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结构与原理相关介绍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一、电梯工作原理电梯是一种垂直运输设备,通过电动机驱动,使电梯的升降运动实现人员或者物品的快速、安全的运输。
电梯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电动机驱动电梯的运行离不开电动机的驱动。
电梯通常采用交流电动机或者直流电动机作为驱动源,通过电源系统提供的电能,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电梯的升降运动。
1.2 控制系统电梯的控制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控制电梯的起停、开关门等动作。
控制系统通常由电梯控制器、按钮、传感器等组成。
当乘客按下电梯内或者外的按钮时,控制系统会根据指令来控制电梯的运行。
1.3 安全系统为了保障乘客的安全,电梯还配备了多重安全系统。
其中包括紧急制动器、限速器、安全钳等。
紧急制动器能够在电梯发生故障时迅速刹车,避免发生意外。
限速器能够监测电梯的运行速度,一旦超过安全范围,会自动切断电梯的电源。
安全钳则能够在电梯超过安全高度时,阻挠电梯继续上升。
1.4 平衡系统电梯还配备了平衡系统,主要用于平衡电梯的重力和负荷。
平衡系统通常由配重和平衡绳组成。
配重通过重力作用,与电梯的载荷相平衡,减小电梯电动机的负荷,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
二、电梯结构图电梯的结构图包括电梯的主要组成部份及其相互关系,下面是一个简化的电梯结构图:2.1 电梯井道电梯井道是电梯的固定运行轨道,通常由钢结构构成。
井道内有电梯轿厢和配重块运行的轨道。
2.2 电梯轿厢电梯轿厢是乘客或者物品运输的空间,通常由钢结构构成。
轿厢内配有按钮、指示灯等设备,用于乘客选择楼层和显示当前楼层。
2.3 电梯门电梯门用于乘客进出电梯轿厢,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
电梯门通常分为外门和内门,外门用于隔离电梯轿厢和楼层空间,内门用于隔离电梯轿厢和电梯井道。
2.4 电梯驱动系统电梯驱动系统由电动机、减速器和传动装置组成。
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和传动装置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电梯的升降运动。
2.5 电梯导轨电梯导轨用于引导电梯轿厢和配重块的运行轨迹,通常由钢材制成。
电梯工作原理
电梯工作原理引言概述:电梯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了便捷快速的垂直交通方式。
然而,电梯的工作原理却是众多人所不了解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梯的工作原理,包括电梯的基本构造、电梯的运行方式、电梯的安全保护系统以及电梯的维护保养。
一、电梯的基本构造1.1 电梯井和轿厢:电梯井是电梯的运行空间,轿厢则是电梯内部供乘客乘坐的空间。
电梯井和轿厢之间通过导轨连接,轿厢可以在导轨上上下运行。
1.2 驱动系统:电梯的驱动系统由电动机、减速器和传动机构组成。
电动机提供动力,通过减速器和传动机构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轿厢的上下运动。
1.3 控制系统:电梯的控制系统包括电梯按钮、控制器和电气元件等。
乘客通过按下按钮选择所需楼层,控制器接收信号后控制电动机实现轿厢的运行。
二、电梯的运行方式2.1 电梯的起升运行:当乘客按下按钮选择楼层后,电梯控制器接收信号,电动机启动并驱动轿厢沿导轨上升或下降,直到到达目标楼层。
2.2 电梯的停靠控制:当电梯到达目标楼层时,控制器会控制电动机停止运行,并使轿厢与楼层平齐,以方便乘客上下电梯。
2.3 电梯的门控制:电梯的门控制系统通过电动机和门系统实现轿厢门的开关。
当电梯到达目标楼层时,门控制系统会自动打开轿厢门,乘客上下电梯后,轿厢门会自动关闭。
三、电梯的安全保护系统3.1 限速器:电梯的限速器是一种安全装置,用于监测电梯的运行速度。
当电梯超过预设的安全速度时,限速器会自动刹车,确保电梯的安全停靠。
3.2 安全钳:安全钳是一种安全装置,用于防止电梯的自由坠落。
当电梯发生异常情况时,安全钳会自动夹紧导轨,阻止电梯的运行。
3.3 紧急通信系统:电梯内部配备有紧急通信系统,乘客可以通过该系统与外界联系,寻求帮助。
四、电梯的维护保养4.1 定期检查:电梯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包括电梯的机械部件、电气系统以及安全装置的功能检测,以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4.2 日常保养:电梯的日常保养包括轨道的清洁、电梯门的润滑以及按钮的维护等,以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和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
电梯的结构与原理
电梯的结构与原理
电梯是一种垂直运输设备,由机房、曳引系统、轿厢和导轨等组成。
其原理是通过电动驱动和钢丝绳以及滑轮的协调运作,实现乘客或物品在垂直方向的运输。
首先,电梯内装有一个电动机,通过电源的供给来驱动电动机运转。
电动机通常采用交流或直流电机,用于提供动力。
其次,曳引系统是电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钢丝绳和滑轮构成。
钢丝绳固定在轿厢底部,然后通过滑轮与电动机相连。
当电动机启动时,钢丝绳会被收回或释放,从而带动轿厢上升或下降。
轿厢是电梯内部供乘客或物品使用的空间。
它是由钢板制成的箱体,其底部与曳引系统相连。
轿厢通过导轨外壳进行垂直运动,保证乘客的安全,并使轿厢能够在顶部和底部停靠。
导轨是电梯运行所需的指导轴,通常固定在建筑物的竖直结构中。
导轨分为导向导轨和滚轮导轨两种形式。
