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累世公卿局面的形成
北大_古代文学史二_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史(二)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门阀士族为了压制贵族,造成绝对王权,先时期君主们都提拔了不少自由平民和低级贵族参加到官僚政府机构。
春秋、战国之际,“竹帛下庶人”,列国诸侯更是大力提拔“士”作为官僚机构的骨干,世卿自此而坠。
两汉的所谓布衣卿相,也是这种情况下的产物。
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官僚多以经术起家,致身通显。
他们不但授徒讲学,门生弟子千万,形成一种利益集团和社会力量;而且子往往绍继家学,也必然造成累世公卿的情况。
大家族在东汉时就已经逐渐出现了。
自东汉后期开始“选士而论族姓阀阅”了。
初期,实行九品官人法,州郡大小中正皆由当地著姓士族担任,九品的定评,自然操纵在他们的手中,于是官品的升降,大都凭借“世资”。
以后,世族势力更加发展。
东汉后期的士大夫中,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世居高位,是士大夫的领袖。
所谓门阀大族,就是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上具有这些特征的家族。
东汉时期选士首先看族姓阀阅,所以门阀大族的子弟在察举、征辟中照例得到优先。
门阀大族是主中长期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阶层。
当政的外戚、宦官都要同他们联结、周旋。
门阀大族在本州、本郡的势力更具有垄断性,实际上统治了这些州郡。
汉末社会中的世家大族,晋时称为士族,影响很大,名士多出于这个阶层,或者在政治上与这个阶层结合在一起。
丕在尚未代汉称帝之前,采纳了九品中正制。
实行之初,士人品定之权掌握在政府的中正手里,中正采择舆论,按人才优劣评定品第高低,多少改变了东汉末年名士品评人伦、操纵选举的局面。
西晋时虽仍袭用九品中正制,但中正一般只注意被评定者家世的封爵与官位,很少注意真正才能,不能起选择人才的作用,以致于上品无寒族,下品无士族,九品中正制反而成为巩固士族力量的工具。
在占有大量土地和依附人口的基础上,后汉、以后世代高官而且世袭封爵的家族,在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拥有特殊优越地位,形成门阀士族。
东晋一朝,门阀士族在政治上居主导地位。
南朝宋武帝裕从东晋汲取教训,努力加强皇权,因而南朝世家大族虽然在社会上经济上的优越地位未变,但实际军政实权大为削弱,政治权力主要已不在他们手中。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02
第13课《东汉的兴衰》教案一、新课标标准了解西汉末到东汉的政治、社会动荡。
二、内容分析秦汉的大一统在中国历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确立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和中华文化共同体的观念,造就了全民族的政治文化认同心理。
光武帝刘秀顺应了统一国家建立与巩固的历史潮流,结束了西汉末年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重整封建统治秩序,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出现了繁荣景象。
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局面,导致了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三、教学目标1.知道东汉建立的基本概况、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及其影响。
(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2.了解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和黄巾起义的基本史实。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3.通过对“光武中兴”和东汉衰败现象的了解,认识到中国古代社会盛衰的基本规律。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二)讲授新课1.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1)教师活动阅读材料,说说西汉后期的政治状况如何?百姓生活状况怎样?材料1:日日撞亡秦之钟,听郑卫之乐,驰骋干戈,纵恣于野,不恤百姓。
——东汉·荀悦《汉纪》材料2:大兴徭役,重增赋敛,征发如雨……(民)饥馑……死于道,以百万数。
——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2)学生活动政治状况:政治腐败,大兴徭役赋税社会状况: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3)教师活动阅读教材P73的第二段,完成下列表格填写?(4)学生活动(5)教师活动根据材料,分析光武帝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及其作用?材料1:刘秀连续下达了六道释放奴婢的命令,解决了战乱之后土地荒芜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材料2: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
省减刑罚,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材料3: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另外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
材料4:东汉政府把羌人内迁,把南匈奴内迁,把乌桓内迁,把鲜卑内迁。
秦汉史—东汉(2)
第八章东汉(25——220)一、巩固统治的措施(一)形势分析1、政治上:地方豪强势力强大,西汉后期以来形成的地方势力,虽然统治力量受到削弱,但传统政治格局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
且西汉一朝诸侯强横、权臣跋扈和外戚专权篡位的历史令东汉统治者触目惊心。
2、经济上:社会经济衰败,富饶的关中地区受到极大破坏,暂时丧失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
局部地区的阶级矛盾仍很紧张。
