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无机化学思考题
生物无机化学思考题
![生物无机化学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fb54945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b.png)
生物无机化学思考题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一 1什么是生物体的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区分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的标准是什么(1)宏量元素都是必需元素;而微量元素不一定都是必需元素。
必需微量元素:Fe、 Zn 、Cu、 Mn、 Cr、Mo、Co、Se、Ni 、V、Sn、 F 、 I、 Sr(Si、B).有害元素:指哪些存在于生物体内时,会阻碍生物机体正常代谢过程和影响生理功能的微量元素,如:Cd 、Hg、 Pb 、 As 、 Be等(2)条件(1)该元素直接影响生物体的生物功能,并参与正常代谢过程。
(2)该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不可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
(3)缺乏该元素时,生物体内会发生某种病变,补充该元素时,可防止异常的发生或使其恢复正常。
2. 有的元素既是人体必需的,又是对人体有害的,你如何理解这种看起来矛盾的现象“双重品格”。
即它们既是必需的,又是有害的。
例(元素浓度)Se是生物体重要的微量元素,对肿瘤有抑制作用,成人每天摄取量为100μg。
若长期低于50μg,可能引起癌症、心肌损伤等;但过量摄取又可能造成腹泻、神经官能症及缺铁性贫血等中毒反应,甚至死亡。
如(元素存在形式)铁是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正常人体内的铁几乎全部被限制在特定的生物大分子结构包围的封闭状态之中,这样的铁才能担负正常的生理功能3生物体内的宏量元素包括哪些举例说明生物体内的微量元素。
宏量元素11种: C、H、 O、 N、 P 、S、Cl、K、 Na 、 Ca、 Mg宏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体总质量%以上的元素。
微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体总质量%以下的元素。
Fe、Cu、Zn 、Mn、Cr 、Se 、I 、Mo 、Si等4. 必需微量元素具有哪些主要的生物功能举例说明。
(硒)对免疫系统的影响1973年证明硒是代谢过氧化氢的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必需成分。
《无机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a3955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7.png)
《无机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实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化学思维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思考实验原理、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和结论,以达到对无机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在《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中,有些实验的思考题对于学生理解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1、反应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控制反应速率?参考答案: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反应温度、反应物的性质、催化剂等因素有关。
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包括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控制反应温度、选择合适的催化剂等。
2、如何制备纯净的化学物质?参考答案:制备纯净的化学物质需要遵循“无尘无水无油”的原则,即反应应在干燥、无尘、无水的环境中进行,使用的仪器应干燥、无油。
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提纯和精制等步骤,以确保得到高质量的产物。
3、如何判断化学反应的可行性?参考答案:判断化学反应的可行性需要考虑反应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和产物的性质等因素。
例如,反应物必须是可溶性的,反应必须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产物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纯度等。
4、如何使用滴定法测定未知溶液的浓度?参考答案:使用滴定法测定未知溶液的浓度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和计算方法。
具体步骤包括加入适量的标准溶液、搅拌、观察反应过程、滴加指示剂、读取滴定管的读数等。
计算方法则是根据滴定数据和标准溶液的浓度来推算未知溶液的浓度。
5、如何制备晶体?参考答案:制备晶体需要选择合适的溶剂、控制溶剂和溶质的比例、调节反应温度和pH值等。
在结晶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离心、洗涤、干燥等步骤,以确保得到高质量的晶体。
以上是一些《无机化学实验》中的常见思考题和参考答案,希望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实验有所帮助。
无机化学部分思考题答案(简答题)
![无机化学部分思考题答案(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dcf57e118bd63186bdebbc00.png)
《无机及分析化学》部分思考题参考答案十230 2准确度是测定值(x)与真值(T)之间的一致程度,准确度可用误差表示;精密度是在规定条件下独立测定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精密度可用偏差表示。
准确度是由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共同决定的;精密度是由随机误差决定的。
精密度高是准确度高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准确度高,但精密度不高时结果不可信。