导向导轨位于电梯井道的两侧,用于控制轿厢的运动方向。
滚轮导轨固定在轿厢的四角,以便轿厢能够沿着导向导轨上升和下降。
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还有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如门锁和安全电路等。
门锁用于防止乘客在电梯运行时意外打开门,并确保乘客的安全。
安全电路会监测轿厢运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一旦发生问题,将立即切断电源,以保护乘客的安全。
总之,电梯通过电动机、曳引系统、轿厢和导轨等组成,利用机械原理和电力驱动实现乘客或物品在垂直方向的运输。
同时,电梯还配备了安全措施,以确保乘客的安全。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一、电梯工作原理电梯是一种垂直运输工具,通过电动机驱动,利用钢丝绳和配重块的组合来实现上下运动。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电动机驱动、控制系统和安全装置。
1. 电动机驱动:电梯的运行靠电动机提供动力。
电动机通常采用交流异步电动机或直流电动机。
当电梯需要上升时,电动机启动,通过齿轮减速装置使牵引轮转动,钢丝绳卷绕在牵引轮上,从而带动电梯的升降运动。
2. 控制系统:电梯的控制系统负责控制电梯的运行和停靠。
控制系统通常由电梯主控制器、按钮和传感器组成。
乘客在电梯外部或内部按下相应楼层的按钮,主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根据电梯当前的位置和运行状态,决定电梯的运行方向和停靠楼层。
3. 安全装置:为了保证乘客的安全,电梯还配备了多种安全装置。
其中最重要的是限速器和安全钳。
限速器通过感应电梯的运行速度,一旦超过设定值,就会触发制动装置,阻止电梯继续加速。
安全钳则是在电梯发生意外情况时,通过夹住导轨来阻止电梯的下坠。
二、电梯结构图电梯的结构图包括电梯机房、轿厢、配重块、导轨和门系统等组成部分。
1. 电梯机房:电梯机房通常位于建筑物的顶部或底部,用于安装电梯的主要部件,如电动机、控制系统和安全装置等。
机房内还设有维修通道,方便维修和保养人员进行操作。
2. 轿厢:轿厢是电梯内乘客乘坐的空间,通常由钢板焊接而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轿厢内配有按钮、指示灯和报警装置等设备,方便乘客操作和紧急呼救。
3. 配重块:配重块是用于平衡电梯重量的重物,通常位于轿厢的上方。
配重块通过钢丝绳和牵引轮相连,起到平衡电梯运行时的重力作用,使电梯能够平稳运行。
4. 导轨:导轨是电梯的运行轨道,通常由钢材制成。
导轨的主要作用是引导电梯的上下运动,保证电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门系统:电梯的门系统包括轿厢门和楼层门。
轿厢门用于乘客进出电梯,楼层门用于隔离电梯井道和楼层空间。
门系统配备有开关、传感器和安全装置,以确保乘客的安全。
总结:电梯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动机驱动、控制系统和安全装置的配合实现的。
电梯初级知识点总结图解
电梯初级知识点总结图解一、电梯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 电梯的基本结构电梯主要由电梯舱、悬挂系统、门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电梯舱是乘客和货物的载体,悬挂系统包括导轨、钢丝绳、平衡块等,并负责支撑和运行电梯舱。
门系统包括门轨、门扇等,负责电梯的开启和关闭。
传动系统包括电动机、减速机、导轮等,负责提供动力和传递力量。
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柜、电气元件、传感器等,负责控制电梯的运行和安全。
2. 电梯的工作原理电梯的运行是由电动机驱动,通过传动系统提供力量,使得电梯舱在导轨上上下运动。
控制系统监控电梯的运行状态,通过电气信号和控制指令控制电梯的开闭、停靠等操作。
电梯的安全装置和紧急系统能够在发生故障或紧急情况下及时保护乘客和货物的安全。
二、电梯的安全设施和标准1. 电梯的安全装置电梯的安全装置包括限速器、安全钳、轿厢限位器、门锁检测装置、地震传感器等。
限速器在电梯超速时立即制动,安全钳在电梯发生意外时立即切断电梯的电源,轿厢限位器能够确保电梯在轨道范围内运行,门锁检测装置能够确保电梯门的关闭,地震传感器能够在地震发生时及时停机。
2. 电梯的安全标准电梯的安全标准包括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国际标准主要是由国际电梯协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主要包括EN115、EN81、ISO 9001等。
行业标准由国内电梯行业协会和标准化组织制订,地方标准由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制订。
三、电梯的维护和保养1. 电梯的维护周期电梯的维护周期通常包括日常维护、周期性维护和定期大修。
日常维护是指对电梯日常运行中的小故障和异常进行处理,周期性维护是指根据电梯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定期大修是指根据电梯的使用寿命进行全面维修和更新。
2. 电梯的维护内容电梯的维护内容包括机械部分的润滑、检查和清洁,电气部分的检查和调试,安全装置和紧急系统的测试和维护,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的检查和校准等。
3. 电梯的维保单位和人员电梯的维保单位通常是由电梯生产厂家或专业维保公司提供,维保人员需要有相关的资质和证书,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电梯,保证电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电梯基本原理及结构
