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全攻略之历史考点一遍过

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全攻略之历史考点一遍过

考点22 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一、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变化1.耕作方式的进步(1)原始社会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主要的生产工具有石刀、石斧、耒耜。

(2)商周少量使用青铜农具,懂得灌溉、除草、沤制绿肥、治虫等技术。

(3)春秋战国铁犁和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这是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隋唐时期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耕犁趋于完善,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2.耕作技术(1)汉代推广耦犁,推行代田法、区田法。

(2)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的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3)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3.农业灌溉(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时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

(2)农业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的翻车,唐朝时创制的筒车,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出现风力水车。

这些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二、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及其原因1.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西周时期,土地被划分成“井"字形方块,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

井田制的基本特点:①一切土地归国家所有(即属于周王所有)。

②周王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诸侯.③在贵族受封的土地上,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

①封建土地私有制。

主要包括地主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下,土地由地主经营,土地兼并是获得土地的主要方式;自耕农土地私有制下,土地由自耕农经营,规模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②均田制。

北魏到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数量,限制土地买卖.③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这些措施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2.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大量荒地被开垦,私田出现.(2)鲁国按亩纳税,促使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变。

课程标准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

课程标准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
课程标准: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 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
一、耕作方式
1、“刀耕火种”
“刀耕火种”, 又称“刀耕火耨”, 泛指原始耕种技术。 持续时间很长。当 时使用的农具是木 器、石器等。
石斧
荆、扬南有桂林之饶,内有江、湖之利, 左陵阳之金,右蜀、汉之材,伐木而树谷,燔 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地广而饶财。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2016·江苏·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 “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 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 的使用( )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冉有访诸仲尼。出仲现尼了曰“:私“田吾”不。识也。”
——《左传·哀公十一年》
(1)材料一问反题映:的鲁是国什实么行制初度税?有何特点?
(2)与亩材,料承一认相了比土,地材私料有二制发。生什么变化?
(3)材料三表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一、耕作方式 二、水利工程
三 、土地制度
四、小农经济
1、条件 2、特点
一、耕作方式 二、水利灌溉 三、土地制度
材料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
非王臣。
——《诗经·小雅》
材料二 有煜(云兴制起度的:样井子田)制萋。萋特,点兴:雨祁
祁,雨我公田,遂及奴我隶私社。会的—土—地《国诗有经制·度小,雅》
材料三 季孙欲变一以化切田:土赋“地(公归按田周田”王收以所取外有地,。租),使
简单协作 小农经济 耕

历史考点: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历史考点: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考点1 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知识主线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原始社会农业起源(1)最早培植水稻和粟(2)耕作方法:实行刀耕火种(3)工具有石、木、骨器(4)土地属氏族公社所有1.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

这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怎样的生产方式?答案 小农经济。

2.“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

材料中的豪人指的是谁?答案 东汉时期的豪强地主。

3.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材料主要反映的经济现象是什么?答案 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

4.《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

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的什么特点?答案 精耕细作。

归纳总结: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

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

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到顶峰。

基础知识 1.古代的农业生产模式: 精耕细作,包括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和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开始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2.小农经济 (1)含义: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精耕细作,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历程: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3)弱点: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

(4)评价:①在初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进步;②在后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

3.土地制度 4.经济重心南移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唐代安史之乱之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古代中国经济制度

古代中国经济制度

古代中国经济制度知识梳理一、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的演变(一)农业生产技术和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1.农具和牛耕技术:①原始社会时期: 相传神农氏创制农具耒耜,当时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刀耕火种。

②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出现,但由于昂贵,在农业生产中只是少量使用。

③春秋战国时期:牛耕技术开始运用,铁制工具出现,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显著提高。

④西汉时期,铁制工具普遍使用,牛耕技术推广,二牛抬杠。

⑤东汉:使用一牛挽犁。

⑥唐朝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耕犁趋于完善,标志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2. 耕作技术:(1)耕作方法:①春秋战国:垄作法;②西汉:代田法。

(2)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北方旱地)和耕耙技术(南方水田)(3)耕作制度:①两汉时一年一熟为主;②宋朝以后,江南出现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制。

、3.水利灌溉:(1)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汉代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2)灌溉工具:①曹魏的翻车;②唐朝的筒车;③宋朝的水力高转筒车;④明清的风力水车。