232补充十一2472(1)反应必须定量地完成。
这是定量计算的必要条件。
要求反应按一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反应完全程度要求达到99.9%以上;且无副反应。
(2)反应速率要快。
要求滴定反应要求在瞬间完成;对于速率较慢的反应,可加热或加催化剂使反应加速。
(3)要有较简便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3基准物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符合,若含结晶水,其含量也与化学式符合。
(2)纯度要高,含量不应低于99.9%。
(3)性质要稳定。
如烘干时不易分解,称量时不易潮解,不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不易被空气氧化。
(4)参加反应时,按照反应方程式定量进行,无副反应。
(5)最好具有较大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减少称量误差。
2551(1)滴定前,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与强酸相比,曲线开始点提高;(2)滴定开始时,溶液pH升高较快,这是由于中和生成的Ac-产生同离子效应,使HAc更难离解,[H+]降低较快;(3)继续滴加NaOH,溶液形成缓冲体系,曲线变化平缓;(4)接近化学计量点时,溶液中剩余的HAc已很少,pH变化加快;(5)化学计量点前后,产生pH突跃,与强酸相比,突跃变小;(6)化学计量点前后,pH仅由滴定剂过量的量计算,曲线与强酸相同。
3(1)浓度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滴定突跃的终点越高。
(2)酸的K aθ(或碱的K bθ)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滴定突跃的起点越低。
补充。
《无机化学实验数据分析》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实验数据分析》思考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10794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4.png)
《无机化学实验数据分析》思考题及参考答案无机化学实验数据分析思考题及参考答案思考题一1. 实验中使用的无机离子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如何影响它们的浓度的?答案:无机离子的溶解度通常会随着溶液中的其它离子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当溶液中有其他离子存在时,无机离子的溶解度可能会降低。
这种影响是由于离子间相互作用的改变导致的。
2. 在实验中,为什么要对无机化合物进行分析?有哪些常用的分析技术?答案:对无机化合物进行分析有助于确定其组成和性质。
常用的无机化合物分析技术包括光谱分析(如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谱等)、电化学分析(如电解、电位计测定等)和色谱分析(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
思考题二1. 实验中测得的数据与理论值有差异,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实验中测得的数据与理论值有差异可能是由于实验误差、仪器误差、样品质量和纯度的差异等因素引起的。
此外,实验条件和操作技术也可能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2.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如何确定和排除异常值?答案:确定异常值的方法包括检查测量结果是否明显偏离其他数据点,并使用统计工具如均值和标准差进行分析。
排除异常值时,需要仔细考虑可能的原因,例如测量误差或实验条件的异常,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调整。
思考题三1. 实验中如何计算和表达无机化合物的浓度?答案:计算和表达无机化合物的浓度可使用不同的方法,如质量百分比、体积百分比、摩尔浓度等。
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实验目的、实验条件和数据的可靠性。
2.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如何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答案:使用统计学方法可以对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例如计算均值、标准差、误差等指标,进行数据的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等。
这些统计学方法有助于从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判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以上是《无机化学实验数据分析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的内容。
希望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无机化学基础实验思考题
![无机化学基础实验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a5470d1710661ed9ad51f38e.png)
无机化学基础实验思考题1.答:在提纯过程中,取少量清液,滴加适量试剂,以检查某种杂质是否除尽,这种做法称为中间控制检验。
由于食盐中SO42-、Ca2+、Mg2+等杂质,随食盐来源不同而含量不同,为了节省除去这些杂质的试剂和时间,应通过中间控制检验确定这些试剂的最少用量。
2.答:加BaCl2可去除SO42-;加Na2CO3可除去Ca2+、Mg2+及多余的Ba2+离子,多余的CO32-用加HCl或CO2的方法除去,Na+与Cl-生成NaCl,而不引入新的杂质。
3.答:先知BaCl2除去SO42-,过量的Ba2+加Na2CO3可除去,若先加Na2C O3除去Ca2+、Mg2+。
再加BaCl2除去SO42-时,过量的有毒的Ba2+,还得再想办法除去。
生成的BaSO4沉淀若不过滤后再加Na2CO3,则在较大量的Na2CO3,存在的情况下BaSO4有可能转化为BaCO3:BaSO4+ Na2CO3=BaCO3↓+ Na2SO4这样就达不到除去Na2CO3的目的。
因为KSPBaCO3≈5OKSPBaSO4 因此,只要在体系中[CO32-]>5O[SO42-]时,BaSO4就可能转化为BaCO3.4.答:溶盐加水量是根据NaCl在一定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来确定的。