电梯基本原理及结构电梯,作为现代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通过垂直运输人员和物品,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
本文将介绍电梯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以便更好地理解电梯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一、电梯的基本原理电梯的基本原理是运用物理学中的力学原理,以及电学中的电机和电控原理。
电梯通过电机的驱动,通过钢丝绳或液压系统使电梯车厢上下运动。
其中,电机起到提升和下降的功能,钢丝绳或液压系统起到承载和支撑的作用。
在电梯内部,还设置了控制系统,通过按钮或触摸屏控制电梯的停靠楼层,并确保乘客的安全。
电梯内还设置了配重系统,平衡电梯的重量变化,使其垂直运动更加平稳。
二、电梯的基本结构1. 电梯机房:电梯机房是电梯的核心部件,内部配置有电机、控制系统以及安全装置。
电梯机房通常位于建筑的顶部或底部,便于维修和保养。
2. 曳引系统:曳引系统是电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电机和钢丝绳构成。
电机带动钢丝绳,使电梯车厢上升或下降。
钢丝绳连接着电梯车厢和配重块,起到承载和平衡的作用。
3. 电梯井道:电梯井道是电梯运行的垂直通道,用于保护电梯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井道内安装有导轨,使电梯车厢顺利运行。
4. 电梯车厢:电梯车厢是乘客乘坐的空间,通常由金属制成,内部装有按钮和指示灯,供乘客选择楼层和显示当前运行状态。
5. 安全系统:电梯的安全系统包括多项安全装置,如限速器、上限开关、下限开关和门锁等。
这些安全装置确保了电梯的稳定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6. 控制系统:电梯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电梯的运行和停靠。
通过按钮或触摸屏,乘客可以选择楼层,并与控制系统进行交互。
控制系统还包括后台程序和监控系统,以确保电梯运行的安全和顺畅。
三、电梯的工作流程电梯的工作流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电梯的启动:乘客通过按钮或触摸屏选择要前往的楼层,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后,告知电机启动。
2. 电梯的运行:电机带动钢丝绳,使电梯车厢沿着井道上升或下降。
3. 电梯的停靠:当电梯到达指定楼层时,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后,减速并停靠在该楼层。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一、电梯工作原理电梯是一种垂直运输工具,通过电动机驱动,利用钢丝绳和导轨系统实现上下运动。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电动机驱动原理电梯的运行依赖于电动机的驱动。
电梯电动机通常采用交流异步电动机,通过电源供电,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电梯的运行。
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将转动的动力传递给电梯的牵引系统,使其上下运动。
1.2 牵引系统原理牵引系统是电梯的核心部件,主要由电动机、减速器、钢丝绳和导轨组成。
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将高速旋转的电动机转速降低,并通过钢丝绳连接到电梯的吊舱上。
当电动机运行时,通过钢丝绳的卷绕和放出,使电梯上升或下降。
1.3 控制系统原理电梯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电梯控制器、按钮和传感器。
通过按钮输入乘客的目的楼层,控制器根据输入信号控制电梯的运行。
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梯的位置、速度和负载等信息,并将其反馈给控制器,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二、电梯结构图电梯的结构图主要包括电梯井道、电梯吊舱和控制系统等部分。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电梯结构图示例:2.1 电梯井道电梯井道是电梯的安装空间,通常由混凝土墙体构成。
井道内设有导轨系统,用于支撑和引导电梯的运行。
井道顶部设有天花板,底部设有地板,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2.2 电梯吊舱电梯吊舱是乘客乘坐的空间,通常由钢板和玻璃构成。
吊舱内设有按钮、指示灯和安全装置等设备,以方便乘客操作和提供安全保障。
吊舱底部设有悬挂装置,用于连接钢丝绳和吊舱。
2.3 导轨系统导轨系统是电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导轨和导轨支架构成。
导轨用于引导电梯的上下运动,导轨支架用于支撑导轨。
导轨系统通常安装在电梯井道内的墙壁上,以确保电梯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2.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电梯的核心部分,主要由电梯控制器、按钮和传感器等设备组成。
控制器负责接收和处理乘客输入的指令,控制电梯的运行。
按钮用于乘客选择目的楼层,传感器用于监测电梯的状态和环境,以确保电梯的安全性。
电梯结构与原理相关介绍
电梯对建筑物的一般要求
机房(面积、高度、曳引机和控制柜布 局、电源、地面承载要求、吊钩、承重 梁、绳孔处理、消防设施、避雷) 井道(垂直度单层5mm,总高度10mm, 井道尺寸偏差) 底坑
