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及资源保护开发途径——百色乐业大石围天坑群

合集下载

世界三个最大的天坑-世界上最大的天坑

世界三个最大的天坑-世界上最大的天坑

世界三个最大的天坑:世界上最大的天坑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地形地势是一个地方独有的特色,由当地的土质气候及其他自然条件组成,天坑也是同样的道理,小编整理了关于世界三个最大的天坑,一起来看一看吧。

仅供参考。

世界三最大天坑—重庆奉节小寨天坑小寨天坑位于距奉节县城91千米的荆竹乡小寨村,大约是北纬30°44’23”,东经109°29’附近,是构成地球第四纪演化史的重要例证,更是长江三峡成因的“活化石”,是喀斯特漏斗的俗称。

属当今世界洞穴奇观之一,世界最大的“天坑”。

它是几座山峰间凹下去的一个椭圆形大漏斗,与天井峡地缝属同一岩溶系统,从天坑至迷宫峡出口地下河道长约4公里。

“天坑”是当地人对喀斯特漏斗的俗称,在地理学上叫“岩溶漏斗地貌。

它是几座山峰间凹下去的一个椭圆形大漏斗。

天坑坑口地面标高1331米,深米,坑口直径622米,坑底直径522米。

坑壁四周陡峭,在东北方向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

小寨天坑与天井峡地缝属同一岩溶系统,从天坑至迷宫峡出口地下河道长约4公里。

坑壁有两级台地,位于300米深处的一级台地,宽2―10米,台地有两间房屋,曾有人隐居;另一级台地位于400米深处,呈斜坡状,坡地上草木丛生,野花烂漫,坑壁有几个悬泉飞泻坑底。

站在坑口往下看,一削千丈的绝壁直插地下,深不见底,令人目眩。

坑底下边有地下河,小寨天坑是地下河的一个“天窗”。

站在坑底抬头仰视,只见蓝天好像一轮圆月,颇有“坐井观天”之感。

天坑内不仅有众多暗河,还有四通八达的密洞。

而这些河岸大量珍奇的动植物,到底有多少?谁也不知道。

天坑中的洞穴群更是奇绝险峻,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各国的探险家们就曾多次进行探险考察,但仍未完全了解天坑中许多洞穴的情况。

他们都认为这儿是世界上第一流的魔幻式洞穴群!科学家们还在许多洞穴中,发现不少珍稀动植物和古生物化石。

在2001年前,提及天坑这个词汇,通常只是特指重庆奉节县的小寨天坑。

乐业天坑景区旅游规划

乐业天坑景区旅游规划

乐业天坑景区旅游规划一、前言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与东亚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广西的旅游业得到了重视,正在逐渐的升温。

乐业是广西西北的一个小县,但具有丰富旅游资源。

在规划与开发的道路上,由于种种原因,该县的旅游业没有发展预定的目标。

为了有进一步提高其效益,再一次进行规划与宣传是非常必要的。

二、当地自然社会状况乐业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黔、桂两省区8县交界的结合部。

全县总面积2617平方公里,总人口15.2万人。

县城距国家重点工程——龙滩水电站160公里,距百色市160公里,距广西首府南宁市400公里,距贵州省省会贵阳市370公里,是重庆、贵州通往靖西龙邦口岸(国家一类口岸)走向东盟国家最为便捷的通道。

2003年底修通了百色至乐业的二级公路,极大改善了乐业交通面貌。

规划中的南宁至贵阳、汕头至昆明两条高速公路和四川隆昌至百色铁路将经过乐业境内,届时乐业县交通和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现。

在全世界13个超大型天坑中,分布在乐业的就有7个,因此乐业县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世界天坑博物馆”。

奇特的地貌造就了乐业县独特的气候资源,全县处在亚热带湿润气候区,但全年平均气温仅为16.3℃,景区内空气质量优良,素有“天然空调”、“天然氧吧”之美称。

三、周围的旅游业及有关方面的状况乐业县还拥有世界上最雄伟壮观的水上天然石拱桥——布柳河仙人桥,以及百朗大峡谷、五台山原始森林等景区。

目前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已获得“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际岩溶与洞穴探险科考基地”、“中国青少年科学考察探险基地”四大称号,正在积极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

此外乐业县还是革命老区,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0年10月中央工农红军第七、第八军在乐业县胜利会师,现还完整保存有红七、红八军会师纪念馆。

还有神秘的母里亚母系氏族文化、把吉古老造纸术、火卖文化生态旅游村、布柳河壮族风情、高山汉族唱灯艺术等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使乐业成为集观赏天坑奇观、生态旅游、科考探险、民俗采风、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广西乐业天坑旅游玩日记学生

广西乐业天坑旅游玩日记学生

广西乐业天坑旅游玩日记学生广西乐业,有一处举世闻名的奇景——大石围天坑群。

附近还有黄猄洞天坑、穿洞天坑等自然名胜,大石围更被定为世界上最大型的天坑群,可谓博尽眼球。

距离大石围天坑不过数公里,有大曹天坑者,相对而言名气略为逊色,但对我之吸引力,后者比前者却要大得多!早在2001年,来自英国的红玫瑰探险队便深入过天坑底部洞穴进行探测,并于洞穴深处发现由两个巨大的洞厅坍塌、贯通后所形成的巨大大厅。

此洞厅有两百米高度,巨大的容积一下子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焦点!后经测量,将其定为亚洲第一大洞厅,因为是英国红玫瑰探洞队首先发现并公诸于众的,洞厅便以其命名,是为红玫瑰大厅了。

