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印油墨的基本性能

合集下载

移印,丝印油墨知识

移印,丝印油墨知识

丝网印刷与胶印1丝网印刷是属于孔版印刷,与平印,凹印,凸印一起被称为四大印刷方法。

原理是印版在印刷时通过一定的压力使油墨通过孔版的孔眼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图象和文字。

特点:a适应性强:可在平面,曲面,球面,凹凸面的承印物上进行印刷。

B墨层厚度:立体感强,质感丰富,墨层厚度一般可达到30μm左右,而胶印在5-10μm。

C:耐光性强,色泽鲜艳2.干式胶印属于凸版印刷:先将印版图文上的油墨转移到橡胶布辊筒上,然后通过橡胶布辊筒再将油墨转移到印刷品上。

特点:适用于圆柱形,圆锥形和长方形等形状的容器,但非圆柱形容器的印刷比较困难。

采用胶印在容器上多色印刷比丝网印刷经济,故广泛应用。

缺点:印刷光泽度差,图文边缘不清晰,印版网点过小时,网点会渗入橡胶内而使印刷品网点扩大,印刷效果差。

丝印油墨丝印油墨指采用丝网印刷方式时所有的油墨称为丝印油墨。

编辑本段丝印油墨种类虽然丝印油墨属于印刷油墨的一种,但区分丝印油墨的种类方法非常的多。

主要的分类方法有如下几种:根据油墨的特性区分种类:可分为荧光油墨、亮光油墨、快固着油墨、磁性油墨、导电油墨、香味油墨、紫外线干燥油墨、升华油墨、转印油墨等。

[1] 根据油墨所呈状态区分种类;胶体油墨,如水性油墨、油性油墨、树脂油墨、淀粉色浆等。

固体油墨,如静电丝网印刷用墨粉。

根据油墨的特性区分种类:可分为荧光油墨、亮光油墨、快固着油墨、磁性油墨、导电油墨、香味油墨、紫外线干燥油墨、升华油墨、转印油墨等。

根据承印材料区分种类:纸张用油墨:油性油墨、水性油墨、高光型油墨、半亮光型油墨、挥发干燥型油墨、自然干燥型油墨、涂料纸型油墨、塑料合成纸型油墨、板纸纸箱型油墨。

织物用油墨:水性油墨、油性油墨、乳液型油墨等。

木材用油墨:水性墨、油性墨。

金属用油墨:铝、铁、铜、不锈钢等不同金属专用油墨。

皮革用油墨:印刷皮革专用油墨。

玻璃陶瓷用油墨:玻璃仪器、玻璃工艺品、陶瓷器皿用油墨。

塑料用油墨:聚氯乙烯用油墨、苯乙烯用油墨、聚乙烯用油墨、丙烯用油墨等。

丝印雪花油墨原理

丝印雪花油墨原理

丝印雪花油墨原理丝印雪花油墨是一种在织物印花中常用的油墨材料,它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附着力,能够将颜料均匀地沉积在织物上,形成清晰的图案。

丝印雪花油墨的原理主要基于其成分和工艺过程。

首先,丝印雪花油墨的成分包括颜料、胶凝剂、稀释剂和其他添加剂。

其中,颜料是油墨的色彩来源,它可以通过混合不同颜色的颜料来获得所需的印花效果。

胶凝剂的作用是将颜料粒子黏合在一起,增加油墨的粘度和稠度。

稀释剂则用于稀释油墨,使其具有合适的流动性和透明度。

其他添加剂如稳定剂和溶剂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用于改善油墨的性能和稳定性。

其次,丝印雪花油墨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调制、调色、印刷和固化。

调制是指根据印花布料的性质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油墨成分和配方。

调色是将不同颜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以获得所需要的色彩。

印刷是将调制好的油墨涂覆在丝网上,并通过挤压的方式将油墨刮印到织物表面。

固化是指通过加热或化学反应等方式,使油墨在织物上形成固定的图案。

丝印雪花油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颜料与胶凝剂的黏附和渗透作用。

当油墨刮印到织物表面时,颜料颗粒通过机械力的作用被贴附在织物上。

胶凝剂的粘稠性和黏性则有助于将颜料固定在织物上,避免油墨在织物上流动、模糊或脱落。

此外,丝印雪花油墨的渗透性也是其工作原理的关键。

油墨颗粒通过织物的纤维间隙和细微的表面孔隙,逐渐渗透到织物的内部。

这种渗透性使得油墨能够深入到织物的纤维结构中,从而形成持久的印花效果。

同时,由于油墨颗粒的大小和织物的性质有关,因此不同的织物需要使用不同渗透性的油墨。

总的来说,丝印雪花油墨是通过调制和印刷过程将颜料和胶凝剂固定在织物上,形成清晰的图案。

其原理在于颜料和胶凝剂的黏附作用和渗透作用,确保油墨能够均匀地附着在织物上,并保持长久的耐久性。

通过合理选择油墨成分和工艺参数,能够获得良好的印花效果和使用性能。

这使得丝印雪花油墨成为织物印花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丝印PE油墨

丝印PE油墨
技术参考
1.产品特性:抗划伤性能好、耐酒精.亮光、遮盖力高、附着力佳、特耐酒精、耐化学品。
2.稀释剂:用我司专用稀释剂。
3.固化剂:不需添加。
4.油墨调配方法:开罐先搅拌均匀,取所需量油墨稀释到合适印刷粘度使用,没有用完的请密封好下次使用。
5.干燥时间:常温干燥,表干时间5-10分钟,实干时间在24小时以内,48小时后达最佳性能。
4、油墨:稀释剂=1∶0.1+-0.3(比重)。
5、表干时间自然挥发5-15分钟;彻干实干时间在24小时以内
使用方法:
1.建议用我公司专用稀释剂进行稀释,不建议使用783慢干稀释剂稀释,使用前应充分搅拌,用后随时密封。
2.搅拌时加本公司配套开油水10-12%,稀释到印刷适合粘度,移印稀释使用移印专用稀释剂;用718洗网水清洗。
原厂批发 免处理PP油墨 处理PE油墨
PP油墨|彩晖丝印网印油墨|EP系列免处理PP网印油墨 |EP系列免处理PP移印油墨 |火焰处理PP油墨厂家|免处理PP油墨
PP油墨
彩晖PE油墨[性能特点] 本系列是一种高光泽度、中等干速、超强耐酒精、耐白电油、优异附着力、优秀抗划伤性、色泽鲜艳、可高速印刷而不致飞墨、糊边,也可以满足移印所用之高档油墨。
太仓免处理PE油墨-PE油墨-PE免处理油墨
EP系列PE油墨[性能特点]
本系列是一种高光泽度、中等干速、超强耐酒精、耐白电油、优异附着力、优秀抗划伤性、色泽鲜艳、可高速印刷而不致飞墨、糊边,也可以满足移印所用之高档油墨。
品名:欧莱斯:PE免处理油墨系列:英文名:The rice: PE free of treatment ink series:
浦东耐手汗PE免处理油墨-PE油墨-耐手汗免处理PE油墨

