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森林抚育间
森林抚育规章制度汇编

森林抚育规章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发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森林抚育规章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森林资源的管理和抚育工作。
第三条森林抚育工作的目标是提高森林的质量和产量,增强森林的生态功能,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四条森林抚育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创新的原则,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第五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森林抚育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和考核机制。
第六条森林抚育工作应当依法开展,凡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应当追究责任。
第七条本规章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章森林资源的保护第八条凡未经批准,私自砍伐、毁坏国家森林资源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条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保护森林资源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第十条森林资源的界定和登记应当经过合法程序,确保权属清晰、界限明确。
第十一条森林资源的保护应当注重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环境。
第十二条森林资源的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巡查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行为。
第三章森林的培育第十三条森林的培育应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注重森林的更新和培育。
第十四条森林的培育应当根据森林类型和地区环境特点,确定种植树种,选择种苗,采取种植方式。
第十五条森林的培育应当加强土壤保护,合理施肥、灌溉,提高森林的产量和质量。
第十六条森林的培育应当注意防治林业病虫害,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
第十七条森林的培育应当遵循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实施合理的管理措施。
第十八条森林的培育应当注重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第四章森林资源的利用第十九条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应当充分考虑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第二十条森林资源的利用应当遵循资源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的原则,减少浪费,增加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
第二十一条森林资源的利用应当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防止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抚育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抚育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林冠郁闭后到主伐利用前森林的抚育方法、基本要求与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不同起源、不同经营强度的用材林以及防护林、特种用途林。
本标准不适用于经济林。
2术语2.1森林抚育forest tending operations幼林郁闭后到主伐利用前围绕培育目标所采取的营林措施的总称。
2.2抚育采伐(间伐)tending felling根据林分发育、自然稀疏规律及森林培育目标,适时伐除部分林木,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改善环境条件,促进保留木生长的一种营林措施。
2.3人工林plantation用植苗、播种、扦插和其他各种人为措施培育而成的森林。
2.4天然林natural forest由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包括补植)所形成的森林。
人工起源而被大量野生苗侵入,群落外貌、结构与天然林相似的林分按天然林处理。
2.5霸王树wolf tree在天然林中,散生于林层上方,树冠庞大、用材价值不高,影响主林木正常生长的树木。
3总则3.1森林抚育的目的是调整树种组成与林分密度,平衡土壤养分与水分循环,改善林木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缩短森林培育周期,提高木材质量和工艺价值,发挥森林多种功能。
3.2抚育采伐是森林抚育的中心环节。
人工整枝、林地管理是森林抚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地要根据社会经济条件,森林的生长发育状况与培育目标将各种抚育措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用到营林生产中,建立起优质高产的森林产业。
3.3用材林,特别是集约经营用材林(含工程造林中的用材林)最主要的营林措施是抚育采伐。
在进行抚育采伐时,要严格按管理程序操作,切实保证作业质量,严禁借抚育为名攫材,采好留坏,破坏森林资源。
4林木分级标准4.1人工林及天然林中的单层同龄纯林林木分为5级:4.1.1Ⅰ级木(优势木)dominant该级林木的直径最大,树高最高,树冠处于主林冠层以上,几乎不受挤压。
4.1.2Ⅱ级木(亚优势木)codominant直径、树高仅次于优势木,树冠形成林冠层的平均高度,侧方多少会受到挤压。
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规定(精简篇)

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规定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森林抚育作业设计管理,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确保森林抚育成效,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森林抚育作业应当严格遵照森林抚育作业设计实施。
中央财政补贴森林抚育作业设计执行本规定。
第三条森林抚育作业设计应当由具备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或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及其授权的基层林业工作站编制。
其中,中央财政补贴森林抚育作业设计应当由具备丙级以上(含丙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
第四条编制森林抚育作业设计应当遵循下列技术标准。