更让人惊讶的是,探险队还发现溶洞大厅就位于一条村庄的地底下!尤其是村子里头的一所希望小学,位于红玫瑰大厅的正上方,地表最薄处仅20米厚度。

要是地面上有什么剧烈的动静,很可能整个学校都会坍塌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据说,当年探险队的人还专程给当地的村长说了这个事情,目前此地地质情况甚不乐观,村庄危如累卵。

十多年过去了,我原以为这条村庄已经搬迁,人们都已经安置好了吧。

可进去了之后才发现,不仅村庄没迁移,那所风雨飘摇的希望小学仍在原地,似乎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好吧,接下来就说一说我整个路程。

去往大曹天坑的第一天,我是在乐业县城的罗妹洞隧道边上乘坐乐业开往花坪的班车,然后在一个叫六路坪的地方下车的。

下车后就看到路边上有个牌坊,有指路牌标示着沿牌坊里边的路直走,能到达秧林村(大曹天坑的所在地)以及火卖生态村。

走了约二、三十分钟,一直是上坡路,两公里左右的路程便来到了秧林村的希望小学。

沿着希望小学旁边的土路一直走,绕过几户人家,经过几片旱田,到了一处山坡。

土路变成了人们走出来的山间小道,路边都是喀斯特小石丛。

此地属于洼地,植被贫瘠,地下有许多落水洞、小缝隙,所以留不住水份,雨水落下来之后会迅速通过这些小洼洞注入地下的暗河支流中。

我顺着前人走过的小道,一路进入到大曹天坑的坑口。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大石围天坑群生态旅游形象定位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大石围天坑群生态旅游形象定位
往往 只是 “ 险峻 ” 。
有 很 高的 科考 与探 险 价 值 , 开发 潜 力 巨大 , 全 国乃 在 至全 世界都 有不 可替 代的 地位 。 同领 域 的专 家学 者 不
从 不 同的角 度关注 大 石 围天 坑 群 。 旅游 学专 家 从规 划 的角 度研 究大石 围天 坑群 资源 的 开发 现状 , 提 出综 并
收 稿 日期 :o 9 O —0 2o一 7 3
9 4
中 国 岩 溶
宁4 6k 距 南 昆铁 路 1 4k 距 3 4国道 约1 5k 5 m, 1 m, 2 7 m, 连 接县 城 与 3 4国道 的为 环 山三级 公 路 ; 百 色至 乐 2 从 业 公 路 环 山越 岭 , 道 、 弯 陡坡 多 , 面 窄 , 路 由乐 业 县 城 到大 石 围诸 天 坑及 有关 景 区均 为 四级 或等 外路 , 崎岖 狭窄 , 区域 可进 入性 较 差L 。 4 ]
柏 瑾 , 游游 , 伟 周 王
( 西 师 范 学 院 资源 与 环 境 学 院 , 西 南 宁 ,3 0 1 广 广 500 )

要 : 代旅游给游客诸 多形象感知 , 现 影响其对旅游地选择 的决策 。乐 业大石 围
天坑群具有 世界 级的旅游 资源品位 , 由于交通 的不便 、 天坑本身 陡峭 险峻等 因素,
合 开发 方法 和建议 [ ; 1 地质 学专 家 从大 石 围天坑 群 本 身 研 究其发 育 、 形成 、 科学价 值及 科考 意 义 [ ] 2 。两 者
都 比较 全面地 肯定 了大 石 围天坑 群 的旅 游 价值 , 由 但
1 2 交通 现 状 . 通 常 游 客根 据之 前 对 某一 景 区的景 观状 况 、 交通 可 达 性 和 生 态 环境 的感 知 来 判 断是 否 值 得 前 往 观 光 旅 游 , 中的 交通 安 全性 和 可达 性对 促成 游 客 出行游 其 览 显得 越 来越 重 要 。但 是 , 乐业 大 石围景 区 目前 给公 众 的感 知是 交 通 不便 : 理 上位 于桂 西北 高 峰丛 低 洼 地

乐业天坑群旅游攻略

乐业天坑群旅游攻略

乐业天坑群旅游攻略乐业天坑群旅游景点攻略大石围天坑大石围天坑位于乐业县同乐镇刷把村北边,距县城23公里,属红水河南端的干热河谷地带,是整个“天坑”溶洞群中的最有代表性,也是最有名的景点之一,有“天然绝壁地宫”之美称。

大石围天坑地下原始森林面积9.6万平方米,垂直深度613米,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20米,容积约0.8亿立方米,其地下森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深度位居世界第二,容积位居世界第三。

原始森林底部地下溶洞高50~200米,宽70~150米,洞中有两条宽7~13米的地下暗河,是广西目前河流量最大、流程最远的地下暗河之一。

两条暗河中,一条冷,一条暖,冷暖两条河流长约30公里,被称为鸳鸯暗河。

河里有许多的地下水生生物,最具特色的是通体透明的盲鱼,河岸两旁有金黄的沙滩和五彩的奇石及巨大的化学沉积物。

大石围天坑底部暗河下游6公里处,有一处宽30—50米,高约100多米的瀑布,被专家称为地下第一大型瀑布。

2021年9月,新疆达瓦孜第六代传人阿迪力成功徒步跨越大石围天坑,更为其增添无穷的人文魅力。

布柳河仙人桥景区布柳河仙人桥景区,地处乐业县新化镇磨里村布柳河大峡谷,距县城51公里,该峡谷全长16.9公里。

沿河两岸绿树成荫,古树繁多,野猴成群,鸟语鸣啼,有“植物的王国,鸟类的天堂”之美称,河里鱼儿穿梭,既可漂流,又可观光旅游,被专家称为“桂西第一漂”。

尤为奇特的是,布柳河上还有一座由三座大山塌陷形成的天然石拱桥,坐落于漂流河段下游。

石桥天成,鬼斧神工,桥拱对称,拱底平滑,当地人称为“仙人桥”。

仙人桥拱孔跨度177.14米,桥宽19.3米,桥身长280米,桥身厚78米,总桥高165米,拱高87米,像一条巨龙横跨在河的两岸,绝景天成,气势雄伟,是罕见的天然石拱桥。