3、民族关系:匈奴内侵,西域瓦解,羌、西南夷叛复无常。
刘秀的对策:对外以防御为主,对内以加强皇权为首务,对地方豪族以安抚为主。
(二)在体制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防范功臣。
东汉初年功臣众多,功绩卓著者号为云台28将32功臣。
邓禹、李通、贾复2、控制外戚。
规定外戚任官以九卿为限。
明帝时进一步规定“后宫之家,不得封侯与政。
”3、削弱三公权限,加强尚书台。
仲长统在《昌言·法诫篇》指出:“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然政有不理,犹加谴责。
而权移外戚之家,宠被近习之竖,亲其党类,用其私人,内从京师,外布列郡。
”惠栋注引《唐六典》:“光武亲总吏职,天下事皆上尚书,与人主参决,乃下三府。
”刘秀认为“中人无外党,精专可信任。
”由小黄门“受尚书事”;中常侍得与皇帝直接议政。
4、裁并郡县、罢除地方兵。
裁并400多个县,吏员减省9/10。
实际是恢复了西汉时期的建制。
刘秀在裁并郡县的同时,对地方行政建制也作了相应的调整。
一是州的地位由监察区域逐渐转变为具有郡以上一级地方政权性质的行政区域,刺史也相应地变为具有统郡职能的长官。
当然,这种变化是逐步完成的。
二是废除了内郡的地方兵。
撤销郡都尉,取消每年举行的都试,罢除边郡的亭侯吏卒。
这实际等于废除了秦汉以来的正卒制度和戍卒制度,标志着征兵制度的瓦解。
此后,国家军队由召募的农民和征发的刑徒组成,担负全国的武备和对外防御。
这是一种父子相袭的世袭兵制,成为三国时期士家制的前身。
士族制度
士族制度士族制度的形成、鼎盛和衰落(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虽处于长期分裂对峙状态,但在政治经济制度上多有建树,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九品中正制,士族制度、均田制是这一时期初创的政治、经济制度。
士族制度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它的特点是按门第等级区别士族同庶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不同地位;从历史上看,士族制度有一个萌芽、形成、充分发展(又称鼎盛)、衰落和走向消亡的漫长过程;我们应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把士族制度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分析和评价。
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士族制度的产生、发展、衰落消亡的过程和科举制度产生的必然性。
这些有功的大臣以及他们的后裔为了彰显自己的业绩,所以在大门两侧竖立两根柱子,左边的叫“阀”,右边的叫“阅”。
阀阅指家族功绩、官历等。
这些身份地高位显的功臣,其权势往往不止一代,他们的后世子孙也在这种庇荫之下,通过各种途径,担任朝廷的要职,形成家族、姓氏势力。
于是,人们称呼这样的家族为门阀。
一些朝代甚至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了门阀所享有的特权,这就成为了门阀制度。
1、概念: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享有很高的政治、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
世族又称门阀土族,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特权阶层庶族——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称寒门。
2、特点(特殊地位)(1)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很重要官职;(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2)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品官占田荫客制为士族制度提供经济保障;)(3)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4)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3、演变(1)萌芽(东汉)政治:自汉武帝以来崇尚儒术,官僚多以经术起家,至东汉时逐渐形成了累世公卿的状况。
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使得世族地主能够凭借家世出身参与政权。
东汉豪强士族简述
宗族 部曲 宾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劳 动 者
徒附
私 人 武 装
家兵
奴隶
豪强地主的贫困的宗族亲戚,大多成为地主田庄 的劳动者。田庄的主要劳动者还有宾客,徒附和奴隶。 他们对豪强地主有极强的依附性。田庄的依附农民除 了向田庄主交纳实物地租外,还要为田庄主服各种劳 役。地主田庄还拥有私家武装,称“部曲”、“家 兵”,由依附农民组成。他们在农闲时操练军事,平 时为地主豪强看家护院,巡守警卫,战时则随豪强地 主出征打仗。
与西汉豪族相比东汉豪强士族的身分性渐渐成长他们累世居官而有文化宗族关系也更为密官僚文化门第累世公卿累世经学累世经学与累世公卿便造成士族传袭的势力加之察举中权门请托和故旧报恩的结合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社会中的门第
东汉豪强士族简述
兰州大学萃英学院 William
豪强士族阶层形成于西汉后期。西汉末年农民起义, 虽然有些豪族受到打击,但其势力总体上任呈发展的趋 势,尤其是那些追随刘秀的豪强士族都成为新贵。刘秀 本人是南阳豪强士族,因此,东汉政权建立后,必然从 各方面满足他们的利益,豪族势力得以迅速发展。
东汉时期的豪强士族占有大量土地,他们大多采取 田庄的形式经营。“有求必给”、”闭门成市”,自给 自足是东汉庄园经济的很大特点。 东汉时豪强的田庄迅速增长和扩大,庄园经济在整 个社会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豪 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 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贷, 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 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布, 场圃筑前,果园树后。舟车足以代步涉之艰,使令足以 息四体之役。 ——《后汉书 ·仲长统传》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士族政治与社会
