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专业国际贸易实务 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78d118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7.png)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实务
【学时学分】64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是在市场营销、物流概论、管理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
其功能在于让学生能运用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技能。
2.课程任务
本课程是将国际贸易实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3.课程衔接
本门课程是国际贸易实务,是在市场营销、物流概论、管理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后续课程有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
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通过以情境化、项目化为特色的实践教学,将本课程专业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
具体目标如下:
1、掌握常用的国际贸易术语。
2、掌握商品的质量、数量、包装等合同条款。
3、掌握国际货物运输的方式、组织及运输单据的制作。
4、掌握国际货运保险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5、掌握商品及格条款的内容。
6、掌握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及流程。
三、课程设计
四、课程考核
1、过程考核与最后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2、每个项目完成后进行项目单元测试根据学生提交的纸质版材料给学生打分,做为平时成绩,占40分。
3、期末综合考核,满分60分。
五、学习资源
多媒体教室上课。
六、其它
1.本课程标准由物流教研室编写
2.执笔:崔大巍
3.审核:
4.时间:2015年12月1日。
25-《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25-《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906df6d8e9951e79b892794.png)
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编号QD-0803-07 版本号:D/0 流水号:JW—2018—G03—25一、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实务二、课程性质、课时、学分本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
在学习了《网上开店与运营》、《网络推广》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种类,掌握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贸易现状,掌握签订合同的要领和注意事项,能分析并规避国际贸易风险,会分析并选择有利的国际贸易价格,能进行国际贸易核算,会处理常见的贸易纠纷和赔偿问题。
例如:货款的收付工具的使用,索赔与理赔,合同的签订与履行,重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今后参与跨境电商或网络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电子商务专业三年制高技层次,共64学时计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电子商务专业方向所涵盖的岗位业务流程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任务为引领,以国际贸易实务为课程主线,以各专业方向应共同具有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递进结构来展现教学内容,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现场制作等活动项目来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学会运用贸易知识和操作技巧,培养学生具备初步贸易谈判能力、学会贸易支付工具、单证的制作与使用,以及保险的选择与索赔等相关专业能力。
课程考核采取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突出综合能力考核,以行业职业标准为评价依据,着重考核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严谨规范的职业素养。
四、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常见的贸易案例、现象等项目活动,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初步具备国际贸易实务中关于运输、保险、支付、制单、纠纷处理等能力,并能实际处理常见的贸易纠纷,树立贸易合作、诚信意识,具备细心、严谨、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质,为发展各专业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具体达到如下的职业能力:1、能说明国际贸易的种类,掌握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贸易现状;2、能制定合法的合同内容,能签订与履行国际贸易合同;3、能掌握国际贸易中的保险办理及纠纷处理的方法;4、能正确认识国际贸易中的风险并能尽量规避风险;5、能理解进出口商品的价格条款内容,能进行相关的价格核算;5、能掌握进出口贸易条款的不同收付方式,能说明不同收付方式的流程运作过程,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收付方式;6、能掌握国际货物运输的不同方式,能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7、会根据货物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包装方式;8、能说明国际货物运输中单据的主要种类及主要内容,能缮制常用的单据;9、能掌握国际贸易交易流程,能综合所学模拟国际贸易过程;10、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课程标准《国际贸易实务》
![课程标准《国际贸易实务》](https://img.taocdn.com/s3/m/fca8c3aa6c85ec3a86c2c544.png)
课程标准《国际贸易实务》拟定:审定:拟定时间:——————————————————————一、课程性质《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营销与策划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是在总结我国对外贸易实践经验和结合国际通行的贸易惯例与习惯做法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型、操作性较强的学科。
它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
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国家的对外方针政策为指导,将理论部分中所学到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政策,在实务部分中加以具体运用,以便理论与实践、政策与业务有效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当前国际贸易的基本情况,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并熟悉国际贸易实务,更主要的是要求学生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政策与业务有效地结合起来,以适应外贸工作岗位的需求。
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分以下三部分:(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国际经贸变化发展趋势、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2.理解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国际贸易主要政策与措施。
3.掌握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贸易法律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国际贸易合同的商定,并掌握进出口业务的具体操作流程。
(二)能力培养教学目标1.充分认识到国际贸易知识对于本专业工作岗位的基本需求,认识到国际贸易对于世界经济的重要性,认识到对外贸易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能够全面掌握进出口业务流程。
3.会利用所用到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业务中的案例,特别是争议和违约案例。
(三)思想教育目标1.具备诚实守信的作风。
2.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
13.加强控制风险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内容一绪论【理论教学】1.了解了解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国际分工理论;了解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b844f8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9.png)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实务参考学时: 136适用专业:国际商务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第一部分前言《国际贸易实务》是我校国际商务专业开设的五门核心课程之一,是实现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必修课程。