被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大、最美的水上天生桥,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布柳河是集奇山、秀水、仙桥、溶洞于一体的漂游观光景区,环境幽静,气候宜人,是八方游客最为向往的生态漂游观光圣地。

大石围天坑广西百色

大石围天坑广西百色

大石围天坑广西百色天坑,这个词语可能在坐的朋友很少听说,就是通过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体听说一些,也多是充满了传奇、神秘的色彩。

关于大石围天坑群的发现,说法不一,较为准确的是,是日本人最早发现,而且是最早进入大石围天坑底部考察。

日本人在通过卫星拍摄传回地面上的图片上发现,现在大石围天坑所处的位置,显示为一个很小的黑点,聪明的日本人认为,这里应该是一处神秘的地方,说不定蕴藏着丰富的宝藏。

至于日本人是哪一年进入大石围天坑的,无从查考,更遗憾的是,聪明的日本人,没有为中国留下一丁点关于大石围天坑的科考资料。

1973年,广西地质专家傅中平到乐业进行地质情况调查,曾对乐业大石围天坑进行初步调查,1995年11月,《广西林业》杂志组织有关专家对乐业大石围天坑进行了考察,并把一些图片和数据资料刊登在杂志上。

直到1998年3月4日广西电视台和乐业县政府等单位组织的探险摄制组及科考专家才第一次进入大石围天坑及地下河内部,用时三天,取得了许多珍贵的资料。

1999年11月9日第二次进入大石围。

2001年2月至4月,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美国洞穴基金会和英国牛津大学洞穴联合会组成的科考队对乐业天坑群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

中央电视台一套、二套、三套、四套及广西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旅游报》等二十多家媒体跟踪报道科考成果,"大石围",一个响亮而陌生的名字也随着众多媒体的连续报道而名扬海内外,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天坑,地理地貌上命名为"喀斯特漏斗",当地人称为"石围群"。

关于天坑的形成,众说纷纭,最多的说法是天上陨石砸下而成。

随着对大石围天坑的科考,这一层神秘的面纱终于被揭掉,科学地讲,天坑的形成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乐业地区是大面积的碳酸盐岩,符合"岩体必须是可溶的"这一天坑形成的基本条件;第二、乐业附近的地质构造是很少见的"S"形旋扭构造,而乐业天坑群正处在"S"形旋扭构造的中部,这种特殊的构造,使岩层产生了深度很大的张性裂隙;第三、乐业充沛的降雨,是形成天坑的最活跃因素,雨水沿裂隙溶蚀岩体,形成地下水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下河,由于地下水长时间对岩层的不断侵蚀、搬运,逐淅形成巨大的地下空洞,地壳运动时,整个岩层垂直塌陷;第四、乐业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受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互相挤压抬升的造山运动的影响,地表不断往上升,而地下河系统不断向下侵蚀,才会使天坑越来越深。

乐业景区简介

乐业景区简介

乐业旅游景区简介大石围天坑景区简介大石围天坑位于同乐镇刷把村,距县城23公里,属红水河南端的干热河谷地带,经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专家和岩溶洞穴专家实地考察论证,大石围的地下原始森林面积 9.6万平方米为世界第一。

大石围天坑垂直深度约为613米,东西长为600米,南北宽为420米,其容积约0.8亿立方米,有世界“天坑博物馆”之美称。

大石围属典型的喀斯特漏斗奇观,集独特奇绝地下溶洞、地下原始森林、珍稀动物及地下暗河于一体的巨型天坑。

天坑底部林中有洞,洞中有河,河流湍急,且有冷热交汇的两条庞大的地下暗河,地下暗河中的石笋挺拔丛生,石帘晶莹透亮,具有很高的科考探险价值。

在大石围周边村屯又有独特奇绝的白洞、流星、神木、苏家坑、邓家坨、甲蒙、燕子、盖帽、黄猄、风岩、大坨、穿洞等几十个天坑,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坑群”,在“天坑群”的周边,还有冒气洞、马蜂洞、熊家东西洞等50多个溶洞景点与之相配。

通过几年来的开发建设,2007年,大石围天坑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4A级景区称号。

在这里,你将领略到世界“天坑博物馆”和“国际岩溶与洞穴探险科考基地”的雄浑与壮观;来到这里,你还将感受到“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的独特魅力;这里,是您度假、旅游、休闲、探险、猎奇的最佳选择。

穿洞天坑简介穿洞天坑地处乐业县同乐镇刷把村竹林坝屯,距县城18公里,约6500多万年前形成于峰峦之中。

穿洞天坑呈多边形,长、短轴分别为370米和270米,顶口面积为7.3万平方米,底部面积3万平方米。

该天坑由6座山峰围成,是所有天坑中峰体最多的天坑。

天坑树木以中小乔木为主(悬崖长有多个品种松树),东北、西南端林木最稠密,西南端树木从山顶至坑底连续分布,为常绿性森林群落。

在目前我们所开发的天坑中,唯有该天坑可通过溶洞走入坑底,一览坑底森林之神秘,穿洞的存在增加了天坑旅游的神秘、新奇价值。

其洞腔内分布有一定规模的景观,如洞门有古战洞墙,洞前端分布有10米高的石笋屹立洞中,似天坑的守护神,还有古树化石、“森林风光”、“红萝卜”、“火树银花”、“叠层石”等景点,边走边赏,其妙无穷。

