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全程管理(密密联合)讲解

合集下载

骨质疏松症的疗法管理

骨质疏松症的疗法管理
2. 高风险患者:应持续用药约 10 年可考虑暂时停药 1-2 年
对于上面的两种情况的患者在停药期间。都要定期检测 BMD 也就是骨密度的情况,如果发现骨密度出现下降,或者患者出现新的骨折,这时无论停药多少时间都应该从新开始治疗。停药两年以后,不管 BMD 情况如何及骨折情况,也应该重新开始治疗 。
解析: 日常饮食中,钙质含量较高的食物
“ 药补 ” 是指通过适当服用钙剂,达到补充钙的目的,其中,选择钙剂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元素钙的含量、吸收率和副作用。常见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冲剂、粉剂、溶液、针剂等剂型。钙剂的种类包括单纯钙(只含1种钙盐)和复合钙(含2种以上钙盐) 钙剂还可以分为无机钙与有机钙:有机钙主要有:葡萄糖酸钙、乳酸钙、醋酸钙、柠檬酸钙、果糖酸钙等。有机钙溶解度较高,对胃肠刺激性较小。无机钙主要有:碳酸钙、磷酸钙、氯化钙、氧化钙、氢氧化钙、磷酸氢钙等。无机钙的溶解度较低,对胃肠刺激性较大,其含钙量一般较有机钙高。钙剂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高钙血症、肾结石。服用方法是嚼服、分次服用。小贴士:补钙与肾结石的相关性,一组大样本4年的临床观察:45619例男性:进钙量最高组(>1050mg/d):9330例中,82例发生肾结石(0.87%),进钙量最低组(<605mg/d):8861例中,139例发生肾结石(1.56%)。120例复发性肾结石男性患者分为:1组:补 钙1400mg/d, 低动物蛋白,低盐饮食,再发生肾结石12例(20%);2组:补 钙400mg/d,发生肾结石23例(38.3%)。把握补钙的量: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我国人群钙的RDA为:0-6个月为400mg,7个月至3岁为600mg,3岁至青春前期为800mg,至青春期为l000一1200mg,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为1200一1500mg。维生素D普遍缺乏,多由于地理位置、户外活动少、长期制动、年老、疾病原因等。维生素D的剂型包括:普通VitD:400-800u/天;阿法骨化醇:0.25-0.5μg/天;钙三醇:0.25-0.5μg/天,无论使用普通维生素 D还是活性维生素 D, 在治疗过程中都应注意监测血钙和尿钙,酌情调整药物剂量。钙剂和维生素D的复合剂型包括钙尔奇D,凯思立D和乐力等。

骨质疏松症全程解决方案PPT课件

骨质疏松症全程解决方案PPT课件
紫外线疗法
通过紫外线照射增加维生素D的 合成,有助于骨骼健康。
高频电磁场疗法
通过产生微弱电流刺激骨骼生长, 缓解疼痛。
温泉疗法
利用温泉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 骨骼进行滋养。
中医疗法
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身体内 分泌和神经系统,促进骨骼生长。
中药治疗
使用中草药进行调理,改善骨骼 血液循环,增强骨密度。
合理营养与饮食
增加钙摄入
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适量增加钙的摄入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建议每天摄入1000-1200毫克的 钙。
控制磷摄入
高磷饮食可能加重骨质疏松,应控制高磷食物的摄入量,如可乐、巧克力等。
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适量晒太阳和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蛋黄等。
适量运动与锻炼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骨折的预防与处理
• 总结词:预防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管理的重点,采取综合措施降低骨折风险。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骨折的预防与处理
增加骨密度
通过药物治疗、营养补充和运动锻炼等方法增加骨密度,提 高骨骼强度。
避免摔倒
保持家居环境清洁、干燥,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衣物,避免在 湿滑或不稳定的地面上行走。
THANKS
骨质疏松症全程解决方案ppt课件
$number {01}
目 录
• 骨质疏松症概述 • 预防与控制 • 药物治疗 • 非药物治疗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全程管理案例分享
01
骨质疏松症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 病,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 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 易发生骨折。
推拿按摩
通过对肌肉和骨骼的按摩,缓解 疼痛,改善骨骼周围的血液循环。