丝印PC油墨

丝印PC油墨
附着力 100/100 1mm×1mm×100格3M胶纸剥离
耐酸性 无变化 浸泡5%HCI×24Hr
耐碱性 无变化 浸泡5%NaOH×24Hr
耐盐性 无变化 浸泡5%NaCI×24Hr
耐水性 无变化 浸泡20℃自来水×96Hr
耐磨性 不见底 500克/cm2负载含砂橡皮200来回
④ 本品为易燃品,使用前后请将油墨容器完全密封且置于阴凉通风处保存,避免接触高温和明火。
⑤ 本品对人体有一定的刺激性,在使用过程中请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接触皮肤或误入眼内,如不小心溅入眼内,请先马上用大量水冲洗,或就医。
⑥ 本品自生产之日起保质期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两年,过期请重新测试其可用性。
耐热性 无变化 80℃×12Hr
适合丝印、移印,亮光,慢干的芳香低气味溶剂型油墨,印刷适性好,耐洒精性能突出,可满足粗、细线条的文字印刷。因其具有优异的韧性而右真空吸塑、高温成型而不致引起裂面。
2.适用范围:特别适合印刷软硬质PVC、PMMA、ABS、PC、PS等材质,制作塑料标牌、铭板、灯箱、广告等。
3.使用方法:
① 印刷前先清除印件表面的尘埃及油渍,可用无水乙醇(酒精)或抹字水清除(本司皆可提供)
5、技术参考数见下表:
检验项目 检验结果 测试条件
油墨线度 ≤12um 刮板细度计
干膜光泽 ≥65° 60°镜面光泽计
干燥速度 表干 25℃×5-10min 或60℃×2-3min
实干 25℃12Hr或60℃×10min
耐酒精性 无变化 500克力/cm2酒精棉200次来回
4、注意问题:
① 印前请先行试印,测试油墨对印材的匹配性,防止出现材料品种不同而引起质量问题。

丝印镜面银油墨注意事项

丝印镜面银油墨注意事项

丝印镜面银油墨注意事项一,镜面银油墨主要应用于普通玻璃,PC、PET、亚克力(PMMA)、PVC等镜面材质反面,印刷于彩晶玻璃,普通玻璃,从正面观看具有良好的镜面效果。

二、镜面银油墨常规性能标示:适印材质:彩晶玻璃,普通玻璃油墨外观:粘稠液体干燥时间:60℃烘烤10-15分钟,普通玻璃120℃烘烤10-15分钟三,镜面银油墨操作警示及注意事项:1、稀释剂的选择:可用783做为稀释。

(尤其是高温天气,防干网)2、由于铝银浆、镜面树脂、助剂及添加剂的比重不同,存放时镜面油墨中各成份会分层,所以使用前一定要彻底搅拌均匀, 一般调匀后可直接印刷。

3、镜面银油墨的粘度较低,印刷时要注意选用网目较高的网版,使用250—300目丝网。

4、胶刮硬度70—80为宜,另外角度在60—70度为最佳。

用300目丝网时,印刷覆盖面积可达25—35㎡5,镜面银油墨具有优良的印刷适性,不易堵网印刷后,自然晾干或低温烘干均可。

6、由于印刷材料性能的复杂性,因此在批量使用前,用户应少量试用,经充分试验确认符合要求后再批量用。

7、镜面银油墨应贮藏于阴凉干燥处,用后盖紧密封,注意避免接触明火及高温。

8、镜面银油墨最小包装1KG,保质期为12个月。

9、可以十分钟自干,也可60-200度十五分钟烘烤。

四.镜面银油墨的特性:(1)镜面银油墨中除少量树脂和片状铝粉颜料外,溶剂在镜面银油墨里占的比较多,所以镜面银油墨的粘度非常低,丝印时尽可能不使用倾斜开启的网版,否则流淌较厉害,故不管手工还是机器印刷,应使用平行升降式网版,使稀如水的油墨始终布满在网版上,避免或减少堵网影响丝印正常的进行。

(2)若选用丝印机印刷,应将金属回墨刮刀改用橡胶制回墨刮刀,使油墨均匀地涂布在网版上。

(3)镜面银油墨丝印时,在网上涂布的范围尽可能控制在接近有效图文的印刷面积大小范围,否则,因涂布面积大,镜面墨中的溶剂快速挥发而造成堵网,不能连续印刷等。

(4)镜面银油墨在网上溶剂挥发快,为防止堵网,丝印时务必做到连续印刷的同时还应注意不能让流动的空气使网版干燥。

丝印油墨的检测标准与方法

丝印油墨的检测标准与方法

丝印油墨的检测标准与方法丝印油墨是一种常用的印刷油墨,其具有颜色鲜艳、耐候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为了保证丝印油墨的质量和印刷效果,需要制定一些检测标准与方法。

本文将介绍丝印油墨的常见检测项目和相应的检测方法。

一、外观检测丝印油墨的外观检测主要包括观察其颜色、光泽度和均匀度等方面。

可以使用目测法或者专业的检测仪器进行检测,比如颜色测色仪、光泽度计等。

1. 颜色测量:使用色差计或者颜色测色仪对丝印油墨进行颜色的定量测量。

根据应用的具体要求,比较测量结果与标准色号的差异,判断颜色是否合格。

2. 光泽度检测:使用光泽度计对丝印油墨的光泽度进行测量。

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光泽度的数值范围,判断油墨是否符合要求。

3. 均匀度检测:观察油墨表面的均匀度是否一致,是否存在色块、色差或不均匀的情况。

可以用目测法或者显微镜进行观察。

二、粘度检测粘度是丝印油墨流动性和干燥速度的重要指标。

通常采用黏度计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以单位时间内流动的油墨体积来表示。

1. 旋转式黏度计:将油墨倒入黏度杯中,然后放置到固定温度底座上,启动黏度计进行测量。

根据不同的油墨种类,选择对应的转速进行测量。

2. Zahn杯式黏度计:将油墨倒入Zahn杯中,然后从底部的孔洞中开始计时,记录流出杯所需时间。

根据流量和时间的关系,计算出粘度值。

三、干燥速度检测干燥速度是丝印油墨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对于印刷工艺和出货周期有着重要影响。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1. 干燥时间测定:将油墨涂在玻璃片或者其他平坦表面上,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干燥,记录干燥所需时间。