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及资源保护开发途径策划方案

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及资源保护开发途径策划方案

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及资源保护开发途径策划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书桌上,我的思绪也随之飘散开来。

想象中的生态旅游景区,仿佛就在眼前,我可以感受到那里的清新空气,听到鸟儿的歌唱,看到树木的摇曳。

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个方案的细节。

一、生态旅游景区规划1.规划理念我们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将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打造一个既能满足游客需求,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旅游景区。

2.规划目标(1)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保护景区内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丰富景区的旅游产品,提高游客满意度。

3.规划布局(1)核心景区:以自然景观为核心,打造高品质的旅游产品。

(2)辅助景区:以生态保护为主题,展示景区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底蕴。

(3)服务设施:完善景区的交通、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

二、资源保护开发途径策划1.生态保护(1)加强景区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对重点保护区域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措施。

(2)建立生态监测系统,对景区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控。

(3)开展生态修复工程,恢复受损的生态环境。

2.旅游产品开发(1)自然景观:利用景区内的自然景观,开发徒步、摄影、探险等旅游产品。

(2)文化底蕴:挖掘景区内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体验项目。

(3)休闲度假:建设休闲度假设施,为游客提供舒适的度假体验。

3.服务设施提升(1)交通:优化景区的交通网络,提高可达性。

(2)餐饮:发展特色餐饮,满足游客的口腹之欲。

(3)住宿:建设高品质的住宿设施,提升游客的住宿体验。

三、实施方案1.成立景区规划与保护开发领导小组,负责景区的规划与管理工作。

2.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明确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目标。

3.加强与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共同推进景区的开发与保护。

4.加强宣传推广,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定期对景区的规划与保护开发工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方案。

四、后期运营与管理1.建立景区运营与管理机制,确保景区的正常运营。

百色乐业天坑群导游词

百色乐业天坑群导游词

百色乐业天坑群导游词1998年国土资源厅在我国广西自治区百色地区乐业县开展土壤资源调研时,发觉一种全球少见的地质环境奇景 - 喀斯特地貌布氏漏斗群,又被称为乐业天坑群下边是我为大伙儿梳理的百色乐业天坑群导游词,热烈欢迎参照!百色乐业天坑群导游词篇一诸位游人们,热烈欢迎各位来乐业天坑群参观考察游玩,1998年国土资源厅在我国广西自治区百色地区乐业县开展土壤资源调研时,发觉一种全球少见的地质环境奇景—喀斯特地貌布氏漏斗群,又被称为乐业天坑群。

该地域为典型性的地貌(即岩溶地貌),降雨量大,为地底洞窟的生长发育给予了良好条件。

其典型性特点是地质结构与众不同,生物种类多种多样。

意味着园林景观为大石围。

乐业县坐落于广西省西北部地区,位于黔、桂两省区8县交界处的接合部。

全乡占地面积2617平方千米,人口总数15.2万人。

县里距我国关键工程项目——龙滩水电站160千米,距百色市160千米,距广西首府南宁400千米,距贵州省省会贵阳370千米,是重庆市、贵州省通向靖西县龙邦口岸(我国一类港口)迈向东盟十国更为方便快捷的安全通道。

20xx年末全线通车了百色至乐业的二级公路,巨大改进了乐业交通出行外貌。

整体规划中的南宁市至贵阳市、汕头市至昆明市两根高速路和四川隆昌至百色铁路线将历经乐业地区,到时候乐业县交通出行和资源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乐业县有着以大石围天坑群为意味着的国际级知名品牌的旅游资源开发,历经中、美、英、日、法等十多个我国的权威专家科举考试论述,在20平方千米范畴内已发觉有地下河28个,其地下河总数和地下河遍布相对密度全球独一无二。

在其中,在全球13个特大型地下河中,遍布在乐业的就会有七个,因而乐业县被称作“全球地下河之都”、“全球地下河历史博物馆”。

乐业县还有着世界最高大雄伟的海上纯天然石拱桥——布柳河仙人桥,及其百朗大峽谷、五台山原生树林等旅游景区。

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已得到“我国地质森林公园”、“森林公园”、“国际性岩浆岩与洞穴探险科举考试产业基地”、“我国青少年儿童科学考察冒险产业基地”四大头衔,已经积极主动申请“全球地质森林公园”和“全球世界自然遗产”。

走进天坑的神秘“王国”

走进天坑的神秘“王国”

走进天坑的在地上的坑 为什么叫天坑?天坑,是一个从民间走进科学殿堂的岩溶学专用术语,指的是碳酸盐岩地区的溶洞大厅形成的,口径和深度不小于百米,容积大于一百万立方米,四周或大部分周壁为陡崖,且与或曾与地下河溶洞相通的特大型漏斗。

有不少人问,天坑明明形成于地上,为什么不叫“地坑”,而命名为“天坑”其实,天坑作为一种特殊的岩溶地貌形态,国内外不同地区对其称呼也不同,例如:重庆市奉节县称之为“天坑”、云阳县称之为“龙缸”、武隆区称之为“石垸”,四川省兴文县称之为“岩湾”,广西乐业县称之为围”,湖北省利川市称之为“大瓮”,陕西省宁强县称之为“地洞”、镇巴县称之为在这些民间称谓中,中国岩溶地质学家朱学稳先生觉得“天坑”最能确切地表达这种地貌的形态特征。

