上留下的小凹坑。

经过重结晶变质作用形成的石英岩,则往往呈致密状,肉眼分辨不出石英颗粒,且石质坚硬、性脆。

(2)对岩石结构的深入观察,可以对岩石进一步的分类。

如火成岩中的深成侵入岩类多呈全晶质、显晶质、等粒状结构;而浅成侵入岩类则常呈斑状结晶结构。

沉积岩中的碎屑岩、粘土岩、生物化学岩(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的区分,主要是根据组成物质颗粒的大小,成份及其联结方式。

(3)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份的分析,对岩石的命名和分类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与火成岩的命名关系尤为密切。

如斑岩和玢岩,同属火成岩中的浅成岩类,其主要区别在于矿物成份。

斑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正长石和石英,玢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斜长石和黑色矿物。

沉积岩中的次生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石膏、褐铁矿等不可能存在于新鲜的火成岩中。

变质矿物如绿泥石、滑石、石棉、石榴子石、红柱石等,则为变质岩所特有。

常见变质岩的观察与鉴定

常见变质岩的观察与鉴定

常见变质岩的观察与鉴定一目的要求1.初步掌握变质岩的一般特征;2.认识和熟悉几种典型的变质岩种类的描述和肉眼鉴定。

二区域变质岩肉眼观察描述内容及其注意事项变质岩肉眼观察描述的内容、方法与沉积岩、岩浆岩大体相似,包括以下内容:1.颜色变质岩的颜色比较复杂,它既与原岩有关又与变质岩矿物成分有关。

因此,颜色虽可帮助鉴定矿物成分,但与其它两大类岩石相比,则重要性较差。

变质岩的颜色常不均一,应注意观察其总体色调。

2.结构构造区域变质岩的结构主要为变质结构,仅少数为变余结构。

变晶结构在肉眼下很难与结晶质结构相区别。

描述变晶结构时同样应注意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等特点。

区域变质岩最特征的构造是由矿物具一定方向排列而构成的定向构造,即片理。

片理是变质岩特有的一种构造。

根据其剥开的难易,剥开面和平整程度和光泽,结合矿物重结晶程度等特征,可将片理中的板状、千枚状、片状和片麻状四种构造区分开。

区域变质岩中亦有块状构造。

3.矿物成分描述变质岩的成分时,应注意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和特征变质矿物。

一般按矿物含量从多到少的顺序进行描述。

4.岩石的命名区域变质岩中具有定向构造的岩石,以定向构造为其基本名称。

若肉眼可识别出主要矿物或特征变质矿物时,亦应作为定名内容。

一般命名原则可概括为:颜色+(矿物成分)+基本名称。

如蓝灰色蓝晶石片岩。

角闪石斜长片麻岩,黑云母变质岩。

三接触变质岩、动力变质岩和混合岩的观察描述内容和注意事项(一)接触变质岩接触交代变质岩,颜色成分均较复杂多变,与原岩成分及交代有密切关系,典型岩石为矽卡岩,常含多种金属矿物。

接触热变质岩的典型岩石石英岩和大理岩是典型的致密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注意观察两者的硬度。

(二)动力变质岩石此类岩石的基本类型是根据变形行为、破碎程度和重结晶程度确定的,如角砾岩、糜棱岩、千糜岩。

破碎程度和重结晶程度增加。

(三)混合岩注意区分基体部分和脉体部分,一般前者颜色较深,常为深灰、灰色等,后者颜色较浅常为灰白、肉红色等。

矿物岩石课件:脉岩的肉眼鉴定及描述

矿物岩石课件:脉岩的肉眼鉴定及描述

伟晶岩
煌斑岩
(2)岩石的结构和构造
细晶岩具典型的全晶质细晶结构,细小的矿物颗粒紧密镶嵌在一起,岩石 手标本似砂糖状。岩石多呈块状构造。
伟晶岩常具伟晶结构,块状构造。晶体颗粒粗大,粒度不均匀,矿物颗粒 粒径一般>5mm,个别的甚至以米来衡量或以吨来计算。花岗伟晶岩常具文象 结构。伟晶岩中还可见晶洞构造、晶簇构造、带状构造。
矿物岩石
脉岩的肉眼鉴定与描述
脉岩的肉眼鉴定与描述
目录
CONTENTS
1 实训的目的与要求 2 实训内容 3 描述要求
4 描述实例
脉岩的肉眼鉴定与描述
1.实训目的与要求 ①学习并掌握脉岩的基本特征。 ②掌握常见脉岩的结构与构造特征。 ③学会观察和描述脉岩的基本方法。
脉岩的肉眼鉴定与描述
脉岩指常作为岩脉或岩墙产出的一类岩浆岩,往往充填于火成岩体的 裂隙或附近的围岩中,属于浅成-超浅成的侵入岩,脉体长度远远大于宽 度。
定名:花岗伟晶岩。
谢谢观看
脉岩的肉眼鉴定与描述
2.实训内容
本次实训内容是观察并描述以下6块岩石标本,并按表格格式完成
实训报告。
云煌岩
细晶岩
花岗伟晶岩
脉岩的肉眼鉴定与描述
6.辉石伟晶岩
脉岩的肉眼鉴定与描述
岩石命名
特征
颜色
结构 构造 矿物成分及含 量
颜色
结构 构造 矿物成分及含 量
描述内容
脉岩的肉眼鉴定与描述
3.描述要求
岩浆岩手标本主要从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及其 含量四个方面观察和描述,描述时还应注意岩石的次生变化。
(1)岩石的颜色
脉岩可分为以浅色矿物为主要成分的浅色脉岩,如细晶岩、伟晶岩,另一种是 以深色矿物为主要成分的深色脉岩,最典型的是煌斑岩。