二、两晋南朝士族的兴衰
(三)南朝士族的衰落
P88
1.丧失军政大权 2.鄙视南朝皇帝出身 3.对国事与朝代更替 漠不关心
南朝皇帝避免被士族牵制的作法 1.剥夺士族军权 2.提拔寒门子弟
博学堂 士族的婚姻
P88
士族若降格与寒门通婚,除了会遭到舆论谴责 外,其政治、社会地位亦随之下滑,甚至丧失 士族的资格。另外,门第间的婚姻,有时连皇 帝也不能干涉。举例来说,梁武帝对侯景刻意 拢络,但有所求,无不应允。然而,当侯景提 出与王、谢之家联姻时,梁武帝却表示王、谢 门第太高,并不相配,建议侯景与吴姓中的朱 、张联姻。
二、两晋南朝士族的兴衰
(一)西晋士族势力的形成
P87
原因:西晋政权是篡位而来,因此必 须拉拢世族支持其政权。
世族特权: 1.政治上:仕宦之优先权。 2.经济上:世族可免赋税,依官品
高下占有土地和庇荫亲 属、佃客、部曲等。
二、两晋南朝士族的兴衰
P87~88
社
颁行占田制、荫客制
会 方
(封山占泽、广置庄园,大量养客于家)
东晋国政始终掌握在大族手中,皇帝 徒具虚名,是门阀政治的最高峰。
南方士族侨姓与吴姓
P87
二、两晋南朝士族的兴衰
•东晋的偏安
P87
1.东晋皇帝无兵权,士族专擅军政 2.门阀权势不一,争端不断
3.安抚侨姓: (1)纵容士族占山封水 (2)设置侨州郡县安置,免赋役 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多次实行“土断制”
与庶族寒门不相往来,“士庶天隔”。 “坐至公卿”崇尚清谈,缺乏真才实学。
侯景之乱及西魏攻掠双重打击,南方士族 一蹶不振。
竹林七贤
P89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崇尚清谈。此七人 虽性行不一,却同蔑视礼法,好老庄之学, 常聚集在竹林里纵酒狂欢。
东汉中晚期儒家义利观的新发展
东汉中晚期儒家义利观的新发展作者:桂珍明熊艳来源:《知与行》2022年第01期[摘要]王符《潜夫论·遏利篇》针对东汉中晚期社会上“释廉甘利”的社会现实,提出人们应当以“德义”为终极的追求,“富贵”寓于“德义”之中,反对“无德而富贵”“不义富贵”,过分地追求物质享受。
他还从财富观念和教育理念两个方面,对儒家的义利观作出新的阐释。
在君子的价值追求方面,他主张也当“重义轻利”,以社会责任为先,物质享受为次;在家庭教育方面,给子孙后代教以德义,引导其走上正途,比留下丰厚的家资更重要,故而适时地将钱财利禄施予需要帮助的人,防止盛极而衰,才是长久地保有富贵利禄之道。
[关键词]《潜夫论·遏利》;德义;富贵;天命;义利观[中图分类号]K234;B234.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308(2022)01-0079-08通常认为,儒家重义轻利,故本篇的篇题“遏利”二字,最简单的理解无非是遏止利益。
但是,王符为什么要将利益加以“遏止”呢?这是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同时也是本篇关注的中心问题。
《潜夫论·叙录》指出,《遏利篇》的思想要旨是,“人皆智德,苦为利昏。
行污求荣,戴盆望天。
为仁不富,为富不仁。
将修德行,必慎其原”[1]610。
这即是说,人们的智慧德行往往为财利所蒙蔽,而与个人品质、社会治理密切相关的德行修养之培育,恰恰需要非常审慎地从源头对待义利问题。
毋庸赘言,“此篇论义利关系,劝人重义而轻利,不要贪得无厌地占有财富,故以遏利名篇”[2]23。
我们将从《潜夫论·遏利篇》文本出发,循着王氏的论证理路,探求他是如何在东汉中晚期社会风气陵夷之际,对儒家的义利观作出新的探索的。
一、德行、富贵与天命在传统儒家的观念中,君子当先义而后利,或重义而轻利,最甚者舍生而取义。
在一般层面,至少也能如荀子所主张的“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3]502,较为平等地看待“义”与“利”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古代史政治部分基础知识专题(六)·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选官用人乃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中兴以人为本”,自古有“得人皆昌”、“失贤者亡”之说。
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一)奴隶社会的选官制度—世袭制世袭制主要是依据血缘关系选拔官吏的制度,贵族依据血缘关系世袭爵位。
这是为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而服务的(二)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在中国古代史上,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是复习的重点内容。
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在长期的摸索之中,选拔官员的制度逐渐成熟,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军功授爵制战国时期开始实行。
战国商鞅变法时推行奖励军功,按功授爵,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的措施。
这一制度的实行,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增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
它与战国时期战争频繁的状况相一致,但作为选官制度,还未发展成熟2、察举制两汉时期的主要选官制度。
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汉朝发展了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
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内容。
其中,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这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皇帝征召是由皇帝征召才能之士,由皇帝召见面试合格后授予官职察举制是根据人才的才能和品德,由地方官推选为官的制度西汉汉武帝时期这套选官制度基本成熟,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人才。
各方面突出人才的涌现,是汉武帝时期鼎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东汉时期,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