2023年华医网继续教育专业课《骨质疏松症的全程管理》习题答案

2023年华医网继续教育专业课《骨质疏松症的全程管理》习题答案

2023年华医网继续教育专业课《骨质疏松症的全程管理》习题答案一、骨质疏松症治疗的疗效监测与评估1、临床实践中可以将骨折判断为治疗失败的是()A、腰部在抗骨质疏松治疗期间出现两次及以上脆性骨折B、手部在抗骨质疏松治疗期间出现两次及以上脆性骨折C、膝关节骨折在抗骨质疏松治疗期间出现两次及以上脆性骨折D、足骨在抗骨质疏松治疗期间出现两次及以上脆性骨折E、指(趾)骨在抗骨质疏松治疗期间出现两次及以上脆性骨折2、临床实践中通过骨密度改变,判断标准的是()A、骨密度降低B、骨密度升高C、腰椎骨密度下降≥5%D、股骨颈骨密度下降≥4%E、腰椎骨密度下降≥8%3、对于国际临床骨密度测量学会推荐BMD的精确度及LSC 的可接受范围描述正确的是()A、全髋1.8%(LSC=6.0%)B、腰椎1.9%(LSC=6.9%)C、股骨颈2.5%(LSC=7.8%)D、腰椎1.9%(LSC=5.3%)E、全髋1.8%(LSC=7.0%)4、骨密度检测部位的首选的是()A、头部B、股骨颈C、腰椎正位(L1-4)D、全髋部E、腰部5、判断治疗有效的标准是使用抗骨吸收药物的患者骨吸收指标的降低()A、>30%B、>50%D、>20%E、>10%二、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现状和机制1、糖皮质激素(GC)广泛用于各种慢性疾病,Meta分析显示,30岁人群使用GC比例是()A、5%B、3%C、6%D、10%E、7%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2001年发表《骨质疏松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指南,男性骨质疏松患者与继发性因素相关的人数所占比例()A、30%-60%B、20%-30%C、10%-20%E、10%-25%3、以下药物相对作用强度最高的是()A、氯屈膦酸B、唑来膦酸C、阿伦膦酸D、利塞膦酸E、伊班膦酸4、以下常见风湿性疾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所占比例最高的是()A、强直性脊柱炎B、系统性红斑狼疮C、系统性硬化D、类风湿性关节炎E、肝硬化5、糖皮质激素(GC)广泛用于各种慢性疾病,Meta分析显示,50岁人群使用GC比例是()A、4.6%B、4.7%C、4.5%D、3.8%E、3.7%三、警惕甲状腺疾病继发性骨质疏松症1、甲状腺激素参与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说法有误的是()A、过量TH直接作用使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使其活性下降B、TH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影响破骨/成骨细胞活性,影响骨吸收C、TH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IGFs、FGFs、Wnt途径)、破骨细胞(OPG/RANKL、M-CSF途径)参与调控其增殖分化的过程,即通过各种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影响骨吸收D、破骨细胞活性增加占主导作用E、IL-6还可与其他细胞因子共同作用促进骨吸收2、国内外报道甲亢并发骨质疏松症约()A、10%~50%B、30%~50%C、40%~50%D、20%~60%E、20%~50%3、研究结果显示, 340例甲亢患者中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为()A、32.1%B、13.1%C、27.1%D、23.1%E、18.6%4、属于甲减性骨质疏松症特点的是()A、骨转换增加B、骨矿化下降10%C、低代谢,骨转换减慢D、骨重建的周期缩短50%,为113天E、骨形成期缩短2/35、甲减性骨质疏松症骨重建周期延长为()A、113天B、226天C、500天D、700天E、891天四、2017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解读1、下列抗骨质疏松症药物中具有肿瘤风险,连续使用不超过三个月的是()A、锶盐B、降钙素类C、维生素K类D、甲状旁腺素类似物E、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2、对于FRAX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描述错误的是()A、目前FRAX?预测结果可能低估了中国人群的骨折风险B、仅适用于绝经后妇女C、不同国家、性别、不同年龄段应有不同的干预阈值D、不适于已接受有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人群E、FRAX?纳入的危险因素不全3、建议行胸腰椎X线侧位影像及其骨折判定的是()A、女性65至69岁和男性70至79岁,椎体、全髋或股骨颈骨密度T-值≥-1.5B、50岁以下男性较年轻时最高身高缩短≤4cmC、女性70岁以上和男性80岁以上,椎体、全髋或股骨颈骨密度T-值≤-1.0D、绝经后女性1年内身高进行性缩短≤2cmE、50岁以下男性近期或正在使用长程(<3个月)糖皮质激素治疗4、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的计算公式是()A、OSTA 指数=[体质量(kg)-年龄(岁)]×0.3B、OSTA 指数=[体质量(kg)-年龄(岁)]×0.5C、OSTA 指数=[体质量(kg)-年龄(岁)]×0.2D、OSTA 指数=[体质量(kg)-年龄(岁)]×0.4E、OSTA 指数=[体质量(kg)-年龄(岁)]×0.15、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A、14.4%B、12.4%C、13.4%D、15.4%E、11.4%五、关于补充钙和维生素D的讨论1、在2017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中,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A、800mgB、600~800mgC、1000~1200mgD、1200~1400mgE、500~800mg2、全球骨质疏松症患者已超过()A、1亿B、11亿C、12亿D、2亿E、3亿3、维持钙稳态的生理意义有()A、维持体内酸碱平衡B、骨矿化重要组成C、调控人体血脂D、参与神经肌肉的应激过程E、以上都是4、髋部骨折1年之内,约20%患者可因各种并发症死亡, 患者因此致残使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的比率为()A、30%B、40%C、50%D、 10%E、20%5、钙约占成人体重的()A、0.5%B、1~2%C、2~3%D、3~4%E、4~5%。

