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空留巷总结
煤矿开采中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研究
煤矿开采中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研究【摘要】煤矿开采中沿空留巷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采矿技术,本文对其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介绍了沿空留巷技术的基本原理,其优势包括减少安全隐患、提高采矿效率等。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了沿空留巷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
随后讨论了该技术的改进与发展,探讨了提高煤矿开采效率和安全性方面的作用。
最后总结指出,沿空留巷技术在煤矿开采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综合考虑其优势和局限性,可更好地指导和促进煤矿开采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煤矿开采、沿空留巷技术、应用研究、基本原理、优势、应用案例、改进、发展、效率、安全性、应用前景、重要性、优势、局限性。
1. 引言1.1 煤矿开采中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研究通过对沿空留巷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该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价值。
沿空留巷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提高采煤效率、减少煤矿安全隐患、保护地表和地下水资源等方面。
结合实际案例,可以更具体地展示沿空留巷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和效益。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沿空留巷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作用也会不断提升。
通过总结沿空留巷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可以进一步明确该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为煤矿开采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支持。
2. 正文2.1 沿空留巷技术的基本原理煤矿开采中沿空留巷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根据煤层岩层特性和地质条件,通过在煤巷顶部或底部留置一定宽度的空间,形成一个沿矿床延伸的巷道。
沿空留巷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条件分析:在开采前对矿层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分析,包括煤层的倾斜、断裂、岩性、构造等情况。
根据地质条件确定沿空留巷的位置、宽度和长度。
2. 巷道支护设计:根据煤层围岩的情况和巷道的长度、宽度等参数进行支护设计,采用合适的支护材料和技术,确保巷道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巷道开挖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采用合适的开挖方法和设备,进行巷道的开挖施工工作。
沿空留巷施工总结
1沿空留巷施工总结沿空留巷技术是工作面辅助进风巷在回采过程中直接采用的特殊支护,保留原巷道不冒落,做为下一个工作面进风巷的一种施工方法。
为有效实现无煤柱开采,提高资源回采率,消除回风上隅角瓦斯积聚,降低巷道掘进率,提高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水平。
自2015年9月7日开始在7211工作面施工沿空留巷工程,截止2016年12月28日共计施工柔模460个;自2016年11月24日开始在3214工作面施工沿空留巷工程,截止2017年2月10日共计施工柔模72个。
现根据现场施工情况作以下施工技术总结。
一、沿空留巷施工工艺流程煤帮挂网——割煤——移充填前部支架、挡矸支架——浇筑墙空间支护——留巷滞后支护——校对中线——支模——泵注混凝土——(等8小时墙体凝固达到设计支撑强度)——拉移充填支架二、沿空留巷支护设计(一)沿空留巷施工区:混凝土墙体上方顶板进行锚索支护,锚索规格为:Φ21.6×7200mm,锚索的间排距为1600×850mm,10#金属网护顶,见图3。
2787878780120巷旁补强锚索φ21.6×7200m间排距1600×850mC30柔模混凝φ20×1300mm锚间排距900×750mm450160采空巷内补强锚索φ21.6×7200m排距1800m双层经纬网图1沿空留巷支护横断面(二)沿空留巷特殊支架支挡情况柔模巷旁支护施工前,采用支架进行临时支挡控制顶板的区域。
工作面墙体浇筑区域采用采用2架ZQL2x4000-17/31型挡矸支架进行支挡,架前铺设10#铁丝编织而成的10×1m经纬网,与巷内原菱形网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架后补打加强锚索。
该支架的主要作用是:1、将采空区与留巷隔离开来,为浇筑柔模混凝土墙体提供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
2、工作面回采后及时支护留巷顶板,防止留巷浇墙区顶板快速下沉或垮落,及时切顶,减少悬顶长度,降低留巷压力。
沿空留巷总结报告fgm