曳引式电梯优点
1、安全可靠 2、提升高度大
3、结构紧凑
4、可以使用高转速电动机
曳引传动关系
包角对曳引力的影响
电梯的曳引条件
根据国标GB7588—2003的规定:电梯 在下面两种工作状态下应保证曳引绳在曳 引轮绳槽上不出现打滑现象: 1、空载电梯在最高停站处处于上升制动状 态(或下降起动状态)。 2、装有125%额定载荷的电梯,在最低停 站处处于下降制动状态(或上升起动状 态)。
钢丝绳通过曳引轮 一端连接轿厢,一端连 接对重装置,轿厢与对 重装置的重力使曳引钢 丝绳压紧在曳引轮的绳 槽内。电动机转动时, 由于曳引轮绳槽与曳引 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 带动钢丝绳使轿厢和对 重作相对运动,轿厢在 井道中沿导轨上下运行。
曳引传动关系
曳引绳和曳引轮之 间的摩擦力称为曳 引力T 。
T
操纵和控制
曳引电动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 装置、电动机调速装置等
操作箱、召唤箱、控制柜、平层装 置、限位装置、位置显示装置等
安全保 护系统
保证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机械保护系统和电气保护系统组成
电梯主要参数
额定载重量(kg):
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内最大载 荷 额定速度(m/s): 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运行速度
电气控制系统
电 梯 八 大 系 统
曳引系统 电力拖动系统 导向系统 门系统
轿厢系统
安全保护系统
重量平衡系统
电梯八大系统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引言概述:电梯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梯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图,以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梯的运行机制。
正文内容:一、电梯的工作原理1.1 电梯驱动系统- 电梯的驱动系统主要由电动机、减速器和传动机构组成。
- 电动机通过电力驱动,将动力传递给减速器。
- 减速器通过减速作用,将电动机的高速旋转转换为电梯所需的低速运动。
1.2 电梯控制系统- 电梯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器、按钮和传感器组成。
- 乘客通过按钮选择所需楼层,控制器根据按钮信号控制电梯的运行。
- 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梯的位置和乘客的进出情况,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1.3 电梯安全系统- 电梯安全系统包括紧急制动装置、过载保护装置和安全门等。
- 紧急制动装置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住手电梯的运动。
- 过载保护装置能够检测电梯的载荷情况,当超过额定载荷时,会触发保护装置住手电梯的运行。
- 安全门能够保护乘客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电梯的结构图2.1 电梯井道- 电梯井道是电梯运行的垂直通道,通常由钢结构构成。
- 井道内部设有导轨,电梯通过导轨垂直运行。
2.2 电梯轿厢- 电梯轿厢是乘客乘坐的部份,通常由钢板制成。
- 轿厢内部设有按钮、指示灯和报警器等设备,以方便乘客操作和提供安全保障。
2.3 电梯门- 电梯门分为轿厢门和层门两部份。
- 轿厢门用于乘客进出轿厢,层门用于隔离电梯井道和楼层空间。
2.4 电梯驱动装置- 电梯驱动装置主要由电动机和减速器组成。
- 电动机提供动力,减速器将电动机的高速旋转转换为电梯所需的低速运动。
2.5 电梯控制装置- 电梯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按钮和传感器等设备。
- 控制器根据按钮信号控制电梯的运行,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梯的位置和乘客的进出情况。
总结:综上所述,电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的协调配合,实现电梯的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电梯结构与原理
电梯结构与原理一、引言电梯是现代化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它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
电梯的结构和原理是什么呢?本文将从电梯的结构、控制系统、驱动系统以及安全保护系统等四个方面详细介绍电梯的原理。
二、电梯结构1. 电梯门电梯门包括外门和内门两部分。
内门是由轨道、滑动门扇和导向装置组成,而外门则是由框架、玻璃和铰链等部件组成。
在开关门时,内门先打开,然后外门才会打开。
2. 电梯轿厢轿厢是乘客乘坐的空间,它由钢板焊接而成。
轿厢底部设有导向装置和支撑装置,使得轿厢能够沿着导轨运行。
同时,在轿厢顶部还设置有配重块,以平衡乘客和货物的重量。
3. 导轨导轨分为上导轨和下导轨两种。
上导轨用于支撑和引导轿厢运行时所需的摩擦力,并且还能够承受轿厢的垂直重量。
下导轨则用于支撑和引导配重块。
4. 驱动系统驱动系统主要由电机、减速器和传动装置组成。
电机提供动力,减速器将电机的高速旋转转换为轿厢和配重块所需的低速旋转,传动装置则将电机的输出转矩传递到牵引绳上。
5. 牵引绳牵引绳是连接轿厢和配重块的钢丝绳,它们通过滑轮组来实现运行。
在运行过程中,牵引绳会不断地卷绕在滑轮上并产生摩擦力,从而使得轿厢和配重块能够平稳地运行。
三、控制系统1. 电梯控制柜电梯控制柜是整个电梯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包括主控板、调度板、门机板等多个子板。
