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a629d5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0.png)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软件工程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项目开发,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软件开发项目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等关键技术;3. 培养软件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的能力;4. 培养解决实际软件开发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软件工程导论- 软件工程的定义与目标- 软件工程的发展历程- 软件工程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2. 软件开发过程- 瀑布模型- 增量模型- 敏捷开发模型- 迭代开发模型- 螺旋模型3. 需求分析与规格说明- 需求获取技术- 需求分析与建模- 法律、伦理和专业责任问题4. 软件设计与建模- 结构化设计- 面向对象设计- UML建模工具的使用- 设计原则与模式5. 软件测试与验证-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 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测试策略与自动化测试工具6. 软件项目管理- 项目计划与进度管理- 项目风险管理- 团队协作与沟通- 质量管理与过程改进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讲解软件工程基本概念和原理;2. 实践项目: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软件开发项目,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等环节;3. 讨论与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软件开发案例,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4. 实验与实践:使用软件工程相关工具进行实验和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主教材:- 《软件工程导论》(第4版),Ian Sommerville,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年。
参考书目:- 《软件工程:实践者导向》(第9版),Roger Pressman,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
- 《UML和模式应用》(第3版),Craig Larman,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
- 《软件测试:原理、技术与工具》(第3版),武汉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软件测试团队,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
软件工程教学大纲正式版
![软件工程教学大纲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d0a0dbf5335a8103d220b9.png)
软件工程教学大纲正式版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英文名称名:Software Engineering总学时:54学时学分: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全校本(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修课程:数据结构,大学数学,离散数学,计算机算法设计。
二、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软件工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工程性基础课程,在软件工程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软件开发是建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重要环节,人们通过软件工程学把软件开发纳入工程化的轨道,而软件工程学是用以指导软件人员进行软件的开发、维护和管理的科学。
《软件工程》已成为高等学校计算机软件教学体系中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以IEEE最新发布的软件工程知识体系为基础构建内容框架,注重贯穿软件开发整个过程的系统性认识和实践性应用,以当前流行的统一开发过程、面向对象技术和UML语言作为核心,密切结合软件开发的先进技术、最佳实践和企业案例,力求从“可实践” 软件工程的角度描述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以及软件开发管理,使学生在理解和实践的基础上掌握当前软件工程的方法、技术和工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开发软件项目的工程化的方法和技术及在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流程、准则、标准和规范等;学生应能掌握开发高质量软件的方法,以及有效地策划和管理软件开发活动,为学生参加大型软件开发项目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课堂上教师向学生讲述软件工程中的相关原理和概念,并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对整个软件开发过程的能力,让学生能切实体会到软件工程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并按软件工程的要求完成规范的各项软件开发文档。
本课程对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十三章。
软件工程导论 实验教学大纲
![软件工程导论 实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b1c85fe59eef8c75ebfb367.png)
软件工程导论实验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中文课程名称:软件工程导论课程编号总学时:40+8 总学分:3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软件技术等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
二、课程简介《软件工程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软件技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计算机类专业主干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全面掌握软件开发的工程理念、软件工程方法、软件工程实践过程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学会软件开发的基本理论,掌握软件开发基本工具和方法,为后续软件开发的专业课学习,以及从事软件工程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练掌握软件以及软件工程等基本概念;2、掌握软件开发过程、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的方法;3、了解基于UML的软件建模过程与方法等概念;4、了解开发高质量软件的方法;5、了解如何进行软件度量和管理。
五、实验内容实验一数据流图设计(综合性)(一)实验内容:1.了解Power Designer中的Process Analyst模块的的主要功能。
2.掌握Power Designer中的Process Analyst模块的建模方法及其工具的使用方法3.了解Process Analyst模块的绘图方法与过程。
(二)教学要求:1.实验前须复习的课程内容:实验之前要复习数据流图的绘制方法,仔细阅读实验内容,画出草图。
2.实验预习报告要求:实验预习报告要求有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和草图(至少有第0层和第1层)。
3.实验要求:1)对预习报告中的草图在教师检查后,完成实验指导书中全部实验要求内容。
2)写出实验报告。
报告要求:有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最后完成的数据流图。
实验二数据库设计(设计性)(一)实验内容:1.了解Power Designer中的DataArchitect(DA)模块的的主要功能。
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大纲
![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fd3664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3b.png)
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大纲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导论
软件工程的定义与概念
软件工程发展历程
软件工程的重要性与应用领域
第二部分:基础知识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的关系
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
软件生命周期与软件开发过程
需求分析与软件设计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
第三部分:主要课程及内容
