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情况报告

合集下载

国家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提纲

国家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提纲

国家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提纲第一章基本概况第一节公园名称与类型第二节地理位置(行政区属、经纬坐标范围及海拔范围)第三节公园面积(包括公园总面积,各园区的名称及面积,并附表分别列出主要拐点坐标)第四节公园建设史(阐述公园的申报、建设过程,包括省级公园开园情况)第五节公园管理机构现状(机构名称、分支机构设置情况、人员编制、办公处所、通讯联络方式等)第六节同已有地质公园和其他类型景区的关系(周边地质公园分布情况,与最近地质公园的距离;与内部及周边其他类型的公园、景区的关系情况等)第七节公园接待游人概况(近3年来公园接待普通游客、科学考察、院校师生到园区实习以及经济收入等情况)第二章科学意义第一节地质公园的地学意义(包括地层学、岩石学、矿物学、经济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地貌学、火山地质学、变质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冰川地质学、岩溶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环境地质学、自然地理学、沉积学、土壤学及其他分支学科,可依据实际情况将公园主要地质遗迹所涉及学科的重要意义综述即可)第二节地质公园自然、人文历史意义(包括公园的人文历史价值、生态学价值及旅游价值等)第三节对比分析(主要指本公园的资源内涵在区域、全国、国际上与同类公园相比具有的独特之处)第三章地理概况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包括山系、流域、地貌区划单元、气候、植被、动物、水文、土壤等概况)第二节人文历史概况(包括人口、民族、历史沿革、主要历史事件等)第四章区域地质概况包括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矿产及地质发展演化史等。

第五章景观资源调查与评价第一节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一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与类型二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空间分布与形成演化过程、成景时期分析三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评价及等级划分第二节主要动植物景观资源一主要植物种属及其保护级别二主要动物种属及其保护级别第三节主要人文景观资源概述第四节其它景观资源概述第六章资源保护第一节资源保护综述(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如涉及矿权、工程、自然变化等潜在威胁)第二节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一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区划分(要划分出保护区的级别及其精确边界坐标(指主要拐点))二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现状及今后计划(包括受保护的地质遗迹景观名录及保护措施与方案等)第三节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现状及今后计划(要列出国家一级及二级保护动植物名录及保护措施)第四节人文景观资源保护现状及今后计划(名录及保护方案)第五节生态环境保护(要确定公园游客及环境容量,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内容及保护措施)第六节自然灾害防治(查明公园易发地质灾害及其他危及游客安全的事故隐患,提出预防及治理措施)第七章地质公园规划大纲第一节地质公园范围第二节地质公园总体发展目标第三节地质公园主要设施建设计划第四节地质公园建设保障措施(包括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筹措等)主要附图1.地质公园位置与交通图2.地质公园遥感卫星影像图3. 地质公园地质图4.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分布图(包括地质、自然、人文等景观资源)5.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图6.地质公园规划纲要图注:比例尺可参照《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关于海口市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建设成科普教育基地的调查报告

关于海口市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建设成科普教育基地的调查报告

关于海口市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建设成科普教育基地的调查报告关于海口市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建设成科普教育基地的调查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海口市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在当地旅游业和自然景观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为了更好地发挥其自然资源的教育功能,有学者提议将该景区建设成为科普教育基地。

本次调查旨在全面评估该提议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案,并尝试从不同角度探讨其深度和广度。

二、景区概况1.1 景区位置海口市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景区位于海口市西南郊,占地约118平方公里,是中国仅有的火山口湖群地质公园。

1.2 自然资源丰富该景区地质资源丰富,拥有火山、火山口湖、熔岩地貌等多种地质景观,具有丰富的科普教育资源。

三、建设科普教育基地的必要性2.1 提高公众地质知识水平建设科普教育基地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地质知识的了解,增强对自然地质事件的应对能力。

2.2 增加游客参与感科普教育基地将使游客参与度更高,能够增加游客对景区的认知和满意度。

2.3 保护自然资源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可以增加对景区自然资源的认知,有助于加强对景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四、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方案3.1 增设科普教育展馆在景区内增设科普教育展馆,展示火山地质知识、地质灾害防范知识等,吸引游客学习。

3.2 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定期举办地质科普讲座、实地考察等活动,让游客亲身体验地质知识。

3.3 制作科普教育宣传资料制作科普教育宣传手册、视频等资料,便于游客随时了解地质知识。

五、总结和回顾本报道详细调查了海口市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建设成科普教育基地的可行性和建设方案。

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其必要性和建设方向,提出了增设科普教育展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和制作科普教育宣传资料等建议。

建议在实施过程中多方参与,科学规划,切实加强景区对地质科学的普及教育。

六、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写手,我深刻理解并赞同将海口市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建设成科普教育基地的提议。

通过科普教育,可以更好地增进公众对地质知识的认识,提高自然灾害防范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格式要求(国家地质公园)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格式要求(国家地质公园)

AA附录 A(规范性附录)报告格式要求A.1 封面格式封面以白色为底色,纸张大小为A4;内容为《xx项目对xx类型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标题字体黑体,小三号字,居中排列,报告编制时间,报告编制单位名称;内封内容包括:委托单位、编制单位、项目负责人、编制人员、审核人员、审定人员和参与人员名单表等。

详见图A.1~A.3。

为了便捷了解论证报告情况,在目录前设置“一表一图一清单”,即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简表、建设项目涉及占用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位置示意图和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措施清单,详见示意图A.4~A.6。

