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朱军第三版:第12章 遗传与发育

合集下载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朱军)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朱军)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朱军)名词解释:第⼀章绪论1.遗传学(genetics):2.遗传(heredity):3.变异(variation):是指后代个体发⽣了变化,与其亲代不相同的⽅⾯。

4.表型(phenotype):⽣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所有形态特征、⽣理特征和⾏为特征称为表型。

5.基因型(genotype):个体能够遗传的、决定各种性状发育的所有基因称为基因型。

第⼆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6.⽣殖(reproduction):⽣物繁衍后代的过程。

7.有性⽣殖(sexual reproduction):通过产⽣两性配⼦和两性配⼦的结合⽽产⽣后代的⽣殖⽅式称为有性⽣殖。

8.同源染⾊体(homologous chromosome):⽣物的染⾊体在体细胞内通常是成对存在的,即形态、结构、功能相似的染⾊体都有2条,它们成为同源染⾊体。

9.⾮同源染⾊体(non-homologous chromosome):形态、结构和功能彼此不同的染⾊体互称为⾮同源染⾊体。

10.授粉(pollination):当精细胞形成以后,花粉从花药中释放出来传递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授粉。

11.双受精(double fertilization):被⼦⾷物授粉后,花粉在柱头上萌发,长出花粉管并到达胚囊。

2个精⼦从花粉管中释放出来,其中⼀个与卵细胞结合产⽣合⼦,以后发育为种⼦胚,另⼀个与2个极核结合产⽣胚乳原细胞,以后发育为胚乳,这⼀过程称为双受精。

107. 常染⾊体(autosome):在⼆倍体⽣物的体细胞中,染⾊体是成对存在的,绝⼤部分同源染⾊体的形态结构是同型的,称为常染⾊体。

99. 等位基因(alleies):位于同源染⾊体相等的位置上,决定⼀个单位性状的遗传及其相对差异的⼀对基因。

116. 核型(karyotype):每⼀⽣物的染⾊体数⽬、⼤⼩及其形态特征都是特异的,这种特定的染⾊体组成称为染⾊体组型或核型。

117. 核型分析(karyotype analysis):按照染⾊体的数⽬、⼤⼩和着丝粒位置、臂⽐、次缢痕、随体等形态特征,对⽣物河内的染⾊体进⾏配对、分组、归类、编号和进⾏分析的过程称为染⾊体组型分析或核型分析。

遗传学:朱军第三版:第12章 遗传与发育

遗传学:朱军第三版:第12章 遗传与发育

54/126
55/126
56/126
同形异位基因最早发 现于果蝇胚胎发育中。
刘易斯(E.
B. Lewis)等 人于二十世纪40年代做过 许多果蝇同形异位突变的 遗传分析。 同形异位基因的分离和克 隆进一步揭示了这类基因 的分子基础及调控机理。
分子克隆技术建立以后,
57/126
58/126
29/126
30/126
31/126
P297
32/126
四、环境条件的影响 P297
生物个体的发育,与个体所处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环境中的 很多生物及非生物因子,都可以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个 体发育。 例如植物与病原菌之间的互作。植物受到病原菌侵染时,由病 菌释放的诱导子(elicitor),识别受植物抗病基因控制的受体 (receptor)后,激活植物细胞,使其迅速产生一氧化氮,过氧 化氢、活性氧中间体(reactive oxygen intermediate)。这些 物质可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植物产生过敏性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杀死病原菌。同时它们也作为信号传递分子,诱导 植物防卫相关基因(defense-related gene)表达,如几丁质酶、 葡聚糖酶,这些水解酶可降解真菌细胞壁,抑制病菌生长;或 诱导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及其它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基因表达, 以加强植物细胞壁,抵御病菌侵入。