2. 干燥速率测定:使用干燥速率仪对丝印油墨的干燥速率进行测量。

该仪器可以模拟现实中的干燥条件,通过测量油墨的干燥速率来评估其性能。

四、粘度稳定性检测粘度稳定性是指油墨粘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

粘度稳定性差的油墨容易导致印刷过程中的印刷不良、印版堵塞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检测。

1. 循环稳定性测试:将油墨放到恒温搅拌器中进行循环搅拌,一段时间后取样进行粘度测量,观察粘度的变化情况。

丝印溶剂型油墨特点

丝印溶剂型油墨特点

丝印溶剂型油墨特点
1.高溶解性与挥发性:溶剂型油墨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如醇类、酮类、酯类等,这些溶剂能够帮助颜料和树脂很好地混合,便于丝网印刷时的流畅转移,并在印刷后迅速挥发,留下固体成分在承印物表面。

2.良好的流动性和渗透性:溶剂能够帮助油墨更容易地穿透承印物表面,尤其对于吸收性较好的材料如纸张、纺织品等,油墨能够更好地渗入纤维内部,形成牢固的墨层。

3.快速干燥:溶剂型油墨的干燥速度较快,一方面得益于溶剂的快速挥发,另一方面部分油墨还可能包含加速干燥的干燥剂,使得油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固化。

4.优良的附着力:在正确选择油墨和承印物的前提下,溶剂型丝印油墨通常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能够在多种材质表面上形成坚固而持久的墨膜。

5.广泛的适用性:溶剂型丝印油墨适用于多种材质的印刷,包括塑料、金属、玻璃、陶瓷等多种硬质和软质材料。

6.耐候性与耐化学性:优质的溶剂型丝印油墨制成的图文具有较好的耐候性,能抵抗紫外线、雨水侵蚀和一定的化学腐蚀,保证印迹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清晰和鲜艳。

丝印油墨的分类

丝印油墨的分类

丝印油墨的分类丝印油墨是一种常用的印刷油墨,广泛应用于丝网印刷领域。

根据不同的特性和用途,丝印油墨可以分为多种分类。

下面将就丝印油墨的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一、按颜色分类1. 透明油墨:透明油墨是一种不带颜色的油墨,主要用于印刷透明或半透明的图案。

透明油墨通常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光泽度,可以使印刷品呈现出清晰明亮的效果。

2. 黑色油墨:黑色油墨是最常见的一种丝印油墨,适用于印刷黑色图案或文字。

黑色油墨通常具有较高的遮盖力和稳定性。

3. 彩色油墨:彩色油墨是指可以印刷出各种颜色的油墨,如红色、蓝色、黄色等。

彩色油墨通常由多种颜料混合而成,具有丰富的色彩和良好的色彩稳定性。

二、按基料分类1. 水性油墨:水性油墨是指以水为基料的油墨。

相对于溶剂型油墨,水性油墨具有环保、无毒、无刺激性等优点,且干燥速度较快,适用于印刷纸张、纺织品等材料。

2. 溶剂型油墨:溶剂型油墨是指以有机溶剂为基料的油墨。

溶剂型油墨具有干燥速度快、耐久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印刷塑料、金属等材料。

但由于有机溶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

3. UV油墨:UV油墨是指通过紫外线固化技术干燥的油墨。

UV油墨具有干燥速度快、光泽度高、耐久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印刷各种材料。

但由于固化过程中产生的紫外线有一定的辐射性,使用时需要注意防护。

三、按用途分类1. 纺织油墨:纺织油墨主要用于印刷纺织品上,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耐洗性。

纺织油墨通常需要经过固化处理,以提高印刷品的耐久性和光泽度。

2. 电子油墨:电子油墨主要用于印刷电子产品上,如印刷电路板、触摸屏等。

电子油墨通常需要具备导电性和耐高温性能。

3. 陶瓷油墨:陶瓷油墨主要用于印刷陶瓷制品上,如瓷砖、马克杯等。

陶瓷油墨需要具备耐高温、耐久性好的特点。

四、按特殊效果分类1. 金属油墨:金属油墨是一种可以印刷出金属质感效果的油墨,适用于印刷金属制品上。

金属油墨通常含有金属颗粒,可以使印刷品具有金属光泽度和质感。

丝网印刷油墨概述与应用

丝网印刷油墨概述与应用

3.4、色料
助剂,是加入油墨中用以改变或提高油墨印刷适性的物质。 常用的丝网印刷油墨助剂有催干剂、止干剂、增塑剂、消泡剂、稳定剂、减黏剂、防沉淀
剂、冲淡剂、静电防止剂、抗摩擦剂、抗化学腐蚀剂等。 油墨中使用的各种助剂,其性能应和所用油墨的性质相近,并能与油墨很好地混溶在一起。 所用助剂不能对版膜、丝网有腐蚀和化学作用;颗粒细度应与油墨成分相仿,能顺利通过
3.12、丝网印刷油墨的性能要求8
黏弹性。 黏弹性是指油墨受刮板压力后被剪切断裂,丝网版弹起,油墨迅速回弹的性能。油墨和承印物
粘接,和丝网脱离,出现迅速缩回的现象。 油墨的黏弹性对网印影响较大的是出现拉丝现象。拉丝现象就是当刮墨板刮过、网版弹起瞬间,
在网版与承印物之间出现很多油墨细丝。这是网印中最忌讳的现象,不仅易使印刷品和网版粘 脏,甚至会使印刷无法进行。黏度大,墨丝长;反之则短。为此,常加入减黏剂或降低树脂的 分子量等来降低油墨黏度,改善油墨黏弹性,减少拉丝现象。
3.13、丝网印刷油墨的性能要求9
干燥性。 丝网印刷既要求油墨在网版上能够较长时间不干燥结膜,又要求在印刷后,在承印物上干燥越
快越好。这样可以保持印迹的清洁,加快印刷速度,提高质量。 对于丝网印刷来说,网上慢干及印迹快干的油墨,才是理想的丝网印刷油墨,光固、热固及热
印冷固等油墨就是因此而产生的。
2.2、丝网印刷特点2
版面柔软印压小。 丝网印版柔软而富有弹性,印压小,所以不仅能在纸张、薄膜、纺织品等柔软的承印物上
进行印刷,而且还可以在金属、硬质塑料、陶瓷等硬度高的材料上直接进行印刷,因为网 印的印刷压力很小,所以也可以在玻璃等易碎材料上印刷。
2.3、丝网印刷特点3
墨层厚覆盖力强。 凸版和平版印刷品上的油墨厚度只有几微米,凹版印刷也只有效期12~15μm,而丝网印