2022骨质疏松分级诊疗政策解读及方案专家共识管理(全文)

2022骨质疏松分级诊疗政策解读及方案专家共识管理(全文)

2022骨质疏松分级诊疗政策解读及方案专家共识管理(全文)2015 年9 月8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随后相继发布了多份分级诊疗的国家政策,依据上述政策,《骨质疏松分级诊疗政策解读及方案专家共识》编写组制定了《骨质疏松分级诊疗政策解读及方案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该共识是对骨质疏松患者全程管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旨在推动骨质疏松分级诊疗工作。

骨质疏松分级诊疗目标骨质疏松分级诊疗是对骨质疏松患者全程管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全程管理的人群可分为4组:骨密度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

对每组人群治疗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畅通转诊,连续治疗。

骨质疏松分级诊疗流程见图1。

图1.骨质疏松分级诊疗流程图一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重在筛查,对于辖区内居住的中、老年居民,可采用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骨质疏松风险1分钟测试题、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指数风险因素评估、骨折风险预测工具F RAX、跌倒风险筛查和平衡功能及肌力评估。

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早期筛查定量超声骨密度测量。

胸、腰椎侧位X线检查可作为判定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首选检查方法。

社区骨质疏松管理对象可分为一般人群、高危人群、骨质疏松症患者和严重骨质疏松或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4类人群,进行分层分类管理,包括健康教育、高危筛查、生活方式调控、疾病诊断与规范治疗、疗效评价与康复、家庭及社区一体的连续性、综合性管理。

根据筛查情况转诊至上级医院:➤骨质疏松症初筛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无确诊条件,须转诊至上级医院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然后转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长期规范随访治疗和管理。

➤首次诊断骨质疏松症,但病因不明,或疑似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

➤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或伴全身疼痛症状明显者。

➤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病因无法明确或无法治疗的患者。

➤经规范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的骨质疏松症患者。

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科普

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科普

重视骨质疏松,关爱你我健康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骨质疏松症是发达国家最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愈来愈突出的问题,被称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

目前,全世界约有2亿人患骨质疏松症,其发病率已跃居世界各种常见病的第7位。

也有报道显示居常见疾病的第6位。

骨质疏松症已被公认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

一次全国性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总患病率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1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病率可到25%~50%,绝经20 年以上者可达54%~58%2中国绝经后妇女脊椎骨折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50-59岁:4.9% ,80岁以上:36.6%3某些国家,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病率已经高于乳腺癌、心肌梗塞与中风。

概念: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

病因病理1发病机制:正常成熟的骨的代谢:骨重建方式进行骨骼是活的组织,不断地新陈代谢,旧的骨质被吸收,同时,新的骨质在形成。

周而复始的分解和重建,维持体内骨转换水平的相对稳定。

吸收过多或过快,骨质疏松症便会出现。

2、骨吸收与骨形成:骨吸收主要由破骨细胞介导,破骨细胞在接触骨基质时被激活,分泌某些化学物质、酶、细胞因子溶解骨基质,矿物质被游离(溶骨作用)。

骨形成主要由成骨细胞介导,在成骨过程中,分泌胶原蛋白和其他基质物质,为矿物质的沉积提供纤维网架,类骨质被矿化为正常骨组织。

成骨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调控和终止破骨细胞活动,另一方面,在完成局部溶骨后,破骨细胞也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启动成骨细胞的成骨作用。