A.2 标题格式标题行距为单倍行距。

章标题为三号、黑体字,其他各级标题均为四号、黑体字。

A.3 正文格式正文内容为四号、仿宋字(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行距1.5倍行距;纸张大小为A4;页边距为上3、下3.5、左3.17、右3.17(单位均为厘米);页眉中插入各章名称,字体为五号、楷体字。

A.4 表格格式表序按各章依次编号,编为表x-1、表x-2,依此类推,x为章序号;表标题为小四、黑体字,行距为22磅;表格内文字为五号、仿宋字(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表格行距为单倍行距;所有表格均为两端开放式,居中排列;表格尽量采用纵向页面,部分表内容较多,可用小五号或六号字体。

A.5 图形格式图序按各章依次编号,编为图x-1、x-2,依此类推,x为章序号;图标题为小四、黑体字,行距为22磅。

图A.1 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封面样式图A.2 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扉页样式图A.3 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参与人员名单表样式图A.4 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简表样式图A.5 建设项目涉及占用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位置示意图样式DB12/T 888.5—2019图A.6 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措施清单样式17。

公园建设情况汇报材料范文

公园建设情况汇报材料范文

公园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一、项目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市民对高品质公共绿地的需求日益增强。

为响应市民呼声,提升城市形象,我市决定启动公园建设项目。

该项目位于市中心地带,占地面积约XX公顷,旨在打造一座集休闲、娱乐、运动、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二、建设内容
1.绿化工程:种植各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等,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提高公
园的绿化覆盖率。

2.道路与广场:建设宽敞舒适的步行道、自行车道及休闲广场,方便市民游览与
活动。

3.水体景观:设计人工湖、溪流等水体景观,增加公园的灵动感和观赏性。

4.设施配套:设置公共卫生间、休息亭廊、照明系统等基础设施,提升公园的便
利性。

5.文化元素:融入当地历史文化元素,建设文化墙、雕塑等设施,展示城市文化
魅力。

三、建设进度
目前,公园建设项目已完成绿化工程的XX%,道路与广场铺设工作已启动,水体景观建设正在进行中。

预计整个项目将于XXXX年底全面建成并对外开放。

四、问题与挑战
1.资金短缺:项目所需资金较大,目前财政拨款及社会筹款仍有缺口。

2.施工难度:部分区域地质条件复杂,给施工带来一定难度。

3.市民期待:市民对公园建设寄予厚望,项目需保证质量与进度,以满足市民需
求。

五、未来展望
公园建设完成后,将极大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为市民提供一个宜居、宜游、宜憩的绿色空间。

同时,公园的建设也将有力推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我们将继续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为市民打造一个美丽、舒适的休闲场所。

黄山地质公园调研报告

黄山地质公园调研报告

黄山地质公园调研报告黄山地质公园调研报告一、引言黄山地质公园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是国家级地质公园。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黄山地质公园的地质特征、旅游资源、管理模式等情况,为进一步提升公园的保护水平和游客体验提供参考。

二、地质特征黄山地质公园地处黄山山脉,是中国东南沿海岩浆活动的典型表现之一。

公园内有丰富的花岗岩、火山岩、堆积岩和沉积岩等地质景观。

特别是公园内的花山景区,拥有七彩石、倒笠岩和云海等地质奇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科研人员。

三、旅游资源1. 自然景观:黄山地质公园有许多壮丽的自然景观,如云海、高山湿地、瀑布和迷人的植物。

其中,黑虎松和黄山松是公园内最具特色的植物。

2. 人文景观:公园内还有许多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景点,如黄山神韵书院、黄山索道和黄山云谷寺等。

这些景点融入了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

四、管理模式黄山地质公园采用了综合管理模式,包括资源保护、游客管理和文化传承等。

公园管理部门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监测和保护,加强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环境管理。

同时,公园还制定了严格的游客管理规定,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文明旅游。

此外,公园还注重文化传承,通过举办传统节日和展览,宣传和传承黄山地区的历史文化。

五、问题与建议1. 游客承载能力:黄山地质公园每年接待大量游客,游客流量已经超过了公园的承载能力。

建议公园加大游客数量的控制力度,采取限流措施,保护景区生态环境。

2. 旅游设施建设:公园内的一些旅游设施相对落后,需要加强更新和改善。

比如在交通方便的位置建设更多的停车场和观景台,提升游客的观赏体验。

3. 教育宣传:公园应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宣传,提倡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在公园内设置标识牌和宣传板,向游客传达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引导游客文明旅游。

4. 管理机构合作:黄山地质公园的管理应与周边地区的其他自然保护区进行合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

六、结论黄山地质公园作为中国地质公园的重要代表之一,拥有丰富的地质特征和旅游资源。

建设项目汇报材料(精选多篇)

建设项目汇报材料(精选多篇)

建设项目汇报材料(精选多篇)第一篇:首阳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汇报材料新渭源县首阳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情况汇报一、项目基本情况渭源县首阳山景区是国家aaa级景区、渭河源国家森林公园、渭河源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渭河源省级地质公园。

位于县城南34公里处的莲峰镇,距省城兰州209公里,距定西市133公里,距陇西文峰火车站55公里,距兰海高速、天定高速延伸段出口13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突出。

景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景奇秀,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因商末周初孤竹国君二子伯夷、叔齐互让君位隐居于此而名贯古今。