加水过多对后面的蒸发处理增加困难;而且由[Ba2+][ SO42-]=KSP可见加水过多会增加Ba2+的用量而影响除杂;加水过少粗盐溶不完而影响产率。
5.答:因为KCl的溶解度大于NaCl,尽量抽干可除去K+。
6.答:增加离子碰撞机会使沉淀完全。
7.答:回收率=W?160/250/d?V?C?×100%8.(C)9. (C)10. (A.B)11.答:因为不同的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常数不同,同一浓度的醋酸溶液不同温度下,其电离度亦不同.12. (C)13. (D)14. (A)15. (A)16. (A)17. (B)18.答:(1) 40℃~50℃时加H2O2水(2)HaOH或NH3H2O调pH值3—3.5 (3)加热煮沸溶液(4)保温10—15分钟(5)过滤(普滤)19.答:(1)将比重计放入液体时,动作要平稳缓慢,尽量往下放,等它平稳后,才能松手。
《生物无机化学》思考题
![《生物无机化学》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74673f343968011ca3009158.png)
《生物无机化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人造血液:利用和血红蛋白相同的加工处理方法,维持血压不变,将扮演搬运各种物质角色的白蛋白中放入血红素分子,制成的白蛋白血红素。
Bohr 效应:由于PH或CO2分压变化而改变血红蛋白氧合能力的现象称为;铁硫蛋白:含Fen Sm簇核的非血红素铁蛋白,为氧的传递体。
单加氧酶:催化分子氧的一个氧原子与底物加合;双加氧酶:催化分子氧的两个氧原子与底物加合;天然氧载体:具可逆载氧能力,能够将氧分子运输到不同的组织中的载体蛋白质;生物无机化学:用无机化学(特别是配位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和阐明参与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痕量(金属)元素所起的作用以及它们同生物功能的相互关系的学科;生物配体:多数情况下,金属元素在生物体内不以自由离子形式存在,而是与配体形成生物金属配合物。
这些在生物体内与金属配位并具有生物功能的配位体称为生物配体。
最适营养浓度定律:对于人体必需的某种元素,当其缺乏时,生物体不能成活;其浓度适量时生物体茁壮成长;当其过量时则会对生物体产生毒害作用;必需痕量元素: 生物体不可缺少的,其干重含量小于0.01%的必需元素;配体疗法:即金属解毒,选择合适的配体与被促排的金属元素结合形成配合物排出体外;离子载体:能够提高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的载体分子;可运载某些离子通过细胞膜,分为活动载体和通道载体;(有环状和链状之分)血红素蛋白:以血红素为辅基的蛋白质;包括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氢酶等;铁蛋白: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以一个含铁的微团为核心的一种储铁蛋白;铁传递蛋白:一种与金属结合的糖蛋白,含两个结构域,与两个铁原子结合,起铁的传递作用;末端氧化酶:处于呼吸作用的电子传递链中最末端,最终把电子传递给氧分子形成H2O或H2O2的氧化酶类。
金属蛋白:由蛋白质和金属离子共价结合形成的蛋白质。
如血红蛋白、铜蓝蛋白等。
非血红素铁蛋白:不含血红素辅基的但含铁的一类蛋白;如铁蛋白、铁传递蛋白。
无机化学基础实验思考题
![无机化学基础实验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5eaff2f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e.png)
无机化学基础实验思考题----522e8cc2-6eb4-11ec-9fc7-7cb59b590d7d一、问答题1.什么是“中间控制检查”?在净化NaCl的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中间对照试验?答:在净化过程中,取少量清水,加入适量试剂,检查是否有杂质被去除。
这种做法被称为中间对照试验。
因为盐中含有SO 42-、钙和镁等杂质的含量因盐的来源而异。
为了节约能源,去除这些杂质2+2+杂质的试剂和时间应通过中间对照试验确定,以确定这些试剂的最低用量。
2.为什么选用bacl2、na2co3作沉淀剂?除去co32-用盐酸而不用其它强酸?答:添加氯化钡可以去除SO4;通过添加Na 2CO 3可以去除Ca、Mg和多余的Ba离子,通过添加HCl可以去除多余的CO 3。
Na和Cl在不引入新杂质的情况下形成NaCl。
3.为什么先加bacl2后加na2co3?为什么要将baso4过滤掉才加na2co3?什么情况下baso4可能转化为baco3?(已知kspbaso4=1.1×10kspbaco3=5.1×10)答:预言家BaCl2去除SO42-,过量的Ba2+可以通过添加Na2CO3去除。
如果先添加Na2CO3,可以去除Ca2+和Mg2+。
当添加BaCl2以去除SO42-,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去除过量的有毒Ba2+。
生成的baso4沉淀若不过滤后再加na2co3,则在较大量的na2co3,存在的情况下baso4可能转化为BaCO3:baso4+na2co3=baco3↓+na2so4这样就达不到除去na2so4的目的。
因为kspbaco3≈ 50kspbaso4,只要系统中[CO3]>50[SO4],BaS04可以转化为BaC032-2--10-92+-2-2+2+2+2-4.溶解原盐时加水的依据是什么?加水过多或过少对原盐的净化有什么影响?答:溶解盐的添加量根据一定温度下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确定。
无机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无机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8e820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da.png)
无机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实验一粗盐的提纯1.过量的Ba2+如何除去?答:滴加Na2CO3溶液,将Ba2+转化为BaCO3沉淀。
2.粗盐提纯中为什么要加盐酸?答:除去过量的碳酸盐和氢氧化钠杂质确保制得的NaCl的纯度。
3.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要不要先把容量瓶干燥或者用原溶液润洗?答:①不需要,不干燥的容量瓶并不影响配制溶液的浓度(溶质不变)②不能用原溶液润洗,会改变配制溶液的浓度(溶质增加)4.滴定管和移液管为何要用所盛溶液润洗2~3次?锥形瓶是否也有必要用所盛溶液润洗?答:①通过润洗对其进行清洗,避免杂质(包括溶剂,会稀释溶液而造成误差)对溶液造成污染。
②若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会导致待测液增多,影响实验测定。