它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它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某些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运用,它是国际经贸类专业必修的主要基础课程。
该课程不仅实践性强,而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整个专业培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国际商务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业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进出口业务的整个操作流程,为从事业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使学生成为一名业务操作熟练、职业素质高的技能型专门人才,能够适应外销员等岗位工作。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标准以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对外贸易企业中外销员的工作内容为教学内容,以进出口业务流程组织教学过程,以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作为课堂,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学习成绩主要以外贸业务流程操作能力和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把握作为考核依据。
三、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按照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在课程的目标定位上,以满足对外贸易岗位对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基本要求为原则,既要考虑新时期高职学生的现实基础,又要考虑新时期中职人才规格的发展要求。
在课程的内容标准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分为应用理论和实务模拟应用技能两大部分,既要突出国际贸易中各环节的操作应用,又要有对国际贸易实务工作的基本指导。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既要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操作的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训练,从而实现自我发展的职业能力素养的养成,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贯彻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b73323b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a.png)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实务适用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课程学时/学期/学分:72/2/4一、课程性质《国际贸易实务》是商贸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职业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外贸基础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开拓国外客户的方法、熟悉价格构成、与客户联系及磋商合同条款、订立合同及履行合同。
同时能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外贸函电》《外贸单证》《报关实务》打下业务基础。
二、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应达到以下目标。
1. 知识目标(1)了解外贸业务员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2)了解进出口业务的工作流程和发展趋势。
(3)掌握贸易术语的含义、买卖双方的基本义务和风险划分。
(4)了解并掌握订立品名、品质、数量、包装条款应注意的事项。
(5)了解运输、运输保险的基本知识并掌握提单的应用。
(6)理解各种支付方式的含义,业务流程,并理解各种支付方式的风险和风险防范措施。
(7)了解有关商检、索赔、不可抗力、仲裁的基本概念。
(8)了解磋商的过程和履约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2. 能力目标(1)能利用网络平台开拓国外客户。
(2)能根据不同的贸易术语核算价格并灵活报价。
(3)能根据具体的业务制定包装条款并计算毛重,体积。
(4)能根据商品的具体情况正确确定货柜类型和数量,熟练计算运费及保险金额,保险费。
(5)能根据具体业务进行成本核算及盈亏核算。
(6)能结合业务的自身特点和当事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一种支付方式或优化组合支付方式。
(7)能根据磋商的结果订立一份正式的合同或确认书。
3. 素质目标(1)具备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
(2)具有遵纪守法的意识。
(3)具有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
(4)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创新精神。
三、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以外贸业务员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切入点,从合作企业获取真实的业务资源,从教学角度出发,重新设计仿真出口业务项目,以磋商和履行合同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大纲(2024版)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大纲(2024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68b82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9.png)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大纲(2024版)•课程概述与目标•国际贸易基本概念与原理•进出口业务操作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实务•国际货款结算实务•跨境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应用•课程总结与展望目录01课程概述与目标课程背景与意义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的重要性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实务课程在国际贸易教育中的地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其在国际贸易领域的竞争力。
0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01知识目标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和惯例。
0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实际问题,具备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基本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国际贸易术语与惯例介绍国际贸易中常用的术语和惯例,如INCOTERMS等。
国际贸易合同详细讲解国际贸易合同的签订、履行和争议解决等内容。
国际贸易结算介绍国际贸易结算的方式、工具和流程,包括汇付、托收、信用证等。
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阐述国际贸易运输的方式、费用和保险等内容。
国际贸易单证介绍国际贸易单证的种类、作用和缮制要求等。
国际贸易法律法规概述国际贸易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
课程内容与结构02国际贸易基本概念与原理国际贸易定义及分类国际贸易定义指不同国家(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包括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
国际贸易分类按商品移动的方向,可分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过境贸易;按商品的形态,可分为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按生产国和消费国在贸易中的关系,可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自由贸易政策指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任何干预,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际市场上自由竞争。