同时首阳山又是古丝绸之路上甘肃东南部融古墓与古建为一体的主要文化遗址,也是避暑的理想之地。

2022年以来,渭源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新型战略主导产业来抓,积极整合各类行政资源,多方筹措项目资金,科学规划战略品牌,全力推进景区开发建设。

景区建设工作将严格按照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紧紧围绕“华夏文明渭河源”战略品牌,不断修建和补充完善景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该项目估算总投资3130万元,拟建停车场8000平方米,供水管道5200米,游步道2800米、景区标示系统、星级环保厕所7座,垃圾箱80个、游客接待中心800㎡等基础设施,一期建设投资1310万元,拓宽改造景区大门、八卦楼、大雄宝殿,修建游步道、观景亭廊、万和广场、停车场、生态厕所、景区标示系统等设施。

二、进展情况首阳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施工图设计,并于2022年6月10日开工建设。

目前,县上已多方筹措资金280万元对景区大门进行了加宽改造,对部分原有景观建筑进行了维修改造,对停车场进行了土方平整和基础碾压等工程。

三、存在的问题该项目投资金额大,仅靠县财政自筹,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导致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大。

严重影响了工程总体进度,不能发挥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阻碍了首阳山景区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建设的进程。

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考察报告

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考察报告

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考察报告地学旅游的新篇章—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这是一个全球海拔最高的世界地质公园,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世界地质公园,更是青藏高原唯一的世界级地质公园。

早在1935年冬天,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发,作如下《念奴娇•昆仑》。

借昆仑山雄奇高大的形象,表达了改造旧世界,埋葬帝国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远大理想。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一、走进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昆仑山,又称昆仑虚、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

是亚洲中部大山系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

该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最高峰是位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的公格尔峰(海拔约7649米)。

昆仑山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

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之为中华“龙脉之祖”。

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境内,距格尔木市区30km,北至南山口,南达昆仑山口,西到西大滩,东及驼路沟。

海拔3091~6178m。

面积7033.17km2。

2005年9月,昆仑山地质公园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2008年8月,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正式揭碑开园。

2009年启动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工作。

2014年10月,被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

2016年《昆仑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规划(2016-2025)》发布。

地理坐标为东径93°09′35″~94°36′37″;北纬35°37′53″~36°03′35″,海拔3540~6178.6m。

四川安县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风景区旅游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川安县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风景区旅游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川省绵阳市安县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风景区旅游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业主与编制单位1.1.1项目名称四川XX县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XX景区风景区旅游设施建设项目1.1.2项目业主名称:绵阳XX旅游有限公司住所: XX县XX镇XX村法定代表人:注册资金:人民币1000万元整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业务范围:旅游服务、饮食、茶水、棋牌租赁、音乐茶座、保健按摩、住宿、洗浴服务;副食品、日用杂品、国家允许的农副土特产品、工艺品销售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绵阳XX旅游有限公司1.2 编制依据与范围1.2.1编制依据1.《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1985年6月7日)2.《四川省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办法》(四川省政府令102号)3.《四川省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川建委(1990年)规176号)4.《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5.《XX县旅游开发规划》6.有关本项目的国有土地使用证7.有关本项目的放射性测量报告8.有关本项目的批文9.绵阳XX旅游有限公司章程10.当地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基础资料及数据1.2.2报告编制范围本报告着重对四川XX县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XX景区风景区旅游设施建设项目的背景和建设意义,建设条件,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工程方案,建设进度,组织管理措施进行分析论证,并进行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供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1.3 项目概况1.建设地址四川XX县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景区位于四川绵阳市XX县老县城南1.5公里处,景区处于九寨旅游环线上,总占地面积3.14平方公里。

2.建设内容本工程建设内容共13项,包括环境整治、景区道路、步游道、溶洞开发、停车场、温泉和太空浴、川西北民俗影视基地、污水处理、水上运动场、低咖码疗养、地质公园博物馆、珍稀植物园及相关公用配套等建设分项。

3.建设期本项目建设期为5年。

4.项目投资经测算,XX景区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总投资为12500万元(含建设期利息704.8万元),全部为固定资产投资。

地质公园及地质遗迹保护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地质公园及地质遗迹保护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地质公园及地质遗迹保护首期园区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一、工作任务根据《远安化石群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主要完成以下各项任务:1、在系统查清**化石群地质公园区范围内地质遗迹公布的基础上,细化保护对象目录、保护等级及其保护范围,补充和完善一份高水平的保护规划。

2、建立地质遗迹保护监测基本设施和警示标牌,防止地质遗迹的破坏和损失。

3、建立保护区标志牌、保护区介绍牌,对主要保护区保护对象建立中英文对照的科普解说牌。

4、初步建立地质遗迹保护管理数据库,为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监督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5、建立远安县化石群地质博物馆。

6、对保护区管理人员进行地质遗迹保护知识培训。

由于**化石群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点多面广,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任务重,项目工作经费有限,本次首批工作重点为“一馆、二园、三点”建设,“一馆”为远安县化石群地质博物馆,“二园”为荷花店奥陶纪园和张家湾三叠纪园。

“三点”为洋坪回马坡地质构造、荷花盐池河崩塌遗迹以及花林寺镇龙潭河太清洞。

二、工作经费远安县地质公园建设工程规划三年内园区建设需投入资金500万元,其中远安县自筹260万元,争取上级每年拨款80万元,三年合计240万元,首期园区建设预计需要建设资金280万元。

