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正式版

合集下载

煤层气开发——第7章 煤层气集输

煤层气开发——第7章  煤层气集输

第二节 煤层气的矿场集输
(1)枝状管网 枝状管网形同树枝状,它有一条贯穿于气田的主干线将分布在干线 两侧气井的煤层气通过支线纳入干线,由干线输至集气总站或加气站。 该集气管网适于长条状煤层气田,煤层气田即采用这种管网布局。 (2)环状集气管网 环状集气管网是将集气干线布置成环状,承接沿线集气站的来气。 在环网上适当的位置引出管线至集气总站。这种集气流程调度气量方便, 气压稳定,局部发生事故时影响面小。一般用于构造面积较大的气田。 (3)放射状集气管网 放射状集气管网适用于井位相对集中的气田。按集中程度将若干口 气井划为一组,每组中设置一个集气站,各井煤层气通过来气管线纳入 集气站。该管网布局便于煤层气和污水的集中处理,也可减少操作人员。
图7-2 V型流量计节流装置示意图
第三节 煤层气的矿场集输工艺
3) 单层产量计量 许多煤层气井有多个产气层位,为了改善生产管理,不仅要测 量每口井的产气量、产水量和井口压力,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应该 计量每一产层的产气量和产水量。单层产气量计量的方法之一是, 当气井所有产层的产气量达到比较稳定时,用桥塞堵住下一个产层, 当产量再次达到稳定值时,两者之差即为该产层的产量。这种方法 适用于评价井或观察井,一般不适用于大规模开发的气田。 美国研究了根据产出气或产出水的成分的变化来估算不同产层 产量的方法。在黑勇士盆地的试验表明,根据产出气成分的变化来 估算产层产气量是不成功的,但根据产出水的化学成分的变化,测 算产层的产量有一定的可行性。
第三节 煤层气的矿场集输工艺
一、计量
为了改善气井管理,需要对每口井的产气量、产水量、压力、温 度进行计量。对于多层位的产气井,还应对每一产层的产量进行估测。 1)水计量系统 常用的水计量方法有3种:正排量流量计、涡轮流量计和计量桶。 正排量水流量计容易被细小的煤粒、砂、粘土堵塞,造成计量误差。 涡轮流量计通常安装在泵的出口处,其计量精度高于正排量流量计, 但在间隙流、气水两相流及水中有杂质的情况下,易受损坏,或产生 较大的计量误差。正排量流量计和涡轮流量计的计量精度随入口压力 的提高而增加。在美国的黑勇士盆地,最常用的水计量方法是一种标 定容器,也称计量桶。这种容器的容积一般为18.925dm3(5加仑),用 于井口收集产出水,并记录容器装满水所需的时间,由此换算成每日 产水的桶数。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是指将开采的煤层气通过管道集中运输到煤层气加工站或利用站的工程,在工程建设中,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设计和施工,保证安全、高效、可靠以及环境友好。

本文将介绍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重点包括以下内容:一、工程选址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选址应考虑以下因素:煤层气井网格化布局、煤层气水平井的长度和间隔、原煤层的地下地质条件、沉降预测、足够的土地面积、环境保护等。

二、材料选用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中,管道、阀门和配件等材料选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并应考虑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等特点。

对煤层气加工站和利用站环境对管道材料的腐蚀性,应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

三、管道设计管道的内径、壁厚等参数应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设计。

为保证煤层气的安全运输,应在管道设计时考虑以下因素:1.能够承受正常工作压力和最高压力;2.能够承受地面或水面上的机械荷载、电线电缆、管网迁改等外部力作用;3.减小泄漏的可能性;4.满足防静电、防火等安全要求。

四、防腐保温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中,管道应进行防腐保温处理,以避免管道减寿和泄漏。

防腐层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防腐层的设计厚度应考虑外部环境条件、管道压力等因素。

同时,应进行保温处理,以降低管道输送时的阻力。

五、安全措施为确保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的安全运行,应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如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现场安全培训、实施安全监测等。

此外,也应采购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安全阀、防爆设备等。

六、环境保护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的施工和运行期间会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环境和降低影响,如选址和工程适应性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和应急预案等。