察举主要是根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
但随着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封建国家的基层行政组织日趋瘫痪,声望影响逐渐被官僚家族所支配,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
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3、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它将世家地主世代为官的特权通过选官制度确定下来,其选官的标准是门第高低。
门阀制度
门阀制度门阀制度,是封建地主阶级特权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中古的门阀制度,整个看来,最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至于士族免徭役,婚姻论门第,“士庶之际,实自天隔”等特征,都是由前者逐渐派生的。
所以门阀制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主要当属于政治制度的范畴,社会制度的成分是次要的。
只有到了隋唐以后,方才逐渐完全转化为社会制度,并最后退出历史舞台。
门阀制度大体萌芽于东汉后期,初步形成于曹魏、西晋,确立、鼎盛于东晋及南北朝前期,而衰落于南北朝后期。
一、兴起1.政治因素自汉武帝以来崇尚儒术,官僚多以经术起家,至东汉时逐渐形成了累世公卿的状况。
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使得世族地主能够凭借家世出身参与政权。
2.经济因素西汉中后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的豪强地主势力。
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豪强地主在东汉王朝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
他们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经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渐成割据,逐渐成为名门大族。
士族地主(又称世族、门阀地主)在东汉开始形成,为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制度的确立提供了阶级、经济基础。
二、繁荣1.原因士族制度的盛行,依赖于统治阶级颁行的各项法令。
法令的出台从制度上维护士族地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特权。
西晋建立后,司马氏为取得世家大地生的支持,对他们继续实行放纵和笼络的政策,从而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
东晋政权是司马氏皇权和以王、庾、桓、谢诸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士族的联合专政,这种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晋末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
东晋的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治达到鼎盛。
2.表现士族在政治上高官厚禄,垄断政权,经济上封锢山泽,占有大片土地和劳动力,文化上崇尚清谈。
刘秀建立东汉王朝的历史背景与原因分析
刘秀建立东汉王朝的历史背景与原因分析在中国历史上,东汉王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
它继承了西汉王朝的遗志,承袭了汉文化,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时代。
而东汉王朝的建立,关键人物便是刘秀。
一、历史背景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发生在公元25年。
当时,西汉王朝已经衰落了近百年,地方势力逐渐强大,中央集权逐渐削弱。
在灾害频繁的情况下,财政困难,士族之间的争斗也越来越激烈。
同时,在野心勃勃的宦官集团控制下,西汉王朝开始了在汉景帝时期的“专权时代”。
宦官掌握了大权,以至于西汉王朝最后破产,天下大乱,留下了一个混乱的局面。
刘秀作为沛县郎吏,曾随军征讨边疆,后来因同事的牺牲,离开了军队,在家中守孝三年。
在此时,正值汉王朝衰落,各地群雄割据的时期。
因为不满当时的局面,刘秀开始勾结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策划起义。
二、原因分析①民心思想的变化在汉朝晚期,较为发达的经济和文化,造成了富贵之家得以成长,而在不如意的时代背景下,富官们中间有挑战皇帝的野心。
而在民众中普遍的是疾苦艰难,贫苦潦倒的处境,东汉成立便是一种民心所向。
民心所向,才能成王立霸,才能至道至德,人民的认同是建立一个政权的基础。
②地域经济的发展在黄河流域北部,煤矿铁山,铸铁冶铜,牛饲马养,长成了繁荣的经济文化中心。
如今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地曾经是当时汉代地理上的中心地带,入关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东汉先前扩展势力的关键。
③刘秀的才干刘秀作为创立东汉王朝的重要人物,他其实并不是一个富贵之家出身。
他依仗自己的才智,在战争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路和战略。
刘秀是一个很有远见卓识的人,他在平定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时表现出了很强的政治智慧。
④群雄的崛起和移民的汇聚在这个时期,汉朝已经逐渐走向衰落,地方割据愈发严重,一些奋起义的民众也开始积极寻找自己的出路。
而且京师洛阳的移民也为这场战争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因此,东汉王朝的崛起是在众多群雄崛起,人民移民汇聚的基础上实现的。
先秦史复习1
先秦史复习1——夏商西周(前21世纪——前771年)【知识框架】【细节关注】①夏朝建立到春秋时期(前2070年——前475年)属于我国奴隶社会,政治上表现为奴隶主贵族专政,经济上表现为奴隶主压迫剥削奴隶劳动。
②井田制的公田与私田,都是国有土地,都不准买卖。
但公田实际上被贵族占有,由平民奴隶共同耕种,收获成果交予贵族;私田的使用权属于村社成员,收获归村社成员。