主控板负责整个系统的数据处理和信号调度,调度板则负责调度各个楼层之间的乘客和货物运输。
2. 限位开关限位开关是一种安全保护装置,它可以检测轿厢和配重块在运行过程中的位置,并且能够在达到极限位置时自动停止电梯的运行。
3. 电气安全装置电气安全装置主要包括断路器、熔断器、接触器等部件。
它们能够保证电梯在运行时不会出现电路故障,从而保证了乘客和货物的安全。
四、驱动系统1. 交流电机交流电机是驱动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电机,它能够提供高效率和高性能的动力输出。
同时,由于交流电机具有较高的转矩和转速范围,因此它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载荷和工作条件。
电梯结构及原理
电梯结构及原理电梯,作为一种现代城市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是人们选择电梯的重要原因之一。
电梯的结构和原理决定了它的工作方式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电梯的结构和原理。
一、电梯结构电梯的常见结构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悬挂系统:悬挂系统是电梯的核心部分,它直接负责承载和运送乘客或物品。
悬挂系统主要包括电梯绳、导向轮和悬挂装置。
电梯绳是连接电梯舱和驱动机构的部分,通常由多根高强度钢绳组成。
导向轮用于引导电梯绳的运动,使其保持在规定的路径上。
悬挂装置则用于连接电梯绳和电梯舱,确保它们的稳定和安全。
2.电梯舱:电梯舱是乘客或物品的运输空间,也是乘客感知电梯运动的主要部分。
电梯舱通常由金属结构和门系统组成,金属结构提供了舱体的整体刚性和稳定性,门系统则用于进出电梯舱。
电梯舱的尺寸和装饰也是电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3.驱动和控制系统:驱动和控制系统是电梯的动力来源和运行管理中枢。
驱动系统主要包括电动机和减速机,电动机通过驱动减速机的转动来产生动力,进而带动电梯绳运动。
控制系统则负责监测和控制电梯的运行,包括选择合适的运行模式、处理乘客请求以及安全保护等功能。
二、电梯的原理电梯的工作原理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当电梯启动时,电动机提供的扭矩作用于减速机,使电梯绳开始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当物体受到一个外力时,它将产生加速度。
因此,电梯舱和乘客也会受到加速度的作用,产生向上或向下的运动。
为了保证乘客的安全和舒适,电梯还配备了一系列安全装置。
例如,限速器会监测电梯的速度,一旦超过安全范围,限速器将自动刹车,以减小事故风险。
同时,电梯内还设置了缓冲装置,用于减轻电梯到达楼层时的冲击,保护乘客免受意外伤害。
另外,电梯控制系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按钮或感应器接收乘客的指令,并按照一定的调度算法来安排电梯的运行。
控制系统还包括监控装置,用于监测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速度、位置等,并及时采取对应的控制措施。
电梯结构及原理
电梯结构及原理
电梯结构分为以下几部分:
1. 电梯轿厢:负责载客或载货的部分,通常由金属材料构成,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2. 导轨系统:用于支撑和引导轿厢的垂直运动,通常由钢制轨道和导向装置组成。
3. 驱动系统:为电梯提供动力,以实现垂直运动。
常见的驱动系统包括电动机、减速器、传动装置等。
4. 安全系统:用于确保乘客和货物的安全,包括轿厢门、层门、安全传感器、断电制动器等。
5. 控制系统:用于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控制电梯的启停、楼层选择等操作。
通常包括电梯控制器、按钮面板等。
电梯的工作原理如下:
1. 电梯的运行是通过电动机驱动牵引系统,使轿厢沿导轨上下移动。
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和传动装置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使轿厢上升或下降。
2. 电梯的楼层选择是通过控制系统实现的。
乘客可以在轿厢内的按钮面板或者楼层的按钮面板上选择要前往的楼层,控制系统根据乘客的选择进行相应的楼层控制。
3. 电梯的安全系统起到保护乘客和货物安全的作用。
轿厢门和层门能够防止乘客掉落或者不慎走入电梯井道,安全传感器能够检测到轿厢是否有异常情况,断电制动器能够在停电或紧急情况下使电梯停止运行。
4. 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控制系统会根据传感器和电梯控制器
的信号,调整电动机的转速和方向,以实现顺畅的运行和精确的楼层选择。
以上是电梯结构及原理的基本概述,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电梯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电梯的结构与运行原理
电梯的结构与运行原理电梯是一种垂直运载设备,用于在建筑物内或者其他类似场所中,运送人员或者货物在不同楼层之间进行垂直交通。
它的结构和运行原理涉及到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和建筑工程等多个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梯的结构和运行原理。
一、电梯的结构1.电梯井:电梯井位于建筑物内部,是电梯轿厢和电梯设备安装的区域。
它通常由混凝土或钢结构建造而成,用于保护和支撑电梯设备。
2.电梯轿厢:电梯轿厢是电梯内部乘客或者货物的运载部分,通常由钢材制成。
它的尺寸大小根据电梯的使用需求而定,一般分为不同等级的轿厢以适应不同的负载要求。