以上是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

作为一项新兴的能源产业,煤层气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但对技术要求也较高。

在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的建设中,应注重技术创新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保证工程的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煤层气集输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煤层气集输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煤层气集输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煤层气集输设计规范》课题编制组二零一零年六月二十九日项目主管部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项目承担单位及主要参加人员承担单位: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参加人:目录一任务来源 (1)二制定的必要性 (1)(一)制定目的 (1)(二)制定意义 (2)三标准制定过程 (2)(一)制定原则和依据 (2)(二)主要内容 (2)(三)征求意见单位 (3)(四)各阶段工作过程 (3)四标准修订意见汇总和采纳情况 (4)(一)广泛征求意见汇总和采纳情况 (4)五重要内容的解释和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 (4)六关于标准实施的建议 (5)一任务来源《煤层气集输设计规范》行业标准制定项目是国家安监总局委托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研究项目,列入了国家安监总局煤炭专业2008年工作计划。

本标准由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承担。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二制定的必要性目前,煤层气行业已经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开发阶段,当前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设计均为各设计单位参照石油天然气集输设计规范,各单位自行设计,急需行业设计标准来规范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设计,为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设计提供依据,促进煤层气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为此,国家安监总局组织制定煤层气集输设计规范。

(一)制定目的制定《煤层气集输设计规范》的目的,一是建立健全煤层气行业标准体系,为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设计提供依据;二是统一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要求,提高设计水平,降低工程投资,提高系统安全性;三是为煤层气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方便生产运行、管理及维护;(二)制定意义制定《煤层气集输设计规范》的意义,一是将成为建立健全煤层气行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是将成为保证安全,降低工程投资的有力措施;三是将成为保证安全生产、方便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基础;四是适应煤层气行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将加快与国际煤层气行业标准工作接轨。

三标准制定过程(一)制定原则和依据本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现行的天然气集输方面的标准,结合煤层气集输的工程实际编制。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详细版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005(管理制度范本系列)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详细版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编辑: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详细版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技术等。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75-98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15543 油气田液化石油气GB/T 50183 石油天然气防火规范SYL 04-83 天然气流量的标准孔板计量方法SY/T 0076-2003 天然气脱水设计规范SY/T 0089-2006 油气厂、站、库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Y/T 0515-1997 油气分离器规范JJF 1059—1999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增压站compressor stations在矿场或输气管道上,用压缩机等对煤层气增压的站。

mttXX煤层气集输设计规范

mttXX煤层气集输设计规范

mtt-XX煤层气集输设计规范篇一:煤层气集输问题与对策煤层气集输问题与对策/阿山摘要:煤层气属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的集输不同于常规天然气,从管材的选型到管网布置,从井场采气到气站集气输送,水分和煤粉是影响输送的主要不利因素,对管路气体中固相及液相杂质的分离是提高输送效率的主要途径。

主题词:煤层气管网管材井场工艺集输站工艺管道积液概述:煤层气俗名“瓦斯”,它是一种混合气体,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占瓦斯体积的90%左右(沁水盆地煤层气甲烷含量达97%以上),此外瓦斯中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氮气、乙烷及微量的其他气体。

常规天然气主要以游离气存在于砂岩为主要储集层的孔隙或裂隙中,而煤层气主要90%以上是以吸附状态附着于煤基质颗粒表面上,只有少量的煤层气以游离态储存在煤岩的割理、裂隙和孔隙中,或者溶解在煤层的水中。

采出的煤层气中,一般含有饱和的水蒸气和杂质,水汽和杂质是煤层气中有害无益的组分,对输送产生较大的影响,严重时会堵塞管道和阀门而影响供气,现场常采用加热、节流、分离、脱水等工艺对煤层气进行处理,以保证安全平稳地输送合格的煤层气,因而对集输系统的探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管网布置集输管线分为采气管线和集气管线,集气管线又分为集气支线和集气干线。

采气管线是气井到集气站的管线,一般直径较小(一般为73~114mm沁水盆地也有使用108及159管线),集气支线是集气站到集气站或集气站到集气干线的管线,一般直径较大(159~325mm),集气干线是将各集气站或集气支线的来气集中输送到集配气总站或加气站的管线,一般直径很大(一般为219~457mm,,沁水盆地也有508、559管线),集输管网流程如下:目前煤层气的集气管网一般有枝状管网、环状管网和放射状管网三种类型。