中央财政补贴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还应当符合国家林业局、财政部的有关政策和要求。
(一)《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26424);(三)《森林采伐作业规程》;(四)地方森林经营技术规程(标准)。
第五条森林抚育作业设计应当遵循现场调查、现场设计的原则,坚持生态优先,以增强森林生态功能、提高林分质量为宗旨,重点针对急需抚育的林分,在充分考虑森林培育目标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抚育作业的内容和措施。
第六条森林抚育作业设计的设计总体分别国有林区和集体林区确定。
国有林区以国有林业(企业)局、国有林场或经营区为设计总体,集体林区以县、乡、林场为设计总体。
第七条森林抚育作业设计须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
中央财政补贴森林抚育作业设计审批,集体林和国有林场的作业设计审批单位由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确定,审批单位批复的作业设计文件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备案;国有森工企业的森林抚育作业设计由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森林经营主管部门负责审批。
审批单位批复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要以现地核实为基础,确保设计质量。
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和森工(林业)集团公司要加强对森林抚育作业设计审批工作的检查指导,加强对备案森林抚育作业设计的审查。
批准后的森林抚育作业设计,不得随意改动;确需改动的,须报原审批单位批准,并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章 森林抚育间演示课件

• ( 一)林分内径阶分布的变化
• 抚育采伐引起了林分按径阶分布规律的变化,其 变化的情况,因采用不同的生长抚育方法面异, 其典型的分布曲线。
• 在采用同一种生长抚育方法的情况下,不同抚育 采伐强度的林分内,径阶的分布范围,随着采伐 强度的增加而减小。采伐以后至下一次采伐前的 间隔期内,林木的径阶分布又接近于常态曲线。 这说明即使经过了强度采伐的林分,抚育后林木 的分化现象,仍然是客观存在的。在未抚育的对 照区,呈左偏的分布曲线。
第四节 抚育间伐的间隔期
• 一、间隔期的概念和确定原则 • 间隔期,又称重复期,是指相邻两次抚育
采伐所间隔的年数。
• 确定间隔期应考虑树种的特性。一般速生 树种生长速度快,树冠扩展亦较快,间隔 期宜短些,处于壮龄期的林分生长旺盛, 树冠恢复郁闭快,间隔期应短些。林分立 地条件好的比立地条件差的间隔期应短些。
• 优点:可直接了解间伐材的数量,林分疏密度降 低的情况,因此。在经济上和林分生物学特性上 均有一定的意义。
• 缺点:它不能说明采伐后林木营养面积的变化, 在施工时不易掌握采伐强度。
• ②以每次采伐木的株数(n)占原林分总株数(N) 的百分率表示采伐强度(Pn):
• Pn=n/N X 100%
• 优点:用株数百分率表示抚育采伐强度,可以了 解营养面积的变化,在施工时比较容易掌握。人 工林抚育采伐时,常采用这种方法表示采伐强度。
第五章 森林抚育间伐的技术要 素
第一节 抚育间伐的开始期
• 抚育采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林分的生 长量和林木质量
• 林分密度偏大,原有的营养空间已不能满 足林木的要求,生长受到抑制,生长量下 降,尤其是胸径生长量明显下降时,就应 进行首次抚育采伐。
• 以下着重从生物学角度讨论生长抚育的开 始期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
森林抚育是指由于全球变暖等原因,植物和生物处于不稳定状态,通过安全性护林技术来维持森林状态,减少气候对它们的不确定性影响,使其保持长期植物覆盖率。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是为了促进森林抚育的实施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兼顾森林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限制森林活动。
如无必要,森林经营工作应有一定比例,并予以恰当管理,避免森林资源破坏和滥伐;第二,建立良好的监测预测系统,定期进行野外森林调查,及时获取森林状况,方便对森林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护林管护以及及时监测;第三,加强植被种植覆盖率的建设。
加强植被的种植,促进森林的恢复护林,并尝试引入具有特色的外来树种,为森林增添美感;第四,加强森林社区的建设,加强森林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森林保护区,打造森林游憩休闲场所。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是构建和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原则和规则,既是长期的规划,又是实施的方案。
它既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本身的属性特征和维护要求,又从采伐收敛、种植覆盖、灌溉供水、野生动物种群管理、火灾的防控等方面,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维护森林的生存。
只有建立健全的森林抚育技术规程,才能维护森林本身的状态和全球生态环境的连续性,才能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和缓解生物多样性。
森林抚育工作制度

森林抚育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高森林覆盖率,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森林抚育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森林抚育工作是指对森林进行幼林抚育、中幼林抚育、成熟林抚育和过熟林抚育等,以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三条森林抚育工作应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生态优先、社会参与的原则,实行分类经营管理,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确保森林抚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是森林抚育工作的主管单位,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森林抚育工作的实施。
森林经营单位是森林抚育工作的实施主体,应按照林业主管部门的要求,组织开展森林抚育工作。
二、森林抚育任务和目标第五条森林抚育任务主要包括:(一)幼林抚育:对新造林地进行松土、除草、浇水、修剪、施肥等工作,确保幼林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二)中幼林抚育:对生长势中等的中幼林进行疏伐、修枝、施肥等工作,促进林木健康成长。
(三)成熟林抚育:对成熟林进行疏伐、修枝、施肥等工作,提高木材质量和林分生产力。
(四)过熟林抚育:对过熟林进行采伐、更新造林等工作,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六条森林抚育工作目标:(一)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碳汇能力。