28/126
三、细胞核和细胞质在个体发育中的相互依存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是相互依存、不
可分割的,但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细胞核。 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决定着个体发育的方向和模 式,控制细胞的代谢方式和分化程序。 细胞质则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并为DNA的复制、 mRNA的转录以及tRNA、rRNA的合成提供原料和能量。 从另一方面看,细胞质中的一些物质又能调节和制约 核基因的活性,使得相同的细胞核由于不同的细胞质 的影响而导致细胞的分化。细胞质的不等分裂起着重 要的作用;没有细胞质的不等分裂,其后果只能是细 胞数目的增加,不会有细胞的分化。

朱军遗传学(第三版)题解

朱军遗传学(第三版)题解

09植保简同建朱军遗传学(第三版)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解释下列名词:遗传学、遗传、变异。

答: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

2.简述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任务。

答: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等,是研究它们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学研究的任务是阐明生物遗传变异的现象及表现的规律;深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物质基础,揭示其内在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提高医学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3.为什么说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答:生物的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

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

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不断地运动,经过自然选择,才形成形形色色的物种。

同时经过人工选择,才育成适合人类需要的不同品种。

因此,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4.为什么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联系环境?答:因为任何生物都必须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表现出性状的遗传和变异。

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是生物科学中公认的基本原则。

所以,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密切联系其所处的环境。

5.遗传学建立和开始发展始于哪一年,是如何建立?答:孟德尔在前人植物杂交试验的基础上,于1856~1864年从事豌豆杂交试验,通过细致的后代记载和统计分析,在1866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

《遗传学》(朱军第三版)名词解释大全

《遗传学》(朱军第三版)名词解释大全

第一章绪论1.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2.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3.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样。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 细胞周期:包括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和两次分裂之间的间期。

其中有丝分裂过程分为:①.DNA合成前期(G1期);②.DNA 合成期(S期);③. DNA合成后期(G2期);④.有丝分裂期(M期)。

2. 原核细胞:一般较小,约为1~10mm。

细胞壁是由蛋白聚糖(原核生物所特有的化学物质)构成,起保护作用。

细胞壁内为细胞膜。

内为DNA、RNA、蛋白质及其它小分子物质构成的细胞质。

细胞器只有核糖体,而且没有分隔,是个有机体的整体;也没有任何内部支持结构,主要靠其坚韧的外壁,来维持其形状。

其DNA存在的区域称拟核,但其外面并无外膜包裹。

各种细菌、蓝藻等低等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统称为原核生物。

3. 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大,其结构和功能也比原核细胞复杂。

真核细胞含有核物质和核结构,细胞核是遗传物质集聚的主要场所,对控制细胞发育和性状遗传起主导作用。

另外真核细胞还含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各种膜包被的细胞器。

真核细胞都由细胞膜与外界隔离,细胞内有起支持作用的细胞骨架。

4. 染色质:是指染色体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所表现的形态,呈纤细的丝状结构,含有许多基因的自主复制核酸分子。

染色体:是指染色质丝通过多级螺旋化后卷缩而成的一定形态结构。

细菌的全部基因包容在一个双股环形DNA构成的染色体内。

真核生物染色体是与组蛋白结合在一起的线状DNA双价体;整个基因组分散为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每个染色体都有特定的形态结构,染色体的数目是物种的一个特征。

《遗传学》朱军版习题与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遗传学》朱军版习题与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遗传学(第三版)》朱军主编课后习题与答案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2)第三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6)第四章孟德尔遗传 (8)第五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 (12)第六章染色体变异 (15)第七章细菌和病毒的遗传 (20)第八章基因表达与调控 (26)第九章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 (30)第十章基因突变 (33)第十一章细胞质遗传 (35)第十二章遗传与发育 (37)第十三章数量性状的遗传 (38)第十四章群体遗传与进化 (42)第一章绪论1.解释下列名词:遗传学、遗传、变异。

答: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

2.简述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任务。

答: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等,是研究它们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学研究的任务是阐明生物遗传变异的现象及表现的规律;深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物质基础,揭示其内在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提高医学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3.为什么说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答:生物的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

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

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不断地运动,经过自然选择,才形成形形色色的物种。

同时经过人工选择,才育成适合人类需要的不同品种。

因此,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4. 为什么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联系环境?答:因为任何生物都必须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表现出性状的遗传和变异。