(二)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背景:①商周时期,因为生产力低下和实行井田制,所有土地归周王,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②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和生产关系变革(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带来农耕方式的转变。

2.含义: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农民的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

3.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1)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具有生产积极性。

(2)经营规模很小,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具有分散性。

(3)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少有交换,具有封闭性和狭隘性。

(4)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具有脆弱性。

(5)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具有落后性。

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学案

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学案

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学案一、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1.单季稻作: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种植单季稻。

主要是指一年只种植一季稻谷,一年两熟。

这种耕作方式具有较高的产量和充分利用水资源的特点,适应了中国南方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水稻种植区的自然条件。

其中,水稻种植的关键是灌溉系统,通过修建水渠、水坝等工程设施,使得农田能够获得充足的水源。

2.旋耕制度:旋耕制度是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之一、旋耕制度是指农民按照一定顺序逐年改变田地的耕作,以保持土地的肥沃和充足的水分。

这样做有助于减少土壤中无机盐的积累,增加土壤的肥力,从而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增产。

以棕地、红地、黄地和白地的轮流轮作作为旋耕的一种形式,种植不同种类的作物,以调节土壤中的养分,保持土地的良好状态。

3.小块散户耕作:古代中国的农业耕作方式主要是以小块散户耕作为主。

这种耕作方式的特点是土地分散耕作,农民以家庭为单位独立耕作,且土地财产具有私有性。

这种耕作方式既有利于农民个体劳动的发展,又有利于农产品的多样性和农民的经济保障。

同时,这也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中国古代土地制度1.宗族耕地制度: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以宗族耕地制度为主,即一族共同耕作一块土地。

在古代中国,土地具有祖宗的意义,农民对土地的控制权主要是以宗族为单位。

这种土地制度有利于维护家族的团结和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封建土地制度:封建土地制度是中国古代的另一种土地制度。

封建土地制度是指统治者将土地赏赐给贵族、官员等,以作为其封邑或封地。

这些土地在封建制度下成为贵族、官员等特权阶级的私有财产,由他们负责管理和耕种。

这种土地制度导致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的形成,使得社会的阶级差距进一步加大。

3.公田制度:公田制度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中实行过的一种土地分配制度。

公田是指由国家或集体占有的土地,用于耕种并分配给农民收获。

这种土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产出的基本保证。

2021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梳理:考点13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021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梳理:考点13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021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梳理:考点13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知识结构】知识点一、农耕方式的演变: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原始农业(农业的起源)(1)起源:距今约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农耕逐渐取代采集(2)农作物:北方旱地(黄河流域)——粟、麦;南方水田(长江流域)——水稻(3)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4)生产工具:石斧、石铲、石镰、木耒、骨耜等(5)特点:①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②生产力水平低下;③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6)影响:①使人们生活开始走向定居;②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发展演变(1)形成:春秋时期(2)生产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小农经济(规模),自然经济(属性)。

(3)生产工具的发展①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使用直辕犁)。

②汉朝:发明犁壁、藕犁(直辕犁)→铁犁牛耕广泛推广,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③隋唐:长江下游出现曲辕犁(江东犁)→标志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步犁就是使用畜力的曲辕犁)(4)耕作方式的发展①商周:集体农耕(即千耦其耘或十千维耦)←工具太简陋,单个家庭难以完成稼穑②春秋战国:出现个体农耕←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私有土地出现;一直延续到三大改造时期。

(5)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①春秋:芍陂(楚国,淮河流域)②战国:都江堰(秦,长江流域)、郑国渠(秦,黄河流域)③秦朝:灵渠(解决军粮运输问题,广西,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④汉朝:a.汉武帝时修建了漕渠、白渠及大规模治理黄河;b.东汉明帝派王景治理黄河;c.西域(今新疆)修建了具有地方色彩的坎儿井。

⑤灌溉工具:三国时曹魏的马钧改制的翻车(利用人力);唐朝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利用水力)。

知识点二、小农经济1.出现:春秋时期2.形式:自耕农经济(主体);佃农经济;均田农户经济。

(中等及以上的地主自留土地的生产属于小规模集体生产;小地主生产也属于小农经济)3.条件:①生产力发展(铁农具和牛耕推广使用,根本原因);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中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

中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

中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
一、中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
1、刀耕火种:该耕作方式是新石器时代残留的农业经营方式,又称迁移农业,属于原始生荒耕作制。