(二)提高林木的生长量和木材产量,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四)提高森林火灾预防和抗灾能力,保障森林资源的安全。
三、森林抚育规划和设计第七条森林抚育工作应根据森林资源现状、林分质量和生态环境需求,编制森林抚育规划和设计。
第八条森林抚育规划和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森林抚育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区域。
(二)森林抚育的方式、技术和方法。
(三)森林抚育的时间、进度和质量要求。
(四)森林抚育的经费预算和人力资源配置。
(五)森林抚育的监测、评估和档案管理。
四、森林抚育实施和管理第九条森林抚育工作应按照规划和设计要求进行实施,确保森林抚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森林抚育技术规程(上)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森林生态建设、提高森林质量、保护和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加强森林抚育管理和技术攻关,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森林抚育技术规程是指利用人工或其他方式改善森林生长环境,提高森林生长质量,保证森林健康生长的技术措施和规范。
第三条本规程适用于我国森林抚育技术的实施。
第四条森林抚育应该根据林分类型、地理条件、土壤类型、天气情况和森林演替阶段等具体情况制定抚育措施。
第五条森林抚育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平衡原则,防止人为破坏森林生态环境,并保障森林生态稳定、可持续发展。
第六条森林抚育应该强化科学管理,鼓励创新技术,提高技术水平,保护森林资源。
第七条森林抚育应该注重科学技术与实际操作的结合,做到科学规划、控制成本、高效率、可持续。
第二章抚育原则第八条森林抚育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根据需求施抚育。
根据不同类型森林生长环境和生态要求,制定相应抚育方案。
(二)综合施抚育。
各地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森林修整、林木保护、生物防治和水土保持等,综合施抚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三)重视科技创新。
森林抚育应该采用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益、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保护环境,构建科技平台加强技术创新。
(四)注重数量质量双重保障。
既要保证抚育工作数量,也要保证抚育工作的质量,不能只关心抚育的数量,而忽略了抚育的质量。
第三章抚育措施第九条森林抚育的措施主要包括有机肥料施用、土壤改良、间伐调整、修剪整形、育种选优和防治病虫害等方面。
第十条有机肥料施用应该根据森林生长环境和生态要求确定,一般采用有机肥料、硅肥、生物肥料等方式进行增加水肥保持能力和改善土壤活性。
第十一条土壤改良应该根据所处环境、森林类型而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达到改善地表和地下环境、促进树木生长为最终目标。
如喷灌、地表覆盖、施肥、疏松土壤等。
第十二条间伐调整是森林生态的重要措施,将森林群体的密度、胸径等参数调整到合适的水平,有利于森林生态更新和健康发展。
森林抚育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森林抚育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森林抚育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从事森林抚育的单位和个人,包括林业企业、农民合作社、个体经营者等。
第三条森林抚育安全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森林抚育工作安全、有序、高效地进行。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成立森林抚育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森林抚育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
第五条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森林抚育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安全检查,督促企业、个人落实安全措施。
第六条各级林业站负责森林抚育安全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指导企业、个人开展安全培训,检查安全生产设施设备。
第三章安全培训第七条企业和个人在从事森林抚育工作前,必须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掌握森林抚育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八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森林抚育安全法律法规、森林抚育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森林病虫害防治、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等。
第九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未经培训或者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第四章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第十条从事森林抚育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防滑鞋、防护服等。
第十一条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安全有效。
第五章安全作业第十二条森林抚育作业前,必须进行现场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三条作业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得擅自改变作业方式和程序。
第十四条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森林抚育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第十五条作业现场必须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明确安全责任区域。
第十六条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第十七条遇有紧急情况,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离现场,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急处置。
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规定新版

第十七条 作业小班主要调查因子包括:权属,林种,林分起源,树种组成,平均年龄,郁闭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公顷株数,公顷蓄积,小班面积,乔木树种萌蘖与分蘖,目的树种更新幼苗幼树等林下植被,立地因子以及灾害情况等。