邱集煤矿7828工作面轨巷新型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研究报告临矿集团邱集煤矿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11月目录目录 01 概述 (2)1.1 前言 (2)1.2 立项背景 (2)2 沿空留巷围岩活动基本规律及特点 (4)2.1 沿空留巷围岩结构特点 (4)2.1.1 沿空留巷上覆岩层结构特点 (4)2.1.2 沿空留巷围岩结构体特征 (5)2.2 沿空留巷上覆岩层活动规律 (5)2.2.1 沿空留巷采空侧上覆岩层活动规律 (5)2.2.2 沿空留巷围岩活动的三个时段 (7)2.2.3 沿空留巷围岩应力分布特征 (8)2.3 巷旁充填支护结构体效用 (9)3 新型高水速凝充填材料 (11)3.1 新型高水速凝充填材料简介 (11)3.2 新型高水速凝材料的物理性能 (11)3.2.1 速凝早强特性 (11)3.2.2 高结晶水特性 (11)3.2.3 再胶结与强度再生性 (11)3.2.4 硬化体单轴压缩应力应变特性 (12)3.2.5 三轴压缩应力—应变特性 (13)3.3 新型高水速凝材料的化学性能 (13)3.3.1 高水材料的凝结时间 (13)3.3.2 高水速凝材料硬化体的含水量 (14)3.3.3 高水速凝材料硬化体的耐水性 (14)3.3.4 高水速凝材料硬化体的耐蚀、耐热性能 (14)4 7828轨巷沿空留巷实施方案设计 (15)4.1 7828轨巷地质与生产技术条件 (15)4.1.1 地质概况 (15)4.1.2 7828工作面生产技术条件 (16)4.2 充填体设计 (17)4.2.1 充填体几何参数确定 (17)4.2.2 充填体成型设计 (19)4.2.3 充填体位置确定 (20)4.2.4 充填体稳定性控制措施 (21)4.2.5 台阶问题 (22)4.3 高水速凝材料巷旁充填系统设计 (23)4.3.1 充填硐室选择及充填设备布置 (23)4.3.2 充填管路与信号联络系统 (23)4.3.3 系统主要设备 (24)4.3.4 系统改进 (25)4.4 巷旁充填支护设计 (26)4.4.1 工作面前方与后方巷内加强支护 (26)4.4.1巷旁充填作业支护 (26)4.5 巷旁充填工艺流程 (28)4.5.1 泵站准备 (28)4.5.2 充填点准备与充填 (28)4.5.3 模板与点柱拆卸 (29)4.6 劳动组织与作业安排 (29)4.6.1 充填劳动组织 (29)4.6.2 充填工艺实施方法 (29)4.7 充填区与采空侧通风措施 (30)4.8 每班纯充填时间确定 (30)4.9 充填过程注意事项 (31)5 矿压观测和留巷效果分析 (32)5.1 观测内容及观测方法 (32)5.2 测站布置及观测仪器 (34)5.2.1 测站布置 (34)5.2.2 观测仪器和材料 (35)5.3 观测结果分析 (35)5.3.1 巷道表面位移分析 (35)5.3.2 围岩深部位移分析 (39)5.3.3 充填墙体变形分析 (43)5.3.4 充填墙体承载分析 (47)5.4 充填体切顶及巷道维护情况 (49)5.5矿压观测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50)6 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52)6.1 经济效益 (52)6.1.1 沿空留巷成本计算 (52)6.1.2 与正常开采重新开掘巷道比较 (53)6.1.3 与沿空掘巷比较 (54)6.2 社会效益 (54)7结论 (56)1 概述1.1 前言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我国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7%,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
沿空留巷技术交流分析
沿空留巷技术交流分析沿空留巷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开始使用以来,一直是我国煤炭开采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
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沿空留巷理论与技术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条件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采煤工作面的沿空留巷技术已日趋完善,巷旁支护、巷内支护、加强支护及煤帮加固技术已趋成熟,但在条件困难的中厚煤层或厚煤层较大断面巷道中采用沿空留巷技术仍存在着一些技术难题,使得一些矿井在应用沿空留巷技术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留巷失败,从而限制了沿空留巷技术在我国更广泛地推广应用。
而芦沟煤矿作为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矿井,首次实施沿空留巷技术能否成功,给芦沟矿领导班子带来了巨大挑战,在进行留巷过程中,得到了集团公司总经理张明剑及主要部室领导的高度重视,曾不辞辛苦在百忙之中多次亲临我矿井下一线指导沿空留巷支护技术,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和殷切期望。
自完全沿空留巷至今,已经成功留巷130m(260棚),通过对留巷段围岩变形的观察,巷内支架完好,巷道高度基本保持在1.9~2.5m,巷道下宽达3.8~4.0m,基本达到预期效果,从而取得了较好的安全和经济效益。
现将我矿相关做法汇报如下。
1、沿空留巷实施的最初目的32101工作面作为32采区首采工作面,受底板L7-8及L1-4灰岩水影响较大,经地测科测定,工作面在回采期间涌水量会保持在60~80m³/h左右,且静水压力较高,属于典型的带压开采工作面,因此,回采期间需对工作面底板水进行疏排。
基于以上原因,生产技术科在进行工作面初步设计时,充分利用沿工作面走向方向向斜地质构造的特点,在工作面下副巷向斜最低段开掘流水巷,将工作面回采期间底板涌水排入流水巷内。
当工作面推过流水巷近似呈仰斜开采时,开始利用3.5m坑木梁配合2.4m坑木一梁两柱式支护方式进行沿空留巷,为防止向采空区漏风和减少巷道围岩变形,在靠近采空区侧堆积2m 宽的煤袋堵漏风并起到加强支护的作用,留巷长度约230m,由于坑木支护强度不足,导致巷内坑木折断严重,以至工作人员不能进入巷内清淤煤。
沿空留巷考察报告
××煤业沿空留巷考察报告2017年××月××日按照××矿长指示要求,由副矿长×××、×××带队,生计科长××,技术员××一行四人对××集团××煤业有限公司沿空留巷技术进行了实地考察,受益匪浅。
通过考察考察一致认为沿空留巷技术先进高效,可以实现无煤柱开采,对提高资源回收率、缓和采掘关系和延长矿井寿命具有现实意义,是使煤炭企业增产、增盈减亏的主要途径之一。
以下是考察情况汇报。
一、技术简介沿空留巷即采煤工作面后沿采空区边缘维护原回采巷道。
为了回收传统采矿方式中留设的保护煤柱。
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上一区段的顺槽重新支护留给下一个区段使用。
这种留巷的做法是沿着采空区边缘在原顺槽位置保留就称为沿空留巷。
二、技术优势我矿矿区面积较小,资源储量有限,提高资源的回采率对于增加产出煤量、提高企业效益、延长矿井使用寿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而采用沿空留巷技术将有力的解决回采率这一重大难题。
我矿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与瓦斯预测数值大是阻碍掘进进度的主要因素,沿空留巷技术通过对原有巷道二次利用,减少了掘进量,缩短工作面布置时间,缓解采掘衔接压力,实现无煤柱开采,有效提高资源回收率。