井田制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井田制的瓦解导致天子无地分封,必然导致分封制的崩溃。
③西周工商食官,手工业商业都由官府垄断经营,根源是生产力低下,只有垄断经营,才能满足奴隶主贵族的需要。
④注意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的区别,分封制侧重于封赏、宗法制侧重于继承、礼乐制规定的是贵族在政治和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中等所要遵从的等级规范,如墓葬规模、歌舞人数、仪仗等级、礼仪布置等等。
⑤分封制和内外服相比,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一定时期内起到积极作用(不能只看到分封制没有实现中央集权)。
要注意分封制对传播周文化、促进民族融合与华夏族形成上的作用。
宗法制是典型的的贵族政治,以血缘关系继承政治权力。
宗法制的评价中要理解“家国同构”。
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通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
夏朝时已册封方国、商朝内外服下也是一种册封,但是都是册封原本就存在的、与王室没有血缘关系的方国,而分封制将自己原本没有领地的亲戚分封为新的诸侯,加强了对地方的联系和控制。
夏商周“册封——内外服——分封制”体现了一定的延续性。
⑥夏商周是君主制,但不是君主专制,也没有实现中央集权(对地方垂直管理),周天子无法直接管控诸侯国内部的事务,所以关于夏商周时期实现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⑦要知道“封建”的古今异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前,封建指的是封邦建国,即分封诸侯,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封建是一种社会形态,即以地主阶级剥削农民、佃农为主要生产关系的社会形态。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在中央表现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在地方表现为中央集团的不断强化。
此间虽偶有反腐,然其总体趋势不变。
1、奴隶社会(1)奴隶制度的基础: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统治基础是奴隶主,而非奴隶)(2)发展过程:夏建立,商发展,西周强盛,春秋瓦解(3)主要体现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禹建夏,死后传位于启,私有制发展→权力上“天下为家(私)”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各种政策的共性,只需记住针对性“性质”、“朝代”即可)内容:分封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册封“井田”)主要封国有鲁、齐、燕、卫、宋、晋受封诸侯服从、纳贡、作战(严守封地地域,烽火救主)基础:井田制影响:固统拓疆统治阶级内部等级秩序(4)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特征:大变革,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根本原因:铁器、牛耕→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生产力发展)→ (生产关系变革)争霸战争(生产力发展引起实力变化)→分封制崩溃(“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途径:变法运动实现(非革命),但是渐变——商鞅变法,商鞅亡,法立2、封建社会(1)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确立封建制度背景:生产力发展→新兴地主壮大(奴隶主贵族+军功+商人)→保住利益结果:百余年各国变法,最终确立封建制度突出表现:秦商鞅变法内容——第一次——民为什伍,行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功受爵,贵族同样;“燔诗书明法令”。
第二次——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开阡陌,废井田,土地私有。
影响——废奴隶主贵族特权;促封建经济发展;加强新兴地主阶级中央集权;商鞅死后,法家思想在秦国仍占统治地位;秦国强盛,统一六国奠基;(2)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目的:巩固统一局面,强化统治主要内容:皇帝(总揽政经军大权,任免百官);中央三公——丞相(辅帝)、御史大夫(监察)、太尉(军事);地方——废分封,行郡县,县下设乡、里法律制度——参照六国律令制订颁布秦律,通行全国,影响后世,体现地主阶级意志核心特征:地方权力集中中央,所有权力集中皇帝一人影响:两千年沿袭;利封建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利祖国疆域奠定和巩固统一,促成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形成;加强统治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东汉的兴衰+小专题通关训练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高三历史小专题通关训练-----东汉的兴衰一、单选题1.汉武帝时期划分十三州部,分设刺史,刺史担有巡视监察官员和豪强之职,并可向朝廷推举秀才;东汉时期,州逐渐变成了凌驾在郡之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刺史甚至拥有行政权和领兵权等大权。
这一转变()A.沉重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B.埋下了军阀割据的严重隐患C.进一步加强了对地方监察D.导致察举选官制度完全失效2.西汉前期,作为地方乡官里吏的乡三老,孝悌、里正和里父老等多“有修行,能帅众为善”,协同有秩、啬夫等乡官征收赋税徭役、教化民众。
西汉中期以后,出现了樊重“赀至巨万,而赈瞻宗族,恩加乡阎推为三老”的现象。
有学者推算,东汉乡官里吏一般由有资产十万钱以上富人担任。
这一变化()A.增强了郡县官员对地方的影响B.体现出察举制度影响力的丧失C.易导致基层与中央政权的离心D.折射出儒学正统地位遭到冲击3.尚书在西汉初年,是九卿少府的属官,“掌通章奏”,“秩六百石”,地位与待遇较低。
