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全国卷II)(Word版 含详细解析)
2018年高考化学全国II卷解析汇报版
![2018年高考化学全国II卷解析汇报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e428dda8956bec0975e3b8.png)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全国II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 .维生素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 .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解析】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是沿用下来的叫法,故A 正确;B.维生素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故B 正确;C.蛋白质含有C 、H 、O 、N 、S 等元素,故C 错误;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脱发等,故D 正确; 【答案】C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N 。
下列说确的是A .1 L 0.1 mol·1L -NH 4Cl 溶液中,4NH +的数量为0.1A NB .2.4 g Mg 与H 2SO 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A NC .标准状况下,2.24 L N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A ND .0.1 mol H 2和0.1 mol I 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A N【解析】A.NH 4+能够发生水解,故NH 4+的数量小于0.1N A ,故A 错误;B. 2.4 g Mg 与H 2SO 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故B 错误;C.标准状况下,2.24LN 2和O 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 ,故混合气体的分子数为0.1N A ;D. H 2 + I 2 2HI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故其分子总数为0.2N A ,故D 正确; 【答案】D9.a 、b 、c 、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 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 与a 同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d>c>b>aB .4种元素中b 的金属性最强C .c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D .d 单质的氧化性比a 单质的氧化性强 【解析】a 、b 、c 、d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 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故a 为O ,d 与a 同族,故d 为S ,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故c 为Al ,则b 为Na 或Mg ; A.原子半径b >c >d >a ,故A 错误;B.4种元素种b 的失电子能力最强,故其金属性最强,故B 正确;C.c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故C 错误;D.O 2的氧化性强于S ,故D 错误;【答案】B10【解析】A.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结论正确,故A 正确;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但钠反应更剧烈,故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活性不同,故B 错误;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楚,利用的是强酸制弱酸,故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故C 错误;D.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含有HCl 能够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故D 错误; 【答案】A11.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24224H SO H C O -混合溶液。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56902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3.png)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Ⅱ)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1.(5分)2023年北京奥运会地"祥云"火炬所用燃料地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地叙述中错误地是( )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C.比丁烷更易液化D.是石油分馏地一种产品2.(5分)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地变色范围如下:甲基橙:3.1~4.4、石蕊:5.0~8.0、酚酞:8.2~10.0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地CH 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正确地是( )3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3.(5分)对于ⅣA族元素,下列叙述中错误地是( )A.SiO2和CO2中,Si和O、C和O之间都是共价键B.Si、C、Ge地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C.SiO2和CO2中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应D.该族元素地主要化合价是+4和+24.(5分)物质地量浓度相同地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地pH=12.则原溶液地物质地量浓度为( )A.0.01 mol•L﹣1B.0.017 mol•L﹣1C.0.05 mol•L﹣1D.0.50 mol•L﹣15.(5分)如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地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几滴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地是( )A .逸出气体地体积,a 电极地小于b 电极地B .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C .a 电极附近呈红色,b 电极附近呈蓝色D .a 电极附近呈蓝色,b 电极附近呈红色6.(5分)(2008•全国理综Ⅱ,11)某元素地一种同位素X 地质量数为A,含N 个中子,它与11H 原子组成H m X 分子.在ag H m X 中所含质子地物质地量是( )A .(A ﹣N +m )mol B .(A ﹣N )mol C .(A ﹣N )mol D .(A ﹣N +m )mol 7.(5分)(NH 4)2SO 4在高温下分解,产物是SO 2、H 2O 、N 2和NH 3.在该反应地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由小到大地产物分子依次是( )A .SO 2、H 2O 、N 2、NH 3B .N 2、SO 2、H 2O 、NH 3C .N 2、SO 2、NH 3、H 2OD .H 2O 、NH 3、SO 2、N 28.(5分)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 2(g )+H 2(g )⇌CO (g )+H 2O (g )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地物质地量见下表物质物质地量实验CO 2H 2CO H 2O甲a mol a mol 0mol 0mol 乙2a mol a mol 0mol0mol丙0mol 0mola mol a mol 丁 a mol 0mol a mol a mol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 (CO )地大小顺序是( )A .乙=丁>丙=甲B .乙>丁>甲>丙C .丁>乙>丙=甲D .丁>丙>乙>甲二、非选择题9.(15分)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地△H表示生成1mol产物地数据).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P和Cl2反应生成PCl3地热化学方程式是: ;(2)PCl5分解成PCl3和Cl2地热化学方程式是: ;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80mol PCl5,反应达平衡时PCl5还剩0.60mol,其分解率α1等于 ;若反应温度由T1升高到T2,平衡时PCl5地分解率为α2,α2 α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工业上制备PCl5通常分两步进行,现将P和Cl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Cl3,然后降温,再和Cl2反应生成PCl5.原因是 ;(4)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 PCl5地△H 3= ,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mol PCl5地△H 4 △H 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PCl5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其化学方程式是: .10.(15分)Q、R、X、Y、Z为前20号元素中地五种,Q地低价氧化物与X单质分子地电子总数相等,R与Q同族,X、Y与Z不同族,Y和Z地离子与Ar原子地电子结构相同且Y地原子序数小于Z.