三、设计方案××煤业有限公司采用两进一回设计,运输巷用于煤炭输送,回风巷用于回风,辅助进风用于行车行人、物料运输,同时起着调节配风稀释上隅角瓦斯的作用。
示意图如下:巷道支护:排距1.2米W钢带,支护强度8根5.3米锚索,地质因素:一次采全高3.2米;底板泥质砂岩,底鼓现象不明显,顶板较好,无大的破碎。
煤层底板1~2度,瓦斯抽采之前11m3/t,抽采后7~8m3/t。
四、可行性对比我矿与××煤业有限公司,整体情况相近,也存在区别,采用沿空留巷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瓦斯赋存情况:我矿瓦斯赋存情况较××煤业高出8-9m3/t,对通风管理提出较高要求。
沿空留巷心得
沿空留巷技术沿空留巷就是在工作面后方沿采空区边界维护住已经使用过的回采巷道为下一区段煤层开采服务,已经成为煤矿开采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
沿空留巷技术能够实现Y型通风方式、解决工作面瓦斯超限问题,还能具有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减少巷道掘进量、缓解采掘接替矛盾、防止孤岛工作面产生、缩短搬家时间、防止发火等优势,对改善矿井技术经济效益、增强矿井安全生产极为有利。
沿空留巷与有煤柱护巷比较,无论在技术经济上、还是生产安全上,都具有绝对性的优势。
但实际沿空留巷的应用并不理想,沿空留巷技术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上述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主要原因就是沿空留巷关键技术一直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巷道支护材料不过关,留巷后在顶板压力下巷旁支护很快失效,导致沿空留巷变形破坏严重,维修十分困难,而且巷旁支护的破坏导致漏风严重,给安全生产带来重大隐患;二是施工工艺原始,基本是人工操作,施工困难且速度缓慢,难以实现高产高效,尤其是综采工作面,传统沿空留巷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及巷旁支护方式难以适应综采速度快、现代化程度高、巷道断面大及支护质量要求高的特点。
沿空留巷技术现状2.1. 密集支架形式基本不可取沿空留巷在上世纪研究初期基本上都是以支架形式完成。
那时候各种支架形式的应用曾经解决过许多回采工作面的无煤柱采煤问题。
但都是应用到一些采面地压相对较小并且煤层赋存条件较好的无自然发火的低瓦斯矿井。
而且应用情况也不能令人满意。
这种方式因为支护材料品种多,工作量大,支护效果差,采空区隔离效果差等问题现在很少应用。
2.2. 矸石堆垛方式应该淘汰矸石堆垛法是一种看似简单经济的做法,但因为该方法不能达到及时有效支撑顶板,容易造成顶板过量下沉导致巷道不利于回采工作。
这种方式虽然材料单价低,但会消耗大量的人力,而且隔离效果很差,因此适应面很小。
一些好的方法的出现会加速这一方法的淘汰。
2.3. 砌体墙法存在缺陷采用预制块砌墙可以克服上述2.1和2.2节所述密集柱和矸石堆垛的许多缺陷,能够基本形成一道隔离采空区的密闭墙体。
中兴煤矿沿空留巷技术实践总结
柔模支护沿空留巷解决了模板支架沿空留巷中 模板箱中瓦斯易积聚,箱式充填支架随支架的移动 不可控的问题。但也存在留巷所需充填材料使用量 大,增加了人工立模、拆模工序,劳动强度大。 2.3 高水速凝充填材料沿空留巷
在 1204 沿空留巷应用了高水速凝充填材料沿 空留巷。高水速凝材料分甲、乙料及这两部分的添 加剂,需要分别加水搅拌输送,通过在充填点混合, 甲、乙料浆单独搅拌、输送均不凝固,混合后能快 速凝固。充填系统:使用 JB-1000 型搅拌桶分别搅 拌甲料、乙料浆液,使用 2ZBSB8 ~ 1.1/6-22 型双 液注浆泵分别对两种浆液加压,双趟高压管路输送 浆液,在回采工作面后方留巷位置混合、凝固。根 据井下实际情况,确定水灰比为 1:1.5。与一般的水
TD353
文献标识码 B doi:10.3969/j.issn.1005-2801.2018.01.076
Summary of Technical Practice of Gob Leaving Alley in Zhongxing Coal Mine Wang Zhi-ru
(Zhongxing Coal Industry of Fenxi Mining Industry, Shanxi Jiaocheng 030500)
沿空留巷技术汇报
1、沿空留巷技术概述
太原理工大学
高水速凝材料和超高水速凝材料是能在高水灰比条件下快速凝结并 全部固化成为有一定强度的固结体的特种水泥混合物。
适用于沿空留巷、快速构筑密闭墙及采空区防灭火等方面。高水速 凝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在很多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下得到 了一定的应用。
采用高速速凝材料沿空留巷充填效果
(1)充填沿空留巷采用填充体支撑留巷方式,并未改变煤层上覆 岩层的传力结构。临近工作面煤体上方存在明显应力集中现象,巷道受 到来自上一工作面采空区的压力及下一工作面回采时顶板来压影响,给 沿空巷道的维护带来极大困难,且容易引发冲击地压等地质灾害,难以 维护,影响生产。
(2)充填沿空留巷的巷旁充填体大多为刚性材料,不具备“大变形” 特性,在顶板变形过程中无法达到同步变形,顶板变形能量未被释放, 填充材料易被压垮,导致沿空巷道失稳;若采用高强度的填充材料,则 会加大施工工艺复杂性和工程量,且充填材料成本高。
2、(1)“砌体梁”理论
太原理工大学
传统煤炭开采方法: 20世纪60-70年代,钱鸣高院士提出“砌体梁”理论,首次完整论述 了采空区上覆压力传递和平衡方法,通过留设区段大煤柱平衡顶板压 力,形成了长壁开采的121开采体系(简称121工法),为我国采矿开 采技术奠定基础。 121开采体系即开采1个工作面配套2条巷道,留设1个煤柱。因需留 设煤柱,导致资源浪费严重、采出率偏低,开采垮落、沉降波及地表, 造成地面生态环境损伤。开采工艺为先掘进巷道,再进行工作面开采, 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矿山压力容易损毁巷道。
沿空留巷技术缺点
太原理工大学
1、巷道围岩应力分布与矿压显现剧烈。 具体表现:采用沿空留巷维护的巷道需要经历两次采动高应力过程, 巷道围岩条件恶化,破碎区和塑性区变大,特别是在第一个工作面回采 后,在基本顶向采空区旋转、下沉过程中,沿空留巷不仅顶板发生剧烈 下沉,而且实煤体帮鼓出和底鼓严重,巷道围岩变形量大。 2、煤层自燃发火问题。(110工法) 具体表现:在自燃倾向性煤层应用时,因采用切顶卸压成巷时墙体 接顶不实,墙体局部压裂,会因漏风造成采空区及停采线等地段遗煤自 燃发火。
沿空留巷技术
沿空留巷具有大变形的特征,锚杆支护形式替代U型钢进行巷道支护是目前技术阶段的必然选择,是技术发展的方向。
1、一次支护采用高预紧力、高强度、大延伸率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控制顶板大幅度下沉,提高围岩承载能力、适应围岩大变形;