3.电梯门:电梯门通常分为车门和层门。
车门在电梯井和轿厢之间,用于乘客或货物的进出;层门位于楼层,用于保护电梯井口,避免人员误入。
4.导轨系统:导轨系统是电梯运行的基础,用于引导电梯轿厢的运动。
导轨通常由钢材制成,安装在电梯井壁上,轿厢通过导轨上的轮轨进行上下运动。
5.驱动系统:驱动系统是电梯的动力源,用于提供电梯运行所需的动能。
常见的驱动系统有液压驱动和电动驱动两种。
6.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电梯的运行。
它通常由电气设备和计算机组成,可实现电梯的起停、运行速度的控制以及安全保护等功能。
二、电梯的运行原理1.电梯的起停控制:电梯的起停控制是通过控制系统实现的。
当乘客选择其中一楼层时,控制系统会启动电梯,电梯轿厢运行到相应楼层并停下。
2.电梯的运行速度控制:电梯的运行速度控制由驱动系统实现。
液压驱动的电梯通过电液泵的控制来调整液压缸的压力,从而调整电梯的升降速度;电动驱动的电梯通过调整电动机的转速来调整电梯的升降速度。
3.电梯的安全保护:电梯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安全保护措施。
比如,电梯中设置有防止超载的保护装置,当电梯超载时,保护装置会阻止电梯上行;电梯还设置有限位开关,用于检测电梯轿厢的位置,一旦超出限定范围就会停止电梯的运行。
4.电梯的能源消耗优化:为了提高电梯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一些电梯还设置了能量回收系统。
电梯构造及工作原理
电梯构造及工作原理电梯是现代城市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它不仅方便人们的出行,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的交通状况。
那么,电梯是如何构造和工作的呢?本文将从一些基本概念入手,详细介绍电梯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一、电梯的构造电梯的构造主要包括电梯井、轿厢、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等几个关键部件。
1. 电梯井电梯井是用于安装和运行电梯的垂直空间。
它由混凝土或钢结构建成,通常位于建筑物的中心或侧边。
在电梯井内,还设有防坠安全装置,以确保人们的乘坐安全。
2. 轿厢轿厢是电梯中乘客乘坐的空间,它一般由钢板焊接而成,具有承载乘客和承受重力的功能。
在轿厢的内部,通常设有按钮、指示灯等操作装置,以供乘客选择楼层和了解电梯状态。
3. 驱动系统驱动系统是电梯中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将轿厢上升或下降。
常见的驱动系统有液压驱动系统和电动机驱动系统。
液压驱动系统通过液压油驱动液压缸来实现轿厢的运动,而电动机驱动系统则通过电动机带动轿厢的升降。
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电梯中的大脑,它负责监控电梯的运行状态,并根据乘客的指令和楼层的需求来控制电梯的运动。
控制系统通常由电动机控制器、操作面板和电气元件等组成。
二、电梯的工作原理电梯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控制系统通过驱动系统来控制轿厢的运动,以实现乘客的乘坐需求。
具体来说,电梯的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初始状态当电梯处于空闲状态时,轿厢通常位于底部或顶部楼层,等待乘客进入。
此时,控制系统监测电梯的楼层位置和方向。
2. 乘客进入当乘客在楼层按下电梯按钮时,控制系统会根据乘客所在的楼层和所需楼层来判断最佳的空闲电梯,并发送指令给该电梯。
3. 开门和关门接收到控制系统的指令后,电梯会打开轿厢门,让乘客进入。
一旦乘客进入并按下所需楼层的按钮,轿厢门会自动关闭。
4. 运行状态当轿厢门关闭后,驱动系统根据电梯所在的楼层和乘客所需楼层的方向,控制轿厢上升或下降。
在运行过程中,控制系统会根据其他乘客的需求和楼层的情况,进行临时停靠或直达。
电梯结构及原理
电梯结构及原理电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它可以快速、安全地将人们从一层楼送到另一层楼。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会接触到电梯。
然而,你是否了解电梯的结构和原理呢?本文将对电梯的结构和原理进行详细介绍,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电梯。
一、电梯的结构电梯的结构一般包括电梯轿厢、配重装置、导轨、钢丝绳、电机驱动装置以及控制系统等主要组成部分。
1. 电梯轿厢:电梯轿厢是乘坐电梯的部分,它一般由钢板、钢化玻璃等材料制成。
在轿厢内部,还设置有按键、显示屏等操作和信息展示设备。
2. 配重装置:配重装置用于平衡电梯的重量,使电梯能够平稳地运行。
它一般由重物和杠杆组成,通过调整重物的位置来平衡电梯轿厢的重量。
3. 导轨:导轨是电梯轿厢和电梯井壁之间的导向装置。
它一般由钢材制成,通常是直线形状。
导轨的作用是使电梯轿厢在垂直方向上运动时保持稳定,防止其晃动或脱离轨道。
4. 钢丝绳:钢丝绳是连接电梯轿厢和电机的关键部件,它承受着电梯的重量和运动力。
钢丝绳一般由多股钢丝组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够有效地承受重载,并保证电梯的安全性。
5. 电机驱动装置:电机驱动装置是电梯的动力来源,它通过控制电机的运转来带动钢丝绳升降电梯轿厢。
电机驱动装置通常由电机、减速器和制动器等部件组成,能够提供足够的动力和控制能力。
6.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电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控制电梯的运行和停止。
控制系统一般包括按键、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通过接收乘客的指令和监测电梯的状态来实现电梯的运转控制。