5.为什么要分两步过滤沉淀?答:因为Ksp【BaSO4】= 1.08×10-10 ,Ksp【BaCO3】= 8.1×10-9 ,Ksp【BaSO4】略小于Ksp【BaCO3】,如不先除去BaSO4沉淀,由于加入Na2CO3,使[CO32-]增大,则BaSO4沉淀转为BaCO3沉淀,使SO42-留在溶液中。
实验二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气体常数的测定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答:温度、压强、浓度、催化剂等.2.看实验原理3.实验中为什么要用过量的KIO3?如果Na2S2O3过量会怎样?答:(1)使用过量KIO3可以使Na2S2O3在反应过程中消耗完,反映的终点,就以生成的单质碘为标志。
(2)如果Na2S2O3过量,会造成反应过程无终点出现(单质碘会被过量的Na2S2O3消耗)。
4.结合下列反应:2NO2(g)N2O4(g)∆H=-58.04kJ/mol回答:(1)若压缩气体的体积,则NO2的量【减少】,N2O4的量【增加】, KP的值【不变】,平衡向【右】移动。
(2)若升高温度,P(NO2)【增大】,P(N2O4)【减小】,KP的值【减小】,平衡向【左】移动。
5.为什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果装置漏气会造成怎样的误差?答:(1)防止漏气,造成测量误差。
《无机化学》习题及解答(思考题)
![《无机化学》习题及解答(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e87e3e72bd64783e08122b32.png)
《无机化学》习题及解答第一章物质极其变化思考题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⑴某物质经分析后,只含一种元素,此物质一定是单质。
⑵某物质经分析,含五种元素,此物质有可能是纯净物。
⑶某物质的组成分子经分析,含有相同种类元素,且百分组成也相同,可确定该物质为纯净物。
⑷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但原子量不同,该物质是混合物。
1.⑴不一定。
有些同素异形体的混合物,如白磷与红磷或黑磷的混合物,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元素确实只有一种,但物质(分子)不只一种,是混合物,不是单质。
⑵正确,一种分子可以含多种元素,如(NH4)2Fe(SO4)2,虽含多种元素,但分子只有一种,是纯净物。
⑶不正确。
对于单质的同素异形体,就不是单质。
对于同分异构体,虽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不是纯净物。
2.某气态单质的分子量为M,含气体的分子个数为x,某元素的原子量为A,在其单质中所含原子总数为y,N 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则M/N A用克为单位表示的是这种气体的质量数值;用x/N A表示这种气态单质的摩尔数;y/N A是表示这种单质中A原子的摩尔数;A/N A 用克为单位表示这种元素的A原子的质量数值。
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⑴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⑵36.5克氯化氢含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分子,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⑶1体积98%浓硫酸与1体积水混合,所得溶液的浓度为49%。
⑷2克硫与2克氧气反应后,生成4克二氧化硫。
3.⑴正确。
⑵不正确。
36.5克氯化氢确实含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分子,但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力有关,只有在标准态,即0℃,1个大气压时的体积约为22.4L。
⑶不正确。
98%浓硫酸与水的密度不同,由于浓硫酸密度大,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浓度为远大于49%。
⑷不正确。
化学反应严格按化学反应方程式上的量进行反应,不是简单的按投入量反应。
4.下列有关气体的说法是否正确:⑴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体积比。
⑵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不同气体体积相同。
无机化学基础实验思考题
![无机化学基础实验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e414a8334b35eefdc8d333de.png)
无机化学基础实验思考题1.什么叫“中间控制检验”?在提纯NaCl的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中间控制检验?答:在提纯过程中,取少量清液,滴加适量试剂,以检查某种杂质是否除尽,这种做法称为中间控制检验。
由于食盐中SO42-、Ca2+、Mg2+等杂质,随食盐来源不同而含量不同,为了节省除去这些杂质的试剂和时间,应通过中间控制检验确定这些试剂的最少用量。
2.为什么选用BaCl2、Na2CO3作沉淀剂?除去CO32-用盐酸而不用其它强酸?答:加BaCl2可去除SO42-;加Na2CO3可除去Ca2+、Mg2+及多余的Ba2+离子,多余的CO32-用加Hcl或CO2的方法除去,Na2+与Cl-生成NaCl,而不引入新的杂质。
3.为什么先加BaCl2后加Na2CO3?为什么要将BaSO4过滤掉才加Na2CO3?什么情况下BaSO4可能转化为BaCO3?(已知KSPBaSO4=1.1×10-10 KSPBaCO3=5.1×10-9)答:先知BaCl2除去SO42-,过量的Ba2+加Na2CO3可除去,若先加Na2CO3除去Ca2+、Mg2+。
再加BaCl2除去SO42-时,过量的有毒的Ba2+,还得再想办法除去。
生成的BaSO4沉淀若不过滤后再加Na2CO3,则在较大量的Na2CO3,存在的情况下BaSO4有可能转化为BaCO3:BaSO4+ Na2CO3=BaCO3↓+ Na2SO4这样就达不到除去Na2CO3的目的。
因为KSPBaCO3≈5OK SPBaSO4因此,只要在体系中[CO32-]>5O[SO42-]时, BaS04就可能转化为BaC03.4.溶解粗食盐时加水量的根据是什么?加水过多或过少对粗食盐的提纯有何影响?答:溶盐加水量是根据NaCl在一定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来确定的。
加水过多对后面的蒸发处理增加困难;而且由[Ba2+][ SO42-]=KSP可见加水过多会增加Ba2+的用量而影响除杂;加水过少粗盐溶不完而影响产率。
无机化学实验思考题
![无机化学实验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da2994a26294dd88d1d26b46.png)