丝印油墨的适用温度和湿度有何要求

丝印油墨的适用温度和湿度有何要求

丝印油墨的适用温度和湿度有何要求丝印油墨是广泛应用于印刷行业的一种印刷材料。

其适用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印刷效果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丝印油墨的性质、适用温度和湿度的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丝印油墨的性质丝印油墨是一种具有较高黏度和流变特性的印刷材料。

它一般由颜料、树脂、溶剂和添加剂等组成。

其中,颜料是决定油墨颜色的关键因素,树脂则起到固化剂的作用,使其具有良好的抗磨损性和粘合性。

溶剂则是起到稀释和调整油墨黏度的作用,添加剂则通过调节油墨的流变性能和印刷特性等方面,来满足不同的印刷需求。

由于不同的丝印油墨成分不同,因此其适用温度和湿度也有所不同。

在印刷前,需要对丝印油墨进行调配和测试,以确定最佳适用条件。

下面将介绍丝印油墨适用温度和湿度的要求。

二、丝印油墨的适用温度丝印油墨的适用温度范围较为广泛,一般可以在5℃~40℃的环境下使用。

但具体的适用温度还需要根据油墨成分和印刷材料的不同,进行调试和测试。

一般来说,丝印油墨的适用温度与以下因素有关:1.树脂固化条件大部分丝印油墨中都含有树脂成分,它们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固化。

一般来说,固化条件主要包括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和固化环境条件等。

如果固化温度过低,则树脂难以完全固化,从而导致油墨印刷质量不佳。

如果固化温度过高,则可能会烧坏或者影响到印刷材料的性能,从而导致印刷质量不稳定。

2.颜料稳定性颜料是丝印油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决定油墨的颜色和色泽。

一些颜料在高温环境下会发生分解或者变质,从而导致印刷色彩失真。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不同的颜料类型进行测试,以确定适用的温度范围。

3.印刷材料和印刷机的适应性丝印油墨的适用温度也与印刷材料和印刷机有关。

不同的印刷材料和印刷机在操作时需要相应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需要进行匹配和测试。

三、丝印油墨的适用湿度除了适用温度外,适用湿度也是丝印油墨印刷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丝印油墨的适用湿度在40%~60%之间。

如果湿度过低,则会导致油墨干燥不良和印刷效果不佳,如果湿度过高,则可能导致油墨的流动性变差,影响到印刷质量。

油墨的性能对丝网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油墨的性能对丝网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影设备的精度、承印物的性能特征以及丝网印刷油墨的性能特征等,每一个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丝网印刷品的质量。

本文主要从丝网印刷油墨自身的性能对丝网印刷品质量的影响进行讨论,讨论油墨的细度、油墨的粘度和油墨的干燥性对丝网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一、油墨的细度对丝网印刷品质量的影响丝网印刷油墨的细度是指油墨中所有固体颗粒的粒径大小及其在连结料中分布的均匀程度。

丝网印刷油墨的细度是衡量油墨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它和印刷品质量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从丝网印刷品质量的角度出发,印刷精细的彩色产品,应该采用细度好的油墨,有利于网点的准确再现,印迹更加清晰,也能较好地避免印刷质量故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印刷质量。

一般来说,细度好的油墨印刷网点更加光洁细腻,没有毛刺,更易于从网孔中漏下,印刷高精度网点时,对油墨的细度要求较高。

细度差的油墨,墨体中的固体颗粒相对较大,分散也不均匀,在丝网印刷过程中,易出现堵网现象,对丝网版上空白区域硬化的感光胶的磨损更大,会降低丝网版的耐印率。

油墨中的固体颗粒分散不够均匀,还会导致油墨颜色的强度得不到充分发挥,进一步影响丝印油墨的着色力和干燥后油墨墨膜的光泽度。

丝网印刷对油墨的要求不是很高,主要是要求油墨能够顺利地从网孔中漏出,所以油墨的细度要根据丝网目数来进行合理选用。

如果丝网目数低的话,网孔也会大一些,可以漏下去固体颗粒粒径大点的油墨,故油墨的细度可以差一些;如果丝网目数较高,则网孔较小,只有油墨细度相对较好的油墨才能顺利地从网孔中漏出,而不是堵在网孔里,使丝网印刷无法正常进行。

实际使用过程中,油墨的细度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因为油墨细度太小的话,油墨中的固体颗粒粒径太小,印刷后的油墨墨膜耐光性会较差,在强烈的太阳光照射下会在极短时间内出现褪色现象,影响使用效果;油墨细度太大的话,又不能很好地再现印刷复制图像的细微层次。