萌蘗间割丛数
萌蘗丛数
枯死木株数
枯死木采伐株数
注:1、分蘗为从活立木根部萌发的枝条,萌蘗为萌生丛状幼树。
2、分蘗要全部割除,萌蘗要间隔割除。
样式七
间伐标准地调查设计因子汇总表
乡镇(林场)村(林班)小班面积 单位:年、米、厘米、株、立方米、%
标准地号
作业前调查因子
作业设计因子
作业后设计因子
树种组成
林龄
平均树高
第十九条 抚育方式以作业小班为单位进行设计,简易作业道等辅助设施以作业区为单位进行设计。
第二十条 间伐小班的作业设计,应当重点明确小班的保留郁闭度、保留目的树、保留胸径等关键指标,并且满足以下要求:
(一)保留郁闭度。用材林透光伐后郁闭度,天然林不低于0.6,人工林不低于0.7;在风雪危害严重的地段透光伐郁闭度一次不得降低0.2。用材林卫生伐后郁闭度保留在0.6以上。用材林生长伐和公益林生态疏伐,伐后郁闭度应当控制在0.6—0.7。未进行过透光伐的飞播林首次间伐,伐后郁闭度控制在0.7—0.8。农田、牧场防护林带和护路护岸林带中初植密度较大的宽林带间伐后郁闭度控制在0.6—0.7。
设计日期: 年 月 日设计人员: 审核人:
一、作业前林分状况
二、作业设计主要指标
森林抚育间伐调查设计

森林培育学教学实习——森林抚育间伐调查设计设计人:罗军伟专业班级:2010级林学二班二组指导老师:王华田、鲁法典设计时间:2013年10月20日实验人员:滕飞、郭建曜、秘洪雷、马泰永、胡杨陈存、张艳辉、赵路路、许桐、罗军伟山东农业大学目录1 目录 (2)2 引言2.1 森林抚育间伐设计的目的意义 (3)2.2 森林抚育间伐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3)2.3 森林抚育间伐目标和各阶段的任务 (4)3 森林抚育间伐的依据3.1 林分概况 (5)3.2 林木分化及自然稀疏情况 (6)4 森林抚育间伐方案4.1 抚育间伐种类 (15)4.2 抚育间伐强度 (15)4.3 抚育间伐用工和投资预算 (16)4.4 抚育间伐的组织 (17)5 抚育间伐的施工作业设计5.1 间伐木的选择与标记 (17)5.2 抚育间伐的施工作业安排 (17)5.3 间伐木的清理和运输 (17)6 抚育间伐审批报告和投资申请报告6.1 抚育间伐审批报告 (17)6.2 抚育间伐投资申请报告 (18)7 抚育间伐效果评价与效益分析7.1 抚育间伐效果评价 (18)7.2 抚育间伐效益分析 (19)8 结语 (21)9 致谢 (21)10 参考资料 (21)2 引言2.1森林抚育间伐调查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森林抚育间伐是森林经营中的主体任务,森林抚育间伐课程设计是森林培育学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的必须环节。
森林抚育间伐是在森林培育过程中定期砍伐一定数量的林木,使保留木的生长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光照和水分条件,以以改善林分结构、促进林分生长、提高森林健康水平和稳定性、更好的发挥森林生态功能。
受技术、资金和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制约,我国森林抚育在技术上粗放、在时间上落后,在管理环节上不切合实际。
科学的抚育调查设计必须建立在对森林培育目标、森林生长发育规律及产量形成规律、森林生态系统演替规律等多方面的知识和了解之上,并满足森林健康和安全稳定、森林主体功能最优、投入产出合理等条件。
森林抚育规程

森林抚育规程森林抚育规程发布时间:2009-8-10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林冠郁闭后到主伐利用前森林的抚育方法、基本要求与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不同起源、不同经营强度的用材林以及防护林、特种用途林。
本标准不适用于经济林。
2术语2.1森林抚育foresttendingoperations幼林郁闭后到主伐利用前围绕培育目标所采取的营林措施的总称。
2.2抚育采伐(间伐)tendingfelling根据林分发育、自然稀疏规律及森林培育目标,适时伐除部分林木,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改善环境条件,促进保留木生长的一种营林措施。
2.3人工林plantation用植苗、播种、扦插和其他各种人为措施培育而成的森林。
2.4天然林naturalforest由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包括补植)所形成的森林。
人工起源而被大量野生苗侵入,群落外貌、结构与天然林相似的林分按天然林处理。
2.5霸王树wolftree在天然林中,散生于林层上方,树冠庞大、用材价值不高,影响主林木正常生长的树木。
3总则3.1森林抚育的目的是调整树种组成与林分密度,平衡土壤养分与水分循环,改善林木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缩短森林培育周期,提高木材质量和工艺价值,发挥森林多种功能。
3.2抚育采伐是森林抚育的中心环节。
人工整枝、林地管理是森林抚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地要根据社会经济条件,森林的生长发育状况与培育目标将各种抚育措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用到营林生产中,建立起优质高产的森林产业。
3.3用材林,特别是集约经营用材林(含工程造林中的用材林)最主要的营林措施是抚育采伐。
在进行抚育采伐时,要严格按管理程序操作,切实保证作业质量,严禁借抚育为名攫材,采好5.1.4出于游憩目的需要改变群落结构与组成的林分。
5.1.5有特殊培育目标的森林特殊对待,如纤维林可不进行抚育采伐;矿柱林是否抚育视情况而定。
5.2抚育采伐的种类按森林的生长、发育顺序,可采用下列抚育采伐种类:透光伐、疏伐和生长伐。
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规定(林造发〔2014〕140号)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规定》和《森林抚育检查验收办法》的通知林造发〔2014〕14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各计划单列市林业局:为指导各地科学开展森林抚育,提高森林抚育质量,规范检查验收工作,在总结近年来森林抚育特别是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工作的基础上,我局组织修订了《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规定》和《森林抚育检查验收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林业局2014年9月29日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森林抚育作业设计管理,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确保森林抚育成效,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森林抚育作业应当严格遵照森林抚育作业设计实施。
中央财政补贴森林抚育作业设计执行本规定。
第三条森林抚育作业设计应当由具备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或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及其授权的基层林业工作站编制。
其中,中央财政补贴森林抚育作业设计应当由具备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