矿物岩石课件:变质岩的鉴定

矿物岩石课件:变质岩的鉴定
变质岩的构造可继承保留原岩的构造特征,也可在不同的变质作用 中形成新的构造。
其构造可分为二类:变余构造和变成构造。
二、变质岩的鉴定(描述)内容
(三)变质岩的构造特征
变余构造:指变质作用后所保留下来的原岩构造.如:变余层理构 造、变余气孔(杏仁)构造、变余流纹构造等。
变成构造:指变质过程中所形成的构造,是变质岩中常见的、最具 特征性的构造,常见的有: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 构造、块状构造。
三、鉴定案例
十字石暗褐色,厢柱状,横断面有时呈六边形和尖菱形,有时可见 呈十字形贯穿双晶,晶体可达1-4cm,含量为3%-5%。
石榴子石暗红褐色,粒状,粒径为0.3-1mm,含量5%左右。 黑云母暗褐色,片状,一组解理完全,粒径为1-3mm,含量5%左右.
结构 : 斑状变晶结构,基质结构,细粒粒状片状变品结构(也可写 成 斑状细粒粒状片状变晶结构)。
石英 碱性长石 斜长石类 白云母,黑云母 角闪石,辉石 橄榄石 磁铁矿 钛铁矿 磷灰石
锆石 金红石 榍石 碳酸盐矿物
二、变质岩的鉴定(描述)内容
(二)变质岩的结构
1.变余结构:由于变质作用不彻底,原来岩石的部分结构特征被保 留下来,称为变余结构。
2.变晶结构:在变质过程中经重结晶作用所形成的结构。
主要在变质岩 中出现的矿物
石墨,红柱石,蓝晶石,硅线石,叶腊石, 十字石,堇青石,硬绿泥石,硬玉,浊 沸石,方柱石,钠云母,绢云母,帘石类, 葡萄石,硬柱石,绿纤石,钙铝榴石,符 山石,绿泥石,阳起石,蓝闪石,滑石, 蛇纹石,直闪石,硅镁石,透闪石,钙镁 橄榄石,钙铁辉石,蔷薇辉石,硅灰石
三大类岩石 均有的矿物
三、鉴定案例
岩石的颜色:银白色,风化面为黄色 矿物成分 : 主要矿物成分为白云母、石英, 特征变质矿物为十字石、石榴子石,次要矿物为 黑云母,后三种矿物在岩石中呈变斑晶产出。 白云母呈银白色、片状,一组解理完全,在 岩石中连续定向分布,粒径小于1mm,含量为55 %。 石英无色、粒状,粒径细小.含量在30%

辨认不同的岩石:地质科学教案

辨认不同的岩石:地质科学教案

地质科学教案第一部分: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站的土地、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都是源源不断地被地球上的各种力量所塑造的。

而这种力量中最为常见和直观的当属不同种类的岩石。

然而,岩石虽然常见,却不是那么容易辨认的。

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辨认不同的岩石,本文就此展开探讨。

第二部分:认识不同类别的岩石岩石种类繁多,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是由熔融状态下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

在这个过程中,岩浆中的矿物质组分经过变化,形成了形态、颜色、硬度等方面的不同特征。

火山岩是火成岩的一种,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常见的有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等。

沉积岩:是由各种离散的颗粒(如砂子、泥巴等)在水、风等力量的作用下形成的。

当地质条件适宜时,这些颗粒会累积成厚度达数千米甚至更厚的层状岩层。

常见的有石灰岩、砂岩、泥岩等。

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化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原有岩石的结构、成分等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金属矿物、宝石等多诞生于变质岩中。

变质岩有片麻岩、云母片岩、石英岩等。

第三部分:学会辨认不同种类的岩石如何辨认岩石?这是一个需要系统性学习和实践的技能。

下面仅从实践角度出发,对如何辨认不同种类的岩石进行简要讲解:1.通过观察岩石表面纹理、颜色、光泽等方面的变化来判断其类别。

比如,火山岩表面的纹理通常呈波浪状或线条状,颜色呈深灰色或黑色,有一定的光泽;而石英岩则表面很光滑,没有线条,不同的是云母片岩表面会有较明显的平行层片状纹理,颜色多为浅绿色。

2.用锤子轻轻敲击岩石表面,通过声音来判断其类别。

火山岩、黑曜石等常产生铿锵的声响,而砂岩、泥岩等则声音较为沉闷,石灰岩则声音清脆而长久。

3.观察不同岩石的成分。

片岩中含有钠长石等辉石矿物,火山岩中多含有玄武岩等硅酸盐,石灰岩中多含有碳酸钙等成分。

第四部分:结论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初步掌握如何辨认不同种类的岩石的方法。

当然,在岩石学这个学科领域中,这只是一个开始,还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和实践。