所以,在丝网印刷使用过程中,要根据印刷实际用途综合考虑油墨的细度与耐光性之间的平衡关系。

丝印与不良缺陷与分析

丝印与不良缺陷与分析

三、丝印不良缺陷分析
一、糊版:
3.丝网印版的原因。制好的丝网印版在使用前用水冲洗干净并干燥后方能 使用。如果制好版后放置过久不及时印刷在保存过程中或多或少就会 粘附上灰尘,印刷时如果不清洗,就会造成糊版。 4.印刷压力的原因。印刷过程中压印力过大,会使刮板弯曲,刮板与丝网 印版和承印物不是线接触,而呈面接触,这样每次刮印都木能将油墨 刮干净,而留下残余油墨,经过一定时间便会结膜造成糊版。 5.丝网印版与承印物间隙不当的原因。丝网印版与承印物之间的间隙不能 过小,间隙过小在刮印后丝网版不能及时脱离承印物,丝网印版抬起 时,印版底部粘上一定油墨,这样也容易造成糊板。
二、丝印油墨的性能
3.细度: 是表示油墨中颜料及其它固体原料颗 粒的大小,及其这些颗粒在连接料中 分布的均匀程度的指标。丝印油墨的 细度一般在10~45微米之间。细度太 粗,在印刷中会产生糊版,印不出图 案。如丝网较粗,细度也可相应加粗。 一般最粗的颗粒应低于网孔面积的四 分之一。
二、丝印油墨的性能
二、丝印油墨的性能
粘度(η ):
流体在受外力作用时,各层的流速不同,在两接触 的流速不同的液面间会产生一种阻碍其相对运动的 力,度量这种力学性质的物理量称为~。油墨粘度 一般用“泊”、“厘泊”来表示。丝印油墨粘度约 在4000至12000厘泊之间。粘度过大,漏墨性差, 不易通过丝网转移到承印物上,造成图文不完成、 不饱满。粘度过小,会造成印迹变粗,致使印刷品 上距离近的线条合并,成为废品。粘度的倒数即为 流动度。粘度大,流动度小;粘度小,流动度就大。二、丝印油墨的性能2. Nhomakorabea面张力:
它关系到油墨的转移性能和印迹在承印面上 的稳定性。例如,当油墨的表面张力大于承 印面的表面张力较多时,印迹会收缩,甚至 出现鱼眼状的小孔;若承印面与油墨的表面 张力相近,而网版的表面张力又大于承印面 的表面张力时,印刷会出现堵网现象。可通 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微晶石蜡、硅化物等加 以调整,使油墨的表面张力等于或小于承印 面的表两张力,以获得良好的丝印效果。

丝印油墨的性能介绍全攻略

丝印油墨的性能介绍全攻略

丝印油墨的性能介绍全攻略1.粘度。

粘度,又称内摩擦,是一层流体对另一层流体作相对移动时所产生的阻力。

它是流体内部阻碍其流动的一种特性。

油墨粘度一般用“泊”、“厘泊”来表示。

丝印油墨粘度约在4000至12000厘泊之间。

粘度过大油墨对承印物润湿性差,不易通过丝网转移到承印物上。

造成印刷困难,印迹缺墨。

粘度过小,会造成印迹扩大,致使印刷品线条合并,成为废品。

粘度指标可以使用粘度计进行测量。

粘度变化与印刷造性的关系是:油墨在印版上,粘度愈稳定愈好,但转移到印件上后,粘度变大愈快愈好。

触变性则对前者不利,对后者有利,因此适当地触变性是可取的,而剪切变调对印刷有害无益。

加溶剂、稀释刑或增塑剂,可降低粘度;加填料、颜料、硅化物,能提高粘度。

2、触变性。

触变性是指液体由于应力粘度降低而后又恢复其原来粘度的能力。

在丝印过程中,表现为油墨在静止一定时间后变稠,粘度变大,搅动后又变稀,粘度也变小的一种可逆现象。

因为,油墨中颜料颗粒的外形是不规则的,尽管吸附了一层连结料,也是一种不规则的圆球。

所以,在静止一定时间后,颜料颗粒就会接触或相距很近,造成相互吸引,阻碍颗粒的自由活动,油墨就变稠、变粘。

然而,这种暂时稳定的结构,被外力搅动后,很快被破坏,解除了颗粒之间的相互吸引力,颗粒的自由运动又得到恢复,流动性提高了,油墨变稀,粘度下降。

丝网印刷油墨的触变性越小越好。

为消除这种不利因素,在印刷之前,要充分搅拌油墨,使之恢复常态,然后进行印刷。

油墨中的颜料颗粒越木规则,多角多孔,如黑墨,其触变性就大。

反之,如黄墨,其触变性就小。

油墨中连结料多,颜料少,触变性也小,反之则触变性大。

另外连结料的不同对触变性影响也很大,如聚合植物油所制作的油墨,其触变性小,如高分子树脂作连结料,其触变性大。

3.屈服值。

屈服值是指对流体加一定外力,从弹性变形到流动变形的界限应力,也是油墨开始层流时必须施加的最低应力。

屈服值太大,油墨发硬,不易打开,输墨不便,流平性差;屈服值太小,印刷细线和网点再现性差。

丝网印刷概述(四)——油墨

丝网印刷概述(四)——油墨

丝网印刷概述(四)——油墨丝印油墨由于丝网印刷的承印材料种类众多,且物性、用途各异,所以其印刷所用油墨种类也有很多。

因此,在印刷时,切实把握好油墨的性能,进行正确选择是很重要的。

只有很好地掌握油墨的印刷适性,印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为此必须注意油墨的印刷适性,特别是在承印物上的固着性。