二、电梯的工作原理电梯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电机、配重和控制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
当乘客按下楼层按钮时,控制系统会接收到信号,并将信号传达给电机驱动装置。
电机开始运转,产生足够的动力来带动钢丝绳上升或下降。
与此同时,配重装置会根据电梯轿厢的移动情况,自动调整重物的位置,以平衡电梯的重量。
导轨的作用是保持电梯轿厢的稳定运行。
当电梯轿厢上升或下降时,导轨起到导向功能,使电梯轿厢沿着垂直方向运动,防止晃动或脱离轨道。
电梯的知识点总结初中
电梯的知识点总结初中1. 电梯的基本原理电梯是一种利用电动机和钢丝绳来进行垂直运输的设备。
它利用电动机提供动力,通过升降机(或者螺旋桨)来实现上下运动。
电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重力和电动机的力量来提供运行的动力和控制。
2. 电梯的结构分析电梯主要由电动机、电梯井道、轿厢、门、门限、对重、导轨等组成。
电动机提供动力,轿厢和对重通过钢丝绳来连接,门限用来控制门的开合,导轨用来保证轿厢和对重的运动轨迹。
二、电梯的工作原理1. 电梯的上升原理当电梯上升时,电动机提供动力,使得轿厢和对重同时向上运动,通过配合好的钢丝绳和滚轮系统来保证运动的顺畅和安全。
2. 电梯的下降原理电梯下降时,电动机也提供动力,使得轿厢和对重同时向下运动,同样通过配合好的钢丝绳和滚轮系统来保证运动的顺畅和安全。
3. 电梯的控制原理电梯的运行主要通过控制系统来实现,控制系统包括了电动机的启停控制、轿厢和对重的限位控制、门的开合控制、超速保护、载荷平衡等方面。
三、电梯的安全保障1. 超速保护当电梯超速时,超速保护系统会立即切断电动机的电源,同时通过制动器来停止电梯的运动,以保障乘客和设备的安全。
2. 限位保护电梯的轿厢和对重都设有限位开关,当轿厢和对重达到规定的限位位置时,限位开关会自动切断电动机的电源,以防止电梯超出规定范围。
3. 门的开合保护电梯的门限系统会确保在轿厢没有完全停稳之前不允许门的开启,以及在门关闭时确保门的完全关闭,以保证乘客的安全。
4. 电梯的故障保护一旦电梯发生故障,如电动机损坏或者钢丝绳断裂等情况,电梯的故障保护系统会自动切断电源,并通过紧急制动器来保护乘客和设备的安全。
四、电梯的日常维护与保养1. 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梯设备,包括电动机、钢丝绳、滚轮系统、门限系统、控制系统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对电梯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以及对轿厢内的装饰和设备进行整体的维护和保养。
3. 对电梯的安全保护系统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一、电梯工作原理电梯是一种用于垂直或近乎垂直运输人员和货物的交通工具。
其工作原理主要涉及电动机、控制系统和安全装置。
1. 电动机:电梯的电动机通常采用交流感应电动机或直流电动机。
电动机通过驱动轮组带动电梯的运行。
2. 控制系统:电梯的控制系统主要由电梯控制器、按钮和传感器组成。
当乘客在楼层按下按钮时,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会判断乘客的需求,并指挥电动机启动或停止。
3. 安全装置:为了保证乘客的安全,电梯还配备了多种安全装置,如限速器、安全钳和缓冲器。
限速器能够监测电梯的运行速度,一旦超过安全范围,会自动刹车。
安全钳则能够防止电梯的自由下坠。
缓冲器则用于减轻电梯到达楼层时的冲击力。
二、电梯结构图电梯的结构图包括电梯井道、轿厢、驱动系统和门系统。
1. 电梯井道:电梯井道是电梯的运行通道,通常由混凝土或钢结构构成。
井道内安装有导轨,轿厢通过导轨在井道内上下运行。
2. 轿厢:轿厢是电梯内乘客乘坐的空间,通常由钢板制成。
轿厢内装有按钮、指示灯和紧急通话装置等设备,方便乘客使用和紧急情况下的联系。
3. 驱动系统:驱动系统是电梯的动力来源,主要由电动机、减速器和驱动轮组成。
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驱动轮带动电梯的运行。
4. 门系统:电梯的门系统包括轿厢门和层门。
轿厢门用于乘客进出轿厢,层门用于隔离井道和楼层。
门系统通常由门机、导轨和开关等组成,确保乘客的安全和电梯的正常运行。
总结:电梯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动机、控制系统和安全装置的协调运行。
电梯结构图包括电梯井道、轿厢、驱动系统和门系统,各部分相互配合,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和乘客的舒适乘坐体验。
电梯作为现代城市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人们出行效率和舒适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1、乘客电梯(K):客梯
2、载货电梯(H):货梯
电 3、客货两用电梯(L)
梯 4、病床电梯(B)
用 5、住宅电梯(Z)
途 6、杂物电梯(W)
分 7、船用电梯(C)
类
8、观光电梯(G) 9、汽车电梯(Q)
10、其它电梯:冷库、防爆、矿
1976年,日本富士达公司开发了速度为 10m/s的直流无齿轮曳引电梯。
精品课件
电梯历史与发展
1889年,奥的斯公司制成第一台直流电 动机驱动的升降机。
1892年,乔治·H·韦勒设计出带有活动扶 手的扶梯。
1899年,第一台梯阶式扶梯试制成功。 1900年,交流感应电动机问世,并用于
电梯驱动 1903年,奥的斯公司采用曳引驱动方式
井
精品课件
电梯运行速度分类
1、低速梯:v≤1m/s,10层以下建筑物 2、快速梯: 1m/s<v<2m/s,10层以
上 3、高速梯: 2m/s≤v<3m/s,16层以
上 4、超高速梯: v≥3m/s,超高层建筑物
精品课件
电梯拖动方式分类
1、直流电梯(Z) 2、交流电梯(J):交流双速、交流调
电梯主要参数