2、石器耕锄:随着大量骨耜和石耜的使用,人们已经脱离了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开始进入了“耜耕”农业阶段。

3、铁犁牛耕:随着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战国时期已经普
遍使用铁农具,农业生产力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

牛耕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出现和初步推广,再加上灌溉和施肥技术的新进展,提高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水平。

二、耕作方式的特点
1、中国古代的土地制演变
原始社会实行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度,在夏商周时期,主要是实行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在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战国时期,井田制被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曹魏时期曾经实行屯田制;北魏到唐朝中期,实行均田制。

2、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基本特点
小农经济是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小农经济主要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生产的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高考历史考点: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耕作方式

高考历史考点: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耕作方式

高考历史考点: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耕作方式【考点】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一、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耕作方式(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的人们用石刀、石斧砍树焚烧,用石犁翻土播种,依土地肥力变化而迁徙。

(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3)铁犁牛耕:2.耕作技术(1)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

(2)汉朝:出现了二牛一人犁耕法,赵过推行代田法。

(3)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我国农业耕作技术成熟定型。

3.耕作制度(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4.水利灌溉(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修建了都江堰,汉朝修建了漕渠、白渠、龙首渠等著名水利工程。

(2)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唐朝创制筒车,宋朝出现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5.经营方式(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集体耕作。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①原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农业收益的增加;政府为保证财源、扶植小农经济。

②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

③地位:它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中国传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关系到古代经济的繁荣和政权的安危。

(3)田庄经营:随着土地的集中,汉代出现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即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采用集体耕作形式。

二、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西周时期:井田制,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3.春秋战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1)井田制的瓦解:由于生产力发展,出现大量私田,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

(2)税制改革: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3)法律确认: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1)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北方人民南迁,补充了大量 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有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南 方政权的重视。
(2)历程 ①魏晋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②中唐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③南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④元朝,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 ⑤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本单元主要阐述了古代农耕文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以精耕细 作的农业为主导,手工业和商业对其有效补充,自给自足的小农经 济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典型特点。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 的发展及经济政策的走向都与其息息相关。
线索一: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 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 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
线索四:古代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中国 古代,封建土地私有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 抑商政策,此后历朝历代一直沿用;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 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一、生产模式——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 1.耕作工具 原始社会 石刀、石斧、石犁,后来出现耒耜 商周时期 出现 青铜 农具 春秋战国时期 开始使用铁农具和 牛耕 并将其逐渐推广
(2)形成 ①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进行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 土地私有的 合法性。 ②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 有制。 (3)类型:封建土地国有制(屯田制、均田制)、地主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生 产关系的基础。
(4)问题: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在土地私有制下,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加上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

二中国古代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

二中国古代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

PPT文档演模板
二中国古代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和土地制度手
•高考真题
•14年四川卷13题: •(1)据材料概括景德镇发展为 “瓷都”的主要因素(8分)
PPT文档演模板
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PPT文档演模板
二中国古代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和土地制度手
•课堂小练
•1、(2012海南卷)《礼记•月令》载,每年正 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疏田”;三月王 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 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 反映了 •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举行 •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PPT文档演模板
二中国古代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和土地制度手
•见资料P107归纳概括“耕作方式的演进” •灌溉工具:戽斗、翻车、南方的高转筒车
PPT文档演模板
二中国古代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和土地制度手
•(2)耕作组织形式: • 集体劳作 “千藕其耕” 《诗经》
• 个体农耕(男耕女织)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二中国古代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和土地制度手
•(3)北魏到唐朝前期:均田制
•(4)中国古代的土地兼并现象
•(1)根源在于土地私有制 •(2)兼并的主要方式是进行土地买卖 •(3)地主通过租佃方式进行土地经营,即农民 租种地主的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的地租。地主 与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4)土地兼并与社会稳定和政治改革的关系。
• 汉代:开始用煤炭做冶炼燃料,

利用水排鼓风冶铁。
• 南北朝:出现了灌钢法。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先秦)。 (1)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先秦)。 (1)