实际的集气管网常常是两种或三种的组合。

图2集气管网的形式取决于井位和产气量和井口压力。

二、集输管材的选取目前集输管网常用的管材有金属管道和PE管道(聚乙烯管)。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煤层气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其产量不断地在加添,而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规范的订立与落实,对于保证煤层气安全高效地输送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

本文重要从煤层气的开采、工程勘察、地质条件、设备选型、工程建设、设计、管理等方面提出技术规范,以此来规范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

一、煤层气开采技术规范1.煤层气井口材料的选用对于井口钢管的选择应当遵从肯定的原则,选用优质的钢管,充足其腐蚀抗磨性能等要求,以此来保证钢管的安全牢靠性。

2.煤层气井底开采技术规范为了保障煤层气井底的安全,井下采纳装备双管采气技术,采纳高质量的钢管作为构建双管采气的重要材料。

安装双管采气阀门、措施定期地清洗井下阀门和水淋等管道,计划定期地进行检测和维护和修理井下设备。

3.煤层气取样技术规范对于煤层气的取样和检测,应当使用规范的取样方式,取样器应当能够保证其残留无气,从而保证取样的精准性和牢靠性。

二、工程勘察技术规范1.勘察范围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勘察的范围应当是适当的,包括钻孔地层采样、深度垂直高程掌控、设备选型、工艺流程等。

2.勘查周期勘查的周期应当是适当的,这包括了钻孔的范围和深度的选择、钻孔设备的选择等。

三、设备选型技术规范1.设备材质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中,设备的选材应当符合其在生产过程中应有的安全和耐用性要求,应当采纳高质量、高强度、高韧性的优质钢材。

2.设备类型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设备的类型应当与生产所需要的工艺流程相符合,应当选用节省能源的低消耗、高效率的设备,以此来降低能源成本。

四、工程建设技术规范1.地面设施的安装地面设施的安装应当遵从安全、环保、高效、经济的原则,应当合理布局、严格掌控设施用地及保证设施的平稳运行。

应当考虑灰气及其配套设施及管道建设,充分利用场地空间。

2.设备调试设备调试应当遵从全面、科学、严谨和规范的原则,包括清洗、调整并修整设备,避开工艺流程中显现问题,以此来保证设备的高效运转。

五、设计技术规范1.设计标准设计工作应当依照现行的国家规范、标准,尤其是有关环保、安全、健康等方面的规定进行设计,以此来实现可持续进展的目标。

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正式样本

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3777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示范文本)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正式样本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目的范围为了规范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煤层气地面开采系统中涉及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的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煤层气集输安全规程》(AQ1082)《煤层气地面开采防火防爆安全规程》(AQ1081)《煤层气开采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13)《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试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6号)3 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3.1 设计必备条件3.1.1 安全设施设计必须由具有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

3.1.2 安全设施设计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并尽可能采用先进适用的—1—工艺、技术和可靠的设备、设施。

3.2 井位布置3.2.1 煤层气井不得布置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地带。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范本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范本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层气地面开采的安全管理,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煤层气地面开采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包括煤层气井的钻井、完井、压裂、提取、排放等作业。

第三条本规程的目标是为了确保煤层气地面开采过程安全,规范作业行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事故风险,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四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作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煤层气地面开采的安全管理体系,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明确安全职责和权限,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考核。

第五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作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监控,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

第六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作业单位应当做好事故应急预案和演练工作,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立即启动应急救援工作。

第二章作业管理第七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作业单位应当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明确作业区域、作业时间、作业流程和作业人员的职责。

第八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作业单位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煤层气地面开采的基本知识、作业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九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作业单位应当对作业现场进行细致的检查和监控,确保煤层气泄漏、火灾和爆炸等事故的预防和控制。

第十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作业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设备维护和检修制度,确保作业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第十一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作业单位应当制定完善的现场管理制度,包括作业区域的划定、人员进出的管理、交通指引和安全警示标识等。

第三章安全保障第十二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作业单位应当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煤层气开采过程的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作业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防护装备,包括煤层气检测仪器、灭火器材和应急疏散设施等。

第十四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作业单位应当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五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作业单位应当配备专业的安全监测人员,定期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中国石油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设计指导意见