1.能否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钠答: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不能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
2.能否用氯化钙代替毒性较大的氯化钡来除去食盐中的硫酸根离子?答:不能,硫酸钙微溶,不能达到提纯的目的。
3.试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说明用碳酸钡除去食盐中Ca2+和硫酸根离子的根据和条件。
溶液中的钙离子,硫酸根离子分别与碳酸根离子,钡离子结合,生成比BaCO3更难溶的CaCO3,BaSO4沉淀,从而除去。
4.如果以氢氧化镁形式除去粗盐中的镁离子,PH如何控制?答:说起来是pH=11~12已经能够保证Mg2+完全沉淀了,不必加过多试剂。
(这个可以自己算一下。
大概是在左右完全沉淀)5.在提纯粗食盐过程中,K+将在哪一步操作中除去?答:最后一步的晶体洗涤,NaCl,KCl溶解度不同,从而过滤。
二。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1.本实验中前后两次水浴加热的目的有何不同?答:前者合成反应,升温加快反应进行;后者应该是蒸发,减少水份。
2.在计算硫酸亚铁铵的产率时,是根据铁的用量还是硫酸铵的用量?铁的用量过多对制备硫酸亚铁铵有何影响?答:用硫酸铵的用量求。
因为铁需要过量且有少量油污。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过程的前期制备硫酸亚铁时,铁过量或硫酸过量均能得到硫酸亚铁,但对纯度有影响,铁过量可防止FeSO4被氧化,但大量过量会消耗酸促进Fe2+水解。
3.碱煮的目的是什么除去铁屑油污。
4.在1 Fe与H2SO4 2蒸发浓缩溶液时,为什么采用水浴加热答:1.采用水浴加热加快反应速率,又不至于使温度上升过快,生成Fe3+。
2.防止Fe2+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加入杂质。
5.在Fe与H2SO4反应时,为何要经常取出锥形瓶摇晃,适当的补充水分是什么含义?为什么不完全反应?答:经常摇晃锥形瓶是为了是反应充分进行。
适当补充水分是为了防止FeSO4的析出。
不完全反应时因为防止二价铁离子氧化。
6.怎样才能得到较大颗粒的硫酸亚铁铵晶体。
:控制蒸发浓缩的时间,待出现晶膜后冷却。
无机化学基础实验思考题全解
![无机化学基础实验思考题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214cf6c2524de518964b7db2.png)
无机化学基础实验思考题1.什么叫“中间控制检验”?在提纯NaCl的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中间控制检验?答:在提纯过程中,取少量清液,滴加适量试剂,以检查某种杂质是否除尽,这种做法称为中间控制检验。
由于食盐中SO42-、Ca2+、Mg2+等杂质,随食盐来源不同而含量不同,为了节省除去这些杂质的试剂和时间,应通过中间控制检验确定这些试剂的最少用量。
2.为什么选用BaCl2、Na2CO3作沉淀剂?除去CO32-用盐酸而不用其它强酸?答:加BaCl2可去除SO42-;加Na2CO3可除去Ca2+、Mg2+及多余的Ba2+离子,多余的CO32-用加Hcl或CO2的方法除去,Na2+与Cl-生成NaCl,而不引入新的杂质。
3.为什么先加BaCl2后加Na2CO3?为什么要将BaSO4过滤掉才加Na2CO3?什么情况下BaSO4可能转化为BaCO3?(已知KSPBaSO4=1.1×10-10 KSPBaCO3=5.1×10-9)答:先知BaCl2除去SO42-,过量的Ba2+加Na2CO3可除去,若先加Na2CO3除去Ca2+、Mg2+。
再加BaCl2除去SO42-时,过量的有毒的Ba2+,还得再想办法除去。
生成的BaSO4沉淀若不过滤后再加Na2CO3,则在较大量的Na2CO3,存在的情况下BaSO4有可能转化为BaCO3:BaSO4+ Na2CO3=BaCO3↓+ Na2SO4这样就达不到除去Na2CO3的目的。
因为KSPBaCO3≈5OK SPBaSO4因此,只要在体系中[CO32-]>5O[SO42-]时, BaS04就可能转化为BaC03.4.溶解粗食盐时加水量的根据是什么?加水过多或过少对粗食盐的提纯有何影响?答:溶盐加水量是根据NaCl在一定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来确定的。
加水过多对后面的蒸发处理增加困难;而且由[Ba2+][ SO42-]=KSP可见加水过多会增加Ba2+的用量而影响除杂;加水过少粗盐溶不完而影响产率。
无机化学实验思考题
![无机化学实验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2a4bf8920740be1e650e9ade.png)
一。
氯化钠的制备1.能否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钠答: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不能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
2. 能否用氯化钙代替毒性较大的氯化钡来除去食盐中的硫酸根离子答:不能,硫酸钙微溶,不能达到提纯的目的。
3.试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说明用碳酸钡除去食盐中Ca2+和硫酸根离子的根据和条件。
溶液中的钙离子,硫酸根离子分别与碳酸根离子,钡离子结合,生成比BaCO3更难溶的CaCO3,BaSO4沉淀,从而除去。
4. 如果以氢氧化镁形式除去粗盐中的镁离子,PH如何控制答:说起来是pH=11~12已经能够保证Mg2+完全沉淀了,不必加过多试剂。
(这个可以自己算一下。
大概是在左右完全沉淀)5. 在提纯粗食盐过程中,K+将在哪一步操作中除去答:最后一步的晶体洗涤,NaCl,KCl溶解度不同,从而过滤。
二。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1.本实验中前后两次水浴加热的目的有何不同答:前者合成反应,升温加快反应进行;后者应该是蒸发,减少水份。
2. 在计算硫酸亚铁铵的产率时,是根据铁的用量还是硫酸铵的用量铁的用量过多对制备硫酸亚铁铵有何影响答:用硫酸铵的用量求。
因为铁需要过量且有少量油污。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过程的前期制备硫酸亚铁时,铁过量或硫酸过量均能得到硫酸亚铁,但对纯度有影响,铁过量可防止FeSO4被氧化,但大量过量会消耗酸促进Fe2+水解。
3.碱煮的目的是什么除去铁屑油污。
4.在1 Fe与H2SO4 2 蒸发浓缩溶液时,为什么采用水浴加热答:1.采用水浴加热加快反应速率,又不至于使温度上升过快,生成Fe3+。
2.防止Fe2+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加入杂质。
5.在Fe与H2SO4反应时,为何要经常取出锥形瓶摇晃,适当的补充水分是什么含义为什么不完全反应答:经常摇晃锥形瓶是为了是反应充分进行。
适当补充水分是为了防止FeSO4的析出。
不完全反应时因为防止二价铁离子氧化。
6.怎样才能得到较大颗粒的硫酸亚铁铵晶体。
:控制蒸发浓缩的时间,待出现晶膜后冷却。