变质岩的野外鉴定

变质岩的野外鉴定

变质岩的野外鉴定变质岩的鉴定及定名一、鉴定内容和方法:区域变质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接触变质岩:角岩、矽卡岩、大理岩、石英岩自变质岩:蛇纹岩、云英岩1、变质岩的矿物变质岩既然是由火成岩或沉积岩等岩石变化而来的,其矿物成分一方面保留有原岩成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矿物。

如火成岩中的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及辉石等,由于本身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所以在变质作用下依然保存。

在常温常压下形成于沉积岩中的特有矿物,特别是岩盐类矿物,除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外,一般很难保存在变质岩中。

变质岩除了保存着上述火成岩和沉积岩中的共有继承矿物外,变质岩中还有它特有的矿物,如石榴石、红柱石、兰晶石、矽线石、硅灰石、石墨、金云母、透闪石、阳起石、透辉石、蛇纹石、绿泥石、绿帘石、滑石等。

2、变质岩的常见结构变质岩的结构是指组成矿物的粒度、形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常见类型如下:(1)变余结构指变质岩中保留了原岩结构的一种结构。

如变余砾状结构、变余砂状结构、变余斑状结构等。

常见于变质较浅的岩石中,可借此了解原岩性质。

(2)变晶结构指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重结晶作用所形成的结构。

是变质岩中最重要的一种结构类型。

按矿物颗粒大小可划分为:粗粒变晶结构(粒径>3mm)、中粒变晶结构(粒径3mm~1mm)、细粒变晶结构(粒径<1mm)。

如果按矿物的形态和颗粒的相对大小可分为:粒状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粒状矿物(如石英、方解石等)组成,无明显的定向排列,如大理岩、石英岩等。

纤状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针状、柱状矿物组成,有些呈放射状、束状,常具定向排列,如角闪片岩、阳起石片岩。

鳞片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片状矿物(云母、绿泥石)组成,而且呈平行排列,如云母片岩。

斑状变晶结构:岩石中主要由于矿物结晶能力的差异和颗粒大小的不同而形成的结构,其中结晶能力强的矿物形成了较大的变斑晶,如兰晶石片岩或石榴石片岩中的兰晶石、石榴石。

矿物岩石鉴定教案项目四,,岩浆岩及其肉眼鉴定[本站推荐]

矿物岩石鉴定教案项目四,,岩浆岩及其肉眼鉴定[本站推荐]

矿物岩石鉴定教案项目四,,岩浆岩及其肉眼鉴定[本站推荐]第一篇:矿物岩石鉴定教案项目四,,岩浆岩及其肉眼鉴定[本站推荐] 矿物岩石鉴定课程教案授课题目:4.1 岩浆岩的形成、基本特征及分类课时:4 授课时间安排第周第次教学器材与工具教学 PPT、岩石手标本授课类型请标注√ 理论课(√)实训课()习题课()其他()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次授课使学生了解岩浆与岩浆岩的概念、岩浆岩的物质成分特征、不同类型岩浆岩中矿物成分的变化规律,熟悉岩浆中矿物的结晶顺序、岩浆岩产状和相的相关概念,掌握岩浆岩常见的结构、构造类型,熟悉典型结构、构造的地质指示意义,了解岩浆岩中侵入岩和喷出岩常见产状及相的类型,掌握岩浆岩分类依据,熟悉岩浆岩主要的分类方案及其命名的原则。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岩浆岩的矿物成分、岩浆岩主要的结构及构造类型、岩浆岩的分类,难点:岩浆岩主要结构、构造的地质意义、岩浆岩的分类方案,教教学基本内容一.岩浆与岩浆岩 1.岩浆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 2.岩浆岩及其基本分类二.岩浆岩的物质成分 1.岩浆岩的化学成份 2.岩浆岩的矿物成分三.岩浆岩的结构、构造 1.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的相关概念2.岩浆岩的结构类型(结构的划分依据、主要结构类型)3.影响岩浆岩结构的因素及其矿物结晶顺序;4.岩浆岩的主要构造类型5.常见岩浆岩构造的地质意义四.岩浆岩的产状与相 1.岩浆岩的产状(侵入岩的产状、喷出岩的产状)2.岩浆岩的相(深成相、浅成相、超浅成相、喷发相)五.岩浆岩的分类、命名教学过程设计:设计一:教师多媒体演示交互式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和课堂板书,讲授岩浆岩总论中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设计二:矿物手标本讲解与演示利用典型岩石手标本,向学生讲解如何通过之前所学知识(岩浆岩总论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岩浆岩大类中常见岩石类型进行鉴定,掌握其主要鉴别标志及肉眼鉴定的方法。

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讨论(√)、多媒体讲解(√)、模型、实物讲解(√)、课堂板书(√)、音像讲解()等。