三、项目工期首期工作任务2007年4月底以前完成地质博物馆、地质遗迹保护点和园区建设,2007年5月1日正式开园揭碑。

四、项目任务实施方案在省、市国土资源部门及县政府的指导和协调下,成立由湖北省鄂西地质工程勘察院、远安县国土资源局和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以及项目施工单位组成的远安化石群地质公园项目组承担首期园区建设任务,即地质遗迹景观补充调查与评价、园区规划与博物馆建设方案、地质遗迹景观说明以及园区宣传和导游出版物的编写、导游培训和博物馆的改造、博物馆内展品、展板等布展,两个地质遗迹保护点和两个园区的标志碑、牌及附属设施的制作安装,园区内有关“T”型牌和交通导引牌的设置安装等建设任务。

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

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

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试行)目录一、前言二、地质公园总体规划报告编写纲要三、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1.总则2.一般规定2.1地质遗迹景观2.2地质遗迹分级标准2.3地质旅游资源类型2.4地质公园总体规划的基础资料2.5地区旅游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3.总体规划布局3.1总体规划布局的基本原则3.2地质公园区划3.3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评定3.4旅游景点与景区规划3.5旅游路线规划4.地质遗迹景观保护规划4.1地质遗迹景观保护区划4.2地质遗迹景观保护区的分级5.专题规划5.1游览设施规划5.2基础工程规划5.3居民社会调控规划5.4经济发展引导规划5.5土地利用协调规划5.6分期发展规划一、前言地质公园(Geopark)是以具有特殊的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优雅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址景观为主体;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具有生态、历史和文化价值;以地质遗迹保护,支持当地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浏览、度假休息、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

同时也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

地质遗迹景观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

重要的地质遗迹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遗迹资源比较丰富,分布地域广阔,种类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

为了更不效地保护地质遗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9次大会决定“建立具有特殊地质特色的全球地质景区网络”,156次执行局会议为了贯彻这一决定,决议启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计划(UNESCO Geopark Program)。

选择地质上有特色,同时兼顾景观优美,有一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地质遗址(区、点)建立地质公园,以期建立全球地质公园网,将景观、人文历史紧密结合,强调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强调地质公园的开发与生产资料教育紧密结合,强调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地质研究紧密结合,强调地质公园的发展与当地民众就业特别是残疾人就业紧密结合,强调为了保护地质遗迹应重视开发,以开发来促进保护。

国土工作总结报告范文(3篇)

国土工作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国土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保障国家资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土地资源管理、矿产资源管理、地质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二、主要工作及成效(一)国土空间规划1. 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根据国家要求,编制完成了市、县两级国土空间规划,实现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全覆盖。

2. 推进“多规合一”:积极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实现了“多规合一”的目标。

3. 加强规划实施监管:建立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管制度,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土地资源管理1. 严格耕地保护: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

2. 推进土地利用综合改革:开展土地利用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土地资源管理新模式。

3. 加强土地市场调控:完善土地市场体系,加强土地供应和价格调控,确保土地市场稳定运行。

(三)矿产资源管理1.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制度,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2. 推进矿产资源整合:推动矿产资源整合,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3. 加强矿产资源监管:强化矿产资源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采矿、破坏矿产资源等违法行为。

(四)地质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防治1. 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建立健全地质环境监测网络,提高地质环境监测能力。

2.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3. 推进地质环境保护:加强地质环境保护,提高地质环境质量。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存在问题1.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尚不完善,部分规划与实际需求存在脱节。

2. 土地资源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土地市场秩序不规范等。

3. 矿产资源管理面临挑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4. 地质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有待提高。

(二)原因分析1.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尚不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完全适应。

地质公园开园问题解答报告

地质公园开园问题解答报告

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湖北)开园新闻材料1、地质公园的含义,我国和湖北省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状况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

地质公园是有明确的边界线,有足够大的面积适应于当地经济发展,有一系列具特殊科学意义、稀有性和美学价值的,能代表某一地区的地质历史、地质事件和地质作用的地质遗迹(或遗迹群),也许还有考古、生态、历史和文化意义。

以公园的方式进行保护、管理和经营,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并为居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和文化发展的基地、保护地质遗迹和开展科学研究的基地、大众科学普及和学生实习的基地;其所在国的独立司法权不受影响,指定的管理机构必须制订详细的管理规划,统一好各方面的利益,并负责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公园的发展情况,解决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同项目重叠交叉的协调问题。

自2000年以来,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积极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经严格评审,到2005年9月为止,由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的国家地质公园第一批11处、第二批33处、第三批41处、第四批53处,共计138处。

其中湖北有长江三峡(湖北)、神农架、武汉木兰山和郧县恐龙蛋化石群4处国家地质公园。

2、建立地质公园的重要意义(1)建立地质公园是保护地质遗迹的需要。

保护地质遗迹的有效方式,就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合理而科学地开发、利用地质遗迹资源。

把建立地质公园与地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建立地质公园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使地质遗迹资源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增加居民就业,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从而达到保护地质遗迹的目的。

(2)建设地质公园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建立地质公园是崇尚科学和破除迷信的重要举措。

地质公园建设以普及地学知识、宣传唯物主义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为主要任务,既要有对自然景观的人文解释,又有地质科学的解释,从而使地质公园既有趣味性,更有科学性。