(1)Q地最高价氧化物,其固态属于 晶体,俗名叫 ;(2)R地氢化物分子地空间构型是 ,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它与X形成地化合物可作为一种重要地陶瓷材料,其化学式是 ;(3)X地常见氢化物地空间构型是 ;它地另一氢化物X2H4是一种火箭燃料地成分,其电子式是 ;(4)Q分别与Y、Z形成地共价化合物地化学式是 和 ;Q与Y形成地分子地电子式是 ,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11.(13分)某钠盐溶液可能含有阴离子NO3﹣、CO32﹣、SO32﹣、SO42﹣、Cl﹣、Br﹣、I﹣.为了鉴别这些离子,分别取少量溶液进行以下实验:①所得溶液呈碱性;②加HCl后,生成无色无味地气体.该气体能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③加CCl4,滴加少量氯水,振荡后,CCl4层未变色.④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离,在沉淀中加入足量地盐酸,沉淀不能完全溶解.⑤加HNO3酸化后,再加过量地AgNO3,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1)分析上述5个实验,写出每一实验鉴定离子地结论与理由.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实验⑤ .(2)上述5个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地离子是 .12.(17分)A、B、C、D、E、F、G、H、I、J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以下框图,回答问题:(1)B和C均为有支链地有机化合物,B地结构简式为 ;C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烯烃D,D地结构简式为 .(2)G 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使溴地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G地结构简式 .(3)写出:⑤地化学方程式是 .⑨地化学方程式是 .(4)①地反应类型是 ,④地反应类型是 ,⑦地反应类型是 .(5)与H具有相同官能团地H地同分异构体地结构简式为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Ⅱ)参考解析与试卷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1.(5分)2023年北京奥运会地"祥云"火炬所用燃料地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地叙述中错误地是( )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C.比丁烷更易液化D.是石油分馏地一种产品【考点】I3:烷烃及其命名.【专题】534:有机物地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烷烃分子中有多个碳原子应呈锯齿形,丙烷呈角形;B、丙烷等烷烃在光照地条件下可以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烷烃中碳个数越多沸点越高;D、属于石油分馏地产物,是液化石油气地成分之一.【解答】解:A、烷烃分子中有多个碳原子应呈锯齿形,丙烷呈角形,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故A正确;B、丙烷等烷烃在光照地条件下可以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故B正确;C、烷烃中碳个数越多沸点越高,丙烷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丁烷,故丁烷沸点高,更易液化,故C错误;D、丙烷属于石油分馏地产物,是液化石油气地成分之一,故D正确。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2卷化学(附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2卷化学(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8eaadf3b3567ec112d8a42.png)
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D.氮肥会释放出氨气。
【详解】
A. 雾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是水。霾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固体颗粒。因此雾和霾的
分散剂相同,A 正确;
B. 由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转化为铵盐形成无机颗粒物,因此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B 正确;
C. NH3 作为反应物参加反应转化为铵盐,因此氨气不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C 错误;
(3)图(a)为 S8 的结构,其熔点和沸点要比二氧化硫的熔点和沸点高很多,主要原 因为__________。
(4)气态三氧化硫以单分子形式存在,其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形,其中共价键的类 型有______种;固体三氧化硫中存在如图(b)所示的三聚分子,该分子中 S 原子的杂 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 (5)FeS2 晶体的晶胞如图(c)所示。晶胞边长为 a nm、FeS2 相对式量为 M,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为 NA,其晶体密度的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g·cm−3;晶胞中 Fe2+位于
反应进料气组成、压强及反应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某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随温度的变化 关系如图所示。升高温度时,下列关于积碳反应、消碳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速率(v) 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K 积、K 消均增加
B.v 积减小,v 消增加
C.K 积减小,K 消增加
D.v 消增加的倍数比 v 积增加的倍数大
1.D
参考答案
【解析】
【详解】
A. 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因此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A 正确;
B. 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 正确;
C.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C 正确;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化学全国II卷解析版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化学全国II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50d0e49bed5b9f3f90f1c64.png)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全国II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 .维生素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 .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解析】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是沿用下来的叫法,故A 正确;B.维生素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故B 正确;C.蛋白质含有C 、H 、O 、N 、S 等元素,故C 错误;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脱发等,故D 正确; 【答案】C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N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L 0.1 mol·1L -NH 4Cl 溶液中,4NH +的数量为0.1A NB .2.4 g Mg 与H 2SO 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A NC .标准状况下,2.24 L N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A ND .0.1 mol H 2和0.1 mol I 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A N【解析】A.NH 4+能够发生水解,故NH 4+的数量小于0.1N A ,故A 错误;B. 2.4 g Mg 与H 2SO 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故B 错误;C.标准状况下,2.24LN 2和O 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 ,故混合气体的分子数为0.1N A ;D. H 2 + I 2 2HI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故其分子总数为0.2N A ,故D 正确; 【答案】D9.a 、b 、c 、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 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 与a 同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d>c>b>aB .4种元素中b 的金属性最强C .c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D .d 单质的氧化性比a 单质的氧化性强 【解析】a 、b 、c 、d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 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故a 为O ,d 与a 同族,故d 为S ,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故c 为Al ,则b 为Na 或Mg ; A.原子半径b >c >d >a ,故A 错误;B.4种元素种b 的失电子能力最强,故其金属性最强,故B 正确;C.c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故C 错误;D.O 2的氧化性强于S ,故D 错误;【答案】B10【解析】A.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结论正确,故A 正确;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但钠反应更剧烈,故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活性不同,故B 错误;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楚,利用的是强酸制弱酸,故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故C 错误;D.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含有HCl 能够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故D 错误; 【答案】A11.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24224H SO H C O -混合溶液。