朱军遗传学(第三版)习题答案

朱军遗传学(第三版)习题答案

学无止境朱军遗传学(第三版)习题答案第三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1.半保留复制:DNA分子的复制,首先是从它的一端氢键逐渐断开,当双螺旋的一端已拆开为两条单链时,各自可以作为模板,进行氢键的结合,在复制酶系统下,逐步连接起来,各自形成一条新的互补链,与原来的模板单链互相盘旋在一起,两条分开的单链恢复成DNA双分子链结构。

这样,随着DNA分子双螺旋的完全拆开,就逐渐形成了两个新的DNA分子,与原来的完全一样。

这种复制方式成为半保留复制。

冈崎片段:在DNA复制叉中,后随链上合成的DNA不连续小片段称为冈崎片段。

转录:由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RNA的转录有三步:① RNA链的起始;② RNA链的延长;③ RNA链的终止及新链的释放。

翻译:以RNA为模版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即称为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小核RNA:是真核生物转录后加工过程中RNA的剪接体的主要成分,属于一种小分子RNA,可与蛋白质结合构成核酸剪接体。

不均一核RNA:在真核生物中,转录形成的RNA中,含有大量非编码序列,大约只有25%RNA经加工成为mRNA,最后翻译为蛋白质。

因为这种未经加工的前体mRNA 在分子大小上差别很大,所以称为不均一核RNA。

遗传密码:是核酸中核苷酸序列指定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一种方式,是由三个核苷酸组成的三联体密码。

密码子不能重复利用,无逗号间隔,存在简并现象,具有有序性和通用性,还包含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简并:一个氨基酸由一个以上的三联体密码所决定的现象。

多聚核糖体:一条mRNA分子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形成一串核糖体,成为多聚核糖体。

中心法则:蛋白质合成过程,也就是遗传信息从DNA-mRNA-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DNA到DNA的复制过程,这就是生物学的中心法则。

2.答:DNA作为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1)每个物种不论其大小功能如何,其DNA含量是恒定的。

(2)DNA在代谢上比较稳定。

遗传学(朱军_主编)_个人整理的复习资料

遗传学(朱军_主编)_个人整理的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一、遗传学研究方向: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第四章孟德尔遗传孟德尔认为父母本性状遗传不是混合,而是相对独立地传给后代,后代还会分离出父母本性状。

于是提出:①.分离规律;②.独立分配规律。

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1.测交法:也称回交法。

即把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基型的亲本杂交,根据测交子代(Ft)的表现型和比例测知该个体的基因型。

2.自交法:F2植株个体通过自交产生F3株系,根据F3株系的性状表现,推论F2个体的基因型。

3.F1花粉鉴定法:杂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由于各对同源染色体分别分配到两个配子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之分离,进入不同配子。

独立分配的实质:1.控制两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布在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2.减数分裂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发生分离,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卡方测验:进行χ2测验时可利用以下公式(O是实测值,E是理论值,∑是总和),即:显性现象的几种表现(重点)1. 完全显性:F1表现与亲本之一相同,而非双亲的中间型或者同时表现双亲的性状;2. 不完全显性:F1表现为双亲性状的中间型。

3. 共显性:F1同时表现双亲性状。

4. 镶嵌显性:F1同时在不同部位表现双亲性状。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必考,概念,F2代比例)1.互补作用: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分别处于纯合显性或杂合显性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的发育;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2.积加作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能分别表现相似的性状,两种基因均为隐性时又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朱军)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朱军)

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遗传学(genetics):2.遗传(heredity):3.变异(variation):是指后代个体发生了变化,与其亲代不相同的方面。

4.表型(phenotype):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所有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称为表型。

5.基因型(genotype):个体能够遗传的、决定各种性状发育的所有基因称为基因型。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6.生殖(reproduction):生物繁衍后代的过程。

7.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通过产生两性配子和两性配子的结合而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称为有性生殖。