3、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骨骼不断进行自我更新,成骨细胞-制造“新”骨,破骨细胞-分解“旧”骨,当破骨细胞活性>成骨细胞活性,骨的吸收>骨的形成,造成骨质流失,出现骨质疏松4、骨质疏松的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性骨丢失与骨重建处于负平衡,骨量减少、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

骨质疏松健康教育培训课件

骨质疏松健康教育培训课件
保持正确姿势:不弯腰驼背 不经常采取跪坐的姿势
定期接受骨质疏松检查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主要药物
二膦酸盐,激素替代疗法 ,降钙素
阿法迪三,罗盖全
普通维生素D,钙剂
促骨形成和抗骨吸收剂
抗骨吸收剂
食物补充添加剂
补钙为什么要补充维生素D
钙吸收同维生素D的关系就像一扇门锁住的门与一把钥匙的关系,维生素D就是打开这扇门的钥匙。 如果没有维生素D。钙质就会很快排泄掉。 人体在接受阳光后(其中的紫外线中高能量光子照射),由皮肤自然生成维生素D。
种类
钙(mg)
种类
钙(mg)
种类
钙(mg)
种类
钙(mg)
黄豆
367
扁豆
116
红果
68
海带
1177
豌豆
84
胡萝卜
32
柑橘
56
紫菜
343
绿豆
80
黄豆芽
68

8
西瓜子
237
红豆
76
黄瓜
19

5
南瓜子
235
油菜
140
土豆
11
香蕉
9
松子仁
78
芹菜
160
西红柿
8
蘑菇
131
榛子仁
316
韭菜
48
苹果
11
木耳
357
核桃仁
骨质疏松的治疗--- 降钙素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SERM)
利 提高骨量 降低椎体骨折数 无乳腺胀痛 无子宫出血 可能降低乳腺癌的危险性
弊 潮热增加 下肢抽搐增加 增加DVT和肺栓塞的可能
雷诺昔芬 60mg/日

骨质疏松全程管理(加MCC)

骨质疏松全程管理(加MCC)

依从
14
12
风险降低29%
10
10
P <.001
8
7.7
6
4
2
0
不持续
持续
Siris等在2006年的研究中对2个美国的索赔数据库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该数据库包括5年间(1999 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45位雇主和100例健康计划的记录。此次分析包括35,537位45 岁以上、使用双膦酸盐治疗的女性。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背痛发生率高达75%
背痛75%
Liao EY. Metabolic Bone Disease. Renmin Publ. 2003 October : 693 [廖二元,《代谢性骨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10月,P693].
Liu-Ambrose T, et al. Osteoporos Int. 2002;13(11):868-873;
第12页,共39页。
骨质疏松骨折在进行外科治疗的同时,
特别强调积极治疗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骨折源于骨质疏松症,采用有效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是骨质疏松 骨折的必要治疗基础。
抑制快速骨丢失
减轻疼痛 减少再骨折
药物治疗 的目的
在不妨碍骨折愈 合的前提下治疗
骨质疏松症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中华骨科杂志 2008;28(10):875-878.
VAS:视觉模拟评分
Lyritis研究为一项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共入组100名5天内曾发生非
外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主诉在骨折部位具有无法耐受的疼痛。患者随机 接受密盖息®鼻喷剂200IU/天或安慰剂治疗,为期28天。
Lyritis GP, et al,Acta Orthop Scand Suppl. 1997; 275: 112-114..