地质公园的申报与规划

地质公园的申报与规划

4. 等待审批结果
等待相关部门或机构的审批结果,根 据审批意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申报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
确保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 完整性
在准备申报材料时,要确保所有材料的真实 性和完整性,避免出现虚假信息或遗漏重要 信息。
充分展示地质公园的价值和 意义
在申报过程中,要充分展示地质公园的科学研究和 教育价值,以及其对当地社区发展的意义。
介绍当地社区的基本情况,包括人 口、经济、文化等方面,以展示地
质公园对当地社区发展的意义。
申报程序与步骤
1. 了解申报要求
详细了解地质公园申报的具体要求和 条件,确保满足申报条件。
2. 准备申报材料
根据申报要求准备相关材料,包括申 报表格、图片和影像资料、研究报告 和资料等。
3. 提交申报材料
将准备好的申报材料提交给相关部门 或机构,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申报。
中国地质公园未来展望
持续发展
中国地质公园将继续保持 稳定的发展态势,吸引更 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 旅游。
多元化发展
在保持自然景观的基础上, 融பைடு நூலகம்更多文化、生态和社 区元素,实现多元化发展。
提升国际影响力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各国地 质公园的合作与交流,提 升中国地质公园的国际知 名度和影响力。
THANKS FOR WATCHING
促进当地居民参与地质公园的经营管理,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地质公园的社会参与与合作
01
02
03
社区参与
鼓励当地社区居民参与地 质公园的保护、管理和经 营,提高公众参与度。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 进先进理念和技术,提高 地质公园的管理水平。

申报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可行性论证报告

申报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可行性论证报告

申报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可行性论证报告为有效保护和大力开发我省独特、丰富、宝贵的三叠纪地质遗迹资源,打造融科考、科普、文化、观赏为一体的世界级旅游精品,传承地质历史和民族文化,提升我省对外开放形象,带动贫困山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批世界地质公园的原则,遵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努力推进世界地质公园申报的指示,省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申报领导小组积极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对我省三叠纪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了深入调研,编撰了《申报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可行性论证报告》。

一、地质公园及其发展概述(一)地质公园定义和内涵地质公园是指: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兼融其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独特自然区域。

其内涵是①地质遗迹特殊、稀有、极富美学价值;②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③能推动文化复兴;④能有效保护地质遗迹;⑤能作为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培训和科研基地。

(二)地质公园的审批层次我国把地质公园分为三个层次: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批的“世界地质公园”;国土资源部审批的“国家地质公园”;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同级政府审批的“省级地质公园”。

(三)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沿革上个世纪末,在全球高度重视环境问题的背景下,历经数亿年形成的地质遗迹普遍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各国纷纷采取建设地质公园的方式保护地质遗迹资源,获得了丰厚的社会经济回报。

为总结推广各国建设地质公园的成功经验,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156次常务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世界地质公园计划。

决定按申报国提交申报材料,教科文组织初审后派专家实地考察,组织专家投票表决,最后教科文组织批准的程序建设世界地质公园。

至此,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在全球正式启动,尔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在爱尔兰召开第二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

截至2006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先后批准建设了48家世界地质公园,其中,欧洲28家,中国18家,伊朗1家,巴西1家。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编写提纲(国家地质公园)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编写提纲(国家地质公园)

BB附录 B(资料性附录)编写提纲前言1 总论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1.2 编制依据1.3 论证目的与原则1.4 生态环境影响论证范围及时段1.5 生态环境敏感点与保护目标1.6 论证内容1.7 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技术路线2 建设项目概况2.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2.2 规划符合性分析2.3 比选方案及推荐方案的合理性分析2.4 生态影响源及其强度3 项目涉及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生态现状调查3.1 主要生态功能3.2 地质遗迹现状调查3.3 生态系统现状调查3.4 动植物调查3.5 水资源调查3.6 水土保持调查3.7 人文类自然遗迹调查3.8 土地利用调查3.9 历史沿革与管控要求3.10 既有项目现状3.11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调查3.12 论证区生态环境现状综合论证4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4.1 地质遗迹及生态系统影响分析4.2 植被及植物多样性影响分析4.3 动物多样性影响分析4.4 水资源影响分析4.5 水土保持影响分析4.6 人文类自然遗迹影响分析4.7 景观影响分析4.8 累积生态影响分析5 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5.1 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5.2 运营期生态保护措施5.3 地质遗迹生态监测与监理措施5.4 生态恢复与补偿措施5.5 地质遗迹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清单6 涉及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项目建设基本原则符合性分析6.1 生态功能影响分析6.2 国土空间性质影响分析6.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6.4 保护面积影响分析7 结论与建议7.1 结论7.2 建议8 图件8.1 附件8.2 附表8.3 附图8.4 其他提交材料CC附录 C(规范性附录)相关附表格式论证区内主要地质遗迹分类及名录见表C.1。