东汉建立后,光武帝刘秀正式成立尚书台,将其由事务官变为政务官,承担了原本属于“三公”的许多职能。
这一变化()A.是宦官干政的源头B.改变了中央决策程序C.使尚书成为真宰相D.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4.西汉末年,中央集权逐渐削弱,国力日益衰减,官僚机构日趋腐化。
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三者结成密不可分的整体。
该现象()A.与盐铁专营政策有直接关系B.最终导致西汉政权的瓦解C.促使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可佐证王莽改制成效有限5.东汉前期,士大夫有理想化的情绪,恪守节操,“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
但到东汉末年,拒绝出仕而选择留在田园,接受辟举再解职,或者当朝做官却保持一种对政事的疏离,这些都会给士大夫带来社会声望。
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清议起到激浊扬清作用B.官员选拔标准发生变化C.主流价值观念受到冲击D.社会舆论影响士人地位6.如图是某同学根据东汉中后期政局变化画的一幅示意图,图中AB两处应为()A.与民休息、独尊儒术B.王莽改制、农民起义C.光武中兴、党锢之祸D.外戚专权、宦官得宠7.东汉初年,儒生们普遍认为“汉无圣帝”,自刘邦以后的皇帝没有一个是圣人。
门阀士族的发展及兴衰原因
门阀士族的发展及兴衰原因门阀士族是指在社会上具有特殊地位、由官僚士大夫所组成的政治集团,门阀士族萌生于两汉,形成发展于魏晋,衰弱于南北朝。
后于隋唐时期有过短暂兴起,武则天后一蹶不振,至此消亡。
(1)兴起东汉时期,士人主要通过察举、征辟出仕。
被举、被辟的人成为举荐者的门生、故吏。
大官僚通过与自己的门生、故吏结成集团,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力量。
这样到东汉后期的士大夫中,逐渐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
这些人都是最大的地主,而且世居高位,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因而又是士大夫的领袖。
门阀大族,是指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上具有上述特征的家族。
东汉时期选士首先看族姓阀阅,所以门阀大族的子弟在察举、征辟中能够得以优先。
门阀大族是大地主中长期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阶层。
当政的外戚、宦官都要同他们联结、周旋。
门阀大族在本州、本郡的势力更具有垄断性,实际上统治了这些州郡。
(2)发展汉末社会中的世家大族,魏晋时称为士族,影响很大,名士多出于这个阶层,或者在政治上与这个阶层结合在一起。
曹魏时期。
曹丕在尚未代汉称帝之前,采纳了陈群建议的九品官人之法,即九品中正制。
实行之初,士人品定之权掌握在政府的中正手里,中正采择舆论,按人才优劣评定品第高低,逐渐改变了东汉末年名士品评人伦、操纵选举的局面。
(3)兴盛西晋时虽仍袭用九品中正制,但中正一般只注意被评定者家世的封爵与官位,很少注意真正才能,因此并不能起到选择人才的作用,以致于出现上品无寒族,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反而成为巩固士族力量的工具。
西晋规定高官显爵者各按官品高下占有田地,并在全国范围内以法令形式承认私家依附农民。
虽然法令规定免除国家租税、徭役的户数,但在占有大量田地情况下,高官显爵者必然拥有更多超过法令规定的从事劳动的依附人口。
在占有大量土地和依附人口的基础上,后汉、曹魏以后世代高官而且世袭封爵的家族,在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拥有特殊优越地位,形成门阀士族。
(4)巅峰西晋亡后,在门阀士族的拥戴下,东晋王朝得以建立,但统治阶级内部,存在着北人士族与南人士族、北人士族中的上层与下层、皇室司马氏与侨姓大族、各大族之间、中央与地方(扬州与荆州)等错综复杂的矛盾。
东汉的政治文化特色
东汉的政治文化特色东汉的政治文化特色主要表现为:经学世族兼而成为学术群体和政治集团,儒学对专制政治的巨大影响,也表现为经学与政治的紧密联系。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经学世家的出现。
东汉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和辟除。
当时的豪强地主操纵察举,许多士人为进入官场,往往依附于他们,充当其“门生”;而地方高官通过辟除,与被辟除者形成牢固的从属关系。
这种宗师与门生,举主与故吏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庇护与依附的关系,这种政治群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政治集团,这样,经学与政治紧密联系,学术群体与政治集团的结合体,就成了经学世族,这种政治且称为士大夫政治,其演化过程可表现为:累世经学(文化)——累世公卿(官僚)——门第(资历)。
东汉宦官与士大夫的斗争问题东汉权力高度集中,使得少数人可以挟主专权,在东汉晚期逐渐形成了两大集团的权力争夺斗争,即外戚与宦官的争夺,导致政局混乱。
而当时的太学教育却得以发展,这种黑暗的政治局面,使得太学生们异常反感,于是出现了以品评人物为基本形式的政治批评风气,称为“清议”,太学是为清议的中心。
太学生们试图通过清议来影响现实政治,反对当时的外戚宦官,特别是当权的宦官集团,而太学生们的行为受到黑暗势力,特别是宦官们的敌视,因而大量太学生、士大夫遭到迫害。
而在东汉末年,士大夫中的正直激进分子,结成相对坚致的群体以反抗宦官集团,他们被称为“党人”,政府迫害“党人”而发起的政治运动,当时被称作“党事”,对“党人”的迫害,有禁止其出任官职并限制其活动的形式,时称“党锢”,或者称为“党禁”。
延熹九年,汉桓帝在宦官势力的推动下,下令逮捕“党人”,李膺等200余人被捕,是为党锢之祸,其后几年,又陆续捕杀大量“党人”,党锢之祸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产物,标志着士大夫反对宦官斗争的失败,说明统治阶级的腐朽,已达到不能自救的地步。
东汉解体之因1.东汉建立之初,没有得以解决的豪强地主势力,是东汉解体的隐藏因素,也是重要因素,直接导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局面。
东汉时期累世公卿局面的形成
东汉时期累世公卿局面的形成在宦官、外戚的反复斗争中,官吏士大夫结成的政治集团也逐渐在起作用。
随着大地主经济势力的发展,他们在政治上的地位空前加强。
东汉后期察举征辟任官,渐渐注重门第阀阅,出现了累世公卿的局面。