保护贸易政策指国家采取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惠和补贴,以鼓励商品出口。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2efeca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e.png)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标准国际贸易实务是商科类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其课程标准的制定对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贸易实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标准应当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面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首先,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标准应当明确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核心,它应当包括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学生应当能够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能力,了解国际贸易法律法规等。
这些目标的明确对于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其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标准应当规范课程内容。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内容应当包括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国际贸易的实务操作、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基础知识与前沿技术的融合,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相关知识。
此外,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标准应当明确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它应当注重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运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同时,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最后,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标准应当规范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应当与课程目标相一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包括平时表现、课堂表现、作业考核、期末考试等多种考核方式的结合运用,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之,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国际贸易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才能更好地实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各高校能够重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课程标准,为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好的保障。
2024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
![2024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1a259a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f.png)
•课程概述与目标•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跨境电子商务与数字贸易•课程总结与展望课程概述与目标课程背景与意义01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日益频繁,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对于培养国际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02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实务知识,提高其在国际经贸领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0102 03知识目标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理论、政策和实务知识。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际贸易问题,具备从事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树立正确的国际贸易观念和价值观。
课程目标与要求国际贸易理论包括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等。
国际贸易实务包括贸易术语、合同订立、运输与保险、货款结算等。
国际贸易风险管理包括汇率风险、政治风险、信用风险等的管理与防范。
国际贸易概述包括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等。
国际贸易政策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贸易自由化等。
国际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包括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分类、发展趋势,以及技术贸易的方式、知识产权保护等。
010203040506课程内容与结构国际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强调各国在生产特定产品时具有绝对优势,通过自由贸易可实现互利共赢。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发展,指出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具备绝对优势,仍可通过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从国际贸易中获益。
新古典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提出,认为各国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在自由贸易条件下,通过商品和要素的流动,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将趋于均等化。
新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解释相似国家之间同一产业内产品的贸易现象,强调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和消费者偏好对贸易的影响。
《国际贸易实务》-中职技工院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中职技工院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69ed45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8.png)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本课程采用理实结合教学模式)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国际贸易实务》是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是综合培养电商人才的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包括国家(地区)间货物买卖的程序、操作方法和技巧,这其中应遵循的有关国际公约、国际贸易惯例和相关法律,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专业学生了解必要的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国际惯例,掌握进出口贸易的程序、操作技巧以及注意事项。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与进出口贸易的合同条款及基本业务流程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国际贸易惯例、法律法规并了解各种国际贸易方式,使学生初步具备进出口交易的实际操作能力,如贸易谈判能力、价格核算能力和规范缮制各种结汇、付汇单证的能力以及发现、分析并解决进出口贸易活动中一般问题等基本能力。