综合地质学 变质岩

综合地质学 变质岩
实习五 鉴定常见的变质岩
目的:通过肉眼鉴定几种常见的变质岩,加
深对变质作用过程的了解,并掌握鉴定变质岩 的基本方法
要求:
1、用肉眼观察描述几种常见的变质岩
2、鉴定并描述五种以上变质岩
内容:
变质岩的基本特征:物质成分、结构、构造
1、变质岩的矿物成分:
(1)稳定矿物、不稳定矿物
(2)特征变质矿物、贯通矿物
3、变质岩的构造:
变余构造:岩石经变质后仍保留原岩部分的 构造特征 变成构造: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构造称为变 成构造
斑点状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 构造、片麻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眼球构造、 块状构造
本次实习的变质岩特征
•1、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 •2、大理岩、石英岩 •3、矽卡岩、红柱石角岩 •4、糜棱岩
板岩
千枚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云母片岩
蓝闪石片岩
石英片岩
片 麻 岩
大 理 岩
石 英 岩
矽卡岩
红柱石角岩
糜 棱 岩
条带状、眼球状糜棱岩
2、变质岩的结构:
变余结构:由于变质重结晶作用进行的不完全,原来矿 物成分和结构特征被保留下来。
变晶结构:岩石在固态下由重结晶和变质结晶作用形成 的结构。
碎裂结构:岩石受到机械破坏而产生的结构。
交代结构:由于化学性质活泼的流体的作用,导致物质 成分的带入和带出使原有矿物被溶解的同时被新生矿物 所取代,这样形成的结构。

变质岩的野外鉴定

变质岩的野外鉴定

变质岩的鉴定及定名一、鉴定内容和方法:区域变质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接触变质岩:角岩、矽卡岩、大理岩、石英岩自变质岩:蛇纹岩、云英岩1、变质岩的矿物变质岩既然是由火成岩或沉积岩等岩石变化而来的,其矿物成分一方面保留有原岩成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矿物。

如火成岩中的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及辉石等,由于本身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所以在变质作用下依然保存。

在常温常压下形成于沉积岩中的特有矿物,特别是岩盐类矿物,除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外,一般很难保存在变质岩中。

变质岩除了保存着上述火成岩和沉积岩中的共有继承矿物外,变质岩中还有它特有的矿物,如石榴石、红柱石、兰晶石、矽线石、硅灰石、石墨、金云母、透闪石、阳起石、透辉石、蛇纹石、绿泥石、绿帘石、滑石等。

2、变质岩的常见结构变质岩的结构是指组成矿物的粒度、形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常见类型如下:(1)变余结构指变质岩中保留了原岩结构的一种结构。

如变余砾状结构、变余砂状结构、变余斑状结构等。

常见于变质较浅的岩石中,可借此了解原岩性质。

(2)变晶结构指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重结晶作用所形成的结构。

是变质岩中最重要的一种结构类型。

按矿物颗粒大小可划分为:粗粒变晶结构(粒径>3mm)、中粒变晶结构(粒径3mm~1mm)、细粒变晶结构(粒径<1mm)。

如果按矿物的形态和颗粒的相对大小可分为:粒状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粒状矿物(如石英、方解石等)组成,无明显的定向排列,如大理岩、石英岩等。

纤状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针状、柱状矿物组成,有些呈放射状、束状,常具定向排列,如角闪片岩、阳起石片岩。

鳞片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片状矿物(云母、绿泥石)组成,而且呈平行排列,如云母片岩。

斑状变晶结构:岩石中主要由于矿物结晶能力的差异和颗粒大小的不同而形成的结构,其中结晶能力强的矿物形成了较大的变斑晶,如兰晶石片岩或石榴石片岩中的兰晶石、石榴石。

3、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变质岩的构造是指各种矿物的空间分布和排列特点。

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

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

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在野外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其次要抓住岩石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

具体步骤可为:1先分出岩石是属于岩浆岩、沉积岩还是变质岩三大岩类的区别: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层面特征和含有化石,是沉积岩在构造上区别于岩浆岩的重要特征;在沉积岩的组成物质中,粘土矿物、方解石、白云石、有机质等,是沉积岩所特有的,是物质成分上区别于岩浆岩的重要特征。

变质岩一般都具有片理等定向构造,在矿物成分上还有典型的变质矿物,如石榴子、滑石、石棉、绿泥石、蛇纹石、绢云母等,具有变晶结构是变质岩的重要结构特征。

而岩浆岩一般具有流纹、气孔、杏仁、块状构造。

2岩浆岩(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闪长岩、闪长斑岩、安山岩,正长岩、正长斑岩、粗面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橄榄岩、苦橄岩)第一步是要依据其颜色大致定出属于何种岩类。

由酸性岩到基性岩,深色矿物的含量逐渐增多,岩石的颜色也就由浅到深。

若是浅色,一般为酸性岩(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或中性岩(闪长岩、闪长斑岩、安山岩,正长岩、正长斑岩、粗面岩);若是深色,一般为基性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或超基性岩(橄榄岩、苦橄岩)。

岩石颜色的变化:深(绿黑)→暗(绿灰)→中色(灰色)→浅色(肉红、灰白)。

第二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便可区分出是属深成岩类、浅成岩类还是喷出岩类。

比如,岩石中矿物颗粒大,呈全晶质、显晶质、等粒状、似斑状、致密结构,则属深成岩类(花岗岩、闪长岩、正长岩、辉长岩、橄榄岩);若矿物颗粒微细致密,呈隐晶质、玻璃质结构,则一般皆属喷出岩类(流纹岩、安山岩、粗面岩、玄武岩、苦橄岩);若岩石中矿物为细粒及斑状结构,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属于浅成岩类(花岗斑岩、闪长斑岩、正长斑岩、辉绿岩)。

块状构造大多是深成岩、浅成岩;流纹构造、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等大多是喷出岩。