中国石油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设计指导意见
编制单位: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起草人:汤 林 杨莉娜 巴玺立 苗新康 班兴安 胡玉涛 王红霞 王予新 梅友贵 张维智 杜立辉 朱景义 卢朝辉 刘晓东 许 茜 郭 简 王 明 聂 华 李剑钊


1 总 则 ................................................................. 1 2 术 语 ................................................................ 1 3 基本规定 .............................................................. 2 4 建设规模 .............................................................. 3 5 总体布局 .............................................................. 3 6 集输工程 .............................................................. 4
集气站之间,以及集气站至处理厂间的输气管道。 2.7 集气站 Gas gathering stations
对煤层气进行收集、分离、增压、计量、输出等功能作业的站场。
1
2.8 煤层气集输 coal bed methane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将从煤层采出的煤层气汇集、分离、增压、处理、计量和输送的全过程。
平整的管道。 2.12 火炬 flare

煤层气管道输送安全技术规范解读

煤层气管道输送安全技术规范解读

煤层气管道输送安全技术措施
04
管道防爆和防泄漏措施
防爆措施: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保持管道及设备接地良好,定期检查管道及设备防爆性能。 防泄漏措施:加强管道及设备密封性能检测,定期进行压力试验,及时发现并处理泄漏点。 安全监控:安装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管道及设备运行状态,及时预警并处理异常情况。 应急处理: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应急设备和人员,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
隐患排查工作应当有专人负 责,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发现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应当及时处理,并 做好记录和上报工作。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管 道设备的安全运行。
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应当有 明确的检查内容和标准。
煤层气管道输送安全事故预防和处 理
06
事故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管道腐蚀:采用耐腐蚀材料,定期检测管道腐蚀情况 管道泄漏:加强管道密封性,定期检查管道连接处 管道破裂:采用高强度材料,加强管道抗压性能 自然灾害:建立预警系统,提前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
意识
事故责任追究和整改措施
事故责任追究:根据事故等级和性质,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整改措施:针对事故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落实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 预防措施:加强煤层气管道输送安全技术规范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煤层气管道输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事故应急预案和处理程序
应急预案:制 定应急预案, 包括应急组织、 救援队伍、资 源调配、通信
保障等
事故处理程序: 明确事故报告、 现场保护、人 员疏散、抢险 救援、医疗救
治等程序
事故原因分析: 对事故原因进 行调查和分析, 找出事故原因

第六章 煤层气集输

第六章 煤层气集输

第六章煤层气集输第一节煤层气的矿产集输工艺自地层中采出的煤层气中,一般有饱和的水蒸气和机械杂质,水汽和机械杂质是煤层气中有害无益的组分。

煤层气中水汽和机械杂质的存在,减小了输气管道对其它有效组分的输送,降低了煤层气的热值。

当输气管道压力和环境温度变化时,可能引起水汽从煤层气中析出,形成液态水、冰或甲烷水合物,这些物质的存在会增加输气压降,减小输气管线的通过能力,严重时还会堵塞阀门和管线,影响平稳供气。

因此,现场常采用加热、节流、分离、脱水等工艺对煤层气进行处理,以保证安全平稳地输送合格的煤层气。

一、采气流程把从气井采出的含液固体杂质的一定压力煤层气变成适合矿场输送的合格煤层气的各种设备组合,称为采气流程。

采气流程是对采气全过程各工艺环节间关系及管路特点的总说明。

用图例符号表示采气全过程的图称为采气流程图。

煤层气井的采气流程分为单井常温采气流程和多井常温采气流程。

崔凯华,郑洪涛.煤层气开采[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在单井上安装一套包括调压、分离、计量和保温设备的流程,称为单井采气流程。

其工艺过程为:井里边出来的煤层气经阀减压后,进入加热炉,通过加热后再由节流阀进入分离器,在分离器中除去液体和固体杂质后,从集气管线输出。

分离出的液体固体从分离器下部排放到污水罐中。

把几口井的采气流程集中在气田适当部位进行集中采气和管理的流程,称为多井常温采气流程,一般把具有这样流程的站称为集气站。

各单井由采气管线和集气站连接。

集气站的流程和单井采气流程的格式是一致的。

流程的工艺过程一般依次包括加热、节流、分离、脱水、计量等几个部分。

其中加热部分是为了预防在节流降压过程中气体温度过低形成水合物,也可注入抑制剂来防止水合物的生成。

若气体压力较低,节流后不会形成水合物,集气站的流程就可简化为:节流-分离-脱水-计量,然后输出。

二、煤层气的矿产集输把气井采出的煤层气经过加热、降压(或加压降温)、分离、增压、脱水、计量后,集中起来输送到输气干线或脱硫、脱水厂的过程,称为煤层气的矿场集输。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概述随着我国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煤层气这种清洁能源正在逐步成为重要的能源来源。