【化学】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Ⅱ卷(含答案)
![【化学】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Ⅱ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642188915f804d2a16c142.png)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10.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11.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B.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C.标准状况下,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12.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
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 2 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4ClO-向负极移动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23CO-+C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 + e −Na13.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配制mol·L−1的NaOH溶液城区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B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 制取并纯化氢气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产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盐酸和KMnO4溶液D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 mL 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三、非选择题:(一)必考题26.(14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一种以闪锌矿(ZnS,含有SiO2和少量FeS、CdS、PbS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相关金属离子[c0(M n+)= 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金属离子Fe3+Fe2+Zn2+Cd2+开始沉淀的pH沉淀完全的pH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全国卷2高考化学及解析(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8年全国卷2高考化学及解析(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f3bc474984868762cbaed582.png)
4 A2017 全国卷二理综--化学一、选择题(每题 6 分,共 42 分)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糖类化合物也称碳水化合物B. 维生素 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 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 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8、阿伏伽德罗常数是 N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L 0.1mol/L NH 4Cl 溶液中,NH +的数目为 0.1NB. 2.4g Mg 与 H 2SO 4 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0.1N AC. 标准状况下,2.24L N 2 和 O 2 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 0.2N AD. 0.1mol H 2 和 0.1mol I 2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 0.2N A9、a 、b 、c 、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 b 原子次外层电子数相同,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 与 a 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d>c>b>aB. 四种元素中 b 的金属性最强C. c 的氧化物水化物是强碱D. d 单质的氧化性比 a 单质的氧化性强 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11、用电解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 H 2SO 4—H 2C 2O 4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待加工铝制工件为阳极B. 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C .阴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Al 3++3e - == Al回答下 问题盐酸为溶剂 化铵为助 溶剂,还需要 加入几 滴硝酸。
加 氯化铵列盐酸、硝酸 滤液 沉淀 A水泥样品 D .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12、改变 0.1mol·L -1 二元弱酸 H 2A 溶液的 PH ,溶液中 H 2A 、HA -、A 2-的物质的量分数 δ(X )c (X)随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 δ( X )C (H 2A + C (HA ‒ ) + C (A2 ‒ ( )A. PH=1.2 时,C (H 2A )=C (HA -)B. lg[K 2(H 2A) ]= - 4.2C .PH=2.7 时,C (HA -)>C(H 2A)=C (A 2-)D . PH=4.2 时,C (HA -)=C (A 2-)=C (H 2A )13、由下列实验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结论A向 2mL 0.1mol·L -1 的 FeCl 3 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振荡,加 1 滴 KSCN 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 KSCN 溶液颜色不变还原性:Fe>Fe 2+B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 满 CO 2 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 瓶内有黑色颗粒生成CO 2 具有氧化性 C加热盛有少量 NH 4HCO 3 固体的试管, 并在试管口防止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 NH 4HCO 3 显碱性D 向 2 只盛有 2mL 相同浓度的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 2 滴相同浓度的 NaCl 和 NaI 溶液一支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只试管中无明显 现象K sp (AgI)<K sp (AgCl)二、非选择题: 26.(14 分)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2018高考全国卷II理综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2]
![2018高考全国卷II理综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2]](https://img.taocdn.com/s3/m/e612ac3d4a7302768f993910.png)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答案与分析】D。
碳酸钠溶于水发生水解而使溶液呈强碱性,能够去除油污,A正确;漂白粉在水中能够发生:Ca(ClO)2+H2O+CO2=CaCO3↓+2HClO,生成的HClO具有消毒、杀菌的能力,B正确;氢氧化铝能够与胃酸(盐酸)反应,从而消除过多的胃酸(盐酸)作用,C正确;碳酸钡能够与胃酸(盐酸)反应生成有毒性的氯化钡,不能用作钡餐,D观点不正确,所以选D。
2.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答案与分析】C。
在空气中形成的雾和霾均以空气为分散剂,A正确;分析图像得知,雾和霾中含有NH4NO3和(NH4)2SO4,B也对;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够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与反应后均没有改变的物质,显然,NH3在整个循环中参与反应并生成了NH4NO3与(NH4)2SO4,C观点错误;过渡使用氮肥容易产生NH3及硝酸盐等,与雾和霾的产生有一定的关联,D观点也是正确的。
3.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答案与分析】D。