4. (2013· 海南单科· 1)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 A 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5、(2012全国)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 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 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C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关键信息: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被 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的原因是“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田 宅逾制”,说明汉武帝的做法是要抑制豪强,其目的是缓解土地 兼并,C项正确;“经济支柱”说法错误,A项排除;B项无从反 映;题干的是政治手段,D项排除。
1. (2015新课标)《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 地张,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 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2.(2012· 广东文综卷· 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 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D)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先秦) 1、耕作方式
牛耕图
铁制农具
这种牛耕方式 俗称“二Βιβλιοθήκη 抬杠”, 也即文献中所说的 “耦犁”。

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与耕作方式

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与耕作方式

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与耕作方式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时期,由商周至清朝,延续了数千年。

而土地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要素,影响着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结构。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土地制度和耕作方式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一、封建社会中的土地制度1. 地主阶级掌控土地在封建社会,土地被大量划分为私有财产,私有财产的拥有者是地主阶级。

他们通过个人财产的积累,购买土地并成为土地的所有者。

在这个时期,土地的权利与安全保障对于地主阶级而言非常重要。

因此,建立土地纪录,规范土地的所有关系,成为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

2. 分封制度除了地主阶级之外,封建社会的其他阶层也成为土地的拥有者。

封建君主会将土地分封给他的爱戴者。

这种制度被称作分封制度。

一个地主可以拥有多个封土,他所拥有的土地也可能分散在一些遗膺手中。

分封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发展的一个特征。

3. 赋税制度赋税制度是封建社会中为吸取农民劳动力而推行的制度。

基本上,赋税呈现出脱离农民的一种特点,它意味着地主必须有权所有和支配土地上的百姓,并且这些百姓也必须居住在该土地上,不得转移。

二、封建社会中的耕作方式1. 手工劳动在中国封建社会,耕作方式主要是手工劳动。

因此,农业生产的力量相对而言也是有限的。

而农民通常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进行耕作。

这些工具包括犁、铲子、锄头等等。

2. 轮插制度由于手工耕作效率质疑,封建社会采用了轮插制度。

轮插制度是一种特定的耕作方式,通过利用许多人的合作,来加强耕作效率。

当然,这种方式往往是依赖于领主的统治,因为他们需要统治共环境。

3. 山区特殊耕作方式在一些山区地带,由于土地不足,农民就发展出了一种特殊的耕作方式:梯耕法。

梯耕法是说,将山坡上的土地切成小土质基地,然后植种作物。

此外,梯耕法通过分层管理的方式,确保了农业生产的连续性。

三、结论总之,封建社会中的土地制度和耕作方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和复杂的演变过程。

这些制度和方式的影响贯穿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时期,随着封建制度的逐渐消亡和现代工业社会的兴起,也逐步消亡。

关于古代种田的知识

关于古代种田的知识

关于古代种田的知识古代种田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涉及到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

在古代,种田技术和方法的发展与推广对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古代种田技术和方法1.犁耕制度:犁是古代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铁犁。

春耕时用深犁,秋耕时用浅犁,可以使土地得到充分的松耕,增加土壤肥力。

2.灌溉制度:灌溉是古代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黄河流域,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灌溉系统。

通过引水渠道将水源引入田地中来,可以使作物得到充足的水分供应。

3.轮作制度:轮作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定期更换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这样可以避免土壤贫瘠和虫害滋生,并且增加土壤肥力和作物收成。

4.施肥制度:古代农民通常使用动物粪便、秸秆、鱼骨等有机肥料来施肥。

同时,他们还会在土地上撒些石灰、硫酸铁等无机肥料,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二、古代种田的生产方式1.家庭自给自足:古代农民通常采用家庭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

他们通过种植作物和养殖家禽家畜来获得食物和经济收入。

2.耕作合作社:在一些地区,农民会组成耕作合作社,共同耕种土地并分享收成。

这样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3.官庄制度:官庄是指由官府或寺院管理的大规模农业生产组织。

这种制度在唐宋时期比较盛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古代种田对社会经济和文化传承的影响1.促进了城市发展: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和原材料供应,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

2.推动了商业贸易: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为商业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物资基础,推动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3.传承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古代种田技术和方法的传承,也促进了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例如《诗经》、《礼记》等古代文献中就有大量关于农耕生产和乡村风俗的记载。

总之,古代种田技术和方法是人类智慧与劳动创造的结晶,它对于古代社会经济、文化传承等方面都产生着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第1课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1.刀耕火种(1)时间:距今一万多年以前。