第三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若有大量石英出现,说明是酸性岩;如果有大量橄榄石存在,则表明是超基性岩;如果只有微量或根本没有石英和橄榄石,则属中性岩或基性岩。

矿物岩石课件:泥质岩的肉眼鉴定及描述

矿物岩石课件:泥质岩的肉眼鉴定及描述
分+固结程度名称。 对某一岩石,不一定各方面均具备,例如:
紫红色砂质泥岩 。
紫红色泥岩
四、描述实例
岩石呈黑色,泥质结构,页理构造, 硬度大,推测含硅质成分,不污手,未见 化石。命名为黑色炭质页岩。
炭质页岩
四、描述实例
岩石呈紫红色,泥质结构,手摸偶有砂 感。块状构造,硬度小,质地致密,未见化 石。命名为紫红色砂质泥岩岩。
矿物岩石
泥质岩的肉眼鉴定与描述
泥质岩的肉眼鉴定与描述

目录
Content
一、实训目的及要求 二、实训内容 三、描述要求 四、描述实例
一、实训目的与要求
➢ ① 学习并掌握泥质岩标本的肉眼鉴定及描述方法 ➢ ②认识泥质岩的主要类型 ➢ ③学会泥质岩的正确命名
二、实训内容
观察并描述以下4块泥质岩标本,按表格项目完成实训报告。
粘土,常见的如:
✓ 浅红色,具有遇水体积膨胀性质的为蒙脱石,又叫胶岭石。 ✓ 白色,具有强吸水性而表现粘舌头的为高岭石。 ✓ 具有鳞片状并呈现丝绢光泽者为水云母。绿―橄榄绿色、粒状为
海绿石等。
泥质岩中的混入物成分可根据其颜色和物理性质区别,常见混入物 有有硅质、钙质、铁质、炭质等。
三、描述要求
蒙脱石粘土岩
灰白色泥岩
紫红色泥岩
三、描述要求
质纯的泥质岩呈浅色,如白色、灰白色、浅灰色以及淡红色、淡紫色。 混入有机质或细分散的黄铁矿时呈黑色,混入氧化铁时呈褐色及红色。有 多种成分的杂质时呈杂色斑点状。
灰白色泥岩
炭质页岩
紫红色泥岩
三、描述要求
岩石的结构 泥质岩的粒度结构按粘土矿物、粉砂和砂的相对含量来划分。 一般可划分五种类型: 泥质结构、含粉砂泥质结构、粉砂质泥质结

矿物岩石课件:区域变质岩与混合岩的肉眼鉴定与描述0

矿物岩石课件:区域变质岩与混合岩的肉眼鉴定与描述0
岩石为灰黑色,条带状构造,条带(脉体)由长英质组成,为石 英和长石,沿着原变质岩片理贯人形成连续性较好的条带,条带宽度不 等,最窄处仅为5mm左右、一般为10mm,脉体含量40%;浅绿色部 分为基体,含量60%,由暗色鳞片状黑云母及变晶粒状石英和长石等组 成。偶见钾长石交代残留晶。
谢谢观看
例如,对于板岩和千枚岩而言,在肉眼观察条件下,外观上都具有隐晶 质结构,主要的区别在于岩石的构造。
板岩:板状构造,显得脆硬呈致密状,板理面较光滑而平整,但光泽暗 淡(有时具有弱的丝绢光泽)。
千枚岩:千枚状构造,细密呈薄片状,破裂面常呈皱状的波状起伏,具 明显丝绢光泽。若在野外现场,该类岩石受阳光照射,白花花一片,好一番 银色的世界。
初步掌握混合岩主要岩石类型的肉眼鉴定特征、观察描述及命名的 方法。
二、实训内容
肉眼观察下列接触变质岩标本:板岩、千枚岩、石榴石云母片岩、 角闪石片岩、花岗片麻岩、变粒岩、石榴子石麻粒岩、榴辉岩、条带 状混合岩、阴影状混合花岗岩、混合片麻岩、蓝晶云母片岩
二、实训内容
按表格内容完成每块标本的描述
标本编号 颜色 结构 构造
矿物成分 其它 定名
三、实训提示
(1)区域变质岩标本的观察、描述要点
在总的基本内容——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大体一致的前 题下,对不同类型的区域变质岩,应有不同的注意要点,并善于运用比 较和对比的方法,掌握各个类型的区域变质岩最主要的肉眼鉴定特征及 某些相似岩石的最主要的鉴别标志。
三、实训提示
片麻岩中片、柱状矿物的含量则小于30%,粒状矿物石英和长石一 般大于50%,而且长石的含量一般大于25——30%。
三、实训提示
对于变粒岩和麻粒岩,虽然都是粒状变晶结构,但结晶粒度及矿物 组合的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

岩石鉴定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岩石鉴定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岩石鉴定与识别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实践性强3. 课程目标:- 使学生掌握岩石的基本分类和命名方法。

- 培养学生运用显微镜等工具进行岩石鉴定的能力。

- 提高学生对岩石成因、结构和构造的认识。

-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4. 课程内容:- 岩石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岩石的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 岩石的成因和形成过程- 常见岩石的鉴定方法- 岩石在地质学中的应用二、教学安排1. 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24学时- 实践教学:36学时2. 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岩石学基本理论。