第四条编制森林抚育作业设计应当遵循下列技术标准,其最新修订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央财政补贴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还应当符合国家林业局、财政部的有关政策和要求。
(一)《森林抚育规程》(GB/T 15781);(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26424);(三)《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 1646);(四)地方森林抚育经营技术规程(标准)、实施细则等。
第五条森林抚育作业设计应当遵循现场调查、现场设计的原则,坚持生态优先、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增强森林多种功能、提高林分质量为宗旨,在充分考虑森林培育目标和林分发育阶段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抚育作业的内容和措施。
第六条森林抚育作业设计的设计总体分别国有林区和集体林区确定。
国有林区以国有林业(企业)局、国有林场或经营区为设计总体,集体林区以县或乡、林场为设计总体,编制作业设计文件。
作业设计以小班为基本单元,并满足施工作业要求。
森林抚育规程

森林抚育规程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林冠郁闭后到主伐利用前森林的抚育方法、基本要求与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不同起源、不同经营强度的用材林以及防护林、特种用途林。
本标准不适用于经济林。
2 术语2.1 森林抚育forest tending operations幼林郁闭后到主伐利用前围绕培育目标所采取的营林措施的总称。
2.2 抚育采伐(间伐)tending felling根据林分发育、自然稀疏规律及森林培育目标,适时伐除部分林木,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改善环境条件,促进保留木生长的一种营林措施。
2.3 人工林plantation用植苗、播种、扦插和其他各种人为措施培育而成的森林。
2.4 天然林natural forest由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包括补植)所形成的森林。
人工起源而被大量野生苗侵入,群落外貌、结构与天然林相似的林分按天然林处理。
2.5 霸王树wolf tree在天然林中,散生于林层上方,树冠庞大、用材价值不高,影响主林木正常生长的树木。
3 总则3.1 森林抚育的目的是调整树种组成与林分密度,平衡土壤养分与水分循环,改善林木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缩短森林培育周期,提高木材质量和工艺价值,发挥森林多种功能。
3.2 抚育采伐是森林抚育的中心环节。
人工整枝、林地管理是森林抚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地要根据社会经济条件,森林的生长发育状况与培育目标将各种抚育措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用到营林生产中,建立起优质高产的森林产业。
3.3 用材林,特别是集约经营用材林(含工程造林中的用材林)最主要的营林措施是抚育采伐。
在进行抚育采伐时,要严格按管理程序操作,切实保证作业质量,严禁借抚育为名攫材,采好留坏,破坏森林资源。
4 林木分级标准4.1 人工林及天然林中的单层同龄纯林林木分为5级:4.1.1 Ⅰ级木(优势木)dominant该级林木的直径最大,树高最高,树冠处于主林冠层以上,几乎不受挤压。
4.1.2 Ⅱ级木(亚优势木)codominant直径、树高仅次于优势木,树冠形成林冠层的平均高度,侧方多少会受到挤压。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森林抚育技术规程一、概述森林抚育是指在林木生长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调节、促进、保护林木生长的一种技术方法。
森林抚育不仅可以提高林木生长的质量和速度,还可以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提升森林整体效益。
二、森林抚育原则1.保证森林地的生态环境,加强林地保护,针对不同品种的森林,采用不同的抚育方法。
2.调节、优化林分结构,确保因施肥、浇水、剪枝、修剪等技术手段带来的林木增长质地的提高。
3.加强林木的管理和维护,及时排除有害因素的影响,确保生长环境的适宜。
4.坚持长效管理,供需相适应的森林经营思想,做到事前计划、事中检查和事后评估。
三、森林抚育技术1.施肥施肥是保障林木生长的前提,合理施肥不仅能增加林木生长速度,还可以改善土壤肥力。
施肥要注意选择适宜的肥料,并根据不同品种森林的生长特性和土地环境进行选择和配比,使肥料能够完全被吸收利用。
2.浇水浇水是保持土壤湿度,调节生长环境的重要手段。
浇水时要注意选择适宜的时机、地点和浇水量,不宜过多,以免造成土壤干旱和滞涝。
3.修剪修剪是指对林木进行短截枝、长截枝等操作,以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林木的生长和更新能力。
修剪要根据不同品种森林的生长特性和不同年龄段林木的生长情况,选择适宜的修剪时机和方法。
4.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林木生长过程中的重要危害因素,对林木的生长和品质造成毁坏。
病虫害防治要采用综合措施,如固定点喷雾、施肥除害、人工捕捉等,以保证威力与效率的兼顾。
5.抚育整枝抚育整枝是指收缩分枝,删剪比较丑陋的枝条,使林木形态优美、枝丛整齐,并增加底部枝桠的萌发。
抚育整枝一般在可整枝的年龄段进行,注意不要过度整枝,以免影响林木生长。
6.营养疏除营养疏除是指在林木生长不良的地方进行疏除,调整林分结构,增强林木生长能力。
营养疏除要在适当的时间和方式进行,尽量不造成伤害和影响生长。
四、结语森林抚育技术规程是保障森林资源、促进森林经济和生态平衡重要保障。
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森林的不同属性和特性选择合适的抚育方法,保持森林健康和稳定发展。
抚育间伐设计

抚育间伐设计前言一、抚育间伐设计任务来源及意义抚育间伐是指在未成熟的林分中,为了给保留木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而采伐部分林木的森林培育措施。
其目的是通过间伐按经营目的调整林分组成、降低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长条件、促进林木生长,缩短林木培育期、清除劣质林木,提高林分质量、实现早期利用,提高木材总利用率、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强林分抗性、建立适宜的林分结构,发挥森林多效功能。
抚育间伐设计是森林培育学的一个重要学习环节。
是综合运用林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与提高独立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步骤。
二、设计工作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目的要求1、时间:2011.12.102、地点:花溪区孟关乡杨梅水库林区3、主要内容:划分林分类型、对林木进行质量检查、计算间伐强度以及投资概算和效益核算。
4、目的要求:通过森林抚育间伐实习,了解森林抚育间伐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加深对森林经营学的理解,掌握森林抚育间伐方案编制的方法,应用理论知识指导林业生产管理。
三、规划设计的工作概况1、准备工作。
包括人员的组织安排;收集有关文字图面材料,熟悉作业区的森林资源、地形土壤和社会经济状况;准备外爷所用的仪器、工具及表格。