骨质疏松的健康管理PPT课件

骨质疏松的健康管理PPT课件

患者 (%)
髋部骨折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至少丧失一 项独立活动的能力
80%
一年之内死亡
20%
永久致残30%ຫໍສະໝຸດ 无法独立行走40%
CNPC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员工健康现状分析和健康管理模式研究》之健康促进课件
三、危险因素
1. 人种(白黄种人) 2. 老龄 3. 女性绝经 4. 母系家族史
不可控因素
骨质疏松
2012年10月
CNPC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员工健康现状分析和健康管理模式研究》之健康促进课件
正常椎体
骨质疏松
三十岁以前,骨形成大于骨破坏,三十岁以后相反 骨破坏速度大于骨形成,造成骨钙丢失即骨量丢失, 骨结构疏松,骨质变细变脆而折断
CNPC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员工健康现状分析和健康管理模式研究》之健康促进课件
六、实验室检查
血清钙、磷 25-羟维生素D 1,25-双羟维生素D
骨吸收指标:
骨形成指标: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骨钙素(OC)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 l型前胶原C端肽(PICP) N端肽(PINP)
空腹2小时的尿钙/肌酐比值
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PACP)
l型胶原C端肽(S-CTX)
CNPC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员工健康现状分析和健康管理模式研究》之健康促进课件
一、定义(WHO)——什么是骨质疏松?
❖ 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 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危害
1. 骨量低下 2. 骨微结构破坏
1. 骨脆性增加 2. 易发生骨折
CNPC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员工健康现状分析和健康管理模式研究》之健康促进课件

讲座健康-关爱健康 关注骨质疏松症

讲座健康-关爱健康  关注骨质疏松症

健康讲座-关爱健康 关注骨质疏松症主要内容• 骨质疏松疾病知识• 骨质疏松的防治• 鲑鱼降钙素与骨质疏松骨骼的新陈代谢• 骨头和人体一样,每天都在进行新陈代谢• 骨吸收和骨形成骨质疏松--静悄悄的疾病• 旧骨的丢失要大于新骨的生成,就是骨量丢失• 骨量丢失是无声无息的• 骨痛或者骨折的时候才被发现什么是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WHO定义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在我国,患骨质疏松症的人口约有8000万,发病率为6.97%。

骨质疏松症最痛苦的症状• 疼痛– 腰背痛– 全身其他部位疼痛• 骨折– 髋部骨折– 腕部骨折– 椎体骨折• 身长缩短,驼背,脊柱后侧凸,鸡胸等体征什么是骨强度骨强度包括:骨密度和骨质量• 骨密度反映骨量的改变• 骨质量反映骨微结构的改变骨质疏松为什么会出现疼痛• 骨痛是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 引起骨痛的主要原因– 骨量大量丢失– 骨微结构损伤– 骨折疼痛的常见部位• 腰背部、髋部、下肢关节、全身各部骨痛的危害• 影响睡眠、活动能力受限、影响工作、生活不能自理骨质疏松骨痛的发生率• 骨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症状之一• 最常见于腰背部、髋部及双下肢骨质疏松症骨折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好发部位:胸腰椎椎体、髋部、桡骨远端在扭转身体、持物、开窗等室内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椎体骨折发生的特点• 椎体骨折:多为压缩性骨折• 一般发生于45岁以后,绝经后妇女多见• 60~70岁之间发病率最高髋部骨折的特点• 最严重的一种• 多发于60岁以上的女性前臂骨折• 发生率约占19%• 发病年龄自45岁开始,50~65岁之间发病率剧增• 女性多于男性骨折术后患者难于迅速恢复✓骨折后骨丢失严重制动后急性骨丢失,骨密度下降骨折部位骨质量降低复位固定十分困难,假体松动发生率高长期卧床的危害✓导致各种并发症脂肪栓塞综合征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压疮椎体骨折的严重危害•85%的患者发生骨痛•91%的患者会出现腰背活动受限症状•多个椎体压缩骨折导致驼背、残疾髋部骨折的严重危害•骨折后1年仅有20%的病人能完全恢复到骨折前的日常生活能力•50%的病人骨折愈合后下肢功能受到影响•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约20%-40%骨质疏松还影响骨折的愈合✓使愈合时间延长✓使愈合质量下降骨性骨痂改建(骨吸收>骨形成)加速,骨痂内胶原纤维疏松、排列紊乱若不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愈合后骨痂的生物力学特性下降,最大载荷能力下降骨质疏松需要重视长期治疗✓长期治疗骨质疏松,巩固手术疗效逆转急性制动后的骨丢失增加骨折处骨密度避免假体松动,降低手术失败发生率✓长期治疗骨质疏松,减少骨折再发大量临床研究证实,长期治疗能显著的降低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危险如何治疗骨质疏松症• 目前有几种药物可以预防或治疗骨质疏松症,医生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每种药物的优缺点,并建议您选择适当的药物:药物作用市场主要药物使用方法双膦酸盐抑制破骨细胞的过度骨吸收口服双膦酸盐静脉双膦酸药物口服每日或每周一次静脉滴注一年一次降钙素通过作用于降钙素受体,抑制破骨细胞的过度骨吸收鼻喷降钙素肌注降钙素鼻喷每日一次肌注每日一次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通过作用于雌激素受体,抑制破骨细胞功能口服片剂口服每日一次锶盐机制不明口服冲剂口服每日一次如何维持骨骼健康–钙剂与维生素D• 防治骨质疏松症最重要的原则是预防胜于治疗,因此在年轻时期就应储存更高的骨量。