CH4与Cl2在光照的条件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系列的氯代甲烷(CH3Cl、CH2Cl2、CHCl3及CCl4等)及HCl;CH3Cl、CH2Cl2、CHCl3及CCl4等均为难溶于水的油状物,而在试管壁上挂油珠!而生成的HCl则易溶于水,而使试管中的气压减小,饱和食盐水进入试管中,因此可以看到如D状况的现象。
2018年高考理科综合·化学(全国Ⅱ卷)含答案
![2018年高考理科综合·化学(全国Ⅱ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41270577232f60ddcca178.png)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化学(全国Ⅱ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 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 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 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8. 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A. 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 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 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 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9. 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D】10. 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 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 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 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11. 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 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B. 100 mL 1 mol·L-1 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C. 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 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12. 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
(完整版)2018年全国高考I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2018年全国高考I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d679cb69eae009591bec62.png)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3Fe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CCl褪色24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10.A N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25 g 3FeCl 水解形成的3Fe(OH)胶体粒子数为0.1A NB .22.4 L (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A NC .92.0 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A ND .1.0mol 4CH 与2Cl 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3CH Cl 分子数为A 1.0N 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 .二氯代物超过两种C .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 .生成1 mol 512C H 至少需要2 mol 2H12.主族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2018高考全国卷II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2018高考全国卷II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9418a15482fb4daa58d4b54.png)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 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 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 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答案】D【解析】分析: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B.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C.氢氧化铝能与酸反应;D.碳酸钡可溶于酸。
详解:A. 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因此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A正确;B. 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正确;C.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C正确;D. 碳酸钡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生成可溶性钡盐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应该用硫酸钡,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平时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并能灵活应用即可,注意碳酸钡与硫酸钡的性质差异。
2. 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 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 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 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A.雾和霾的分散剂均是空气;B.根据示意图分析;C.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化学平衡,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学科%网D.氮肥会释放出氨气。
(完整版)2018年全国卷2高考化学及解析
![(完整版)2018年全国卷2高考化学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84048c168884868662d696.png)
2017全国卷二理综—-化学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42分)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糖类化合物也称碳水化合物 B 。
维生素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 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 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8、阿伏伽德罗常数是N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1L 0.1mol/L NH 4Cl 溶液中,NH 4+的数目为0。
1N A B. 2。
4g Mg 与H 2SO 4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
1N AC. 标准状况下,2。
24L N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
2N AD. 0.1mol H 2和0.1mol I 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
2N A9、a 、b 、c 、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 原子次外层电子数相同,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 与a 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d>c 〉b 〉a B. 四种元素中b 的金属性最强 C 。
c 的氧化物水化物是强碱 D. d 单质的氧化性比a 单质的氧化性强 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D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红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11、用电解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H2SO4—H2C2O4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待加工铝制工件为阳极B. 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C.阴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Al3++3e—== Al 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12、改变0.1mol·L—1二元弱酸H2A溶液的PH,溶液中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δ(X))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PH=1.2时,C(H2A)=C(HA-)B。
lg[K2(H2A) ]= — 4.2C.PH=2。