无机化学实验思考题
![无机化学实验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fffb6e336edb6f1aff001fef.png)
一。
氯化钠的制备1.能否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钠答: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不能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
2. 能否用氯化钙代替毒性较大的氯化钡来除去食盐中的硫酸根离子?答:不能,硫酸钙微溶,不能达到提纯的目的。
3.试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说明用碳酸钡除去食盐中Ca2+和硫酸根离子的根据和条件。
溶液中的钙离子,硫酸根离子分别与碳酸根离子,钡离子结合,生成比BaCO3更难溶的CaCO3,BaSO4沉淀,从而除去。
4. 如果以氢氧化镁形式除去粗盐中的镁离子,PH如何控制?答:说起来是pH=11~12已经能够保证Mg2+完全沉淀了,不必加过多试剂。
(这个可以自己算一下。
大概是在10.9左右完全沉淀)5. 在提纯粗食盐过程中,K+将在哪一步操作中除去?答:最后一步的晶体洗涤,NaCl,KCl溶解度不同,从而过滤。
二。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1.本实验中前后两次水浴加热的目的有何不同?答:前者合成反应,升温加快反应进行;后者应该是蒸发,减少水份。
2.在计算硫酸亚铁铵的产率时,是根据铁的用量还是硫酸铵的用量?铁的用量过多对制备硫酸亚铁铵有何影响?答:用硫酸铵的用量求。
因为铁需要过量且有少量油污。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过程的前期制备硫酸亚铁时,铁过量或硫酸过量均能得到硫酸亚铁,但对纯度有影响,铁过量可防止FeSO4被氧化,但大量过量会消耗酸促进Fe2+水解。
3.碱煮的目的是什么除去铁屑油污。
4.在1 Fe与H2SO4 2 蒸发浓缩溶液时,为什么采用水浴加热答:1.采用水浴加热加快反应速率,又不至于使温度上升过快,生成Fe3+。
2.防止Fe2+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加入杂质。
5.在Fe与H2SO4反应时,为何要经常取出锥形瓶摇晃,适当的补充水分是什么含义?为什么不完全反应?答:经常摇晃锥形瓶是为了是反应充分进行。
适当补充水分是为了防止FeSO4的析出。
不完全反应时因为防止二价铁离子氧化。
6.怎样才能得到较大颗粒的硫酸亚铁铵晶体。
《无机化学》习题及解答(思考题)
![《无机化学》习题及解答(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e87e3e72bd64783e08122b32.png)
《无机化学》习题及解答第一章物质极其变化思考题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⑴某物质经分析后,只含一种元素,此物质一定是单质。
⑵某物质经分析,含五种元素,此物质有可能是纯净物。
⑶某物质的组成分子经分析,含有相同种类元素,且百分组成也相同,可确定该物质为纯净物。
⑷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但原子量不同,该物质是混合物。
1.⑴不一定。
有些同素异形体的混合物,如白磷与红磷或黑磷的混合物,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元素确实只有一种,但物质(分子)不只一种,是混合物,不是单质。
⑵正确,一种分子可以含多种元素,如(NH4)2Fe(SO4)2,虽含多种元素,但分子只有一种,是纯净物。
⑶不正确。
对于单质的同素异形体,就不是单质。
对于同分异构体,虽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不是纯净物。
2.某气态单质的分子量为M,含气体的分子个数为x,某元素的原子量为A,在其单质中所含原子总数为y,N 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则M/N A用克为单位表示的是这种气体的质量数值;用x/N A表示这种气态单质的摩尔数;y/N A是表示这种单质中A原子的摩尔数;A/N A 用克为单位表示这种元素的A原子的质量数值。
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⑴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⑵36.5克氯化氢含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分子,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⑶1体积98%浓硫酸与1体积水混合,所得溶液的浓度为49%。
⑷2克硫与2克氧气反应后,生成4克二氧化硫。
3.⑴正确。
⑵不正确。
36.5克氯化氢确实含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分子,但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力有关,只有在标准态,即0℃,1个大气压时的体积约为22.4L。
⑶不正确。
98%浓硫酸与水的密度不同,由于浓硫酸密度大,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浓度为远大于49%。
⑷不正确。
化学反应严格按化学反应方程式上的量进行反应,不是简单的按投入量反应。
4.下列有关气体的说法是否正确:⑴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体积比。
⑵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不同气体体积相同。
无机化学实验思考题
![无机化学实验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e32828fcb4daa58da0114adb.png)
1.能否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钠答: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不能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
2. 能否用氯化钙代替毒性较大的氯化钡来除去食盐中的硫酸根离子?答:不能,硫酸钙微溶,不能达到提纯的目的。
3•试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说明用碳酸钡除去食盐中Ca2+和硫酸根离子的根据和条件。
溶液中的钙离子,硫酸根离子分别与碳酸根离子,钡离子结合,生成比BaC03更难溶的CaC03,BaS0沉淀,从而除去。
4•如果以氢氧化镁形式除去粗盐中的镁离子,PH如何控制?答:说起来是pH=11~12已经能够保证Mg2+完全沉淀了,不必加过多试剂。
(这个可以自己算一下。
