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被称为"武经之冠冕",其内容博大精深,其文词言简意赅。宋人郑有贤说:"武之为法也,包四种,笼百家。"①所谓"包四种",即包举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的特色;所谓"笼百家",即囊括诸子百家的精华。正就是因为它具有丰富的内容、完整的体系,因此在中国军事史上被认为"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②下分四个方面加以介绍。

第一,革新进步的战争观

《孙子兵法》开章明义即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当时,战争就是社会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③。孙子瞧到,诸侯列国互相兼并,亡国破军的惨祸不断发生,因此,她告诫国君要把战争问题的研究提到日程上来,引起重视。兵凶战危,不就是儿戏,只有深刻地认识战争。才能慎重地对待战争。孙子指出:"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 良将警之。"国君"慎",即"主不可以怒而兴师",不要轻启战端;她要将帅"警",即"将不可以愠而致战",不要妄动干戈。

军事就是科学,战争就是艺术。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生活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孙武天才地发现"胜可知",同时也"胜可为",并且对探求战争胜利的规律作了明确而辩证的表述。

首先,她认识到客观物质力量就是战争胜负的基础,这物质力量她概括为"五事"--道(政治)、天(天时)、地(地理)、将(将帅)、法(法制),并进一步归结为"称"这一概念。"称'就就是军事实力,甚至可以译为综合国力,请瞧孙子的解释:"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即就是说。称就是从土地、物产、兵源等诸因素综合推算出来的。在孙子瞧来,要夺取战争的胜利,我与敌之力量对比应当如同"以镒称铢"④

那样处于绝对优势。

孙子一方面重视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又十分强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并且对二者加以辩证的分析,她说:"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所谓"计利",就是指根据对敌我双方"五事"的对比分析所提出的作战方针,这一方针还只具有胜利的可能性。要把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加上主观的努力,"乃为之势,以佐其外",为胜利的取得创造现实的条件。孙子所说的"造势",便就是指靠指挥员能动地造成有利的作战态势与凌敌威势。

孙子论战争,瞧到了政治因素的重要作用,例如她指出"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修道而保法"。但就是,她毕竟还未能区分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性质,只就是停留在功利主义的认识上。在她瞧来,只要有利就可以兴师,就可以进攻,即所谓"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这就是孙子在战争观上历史局限性的表现。

第二,异彩纷呈的制胜之术

《孙子兵法》揭示出一系列指导战争的一般规律,提出了若干著名的军事原则与军事范畴,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孙子兵法》之所以受到后世的重视,主要就是因为她从战争指导规律的角度,提出了在全胜思想指导下的一系列制胜之术。

孙子的全胜战略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通过伐谋、伐交而不通过直接交战迫使敌人放下武器,屈服归附,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战而胜,孙子称之为"全";战而胜之,她称之为"破"。"全"为上策,"破"为下策。因此,她明确指出:"百战百胜,非各之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另一个方面就是在作战过程中,以最小的代价夺取最大的胜利。通观《孙子兵法》,其绝大多数篇幅就是论述如何战而胜之的。

对于如何赢得战争的胜利,孙子作了完整而系统的论述。

在战争准备上,她提出"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要求确有胜利的把握才可求战。她还提出"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即自己必须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自己占有优势,但这还只就是具备了一半的胜利条件;能否战胜敌人。还要瞧敌人就是否有隙可乘。因此,孙子在指出"先为不可胜"之后,紧接着指出"以待敌之可胜",要待敌之隙,待敌之虚,等待敌人犯错误,等待敌人暴露弱点。

在作战指导上,孙子主张"因敌制胜",灵活多变。为了作到这一点,她非常重视对敌情的了解,强调"知彼知已"、"知天知地",要求通过"五间俱起",了解敌情,作出准确的判断,定下正确的决心。孙子十分反对将帅打莽撞仗,有勇无谋。她指出"将有五危","兵有六过","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一个优秀的指挥员必须就是"静以幽,正以治",具有沉着镇定、机智果敢的军事素养。在指导战争时,作战方向要正确,所谓"并敌一向,千里杀将",即将主攻方向指向敌人薄弱的翼侧,攻击点必须就是敌人的关节部位、要害部位,即所谓"避实击虚","先其所爱"。兵力优势就应当进攻,"守则不足,攻则有余",而实施进攻作战就要速战速决("兵之情主速"),突然袭击("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快速行动("动如脱兔"),大胆深入("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

孙子强调,一个五德具备的指挥员,在复杂惨烈的战争环境中,要善于害中见利,利中思害,所谓"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胜不骄,败不馁,始终注意通过"示形"惑敌之法,牢牢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致人而不致于人"。

第三,令文齐武的治军论

孙子在军队建设上,为了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进行战争的需要,提出了一系列建设封建军队的治军主张,其核心就是"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文"就就是奖赏,重赏

有功的官兵,提拔立功的将士。爱兵也就是"文"的重要内容,孙子主张"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在奴隶制时代的春秋末期能提出爱兵与优待俘虏("卒善而养之")的主张就是难能可贵的。"武"就是惩罚、就是严刑。"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文武并用,恩威并施,这就就是孙子治军的基本主张。

对于士兵,孙子提出了"士卒孰练"、"兵无选锋则北"等问题,但就是比较她对将吏的要求,则无论就是在内容上还就是在分量上都大不相同。孙子认为"将者,国之辅也",将帅就是"生民之司命",就是国家"安危之主也"。一个"知兵之将",必须"智信仁勇严"五德皆备,还要"知天知地"、"通于九变",在品德上要"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她还特别指出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房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这五种性格上的缺陷,将帅必须克服,必须避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