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ppt课件

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ppt课件
3
教育的观点和方法
取得患者的主动合作,使之遵守防治方案; 让骨质疏松患者取得教育的主动权; 患者受到疾病的折磨,参与自身的保健和
治疗工作; 应采取两种方法的优点:
即向病人仔细传授各种知识和技能,又 发挥了病人的主动积极性。
4
教育内容
5
教育内容(1)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以骨强度降低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使 病人骨折的危险性增高。
慢性钙缺乏——储存钙下降 表现:骨钙下降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钙缺乏疾病
19
治疗药物的分类
抑制骨吸收
性激素 二磷酸盐类 降钙素 选择性雌激素 受体调节剂 伊普拉封
促进骨形成 氟制剂 同化激素 PTH
二者兼备 钙剂 维生素D
20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1、早期着手 2、饮食平衡 3、户外运动 4、戒除不良生活习惯 5、治疗相关疾病
15
如何进行药物治疗?
1、对症治疗:止痛 2、对因治疗:关键 3、长期周期性用药:ADFR (activate,depress,free,repeat)
16
常用的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案
·钙剂——骨骼的原料 ·维生素D——促进钙剂利用的激素 ·抗骨质疏松药物 钙剂+维生素D+抗骨质疏松药物
6
教育内容(2)
为什么要重视骨质疏松? 1、骨质疏松影响面广:
老年、绝经后妇女、人口20%以上 2、骨质疏松的后果严重:
骨折(高费用、残废、死亡) 3、骨质疏松可以预防
7
教育内容(2)
为什么要重视骨质疏松? WHO:第6大常见疾病 我国为三大老年性疾病: 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老年性痴呆 美国:每年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约100

骨质疏松的健康宣教之欧阳音创编

骨质疏松的健康宣教之欧阳音创编

欧阳音创编2021.03.11欧阳音创编2021.03.11骨质疏松的健康宣教骨质疏松症健康宣教一、何谓骨质疏松症按照字面上的解释就是多孔的骨骼,这种骨骼比正常的骨骼松脆,容易发生骨折。

为了弥补饮食中钙质摄取的不足,身体需不断仰赖从骨骼移出钙来补充,因此造成骨骼多孔的现象。

二、骨质疏松症的分类第一类二、骨质疏松症的分类第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

该型又分 2 型,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见于绝经不久的妇女。

绝经期后雌激素分泌减少,老年妇女骨中矿物质含量丢失而发病;Ⅱ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多在 65 岁后发生。

老年人肠钙吸收功能下降,钙代谢障碍也是一个主要因素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欧阳音创编2021.03.11欧阳音创编2021.03.11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

第三类: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 814 岁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遗传家庭史,女性多于男性。

妇女妊娠及哺乳期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可列入特发性骨质疏松。

三、骨质疏松症是如何发生的?正常骨骼的代谢过程称为’骨骼再造’,就是噬骨细胞溶解骨头与生骨细胞填补骨头的这两个过程不断地周而复始地进行,以维持一平衡状态。

35 岁以上,骨溶解速度逐渐超过骨合成速度,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骼的质与量渐减,于是流失过速就形成了骨质疏松症。

四、骨质疏松症常见的发病因素是什么?通常是由遗传、种族、性别、运动、激素、年龄老化、饮食营养、其它慢性疾病等多重因素交互影响下的复杂结果。

五、骨质疏松症有多常见?六十五岁以上的妇女约有四分之一罹患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之后,骨折可能发生于:欧阳音创编2021.03.11欧阳音创编2021.03.11咳嗽打喷嚏时、弯腰抱起小孩时、屈身捡拾东西时、回头转个身时。