-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岩石鉴定技巧。

- 实验教学法:在实验室进行岩石鉴定实践。

-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岩石鉴定过程中的问题。

三、教学资源1. 教材:- 《岩石学》(第X版),某出版社2. 教学辅助材料:- 岩石样品- 显微镜- 岩石鉴定手册- 相关地质图件3. 网络资源:- 在线岩石鉴定数据库- 地质学相关网站四、教学过程1. 理论教学:- 按照课程内容,系统讲解岩石学基本理论。

-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岩石的成因、结构和构造。

- 引导学生思考岩石在地质学中的应用。

2. 实践教学:- 组织学生进行岩石样品观察,学习岩石的基本特征。

- 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进行岩石鉴定,掌握鉴定技巧。

- 进行岩石鉴定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外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地质博物馆、野外地质考察等活动。

- 鼓励学生参与岩石鉴定竞赛,提高实践能力。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 课堂表现:10%- 作业完成情况:10%- 实验报告:20%2. 期末考试:- 理论考试:60%- 实践操作:20%六、预期效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 掌握岩石学的基本理论和鉴定方法。

- 具备岩石鉴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 提高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七、注意事项-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矿物岩石鉴定-教案-项目五,,沉积岩及其肉眼鉴定

矿物岩石鉴定-教案-项目五,,沉积岩及其肉眼鉴定

矿物岩石鉴定-教案-项目五,,沉积岩及其肉眼鉴定(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矿物岩石鉴定-教案-项目五,,沉积岩及其肉眼鉴定矿物岩石鉴定课程教案授课题目:5.1沉积岩的形成、基本特征及分类课时:4授课时间安排第周第次教学器材与工具教学PPT、岩石手标本授课类型请标注√理论课(√)实训课()习题课()其他()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次授课使学生了解沉积岩的相关基本概念,了解沉积岩的形成过程、矿物成分特征、不同类型沉积岩中矿物成分的变化规律,理解母岩的风化作用及主要造岩矿物在风化过程中的稳定性;掌握沉积岩常见的结构、构造特征,熟悉典型结构、构造的地质指示意义;理解沉积岩的分类依据,掌握沉积岩的分类方案及其命名的原则。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不同类型沉积岩中的矿物成分、沉积岩主要的结构及构造特征、沉积岩的分类方案,难点:沉积岩主要结构、构造的地质意义、岩浆岩的分类依据,教教学基本内容一.沉积岩的基本概念、形成与演化1.沉积岩的概念2.沉积岩的形成过程3.沉积岩的矿物成分特征4.沉积岩的颜色5.造岩矿物在风化过程中的稳定性二.沉积岩的结构、构造特征1.沉积岩的主要结构特征(陆源碎屑岩、部分火山碎屑岩、自生沉积岩)2.沉积岩的主要构造特征(物理成因、化学成因、生物成因)三.沉积岩分类的原则、依据及分类方案1.分类的原则及依据2.分类的方案教学过程设计:设计一:教师多媒体演示交互式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和课堂板书,讲授岩沉积岩总论中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设计二:矿物手标本讲解与演示利用典型岩石手标本,向学生讲解如何通过之前所学知识(沉积岩总论的基础理论知识),对沉积岩大类中常见岩石类型进行鉴定,掌握其主要鉴别标志及肉眼鉴定的方法。

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讨论(√)、多媒体讲解(√)、模型、实物讲解(√)、课堂板书(√)、音像讲解()等。

矿物岩石课件:接触变质岩的肉眼鉴定及描述

矿物岩石课件:接触变质岩的肉眼鉴定及描述
其中,特征变质矿物是描述的重点,不受含量限制。
三、实训提示
(1)变质岩标本肉眼观察和描述的内容 ⑤ 其它 包括岩石的风化程度,有无细脉穿插。小型褶皱以及某些岩石的
比重、光泽、断口和致密程度等。
三、实训提示
(1)变质岩标本肉眼观察和描述的内容 ⑥ 定名 主要根据矿物成分(尤其是某些特征变质矿物)、结构、构造对
二、实训内容
肉眼观察下列接触变质岩标本:
红柱石角岩、石英岩、大理岩、硅灰石大理岩、蛇纹石大理岩、石 榴子石矽卡岩、石榴子石-透辉石矽卡岩、绿帘石矽卡岩。
二、实训内容
按表格内容完成每块标本的描述。
标本编号 颜色 结构 构造
矿物成分 其它 定名
三、实训提示
(1)变质岩标本肉眼观察和描述的内容 ① 颜色 指岩石的总体色。注意区分新鲜色一风化色以及颜色的分
变质岩进行命名。 具体命名方法取决于所属的变质岩类型。
三、实训提示
(2)本次实训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 接触变质岩的特征变质矿物 红柱石、堇青石、石墨、石榴子石、硅灰石、阳起石、透闪石等。
三、实训提示
(2)本次实训需要注意的问题
②热接触变质岩与接触交代变质岩(典型代表为矽卡岩)在岩石 的结构、构造和矿物组合上的区别:
谢谢观看
岩矿物注意观察外,更需要注意对特征变质 矿物的观察。例如蓝晶石黑云母片岩,除描 述黑云母外,还必须认真描述蓝晶石。
蓝晶石黑云母片岩
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实训提示
因为是肉眼鉴定,所以描述肉眼及放大镜可看见的矿物成分。其 内容包括主要、次要矿物的名称、形态、物性等特征,有时还需要指 明含量和分布状况。若有变斑晶,则先描述变斑晶,再描述基质部分; 若无变斑晶,则按先多后少的顺序一一加以描述。