为了更有效率地开发和利用煤层气,需要对其进行集输。

地面集输工程是指将煤层气井口的原煤层气进行收集、储运处理、封闭储存等操作,最终输送到燃气用户终端的过程。

本文将就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进行介绍。

技术规范工程设计气体采集系统1.采气区域确立开发煤层气就要确定采气区域。

采气区域只有在开采经济合理,气氛平稳等条件满足下方可确定。

2.采气井确定一定量的煤层气需要通过采气设施收集。

采气井的确定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例如地质条件、地下水文地质条件、井口位置等。

3.气体收集系统组成在确定采气井之后,需要确定气体收集系统,从而将气体输送到气体处理设施。

气体收集系统通常由管道、仪表及控制系统等组成。

煤层气处理装置1.煤层气处理装置应采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进行建设。

2.根据地质条件和煤层气的特性,选择适宜的煤层气处理技术和工艺。

3.煤层气处理装置应具备操作简便、运行安全可靠等特点。

工程施工1.周边环境保护在施工现场周边要设置“绿化带”,并进行复绿工作。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2.施工条件保障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且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工程验收1.安全评估对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进行安全评估,确保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以及工程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2.质量检测对煤层气处理系统的经济效益、环境保护、能耗标准、安全标准、质量等方面进行专项检测。

总结根据以上规范和要求,可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煤层气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遵循其他法律法规的要求,以保证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的运行安全、经济性、环保性、社会效益最大化。

煤层气集输安全规程

煤层气集输安全规程

煤层气集输安全规程标准号:AQ 1082-2010替代标准号:发布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日期:2010-09-06技术说明书编码:2011-05-01时效状态:实施日期:CAS No:现行煤层气集输安全规程前言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煤层气地面集输安全生产工作,为煤层气地面集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提高煤层气地面集输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煤层气地面集输安全生产。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明寿、郭本广、张政和、傅小康、李鸿飞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采气管线、集气管线、集气站、中心处理站等煤层气田集输系统的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地面钻采方式开发的、未受煤炭采动影响区域所产的煤层气地面集输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183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350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 号2002 年11 月 1 日起施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7 号2004 年1 月13 日起施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2006年3月1日起施行)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煤层气Coalbed methane本标准所称煤层气是指与煤炭共伴生、赋存于煤层及围岩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气体。

3.2采气管线Gas flow lines从煤层气井场出站截断阀到集气站进站截断阀之间的管线。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标准版本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3216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标准版本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技术等。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75-98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15543 油气田液化石油气GB/T 50183 石油天然气防火规范SYL 04-83 天然气流量的标准孔板计量方法SY/T 0076-2003 天然气脱水设计规范SY/T 0089-2006 油气厂、站、库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Y/T 0515-1997 油气分离器规范JJF 1059—1999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增压站compressor stations在矿场或输气管道上,用压缩机等对煤层气增压的站。

3.2 清管设施pigging systems为提高管道输送效率而设置的清除管内凝聚物和沉积物的全套设备,其中包括清管器、清管器收发筒、清管器指示器。

4 技术要求煤层气集输流程应根据煤层气田开发设计、煤层气的物性、产品品种、产品质量及外输条件等要求,结合自然环境条件等具体情况,采用可靠的先进工艺技术,全面考虑煤层气收集、处理、增压、储运等工艺。

5 煤层气收集、处理及储运5.1 煤层气计量5.1.1 一般要求5.1.1.1 煤层气集输中水按质量计量,以t表示;气按标准体积(20℃、101325Pa)计量,以Nm3表示。