表C.1 论证区内主要地质遗迹分类及名录论证区内地质遗迹保护区拐点坐标见表C.2。

表C.2 论证区内地质遗迹保护区拐点坐标论证区内有分布的高等植物名录见表C.3。

表C.3 论证区内有分布的高等植物名录论证区内有分布的高等动物名录见表C.4。

西藏羊八井国家地质公园

西藏羊八井国家地质公园

西藏羊八井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18-2030)当雄县人民政府二○一八年八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1条公园位置 (1)第2条范围、边界、面积 (1)第3条规划期限 (1)第4条规划依据 (1)第5条公园发展概况及规划背景 (3)第二章地质公园的性质与发展目标 (6)第6条公园性质与特色 (6)第7条发展目标 (6)第三章地质遗迹景观及评价 (9)第8条地质地貌概述 (9)第9条地质遗迹类型 (9)第10条地质遗迹对比评价 (10)第四章其他景观资源及评价 (16)第11条生物及其他自然景观及评价 (16)第12条人文景观及评价 (17)第五章总体布局及功能分区 (18)第13条总体布局与景区划分 (18)第14条功能区划分 (19)第六章地质遗迹保护 (20)第15条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划分及边界坐标(主要拐点)的确定 (20)第16条各级保护区的控制要求与保护措施 (22)第17条特殊地质遗迹的保护方案 (23)第七章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保护 (24)第18条地质公园环境容量控制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24)第19条灾害防治 (25)第20条珍稀物种名录及保护 (25)第21条人文景观保护 (26)第八章科学研究 (27)第22条课题选择和依据 (27)第23条计划编制 (27)第24条近期研究计划的实施 (27)第25条研究经费 (28)第九章解说系统规划 (29)第26条解说系统构架 (29)第27条地质博物馆及科普电影馆(影视厅) (29)第28条公园主、副碑及综合图文介绍栏 (30)第29条景点、景物解说牌 (31)第30条公共信息标识牌 (31)第31条图书音像的出版和推广 (32)第32条解说系统设施维护与更新 (33)第十章科学普及行动 (34)第33条中小学生科普活动 (34)第34条大中专学生教学实习活动 (34)第35条社区科普活动 (35)第36条面向普通游客的专项科普活动 (35)第十一章旅游发展 (36)第37条旅游客源市场 (36)第38条地质公园推广计划 (36)第39条旅游项目及旅游产品 (37)第40条专题考察路线 (38)第十二章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 (39)第41条地质遗迹数据库 (39)第42条公园监测系统 (39)第43条网站建设 (39)第十三章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 (41)第44条道路交通 (41)第45条水电设施 (42)第46条环境卫生 (43)第47条服务设施 (43)第十四章土地利用 (45)第48条土地利用 (45)第十五章社区行动计划 (47)第49条社区行动计划 (47)第十六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48)第50条管理机构设置 (48)第51条各类专业人员的配备 (48)第52条导游员及其培训 (48)第53条管理层培训 (48)第54条近期建设项目计划 (48)第55条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 (50)附图:1、西藏羊八井国家地质公园区位和交通图2、西藏羊八井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图3、西藏羊八井国家地质公园边界图4、西藏羊八井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及其他自然人文资源分布图5、西藏羊八井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图6、西藏羊八井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总图7、西藏羊八井国家地质公园功能分区图8、西藏羊八井国家地质公园土地利用规划图9、西藏羊八井国家地质公园综合服务区规划平面图10、西藏羊八井国家地质公园科学导游图第一章总则第1条公园位置西藏羊八井国家地质公园(以下简称公园)位于拉萨市西北部当雄县境内,行政区划隶属当雄县羊八井镇管辖。

地质公园环境解说评估研究——以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的开题报告

地质公园环境解说评估研究——以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的开题报告

地质公园环境解说评估研究——以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地质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景区,具有丰富的地质遗迹和自然景观,以及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近年来,地质公园已经成为了旅游业的热门话题,有着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

而有效的环境解说服务是地质公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游客体验和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作为中国首批获得“世界地质公园”称号的景区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研究以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通过环境解说评估的方式,对其环境解说服务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为地质公园的发展和环境解说服务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一是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环境解说现状,包括解说内容、解说方式、解说人员等方面的情况分析;二是游客对环境解说的评价和需求,包括游客满意度、解说效果评估、游客需求调查等方面的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将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践观察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并结合文献综述、比较分析等方式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三、预期成果和创新点本研究预计将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 对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环境解说服务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分析,揭示服务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和措施。

2. 基于游客需求和评价的研究结果,提出环境解说服务的提升策略,包括解说内容、解说方式、解说人员等方面的优化和改进。

3. 提出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环境解说评估的参考标准和方法,为其他地质公园的环境解说服务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对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环境解说服务的全面评估和综合分析,同时结合游客需求和满意度对服务进行优化和改进;同时将研究成果系统化和标准化,为环境解说服务的提升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与保护现状调查报告

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与保护现状调查报告
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姓名
班级
实践成绩
实践主题
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与保护现状调查报告
社会
实践
任务
1.通过对翠华山旅游景区的运营现状(分配到个人具体为景区厕所和垃圾桶的相关情况)等的调查和分析,并对调查对象作适当的统计,探讨景区所存在的问题,并给相关部门提些宝贵建议,使景区沿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④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环保宣传,提高公民环保意识,争取做到人人做贡献,不乱扔垃圾,以减少废弃物,提高景区卫生状况。
七、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翠华山的社会调查实践,一方面锻炼了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和游客及摊点小贩的交谈了解情况之中,也加强了我的沟通能力;另一方面,我也了解了很多环境保护及景区开发的各种知识,丰富和拓展我的视野。此外,在这次调查中,通过小组组员的配合及协作,进一步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加强了同学间的关系和凝聚力,收获颇多。
④布局不合理。景区内由于公厕数量少,导致服务半径过大,虽不妨碍景观,但游客不易寻找。例如冰风洞附近公共厕所设在较为偏僻处,且路标不明,游客很难找到。
b.改善措施及建议:
①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例如可以把旅游厕所设成与周围景观协调,而又不难寻找的建筑。尽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要注意隐蔽性,不妨碍景观,再以路标导路,方便游客寻找
2.锻炼自己的协作及配合能力,以及沟通能力。
3.锻炼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报告正文:
一、实践调查背景
随着社会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旅游业越来越成为一种新兴的朝气蓬勃的朝阳产业,在全国各地得到蓬勃发展,但许多地方在发展这一产业的过程中往往重视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忽视或轻视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致使资源价值退化,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是当前旅游业发展中客观存在的,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与此同时,旅游景区作为人类亲近自然的主要场所,也正在逐步陷入开发与保护的两难境地。旅游景区是人类的自然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经济价值,旅游景区的开发利用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不恰当的开发建设和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地退化沙化、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水资源紧缺等等。这些问题威胁景区的生态安全,制约着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地质公园建设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