(一)知识目标1.了解国际贸易的趋势,以及当今国际形势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2.理解国际贸易术语的内涵和具体规定3.掌握不同贸易术语之间的换算4.理解商品品质、数量和包装条款及相关的国际贸易惯例5.掌握进出口交易磋商和签订合同的程序及步骤6.了解报关报检流程7.掌握国际贸易结算方式8.了解国际贸易中商检、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条款(二)能力目标1.能制作国际市场调研报告2.能选择适当的贸易术语出口3.能核算商品价格进行报价4.能拟定国际货物买卖合同5.掌握办理国际货物海洋运输保险程序(三)素质教育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与技能实践,使学生具有:1.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2.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有吃苦耐劳和良好的抗压心理素质;4.养成踏实严谨的作风三、课程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国际贸易发展历史(了解)第二章合同的标的(掌握)第三章国际贸易术语(掌握)第四章货物的支付(掌握)第五章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掌握)第六章进出口商品的价格(掌握)第七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磋商与履行(了解)四、学时分配与建议五、说明教材主要围绕“够用适度”的原则,具有入门性质,内容编排完全体现职业性,运用大量案例配合理论进行教学,为21世纪高职高专财经类规划教材。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371ed7ca5e9856a561260af.png)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课程编码: 0501047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适用专业:国际商务专业授课单位:管理学院学分: 3分学时: 56学时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邓志新,2020年2月20日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性质:《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主要研究国际商品交换过程的学科,也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国际经贸类专业都把本课程作为一门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外经贸从业人员进修提高所必需的课程,是外贸业务、外贸跟单员、外销员、国际货运代理员、国际商务单证员等全国职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
课程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的单据和流程、国际贸易合同的内容以及相关的国际贸易法律惯例等,同时可以培养学生与外贸相关的职业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和职业资格考试奠定基础。
课程内容、职业技能和相关职业岗位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与其他课程关系:《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商务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专业基础课程,只有通过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学习后,才能开展对后续专业课程《国际商务单证》、《国际货运代理》、《报关实务》、《外贸函电》等课程的学习。
1.2课程设计理念《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设计是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和基于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设计方法。
具体内容如下:1.2.1“校企合作”,以职业岗位分析制定教学目标与行业和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根据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和能力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准确分解技能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共同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
1.2.2“项目驱动”,以工作过程构建教学内容以国际贸易业务的“工作过程”构建学习领域,将学习领域具体化为教学情境,使与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工作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反映。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0976a5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b.png)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商科类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旨在培养学生对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
本课程标准旨在规范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指导,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参考。
下面将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评价方式四个方面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一、课程目标。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熟悉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流程,包括国际贸易的各个环节和相关政策法规;3.具备国际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谈判的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开展国际贸易业务;4.了解国际贸易中的风险管理和国际贸易纠纷解决机制,具备一定的风险防范和危机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包括国际贸易的定义、特点、优势和限制等内容;2.国际贸易操作流程,包括国际贸易的主体、方式、程序和文件等;3.国际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谈判技巧,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定位、价格策略和谈判技巧等;4.国际贸易风险管理和纠纷解决,包括风险防范、信用证操作和纠纷解决机制等。
三、教学要求。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要求主要包括,1.教师要具备丰富的国际贸易实务经验和理论知识,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2.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能够独立完成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3.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实习;4.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意识。
四、评价方式。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1.平时成绩占比较大,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小组讨论等;2.期中期末考试占一定比例,主要考察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的掌握程度;3.实务案例分析和报告占一定比例,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4.实习报告和答辩占一定比例,考察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和收获。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4cc2f3f3968011ca200910e.png)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实务》(二)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三)学时学分96学时,6学分(四)适用专业电子商务、物流、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电算化专业二、课程定位《国际贸易实务》是电子商务、物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营运环节的操作、具备对外贸易交易磋商、签订合同的能力,对贸易往来过程中的贸易纠纷的处理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外贸方法解决进出口业务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抽象、推理、分析和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有效地把知识转化为相应的工作能力。
本课程在专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技能基础。
以《国际贸易概论》、《商务英语》、《经济学》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同时为后续课程《外贸英语函电》、《外贸制单》等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后胜任专业技术岗位工作起到必要的支撑作用。
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准确理解进出口业务中的相关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进出口业务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具有对外商务谈判、签订合同的能力,具有正确操作进出口业务的能力,具有解决进出口业务纠纷的能力,能够利用国际贸易基本知识,解决进出口业务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贸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勤奋工作的意识以及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为今后从事外经贸一线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实现具有创新能力的国际贸易技术与管理人才的目的。