2、区划与测量。
区划包括作业区划和小班区划。
3、小班调查。
包括地况调查和林况调查。
4、内业计算与设计。
包括资料检查与整理、间伐强度的计算及投资概算和效益核算。
规划工区基本情况1、自然条件孟关林场位于花溪区东南部,东经106°44′北纬26°23′,北距贵阳市区23公里,西离花溪镇13公里,到背面的孟关镇仅有3公里。
大部分分部于黔陶乡,少部分分布于青岩镇和孟关乡,林区周围有孟关乡的沙坡、板桥,青岩镇的杨眉、摆托、山王庙、思潜、摆早、黔陶乡的黔陶、赵司、关口、河西、骑龙以及龙里县的水场等13个村。
林区海拔1100-1300米,相对高差100-200米,属黔中山原地貌类型。
森林抚育规程

森林抚育规程引言森林是我们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因此对于森林的保护、管理和抚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确立一套森林抚育规程来保护和管理我们的森林资源。
定义森林抚育是一项保护、管理、发展和促进森林健康繁荣的活动。
森林抚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生态管理方法,涉及到森林的所有方面,从种植和种子管理到树木健康、采伐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
目的森林抚育规程的目的是:1.保护森林资源,防止过度采伐和滥伐,使森林保持永续发展;2.促进森林健康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维护和发展;3.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保证经济利益与生态效益的平衡;4.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森林抚育方案,实现可持续发展。
原则制定森林抚育规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制定的森林抚育方案必须基于科学原则和技术,充分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灵活性,结合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可行性原则制定的方案必须具有可行性,考虑到森林资源的需求、环境和社会经济情况的变化,以及实际情况的限制和可能的阻碍。
互惠性原则森林抚育规程必须在森林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实现平衡。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完美平衡。
内容制定森林抚育规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森林抚育管理制度森林抚育管理制度是用来实现森林环境保护、森林生态平衡、社区发展和木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
这些制度应该能够涵盖以下内容:1.森林抚育规划和程序的管理;2.森林病虫害和有害植物的控制;3.森林资源的管理,包括种植、采伐和种子管理;4.森林火灾和其他灾害的预防和控制;5.公众参与的管理方式。
森林抚育技术森林抚育技术是实现森林抚育的重要手段。
这些技术要能够遵循科学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并可适应不同地域、生态条件和森林类型的情况,主要采用的技术有:1.森林培育和植树技术;2.森林采伐技术;3.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4.林下经济的技术;5.森林火灾预警技术;6.森林防火技术。
森林抚育监测森林抚育监测是森林抚育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
森林抚育规章制度范本

森林抚育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森林资源抚育管理活动,包括国有森林、民用林、集体林等各类所有型态的森林资源。
第三条森林抚育工作应当遵循生态优先、保护为主、合理开发、科学管理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
第四条国家、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森林抚育工作中应当遵循森林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
第五条本规章制度的具体实施主管机构为国家林业局,地方各级林业行政部门承担森林抚育管理的具体实施任务。
第六条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行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相应处罚。
第二章森林资源保护第七条为了保护森林资源,禁止采伐未经合法许可的森林木材,禁止未经批准的大规模砍伐,禁止砍伐珍贵特用林木。
第八条加强对非法砍伐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监督制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第九条严格控制森林资源的销售和利用,禁止向外销售国家禁止采伐的树种,禁止向外销售未经许可的森林产品。
第十条发展森林资源保护新技术,推广生态经济林木种植,提高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
第三章森林资源抚育第十一条落实森林抚育责任制,建立健全森林抚育工作机制,明确各级森林抚育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力。
第十二条制定森林抚育规划,确保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第十三条建立森林资源监测机制,采用现代技术手段监测森林资源的生长情况,提前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第十四条鼓励开展林下经济和林下产业,促进林地资源的多元利用,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
第四章森林资源保护利用第十五条推动森林资源的多元利用,发展森林旅游、林下经济、林业生态旅游等新型产业,提高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
第十六条加强对森林资源利用单位的监管,严格控制森林资源的开发行为,保护森林资源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第十七条制定完善的森林资源开发政策和法规,规范森林资源开发行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规定

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森林抚育作业设计管理,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确保森林抚育成效,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森林抚育作业应当严格遵照森林抚育作业设计实施。
中央财政补贴森林抚育作业设计执行本规定。
第三条森林抚育作业设计应当由具备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或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及其授权的基层林业工作站编制。
其中,中央财政补贴森林抚育作业设计应当由具备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