变质岩岩石标本的观察鉴定与描述

变质岩岩石标本的观察鉴定与描述

变质岩岩石标本的观察、鉴定与描述变质岩岩石标本的观察、变质岩岩石标本的观察、鉴定与描述变质岩变质岩变质岩 (metamorphic rock) rock) 是一种转化的岩石。

地壳中已经存在的岩石(可以是沉积岩,是一种转化的岩石。

地壳中已经存在的岩石(可以是沉积岩,火成岩,乃至早先已形成的变质岩) 温度、压力及火成岩,乃至早先已形成的变质岩),因温度、压力及介质条的变化,在没有熔融成岩浆之前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岩石。

件的变化,在没有熔融成岩浆之前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岩石。

这类岩石具有新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

这类岩石具有新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

任何变质岩都包含其原岩形成的历史和变质作用的历史。

质岩都包含其原岩形成的历史和变质作用的历史。

三大岩类的转化过程变质岩――控制因素变质岩――控制因素温度是控制和影响变质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是控制和影响变质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起始温度:以浊沸石、蓝闪石、硬柱石、钠云母、起始温度:以浊沸石、蓝闪石、硬柱石、钠云母、叶腊石等变质矿物的首次出现,作为变质作用的开始。

质矿物的首次出现,作为变质作用的开始。

这些矿物出现时的温度范围为是在150℃ 250℃之间,温度范围为是在150℃―250℃之间,这就是变质作用发生的起始温度。

始温度。

终止温度:原岩发生大规模熔融时的温度,现确定为为650℃ 1000℃之间。

650℃―1000℃之间。

变质岩――控制因素变质岩――控制因素压力是控制变质作用的重要物理因素,按其性质分为两类:是控制变质作用的重要物理因素,按其性质分为两类:静压力:是指岩石在地壳内一定深度时,所承受的重力。

静压力:是指岩石在地壳内一定深度时,所承受的重力。

应力:当物体遭受定向外力作用,应力:当物体遭受定向外力作用,其内部就会产生一种抵抗力。

抗力。

介质条件变质作用过程中少量流体(水、CO2及其它挥发性变质作用过程中少量流体( 物质)也是变质作用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矿物岩石实习鉴定PPT学习教案

矿物岩石实习鉴定PPT学习教案
• 进一步观察矿物的形态和其他物理性质
第4页/共8页
三大类岩石的肉眼鉴别
• 岩浆岩的鉴别方法
先看颜色,再看结构和构造,然后看矿物成分.
• 沉积岩的鉴别方法
先看结构构造,再看成分.
• 变质岩的鉴别方法
先看构造,再看成分.
第5页/共8页
三大类岩石特征对比