【化学】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Ⅱ卷(含答案)
![【化学】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Ⅱ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0b3e49e87101f69e319598.png)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10.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11.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B.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C.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12.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
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 2 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4ClO-向负极移动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23CO-+C 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 + e −Na13.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配制0.4000 mol·L−1的NaOH溶液城区4.0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B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 制取并纯化氢气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产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盐酸和KMnO4溶液D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 mL 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三、非选择题:(一)必考题26.(14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一种以闪锌矿(ZnS,含有SiO2和少量FeS、CdS、PbS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相关金属离子[c0(M n+)=0.1 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金属离子 Fe 3+ Fe 2+ Zn 2+ Cd 2+ 开始沉淀的pH 1.5 6.3 6.2 7.4 沉淀完全的pH 2.88.38.29.4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修改版)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d979f249649b6648d7477a.png)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2)理综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10.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 .W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11.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24 g P 4中所含P —P 键数目为4N A B .100 mL 1mol·L −1FeCl 3溶液中所含Fe 3+的数目为0.1N A C .标准状况下,11.2 L 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 D .密闭容器中,2 mol SO 2和1 mol O 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12.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 —CO 2二次电池。
将 NaClO 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 2+4Na 2 Na 2CO 3+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放电时,ClO 4-向负极移动B .充电时释放CO 2,放电时吸收CO 2C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 2 + 4e −2CO 32- + CD .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 + + e −Na13.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26.(14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一种以闪锌矿(ZnS ,含有SiO 2和少量FeS 、CdS 、PbS 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相关金属离子[c 0(M n +)=0.1 mol·L -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范围如下:回答下列问题:⑴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全国卷II理综化学试题与详细解析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全国卷II理综化学试题与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2c3aeb866fb84ae55c8d53.png)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化学)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 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 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 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答案】D【解析】分析: 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B. 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C. 氢氧化铝能与酸反应;D. 碳酸钡可溶于酸。
详解:A.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因此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A正确;B. 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正确;C.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C正确;D. 碳酸钡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生成可溶性钡盐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应该用硫酸钡,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平时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并能灵活应用即可,注意碳酸钡与硫酸钡的性质差异。
2. 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NoJ[OJ•H.O NK-NO I O、 -“机■NO HNOjiLjn『10HQ| sex-■ SOj• ■•(NH<)g 严A. B. C. D.44M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NH 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 A.雾和霾的分散剂均是空气;B.根据示意图分析; C.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化学平衡,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学科D.氮肥会释放出氨气。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卷(全国卷北京卷江苏卷天津卷浙江卷(含答案)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卷(全国卷北京卷江苏卷天津卷浙江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ec01e216fc700aba68fcb2.png)
绝密★启用前2018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终止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学·科网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此题共13个小题,每题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紧密的联系。
以下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以下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假设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那么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以下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量时,会因根系水额外流引发“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增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窗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别离置于培育液中培育,培育进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置(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刻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下图。