大概是在左右完全沉淀)5•在提纯粗食盐过程中,K+将在哪一步操作中除去?答:最后一步的晶体洗涤,NaCI, KCI溶解度不同,从而过滤。
二。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1. 本实验中前后两次水浴加热的目的有何不同?答:前者合成反应,升温加快反应进行;后者应该是蒸发,减少水份。
2. 在计算硫酸亚铁铵的产率时,是根据铁的用量还是硫酸铵的用量?铁的用量过多对制备硫酸亚铁铵有何影响?答:用硫酸铵的用量求。
因为铁需要过量且有少量油污。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过程的前期制备硫酸亚铁时,铁过量或硫酸过量均能得到硫酸亚铁,但对纯度有影响,铁过量可防止FeSO4被氧化,但大量过量会消耗酸促进Fe2+水解。
3. 碱煮的目的是什么除去铁屑油污。
4•在1 Fe与H2SO4 2蒸发浓缩溶液时,为什么采用水浴加热答:1•采用水浴加热加快反应速率,又不至于使温度上升过快,生成Fe3+。
2•防止Fe2+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加入杂质。
5•在Fe与H2SO4反应时,为何要经常取出锥形瓶摇晃,适当的补充水分是什么含义?为什么不完全反应?答:经常摇晃锥形瓶是为了是反应充分进行。
适当补充水分是为了防止FeS04的析出。
不完全反应时因为防止二价铁离子氧化。
6.怎样才能得到较大颗粒的硫酸亚铁铵晶体。
:控制蒸发浓缩的时间,待出现晶膜后冷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生物体的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区分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的标准1一是什么?)宏量元素都是必需元素;而微量元素不一定都是必需元素。
必需微(1 F 、、V、Sn、、Cu、Mn、Cr、Mo、Co、SeNi 量元素:Fe、Zn 、. B)Sr(SiI、、有害元素:指哪些存在于生物体内时,会阻碍生物机体正常代谢过程和影响生理功能的微量Be等Pb 、As 、元素,如:Cd 、Hg、该元素直接影响生物体的生物功能,并参与正常代谢过程。
)条件(1)(2 )该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不可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
(2)缺乏该元素时,生物体内会发生某种病变,补充该元素时,可防止3(异常的发生或使其恢复正常。
你如何理解这种看起来矛有的元素既是人体必需的,又是对人体有害的,2.盾的现象?。
即它们既是必需的,又是有害的。
“双重品格”是生物体重要的微量元素,对肿瘤有抑制作用,成人每(元素浓度)Se例,可能引起癌症、心肌损伤等;但过gg。
若长期低于50μμ天摄取量为100 量摄取又可能造成腹泻、神经官能症及缺铁性贫血等中毒反应,甚至死亡。
铁是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正常人体内的铁几乎全部(元素存在形式)如被限制在特定的生物大分子结构包围的封闭状态之中,这样的铁才能担负正常的生理功能3生物体内的宏量元素包括哪些?举例说明生物体内的微量元素。
Mg 、Na 、Ca、、N、P S、Cl、K、C: 宏量元素11种、H、O 宏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体总质量%以上的元素。
、、Mn、FeCu、Zn 微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体总质量%以下的元素。
Cr 、Se 、I 、Mo 、Si等4. 必需微量元素具有哪些主要的生物功能?举例说明。
(硒)对免疫系统的影响1973年证明硒是代谢过氧化氢的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必需成分。
硒参与过氧化物的代谢,体内各种吞噬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吞噬细胞中均含有GSHPX。
硒对细胞保持氧化还原的平衡和清除活性氧起重要作用,最起码的作用是延缓衰老。
硒缺乏所致的免疫系统的改变与肿瘤的易患性增加,一些慢性炎症及病毒性疾病的发生与此有关锌与免疫锌缺乏可削弱免疫系统功能,导致机体对多种致病因素易感性增高,而许多种疾病可导致锌缺乏而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这些疾病包括酒精中毒、肾病、烧伤、消化道功能紊乱以及HIV感染和腹泻。
锌对免疫系统作用包括对淋巴细胞成熟、细胞因子产物、细胞凋亡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等方面。
锌缺乏可导致胸腺萎缩和淋巴细胞减少。
儿童缺锌可导致发育缓慢,甚至影响大脑发育。
铁与免疫实验表明缺铁时中性白细胞的杀菌能力降低,淋巴细胞功能受损,在补充铁后免疫功能可能可以得到改善。
铁过剩和缺铁时均可引起机体感染性增加,微生物生长繁殖也需要铁的存在,有时补铁会增加感染的危险性什么是微量元素的拮抗和协同作用?它们有何生物学意义?5.拮抗作用:指生物体内的一种元素抑制另一种元素的生物学作用的现象。
协同作用:指一种元素促进生物体内另一种元素的生物学作用的现象。
CuCu和Zn呈拮抗作用,当牛和羊的饲料中含有大量Zn时,动物吸收为吸收过程中Zn置换了Cu ,的能力显着下降,也显示拮抗作用,Cd的存在可干扰Cu 在肠道内的吸收Cu和Cd之Cu的血蓝蛋白是CuFe和Cu和Fe在机体内显示生理协同作用,含在生物合成机制中就不能进入血红蛋白分子,Fe没有Cu,间直接的分子桥梁,Fe充足而缺Cu时,人和动物照样发生贫血。
当二1什么是金属配合物?生物金属配合物主要包括哪些类型的化合物?。
环中包) 含了金属原子原子配位于金属原子而形成的一种环状络合物(卟啉类化合物,氨基酸、肽和蛋白质2, 混配配合物有什么生物学意义?血浆中的氨基酸混配配合物金属酶酶促反应中的混配配合物物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混配配合物防病和解毒过程中的混配配合物形成配合物稳定常数出现较3 . 请说出谷氨酸、苏氨酸和组氨酸分别与Fe3+ 大区别的原因。
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与其功能、金属硫蛋白的功能是什么?它在结构上有三1 有什么联系?顺铂系列配合物的抗肿瘤机理是什么?这类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同其抗肿2、瘤药效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可顺利通过细胞膜的脂质体进入癌细胞内,1)脂溶性的载体配体NH(3 --中,Cl被配位能力更强的DNA 进入癌细胞的顺铂,由于有可取代的Cl DNA的复制能力,癌细胞分裂受阻。
的配体取代。
从而破坏癌细胞的)这些药物都是混配配合物,通式[PtA2B2] (2 ,RNH2 A:起载体作用的中性胺类配体enR3N,R2NHBr-,:可被取代的酸根配体Cl- B要合理地选择解毒剂,需考虑什么条件?在有害金属离子引起人体中毒时,3、、金属离子、酶和底物之间有哪些结合形式?以哪些结合形式形成的复合、1四物为混配配合物?(1)形成金属桥(E-M-S)(2)形成酶桥(M- E- S)(3)形成底物桥(E-S-M)2、什么是金属酶?金属激活酶?两者有什么不同?它们在生物体内的意义是什么?金属离子已成为酶分子的一个不可分离,金属酶:酶蛋白与金属离子结合牢固的部分。