又由于私人讲经之风盛行,在官府中的大小官吏之间,逐渐发生了一种封建从属倾向,形成了许多官吏集团。
东汉任官制度与门阀大族的出现东汉沿袭西汉,在任官制度上实行察举制、征辟制和任子制。
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从西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 年)起,郡国每年都要向上推举孝廉,除州郡外,三公、九卿或列侯也都有权向皇帝推举人才。
察举的对象,多为公卿或郡县的属吏,或是精通经学的儒生和有德行的处士。
察举是汉代低级官吏或儒生向上攀登的一个重要阶梯。
东汉时,随着政治的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
章帝时,有官员上书“多言郡国贡举率非功次,故守职益懈而吏事寖疏”,要求“士宜以才行为先,不可纯以阀阅”①。
汉章帝也承认:“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既非能显,而当授之政事,甚无谓也。
”②大族出身的官吏们为了把持政权,扩大本家族的利益,“朋党用私,背实趋华”。
“其贡士者,不复依其质干,准其才行,但虚造声誉”③,互相推荐亲属故旧。
顺帝时,河南尹田歆“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田歆不敢“相违”④,只要求保留一个名额,选拔真才实学之士,以报效国家。
人们为了得到察举,做出许多丑恶不堪的行为,以博取名誉。
如许武被举为孝廉,他因两个弟弟还不出名,就“共割财产以为三分,”故意搞分家,“武自取肥田广宅奴婢强者,二弟所得并悉劣少”,让两弟少得财产,以博得“克让”的名声,结果都被举为孝廉。
然后许武又在宗亲面前痛哭流涕,又把他多得的财产,“悉以推二弟,一无所留”,为自己博得了更高的声誉,因此许武的官职做到了长乐少府⑤。
察举制成了豪族或官吏沽名钓誉、安插私人的工具。
征辟制是由二千石以上官吏本人直接辟除一些人到自己官衙中做掾吏。
两汉时,公府与州郡长官除奉令征辟之外,还可自行辟除。
士族
士族本学期讲传统文化,讲到《世说新语》与《祖逖传》的时候,我想到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士族”。
士族是从西汉时期的豪强地主阶层衍生出来的,由于光武帝刘秀是依靠豪强地主的拥护登上帝位的,因此,豪强地主在东汉王朝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
他们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经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渐成割据,逐渐成为名门大族。
从而,豪强地主在东汉的势力大涨,出现了所谓的“累世公卿”家族。
比如在当时所采用的“举孝廉”制。
说实在的,普通的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哪还有时间去同别的人联络感情,或者展现自己的才华呢?所以恐怕大部分的孝廉都是那些衣食无忧的大地主吧。
而到了曹魏时期,曹操实行了“九品中正制”,由政府来品评人才。
这就为后来“士族”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那些“累世公卿”家族获得了品评人才的资格,使得这些家族的子弟可以凭借其门阀势力参与政权,并逐渐形成了以他们为中心的强大势力,并最终形成了士族。
西晋建立后,司马氏为取得世家大地主的支持,对他们继续实行放纵和笼络的政策,从而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
因此,在最初的时候,豪强地主参与政权是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的。
东晋后期到南朝时期士族制度逐渐走向衰落。
根本原因在于士族自身的腐朽,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就可做官,世代控制高级官职。
所以后来的这些士族子弟都是典型的“官二代”。
特殊的社会环境使许多士族不思进取,沉溺于清闲放荡的生活,不屑于政务军务,因此后来的士族子弟外表强悍清高,而内里却无能懦弱,完全成为社会的寄生虫;加之士族为了保持自己的血统和政治地位,实行近亲联姻,不光造成身体素质极差,而且使自己在政治上极端孤立;另外由于士族势力过大,野心膨胀,相互间的倾轧成为导致国家政局严重不稳的隐患。
因而在最后,士族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阻碍,而他们的覆亡也就不可避免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汉时期累世公卿局面的形成
在宦官、外戚的反复斗争中,官吏士大夫结成的政治集团也逐渐在起作用。
随着大地主经济势力的发展,他们在政治上的地位空前加强。
东汉后期察举征辟任官,渐渐注重门第阀阅,出现了累世公卿的局面。
又由于私人讲经之风盛行,在官府中的大小官吏之间,逐渐发生了一种封建从属倾向,形成了许多官吏集团。
东汉任官制度与门阀大族的出现
东汉沿袭西汉,在任官制度上实行察举制、征辟制和任子制。
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从西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 年)起,郡国每年都要向上推举孝廉,除州郡外,三公、九卿或列侯也都有权向皇帝推举人才。
察举的对象,多为公卿或郡县的属吏,或是精通经学的儒生和有德行的处士。
察举是汉代低级官吏或儒生向上攀登的一个重要阶梯。
东汉时,随着政治的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
章帝时,有官员上书“多言郡国贡举率非功次,故守职益懈而吏事寖疏”,要求“士宜以才行为先,不可纯以阀阅”①。
汉章帝也承认:“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既非能显,而当授之政事,甚无谓也。
”②大族出身的官吏们为了把持政权,扩大本家族的利益,“朋党用私,背实趋华”。
“其贡士者,不复依其质干,准其才行,但虚造声誉”③,互相推荐亲属故旧。
顺帝时,河南尹田歆“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田歆不敢“相违”④,只要求保留一个名额,选拔真才实学之士,以报效国家。
人们为了得到察举,做出许多丑恶不堪的行为,以博取名誉。
如许武被举为孝廉,他因两个弟弟还不出名,就“共割财产以为三分,”故意搞分家,“武自取肥田广宅奴婢强者,二弟所得并悉劣少”,让两弟少得财产,以博得“克让”的名声,结果都被举为孝廉。
然后许武又在宗亲面前痛哭流涕,又把他多得的财产,“悉以推二弟,一无所留”,为自己博得了更高的声誉,因此许武的官职做到了长乐少府⑤。
察举制成了豪族或官吏沽名钓誉、安插私人的工具。