(2)工具:石制和木制工具。

2.耜耕阶段(1)时间:距今八九千年前。

(2)生产工具:耒耜、石锄和石犁。

(3)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和耜耕,都实行集体耕作。

(4)评价①积极:提高了工效,从而取得较好的收成。

②局限:地力仍很有限,人们经常迁徙流动,生活非常艰苦。

3.青铜农具(1)时间:夏、商时期。

(2)作用:耕作技术有了提高,田地已可连续耕作。

4.铁犁牛耕(1)铁农具出现:春秋时期。

(2)形成:战国时期。

(3)特征①铁制农具大量出现,铁犁与牛耕相结合。

②施肥与灌溉有新的发展。

③水利设施日益完善: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郑国渠和都江堰等,还发明了桔槔。

(4)意义①铁犁牛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耕作方式。

②农业生产完全变成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由粗放耕作走向了精耕细作。

中国古代农耕方式的发展变化知识点二土地制度的演变1.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原始公社时期。

2.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商周时期。

(1)演化:存在于商朝,完备于西周,瓦解于春秋时期。

(2)特征①井田中间部分为公田,奴隶主贵族役使庶民和奴隶集体耕作,收获物全部归奴隶主贵族所有。

②私田是劳动者的份地,是以无偿为奴隶主贵族耕种公田为条件的,并须缴纳一定数量的贡物和赋税。

3.封建土地所有制:战国时期开始。

(1)确立:各国普遍实行变法和改革,将所有土地全部实行按亩征税,并允许自由买卖。

(2)影响①剥削发生变化:耕田者获得了保留部分产品的权利。

②阶级属性发生变化:土地的占有者变成封建地主,耕种土地的劳动者则变成封建农民。

(3)地位①从战国时期开始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

②地主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处于支配地位,农民处于被剥削压迫地位。

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过程史料一澄海山中有輋(畲族)户……其人耕无犁锄,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曰刀耕。

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蛇虫死,以为肥,曰火耨。

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农耕制度

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农耕制度

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农耕制度中国古代的农耕制度是指古代中国农民在农田里进行耕作、种植的一系列规则和制度。

古代中国的农耕制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且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的农耕制度,从土地制度、耕作方法、农业技术和农民生活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土地制度在古代中国,土地是生产农产品和维持经济生活的基础。

农耕制度中的土地制度主要表现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即皇帝或贵族拥有土地的所有权,而农民则以租赁或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形式进行耕种。

土地归属的稳定性对于农耕制度的良好运行至关重要。

二、耕作方法古代中国的农民主要采用了两种常见的耕作方法:旱田种植和水田种植。

旱田种植是指依靠自然降雨和土壤中的储水量进行灌溉,通常适用于地势较高的山区或干旱地区。

水田种植则是指在低洼地区开辟水田,通过灌溉系统供给良好的水源。

三、农业技术古代中国农民在耕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农业技术知识,其中包括了肥料施用、灌溉系统、种植方式和种子选育等方面的技术。

例如,农民会利用畜力耕作和农业工具,选择适宜的种子进行耕种,并通过施肥等方式提高土地的肥沃程度。

四、农民生活古代中国的农民生活以农耕为主,他们的生活方式十分朴素。

他们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种植和收获,通过精心的耕作和劳动,生产出丰富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农民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农田里,为了保证农作物的收成,他们常年忍受艰苦的劳动和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

总结:中国古代的农耕制度承载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土地制度、耕作方法、农业技术和农民生活等方面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农耕制度的价值和意义。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3 .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封 建土地国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 有制。从总体上讲,占主要地位的是地主土地所 有制。
四、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
(1) 北民南迁,不仅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而 且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这就使南方的 农业生产水平在量和质两方面都得到了提高,从而促进 了南方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 (1)主要功能:运输、灌溉。
(2) 经济条件:生产工具与技术的进步。政治条件: 中央集权政体确立,政府的组织。
【2—2】下图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 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 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 的是( )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④井深随地 势坡降而改变 A.①②③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 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 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参考答案】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关系: 农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变化:商 品经济比较发达,纺织业显著发展,市镇经济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
【4—2】符合下图所示农业生产分布状况的朝代是(
3.耕作制度汉代以一年一熟为主,宋朝以后,江南 逐渐形成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 形成一年三熟制。
二、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
三、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
2.商周以来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
(1) 实质:井田制实质上不是土地国有制,它是一种 名义上国有而实际上是各级奴隶主贵族私有的土地所 有制形式。 (2)历史:产生于商,强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耕作方式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耕作方式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耕作方式在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中,最为重要的是封建土地制度,这是基于封建等级制度的土地分配方式。