8.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生物的染色体在体细胞内通常是成对存在的,即形态、结构、功能相似的染色体都有2条,它们成为同源染色体。

9.非同源染色体(non-homologous chromosome):形态、结构和功能彼此不同的染色体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10.授粉(pollination):当精细胞形成以后,花粉从花药中释放出来传递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授粉。

11.双受精(double fertilization):被子食物授粉后,花粉在柱头上萌发,长出花粉管并到达胚囊。

2个精子从花粉管中释放出来,其中一个与卵细胞结合产生合子,以后发育为种子胚,另一个与2个极核结合产生胚乳原细胞,以后发育为胚乳,这一过程称为双受精。

107. 常染色体(autosome):在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绝大部分同源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是同型的,称为常染色体。

99. 等位基因(alleies):位于同源染色体相等的位置上,决定一个单位性状的遗传及其相对差异的一对基因。

116. 核型(karyotype):每一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大小及其形态特征都是特异的,这种特定的染色体组成称为染色体组型或核型。

117. 核型分析(karyotype analysis):按照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着丝粒位置、臂比、次缢痕、随体等形态特征,对生物河内的染色体进行配对、分组、归类、编号和进行分析的过程称为染色体组型分析或核型分析。

最新《遗传学》朱军版习题与答案

最新《遗传学》朱军版习题与答案

《遗传学(第三版)》朱军主编课后习题与答案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2)第三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6)第四章孟德尔遗传 (9)第五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 (12)第六章染色体变异 (15)第七章细菌和病毒的遗传 (21)第八章基因表达与调控 (28)第九章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 (32)第十章基因突变 (34)第十一章细胞质遗传 (36)第十二章遗传与发育 (39)第十三章数量性状的遗传 (40)第十四章群体遗传与进化 (44)第一章绪论1.解释下列名词:遗传学、遗传、变异。

答: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

2.简述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任务。

答: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等,是研究它们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学研究的任务是阐明生物遗传变异的现象及表现的规律;深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物质基础,揭示其内在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提高医学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3.为什么说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答:生物的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

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

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不断地运动,经过自然选择,才形成形形色色的物种。

同时经过人工选择,才育成适合人类需要的不同品种。

因此,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4. 为什么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联系环境?答:因为任何生物都必须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表现出性状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朱军)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朱军)

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遗传学(genetics):2.遗传(heredity):3.变异(variation):是指后代个体发生了变化,与其亲代不相同的方面。

4.表型(phenotype):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所有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称为表型。

5.基因型(genotype):个体能够遗传的、决定各种性状发育的所有基因称为基因型。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6.生殖(reproduction):生物繁衍后代的过程。

7.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通过产生两性配子和两性配子的结合而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称为有性生殖。

8.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生物的染色体在体细胞内通常是成对存在的,即形态、结构、功能相似的染色体都有2条,它们成为同源染色体。

9.非同源染色体(non-homologous chromosome):形态、结构和功能彼此不同的染色体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10.授粉(pollination):当精细胞形成以后,花粉从花药中释放出来传递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授粉。

11.双受精(double fertilization):被子食物授粉后,花粉在柱头上萌发,长出花粉管并到达胚囊。

2个精子从花粉管中释放出来,其中一个与卵细胞结合产生合子,以后发育为种子胚,另一个与2个极核结合产生胚乳原细胞,以后发育为胚乳,这一过程称为双受精。

107. 常染色体(autosome):在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绝大部分同源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是同型的,称为常染色体。

99. 等位基因(alleies):位于同源染色体相等的位置上,决定一个单位性状的遗传及其相对差异的一对基因。

116. 核型(karyotype):每一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大小及其形态特征都是特异的,这种特定的染色体组成称为染色体组型或核型。

117. 核型分析(karyotype analysis):按照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着丝粒位置、臂比、次缢痕、随体等形态特征,对生物河内的染色体进行配对、分组、归类、编号和进行分析的过程称为染色体组型分析或核型分析。