煤层气田地面集输技术的标准化设计-油气储运

煤层气田地面集输技术的标准化设计-油气储运

1网络出版时间:2016-9-30 10:48:53 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13.1093.TE.20160930.1048.002.html 煤层气田地面集输技术的标准化设计孙冲1 黄坤1 刘佳伟2 殷升阳2 朱其勇31.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2.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油气生产支持中心;3.中石油管道联合有限公司西部塔里木输油气分公司文章编号:1000-8241(2016)××-××××-6.5摘要:结合我国煤层气田已有的地面集输技术经验,在井场、采集气管网、站场、设备等方面提出“标准化设计”的概念。

井场的标准化设计包括工艺流程及平面布置;采气管网根据已有经验提出“井间串接与阀组串接结合”组合进站方式;集气站与处理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建,并采用恒温露点控制工艺脱水,该工艺较传统的三甘醇脱水工艺更加节省投资。

煤层气田地面集输技术的标准化设计,能够加快煤层气田地面集输工程的建设步伐,降低集输能耗,提高地面建设水平,节省投资。

(图5,表3,参14)关键词:煤层气田;井场;管网;站场;标准化;撬装化中图分类号:TE86 文献标识码:A doi : 10.6047/j.issn.1000-8241.2016.××.×××Standardized design of CBM surface gathering technologySUN Chong 1, HUANG Kun 1, LIU Jiawei 2, YIN Shengyang 2, ZHN Qiyong 31. School of Oil & Natural Gas Engineering,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2. Production Support Center, SINOPECNorth China E&P Company; 3. West Tarim Oil and Gas Branch of PetroChina Pipeline Co. Ltd.Abstract: Based on the existing application experience of surface gathering technologies in domestic coalbed methane (CBM) fields, the concept of standardized design was proposed from the aspects of well site, gas gathering pipeline network, station and equipment. The standardized design of well site includes technological process and layout.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experience of gas gathering pipeline network, a combined incoming pattern of “well-to-well concatenation and valve block concatenation” is put forward. Gas gathering station and processing plant can be built jointly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s. Thermostatic dew point control technology can be used for dehydration, and it saves more capital investment than traditional TEG dehydration technology. The standardized design of surface gathering technologies in CBM field can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pace of CBM surface gathering system,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mprove the surfac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save the investment. (5 Figures, 3 Tables, 14 References)Key words: CBM field, well site, pipeline network, station, standardization, skid-mounted煤层气作为非常规能源,在能源市场中占重要地位。

2021新版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

2021新版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2021新版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2021新版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技术等。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25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75-9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15543油气田液化石油气GB/T50183石油天然气防火规范SYL04-83天然气流量的标准孔板计量方法SY/T0076-2003天然气脱水设计规范SY/T0089-2006油气厂、站、库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Y/T0515-1997油气分离器规范JJF1059—1999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增压站compressorstations在矿场或输气管道上,用压缩机等对煤层气增压的站。

3.2清管设施piggingsystems为提高管道输送效率而设置的清除管内凝聚物和沉积物的全套设备,其中包括清管器、清管器收发筒、清管器指示器。

4技术要求煤层气集输流程应根据煤层气田开发设计、煤层气的物性、产品品种、产品质量及外输条件等要求,结合自然环境条件等具体情况,采用可靠的先进工艺技术,全面考虑煤层气收集、处理、增压、储运等工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正式版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正式版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技术等。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75-98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15543 油气田液化石油气GB/T 50183 石油天然气防火规范SYL 04-83 天然气流量的标准孔板计量方法SY/T 0076-2003 天然气脱水设计规范SY/T 0089-2006 油气厂、站、库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Y/T 0515-1997 油气分离器规范JJF 1059—1999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增压站compressor stations在矿场或输气管道上,用压缩机等对煤层气增压的站。

3.2 清管设施pigging systems为提高管道输送效率而设置的清除管内凝聚物和沉积物的全套设备,其中包括清管器、清管器收发筒、清管器指示器。

4 技术要求煤层气集输流程应根据煤层气田开发设计、煤层气的物性、产品品种、产品质量及外输条件等要求,结合自然环境条件等具体情况,采用可靠的先进工艺技术,全面考虑煤层气收集、处理、增压、储运等工艺。

5 煤层气收集、处理及储运5.1 煤层气计量5.1.1 一般要求5.1.1.1 煤层气集输中水按质量计量,以t表示;气按标准体积(20℃、101325Pa)计量,以Nm3表示。