数据结构与算法
计算机网络原理
操作系统与系统编程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软件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
第四部分:实践教学
软件工程实践课程介绍
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实践
软件测试与调试实践
软件项目管理实践
软件质量保证实践
第五部分:教学方法与评估
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
考试、作业与实验报告评估
课程设计与项目实践评估
第六部分:教学目标与培养要求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功
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与创新思维
第七部分:教学资源与保障
教材与参考书目
实验室设备与软件环境
教师团队与指导导师
学校资源与实习机会
第八部分:教学内容更新与发展
结合当前软件工程领域热点
引入新技术与新方法
持续改进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总结:
通过本教学大纲的设计,旨在为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课程安排,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能力,提高学生在软件领域的竞争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每一位学生在本专业的学习过程中都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成为优秀的软件工程师。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5篇)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9965c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8.png)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5篇)第一篇:《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软件工程导论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总学分:2 总学时: 36 讲课学时:36习题课学时:0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授课对象: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先修课程:程序设计课程要求:必修课课程分类:专业基础课一、课程教学目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软件的结构越来越复杂,软件开发与维护的难度也越来越高,软件的质量难以保证,软件开发与维护的进度和成本难以控制,这就要求有一种科学的方法指导软件的开发与维护工作。
软件工程就是这样一种指导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软件工程的概念、原理和技术,初步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和常用工具,建立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化意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以及从事软件开发与维护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课程内容简介(1学时)本课内容简介,基本要求和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材(英1 文原版)的主要内容及使用,中文参考教材简介2.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4学时)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软件危机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什么是好的软件以及软件的质量的概念,实施软件工程的人员,软件工程的系统方法,软件工程的工程方法,软件工程的发展3.过程建模与生命周期(4学时)过程的概念,软件过程模型,软件生命周期,各种常用的软件过程模型,过程建模的工具和技术 4.软件项目计划与管理(4学时)软件项目进展跟踪,软件项目的人员,工作量的估算,风险管理,项目计划,项目管理 5.需求获取(4学时)需求过程,需求的类型,需求的特征,需求的表示方法,原型需求法,需求文档,需求过程的参加人员,需求确认,需求度量,需求表示方法的选择,表示需求的工具。
《软件工程》教学大纲
![《软件工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65a13e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b.png)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软件工程》是一门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的专门介绍软件开辟思想、方法、技术、管理和应用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软件开辟理念,建立正确的、符合工程规范的、系统化的软件工程思想,训练软件分析的思维能力,掌握软件系统的各种开辟方法,提高软件设计水平,为以后的软件开辟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堂教学51 学时,机动3 学时。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为主,课外做开辟一个小型软件系统作业的实践活动为辅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专业。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软件、软件危机和软件工程的有关概念。
主要内容:软件和软件工程的有关概念以及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
教学重点:软件定义和软件产品特点;软件危机和解决软件危机的途径;软件工程定义和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
1、软件工程过程的定义2、软件工程的三要素3、软件工程工具本章采用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进行教学。
1.5 学时。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软件和软件工程过程的有关概念,掌握软件工程过程、软件生命周期及其模型等内容。
主要内容:软件工程过程的概念、软件工程过程模型及软件工程过程技术和软件重用的基本理论。
教学重点:软件工程过程模型及技术。
教学难点:软件重用。
本章采用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进行教学。
2 学时。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任务,掌握可行性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主要内容:系统需求识别的目标、过程,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任务、步骤,可行性研究的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和系统体系结构建模、方案制定与评价。
教学重点: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任务、步骤,可行性研究的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和系统体系结构建模、方案制定与评价。
教学难点:可行性研究的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和系统体系结构建模。
1、硬件和硬件工程2、软件和软件工程3、人机交互工程4、数据库和数据库工程1、目的2、任务本章采用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进行教学。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bfd26c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5.png)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软件工程导论课程致力于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帮助学生了解软件开发的整体流程以及相关的管理和质量控制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日后的软件项目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软件工程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性,并理解软件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2. 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原理,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运维等方面。
3. 学会运用常见的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使其能够适应未来的软件开发工作。