遗传学_朱军课后答案

遗传学_朱军课后答案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染色体:细胞分裂时出现的,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丝状或棒状小体,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是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有一定数目、形态和大小。

染色单体:染色体通过复制形成,由同一着丝粒连接在一起的两条遗传内容完全一样的子染色体。

着丝点:即着丝粒。

染色体的特定部位,细胞分裂时出现的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此部位不染色。

细胞周期: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后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称为细胞周期(cell cycle)。

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形态结构相同、遗传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

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来自生物双亲,在减数分裂时,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形状、大小和结构都相同。

异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上有所不同的染色体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一般不能两两配对,形状、大小和结构都不相同。

无丝分裂:又称直接分裂,是一种无纺锤丝参与的细胞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又称体细胞分裂。

整个细胞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先是细胞核分裂,后是细胞质分裂,核分裂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最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染色体数目和性质上与母细胞相同。

单倍体:指具有配子染色体数(n)的个体。

联会: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

联会复合体——减数分裂偶线期和粗线期在配对的两个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结构,包括两个侧体和一个中体。

胚乳直感:又称花粉直感。

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果实直感: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二、可以形成:40个花粉粒,80个精核,40个管核;10个卵母细胞可以形成:10个胚囊,10个卵细胞,20个极核,20个助细胞,30个反足细胞。

三、(1)叶(2)根 (3)胚乳 (4)胚囊母细胞 (5)胚(6)卵细胞 (7)反足细胞 (8)花药壁(9)花粉管核(1)叶:20条;(2)根:20条;(3)胚乳:30条;(4)胚囊母细胞:20条;(5)胚:20条;(6)卵细胞:10条;(7)反足细胞:10条;(8)花药壁:20条;(9)花粉管核:10条四、如果形成的是雌配子,那么只形成一种配子ABC或A’B’C’或 A’BC或A B’C’或 A B’ C 或A’ B C’ 或AB C’ 或 A’B’ C ;如果形成的是雄配子,那么可以形成两种配子ABC和A’B’C’或A B’ C 和A’ B C’ 或 A’ BC和A B’C’ 或AB C’ 或和A’B’ C 。

遗传学答案朱军版

遗传学答案朱军版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参考答案)二、可以形成:40个花粉粒,80个精核,40个管核;10个卵母细胞可以形成:10个胚囊,10个卵细胞,20个极核,20个助细胞,30个反足细胞。

三、(1)叶(2)根 (3)胚乳 (4)胚囊母细胞 (5)胚(6)卵细胞(7)反足细胞(8)花药壁(9)花粉管核(1)叶:20条;(2)根:20条;(3)胚乳:30条;(4)胚囊母细胞:20条;(5)胚:20条;(6)卵细胞:10条;(7)反足细胞:10条;(8)花药壁:20条;(9)花粉管核:10条四、如果形成的是雌配子,那么只形成一种配子ABC或A’B’C’或A’ BC或A B’C’或A B’ C 或A’ B C’ 或AB C’ 或A’B’ C ;如果形成的是雄配子,那么可以形成两种配子ABC和A’B’C’或A B’ C 和A’ B C’ 或A’ BC和A B’C’ 或AB C’ 或和A’B’ C 。

五、(1)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

●双亲性母细胞(2n)经过减数分裂产生性细胞(n),实现了染色体数目的减半;●雌雄性细胞融合产生的合子(及其所发育形成的后代个体)就具有该物种固有的染色体数目(2n),保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

子代的性状遗传和发育得以正常进行。

(2)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减数分裂中期 I,二价体的两个成员的排列方向是随机的,所以后期 I 分别来自双亲的两条同源染色体随机分向两极,因而所产生的性细胞就可能会有2n种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形式(染色体重组,recombination of chromosome)。

●另一方面,非姊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导致同源染色体间的片段交换(exchange of segment),使子细胞的遗传组成更加多样化,为生物变异提供更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染色体片断重组,recombination of segment)。