2、二次支护采用混凝土砖墙,并喷射混凝土作为巷旁支护,达到封闭采空区的目的。
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特点:
1、水体积占85%以上,高水材料用量少,辅助运输工作量小;
2、远距离输送,输送水平距离>3000m;易于搅拌,混合均匀,充填体质量有保证;用量少,强度较大;
3、快速凝固、增阻速度快,能快速支撑顶板;固化体有一定压缩率,适应沿空留巷大变形;充填工艺简单,用人少,减少下井人数。
3、临时加强支护:在采空区顶板破断和沿空留巷围岩应力调整的剧烈阶段,通过单体液压支柱或巷道液压支架有效支撑顶底板、减小顶板回转、下沉和巷道底鼓。
4、实施流程:
提前沿巷帮采空区一侧打一排锚索(倾斜)→采煤机割过机尾后拉架,或炮采放顶并稳定后,在煤帮铺柔性顶网→利用支架后尾梁维护顶板→打顶锚索→清理浮煤→墙体定位→挂钢筋网并安装锚杆→砌墙体、喷浆→打单体支柱→观察1-2个月,顶板无明显下沉后,回收单体柱。
沿空留巷力学模型剖面图
沿空留巷力学模型平面图
巷旁支护阻力计算公式:
四、巷旁支护技术
(一)高水材料(水玻璃)充填技术
体积比水占85%以上,20-30 min内凝结,100%固化。通过调整水灰比或高水材料配比调整充填体的强度,水灰比1.5:1时,充填体强度可以达到10MPa以上。
高水材料机械化整体充填式浇筑高强度巷旁支护体,可有效支撑顶板和密闭采空区,围岩控制效果好,但成本高,施工流程复杂。适合厚度大于2m的煤层。
浅析煤矿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
浅析煤矿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1. 引言1.1 煤矿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的重要性煤矿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是当前煤炭开采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它可以有效控制煤矿综采工作面的瓦斯涌出和煤尘爆炸的危险,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
通过合理布置留巷,可以减轻采煤工作面的压力,延长采煤工作面的寿命,减少因煤层顶板冒落而造成的事故发生率。
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还可以提高煤炭开采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煤矿企业更具竞争力。
煤矿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保障煤矿生产安全、改善矿井生产环境、提高矿井生产效率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当前煤矿生产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将对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正文2.1 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的定义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是指在煤矿综放工作面上,利用掘进机等装备从煤层开采工作面向外发展一定长度的巷道,并不开采煤炭,仅保留人员和物资运输的通道。
这种技术是为了解决综放工作面出口通道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
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的定义包括两个重点,一是在煤矿综放工作面上,二是通过掘进开采形成巷道。
综放工作面是指在煤矿中进行煤炭综合开采的一个工作区域,涉及到爆破、装运、支护等多个工序。
而沿空留巷技术则是指利用掘进机等专用设备,在煤层中开挖一条未开采煤炭的通道,以便于人员和物资的快速运输和逃生。
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的定义是为了提高煤矿开采效率,保障生产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通过留巷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工作面通道堵塞、人员被困等情况。
留巷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煤矿的生产效率,同时也提升了安全保障水平,是煤矿开采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
2.2 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的原理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的原理是指在综采工作面采煤过程中,为了提高采空区的支护效果和保障矿井安全生产,采用留巷方式将煤层与覆岩之间的一段区域留为一定宽度的巷道,使其不进行采掘,形成一定的支护区域,以减少采空区的变形和松动的可能性。
沿空掘巷
(一)沿空留巷它一般适用于开采缓斜和倾斜、厚度在2m以下的薄及中厚煤层。
这种方法与留煤柱时相比,不仅可减少区段煤柱损失,而且可大量减少平巷掘进工程量。
沿空留巷时区段平巷的布置主要有三种:前进式沿空留巷、后退式沿空留巷和往复式沿空留巷。
前进式沿空留巷:工作面前进式回采,沿采空区留出乎巷。
后退式沿空留巷:先掘出区段运辖巷到采区边界,工作面后退式回采,回采后再沿空留出乎巷作为下区段回风巷。
这种方式,可克服前进式回采时前方煤层赋存情况不明和留巷影响工作面端头采煤等缺点,但要增加平巷的掘进工程量。
我国目前采用后退式沿空留巷比较多。
为了减少沿空留巷的维护时间,在回采顺序上要求上区段回采结束后立即转入下区段回采。
沿空掘巷沿空掘巷,即沿着已采工作面的采空区边缘掘进区段平巷。
这种方法利用采空区边缘压力较小的特点,沿着上覆岩层已垮落稳定的采空区边缘进行掘进,有利于区段平巷在掘进和生产期间的维护。
它多用于开采缓斜、倾斜,厚度较大的中厚煤层或厚煤层。
沿空掘巷虽然没有减少区段平巷的数目,但是不留或少留煤柱,可减少煤炭损失、减少区段平巷之间的联络巷道,特别是可减少巷道维修工程量甚至基本上不用维修,对巷道支护要求也不太严格、易于推广。
在采用沿空掘巷时,需要根据煤层和顶板条件,通过观测和试验确定沿空巷道的位置和掘进与回采的间隔时间,在布置和掘进巷道时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沿空掘巷时的区段平巷布置与回采顺序有关,沿空掘巷时采煤工作面接替有两种方式:1、区段跳采接替和区段依次接替。