地质公园建设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

投资估算:总投资额、 分年度投资计划、资金 来源等
建设范围与期限
建设范围:明确公园的边界和内部规划区域 建设期限:项目的计划建设周期,包括前期准备、施工和后期完 善阶段
04
物有所值评价方法与过程
评价方法选择
成本效益分析法:对项目的成本和效益进行比较,确定项目的经济价值 费用效益分析法:对项目的费用和效益进行比较,确定项目的经济价值 风险效益分析法:对项目的风险和效益进行比较,确定项目的经济价值 多目标决策分析法:综合考虑多个目标,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地质公园建设项目物有所
值评价报告
汇报人: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加目录项标题 项目背景与目标 地质公园建设内容与规模 物有所值评价方法与过程 物有所值评价结果分析
结论与建议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项目背景与目标
项目背景介绍
国内外地质公园发展现状
地质公园定义与特点
附件清单及说明
地质公园建设规划方案 地质公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地质公园建设资金筹措方案
地质公园建设环境保护方案 地质公园建设社会效益评估报告 地质公园建设风险评估报告
感谢观看
汇报人:
社会效益评价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提升当地居民生活质量 推动地质公园建设与保护 增强公众对地质公园的认识与了解
环境效益评价
地质公园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效益评价方法 环境效益评价结果 环境效益评价结论
综合效益评价
经济效益:地质公园建设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游客数量增长等 社会效益:提高当地知名度、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 环境效益:保护地质遗迹、促进生态旅游、改善环境质量等 综合效益评估:综合考虑各种效益,评估项目的整体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情况报告 2009年08月20日17:35 人民网我国是世界上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分布地域广阔、种类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

为履行我部地质遗迹保护职责,我们大力推进建立国家地质公园工作,自2000年我部组织实施国家地质公园计划以来,公园建设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世界地质公园20处(全球共58处),批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138处,省级地质公园159处。

在138处国家地质公园中,已经揭碑开园的有127处。

一、我国国家地质公园发展历程我国是世界上最先由政府部门组织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的国家,也是全球建立地质公园最早的国家之一。

上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创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号召。

1 999年12月,我部在山东威海召开“全国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工作会议”,提出了以建设国家和地方不同层次地质公园的形式来推进我国地质遗迹保护工作的方针。

随后,成立了由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财政、环保、林业、旅游、文物、教育、国土及中国地质学会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领导小组和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制订了《全国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印发了《关于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通知》,出台了《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国家地质公园评审标准》等规范,并从2000年开始在全国组织实施国家地质公园计划。

我们已分别于2000年、2001年、2004年、2005年开展了四批次国家地质公园评审工作。

2009年8月,历经四年准备,第五批次国家地质公园评审会在北京召开,经专家评审有44家地质公园获得了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在三年的建设期后,将会有44个新成员加入到我们的地质公园网络体系中来。

2004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我部联合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我国黄山、庐山、云台山等8个国家地质公园被首批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

到目前为止,我国先后又有四川兴文、内蒙古克什克腾、福建泰宁、山东泰山、中国雷琼、四川自贡等12家世界地质公园获得批准,2家(内蒙古阿拉善地质公园、陕西秦岭终南山地质公园)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6月下旬联合国也已派专家对上述公园完成实地考察工作,目前已进入最后审批阶段;另有2家(广西乐业—凤山地质公园和福建宁德地质公园)已完成国内审查,近期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

目前,我国已有世界地质公园20个,占全球世界地质公园总数(58个)的1/3,是世界地质公园数量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

中国在地质公园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官员赞扬说“中国在地质公园建立这一工作中起到了开拓性的推动作用”,并将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办公室设立在中国北京,显示了中国在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中的重要地位。

二、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取得巨大社会经济效益地质公园在我国从无到有,从默默无闻到今天的被大家广泛认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作为一种新的资源利用方式,它已在地质遗迹与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经济发展与解决群众就业、科学研究与知识普及、提升原有景区品位和基础设施改造、国际交流和提高全民素质等方面日益显现出巨大的综合效益。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138家国家地质公园的实际投入为146.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8.3亿元,地方财政投入28亿元,公园自筹110亿元。

直接解决就业人数达7.5万人,间接解决47万人就业;公园游客累计达到11亿人次,门票累计收入70多亿元;全国地质公园共出版各类科普读物和宣传品500多种、500多万册(张),地质遗迹点科普标识牌2.1万多个,已建和在建地质博物馆127个,建立科研基地187个,科普教育累计达1.6人次,举办了包括学术研讨会、中小学生夏令营在内的各类科研学术活动共计585次。