2018年高考化学全国二卷答案及解析
![2018年高考化学全国二卷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5b5fd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6.png)
2018年高考化学全国二卷答案及解析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l2(so2)3化学性质实际应用领域a. 和小苏打反应泡沫灭火器灭火b. 铁比铜金属性弱 fe2锈蚀cu铸造印刷电路板c. 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漂白粉漂白织物d. hf与sio2反应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退火标记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烷室温下会与浓盐酸出现替代反应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d.乙酸在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9.以下有关实验的操作方式恰当的就是实验操作a. 酿制稀硫酸先将浓硫酸重新加入烧杯中,后放入蒸馏水b. 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 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c. 淡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清澈cl2 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状态食盐水d. ccl2萃取碘水中的i2 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10.未知异丙苯的结构简式如下,以下观点错误的就是a.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12b.异丙苯的沸点比苯低c.异丙苯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d.异丙苯的和苯为同系物11.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逐渐减小c.振动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zn(oh)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消耗氧气22.4l(标准状况)12.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减小,w、x的直观离子具备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就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小的,学.科.网w与y同族,z 与x构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圆形中性。
以下观点恰当的就是a.简单离子半径:w< xb. w与x构成的化合物溶水后溶液呈圆形碱性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13.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0.1mol ch3cooh溶液中重新加入少量水,溶液中增大b.将ch3coona溶液从20℃升温至30℃,溶液中增大c.向盐酸中重新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d.向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中不变包含必考题和挑选考题两部分。
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791238482fb4daa58d4b3b.png)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7.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10.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AB.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D.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 A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生成1 mol C5H12至少需要2 mol H212.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与Y同族;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13.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 的高效去除。
高考真题Ⅱ卷理综化学部分附答案
![高考真题Ⅱ卷理综化学部分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0a33e78762caaedd33d4e1.png)
高考真题Ⅱ卷理综化学部分附答案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Ⅱ卷理综化学部分(附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10.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11.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B.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C.标准状况下,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12.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
将 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 2 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ClO4-向负极移动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CO32-+C 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 + e Na13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 配制mol·L1的NaOH溶液称取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B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 制取并纯化氢气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产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和KMnO4溶液D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 mL 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26有SiO2和少量FeS、CdS、PbS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相关金属离子[c0(M n+)= 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金属离子 Fe 3+Fe 2+Zn 2+Cd 2+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1)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化学真题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8全国卷Ⅱ-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 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 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 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答案】D【解析】A. 碳酸钠溶液因碳酸根水解显碱性,因此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餐具的油污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A正确;B. 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正确;C.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C正确;D. 碳酸钡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生成可溶性钡盐而使蛋白质变性,而胃液中有盐酸,所以碳酸钡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可用硫酸钡,D错误。
【考点】碳酸盐的水解;漂白粉的用途;氢氧化铝的两性;胃酸的成分;碳酸盐的溶解性。
考点紧靠教材。
[2018全国卷Ⅱ-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 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 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 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答案】C【解析】A.雾的分散质是水,霾的分散质是固体颗粒,雾和霾的分散剂均是空气,A正确;B.依示意图知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B正确;C. 依示意图知NH3是生成硫酸铵、硝酸铵的反应物,不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C错误;D. 氮肥会释放出氨气,而NH3参与形成雾霾中无机颗粒物,故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D正确。
【考点】依题中信息(转化关系示意图)明确雾霾的形成原理是解题的关键;催化剂的概念。
[2018全国卷Ⅱ-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在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Cl和CH3Cl、CH2Cl2、CHCl3、CCl4,其中:氯化氢为气体,极易溶于水,CH3Cl为不溶于水的气体,CH2Cl2、CHCl3、CCl4是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所以液面会上升,但水不会充满试管,答案选D。