如右图3-8所示。
区段跳采接替时,工作面的回采顺序如图3-8(a)所示。
由于在采空区上覆岩层尚未垮落稳定之前不能进行沿空掘巷,因此工作面接替要采用跳采方式。
图中2区段在回采,4区段正在煤体中掘进上下两平巷,1、3、5区段将采用沿空掘巷。
其回采顺序为2—4—1--3--5。
采区内仅有一个采煤工作面生产时,有时也可在采区左、右翼进行跣采。
与区段依次回采相比,跳采方式巷道掘进工程量少,在采区内区段数目较多时布置较方便,故采用较普遍。
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文献综述(全面总结)
沿空留巷研究综述:1.巷旁充填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综述1.1国外巷旁充填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综述前苏联在沿空留巷巷旁支护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例如用矸石、水泥炉渣以及粉煤灰等不同配比轻质混凝土砌墙,代替人工矸石袋、木垛填石以及丛柱等[1]。
英国煤矿对沿空留巷技术的研究较多[2]。
沿空留巷发展从早先的人工垒矸石带,到机械化风力构筑充填带巷旁支护技术取得了突破,但都存在固体运量大,充填效率低,留巷效果差等缺点。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英国国家煤炭局又加紧研究巷旁充填技术,材料只要是两种浆液,一种是粉煤灰+水泥+悬浮剂,另一种是水泥+膨润土,将这两种浆液混合注入充填袋中,该方式存在的问题硬化体抗压强度低,达不到要求;随后他们又研究了一种新的充填技术,同样由两种原料组成:一种是由矾土水泥、无水碳酸钙、硅酸水泥等八种原料混合而成,另一种是由膨润土等原料组成。
在此基础上,英国相关研究机构又进行了深入研究,于1979年试验成功了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技术,这是一种更为先进的充填技术,至今仍居世界领先地位,高水材料充填已占全英巷旁充填的90%左右。
德国是世界采煤业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3]。
早在西德时期,应用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巷旁支护主要是风力充填,60年代后充填材料大体分为三类:一是天然石膏或合成石膏,其粒度<8mm,石膏充填占整体巷道充填总量的2/3;二是粉煤灰和水泥;三是矸石加胶凝剂。
这些低水材料在巷旁支护中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膏体充填技术是1979年德国在格伦德铅锌矿首先发展起来的。
其在进行高浓度胶结充填试验研究同时,又进一步改进充填材料的组成和级配,提高料浆浓度,于是产生并发展了膏体泵送胶结充填工艺。
1.2国内巷旁充填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综述上世纪80年代初,原煤炭工业部为了改变我国在沿空留巷技术方面的落后局面,先后从英国、德国引进了充填材料和充填设备,并在阳泉、开滦、平顶山等矿区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沿空留巷总结
薄煤层半煤岩沿空留巷技术一、矿井概况1.矿井位置及范围我公司矿井位于淄博市淄川区城南镇南石谷村东,井田位于淄博向斜东翼的中部,地层基本上呈单斜状,地层总走向北30°东,倾向北西,倾角5~22°。
矿井范围:东(浅部)以7煤层的-150m水平垂直切线与广通公司(原龙泉煤矿)相邻,西(深部)以4煤层-750m垂直切线为界,南部以纬线4051000与西河煤矿深部相毗邻,北与原寨里煤矿北大井深部为界,井田走向长3.57~9.0km,倾斜宽1.65~4.45km,面积25.51km2。
2.矿井开发矿井为1920年日本人所建,1924年开始生产,因涌水量大,1942年停产。
1958年5月原淄博矿务局恢复建设,1960年简易投产。
矿井原设计能力45万t /a,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36万t /a。
矿井有三个井口,即主井、副立井和提风斜井,主井井口标高+119.3m,井底标高-245m,井深365m。
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多水平分区式开拓,第一水平为-245m水平,现开采1、2煤层,并由此水平开拓了-160m和-320m两个辅助水平,开采1、2、3-1、4、7、9-1煤层,这两个辅助水平已开采结束。
第二水平为-430m水平,现为主生产水平,主要开采7、9-1煤层,1、2、4煤层为配采煤层。
第三水平为-600m水平,现为生产水平,主要开采7、9-1煤层。
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采煤工艺为机采配和爆破落煤,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
提升方式为双层单车普通罐笼,矿井地质类型V类,水文地质条件类型为复杂型。
本矿井属大水矿井。
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主、副立井进风,地面斜井回风,通风方法为抽出式。
低瓦斯矿井。
地面回风斜井按有G4—73—11NO28D 离心式扇风机两台,配用电机功率630KW,额定电压6000V,额定电流76A,额定转速589r/min,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矿井总进风量6150m3/min,需要风量5887m3/min。
煤矿开采中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研究
煤矿开采中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研究沿空留巷技术是一种在煤矿开采中常用的采空区管理技术,它是为了保护上覆岩体和地上建筑物的安全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本文将通过对其原理、应用和研究展开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该技术的重要性和优势。
沿空留巷技术的原理是在采空区的上方挖掘一些空留巷道,来分散和缓冲采出煤柱与上覆岩体之间的应力,并起到支护和控制岩体起落的作用。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控制和改变岩石的力学行为,减小露天采矿引起的地表沉降,以保护地下设施和地上建筑物的安全。