封建社会中的土地主要由君主、贵族和地方官员所有,他们通过赏赐、封邑、封地等形式将土地分给功臣、官员和亲近的人。

这些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属于收赏者,但土地仍然归封建主人所有。

这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较长,直到清朝时期仍在使用。

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还存在着属地土地制度。

这种制度是指土地的归属权和使用权由土地所在地的村社共同所有,通过“耕者有其田”的原则进行分配。

属地制度主要适用于农耕社会,它促进了耕地的合理利用和农民的努力。

农民在村庄的集会上讨论土地分配问题,根据农田的大小和土地的质量进行公平分配。

并且,农民可以继承和买卖他们的土地。

属地制度一直持续到秦朝建立统一的王朝后,随着封建制度的逐渐确立,逐渐被取代。

在耕作方式方面,中国古代有许多不同的耕作方式。

早期,人们主要依靠手工耕作和挖掘工具耕种土地。

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犁和铧等农具,提高了农田的耕作效率。

然而,由于劳动力不足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农业生产仍然处于低水平。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器,农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人们开始使用铁犁、犁耕、耕地和灌溉等新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

此外,中国古代还有一种广泛使用的耕作方式是轮作休耕制度。

这是一种通过改变不同农作物的种植和休耕时间来保持土地肥沃和农业生产增长的制度。

农作物的轮换和休耕不仅可以减少土壤的耗损,还可以改良土壤结构、保护水源和增加农业生产。

轮作休耕制度在中国古代广泛应用,尤其在南方农业发达的地区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耕作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都有所不同。

然而,封建土地制度和属地制度是古代中国土地制度中最重要的两种形式。

耕作方式方面,手工耕作、犁耕和轮作休耕制度等都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得到应用。