额定载重量(kg): 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内最大载 荷
额定速度(m/s): 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运行速度
精品课件
电梯参数
电梯用途:客梯、货梯、病床梯等 轿厢尺寸(mm):宽×深×高 门的型式:中分门、旁开门、栅栏门、
双折门,对于旁开有左开门和右开门 拖动方式:交流、直流、VVVF等 控制方式:手动控制、按钮控制、信号
电梯
原理
结构
精品课件
林栽广
电梯历史与发展
公元前1100年,周朝出现了提水用的辘 轳,是一种卷筒式卷扬机。
公元前236年,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制 成的卷筒式卷扬机。
1765年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人类 用机械动力完成繁重的体力活动。
1835年,英国出现了蒸汽机驱动的升降 机。
1845年,英国人汤姆逊制成了世界上第 一台液压升降机。
电梯的性能要求
1、安全性:首要指标,绝对保证
2、可靠性:反映电梯技术的先进程度,用发生 故障的几率来反映
3、平层准确度:轿厢地坎上平面与层门地坎上 平面之间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
电梯类型
交流双速电梯 交流、直流快速电梯 交流、直流高速电梯
电梯额定速度v/(m/s)
≤0.63 ≤1.0 1.0~2.0 >2.0
精品课件
电梯技术发展方向
超高速电梯 电梯智能群控系统 蓝牙技术应用 电梯发展更加环保、绿色 电梯产业将网络化、信息化
精品课件
电梯的定义
国家标准GB/T7024—2008《电梯、自 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规定的电梯 定义为: 电梯,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 备。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 垂直或倾斜角小于15º的刚性导轨之间。 轿厢尺寸与结构型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 卸货物。
精品课件
电梯其它分类
一、有无机房 1、有机房 2、无机房 二、曳引机结构型式 1、有齿轮 2、无齿轮
精品课件
有机房
Controller Machine
Cables
电梯结构简图
无机房
Machine Controller
背包架式
Flat belts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电梯型号编制方法
例如:TKJ1000/1.6—BLW: 交流调速乘客电梯,额定载重量1000kg, 额定速度1.6m/s,微机精品并课件联控制。
间 轿厢部分――轿厢、轿厢门、安全钳装置、
平层装置、导靴、开门机、轿内操纵箱、
指层灯、报警装置。
精品课件
电气控制系统
电
电力拖动系统
梯
门系统
八
大
轿厢系统
系
统
精品课件
曳引系统 导向系统
安全保护系统 重量平衡系统
电梯八大系统
电梯
轿厢系统
机械部分
重量平衡系统
导向系统
曳引系统
门系统
电气部分
电力拖动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
安全保护系统
精品课件
电梯功能上的八大系统
系统
功能
主要构件与装置
曳引 输出、传递动力,驱动电梯运 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反
系统
行
绳轮等
导向 系统
限制轿厢、对重的活动
轿厢(对重)导轨、导轨架、导靴 等
门系统 进出口,关门运行,到站开门 轿门、层门、开关门系统及门附属 零部件
轿厢
运送乘客或货物
轿厢架、轿厢体
速、变频调速 3、液压电梯(Y) 4、齿轮齿条电梯(施工升降机) 5、螺旋式电梯 6、直线电机驱动电梯
精品课件
电梯操控方式分类
1、手柄控制(S) 2、按钮控制(A) 3、信号控制(XH) 4、集选控制(JX) 5、并联控制(BL) 6、梯群控制(QK):群控电梯 7、微机控制(W)
代替卷筒驱动。
精品课件
我国电梯历史与发展
三个阶段: 1900—1949年,对进口电梯的销售、安
装、维保阶段,拥有约1100台电梯。 1950—1979年,独立开发研制、自行生
产阶段,生产安装约1万台电梯。 1980年至今,成立三资企业,电梯行业
快速发展阶段,现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梯 使用市场和电梯生产国。
精品课件
电 梯 整 体 结 构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机房部分――电源开关、控制柜、曳引机、
电
导向轮、限速器。 井道部分――导轨、导轨支架、对重、缓
梯 冲器、限速器张紧装置、补偿链、随行
四 电缆、底坑、井道照明。
大
层站部分--层门(厅门)、呼梯装置 (召唤盒)、门锁装置、层站开关门装
空 置、层楼显示装置。
平层准确度/mm
≤±15 ≤ ±30 ≤ ±15 ≤ ±15
精品课件
电梯历史与发展
1852年,美国人伊莱沙·格雷夫斯·奥的 斯先生发明安全客运升降机。
精品课件
电梯历史与发展
奥的斯公司在1892年发明按钮操纵; 1915年制造出微调节自动平层电梯; 1924年安装了第一台信号控制系统; 1928年开发并安装了集选控制电梯; 1946年在电梯上使用群控方式。
重量平 衡系统
电力拖 动系统
电气控 制系统
安全保 护系统
平衡轿厢重量,补偿钢丝绳重 对重装置和重量补偿装置 量
提供动力,速度控制
曳引电动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 装置、电动机调速装置等
操纵和控制
操作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唤箱、控制柜、平层装 置、限位装置、位置显示装置等
保证安全,防止事故发精品生课件 机械保护系统和电气保护系统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