同时这也是连锁遗传规律及基因连锁分析的基础。

遗传学第十二章遗传与发育

遗传学第十二章遗传与发育

2、卵孔的发育方式: 细胞通过信号分子来改变其它细胞基因组
基因的表达活性,来影响靶细胞的发育命运, 最终产生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分化。
卵孔的决定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锚定细胞的决定
由二龄幼虫期Z1.ppp和Z4.aaa两个细胞相互 作用,其中Z1.ppp分化为生殖腺锚定细胞 (AC)。此过程中,Lin-12基因起着决定作用。
遗传学第十二章遗传与发育
果蝇受精后3小时的胚胎发育
◇ 受精约30min后,受精卵中来自亲本配子的核融合,形成合子 核。
◇ 合子核约每10 min分裂一次,产生多核细胞,生成合胞体 胚盘(syncytial blastoderm)
◇ 约10次分裂后(1h 30 min),产生约512个核,这些核 往卵的外层迁移。
第十二章 遗传与发育
一、遗传与发育 (一)槪念
发育是基因按照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进 行程序化表达的过程。研究基因对发育的 调控作用的学科就是发育遗传学
(developmental genetics)。
特化 决定
遗传学第十二章遗传与发育
(二)早期胚胎发育 P376
1、配子发育与受精 精卵形成、受精信号
2、卵裂与囊胚形成 除哺乳动物以外,多数动物合子基因组暂时不表
◇ 约第12次分裂周期,细胞开始迁移,胚盘进入原肠胚生成 (gastralation)期,并分化出外胚层(ectoderm)、中胚层 (mesoderm)和内胚层(endoderm)。
遗传学第十二章遗传与发育
遗传学第十二章遗传与发育
早期胚胎发育各时段的切片, 荧光处为核DNA
遗传学第十二章遗传与发育
◆ 遗传控制发育的图式(pattern), 发育则是基因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顺序 表达的结果,是基因型与环境因子相互 作用转化为相应表型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126
据研究,控制子实体形态的物质是mRNA,它在核内 形成后迅速向藻体上部移动,编码决定子实体形态的特 殊蛋白质合成。 嫁接后先长出中间形的子实体,是因为嫁接的茎中 还带有原来细胞核控制下合成的物质,它们自然要影响 子实体的形成。 等到其中贮存的物质消耗完了,再生的子实体是在 嫁接后的异种核控制下形成的,所以长出的完全是异种 的子实体。 这个试验结果,肯定了核在伞藻个体发育中的主导 作用。
正常发育
16/126
不正常发育
17/126
一、细胞质在细胞生长和分化中的作用 P295
花粉母细胞小孢子的核,在经过第一次配子有丝分裂后形 成二个子核。其中一个核移到细胞质稠密的一端,发育成 生殖核。另一个移到细胞的另一端,发育成营养核。 如果小孢子发育不正常,核的分裂面与正常的分裂面垂直, 致使两个子核处于同样的细胞质环境,则不能发生营养核 和生殖核的分化。
二、细胞核在细胞生长和分化中的作用

嫁接后为什么先长出中间形的子实体?

是因为嫁接的茎中还带有原来的细胞核控制下合成的 物质,它们自然要影响子实体的形成。等到茎中贮存 的物质消耗完了,再生的子实体是在嫁接后的异种核 控制下形成的,所以长出的完全是异种的子实体了。
控制子实体形态的物质是mRNA。它在核内形成后迅速 向藻体上部移动,编码决定子实体形态的特殊蛋白质 的合成。 这个试验结果,充分肯定了核在伞藻个体发育中的主 导作用。
62/126

P299 腹胸节基因突变将第三胸节转变成第二 胸节,使平衡器转变成一对多余的翅膀。
63/126
P299 这两组同形异位基因的表达受其它基因控制, 十分复杂,如触角脚基因簇中的Ant基因,具有8个外 显子及很长的内含子,总长度约103 Kb,其阅读框架 从第五个外显子开始,编码一条43 KDa的蛋白质。 Ant基因具有二个启动子,它们相距约70Kb,一个位 于外显子1的上游(P1),另一个位于外显子3的上游 (P2)。
59/126
果蝇幼虫及成虫由体节 组成,包括一个头 (head),三个胸节(T1 至T3),八个腹节(A1至 A8),每一节又分为前 端(A)和后端(P)两部分。 成虫的每个胸节带有一 对脚。在第二胸节(T2) 上长出翅膀,第三胸节 (T3)上生长平衡器。 P299 图12-5