(二)具体目标表1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目标四、整体教学设计本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在知识结构体系上将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进出口业务应用融为一体。
在具体内容上按照必要、实用并兼顾知识的系统性原则进行取舍,突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针对性。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训环节,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2eb7ec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1.png)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501047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适用专业:国际商务专业授课单位:管理学院学分:3分学时: 56学时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邓志新,2020年2月20日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性质:《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主要研究国际商品交换过程的学科,也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国际经贸类专业都把本课程作为一门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外经贸从业人员进修提高所必需的课程,是外贸业务、外贸跟单员、外销员、国际货运代理员、国际商务单证员等全国职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
课程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的单据和流程、国际贸易合同的内容以及相关的国际贸易法律惯例等,同时可以培养学生与外贸相关的职业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和职业资格考试奠定基础。
课程内容、职业技能和相关职业岗位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与其他课程关系:《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商务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专业基础课程,只有通过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学习后,才能开展对后续专业课程《国际商务单证〉〉《国际货运代理》、《报关实务》、《外贸函电》等课程的学习。
1.2课程设计理念《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设计是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一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和基于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设计方法。
具体内容如下:1.2.1“校企合作”,以职业岗位分析制定教学目标与行业和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根据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和能力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准确分解技能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共同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
1.2.2“项目驱动”,以工作过程构建教学内容以国际贸易业务的“工作过程”构建学习领域,将学习领域具体化为教学情境,使与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工作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反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实务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电子商务专业
课程学分: 4 总学时:84
1 课程定位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懂得国际贸易发生的基本原因,熟悉基本的国际贸易政策和措施,具备一定的国际贸易政策环境分析能力,能够判断、解决现实中的国际贸易问题,为从事国际贸易以及相关专业的工作准备必要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对学生从事国际贸易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重要支撑作用,任何具体的微观国际贸易业务,总是在一定的宏观政策环境中进行的,通过学习,学生具备了宏观的国际贸易理论政策知识,便于今后学习具体的国际贸易职业课程,也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维能力的锻炼。
2 课程目标
2.1 能力目标
2.2知识目标
国际贸易实物主要是以贸易合同为中心进行学习,包括五个部分,即国际贸易准备阶段的工作、交易磋商与合同订立、合同条款、合同的履行和合同的善后。
因此,学生应该掌握:
1、进出口交易前的准备工作的基本知识;
2、理解与合同磋商有关的惯例与法律;
3、掌握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的基本知识;
4、掌握商品的价格、支付方式、运输;
5、保险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理解进出口合同的履行和善后的有关国际惯例和法律;
6、了解其他的国际贸易方式;
2.3素质目标
1、具备国际贸易从业人员要求的基本素养。
2、具有敬业爱岗精神。
3、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分析判断能力。
4、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3 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
3.1课程设计理念
在课程的目标定位上,以满足进出口业务的几类岗位对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基本要求为原则,既要考虑本院高职学生的现实基础,又要考虑新时期高职人才规格的发展要求。
在课程的内容标准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务模拟操作两大部分,在突出国贸实务理论教学对实际业务的指导作用的同时,又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国际贸易中各环节的操作应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高职教学特色。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理解
并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训练,从而实现自我发展的职业能力素养的养成,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贯彻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3.2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以外向型企业进口、出口、其他贸易方式为主线,以国际贸易岗位的职业资格为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聘请了教育界专家和外贸企业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科学合理地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确立课程的培养要求,课程的内容及体系由课程组----专兼职教师共同进行开发与设计,做到国际贸易实务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相互融合进行,以项目及项目单元任务为驱动。
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以职业能力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内容;以典型任务为载体,围绕任务的解决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职业岗位的要求,设计考试标准和方式。
4 课程内容、要求与学时安排
5 实施建议
5.1 教材编写:拟编写《国际贸易实务》
5.2 教学场地:多媒体教室,普通教室
5.3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案例法,小组讨论法,提问引导法
5.4 师资要求:本门课程要求教师具有专业的国际贸易知识,对国际贸易有深入的研究,熟练使用相关教学软件,同时具备计算机技术、现代管理学和电子商务知识基础。
课堂上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5.5 考核评价
5.5.1.考核形式平时成绩+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
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
5.5.2.考核评价表
5.6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利用校内外资源。
二〇十五年八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