5.1.1.2 煤层气计量点应该按下列要求设置:a)应结合煤层气集输流程和总体布局,按照适当集中、方便管理、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布置;b)煤层气产量设置井口计量、出站计量或分区块计量。

5.1.2 煤层气计量可分为三级:一级计量指煤层气田外输干气的交接计量;二级计量指煤层气田内部干线的生产计量;三级计量指煤层气田内部单井的生产计量。

5.1.3 煤层气计量的综合误差(计量系统精度)应根据计量级别确定,一级计量应在±1.5%以内,二级计量应在±5%以内,三级计量应在±10%以内。

5.1.4 煤层气计量仪表应按下列要求配套:一级计量:选用超声波流量计、标准孔板差压流量计、涡轮流量计,统一按标方计算,仪表精度应不低于1级;二级计量:选用标准孔板差压流量计、智能旋进漩涡流量计,统一按标方计算,仪表精度应不低于1.5级;三级计量,可采用旋进漩涡流量计或其他气体流量计,统一按标方计算,仪表精度应不低于2级。

5.1.5 标准孔板差压流量计,节流装置的安装应符合SYL 04-83的规定。

5.2 气液分离5.2.1 气液分离宜采用重力分离器。

选择原则如下:a)液量较少,要求液休在分离器内的停留时间较短时,宜选用立式重力分离器。

b)液量较多,要求液体在分离器内的停留时间较长时,宜选用卧式重力分离器。

5.2.2 重力分离器的设计、制造应符合SY/T 0515的有关规定。

5.2.3 距集气站较远的气井管线在低洼处加凝液缸等放水装置。

5.2.4 分离器排出的污水应密闭收集,集中处理,并应符合SY/T 0089的规定。

5.3 煤层气脱水5.3.1 煤层气脱水宜采用三甘醇吸收法脱水工艺。

5.3.2 煤层气脱水应符合SY/T 0076的规定。

5.4 煤层气增压5.4.1 煤层气处理厂增压宜采用电动机或燃气机驱动往复式压缩机组。

5.4.2 压缩机组宜选用橇装形式。

5.4.3 往复式压缩机组宜根据工艺要求选型配置,多台机组并联时,宜设有备用机组。

5.4.4 进入压缩机的煤层气必须设置过滤器清除机械杂质,必要时还应设置分离器清除凝液。

分离器应设液位高限报警及超高限停机装置。

5.4.5 煤层气集气站、增压站的压缩机宜露天布置或半露天布置。

应根据压缩机机型、外形尺寸、设备检修方式等进行布置,且满足操作及检修要求。

5.5 煤层气排放和火炬5.5.1 煤层气集气站和中央集输处理站火炬放空场地设置应为围栏式5m×5m,其它装置设置应符合GB/T 50183的规定。

5.5.2 正常生产中,由安全阀、减压阀排放出的气体应引至火炬处理。

在特殊情况下允许少量煤层气直接排至大气。

6 材料及管件的检验材料及管件的检验应符合GB 50251的规定。

7 容器及设备安装7.1 一般规定7.1.1 容器及设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齐全的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及有关技术资料。

7.1.2 容器及设备基础应在容器及设备到货验收合格后,或基础尺寸核对正确后方可施工。

7.2 容器及设备安装7.2.1 容器、设备与基础的连接应牢固。

采用固定螺栓连接时,固定螺栓的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或容器、设备的有关技术规定。

7.2.2 容器附件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7.2.3 容器钢结构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便于生产和检修操作。

7.2.3.1 钢结构拼装时,不得采用冷加工或硬拉的方法调整部件的距离和间隙。

7.2.3.2 平台、梯子、栏杆的安装应牢固、构件应无毛刺、锐角,栏杆、扶手的转弯处应成平滑弧线。

7.2.3.3 钢结构吊装应有保证结构稳定和防止变型措施,承受安装荷载的焊缝应按设计规定进行焊接。

7.2.4 容器安装完毕应进行隐蔽验收检查,并做好隐蔽检查记录。

7.2.5 容器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容器安装允许偏差(mm)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 容器或底座安装坐标位移 102 容器或底座标高 +103 卧式容器纵向水平(L——容器长度) L/1000目≤3横向水平(D——容器直径)D/1000目≤34 立式容器垂直度(H——容器高度)H/1000目≤55 方位 56 成排同型容器端面平行度<157 数组同型容器底面水平度 57.2.6 设备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技术文件规定的要求。