天,是特别大的意思;坑,指负地形。

而“地坑”一词多指黄土高原地区的地下窑洞,不适合用于指中国南方的岩溶地貌。

天坑的形成,经历了碳酸盐岩溶蚀作用-地下河形成-溶洞大厅-重力坍塌的过程。

而上述各地对天坑不同的称谓,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天坑的不同演广西的大宴坪退化天坑(摄影/唐全生)不成熟天坑成熟天坑退化天坑位于广西的白洞天坑,与1.1千米外的冒气洞相通,一边洞口“呼气”,另一边洞口“吸气”,形成了两处会“呼吸”的山洞。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白洞天坑与冒气洞的洞口和底部几乎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形成了一个U 形结构。

而白洞天坑的坑口和冒气洞的地下暗河之间410米的高度差导致的温度差和气压差,形成了空气对流现象。

冒气洞内部温度常年保持在18摄氏度。

冬季,冒气洞内部温度相较于天坑高、气压低,水汽便从冒气洞“呼出”;夏季,冒气洞内部温度相较于天坑低、气压高,水汽便从冒气洞“吸入”。

化阶段的形态,例如:“瓮”“缸”“垸”,分别对应不成熟天坑、成熟天坑和退化天坑,即:洞顶不完全崩塌的天坑,洞顶完全崩塌、四周崖壁直立的天坑,以及天坑崖壁退化形成豁口的天坑。

天坑奇观在哪里?20仅为79个。

乐业天坑特色旅游资源特征分析及开发研究

乐业天坑特色旅游资源特征分析及开发研究

诸天坑及有关景区可进入性较差.旅游产业发展几乎空 白.接待 珍 稀 野 生植 物 。在 天 坑 森 林 下还 生长 着 种 类 丰 富 和形 态 迥 异 的 香
服 务 配套 设 施滞 后 . 区域 内无 线 通 讯 不 畅 . 邻 区域 人 口稀 少 . 相 消 花植 物 . 中尤 以兰 科 植 物 为 冠 。 初步 考 查 . 石 围天 坑 共 有 兰 其 据 大
费水平低。大石围天坑群一带为典型 的喀斯特峰丛区 .但植被破 科植 物 1 属 2 。 同 时 .在 天 坑 森 林 中还 栖 息 着 世 界 罕 见 的 野 5 7种
坏严 重 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态环 境 的 保 护 不容 忽 视 。 生动 物 .如黑 颈长 尾 雉 、蟒 蛇 .猴 类 ( 以上 为 国家 I 保 护 ) 级 、隼 类 (I 、 l ) 等 。游 人 除 能欣 赏天 坑 坑 体 景 观 外 .还 可 以进 级 l 等 级 入部 分 天 坑 .观 赏 坑 内森 林 群 落 景 观 ,获 取 众 多 珍 稀 植物 、动 物
旅 游 资源 开 发 2天 坑 具 有 生 态 旅 游 的 特 性 在大 石 围天 坑群 已发 现 多种 国 家级 保 护 的珍 稀 野生 植物 , 们 它 与天 坑独 特 的地 质 地 貌 景观 形 成 了中 国 乃 至世 界 上 独 一 无二 的 生
的现 实 意 义 。本 文在 乐业 天坑旅 游 发展 现 状 及 资 源特 征 分析 的基 础 上 阐述 了乐业 天坑 旅 游 开 发 的 策略 。
小 寨 中 重 奉 62 圈 庆 节 6
邓家坨 中圈乐业
大 坨 中国乐业
6 X3  ̄ 57 6
40 30 7X 7
54 30 3X 8

世界上最大天坑

世界上最大天坑

世界上最大天坑乐业天坑—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喀斯特溶洞群世界最大的天坑群乐业天坑由20多个天坑组成,最深的达600多米,浅的也有300多米,形如一个巨大漏斗。

天坑的成因大多分两种,大多是塌陷型广西乐业天坑群等,罕见的是冲蚀型重庆武隆后坪冲蚀天坑天坑群等天坑的形成至少要同时具备六个条件:一是:石灰岩层要厚。

只有足够厚的岩层才能给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够的空间。

二是:地下河的水位要很深。

三是:包气带含气体的岩层的厚度要大。

四是:降雨量要大,这样地下河的流量和动力才足够大,足以将塌落下来的石头冲走。

五是:岩层要平。

从天坑四周的绝壁看就会发现,岩层与地面是平行的,就像一层层的石板堆在四周一样,只有这样的岩层才能垮塌。

六是:地壳要突起。

地壳的运动就会给岩层的垮塌提供动力。

直至2021年,已经被确认的天坑达78个,其中2/3分布在中国,当然关于天坑的考察、认定和争论尚未停止。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在世界分布很广,约占地球总面积的10%,中国喀斯特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5%,主要分布于南方的贵州、广西、重庆、四川、云南,湖北等省区,是世界上最大最集中连片的喀斯特区,但喀斯特这个术语诞生于斯洛文尼亚。

资料记载,1978年,南京仙鹤门附近曾出现了长100余米,宽3—4厘米,深30—40厘米的地裂缝,引发3处泉眼周围塌陷。

1997年6月,由于江南水泥厂自来水供应紧张,该厂深井全部启动,集中开采,地面发生了轻度的坍塌,致使距深井60米的水泥厂一栋宿舍楼出现较大的裂缝。

“不光是抽取地下水,煤矿开采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地面沉降。

”地质专家说,铜山县、沛县等地,都曾经出现过天坑,就是因矿区地下水被疏干而造成。

由于采掘矿产资源,使栖霞山铅锌银矿开采区出现地面塌陷,土地资源与景观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乐业天坑】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天坑群。

这种地质奇观不仅仅在视觉上让人震撼,据说只要有人下坑或大的石头滚入坑底,哪怕是晴朗的天气,也会突然间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大雨倾盆,好像一下子整座大山都摇晃起来。