第四条编制森林抚育作业设计应当遵循下列技术标准,其最新修订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央财政补贴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还应当符合国家林业局、财政部的有关政策和要求。
(一)《森林抚育规程》(GB/T 15781);(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26424);(三)《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 1646);(四)地方森林抚育经营技术规程(标准)、实施细则等。
第五条森林抚育作业设计应当遵循现场调查、现场设计的原则,坚持生态优先、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增强森林多种功能、提高林分质量为宗旨,在充分考虑森林培育目标和林分发育阶段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抚育作业的内容和措施。
第六条森林抚育作业设计的设计总体分别国有林区和集体林区确定。
国有林区以国有林业(企业)局、国有林场或经营区为设计总体,集体林区以县或乡、林场为设计总体,编制作业设计文件。
作业设计以小班为基本单元,并满足施工作业要求。
第七条森林抚育作业设计须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
中央财政补贴森林抚育作业设计审批,集体林和国有林场的作业设计审批单位由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确定,审批单位批复的作业设计文件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备案;国有森工企业的森林抚育作业设计由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森林经营主管部门负责审批。
审批单位批复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要以现地核实为基础,确保设计质量。
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和森工(林业)集团公司要加强对森林抚育作业设计审批工作的检查指导,加强对备案森林抚育作业设计的审查。
森林抚育间伐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森林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森林抚育间伐作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深入了解森林抚育间伐的理论和实践,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我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森林抚育间伐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森林抚育间伐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2. 学习森林抚育间伐的技术方法和操作流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了解森林抚育间伐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三、实习内容1. 森林抚育间伐基本理论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森林抚育间伐的基本理论,包括森林抚育间伐的概念、目的、原则、方法等。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森林抚育间伐是针对林分生长发育状况,适时伐除部分林木,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森林生产力和生态功能的一项营林措施。
2.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不同类型的森林抚育间伐现场,学习了不同抚育间伐方法。
主要包括:(1)择伐:根据林分结构和树种组成,选择性地伐除部分林木,保留优势树种,提高森林质量。
(2)皆伐:在一定面积内,一次性伐除所有林木,重新造林。
(3)带状间伐:在一定范围内,保留一定宽度的林带,伐除林带以外的林木。
(4)块状间伐:在一定范围内,保留一定面积的林块,伐除林块以外的林木。
3. 森林抚育间伐操作流程森林抚育间伐操作流程主要包括:(1)制定抚育间伐方案:根据林分状况、培育目标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抚育间伐方案。
(2)实地勘察:对林分进行实地勘察,了解林分状况,确定间伐目标。
(3)伐除林木:根据方案,对林分进行伐除,确保安全、高效。
(4)清理场地:伐除林木后,清理场地,为后续抚育工作做好准备。
4. 森林抚育间伐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实习,我们了解到森林抚育间伐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改善林分结构:通过抚育间伐,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提高森林质量。
(2)提高森林生产力:抚育间伐可以增加森林生物量,提高森林生产力。
(3)促进生物多样性:抚育间伐可以为不同生物提供生存空间,促进生物多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按林分的外貌特征确定
• 林分的外貌是林分生长状况的反映,可以根据外 貌特征作为判断首次抚育采伐的依据。 • ①根据冠形变化动态. • 自然整枝,使冠幅与冠长缩小,因而使树冠表面 积与体积也缩小,产生了“负生长”。树冠表面 积和体积产生“负生长”的年龄,也是直径、断 面积生长量下降的年龄。因此,当林木树冠体积 开始缩小前,就必须适时调整林分密度,进行首 次抚育采伐。
• 间隔期还与经济条件有关。一般在交通方 便、缺柴少材地区,适用强度小、间隔期 短的原则;而在交通闭塞、劳力缺乏和间 伐材无销路的地区,则可采用大强度,长 间隔期的作法。
二、间隔期内林分的动态分析
• 通过抚育采伐砍伐了一部分林木,使单位 面积上林木的株数和分布状况发生了变化, 改变了树种的组成和林相,因而直接引起 了林分特征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作为确定 抚育采伐重复期的参考。
• (一)林分内径阶分布的变化 • 抚育采伐引起了林分按径阶分布规律的变化,其 变化的情况,因采用不同的生长抚育方法面异, 其典型的分布曲线。 • 在采用同一种生长抚育方法的情况下,不同抚育 采伐强度的林分内,径阶的分布范围,随着采伐 强度的增加而减小。采伐以后至下一次采伐前的 间隔期内,林木的径阶分布又接近于常态曲线。 这说明即使经过了强度采伐的林分,抚育后林木 的分化现象,仍然是客观存在的。在未抚育的对 照区,呈左偏的分布曲线。
四、按标准表和密度管理图表确定
• 根据抚育采伐标准表和密度管理图表确定首次抚 育采伐期。 • 其它如在容易发生风害、雪压的地区,应及早抚 育采伐,以加粗直径生长和促进根系发育。增强 抵抗力.要提高林木抗病虫害的能力,或者已感 染了病虫害的林分,生长抚育都应旱些进行。未 进行过透光抚育的林分,应比系统地施行过透光 抚育者,早日实施生长抚育。如欲培育桅杆等特 殊通直干材时,为防止林木的多节和尖削度过大, 可推迟首次抚育采伐。
• 可以用采伐木的平均直径(d2)和伐前林分平均直 径(d1 )之比(d),即d=d2/dl,表示两者之间的关 系: • Pv=d2Pn • 当d>1 时,则按材积计算的强度大于按株数计算 的强度,出现于采用上层抚育法。 • 当d<l 时,则按材积计算的强度小于按株数计算的 强度,出现于采用下层抚育法。 • 当d=1 时,则二者相等,出现于采用机械抚育。 • 例如,某林分采用下层抚育时。按株数计算的采 伐强度为36%,采伐木平均直径(d2)为6.5cm,伐 前原林分平均直径(d1)为8.1cm。它们的比值为 0.8,则以材积计算的强度Pn • =(0.8)2×30=23%