如果印刷材料是纸的话,那么一般的油墨即使不是为印纸用的油墨也可使用。

但纸的表面有涂塑层时,则必须进行适性试验之后才能决定使用什么油墨。

如印刷在室外展示的海报,所使用的油墨必须选择耐光性能好的。

因此,使用哪种油墨要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选择。

一、丝印油墨的组成油墨是由色料、连结料和助剂等按一定的比例经混合、研磨等工艺加工制成的。

其工艺过程大致如下:准备→配料→搅拌→轧墨→检验→包装1.色料。

色料包括颜料和染料。

油墨色料主要为颜料,染料只用于特殊场合。

①颜料。

颜料在油墨中除了显色作用外,还使油墨具有遮盖力。

另外,对于油墨的耐光性、耐热性、耐溶剂性、耐药品性也有影响。

颜料分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两者的比较如表3-2列。

表3-2 无机、有机颜料的比较无机颜料主要有氧化钛颜料、铅黄、群青、炭墨等。

有机颜料有许多种类,其性质也多种多样,用途之泛。

表3-2是一般常识性的比较,高级有机颜料,具有很好的耐光性、耐热性。

颜料的许多性质,如分散度、着色力、遮盖力、吸油性、视比容等。

对油墨的性能都有直接的影响,下面作些简单介绍。

颜料的分散度,是指颜料颗粒在连结料中分散的难易程度,它主要与颜料的颗粒细度有关。

油墨中的颜料颗粒,在印刷时必须完全浸没在墨膜内的连结料中,颜料颗粒的大小不能超过墨膜的厚度,不然会影响到印品的光泽。

颜料的颗料越小,即颜料的分散度越高,油墨的色彩饱和度也就越大。

颜料的着色力,是指某种颜料在与标准白色颜料混合后,对混合颜料颜色的影响能力,凡是与白色物质调合而很容易变淡的颜色,其着色力弱。

配制油墨时,应选择着色力强的颜料,用来印刷可以达到用墨量少、干燥快的效果。

移印电镀油墨

移印电镀油墨
75电镀强化系列油墨
油墨特性:
主要用于电镀表面、强化表面、真空电镀表面.PU表面.UV表面等材料上,具有高色泽、高色彩、高遮盖力、高稳定性、耐酒精及耐磨擦之特点。
印刷:丝印移印均可。
表干及实干时间:表干时间自然挥发5-10分钟;实干时间在24小时以内。
稀释及清洗:SV3慢干开油水、UVK1(移印开油水)同时可使用718洗网水清洗。
贮存方式: 避免阳光直射,放置在通风干燥处。
保质期限: 12个月。
高温陶瓷油墨 高温油墨 自干高温陶瓷油墨
适材质用:
耐高温陶瓷
通用性:
丝印,移印
产品特性:
1.低气味,高光泽;
2.单/双组份、免处理、耐刮耐磨、耐化学性好;耐高温1200℃
电镀移印油墨 电镀油墨 移印电镀油墨
油墨特性:
主要用于工ABS,PP,PET.PC.PMMA.金属.玻璃等材料上,具有高色泽、高色彩、高遮盖力、高稳定性、耐酒精及耐磨擦之特点。
印刷:丝印移印均可。
表干及实干时间:表干时间自然挥发1-5分钟;实干时间在12小时以内。
3、网板塞网时可用洗网水清洗;
4、不得与其它类型油墨混合使用。
注意事项:
1、塑胶材料的外观相似,但可能会是不同的材料,客户需试印确定其符合要求后,再批量印刷;
2、在移印过程中,如出现拉丝或散开,可适当加入一些慢干膏即可;
3、环境温度过高,将会影响油墨原有质量;
4、根据气候变化,请远离火源,阴暗环境下存放。
印刷:丝印移印均可。
表干及实干时间:表干时间自然挥发5-10分钟;实干时间在24小时以内(加专用固化剂)。
稀释及清洗:SV3慢干开油水、UVK1(移印开油水)同时可使用718洗网水清洗。

丝印油墨的成分与配方有哪些

丝印油墨的成分与配方有哪些

丝印油墨的成分与配方有哪些丝印油墨是一种用于丝网印刷的油墨,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印刷、商业广告、电子产品等领域。

丝印油墨的成分与配方是影响印刷质量的重要因素,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丝印油墨的成分与配方。

一、丝印油墨成分1、树脂树脂是丝印油墨中的主要成分,其功能是提供黏度、附着力和涂布性,还可增加油墨的硬度和亮度。

树脂种类很多,常用的有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等。

2、颜料颜料是丝印油墨的关键成分,其作用是提供颜色,使油墨在印刷时可形成清晰、明亮的图案。

颜料种类很多,常用的有有机颜料、无机颜料、金属颜料、发光颜料等。

3、添加剂添加剂是丝印油墨的辅助成分,其作用是改善油墨的性能,如调节流变性、防止干燥、抑制结皮、增加附着力等。

添加剂种类也很多,常用的有偏光粉、防粘剂、流平剂、润湿剂等。

4、溶剂溶剂是丝印油墨的稀释剂,其作用是溶解树脂、颜料、添加剂等,使油墨达到适宜印刷状态。

溶剂种类很多,常用的有丁酮、苯乙烯、乙酸乙酯等。

二、丝印油墨配方丝印油墨的配方因印刷要求和用途不同而异,但其基本配方包括树脂、颜料、添加剂和溶剂四部分。

下面以丙烯酸树脂油墨为例,简述其配方和制作方法。

1、材料准备树脂:丙烯酸树脂颜料:有机颜料添加剂:聚四氟乙烯微粉、流平剂、防粘剂、润湿剂溶剂:丁酮、环己酮、二甲苯、甲苯2、制作方法①将树脂、颜料和添加剂混合均匀。

②逐步加入溶剂,搅拌至油墨粘度适宜。

③将油墨分装到容易操作的容器中,可经过过滤和脱泡处理。

④通过试印进行调整,确定油墨的最终配方。

三、结论丝印油墨的成分和配方对印刷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科学合理的配方可以使油墨具有良好的流变性和附着力,有效解决印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因此,在制作丝印油墨时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和经验来选择适宜的成分和配方。

如何选择合适的丝印油墨的导电性能

如何选择合适的丝印油墨的导电性能

如何选择合适的丝印油墨的导电性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导电性能也越来越重要。

丝印油墨作为电路板印刷的重要材料,对于电路板的导电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选择合适的丝印油墨,成为了电子制品企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了解丝印油墨的导电性能想要选择合适的丝印油墨,首先要了解丝印油墨的导电性能。

导电性能是指电流在材料中传输的能力。

对于丝印油墨来说,导电性能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1.导电颗粒:导电颗粒是指添加到丝印油墨中,以增强其导电性能的粒子状物质。

一般来说,常用的导电颗粒有金属粉末、碳黑、金属氧化物等。

这些导电颗粒的电导率不同,选择时需要根据需要进行针对性选择。

2.油墨粘度:油墨粘度是指油墨流动阻力的大小。

粘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油墨的导电性能。

因此,选择合适的油墨粘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3.印刷压力:印刷压力影响着油墨与印刷基材的接触面积和接触紧密度,进而影响油墨的导电性能。

因此,在选择油墨时要考虑印刷压力。

二、考虑使用环境在选择丝印油墨时还要考虑使用环境。

因为不同的使用环境,要求的导电性能也不同。

例如,对于高温或低温的环境中,丝印油墨的导电性能都需要有一定的要求。

另外,如果丝印油墨在潮湿环境下被长时间浸泡,也需要考虑其导电性能。

三、选用合适的丝印油墨考虑以上两个因素后,还需选用合适的丝印油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丝印油墨:1.导电银油墨:导电银油墨是一种常用丝印油墨,性能稳定、导电性能优良。

适用于在不同基材上印刷导电线路。

2.导电镍油墨:导电镍油墨也是一种质量稳定、导电性良好的丝印油墨,尤其适用于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使用。

3.碳黑油墨:碳黑油墨导电性能较一般丝印油墨稍差,但价格较为便宜,适合印刷低要求的导电电路。

4.金属氧化物油墨:金属氧化物油墨导电性能好,且对于高温、高湿度等恶劣环境下使用效果稳定。

以上是一些比较常用的丝印油墨。

具体选择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使用环境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四、总结选择合适的丝印油墨的导电性能是电子制品企业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丝印油墨的介电常数