其它症状:腰酸背痛、驼背、脊椎或关节变形、行动能力受限,妇女骨架及骨质量本来就少于男性、怀孕生产需耗用大量钙质等营养物质、男性的活动量比女性大、更年期后之雌激素分泌停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 Presentation Title | Presenter Name | Date | Subject | Business Use Only
髋部骨折
椎体 压缩性骨折
腕部骨折
每3秒钟就发生一起骨质疏松骨折!
前臂骨折
18秒/起
髋部骨折
19秒/起
椎体骨折
22秒/起
Johnell O et al.Osteoporos Int. 2006 Dec;17(12):1726-33.
高血压
Hypertension
骨质疏松骨折 Osteoporotic fracture
结肠癌
Colon and rectal cancer
肝硬化
Cirrhosis of liver
肺癌
Lung cancer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Chronic obstructive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pulmonary disease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DALYs (thousand)
DALYs =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WHO. WHO Scientific Group on the Assessment of Osteoporosis at Primary Health Care Level: Summary Meeting
至15亿
▪ 2000年统计,中国老龄人口占全球1/4 ▪ 至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占总人口31%
椎体骨折后,患者其他椎体再 发骨折风险增加5倍。再发髋 部骨折和非椎体骨折风险分别 增加2.8倍和1.9倍1
椎体骨折女性在骨折后的一年 内有20%女性会再次发生椎体 骨折2
1 Black et al. J Bone Miner Res 1999. 2.Lindsay et al., JAMA, 2001
骨质疏松干预全程管理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流行病
来自欧洲、北美、日本和澳大利亚的研究1.2 显示:估计骨质疏松影响全球200百万妇女
全球每3秒发生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每22 秒发生一次椎体骨折2
1. Johnell O& Kanis, Osteoporosis Int 2006; 17:1726; 2. 2.O’Neill et al. J Bone Miner Res 1996; 11:1010; 3.Jones G et al. Osteoporosis Int 1996; 6:233.
骨松骨折增加继发脆性骨折的风险
1 Melton et al, Osteoporos Int 1999. 2 Black et al.J Bone Miner Res 1999. 3 Cauley JA et al. Osteoporos Int 2000, 11:556
骨质疏松骨折的严重后果—再发骨 折
2005年统计,中国40岁以上人群,原发性骨质疏松总患病
率为12.4%,其中男性8.5%,女性15.7%
/professionals/WHO_Osteoporosis_Summary.pdf
刘华章等.原发性骨质疏松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医学临床研究》.2005,10; (22) :1474-N1O476T-PM009/01-8/2009
OP的国内现状
• 认识度低:医生/人群 • 干预晚:发生骨折 • 防治不规范:单纯补钙
正常的骨
骨质疏松 骨量丢失、骨小梁变薄
骨质疏松骨折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杂志.2OP骨痛:广泛、多部位、持续、难耐。 • 以腰背部的疼痛为主。 • 身体形态的改变如身高变矮,驼背等。 • 肢体骨折:手腕,髋部以及脊柱。
2002年美国及欧洲统计各疾病所致财政负担
帕金森 卵巢癌 前列腺癌 髋部骨折 胃癌
Parkinsonism Ovarian cancer Prostate cancer
Hip fracture Stomach cancer
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乳癌
Breast cancer
骨质疏松最大 危害-脆性骨折
❖ 桡骨远端骨折 ❖ 椎体骨折 ❖ 髋部骨折 ❖ 其它部位骨折
严重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易致骨骼变形,椎体滑脱
股骨颈骨折
双髋全髋置换术
骨质疏松症-世界第六位的常见病
骨质疏松症发病率:
IOF统计:全球2亿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80%为绝经后女

美国、欧洲和日本共计7500万患者
Report. Brussels, Belgium, 2004. Available at: /professionals/WHO_OsteNopOorTos-iPs_MSu0m0m9ar/y0.p1df-8/2009
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
▪ 到2050年,全球65岁以上人口由目前的3.23亿增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
女性较男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 。 50岁以上的女性患者中,每3人中有1人将经历一次骨 质疏松骨折 2006年我国部分省市的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骨质 疏松症发病率约为59.89%。每年因骨质疏松症而并发 骨折的发病率约为9.6%,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
20.10%
15.58%
5.00% 0.00%
2.04%
农村 女性患病率
男性患病率
城市 总患病率
1 骨质疏松症中国白皮书,2009年6月第3卷第3期
骨质疏松症是如何发生的
5 | Presentation Title | Presenter Name | Date | Subject | Business Use Only
3 | Presentation Title | Presenter Name | Date | Subject | Business Use Only
我国骨质疏松骨折的患病率
上海地区60岁以上老人骨质疏松骨折患病率
25.00% 20.00% 15.00% 10.00%
9.81%
8.83%
23.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