金属激活酶:酶蛋白与金属离子结合不太牢固金属激活酶与金属离子的结合不如金属酶牢固,经提纯的酶不含金属,需加2+对一些酶的作用就是如此。
入金属离子才有活性,Mg ?酶促反应的反应速率受哪些因素的影响?3、在底物足够而其它条件恒定时,酶促反:1()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速率与其浓度成正比在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中,提高温度而引:(2)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起两种结果:;(1)加快反应速率。
(2)使酶逐渐失活此温度称为有一个最大的酶促反应速率,最适温度: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
随着底物浓底物浓度对v的影响: 当酶浓度不变而底物的浓度很小时,(3)增加,反应速率增加逐渐减缓;度的增加,v急剧增加;随后,随着底物浓度逐步趋于平当底物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反应速率几乎不受底物浓度的影响,稳(4) pH值对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影响(5) 、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6)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4、金属离子对酶功能的影响表现在几个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使酶若以酶桥M- E-S连接,MS(1)?在酶促反应中,M、E、的活性中心位置发生变化或是增加酶的活性,使其便与底物结合。
相互接近,起桥梁作用。
它使ES和(2)若以金属桥(E-M-S)结合时,M E的活性中心的某些基团结合。
把反应基团引导到正确位置上,以利于S和以利于它们结合成形成具有相互匹配的空间构象S,(3)金属离子可使E和中间复合物。
某些部位的负电荷,或改变酶蛋金属离子的正电荷还可以屏蔽、中和S(4)S结合,使酶促反应得以顺利进行。
白的电荷分布,以利于E和(5)金属离子起到传递电子的作用,使酶促反应有控制地分步进行。
1. 金属离子透过细胞膜的途径分哪几种形式?试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五主动转运简单扩散载体转运++的生物功能。
NaK2. 简述维持体液酸碱平衡维持体液渗透压保持神经肌肉应激性3. 简述钙的一般生物功能。
钙和细胞分泌有关. 钙的调节肌肉活动机能钙和神经传递作用钙和血液凝固钙化作用2+担负“信使”功能的机理Ca简要说明4.2+作为信使,通过与CaM结合,将信息传递给受体CaM,CaMCa进一步通过对多种酶的激活和控制作用,调节活细胞内多种生物化学过程。
2+通道打开,细胞膜上的Ca(全的)当细胞膜受到激素或神经脉冲刺激时,2+2+2+在细胞Ca大量内流,作为一种信息,Ca的通透性暂时增加,使Ca细胞膜对.2+-6得以活化,活化后CaM内的浓度达到10CaM-时,形成Ca的复合物,使和的分解,同时,开启钙泵,胞cAMPcAMP的合成,也可影响的CaM既可影响2+释放结合的此时,重新降至稳态水平,内CaCaM排除体外或被亚细胞器吸收,2+的合成和,回流无活性状态,致使环腺苷环化酶和磷酸二酯酶失活,CacAMP2+启动的反应也就停止了。
分解反应即告终止。
因而,Ca2+对神经和肌肉兴奋性以及其它许多生理功能的控制都是通过这种Ca。
“信使”作用而完成的,其中主要的受体蛋白是CaM试从无机化学的六1. 生物金属中的过渡元素在生物体内担负重要的生物功能,角度探讨其原因。
轨道发生能级分裂,产生晶轨道,在配位场的影响下,d(1) 过渡金属元素有d ,形成配合物后,体系能量降低,有利于配位反应的进行。
体场稳定化能电子层,易形成内轨型配合物,增加了生命过渡金属离子具有未充满的d(2)配合物的稳定性。
因而,与第四周期的主族金属离子相比,生物过渡金属离子有较小的半径,(3)它们在形成配合物时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形成共价键。
(4) 过渡金属大多具有可变的氧化数。
2++3+2+之间比较容易实现相互转化。
所以,生物体内担Cu和(1)Fe和FeCu,特别是铁离子,负电子传递功能和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铁离子和铜离子,与氧化还原过程的酶主要是含铁的金属酶。
)锌是唯一具有恒定氧化态的元素。
因此,它具有特殊的性质,它不直接(2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而是组成另一类的金属酶-催化水解反应的金属酶。
2. 简述生物体内铁以配合物形式存在的生物学意义形成配合物可以大大提高铁的催化功能(1)在水但是,在水溶液中,水合铁离子具有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作用。
当形成铁卟啉时,其催化效率可分子配位的环境中,铁离子的催化效率很低,倍以上。
而当卟啉再进一步与蛋白质结合成金属酶时,其催化效率可1000提高又成百万倍的提高。
(2) 生物体内不允许游离铁离子存在-383+人体血液)=10 Fe, 在体内如呈游离状态,很容易形成沉淀。
K(Fe(OH)3sp pH=7-]=Fe(OH) 所需则形成[OH3-17-33+很小很小K/[OH ]=10 [Fe]=sp体内游离态铁离子过多,引起病变。
讨论血红蛋白分子在结构上能保证二价铁离子与氧气之间发生氧合而3.不发生氧化作用的原因。
血红蛋白的四个亚基中的血红素辅基,均处于折叠肽链的包围中,这些肽它们和卟啉环上的疏水基团形成疏水链片断主要是由含疏水侧链的氨基酸组成,2+2+2+的第五配不受氧化,此外,Fe键,从而在Fe周围造成一个疏水环境,使Fe2+氧化起重要作用,由于组氨酸有带正电荷的碱基,多余的位体组氨酸对防止Fe2+与O间的电子转移。
正电荷抑制了反位方向上Fe 24.??谈谈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
Hb除能与O结合外,也能与小分子CO、NO结合,由于CO与血红素中22+,造成缺氧状态,甚至失去了携带氧的能力(如:煤气中毒)Hb结合,使Fe的.中毒,还可以注射亚甲基蓝,故可用于治疗CO死亡,高压氧可使HbCO→HbO2恢复载氧Hb),它与CO结合力大于CO与血红蛋白结合力从而使N(CHCl516183. 功能这两类物质中铁离子起的5血红蛋白和细胞色素都含有铁离子和卟啉环,作用有什么不同?1)形成配合物,是血红蛋白的一部分((2)铁离子是传递电子的作用与其它细胞色素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不a6处于呼吸链末端的细胞色素3同?一样,其铁离子都与卟啉环和蛋白质结合,是cb等与细胞色素a、的铁离子是五配位的,a六配位的,所以它们不能再与氧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