丝印油墨的介电常数

丝印油墨的介电常数
丝印油墨的介电常数通常是介于1和10之间的数值。

具体的
数值取决于油墨的成分和配方,以及油墨的特性和用途。

丝印油墨通常由树脂、溶剂、颜料和添加剂等组成。

这些成分的种类和比例都会对油墨的介电性能产生影响。

树脂的类型和固化方式,溶剂的挥发性和溶解能力,以及颜料的导电性和分散性等都会影响油墨的介电常数。

一般来说,丝印油墨的介电常数要尽量保持在较低的范围内,以提高其绝缘性能和阻抗匹配能力。

这样可以避免电荷的积聚和分散,降低由于电场引起的能量损耗和电流泄漏。

在某些特殊应用中,如在电子器件的制造过程中使用的丝印油墨,介电常数可能会被精确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丝印油墨可能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

因此,在选择和应用丝印油墨时,应考虑其介电特性,以满足具体的要求和应用场景。

丝印油墨欧标

丝印油墨欧标

丝印油墨欧标丝印油墨是一种常用于印刷行业的油墨,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抗磨损性能。

为了保证丝印油墨的质量和使用效果,欧洲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即丝印油墨欧标。

本文将就丝印油墨欧标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丝印油墨欧标的背景与意义丝印油墨欧标作为一项技术标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丝印油墨的生产与使用,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欧洲制定丝印油墨欧标的同时,还制定了相关的测试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以确保丝印油墨的性能符合标准,并满足用户需求。

丝印油墨欧标的制定与推广,对于提升丝印油墨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

标准化的生产和使用过程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为稳定和可靠的产品。

二、丝印油墨欧标的内容丝印油墨欧标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成分要求:规定了丝印油墨应包含的基本成分,如颜料、树脂、溶剂等。

其中,颜料的选择和使用要符合相关规范,以保证印刷品的色彩效果和稳定性。

2. 性能要求:要求丝印油墨在特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附着力、耐磨损性和耐候性能。

这些要求会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方法来验证,如刮痕测试、摩擦测试以及耐紫外线测试等。

3. 化学安全性:丝印油墨欧标要求油墨中不得含有有毒物质或有害化学物质,以保障印刷人员和最终用户的健康安全。

4. 质量控制:标准中对丝印油墨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制造商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检测与控制体系,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

三、丝印油墨欧标的应用与前景丝印油墨欧标在欧洲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标准化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使得丝印油墨的质量和性能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极大地提高了印刷品的可靠性和品质。

同时,丝印油墨欧标的出台也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符合丝印油墨欧标的产品将更容易进入欧洲市场,并且能够满足欧洲用户对印刷品质量的高要求。

因此,制造商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和生产工艺,以满足更高的标准要求。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丝印油墨欧标的经验和标准也为其他地区的丝印油墨行业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印油墨的基本性能
1.粘度
粘度,又称内摩擦,是一层流体对另一层流体作相对移动时所产生的阻力。

它是流体内部阻碍其流动的一种特性。

油墨粘度一般用"泊"、"厘泊"来表示。

丝印油墨粘度约在4000至12000厘泊之间。

粘度过大油墨对承印物润湿性差,不易通过丝网转移到承印物上。

造成印刷困难,印迹缺墨。

粘度过小,会造成印迹扩大,致使印刷品线条合并,成为废品。

粘度指标可以使用粘度计进行测量。

粘度变化与印刷适性的关系是:油墨在印版上,粘度愈稳定愈好,但转移到印件上后,粘度变大愈快愈好。

触变性则对前者不利,对后者有利,因此适当的触变性是可取的,而剪切变稠对印刷有害无益。

加溶剂、稀释剂或增塑剂,可降低粘度;加填料、颜料、硅化物,能提高粘度。

2. 触变性。

触变性是指液体由于应力粘度降低而后又恢复其原来粘度的能力。

在丝印过程中,表现为油墨在静止一定时间后变稠,粘度变大,搅动后又变稀,粘度变小的一种可逆现象。

因为,油墨中颜料的外形是不规则的,尽管吸附了一层连结料,也是一种不规则的圆球。

所以,在静止一定时间后,颜料颗粒就会接触或相距很近,造成暂时稳定的结构,被外力搅动后,很快被破坏,解除了颗粒之间的相互吸引力,颗粒的自由运动又得到恢复,流动性提高了,油墨变稀,粘度下降。

丝网印刷油墨的触变性越小越好。

为消除这种不利因素,在印刷之前,要充分搅拌油墨,使之恢复常态,然后进行印刷。

油墨中的颜料颗粒越不规则,多角多孔,如黑墨,其触变性就大。

反之,如黄墨,其触变性就小。

油墨中连结料多,颜料少,触变性也小,反之则触变性大。

另外连结料的不同对触变性影响也很大,如聚合植物油所制作的油墨,其触变性小,如高分子树脂作连结料,其触变性大。

气相二氧化硅是一种很好的触变剂,需要更高的触变性时,则使用比表面积更大的气相二氧化硅。

气相二氧化硅是四氯化硅在氢-----氧焰中水解而成的:SiCl4+2H2+O2 SiO2+HCl
3. 屈服值。

屈服值是指对流体加一定外力,从弹性变形到流动变形的界限应力,也是油墨开始层流时必须施加的最低应力。

屈服值太大,油墨发硬,不易打开,输墨不便,流平性差;屈服值太小,印刷细线和网点再现性差。

丝印墨较厚,故屈服值不能太小。

丝印油墨根据不同要求,屈服值可由1000dyn/cm2到3000dyn/cm2,印刷精细线画时,屈服值宜取高值。

4. 流动度。

流动度是粘度的倒数。

即:粘度大,流动度小;粘度小,流动度就大。

油墨的流动度可以看作是在无外力作用下,一定量的油墨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的平整面上自然流动的程度,油墨的流动度可以衡量油墨的稀稠。