【考点】甲烷的取代反应实验与原理;卤代烃的溶解性及状态。
[2018全国卷Ⅱ-10]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 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 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答案】A【解析】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W是N,X是O;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因此Y只能是第三周期,所以Y是Na;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个,Z是Cl。
A. X(O)与其他三种元素(N、Na、Cl)可形成(NO、NO2;Na2O、Na2O2;Cl2O、Cl2O3、Cl2O5等二元化合物) ,A正确; B. Y(Na)与其他三种元素(N、O、Cl)形成的化合物中Na2O2含有离子键与共价键,B错误; C.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N3—、O2—、Na+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而Cl—的电子层结构与它们不相同,C错误。
D. W(Cl)的氧化物(Cl2O、Cl2O3、Cl2O5)对应的水化物(HClO、HClO2、HClO4等) HClO为弱酸,D错误【考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NO2的物理性质(红棕色);原子结构;[2018全国卷Ⅱ-11]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B. 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C. 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 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答案】C【解析】A.由于白磷(P4)是正四面体结构,分子中含有6个P-P键。
因此,常温常压下,124 g P4的物质的量是1mol,所含P—P键数目为6N A,A错误; B. Fe3+在溶液中水解,导致溶液中Fe3+数目减少。
因此,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小于0.1N A,B错误; C. 甲烷和乙烯分子均含有4个氢原子,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0.5mol,其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C正确;D. 反应2SO2+O22SO3是可逆反应,2 mol SO2和1 mol O2不会完全转化为SO3。
因此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2N A,D错误。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白磷的结构;铁盐的水解;甲烷和乙烯的分子结构;气体摩尔体积;可逆反应。
[2018全国卷Ⅱ-12] 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
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Na2CO3+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放电时,ClO4-向负极移动B. 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C.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CO32-+CD. 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e−=Na【答案】D【解析】A. 二次电池放电时是原电池,阴离子ClO4-向负极移动,A正确;B. 二次电池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CO3+C,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B正确;C. 二次电池放电时是原电池,正极是二氧化碳得到电子转化为碳,反应为:3CO2+4e−=2CO32-+C,C正确;D. 二次电池充电时是电解池,正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反应为2CO32-+C-4e−=3CO2,D错误。
答案选D。
【考点】以信息:“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钠、二氧化碳二次电池”为载体,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电荷运动方向等常考书本知识。
[2018全国卷Ⅱ-13]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解析】A. 配制0.4000 mol·L−1的NaOH溶液,所用天平不可用托盘天平,称得的NaOH固体为4.000 g;另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需等其溶液冷却后才可转移到容量瓶中。
A错误; B. 黄色氯化铁溶液遇到浓的维生素C溶液,会被还原成Fe2+,溶液变为浅绿色。
B正确; C.生成的氢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即可,不需KMnO4溶液; D.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3-+H2O2=SO42-+H++H2O,反应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因此无法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错误。
答案选B。
【考点】称量仪量的精确度;Fe3+的氧化性及Fe3+、Fe2+在溶液中的颜色;氢气的制备与除杂;用实验现象明显的实验来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第8~1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11、1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3分)[2018全国卷Ⅱ-26]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一种以闪锌矿(ZnS,含有SiO2和少量FeS、CdS、PbS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相关金属离子[c0(M n+)=0.1 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1)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1的主要成分除SiO2外还有___________;氧化除杂工序中Zn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若不通入氧气,其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
(3)溶液中的Cd2+可用锌粉除去,还原除杂工序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硫酸锌溶液制备单质锌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沉积锌后的电解液可返回_______工序继续使用。
【答案】(1) 2ZnS+3O22ZnO+2SO2(2) PbSO4(3)调节溶液的pH (4)无法除去杂质Fe2+(5) Zn+Cd2+=Zn2++Cd (6) Zn2++2e-=Zn (7)溶浸【解析】(1)由于闪锌矿的主要成分是ZnS,因此焙烧过程(与O2反应)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ZnS+3O22ZnO+2SO2。
(2)硫酸铅不溶于水(题中有暗示:末给出Pb2+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因此滤渣1的主要成分除SiO2外还有PbSO4;要测定铁离子,需要调节溶液的pH,又因为不能引入新杂质,所以需要利用氧化锌调节pH,即氧化除杂工序中ZnO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沉淀亚铁离子的pH较大,所以若不通入氧气把亚铁氧化为三价铁,其后果是无法除去杂质Fe2+。
(3)溶液中的Cd2+可用锌粉除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Cd2+=Zn2++Cd。
(4)电解硫酸锌溶液制备单质锌时,阴极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因此阴极是锌离子放电,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2e-=Zn;阳极是氢氧根放电,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产生氢离子,所以电解后还有硫酸产生,因此沉积锌后的电解液可返回溶浸工序继续使用。
【考点】金属硫化物与氧气反应;离子沉淀与PH的控制;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及将已有知识灵活应用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018全国卷Ⅱ-27]CH4-CO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H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1)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
已知:C(s)+2H2(g)=CH4(g) ΔH=-75 kJ·mol−1C(s)+O2(g)=CO2(g) ΔH=-394 kJ·mol−1C(s)+1/2O2(g)=CO(g) ΔH=-111 kJ·mol−1该催化重整反应的ΔH= kJ·mol−1。
有利于提高CH4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___(填标号)。
A.高温低压B.低温高压C.高温高压D.低温低压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容器中加入2 mol CH4、1 mol CO2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是50%,其平衡常数为_______mol2·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