征辟制是由二千石以上官吏本人直接辟除一些人到自己官衙中做掾吏。
两汉时,公府与州郡长官除奉令征辟之外,还可自行辟除。
公府与州郡辟除,即为选官与入仕的重要途径,而公卿牧守自行辟除,为发展个人势力开了方便之门;士人为了做官,也投靠依托权门。
所谓“名公钜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所依秉为重”⑥。
这样便发展成为一种私恩的结合。
任子制是专为中上层官吏设置的。
西汉时,“吏二千石(相当于郡太守一级)以上,视事满三年,得任同产若子一人为郎”①。
只有中上层官吏子弟方能凭借父兄的恩荫仕宦。
东汉中叶以后,任子范围扩大。
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 年),令“以公、卿、校尉、尚书子弟一人为郎、舍人”②。
①《后汉书·韦彪传》。
②《后汉书·章帝纪》。
③《后汉书·王符传》引《潜夫论·实贡》。
④《后汉书·种暠传》。
⑤《后汉书·循吏许荆传》。
⑥《东汉会要·选举》下。
①《汉书·哀帝纪》注,应劭引《汉仪注》。
西汉二千石以上官吏任期满一定年限才得任子,而此令并无任期限制;西汉二千石以上官吏才有任子特权,而东汉安帝时,校尉、尚书秩俸虽低于二千石,亦可享受任子的特权。
这一制度主要是照顾大官地主的利益。
这些选拔官吏的制度,使豪族子弟顺利进入官场,使这些家族成为西汉以来世家地主中新的阶层。
他们还利用这些制度,把较小的家族或某些中小地主以“门生”、“故吏”的名义招揽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一个个以某一家族为中心的政治势力。
这样,官吏利用辟召以徇私,又因被辟召者对辟主的感戴,形成两者间的隶属关系,助长了官吏中私人权势的增长。
二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吏常常充当被征辟者的“荐主”,被推荐者则成为荐主的“故吏”。
荐主和故
吏之间,就互相拉拢援引,渐渐地成了一种私恩的结合,形成了特殊关系,掾吏忠于主官,主官也包庇掾吏。
故吏依附于主官,往往要随同主官出征、调转、流徙。
主官死去,故吏要服丧,甚至荐主犯罪,故吏竟声言替死。
凡此种种,都被视为合于名教的气节行为。
当时,荐主同故吏、长官与掾吏之间,形成了一种具有君臣名分的主从关系。
一些累世公卿的门阀大族,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等,“门生、故吏遍于天下”①,成为门阀大族强大的外围政治力量。
经学世家与门阀的形成
私人传经讲学之风,也促进了官吏集团的形成。
自西汉武帝尊崇儒术,特别是元帝以后,经学兴盛,著名儒者世以传经为业。
西汉时,有孔氏、伏氏。
东汉时,也出现了一些累世专攻一经的家族,如桓氏(桓荣)等。
有些大官也以传经相标榜,以提高门第威望。
他们授业范周广泛,上自皇室、京师太学,下至地方州郡,许多官吏都出其门。
受业者以弟子自居,弟子的弟子则为门生。
这样,就在大小官吏上下级关系之上,涂上一层师生色彩。
授业经师同弟子、门生,往往也是荐主与故吏,兼有双重关系。
他们的弟子动辄数百人,甚至数千人。
通过经学入仕,又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
如弘农大族杨宝,于西汉传授欧阳《尚书》,宝子杨震于东汉时官至太尉,震子杨秉亦至太尉,秉子杨赐位至司徒司空,赐子杨彪亦至司空、司徒、太尉,录尚书事,四世均以传“家学”为三公官。
世传孟氏《易》学的汝南袁氏,自袁良以后,至其孙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安子敞及京皆为司空,京子汤为司空、太尉,汤子逢亦至司空,逢弟隗亦至三公、太傅。
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至五人。
这些大族累世为高官,累世传经学,有大批故吏、弟子、门生出于其门。
汝南袁氏,人称“门生故吏遍天下”,成为官吏集团中的首脑人物。
但东汉时期有的大官与门生,很少有实际授业关系。
所谓“有策名于朝,而称门生于富贵之家者,比屋有之。
为之师无以教训,弟子亦不受业。
”这种师生关系,不过“求志属托,规图仕进”而已①。
所谓门阀大族,就是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上具有上述种种特征的家族。
②《后汉书·安帝纪》。
①《后汉书·袁绍传》上。
①徐幹:《中论》卷下《谴交》。
东汉时“选士而论族姓阀阅”②,“以族举德,以位命贤”③,选士首先看族姓阀阅。
两汉地方守相由朝廷任命,而曹掾属吏由守相自置,基本上从本郡士人中选拔。
东汉时,郡国属吏的人数,比西汉成倍增长,郡县属吏数的扩大,为大族控制地方政治大开方便之门。
东汉太守一到任,往往聘请当地名族大姓担任地方显职,并对他们优礼相待,言听计从,甚至完全委政于他们。
汝南太守宗资(南阳人),委政于本郡的范滂;成瑨(弘农人)为南阳太守,委政于本郡的岑晊。
于是社会上竟流传起“汝南‘太守’范孟博(滂),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晊),弘农成瑨但坐啸。
”④的歌谣。
操纵本州本郡政治的门阀大族,实际上统治了这些州郡。
无怪乎当时又出现这样的歌谣:“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
”⑤更多的则是地方官与大族互相利用,结成党援。
郡府县衙宛如一个个小朝廷,属吏与长吏如同君臣。
从东汉起,地方上直接以君臣相称已是很普遍的事。
在朝廷中,尚书令、尚书仆射和尚书基本上由世族或其亲信担任,在可知的三十四位尚书令中,除曹节以中常侍的资格领此职外,均由世族担任。
世族地主对地方政权和中央的有效控制是门阀产生的政治基础。
由于刘秀的提倡,东汉一代的官私教育较之西汉更为发达。
上有太学,下有郡县官学,名师精庐、学童书馆和庄园宗族学堂。
士人子弟,不辞千里,投奔名师宿儒,苦读经书,以求飞黄腾达。
于是从东汉之初,伏湛、桓荣、孔僖、鲁恭等一批以齐、鲁、韩学为业的经学世家,就在朝廷中显露头角,其父子及其门人和再传弟子都能身居显位。
最早由经学世家转化为门阀的士族,基本上都是以传授今文经为业。
以经学起家是门阀形成的重要途径。
东汉
的察举制度是门阀产生的催化剂。
西汉的察举只造成少数世禄之家;东汉的察举却造成了一批门阀世族。
这是因为东汉选士是“论族姓阀阅”,察举权实际上落入名姓大族手中。
东汉后期,世族地主互相吹捧,自我标榜,盛行一时,什么“乡里之号”、“时人之语”、“天下之称”,形成统治阶级的一种“公论”。
“公论”好坏决定了被品评者的前途,于是主持“公论”的高门世族拥有极大的权威,“位成乎私门,名定乎横巷”①。
所谓品评人物,实际上是世家大族按经济与政治的实力,将被品评者划分成不同的等级,依次分享做官的权利。
由于东汉世族地主控制了诏举、岁举等所有仕官之路,所以权力相对地集中到少数世家大族手中,从而产生出统治阶级中的特殊阶层——门阀。
②仲长统:《昌言》。
③王符:《潜夫论·论荣》。
④《后汉书·党锢传》序。
⑤《意林》引《政论》。
①《意林》引《典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