60/126

果蝇从胚胎分化发育 至成熟个体,有两组 同形异位基因簇参与 调节这一过程。它们 是触角脚基因 (Antennapedia)和腹胸 节基因(Bithorax)。
61/126

触角脚基因突变则使头上的触角变成另一对脚。这两 组同形异位基因簇均位于果蝇第三染色体上。触角脚 基因簇位于长约350 kb的区段内,有五个编码基因。
第一节 细胞核和细胞质在个体发育中的作用
7/126
第一节 细胞核和细胞质在个体发育中的作用
一、细胞质在细胞生长和分化中的作用 二、细胞核在细胞生长和分化中的作用 三、细胞核和细胞质在个体发育中的相互依存 四、环境条件的影响
8/126
一、细胞质在细胞生长和分化中的作用
9/126
一、细胞质在细胞生长和分化中的作用
36/126
第二节 基因对个体发育的控制
一、个体发育的阶段性 二、基因与发育模式 三、基因与发育过程 P297
37/126
38/126
39/126
40/126
一、个体发育的阶段性
高等植物甚至第一次分裂就是不均等的分裂,形成一
个小的和大的细胞。
小细胞→胚体→球形期(globular stage) →心形期(heart stage)、鱼雷形期(torpedo stage) →分化根、茎等原始 组织器官。(胚胎经过生长,从营养生长期转变到生殖生 长期,各部分细胞分化成不同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大细胞→胚柄(胚胎长成后就退化)
20/126
P296
21/126
22/126
嫁接试验:如果把地中海伞藻的子实体和带核的假根 去掉,嫁接到裂缘伞藻的带核的假根上,不久出现中 间形的子实体,把中间形的子实体去掉,长出来的是 裂缘伞藻的子实体。反之,如果进行与上述嫁接完全 相反的嫁接,所得到的结果为圆形的子实体。
23/126
24/126
53/126
二、基因与发育模式
另一些由同形异位基因编码的转录因子,则在其氨基 端有一段长约60个氨基酸的MADS框(MADS box) 。毗邻 MADS框的是聚合体框,使这种转录因子能形成二聚体 与DNA结合。 由于基因启动子区域有与蛋白质结合的重复序列可供 二聚体结合,因此二聚体的形成可提高基因表达效率。 受同形异位基因调节的结构基因包括控制细胞分裂, 纺锤体形成和取向,细胞分化等发育过程的基因。
14/126
一、细胞质在细胞生长和分化中的作用 P295