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沿空留巷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采空区的坍塌和垮塌,保证矿井的安全开采。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地层会发生破裂和变形,采空区也会不断扩大,如果不采取措施来缓冲和分散地层的压力,就可能导致矿井的坍塌和垮塌。
通过开挖沿空留巷,可以在采空区上方形成一个支撑的梁柱结构,有效地分散和缓冲采煤过程中的地应力,从而保证矿井的安全开采。
沿空留巷技术可以减小地表沉降,保护地下设施和地上建筑物的安全。
在露天采矿过程中,采出的煤柱会导致地表的下沉,进而影响地下设施和地上建筑物的安全。
通过开挖沿空留巷,可以减小地表沉降的程度,提高地表的稳定性,从而保护地下设施和地上建筑物的安全。
沿空留巷技术还可以降低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采用沿空留巷技术,可以减少对土地的破坏和污染,减少采空区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并减少矿井排放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从而减少煤矿开采对环境的破坏。
针对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目前有许多研究正在进行中。
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沿空留巷进行模拟和实验,探索不同结构参数对采空区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进一步优化沿空留巷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还有研究关注沿空留巷技术与其他采煤技术的结合应用,以进一步提高矿井的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陶一矿沿空留巷汇报材料4
第九页,共36页。
二 12701工作面及运巷情况
2 围岩地质基本状况 (1)平均埋深:400m左右。 (2)煤层平均倾角及厚度:14°、2.7m。 (3)直接顶:细砂岩 ,钙质胶结,局部相变为
粉砂岩,易破碎,厚7.6m左右。 (4)老顶:粗粉砂岩,钙质胶结,含大量植物
陶一矿沿空留巷汇报材料4
第一页,共36页。
邯郸矿业集团陶一煤矿
12701运巷沿空留巷巷旁充填
基本情况汇报
邯矿集团陶一矿
第二页,共36页。
主要内容
一 沿空留巷实施背景 二 12701工作面及运巷情况 三 沿空留巷技术方案及施工工艺
四 沿空留巷实施效果简结 五 留巷技术的认识与体会第三页,Biblioteka 36页。一 沿空留巷实施背景
陶一煤矿一九七六年投产,设计能力30 万吨。后经2004至2006年三年技术改造, 矿井生产能力达到70万吨。目前,九采区 正在回收下山保护煤柱,可采储量只有15 万吨。七采区是最后一个接替采区,可采 储量约280万吨。矿井总储量不足300万吨 。可见,陶一煤矿井田储量严重不足。因 此,充分回收现有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 源回收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是陶一矿 必须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图2-1 12701工作面布置示意图
第七页,共36页。
(6)两巷支护:锚网+锚索支护。
支护参数
①帮锚杆直径18mm; 长度2200mm。
②顶锚杆直径22mm; 长度2400mm。
③锚索直径15.24mm; 长度7000mm。
图2-2 12701运巷断面支护图
第八页,共36页。
12701工作面风巷 12701工作面运巷(设计巷道)
图3-6 泵站设备布置相互位置示意图
煤矿切顶卸压沿空护巷工作总结
煤矿切顶卸压沿空护巷工作总结我矿于2012年6月开始在0456(K24)机巷实施切顶卸压沿空护巷工作。
通过对实施方案的现场实践、改进,截止目前,已成功制定出适应我矿实际情况的护巷方案,现场作业人员也能按方案熟练进行操作,护巷工作进展顺利。
现将这一阶段具体护巷工作总结如下:一、施工组织负责该项工作的业务部门为柏林煤矿生产科和技术科,负责施工的区队为机采队,由机采队组织专人进行现场作业,区队技术员负责现场监管及原始数据收集,生产科和技术科安排人员现场跟班,中国矿业大学安排技术人员到矿指导,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二、实施方案1.在0456(K24)工作面下出口处的顶板上施工切顶聚能炮孔,炮孔沿工作面走向布置,孔径50mm,孔深3500mm,间距500mm,炮孔倾向采空区,其水平夹角60~70°。
2.用外径41mm~42mm的PVC管加工聚能管。
聚能管加工方法为:将PVC管切成1000mm/根,管壁钻孔两排,孔径4mm,孔间距3mm。
3.在聚能管内装入炸药,并放入炮孔内进行聚能爆破。
其具体操作方法为:聚能管内装1kg煤矿三级许用炸药和一个毫秒延期电雷管,送入炮眼底部,聚能管上的聚能孔对准工作面走向,炮孔用黄泥进行封孔,封泥长度1000mm。
装药完成后采用正向爆破,一次放3~5个孔。
4.装药爆破前,对0456(K24)机巷采后段进行支护。
其支护方式为:在机巷上帮沿巷道走向支设一排工字钢点柱,柱距1000mm;工作面回柱时,靠近机巷一排的单体液压支柱不回撤,并在此排单体液压支柱间沿着工作面走向增设一排贴帮支柱,贴帮支柱由废旧钢轨加工而成,贴帮支柱间距800mm,柱间搭设水泥板用作挡矸。
采后段的支护滞后工作面100m开始回撤,回撤时,只回撤单体液压支柱,其他不回撤。
三、施工现场出现的情况及解决办法1.钻孔用的钻头磨损严重,使用量大由于炮孔直径较大,施工炮孔时,钻头磨损严重,使用量大。
后通过与钻头生产厂家联系,对钻头结构进行改进,解决了钻头磨损严重这一问题。
沿空留巷技术研究与应用
沿空留巷技术研究与应用【摘要】沿空留巷技术是一种在地下工程中常见的支护技术,其研究与应用对于保障工程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沿空留巷技术的背景和意义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
沿空留巷技术在矿山、地铁建设和城市围岩工程中的应用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展示了其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还对沿空留巷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结论部分总结了沿空留巷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价值,强调了其未来的潜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推动沿空留巷技术的发展,并促进其在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关键词:沿空留巷技术、矿山、地铁建设、城市围岩工程、发展历程、应用、重要性、价值、前景展望。
