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各种词类活用总结

1、名词活用为动词

(1)两个名词连用,(名词+名词)若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或动补关系,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籍吏民,封府库。

2)结构助词“所”字之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所+名词)“夜则以兵围所寓舍”3)名词后直接跟一个语气词,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者)“赵王之子孙侯者”(4)状语(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状语+名词)“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5)能愿动词“能”“欲”“可”“当”等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能愿动词+名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6)名词+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7)名词+补语沛公军霸上

(8)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或师焉

(9)名词带宾语籍吏民,封府库

(10)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状语分句,名词活用为动词

权,然后知轻重。

2、一般名词作状语

①表示处所。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草行露宿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失期,法皆斩手巾掩口啼、

③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表对人的态度)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表比喻)其一犬坐于前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孔雀东南飞潭西南而望"

⑥表示时间、动作的连续性卿当日胜贵

⑦表示动作行为的方法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以下待整理

3、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它就活用作名词。如"吾射不亦精乎"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转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

4、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形容词就转化为名词。翻译时要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1)"无鲜肥滋味之享"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转化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2)群贤毕至,少长贤集

(3)将军披坚执锐

5、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不是使动、意动用法,形容词就转化为动词。

(1)天下苦秦久矣:"苦",因带宾语"秦",意为"(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感到苦恼"。(2)素善留侯张良

(3)卒使上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6、意动用法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①名词的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就是主语主观地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动词的特性。邑人奇之,稍稍宾客

..其父

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渔人甚异之"异之"就是"以之为异","认为这事奇怪"。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7、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活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有所改变。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动词和它的宾语在一起,使宾语产生这个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饿"是动词,因后面带宾语"其体肤",就活用为使动,"使体肤经受饥饿"。

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动词。如"凄神寒骨"(《小石潭记》)中的"寒",本是形容词"寒冷",因其后带宾语"骨",意为"使骨寒",成为使动。

③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带宾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汗牛充栋"(《黄生借书说》)中的"汗"本是名词"汗水",因其后带宾语"牛",意为"使牛出汗",成为使动。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

一、判断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

例如:

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

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

例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比如:

1.用“……,……者也”表判断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2.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3.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4.用“……,……”表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的都表判断。有时它们表句中停顿或舒缓语气。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这样的句子,称为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译为: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例如:

(一)“……为……所”

1.“……为……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