15/126
如果在卵裂开始时,顺着赤 道面把卵切成两半: 带核的植物极一半受精后, 发育成比较复杂但不完整的 胚胎; 带核的动物极一半受精后, 发育成空心而多纤毛的球状 物。两者都不能正常发育而 夭折 如果在切割前用离心法将植 物极的细胞质抛向动物极, 使两者同处于一个半球内, 然后进行切割,则含有细胞 核的动物极半球在受精后能 正常发育。
54/126
55/126
56/126
同形异位基因最早发 现于果蝇胚胎发育中。
刘易斯(E.
B. Lewis)等 人于二十世纪40年代做过 许多果蝇同形异位突变的 遗传分析。 同形异位基因的分离和克 隆进一步揭示了这类基因 的分子基础及调控机理。
分子克隆技术建立以后,
57/126
58/126
26/126
二、细胞核在细胞生长 和分化中的作用 P296
伞藻(Acetabularia) 细胞核在基 部的假根内。成熟时,顶部长出 一个伞状的子实体。 地中海伞藻(A. mediterranea), 子实体边缘为完整的圆形。裂缘 伞藻(A. crenulate),子实体边 缘裂成分瓣形。 嫁接试验表明,如果把地中海伞 藻的子实体和带核的假根去掉, 嫁接到裂缘伞藻的带核的假根上, 不久出现中间形的子实体;把这 种中间形的子实体去掉,长出来 的是裂缘伞藻的子实体 27/126
就是个体不同部位的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 改变,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1/126
2/126
3/126
遗传与发育
4/126
遗传与发育
5/126
第12章 遗传与发育
P294
第一节 细胞核和细胞质在个体发育中的作用 P294
第二节 基因对个体发育的控制 P297
第三节 细胞的全能性
P307
6/126
第12章 遗传与发育
P294
高等生物从受精卵开始发育,经过 个体发育有两个特点: 一是个体发育的方向和模式,由合子(受精卵)中的
基因型决定,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形成个体 的各种性状;
二是合子分裂到一定阶段,细胞就要发生分化,也
33/126
34/126
35/126
四、环境条件的影响
植物的诱导抗性(induced resistance)是外界因子对个体 发育中基因表达调控的另一种形式。在蚕豆感病品种上接 种炭疽菌之前,用其它真菌预先接种,结果使这个感病品 种表现出抗炭疽病。这种诱导抗性也伴随着防卫相关基因 的表达。有些诱导抗性还可使植物产生系统抗性 (systemic resistance)。例如在第一片叶上接种一种病 原物,能使第2片叶或随后长出的新叶抗其它病菌,包括 病毒、细菌、真菌等多种病原物。这种系统抗性有时可持 续二周或更长时间。 其它一些非生物因子,如加热、冷冻、干旱、积涝、受伤 、紫外线、激素及化合物等都可以诱导相关的基因的表达 ,影响植物个体发育。

这一过程实际上包括了一系列连续的发育阶段,这些
阶段按预定的顺序依次接连发生。上一阶段的趋向完 成,“启动”下一阶段的开始。在正常情况下,一个 细胞(组织或器官)分化到最终阶段,实现其稳定的表 型或生理功能,表示达到了末端分化。
41/126
一、个体发育的阶段性
42/126
一、个体发育的阶段性
18/126
19/126
一、细胞质在细胞生长和分化中的作用 P295
卵细胞的发育也一样,远离珠孔一极的细胞质较多, 靠近珠孔一极的细胞质较少。大孢母细胞经过减数 分裂形成的四个大孢子中,远离珠孔的一个子细胞 能继续分裂和发育为胚囊,其余3个最终退化,同 样说明细胞质的不同部分对细胞的分化产生不同的 影响。


28/126
三、细胞核和细胞质在个体发育中的相互依存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是相互依存、不
可分割的,但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细胞核。 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决定着个体发育的方向和模 式,控制细胞的代谢方式和分化程序。 细胞质则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并为DNA的复制、 mRNA的转录以及tRNA、rRNA的合成提供原料和能量。 从另一方面看,细胞质中的一些物质又能调节和制约 核基因的活性,使得相同的细胞核由于不同的细胞质 的影响而导致细胞的分化。细胞质的不等分裂起着重 要的作用;没有细胞质的不等分裂,其后果只能是细 胞数目的增加,不会有细胞的分化。
43/126
一、个体发育的阶段性
44/126
一、个体发育的阶段性
45/126
46/126
P298
47/126
表明
48/126
49/126
P298
50/126
51/126
二、基因与发育模式
个体发育所经历的不同阶段,总是遵循预定的方向和模式。这 是由个体的基因所决定的。 同形异位基因就是其中的一种主要类型。同形异位基因控制个 体的发育模式、组织和器官的形成。 同形异位现象。 果蝇的触角脚突变,能够 使果蝇头上触角部位长出 脚来。这种脚与正常的脚 形态相同,但生长的位臵 却完全不同。 目前已在果蝇、动物、真 菌、植物及人类等几乎所 有真核生物中发现有同形 异位基因的存在。 52/1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