这些土地制度和耕作方式对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索三:古代商业的发展 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 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 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
线索四:古代的经济政策 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 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 二者均是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影响因素。
返回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政府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 但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货币形式),这使得自耕农被迫将收 获物卖到市场,给了富商大贾操纵物价的可乘之机,这就使得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故 B 项正确;A 项不符合史实,自商鞅 变法后,历朝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只是提及国家收取较 高税额的人头税对自耕农产生的影响,抑制了农民的生产热情 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C 项错误;富商大贾操纵的是物价,国 家税收由政府掌控,故 D 项错误。 答案:B
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
时江南
()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解析:根据材料中“皆委之佃户”“余皆佃农”等信息可
知,当时江南个体农耕经济普遍,故 C 项正确。 答案:C
返回
2.(2018·全国卷Ⅱ)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 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 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 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地兼并严重,许多人失去了土地,故选 B 项;宋代农业、
手工业和商业在唐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商业出现
空前繁荣的局面,故 A 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土地兼并严
重,与坊市制度崩溃没有关系,故排除 C 项;北宋大力加
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使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基本解
决,因此政府管理失控不符合宋代史实,故排除 D 项。 答案:B
要按亩收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3)法律确认:秦国__商__鞅__变__法__,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
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返回
4.土地兼并问题 (1)原因: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 (2)危害: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矛盾
激化、动荡不安;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威胁中央统治。 (3)措施
返回
[辨] 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地主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分为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国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所有制形式。其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 据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封建土地国有制的具体 形式包括屯田制和均田制等。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 位,但却很规范而分散,由于农民经济力量薄弱,土地往往被 兼并。
返回
三、命题特点 创设 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而“地亩山 情境 场皆委之佃户”,反映租佃关系
第1题 论从 乾隆时期江南地区租佃关系的发展,个体农耕仍 史出 然为主要生产经营形式 发散 选取西汉时期赋税交纳的具体事例,考查这一现
第2题 思维 象的历史解释。 鉴古 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社会各阶层通过自己的勤
①北魏至唐前期实行__均__田__制__,限制土地买卖。 ②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两极分化更为激烈。 ③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繁荣,通过土地买卖广占田土现 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政府按照人丁和田亩 的多寡收税。清前期人地矛盾突出,政府为缓和社会矛盾, 维持百姓生计,鼓励尽可能开垦、利用土地。,
返回
[命题报告] 一、命题趋向
高考命题多借助文字、图表等多种形式的材料挖掘经济现 象的本质、发展态势及与政治、文化间的内在联系,题型多以 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常以纵向联系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 动和现代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横向联系考查中西方由农业文明 迈向工业文明的跨越。 二、命题内容
高考命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标志性的成 就。特别是春秋战国、汉代、唐宋、明清时期经济领域的新变 化及影响。
返回
[注] 小农经济
是以个体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的经济形式,是中国封建社 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它混合了种植业、家庭手工业和家庭 饲养业,虽具有自足性,但并不排斥商品交换。
[辨] 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并非富足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其中“足”并非富 足,而是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很少进行 商品交换。事实上,在封建制度下,农民生活非常艰等威胁。
史观 况所反映的生产关系
返回
必备知识 教材拓展
返回
一、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耕作方式 (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的人们用石刀、石斧砍树焚烧,用石犁
翻土播种,依土地肥力变化而迁徙。 (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农业生产
的重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3)铁犁牛耕
返回
第3题 知今 劳和智慧致富
返回
从土地占有情况的具体数字比较可知,占地 20~
计量
第4题
130 亩的比例远远超过其他,由此分析出唐朝后
史学
期农业的基本情况
概念 比较小农经济和庄园经济生产方式的差异
考查 第5题
时代 通过农事图的场景间接考查汉代农业的发展状况
特征
唯物 以唯物史观看待宋代“主户”“客户”的生产状 第6题
2.耕作技术进步: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善,提高单 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3.改善农业环境: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 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等的好坏。
返回
二史料探史——小农经济的特点 史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①。县远 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 头白不出门②。
返回
二、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西周时期:井田制,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是奴隶社
会的土地国有制。 3.春秋战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1)井田制的瓦解:由于生产力发展,出现大量私田,土地转让
关系进一步发展。 (2)税制改革:公元前 594 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
①原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封建土地_私__有__制___确立; 农业收益的增加;政府为保证财源、扶植小农经济。 ②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 细作。 ③地位:它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中国传 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关系到古代经济的繁荣和政权的安危。 (3)田庄经营:随着土地的集中,汉代出现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 式,即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采用集体耕作形式。
课题十九 古代农业的耕作方 式和土地制度
高考引领 小题热身 必备知识 教材拓展 关键能力 多维讲练 思维升化 织线成网 课堂训练 素养培优
课时跟踪检测
返回
高考引领 小题热身
返回
1.(2019·全国卷Ⅲ)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
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
返回
4.(2017·全国卷Ⅲ)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
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 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 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返回
关键能力 多维讲练
返回
命题点一 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和经营方式 一读图明史——古代农田灌溉工具的革新与应用
[探究] 以上图片分别为何种灌溉工具?两种工具有何区别? [提示] 工具:翻车和筒车。 区别:翻车以人力为主要动力,筒车以水力为动力。
返回
[系统认知] 精耕细作在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
1.耕作方式发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 技术发展的基础,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经不断完善而为后世 所沿用。
耙技术,我国农业耕作技术成熟定型。 3.耕作制度 (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
一年三熟制。
返回
[注] 精耕细作
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 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其基础是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时期
工具
发展状况
春秋战国
铁农具和牛耕
出现并推广
西汉
赵过推广的耦犁;出现犁 汉朝以后,__铁__犁__牛__耕__
壁、发明耧车
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
东汉
耦犁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要耕作方式
隋唐
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 江东地区出现_曲__辕___犁__
为后世沿用
返回
2.耕作技术 (1)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 (2)汉朝:出现了二牛一人犁耕法,赵过推行代田法。 (3)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
返回
5.(2016·全国卷Ⅰ)如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
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返回
解析:图片反映的是集体生产,故排除 A 项;仅依据图片无法 说明农业的“不断发展”,故排除 B 项;汉代土地私有制成为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故排除 C 项;田庄是汉代地主 阶级经营地产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以大土地所有制为基础, 以超经济的人身控制的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为剥削形态,有着 严密的生产管理体系,是能够自给自足地进行生产、生活的带 有一定政治色彩的经济实体;图片正是这种田庄经济下的集体 生产情形的反映,故 D 项正确。 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