神秘的宇宙地质奇观——乐业大石围天坑群

神秘的宇宙地质奇观——乐业大石围天坑群

图' 乐业代表性天坑 &( 大石围天坑)( 神木天坑*( 白洞天坑+( 穿洞天坑,( 邓家坨天坑-( 大坨天坑
图&为单之蔷摄图). +. ,. -为李晋摄图*为黄招然摄
!(#


此当地群众称之为大石围 大石围是世界上发育 最典型完美的超级塌陷型天坑曾荣获七项世界 之最 其坑口大底小呈漏斗型外缘形如鸭梨四周 似刀削的悬崖峭壁 由三座山峰和三个垭口构成 海拔 !"#$ %深 #!& %坑口最宽处可达 #'' %容 积约 #('' 万 %&
天坑并不是陨石撞击的结果也不是超自然力 量的创造而是流水和岩石长期作用的杰作具有 很高的旅游科考与探险价值 在我国天坑主要分 布在重庆奉节武隆以及广西乐业巴马一带 其 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乐业大石围天坑群被誉为中 华一绝 该天坑群集奇险雄秀于一体是罕见 的宇宙地质奇观
穿洞天坑图 ),由六座山峰围着是所有天 坑中峰体最多的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可通过溶洞走 入坑底的天坑 该天坑虽然探险难度小但颇有意 思 坑底西南端的厅堂式洞穴顶部发育有一个小口 天窗天窗一线天如一个月牙镶嵌在洞顶被命名 为天使之吻景观奇绝令人赞叹
大石围天坑群以其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囊 括了自然景观的所有魅力 该天坑群以其巨大的规 模四周围合圈闭的绝壁陡崖以及浩大开阔的洞穴 大厅给人一种高大厚重气势磅礴的感受天坑景 观中险处丛生无论是从上往下看还是从下往 上看都使人胆战心惊顽强生长于天坑绝壁之上 的造型奇特的树木婀娜多姿与雄峙于天地间的 天坑形成对比 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秀丽的花草妩媚平静的地下河以及广阔安宁的湖 泊给人以悠闲自得阴柔优美的享受
#) % *+,-./01

乐业县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论文

乐业县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论文

乐业县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摘要: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旅游风景区是发展生态旅游新兴的一个典型。

百色乐业大石围天坑群风景区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东南麓,百色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在世界上的自然景观中,具有稀少、奇特、险峻、壮丽、秀美、生态环境独特的旅游观赏价值,当居于世界旅游资源之首。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资源1乐业县的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乐业拥有以大石围天坑群为代表的世界级品牌的旅游资源,经中国岩溶地质研究所朱学稳教授带领多国科学家科考论证,在20km2范围内已发现有天坑30个,其中在全世界17个超大型天坑中,分布在乐业的就有7个,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世界天坑博物馆”。

1.1独特的自然景观风貌初步发现有大石围天坑、黄猄洞天坑、穿洞、白洞、神木、燕子等天坑,且底部森林生态系统独特,有不少珍稀品种,景致优美。

有庞大复杂的地下河,世界级规模的地下大厅和品质很高的化石洞穴与之相伴,因此是一种特殊的对游人具巨大吸引力的超级旅游资源,具观赏、科研和探险与特种体育活动等多重价值;地上盲谷、地下暗河、蝴蝶云集的百郎森林峡谷,峡谷南侧发育有早期形成的打拢天坑,景色优美,峡谷两侧地貌奇异,森林茂密,春秋时节,采蝶纷飞,被称为“森林峡谷”、“蝴蝶谷”;山青、水秀、浪急、桥奇的布柳河峡谷,河段内有6个大滩、3个湍流段、7个河湾,具有桂西第一漂美称。

峡谷两侧峰峦险峻、延绵不断、山高坡陡、林木苍翠[2];仙人桥横卧布柳河之上,距水面约为80米,跨度约250米,犹如长虹卧波,雄伟壮观。

罗妹莲花洞洞长曲折延展800多米,洞内莲花数量超过200个,最大的莲花盆直径答9米以上;还有满山遍野映山红的五台山,这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每到夏季百花争艳,鸟语花香。

1.2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乐业县人文旅游资源别具一格,各具特色。

古老造纸术源远流长,古朴的工艺、简易的作坊,蕴含较高的文化历史价值。

红七、红八军会师纪念旧址,记录了中国工农红军红七、红八军北上整编壮大,成为红军一支颈旅的早期历史;水工建筑—百郎水电站,展示了现代人采用科学技术利用地下河水的聪明智慧;在马庄乡卡仑村母里屯因世代沿袭女人当家作主,勘称母系氏族的“活化石”;唱灯戏是本县独有的浓郁乡土气息的汉族民间剧种;瑶族的铜鼓舞节奏强烈,舞姿轻盈,动作优美。