• (二)林分平均直径和平均高的变化 • 抚育采伐以后,伐去了一定数量的不同直 径的林木,因而改变了整个林分的平均直 径。如果砍伐木的平均直径低于伐前林分 平均直径,则林分直径增高;反之,则降 低。也可能有相等的情况,例如采用综合 抚育和机械抚育伐时,就可能是这样。
三、生长抚育结束期及季节
• 生长抚育一般要进行到主伐利用前的1 个龄级结 束。 • 生长抚育的施工季节,一般全年都可进行。 • 在中国北方林区,以冬季较好;在南方则以秋末 冬初至早春休眠时间较好。这时无论在伐木、集 材、运材以及劳力的来源上都较为有利。 • 需要对采伐木剥皮利用的地方,宜在生长季内进 行。对萌芽力强的树种,在北方宜在春夏之交, 在南方宜在夏季,因此时采伐有抑制萌条旺盛生 长的作用。
• • • •
二、砍去品质低劣和生长落后的林木 三、伐除对森林环境卫生有碍的林木 四、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五、满足特种林分的经营要求
第四节 抚育间伐的间隔期
• 一、间隔期的概念和确定原则 • 间隔期,又称重复期,是指相邻两次抚育 采伐所间隔的年数。
• 确定间隔期应考虑树种的特性。一般速生 树种生长速度快,树冠扩展亦较快,间隔 期宜短些,处于壮龄期的林分生长旺盛, 树冠恢复郁闭快,间隔期应短些。林分立 地条件好的比立地条件差的间隔期应短些。
• (二)、定量的方法 • 1、根据胸高直径与冠幅的相关规律确定: • 2、根据树高与冠幅的相关规律确定
第三节 间(采)伐木的选择
• “砍劣留优、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病留 健、砍弯留直”
• 一、淘汰低价值的树种 • 在混交林中进行抚育采伐时,保留经济价 值高的和实生起源的目的树种,是首先应 遵循的原则。但是根据实际情况,非目的 树种有符合下列条件者应酌情保留:
• 落叶松人工林 • 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局林业科学研究所,研究落叶 松人工林不同密度的胸高断面积连年生长过程, 发现各种密度下林木的胸高断面积生长率,皆随 幼林年龄增长而减小,并从某一年起有明显下降 的现象。 • 例如,密度3300 和4400 株/ha 的生长率在13 年后明显下降;6600株的在12 年后明显下降; 8800 和10000 株的在10 年后明显下降。 • 因此,提出密度在每公顷2500~3000 株间的林分, 间伐起始年龄为14 年;3000~4800 株为13 年; 4800~6600 株为12 年;6600~8400 株为11 年; 8400~10200 株为10 年。
第二节 抚育间伐的强度
• 抚育采伐的强度是指砍伐多少林木,保留多少林 木,也就是通过采伐将林分稀疏到何种适宜程度 的问题。 • 由于不同程度的抚育采伐对林地光、热、水分等 环境条件产生的影响,不同,因而对林分的高生 长、直径生长、材积生长、材质以及工艺成熟期 等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 因此,合理地确定抚育采伐强度,在营林工作中 具有很大的意义。
• 优点:可直接了解间伐材的数量,林分疏密度降 低的情况,因此。在经济上和林分生物学特性上 均有一定的意义。 • 缺点:它不能说明采伐后林木营养面积的变化, 在施工时不易掌握采伐强度。
• ②以每次采伐木的株数(n)占原林分总株数 (N)的百分率表示采伐强度(Pn): • Pn=n/N X 100%
第五章 森林抚育间伐的技术要素
第一节 抚育间伐的开始期
• 抚育采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林分的生 长量和林木质量 • 林分密度偏大,原有的营养空间已不能满 足林木的要求,生长受到抑制,生长量下 降,尤其是胸径生长量明显下降时,就应 进行首次抚育采伐。 • 以下着重从生物学角度讨论生长抚育的开 始期
一、按林分生长量分析确定
• 优点:用株数百分率表示抚育采伐强度,可以了 解营养面积的变化,在施工时比较容易掌握。人 工林抚育采伐时,常采用这种方法表示采伐强度。 • 缺点:但在不同密度的林分中,虽采用相同的采 伐强度,而保留木的密度却有很大的差异,必要 时还得补充说明保留木的密度。 • 以株数百分率表示采伐强度,可能产生以下问题: 下层抚育时是砍小径级的;上层抚育时是砍大径 级的;机械抚育时是大、小径级均砍。所以,常 常砍伐的株数的百分率相同,但伐后林分结构却 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为更好地说 明生长抚育强度,上述Pv 、Pn两个指标往往同 时应用。
• 林分直径和断面积连年生长量的变化,能 明显地反映出林分的密度状况。 • 直径和断面积连年生长量的变化,可以作 为是否需要进行第一次生长抚育的指标。
• 杉木林分 • 据福建省洋口林场对造林密度为4500 株/ha、立 地条件中上等的杉木林分,所作16 株树干解析的 资料表明,杉木幼树在4 年生时为胸径生长最旺 盛期,到5 年生时开始下降,6~7 年生时明显下 降,并在7 年生后继续下降;断面积生长量在5 年生达到最高,于6~7 年生时开始下降。 • 因此,可以将6~7 年作为该立地条件和造林密度 下,杉木林进行首次抚育采伐的时间。
• ②根据自然整枝的高度。 • 自然整枝明显加强的时期,和树冠体积缩 小以及林分直径生长量明显下降的时期是 一致的。 • 一般在林木的枝下高达到全树高的1/3 左右 或1/3时,就应进行首次抚育采伐。 • 这种方法应因树种而异,人工林与天然林 也不一样。
• ③根据郁闭度的指标。 • 当林分郁闭度达0.9 左右时,林内树冠交接 重叠,此时林分的株数偏密,要及时砍伐 部分林木以疏开林冠。
二、按林木分化的程度确定
• 林木分化的程度也是判断首次抚育采伐的 一个重要标志。它可以根据下面3 个方面确 定: • ①根据林木分级。在林木分化过程中,IV、 V 级木的数量比例,是随着林分年龄的增长 而加大的。一般认为,当Ⅳ、V级木在林分 中的数量比例达30%左右时,则应进行首 次间伐。
• ②根据林分直径的离散度。 • 林分的直径离散度,是指林分平均直径与 最大和最小直径的倍数之间的距离。 • 据山东农学院的研究,刺槐林的直径离散 度绝对值(最大倍数减最小倍数之差)超过 0.9~1.0,赤松林超过1.0,麻栎林超过 0.8~1.0 的,都应进行第一次抚育采伐。
• ③根据林分的株数按径级分配的比例。 • 分化越强,林木间直径相差越大,小径木的数量 越多。一般以自然径级(即以平均直径作为1.0) 0.8 以下的作小径木进行统计,小径木约占总株 数的1/3 时,可以进行首次间伐。 • 吉林省净月潭林场利用株数与胸径关系的偏态分 布,发现林分中有40%以上的林木,其胸径小于 林分平均直径时,即应进行首次抚育采伐。
• ①如果生长不好的主要树种和生长好的非目的树 种彼此影响,则应伐去前者,而保留后者; • ②如因非目的树种的伐去,而造成林中空地,引 起禾本科杂草的滋生和土壤干燥,应适当保留; • ③为了改良土壤,在立地条件较差的纯林中生长 的一些阔叶非目的树种,应该适当加以保留,力 求维持混交林状态; • ④对培育木干形生长有利的辅助木,应保留。
• 采伐强度如用采伐木的材积占伐前林分蓄 积量的百分率表示。一般分为4 级: • 弱度:砍去原蓄积量15%以下; • 中度:砍去原蓄积量16~25%; • 强度:砍去原蓄积量26~35%; • 极强度:砍去原蓄积量的36%以上.
• 在抚育采伐时,每次采伐的强度与抚育采伐的总 强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总强度是以各次采伐所 取得的材积总数占主伐时蓄积量的百分率表示 之.总强度也可分为4 级: • 弱度:占主伐时林分蓄积量的40~50%; • 中度:占主伐时林分蓄积量的51~75%; • 强度:占主伐时林分蓄积量的76~100%; • 极强度:占主伐时林分蓄积量的100%以上。 • 有些高度集约经营的林分,进行多次生长抚育总 强度常可达强度或极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