1. 引言1.1 沿空留巷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背景沿空留巷技术是一种在矿山、地铁建设和城市围岩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新型掘进方法。
这种技术通过将巷道开挖工作进行分段进行,可以减少对地表的影响,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同时也能有效降低工程风险。
沿空留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成为当前工程建设领域的热点之一。
背景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空间的利用变得日益重要。
传统的地下工程施工方式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地表塌陷、地面振动等问题,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更加安全、高效的施工方法。
沿空留巷技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沿空留巷技术的提出和逐步完善,离不开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掘进方法所面临的问题,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对于沿空留巷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背景,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来源、发展历程和应用范围,以便更好地认识其重要性和价值。
1.2 沿空留巷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意义沿空留巷技术是一种在地下工程中应用广泛的支护技术,其意义重大且不可忽视。
沿空留巷技术可以提高地下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事故发生率。
通过合理设计和施工,沿空留巷技术可以有效支护围岩,防止坍塌和塌方,保障地下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沿空留巷技术研究专题报告
沿空留巷技术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煤炭工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近些年来煤炭工业的管理模式和建设技术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沿空留巷技术是煤矿开采工作面运输巷在回采过程中保留原巷道完整性,并作为下一个采面回风及运料巷的一种施工方法。
采用沿空留巷技术,可以节省资源,加快煤矿开采的进度。
目前来看,虽然我国煤炭工业建设技术明显有所提高、相关设备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进,但在煤矿开采巷道的技术选择和维护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会严重影响职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炭工业的稳定发展。
本文将对沿空留巷技术现状进行深入的探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该技术施工工艺及留巷支护方式,以期为我国煤矿生产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沿空留巷技术尾巷锚注支护探讨1 问题的提出为了回收传统采矿方式中留设的保安煤柱。
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上一区段的顺槽重新支护留给下一个区段使用。
这种留巷的做法是沿着采空区边缘在原顺槽位置保留就称为沿空留巷。
沿空留巷可以最大限度回收资源。
避免煤体损失。
2 国内外沿空留巷现状2.1国外现状上世纪60年代英国、德国开始采用。
这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这种一次性能源的开采。
分别采用前进式和后退式的工作面沿空留巷方法以实现无煤柱开采。
现在基本普及无煤柱开采。
国外目前主要以无机有机混合结构形式结合钢结构骨架实施沿空留巷隔墙。
我国上世纪70年代引进使用,那时候因为经济基础等因素影响,所采用的方法都没有广泛适应性。
后期出现的“高水材料”成本过高、强度和耐久性不足、特别是没有掌握矿山压力规律,从根本上扭转巷道维护困难的局面而没有得到推广。
世界一些主要产煤国家对沿空留巷的矿压显现、适用条件、合理支护形式及新型支护材料等都进行了大量研究,在这方面做得较多的是前苏联、德国、英国、波兰等国家。
前苏联在现场对许多专门为沿空留巷设计的支架进行了试验,并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验室研究进行了各种实测工作,据报导,至1993年,俄罗斯无煤柱开采产量占80%,对不同矿区变动在60%~90%之间,在各种无煤柱护巷方式中,应用最广的是沿空留巷,占65%。
沿空留巷小结
沿空留巷小结砂柱沿空留巷工艺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一个新工艺,通过沿空留巷可以缓解东大煤矿的生产接续紧张问题,我矿于2014年10月6日开始在12306工作面运顺顺槽实验砂柱沿空留巷工艺。
在开始施工之前我矿做了一系列实验,确定沿空留巷工艺在我矿基本可行以及沿空留巷所用砂柱型号、尺寸以及砂柱间距。
12306工作面砂柱留巷初步规定砂柱单排布置且砂柱中距离实体煤帮3.425米,砂柱间距0.9米,横向钢带锚杆间排距800×900mm;纵带钢带锚杆单排布置,间距900mm,钢带连体搭接,锚索间距3.6m,纵带钢带中施工,即每间隔3棵锚杆施工1棵锚索。
砂柱到实体煤帮的留巷段采用工字钢棚加强支护,工字钢棚间距0.9米,并用限位梁卡住工字钢棚头。
在实际砂柱施工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一、砂柱支设不能成线及不能垂直顶底板问题砂柱支设初期,砂柱不成线,砂柱支设不能垂直与顶底板,砂柱歪斜,且距实体煤帮距离不能符合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安总安排生产技术科测量组在巷道顶板距离实体煤帮0.6米定线,以线为基准,所有施工测量数据必须同一标准,保证纵向钢带及砂柱位置成线。