广西乐业大石围岩溶天坑群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广西乐业大石围岩溶天坑群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 2006年1月一 2006年4月 2006年5月
编写论文裙稿
论文送交外审、 谂文答辩
具体内容 在导师指导下选取“广蜘乐 业丈石灏番溶天坑群的生 态旅游开发”作为论文瓣研 究对象。 广泛收集与论文相关的文 献瓷料。 利雳暑蔽翦往广西桂林、粥 朔、南宁、百色的乐业、田 阳、凌云等县进行野外考 察,广泛牧集与论文攘关的 第一手资料。 论文开题,根据各位老师所 提意见和建议对论文的题 嚣、结构避学调整。 在导师的撩导下撰写、修改 论文,并兜成论文的柳稿。 在外审老师的指导下对论 文避幸亍竞蒋簿l修改,势遴舒 毕业论文替辩。
Keywords:Karst TiaIlkeng Ecoto谢sm Exploit撕on Leye,Guangxi
II
第l章引言
第1章 引言
1.1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岩溶天坑是近十余年来发现的岩溶地貌中规模最大的一种特殊的负地貌形 态,也是一种旅游价值极高的新的岩溶地貌类型。岩溶天坑通常具有奇特、险 峻、壮观的特点,其陡峭的崖壁、幽深的坑底、神秘的地下水流、终年郁郁葱 葱的地下自然宝库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生态环境系统,既能开拓游客的视野,引 发游客对大自然造化功力的无限遐想,让其获得感观上和精神上的美好享受, 同时,岩溶天坑也是一个难得的喀斯特与洞穴科学的现场科普课堂;此外,岩 溶天坑又常常与奇峰怪石、壮丽的喀斯特地貌、众多的洞穴、地下河、地下大 厅共存于一体。因此,岩溶天坑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旅游资源,在实践上极富 生态旅游开发价值,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不容忽视的是岩溶天坑景区与其 它岩溶景区一样,依赖的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较低,一旦遭受人为破坏或 自然损害就难以恢复,因此,对岩溶天坑景区进行旅游开发应把生态环境保护 摆在第一位,必须进行生态旅游开发,从而达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广西乐业天坑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广西乐业天坑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示乐业 天坑 与其 他天 坑 的对 比。
表 1 大石 围与世 界超 大型塌 陷天坑对 比
( 乐业县政 府提 供 的考察 资料 ) 据
2 天坑具有生态旅游的特性 、 在大石围天坑群已发现多种国家级保护的珍稀野生植物 , 它们与天坑独特 的地质地貌景观形成 了中 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态旅游景观 。大石围天坑 、 神木天坑 、 白洞天坑及穿洞天坑等具世界上保存最 为完好 、 结构十分稳定 的天坑原始森林或准原始森林 , 这一森林生态景观在地下河水汽滋润下 , 接受着与
面论 述 乐业 天坑旅 游 资源的 开发 。
关键词: 广西特 色旅游; 乐业天坑: 旅游开发
中圈分类 号 :5 0 3 文献标 志码 : 文章 编号 :0 9— 8 4 2 0 ) 6— 0 4— 5 F9. A 10 2 5 ( 0 6 0 0 4 0
2 世纪 8 年代末至 9 0 0 0年代初 , 随着旅游业 的进一步发展 。 人们 的旅游需求 出现了新 的动向, 传统的 旅游 目的地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求新 、 求异的心理需求 , 不能满足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于旅游休闲、
旅游业的品牌。 乐业天坑是广西境 内新近发现的世界级旅游资源 , 它的发现对于广西特色旅游业发展来说具有重要
的现 实意义
乐业县位于桂西北的红水河南岸 。 北邻贵州省 , 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 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 桂西山
原北端, 内山岭连绵 , 境 峰丛密布 。 岩洞发育 , 中低 山与河谷相间 , 地形复杂 。全县总面积 2 2 k 2 总人 口 60 m , 1. 万 , 44 有壮 、 、 、 汉 苗 瑶等 1 个 民族 , 1 壮族 约 占一半 以上 , 是较典 型 的少 数 民族 聚居 区。20 00年全县 G P .2 N 22 亿元 , 人均 G P50元 , 民人均纯收入 99元 , N 13 农 1 工业基础薄弱 , 经济 以种植业为主 , 是广西 4 8

【初中地理】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

【初中地理】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

【初中地理】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1998年国土资源部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乐业县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发现一种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喀斯特漏斗群,又称乐业天坑群。

该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

降水量大,为地下洞穴的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

乐业天坑集团位于中国广西乐业县,占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

已发现大石围、白洞、凤岩洞、川洞等20多个天坑。

“天坑”被刀削悬崖和悬崖环绕,形成一个巨大的竖井。

底部是数十万平方米的原始森林,人类从未涉足,并通过地下河流连接起来。

森林里有大量珍贵的动植物物种。

地下原始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一,深度居世界第二,蓄积量居世界第三。

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乐业天坑群中最大的大石围天坑,垂直深度613米,南北走向宽420米,东西走向600米。

大石围天坑(又名乐业地下龙宫天龙口)位于中国广西乐业县同乐镇刷把村百岩脚屯。

第一个问题是,这些天坑是如何形成的?专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地下河流长期腐蚀造成的巨大地下空洞后地表大规模坍塌造成的。

迄今为止全球已经在俄罗斯、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现类似的天坑。

近年来重庆南川地区也发现了3个深约300米的天坑。

而乐业天坑之多之深却是科学待解之谜。

乐业天坑被刀削悬崖环绕,形成一个巨大的竖井。

天坑脚下是一片极其罕见的原始森林,面积数十平方公里,人类从未涉足。

森林中有溶洞和地下河流相连。

专家们认为,很可能会发现一些被认为已经灭绝的动物,如洞穴蝾螈、盲鱼等。

它们是两种生活在地下河流中的古代动物,视力退化。

目前,它只在斯洛文尼亚被发现。

人们能在这里找到什么吗?有人形容乐业天坑是远古植物的天堂和动物的王国。

在1999年一次考察中,已经有人拍到了蓝色的石头、方形的竹子以及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

专家认为,此次考察,有可能发现远古时代的植物,如桫椤等。

他们甚至希望能发现一些不为人知的动植物品种。

此外,乐业天坑内极有可能生存着水生无脊椎动物及常见的鱼虫和鼠类等啮齿类动物。

天坑,大地的“陷落”

天坑,大地的“陷落”