三、教学内容1. 软件工程导论1.1 软件工程的定义和背景1.2 软件工程的发展历程1.3 软件工程的重要性和挑战2. 软件生命周期2.1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2.2 软件需求与分析2.3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2.4 软件编码与测试2.5 软件维护与升级3. 需求工程3.1 需求获取与分析3.2 需求规格说明3.3 需求验证与验证4. 软件设计4.1 结构化设计原理4.2 面向对象设计原理4.3 软件设计工具和方法5. 软件测试5.1 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5.2 测试用例设计和执行5.3 软件缺陷的管理和修复6. 软件项目管理6.1 软件项目计划与组织6.2 软件项目进度控制与风险管理6.3 软件质量管理和配置管理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使用常见的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进行实践,加深对软件开发流程的理解。
3. 项目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型软件项目开发,培养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能力。
4. 讨论与互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和讨论,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五、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等。
2. 课程项目:对学生参与的实际软件开发项目进行评估。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fafbbc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a.png)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软件工程导论》是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属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讲述建造软件系统的基本方法、技术、流程、工具及规范等。
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用的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各领域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动向;学习用工程化的方法开发软件项目,初步掌握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流程、准则、标准和规范。
本门课程为将来从事软件开发学生的软件工程师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对象、目的和要求本课程适用于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等从事软件开发的本科专业。
课程教学目的、要求:(一)从教学内容上,应使学生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软件与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软件危机与软件工程。
掌握个人软件开发过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了解软件开发模型及结构化软件设计方法,以及软件质量保证基本内容。
(二)从能力方面,应使学生通过对软件工程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学习和课后练习,培养学生养成规范化个人开发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按照软件工程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来设计和开发软件。
(三)从教学方法上,在课堂理论教学中,采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软件开发素材,通过一边实践一边讲解的方法,讲解软件过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通过学生完成与实践结合的作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逐步植根于学生头脑中。
三、相关课程及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 C 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等程序设计课程,学习应在学生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基础上进行。
本课程为后续的“软件制造工程” 和“软件设计工程”等课程打下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总学时:32学时(一)绪论 1 学时1、软件工程及其重要性2、软件开发需要软件工程3、软件工程课程体系架构(需要什么软件工程)4、课堂的组织、学习方法、章节安排与考核要求学生了解软件工程的起源,软件工程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了解软件工程课程体系。
《软件工程导论》教学大纲
![《软件工程导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72110e303d8ce2f0166238c.png)
软件工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软件工程开课学期:第5学期学时/学分:48 / 3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开课专业:游戏开发选用教材:《软件工程导论》(第四版),张海藩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主要参考书:1.《实用软件工程》(第二版),郑人杰、殷人昆、陶永雷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原书第五版),Roger S. Pressman,机械工业出版社;3.《软件工程》(原书第六版),Ian Sommerville,机械工业出版社;4.《面向对象与传统软件工程》(原书第五版),Stephen R. Schach,机械工业出版社。
5.《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B.Bruegge,A.H.Dutoit著,清华大学出版社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软件工程是研究软件开发维护和软件管理的一门工程科学,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环节中的一部分,教学目的旨在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与软件工程相关的其他课程如:软件需求过程、软件分析与设计和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过程管理等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启发学生把握软件开发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和运用软件分析、设计的常用方法、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方法以及质量保证方法等,来解决软件开发中的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基本要求1)本门课程是软件工程导论性质的课程,所以它比较全面而概括地介绍了与软件开发、管理和维护相关的各阶段的工作。
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含义、它的主要作用、软件开发的过程、软件开发各个阶段的主要目的和可能采用的一些技术手段和方法,并理解软件项目管理的主要思想。
课程完成后,学生能够应用软件工程的思想指导软件开发实践,并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软件工程其他相关后续课程的深入学习。
2)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并至少给出一些章节的启发式教学内容的设计。
3)制作电子教学课件,运用课件进行教学。
软件工程导论教学大纲
![软件工程导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b969442960590c69fc376bf.png)
软件工程导论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软件工程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属于必修课程。
该课程的先修课程有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等,后续课程有算法分析与设计,程序设计、软件测试等。
软件工程是研究软件开发维护和软件管理的一门工程科学,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环节中的一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软件工程的概念、原理和技术,初步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和常用工具,建立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化意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以及从事软件开发与维护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应使学生掌握大型复杂软件系统的开发方法、规则和工具。