8 管件制作、管道安装及焊接管件制作、管道安装及焊接应符合GB 50251的规定。

9 试压、防腐与保温9.1 试压9.1.1 压力试验前应检查已安装的容器、管道、管件、阀门等必须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9.1.2 容器的试压应按设计文件要求或容器出厂质量证明文件的要求进行。

9.1.3 容器强度试压一般以清水作为试压介质,条件不具备时可用空气代替,但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严密性试压宜采用空气作为试压介质。

9.1.4 系统试压的试验压力高于容器的设计试验压力时,应将系统与容器隔离。

9.1.5 容器系统试压前应具备下列条件:a)容器及其附属系统施工完毕,并符合设计要求;b)试压用压力表已经校验,精度不低于1.5级,量程为最大被测压力的1.5~2倍,压力表不少于两块;c)具有完善的并经批准的试压方案。

9.1.6 系统上水时,应将空气排尽。

试压时,环境温度宜在5℃以上,否则必须有防冻措施。

9.1.7 强度试验介质以洁净水为宜,若水源困难或地形条件限制。

亦可采用压缩空气为介质。

严密性试验以压缩空气为介质。

9.1.8 试验压力:以洁净水为试验介质时,其强度试验的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5倍;以压缩空气为试验介质时,其强度试验的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25倍。

严密性试验时,试验压力应等于设计压力。

9.1.9 管道强度试验应缓慢进行,压力分别升至试验压力的30%和60%时,各稳压30min,检查管道无问题后,继续升压至强度试验压力,稳压不小于4h,目测管道无变形、不破裂、无渗漏,压降:液压试验时,小于或等于试验压力的1%为合格;气压试验时,压降应按附录公式B.1计算,ΔP≤1%为合格。

严密性试验时,稳压24h,以管道无渗漏,压降:液压试验时,小于或等于试验压力的1%为合格;气压试验时,压降应按附录公式B.1计算ΔP≤1%为合格。

9.1.10 安全阀定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容器系统试压合格后,安全阀应做至少两次的开启试验,并达到设计要求。

9.1.11 压力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a)试压时严禁敲击及碰撞带压系统,严禁带压修理;b)泄漏处理后,应重新试压达到台格要求;c)水压试验台格后,应将系统内的水排净;d)应作好试压记录。

9.1.12 管道系统的试压应符合GB 50251的规定。

9.2 吹洗9.2.1 容器应作清扫处理。

无法作清扫处理的,应进行吹洗。

9.2.2 容器的吹洗方法应根据使用要求、工作介质及内部的脏污程度确定。

吹洗一般由容器的排污管排放。

9.2.3 吹洗前应将仪表拆徐或隔离,待吹洗后复位。

9.2.4 管道系统的吹洗应符合GB 50251的规定。

9.3 防腐与保温9.3.1 防腐与保温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9.3.2 防腐与保温应在试压合格后进行。

9.3.3 防腐与保温应符合GB 50251的规定。

10 试运转10.1 工程安装完毕,应对设备机泵进行试运转。

参加试运转的人员必须事先熟悉有关技术资料和试运方案中的各项细则规定。

10.2 试运转时应先部件后组件,先单机后联合。

试运转前,其电气部分应先经运转或试验合格。

10.3 机泵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a)用听音器(或棒)听轴转动的声音,不得有异常的声音;b)轴的径向震动和轴向串动不得超过有关规定;c)滑动轴承的温度一般不得超过70℃,滚动轴承的温度一般不得超过75℃;d)填料温升应正常,密封应良好。

10.4 机泵设备的试运转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GB 50275-98的有关规定。

11 工程验收11.1 工程完工后,应由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共同进行检查验收,并进行签证。

11.2 工程交工验收时,施工单位应提交下列技术资料:a)材料、容器和设备的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产品说明书及检验报告单;b)设计变更单、施工联络单、材料代用单;c)焊缝无损探伤报告;d)隐蔽工程记录;e)压力试验记录;制度范本系列| System Template 编号:SMP-WJ01-39 f)吹洗记录;g)安全阀调试、试压记录;h)机泵设备安装试运转记录;i)竣工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