天坑不是陨石撞击地球的结果,也不是超自然力量的创造,而是一种喀斯特地貌。

不同于峰林、石林、溶洞等,天坑是特殊的喀斯特负地形,口径和深度不小于一百米或容积大于一百万立方米,四周或大部分岩壁为陡壁,或曾与地下河连通。

在一定范围内,若干个天坑通过地下河系统相互连通,即可形成一个天坑群。

天坑家族又添新成员!前段时间,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组织科考探险队在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探险结束后,确认发现1个标准天坑。

至此,乐业县的天坑家族成员增至30个。

天坑是一种坑洞,是大地突如其来的“陷落”,隐藏在地平线之下,如同巨大的石桶,深不见底。

它们又不仅仅是坑洞,里面还藏着“生物世界”,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接下来,我们就走近天坑,来了解它们的与众不同吧!◎本刊综合天坑是什么1图1 大石围天坑(图/图虫创意)4发明与创新·2022年9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年9月5发明与创新·小学生方米。

坑壁上有3个大型洞口,据推测,这是天坑演化早期的洞穴遗迹。

坑底保存着完好的原始森林系统,大量崩塌块石隐藏其中。

朝着天坑顶部集中生长的古树接近40米高,密集的阴生植物快没过肩膀。

不同于乐业天坑群中的天坑,这次新发现的天坑发育于伏归地下河。

这个地下河系统是否还有其他天坑呢?期待科学家们进一步的考察结果。

广西百色市乐业县属于中国南方喀斯特典型的岩溶区,是世界最大天坑群——乐业天坑群所在地,被誉为“世界天坑博物馆”。

喀斯特又称“岩溶”,即水溶蚀可溶岩所产生的地质现象。

作为喀斯特地貌,天坑也是流水和岩石长期作用的杰作。

形成条件到底天坑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呢?主要是两大方面。

岩层本身碳酸盐岩层要厚,只有足够厚的岩层才能为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够的空间。

知识小课堂/广西702洞穴探险队)6发明与创新·2022年9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包气带(含气体的岩层)也要够厚。

乐业旅游攻略

乐业旅游攻略

乐业旅游攻略这个世界总是有很多美丽的景色,是我们未曾发现的,在广西的西北边有一个,被群山环绕,风景优美的小镇,在那白云飘飘的蓝天下,隐藏着的世外桃源,这个地方就叫乐业。

一个值得你去探究的神秘小镇。

今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乐业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地处云贵东南麓,这里山高谷深,生态优美,气候宜人,是行行摄摄、旅游休闲的好地方。

乐业的行摄资源丰富而独特,现已发现的天坑有28个,其天坑数量和天坑分布密度世界绝无仅有。

因此乐业县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是广西第一个“世界地质公园”,神秘的天坑群,绮丽的地下洞穴世界,美丽的四季风光,及丰富的民俗文化.....让乐业成为了“中国最户外小镇”。

乐业的优美风光可以用“风花雪叶”四个字来形容;春之乐业,百花齐放,樱花、桃花等满山绽放,称之为“花”;夏之乐业,山区的凉爽之风可吹散南国的暑热,称之为“风”;秋之乐业,天坑处处红叶相映红、黄叶闪金光,称之为“叶”。

冬之乐业,常见漫山遍野瑞雪纷飞,冰清玉洁,称之为“雪”;乐业县旅游资源丰富,比较著名的景区包括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景区、罗妹莲花洞、穿洞天坑景区、五台山国家森林景区等。

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景区位于乐业县刷把村,在天坑群28个天坑中,列入世界级的有大石围、邓家坨、大坨、穿洞、白洞、神木、拉洞等7个天坑,囊括了世界上天坑之精华,被誉为“世界天坑博物馆”。

目前已开发的有大石围天坑、白洞天坑、穿洞天坑等,其中大石围天坑、穿洞天坑为乐业天坑群中的代表。

大石围佛光云海▼马蜂洞天窗观景台▼穿洞天坑穿洞天坑-- 地处乐业县刷把村竹林坝屯距县城8公里,约200多万年前形成于峰峦之中。

穿洞天坑呈多边形,顶口面积为7.3万平方米,底部面积3万平方米,由6座山峰围成,是乐业大石围天坑群中峰体最多的天坑,属世界六大超大型天坑之一。

坑底西南端的厅堂式洞穴顶部有一个小天窗,如月牙镶嵌在洞顶,形成“天使之吻”的奇特景观,光柱自108米高处射下,映衬洞厅的宽大与空旷,令人赞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及资源保护开发途径——百色乐业大石
围天坑群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类面临着生存环境危机,全球兴起了保护人类自己生存环境的绿色浪潮。

人们在厌恶城市噪音、环境污染的同时,更趋向于走向大自然、溶入自然,把旅游、学习、教育、休养寄寓于自然之中,于是,以回归自然为主旨的生态旅游应时而生。

2002年,世界旅游组织明确指出生态旅游是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生态旅游已成为21世纪世界旅游的发展方向。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旅游风景区是发展生态旅游新兴的一个典型。

风景区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东南麓,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世界天坑博物馆,集国际岩溶与洞穴探险科考基地、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中国青少年科学考察探险基地于一体,经中国岩溶地质研究所朱学稳教授带领多国科学家全面科考得出结论,认为百色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在世界上的自然景观中,具有稀少、奇特、险峻、壮丽、秀美、生态环境独特的旅游观赏价值,当居于世界旅游资源之首。

2003年10月1日,大石围天坑群旅游风景区正式对外推出,共有大石围天坑、布柳河、罗妹莲花洞、穿洞天坑、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火卖生态文化村六大景区建成同时开放。

经过短短几年时间的建设与开发,大石围天坑群旅游风景区作为广西旅游业第三极的优势开始突显,旅游接待条件日趋成熟,旅客数量接踵而至,知名度日益提高,这主要得益于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