首先,应使其克服长期书写小程序形成的“重编码、轻分析设计;重编码、轻技术资料建设和管理”的习惯;其次,要理解软件工程原理/方法/规则的必要性和掌握其技术细节;第三,要了解软件工程学的进展和前沿动态;第四,要通过软件系统设计的练习,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面向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介绍软件系统性质、目标、环境的分析方法,目标系统逻辑联系、功能联系、控制联系和状态转换过程的描述方法,软件结构、测试方案的设计要求和分析方法,软件工程学新进展,以及上述过程所用的规范化图文数表模型。
具体包括:软件工程概念及其过程模型、结构化分析/设计/实现方法和工具,面向对象方法学及面向对象的概念、模型、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实现方法,软件项目管理及其定量度量方法、相关国际标准。
最后介绍佩特网等形式化方法、统一建模语言、软件常用技术和软构件的分类与检索。
(四)教学时数本课程的教学总时数为90学时,其中,课堂教学时数为54学时,实验教学时数为36学时。
(五)教学方式本课程的难点在于,学生不曾经过大型软件开发的训练,因此在讲解中要适时插入大量软件开发事例,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软件开发经验;本课程不安排具体编程环境和开发语言的学习,但必须以大型软件开发实例说明问题,因此要求教师熟悉多种开发环境和开发语言;此外,软件开发技术的滞后和软件应用的广泛性所形成的反差,要求教师了解并适时提出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软件工程导论》是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属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讲述建造软件系统的基本方法、技术、流程、工具及规范等。
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用的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各领域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动向;学习用工程化的方法开发软件项目,初步掌握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流程、准则、标准和规范。
本门课程为将来从事软件开发学生的软件工程师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对象、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适用于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等从事软件开发的本科专业。
课程教学目的、要求:
(一)从教学内容上,应使学生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软件与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软件危机与软件工程。
掌握个人软件开发过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了解软件开发模型及结构化软件设计方法,以及软件质量保证基本内容。
(二)从能力方面,应使学生通过对软件工程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学习和课后练习,培养学生养成规范化个人开发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按照软件工程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来设计和开发软件。
(三)从教学方法上,在课堂理论教学中,采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软件开发素材,通过一边实践一边讲解的方法,讲解软件过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通过学生完成与实践结合的作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逐步植根于学生头脑中。
三、相关课程及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等程序设计课程,学习应在学生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基础上进行。
本课程为后续的“软件制造工程”和“软件设计工程”等课程打下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总学时:32学时
(一)绪论1学时
1、软件工程及其重要性
2、软件开发需要软件工程
3、软件工程课程体系架构(需要什么软件工程)
、课堂的组织、学习方法、章节安排与考核4.
要求学生了解软件工程的起源,软件工程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了解软件工程课程体系。
(二)软件与软件工程4学时
1、软件及软件分类
2、软件工程的由来及概念
3、软件生命周期
4、软件开发与软件开发方法
5、软件工程工具和环境
6、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介绍
7、我国软件产业的现状
8、软件人才资源
要求学生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各开发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软件开发的管理方法,了解当前软件产业的现状、软件人才的需求。
(三)个体软件过程5学时
1、时间记录和使用
2、阶段计划和产品计划
3、制定产品计划
4、质量管理过程
要求学生掌握个体软件过程(PSP)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主要包括积累个人时间记录与工作经验,如何根据过去开发或工作经验设计新项目的工作计划,如何利用个人的成功和失败经验对软件开发进行质量管理。
(四)软件开发的标准过程5学时
1、标准软件开发过程
2、分析工程
3、设计工程
4、制造工程
5、测试工程
6、系统安装
要求学生熟悉软件开发的标准过程,了解每个软件开发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了解软件作业流程是什么。
(五)软件开发模型2学时
1、软件开发模型与软件工程
2、瀑布式模型
、演化模型3.
4、螺旋模型
5、XP开发模型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软件开发模型形式,了解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与软件开发的关系,初步掌握各模型对软件开发的影响,学习如何根据开发软件特点选择软件开发模型。
(六)软件开发方法6学时
1、结构化方法
2、结构化分析
3、结构化设计
4、结构化编程
5、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
6、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结构化分析、设计和编程基本方法,掌握结构化开发的基本方法;通过学习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对比结构化开发与面向对象开发,了解软件开发的常用两类开发方法的各自开发特点。
(七)软件的质量保证5学时
1、软件质量
2、软件质量的思考方法
3、设计检查与制造、测试工程的质量控制
4、软件质量管理
5、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及质量管理模型ISO9000
要求学生理解什么是软件质量,了解软件质量的评价方法,了解为什么需要在各个工程阶段如何进行质量管理,另外了解CMM与ISO9000的基本内容,以及与软件质量等级的关系。
(八)软件工程标准化与文档3学时
1、软件工程标准
2、软件文档编写步骤
3、软件文档的主要内容及写作要求
4、软件文档的管理。
5、软件知识产权保护与职业道德规范
要求学生了解软件开发各阶段文档的主要内容,编写步骤和写作要求,以及在工程阶段如何进行文档管理。
(九)总结1学时
五、实践教学环节.
本科课程没有单独的实践环节,主要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来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习题)要求
要求每章节结束后布置相应的作业,作业量以中等程度学生在一小时左右完成为宜。
七、考核
本科课程教师可视情况采用闭(开)卷考试,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所列全部内容,以大纲所列重点为主。
八、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一)推荐使用教材:
罗积玉、李超等《软件工程推进方法》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二)主要参考书目:
陈明《软件工程实用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陈松乔、任胜兵《现代软件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Watts S.Humphrey著吴超英、车向东译《个体软件过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Carlo Ghezzi Mehdi Jazayeri dinomandrioli著施平安译《软件工程基础(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Gary Police、Liz Augustine、Chris Love、Jas Madhur著宋锐、张静译《小型团队软件开发——以RUP为中心的方法》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Robert C.Martin著.《敏捷软件开发》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