岩石类别 成因
物质组成 结构
构造
代表性岩石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 2、由学生参照教材,自行对岩石标本进行综合观察。 选定外观相似,但成因不同的岩石标本(如花岗岩与片 麻岩、石英砂岩与石英岩、砾岩与斑岩等)作典型深入 地分析、对比。
第2页/共8页
附1、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 ➢矿物的肉眼鉴定法,通常情况下,可参照下列步骤进行:
▪ 1、首先观察矿物的光泽。 ▪ 2、然后试验矿物的硬度。 ▪ 3、再观察矿物的颜色。 ▪ 4、进一步观察矿物的形态和其它物理性质。
▪ 2、岩石:不同的岩石,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个 不相同,故可根据这些特征对岩石进行鉴定;
第1页/共8页
三、使用的仪器、设备、材料
1、仪器:放大镜、小刀、条痕板等 2、材料:矿物及岩石标本
四、实验步骤
▪ 1、由学生参照教材,自行对矿物标本进行综合观察。 选定常见矿物标本(石英、长石、方解石、角闪石、 辉石、黄铁矿)作典型深入地分析、对比;
高温高压 硅酸盐 结晶结构 块状构造 花岗岩 岩浆冷凝 金属硫化
物 常温常压 碎屑物质 碎屑结构 层理构造 砂岩 岩石风化 粘土矿物 结晶结构 层面构造
化学物质 生物结构 有机物 岩石变质 变质矿物 变晶结构 片状构造 片麻岩
变余结构 片麻构造 压碎结构 千枚构造
第6页/共8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物岩石鉴定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6.1 变质岩的形成、基本特征及分类 授课时间 安排 授课类型 请标注√ 第周第次 教学器材与工具 课时:4 教学 PPT、岩石手标本
理论课(√)实训课()习题课()其他()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次授课使学生了解变质岩、变质作用及其相关概念,熟悉影响变质 作用的主要因素、变质作用的方式与类型;了解变质岩化学成份和矿物成分特 点,掌握常见变质岩结构和构造类型及特点;了解变质岩分类的依据及方案, 了解变质岩命名的方式及命名原则。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变质作用的类型、变质岩的变晶结构和变成构造, 难点:变质作用的方式、变质岩结构与构造的识别、常见变质岩岩石类型, 教学基本内容 一.变质作用及变质岩的相关概念 二.变质岩的矿物成分 三.变质作用的因素 1.内因:原岩成分、结构、粒度、孔隙度等 2.外因:温度、压力、具化学活动性的流体; 四.变质作用的方式及类型 1.重结晶作用、变质结晶作用、变形及碎裂作用、变质分异作用、交代作用; 2.接触变质作用、气成热液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 岩化作用、洋底变质作用、埋藏变质作用 五.变质岩的结构、构造 1.常见变质岩的结构:变余结构、碎裂结构、变晶结构、交代结构; 2.常见变质岩的构造:变余构造、变成构造; 六.变质岩的分类、命名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一:教师多媒体演示 交互式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和课堂板书,讲授变质岩总论中必备的基础 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冲击变质作用
设计二:矿物手标本讲解与演示 利用典型岩石手标本,向学生讲解如何通过之前所学知识(变质岩总论的 基础理论知识) ,对变质岩大类中常见岩石类型进行鉴定,掌握其主要鉴别标志 及肉眼鉴定的方法。 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 、讨论(√) 、多媒体讲解(√) 、模型、实物讲解 (√) 、课堂板书(√) 、音像讲解()等。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影响变质作用的因素? 2.变质作用的方式? 3.变质作用的类型? 4.如何识别变晶结构和变余结构? 5.变晶结构与结晶结构的差别? 6.变成构造包括哪些主要构造类型? 7.晶结构包括哪些主要结构类型? 课后小结: 1.变质作用是由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三种因素引起的岩石的变化,包 括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的变化。变质作用过程中岩石并未发生熔融,也未 丧失其整体性。 2.只能由变质作用形成的矿物称为变质矿物,它是识别变质岩的重要标志。 3.由矿物重结晶而形成的结构称为变晶结构,其中的晶粒称为变晶。变晶可大 可小,粒径可均匀(等粒变晶)分布,也可大小参差(斑状变晶)分布。 4.变质岩中部分保留的原岩结构,称为变余结构,如变余砂状结构、变余斑状 结构等;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构造称为变成构造,如片理构造、片麻状构造。 5.区域变质作用乃是温度、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具 有大范围的影响。 6.动力变质作用的发生与剪切引起的断裂活动相关,在地壳的表层表现为岩石 的破碎,在地壳的较深部位表现为岩石中矿物颗粒发生塑形变形、重结晶及形 成新矿物等。 7.根据成因(变质作用类型) ,可将变质岩划分为接触变质岩、气液变质岩、动 力变质岩、区域变质岩、混合岩共五大类。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一:学生分组实训 实验仪器:岩石手标本 18 套;放大镜、小刀等(每二人一套) ;实训室内,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老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观察和鉴定的方法,结合完整 成套的岩石手标本,完成变质岩类常见岩石鉴别的实训,并独立完成实训报告。 设计二:课堂总结 针对学生的实训课堂表现,老师进行查缺补漏的辅导与总结。
教学方法及手段: 讲授 (√) 、 讨论 (√) 、 多媒体讲解 () 、 模型、 实物讲解 (√) 、 课堂板书(√) 、音像讲解()等。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鳞片变晶结构和粒状变晶结构的异同点? 2.片状构造和片麻状构造的区别? 3.大理岩的主要结构构造特点? 课后小结: 1. 具面理构造的区域变质岩从低级变质到高级变质的典型岩石类型依次为板 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无(弱)面理构造的区域变质岩的主要岩石类型 有长英质粒岩、角闪质岩、麻粒岩、榴辉岩等。 2.片岩是中级变质程度的区域变质岩,具典型的片理构造。片麻岩是变质程度 较高的区域变质岩,粒度一般比相应的片岩稍粗一些,具典型的片麻状构造。 3.接触变质岩的特征变质矿物主要有红柱石、堇青石、硅灰石、石榴子石等。 4.大理岩是由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岩经区域变质作用或热接触变质作用而 形成的变质岩石。主要由方解石、白云石等碳酸盐岩类矿物所组成,具等粒变 晶(花岗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5 糜棱岩是经强烈破碎、塑变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在磨碎的基质中有时残留有 稍大的石英、长石单个晶粒(或两者集合的碎屑) ,常构成“眼球”状构造。
矿物岩石鉴定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6.2 变质岩主要岩石类型手标本鉴定 (实训十) 授课时间 安排 授课类型 请标注√ 第周第次 教学器材与工具 课时:4 成套岩石手标本
理论课()实训课(√)习题课()其他()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肉眼下各种造岩矿物鉴别方法,熟悉相似矿物鉴别特点与鉴别方法; 掌握区域变质岩的主要结构、构造类型,熟悉主要岩石类型中矿物组合特点; 熟悉变质岩主要岩石类型的鉴别特征与鉴别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变质岩主要结构、构造类型的鉴别;各类区域变质岩主要矿物组合 特点, 难点:主要特征变质矿物的肉眼鉴定, 教学基本内容 1.根据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与矿物成分等特征对变质岩类常见岩石进行肉 眼肉眼鉴定及描述定名, 2.接触变质岩主要岩石类型的实训:角岩、矽卡岩, 3.区域变质岩主要岩石类型的实训: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斜长角闪 岩、大理岩, 4.混合岩主要岩石类型:条带状混合岩、混合花岗岩, 5.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和大理岩的主要结构、构造类型及其岩矿物组 合特点识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