现场根据实际情况,用好垂线保证砂柱基本垂直顶底板。
二、砂柱筒子下将量较大问题。
砂柱支设前地面试验砂柱夯实,1,2米砂柱填满干沙后用大锤敲击砂柱表面15分钟直至沙子表面不再下沉,经测量,沙子表面总共下降18厘米(即下降15%)。
实际工作中由于现场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一系列原因导致砂柱下沉量大于总高度的15%,经朱总、安总及各位领导分析得出结论有:1.大锤夯实时间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要求保证足时。
2.大锤夯实不彻底,需改进施工工艺。
根据问题,朱总安排井上试验风动振动棒夯实砂柱试验,1.2米砂柱装满沙后采用风动振动棒夯实后,沙子表面下降30厘米,然后采用风镐改装的振动器撞击砂柱表面,沙子表面会继续下降2-3厘米。
安排专人监督指导井下职工使用风动振动棒及风镐改装振动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465工作面运料巷沿空留巷分析矿压观测总结
目前,煤矿采煤工作面沿空留巷已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推广,沿空留巷能够节约大量的掘进工程量、掘进生产费用、掘进工期,为生产衔接提供坚实的保障。
传统的沿空留巷是通过巷道内基本支护加上巷旁支护(木垛支护、密集支柱支护、矸石带支护、料石砌墙支护、巷旁混凝充填等)的有效结合来达到强制切顶的目的。
根据我矿野青煤顶板为平均4m厚的坚硬灰岩的实际情况,如采用传统的沿空留巷技术,必然存在着支撑能力低、材料消耗多、机械化程度不高、巷道受压大、变形快、维护困难、整修工程量大等缺点。
通过借鉴和学习国内其它矿井沿空留巷的经验,根据生产需要,本着经济合理、技术可靠、生产安全的原则,经采矿公司领导批准,我矿12465采煤工作面运料巷采用了顶板聚能预裂爆破切顶卸压配合巷内基本支护+ 加强支护的沿空留巷方法。
12465采煤工作面运料巷沿空留巷自2011年4月1日开始实施,4月17日进行了矿压观测,截止5月15日已观测45m,现将本阶段观测及分析结果进行以下总结:
一.顶板预裂爆破
炮眼间距确定为0.7m,炮眼深度以打穿野青顶板灰岩为准,聚能管安装时聚能方向与相邻炮孔连线方向一致,炮眼每眼装药5卷(Φ32×3200mm)。
根据现场观测,能达到顶板切缝的效果。
二.采用的矿压观测仪器
1.单体液压支柱受力监测仪
仪器型号名称:YHY-60型数字式压力计;厂家:山东晨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锚杆(索)受力监测仪
仪器名称:锚杆(索)液压测力计;厂家:常州巧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三.矿压观测数据分析
1.工作面液压支柱监测数据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4月23日时工作面液压点柱的工作阻力达到最大值,工作面自4月1日开始推进,一天一排(1m),得出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步距为23m。
,在观测期间液压支柱工况良好,适应工作面生产条件。
表1 工作面液压支柱受力监测数据
2.运料巷矿压观测分析
⑴巷道矿压显现特征分析
表2 巷道围岩移近量数据表
根据现场实际观测,运料巷在工作面切眼推进21~23m后顶板开始下沉,达到24m时顶板下沉基本稳定,顶底板移近量平均0.009m,两帮移近量平均0.003m。
⑵巷内液压支柱受力分析
取4个测点进行了受力曲线分析见图1~4
图1 D1液压支柱受力曲线示意图
图2 D2液压支柱受力曲线示意图
图3 D3液压支柱受力曲线示意图
图4 D4液压支柱受力曲线示意图
三.结论
12465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步距为23m,来压期间单体液压支住平均工作阻力为15Mpa。
从以上四个曲线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运料巷液压支柱受力自4月底开始逐步增大,在5月10日左右开始趋于稳定并逐步减小,液压支柱受力最大值超过20Mpa。
四.建议
1.为了能达到更好的顶板切缝效果,顶板预裂爆破适当加大装药量,建议由原来的每眼5卷改为每眼6卷。
2.工作面切眼后巷道受顶板周期来压的影响,为安全起见,巷旁支护考虑每隔3~5m 增加木垛支护。
3.建议工作面超前基本支护使用规格较小的锚杆(索)进行支护,支护密度适当增大。
依据如下:
⑴计算依据
野青煤容重1.35;野青顶板灰岩容重3;砂质页岩容重2.7。
本工作面运料巷宽2.4m ,顶板为平均4 m 厚的石灰岩,再往上为平均7.3m 的砂质页岩,其上为平均0.6m 的一座煤,一座煤上方为平均5.2m 的砂质页岩。
运料巷内液压支柱排距1m ,每排三根;锚杆间距1.0m ,排距2m ,每排3根;锚索间距1m ,排距2m ,每排2根,锚杆与锚索三花布置,交替支护。
为便于计算,取巷道长度16m 进行计算。
⑵计算过程
①巷道是覆岩层进入垮落带和裂带岩层压力
一般认为,当老顶岩层厚度大于其下自由空间高度2m 时,该老顶岩层已经进入垮落带或裂隙带,由以下公式判别进入垮落和裂隙带的老顶厚度。
2])1([1
0+-'-≥∑-i l i K i H M H 公式 1
式中:i H ——由下而上第i 层老顶岩层厚度,m ;
M ——采高,m ;
i H '——由下而上第i 层老顶分层厚度,m ;
l K ——老顶岩层的碎胀系数,1.3~1.5。
4≥1-[4×(1.5-1)]+2≒4≥1,野青顶板灰岩全部进入垮落带和裂隙带。
16m 巷道上覆野青灰岩重力计算:
16×2.4×3=460.8 t=460800Kg ×9.8=4515.84KN
16m 巷道内液压支柱个数为48个,每个支柱额定工作阻力为250KN ,则其总工作阻力为12000K N ﹥4515.84KN ,符合要求。
巷道顶压计算:
a S P z d 2⨯⨯=γ 公式 2
式中:z S ——山岩压力系数,野青灰岩取0.2;
γ——岩层容重,3t/m 3;
a ——巷道跨度,2.4m 。
0.2×32×2.4=2.88KN/m 2,16m 巷道顶板面积为16×2.4=38.4 m 2 那么16m 巷道顶压合计为2.88×38.4=110.6KN
Ф16mm 锚杆杆体屈服强度为235Mpa=23500KN/m 2,杆体截断面积为
220002.0m R =π
那么每根锚杆的抗拉力为:23500×0.0002=4.7KN
16m 巷道内的锚杆总抗拉力为:16/2×3×4.7=112.8>110.6KN ,符合要求。
经计算,巷道内锚杆(不包括锚索)的支护强度已达到支护要求,因此锚杆(索)间距均可以放大到1m ,排距可以放大到2m 进行巷内基本支护。
锚杆规格为Ф16mm ×2000mm ,锚索规格为Ф17.8mm ×5500mm 。
断面见图5所示:
锚索支护锚杆支护
图5 巷内锚杆(索)支护断面图
数据收集: 整理总结:
技术科 2011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