可以看出,地质公园的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建设投入取得了丰硕的社会经济效益,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公园游客数量逐年上升,门票和地方收入逐步攀高,社会环境稳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了民众保护意识,促进地质遗迹的有效保护目前,我们已建成的127处国家地质公园涵盖了地层学、地貌学、古生物、构造、冰川、火山、地质灾害等多种地质遗迹,分布于全国大江南北31个省市区。

通过地质公园的建立,使当地政府和居民逐步认识到保护地质遗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民众参与到保护活动中来,一个爱护地质遗迹、爱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正在形成。

例如,河南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通过申报和建设,使当地居民认识了地质遗迹资源的意义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他们保护地质遗迹的自觉性,纷纷主动承担起地质遗迹看护人,使地质遗迹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2.普及了地学知识,有助于公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按照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指南的要求,每个地质公园都建立了一处以地学知识为主要展示内容的室内地质博物馆,成为向游客宣传地球科学知识的基地。

在对地质景点标识牌的编写、导游资料的编印、导游人员的培训等方面,注重充实加强科学内容,如地球的形成、地质遗迹的成因等,寓科普教育于游览,寓知识传播于休闲。

地质公园不但为公众提供游览休闲的场所,还为公众提供了学习地球科学知识的园地,受到游客和当地政府的欢迎。

通过建立地质公园,使旅游景区科学品味得到了有力提升;科普教育和地学研究逐步推进,地质公园已经成为地质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地质科学普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促进了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当地居民就业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使当地政府获得了宣传和提升自身的国家级平台,使地质公园成为本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地方收入和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结构向良性方向发展。

据统计,几乎所有地质公园的旅游收入都在逐年递增。

以河南省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2000年门票收入仅400万元左右,在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后,突出了“崖谷林瀑”的地质旅游,建成科普教育基地,吸引了众多学者、青少年学生以及普通游客前来参观考察,2008年实现门票收入2.3亿元,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0亿元。

2007年,云台山地质公园所在地——修武县宾馆饭店由2000年的52家增长到375家,旅行社由2000年没有一家增长到26家;旅游业税收达到7587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21.3%。

同年,云台山再次跻身河南省纳税500强,也是唯一一个进入河南省纳税500强的旅游企业。

云台山地质公园的地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群众就业。

目前,景区员工由2000年的69名增加到1300余名,全县导游讲解员由2000年的仅有10名增长到1360名,直接从业人员达到3.56万人,间接从业人数达近10万人之多,成为增加群众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

公园周边居民通过提供劳务、开办家庭宾馆、经营旅游纪念品等方式增加了收入,为全县创造新的就业岗位4000多个。

云台山的发展,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景区附近的岸上乡岸上村,开发前还是一个全省有名的贫困村,人均年收入只有260元,现在依托旅游业迅速致富,2006年人均收入就达到5万元,家家开上了小汽车,户户办起了家庭旅馆,成了河南省有名的富裕村和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岸上乡还被推荐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乡。

又如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在建立地质公园前,园区仅仅为一处草场,游人甚少,在2002年国家地质公园建立后,游客及旅游收入急速上升,到2006年时,游人已达到129.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8亿元,克什克腾旗也一举脱贫迈入小康门槛。

象这样因建立国家地质公园而改变当地贫困面貌的例子还有很多,实践证明建设地质公园是促进贫困山区经济发展重要途径之一。

北京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处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地质公园为房山旅游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1年接待游客383.3万人次,综合收入4.76亿元;2007年接待游客572.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9.67亿元;6年间,直接增加就业5000余人,带动间接就业2万人。

4.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取得良好效果我国地质公园积极与国内外公园结为姊妹公园,如2002年黄山地质公园与瑞士少女峰缔结友好山,2006年,与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缔结为姐妹公园,双方进行了高层互访。

再如:2007年雷琼火山世界地质公园与德国埃菲尔山脉世界地质公园、河南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于马来西亚兰卡威世界地质公园分别结为姊妹公园;2009年6月,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同马来西亚兰卡维世界地质公园、捷克波西米亚天堂世界地质公园、西班牙索夫拉韦世界地质公园结为友好地质公园,形成管理层的定期互访机制,相互交流公园建设、管理经验,进行市场互动,通过旅游黄金线路对接,提升嵩山地质公园在海内外旅游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我国地质公园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活动。

河南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出访了美国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开展了学术及管理经验交流活动;河南云台山、江西庐山地质公园先后于200 6年5月和2007年6月召开第一届和第二届世界地质公园国际研讨会,泰山地质公园将于2 009年8月召开第三届世界地质公园国际研讨会;2007年7月,江西三清山国家地质公园召开了第一届国际花岗岩国际学术研讨会。

我国地质公园也接待了包括美国、韩国、意大利等国家在内的专家、学者、普通游客等来华进行学习和考察。

我国地质公园的建设与发展,在积极推动世界地质公园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也日益成为展示我中华民族的新国际舞台。

三、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工作重点我国的地质公园发展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建设及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立法工作相对滞后、管理机构不健全、科学研究及科普工作较薄弱等方面。

进一步加强地质遗迹保护和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既是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履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应尽的义务。

今后我们将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程序、严格准入制度、发挥专家作用、强化监督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合作沟通、开展试点建设,逐步使地质公园的管理工作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建设类型齐全、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的全国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网络体系,使其在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护地球遗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民网-房产频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