在丝印油墨中其流动度一般控制在30~50mm。

测量方法是取一毫升油墨,在250g的压力经15分钟后,测量其直径即可。

油墨的流动度大,印迹易扩大,使间隙小的细线条分辩不清以至合并;流动度小,印迹中线条易断线缺墨,印刷也困难。

5. 可塑性。

可塑性是指受外力作用变形后,能完全或部分保持其变形的性质。

丝印油墨是介于流体和半固体之间的浓稠悬浮胶体,所以它既有流动性,也有可塑性。

颜料和其它固体含量高,油墨就显得稠,可塑性就大;颜料和其它固体含量低,油墨就稀薄,可塑性就小。

丝印油墨要求有一定的可塑性,以保持印刷的精度,否则印刷的线条极易扩大。

6. 表面张力。

油墨的表面张力关系到油墨的转移性能和印迹在承印面上的稳定性。

这种关系,在光面材料,特别是塑料表面上印刷时,显得更为突出。

例如,当油墨的表面张力大于承印面的表面张力较多时,印迹会收缩,甚至出现鱼眼状的小孔;若承印面与油墨的表面张力相近,而网版的表面张力又大于承印面的表面张力时,印刷会出现堵网现象。

这些情况,可借添表面活性剂、微晶石蜡、硅化物等加以调整,使油墨的表面张力等于或小于承印面的表面张力,以获得良好的印刷效果。

7. 细度。

细度是表示油墨中颜料及其它固体原料颗粒的大小,及其这些颗粒在连接料中分布的均匀程度的指标。

可用细度计把适当调稀后的油墨从细度计凹槽的最深处刮到平处,立即对光
倾斜15°观察。

看油墨中颗粒至少15个在某一刻度范围内,其值即为该油墨的细度。

丝印油墨的细度一般在5~15微米之间。

细度太粗,在印刷过程中会产生糊版,印不出图案。

如丝网较粗,细度也可相应加粗。

一般最粗的颗粒应低于网孔面积的四分之一。

油墨的细度与固体粉末的细度是不一样的,后者指粉末的基本颗粒尺寸,它是很小的。

其中一般颜料的基本颗粒尺寸小于1µm,实际上颜料是以若干基本颗粒粘连在一起的聚集状态(尺寸可达50µm)加入到油墨连结料中的,经研磨,聚集体分散开,分散得愈好,油墨颗粒(细度)愈小。

一般油墨的细度为5µm左右,特细的可达1~2µm。

细度会影响到墨膜的光泽及油墨的流变性。

几类颜料的颗粒尺寸颜料名称颗粒尺寸(µm)一般颜料<0.1 二氧化钛0.25 炭黑0.01~0.1 荧光颜料1.2~50.0 金、银粉厚0.1~0.2 直径1~200 彩箔颜料>200 5.8、粘弹性。

粘弹性是指油墨受刮板压力后被剪切断裂,丝网版弹起,油墨迅速回弹的性能。

油墨和承印物粘接,和丝网脱离,出现迅速缩回的现象,是典型的油墨粘弹性现象。

油墨的粘弹性,对丝印影响较大的是出现拉丝现象。

拉丝现象就是刮墨板刮过,网版弹起瞬间,在网版与承印物之间出现很多油墨细丝。

这是丝印中最忌的现象,不仅易使印刷品和网版粘脏,甚至会使印刷无法进行。

拉丝长短与油墨的粘度有关。

粘度大,墨丝长;反之则短。

为此常加减粘剂或降低树脂的分子量等来降低油墨粘度,改善油墨粘弹性,减少拉丝现象。

拉丝现象还与作用力的时间有关。

同一油墨,若分离速度很快呈弹性分离,则墨丝短;分离速度很慢,则油墨像纯液体一样完全流下,不成丝。

8. 干燥性。

丝网印刷既要求油墨在网版上能够较长时间不干燥结膜,又要求在印刷后,在承印物上干燥越快越好。

这样可以保持印迹的清洁,节省场地,加快印刷速度,提高质量。

丝印对油墨的干燥性要求,在多色连续套印时尤为突出。

一般采用的干燥方法有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紫外线干燥、电子束照射干燥、红外线干燥、微波干燥等多种形式。

测量油墨的干燥程度,可采用简易方法。

即制作一块宽1.5cm、长4cm,晒好图像的丝网印版,将油墨印在承印物上。

观察油墨,以不粘纸为标准,计算自印刷后多长时间不粘纸,便可测定出这种油墨在此种承印物上的干燥时间。

对于丝网印刷来说,网上慢干及印迹快干的油墨,才是理想的丝网印刷油墨,光固、热固及热印冷固等油墨就是因此而产生的。

9、硬度。

指油墨层受压变形的程度,可用油漆及涂料工业用的硬度计测量。

从印品应用出发,硬度也可用耐划破性度量,如用相同的力,以不同硬度(H)的铅笔刻划充分干燥(印后48小时)的墨膜,以能刻破墨膜的铅笔的H值为所测油墨的硬度。

硬度对金属、硬塑及玻璃等刚体的装潢印刷甚为重要。

10、耐光性。

是指油墨印迹在日光照射下色泽稳定程度的一种性能。

它取决于颜料的耐光性、墨层厚度、连结料及填充剂等的性能。

包装印刷和室外广告对油墨耐光性的要求甚高,室外广告常要求历时3~5年,印品色彩无明显变化。

光的照射会使颜料发生化学(如氧化或还原)反应和物理(晶体)变化,导致颜料变暗、变淡以至完全退掉。

耐光性的测定常用"8级日晒牢度蓝色标准"与印样一起放于退色仪中曝光若干小时(20或40),然后取出比照,找出试样与哪级标准接近,该级号即为试样的耐光水平。

"8级日晒牢度蓝色标准"是在羊毛织物上,染以8种不同牢度、相同浓度的蓝色染料,它们在等量光照下,会出现8种不同的退色情况,1级退色最严重,8级最不易退色。

11、耐热性。

视热加工要求而异,印品的油墨应在热压中不被拉脱。

检测方法是将一片印刷品与一张洁净铝箔叠合在一起,用实际生产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处理之,冷却后分开印刷品与铝箔,观察油墨转移到铝箔上的情况。

12、耐化学力。

油墨的耐水、酸、碱及溶剂的能力,统称为耐化学力,其测定标准与方法要从应用目标出发,目前常用的有浸泡法和湿擦法。

浸泡法是将干燥后的印品,浸泡在选定的水、酸、碱及溶剂中,经一定时间后取出,比较印品浸泡前后的变化程度。

湿擦法是将布用选定的溶液浸湿后,在干燥后的印品上往返湿擦若干次(50~100),再比较印品湿擦前后的差异。

其它如油墨的颜色、光泽度及透明度(或遮盖力仪)予以测定,读者可参考有关印刷油墨的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