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

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及由此所致的氮质血症、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称为急性肾衰竭(ARF)。尿量突然减少是ARF 发生的标志。成人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称为少尿,尿量不足100ml为无尿。但亦有24小时尿总量超过800ml,而血尿素氮、肌酐呈进行性增高者,称为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

【病因与分类】由于含氮复合物在血液内潴留,ARF的临床表现为氮质血症,根据不同病因和早期处理的差异通常将其分为三类。

1.肾前性因脱水、血容量减少、心排量下降使肾灌注不足,可引起可逆性肌酐清除率下降。常见的病因有大出血、休克、脱水等。初时,肾本身尚无损害,属功能性肾功能不全,肾前性氮质血症是完全可逆的。若不及时处理,可使肾血流量进行性减少,发展成急性肾小管坏死。故应寻找发病原因,及时纠正肾低灌注状态,以避免发生肾实质性损害。

2.肾后性因双侧输尿管或肾的尿液突然受阻,而继发ARF。多见于双侧输尿管结石、前列腺肥大、盆腔肿瘤压迫输尿管等。在肾未发生严重实质性损害前,肾后性氮质血症也是完全可逆的,解除梗阻后肾功能可恢复。

3.肾性肾缺血和肾中毒等各种原因引起肾本身病变,急性肾小管坏死是其主要形式,约占3/4。大出血、脱水、全身严重感染、血清过敏反应等可造成缺血性肾小管上皮损伤。造成肾中毒的物质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重金属如铋、汞、铅、砷等;其它药物如造影剂、阿昔洛韦、顺铂、两性霉素B;生物性毒素如蛇毒、鱼胆、蕈毒等;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乙二醇、苯、酚等。大面积烧伤、挤压伤、感染性休克,肝肾综合征等,既可造成肾缺血,又可引起肾中毒。

【发病机制】

1.肾缺血肾小球滤过率主要取决于肾小球内静水压。肾小球输入小动脉与输出小动脉形成对肾血流的阻力,从而调节肾小球内静水压。当平均动脉压下降至<90mmHg(12kPa) 时,GFR下降;若下降至60mmHg(8kPa),GFR则下降一半。但血压恢复后,肾功能并不恢复,表明尚有其它因素。如①前列腺素平衡紊乱:肾本身可产生前列腺素,其中前列环素(PGl2)是强的血管扩张物质,血栓素(TXA2)是强的缩血管物质。肾缺血时,因内皮细胞损伤使PGl2生成减少,TXA2却由血小板大量生成,使正常PGl2/TXA2比例下降,导致ARF。②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紊乱:肾供血不足时,灌注压下降,转运至肾小管的钠减少以及交感神经活性增强,使肾素分泌增多。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的作用下,成为血管紧张素I(ANG工),再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将其转换为ANGⅡ,在PGl2生成减少的情况下,ANGⅡ可导致出球和人球小动脉都收缩,GFR则降低。③内皮素(endothelin,ET)的作用:ET是一强力血管收缩物质,正常时与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DRF)共同调节肾血流。肾缺血时,ET清除减慢,EDRF因内皮细胞受损而减少,从而使人球和出球小动脉收缩,致GFR下降。

2.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这是急性肾衰竭持续存在的主要因素,多由肾毒性物质或肾持续缺血所致,可引起肾小管内液返漏和肾小管堵塞。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后代谢障碍性钙内流,使胞浆内钙离子浓度明显增加,激活了钙依赖性酶如一氧化氮合酶、钙依赖性细胞溶解蛋白酶(calpain)、磷酸解酯酶A:(PLA2)等,导致肾小管缺氧性损伤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

3.肾小管机械性堵塞也是ARF持续存在的主要因素。脱落的粘膜、细胞

碎片、Tamm-Horsfall蛋白均可在缺血后堵塞肾小管;滤过压力降低更加重肾小管堵塞;严重挤压伤或溶血后产生的血红蛋白、肌红蛋白亦可导致肾小管堵塞。

4.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缺血时细胞ATP浓度急剧下降,膜的转运功能受损,细胞内Na+、Ca2+积聚,细胞器功能障碍。肾血供恢复后可产生大量氧自由基(OFR),可引起膜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导致细胞功能障碍或死亡,还可引起血管功能异常。

5.感染和药物引起间质性肾炎某些细菌、真菌或病毒性感染,以及某些抗生素如β—内酰胺、利福平、磺胺等,可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而导致ARF。一般病程较短,经恰当治疗,肾功能可以恢复。另外,全身感染引发的炎症介质“瀑布”反应可明显影响肾血流,内毒素可激活并促使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加压素、血管紧张素Ⅱ、血栓毒、内皮素等,使肾血管收缩。

6.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因肾单位损伤的量和程度以及液体动力学变化不一致所引起。当仅有部厢小管细胞变性坏死和肾小管堵塞,肾小管与肾小球损害程度不一致时,或者某些肾单位血流灌注量并不减少,血管并无明显收缩和血管阻力不高时,可发生非少尿型ARF。

【临床表现】急性肾衰竭在病理上有肾小管坏死和修复两个阶段,临床上表现为少尿或无尿和多尿两个不同时期。

(一)少尿或无尿期一般为7~14天,有时可长达1个月。少尿期是整个病程的主要阶段,此期越长,病情越严重。

1.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1)水中毒:体内水分大量积蓄,致使细胞外和细胞内液间隙均扩大,引起高血压、肺水肿、脑水肿、心衰和软组织水肿等。可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心悸、呼吸困难、水肿、嗜睡,以及昏迷等症状。由于颅内压升高,病人感头痛、易激动,抽搐,可有癫痼发作。因液体不能排出,血循环容量增加,致使心力衰竭,表现为脉洪大、静脉压和血压升高。

(2)高钾血症:少尿后2~3天之内,血清钾便开始增高,4~5天可达危险的高度,是少尿无尿阶段最重要的电解质失调,为ARF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正常人90%的钾离子经肾排泄。少尿或无尿时,钾离子排出受限。若同时有严重挤压伤、烧伤或感染时,分解代谢增加,更有大量钾从细胞内释出,血钾迅速高达危险水平。另外,代谢性酸中毒、输库存较久的血、注射含钾盐的药物均可促使高钾血症的发生。

病人可出现周身无力、肌张力低下、手足感觉异常、口唇和肢体麻木、神志恍惚、烦躁、嗜睡等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检查时发现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心跳缓慢。影响心脏功能时可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最初心电图变化表现为Q—T间期缩短及T波高尖;若血钾升高至6.5mmol/L以上,可出现QRS间期延长、PR间期增宽、P波降低。如不紧急处理,则有引起心肌纤颤或心跳骤停的可能。

(3)高镁血症:正常情况下,60%的镁由粪便排泄,40%由尿液排泄。在ARF时,血镁与血钾呈平行改变,因此当有高钾血症时必然有高镁血症。高血镁引起神经肌肉传导障碍,可出现低血压、呼吸抑制、麻木、肌力减弱、昏迷甚至心脏停搏。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延长、QRS增宽和T波增高。

(4)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60%~80%的磷转向肠道排泄时,与钙结成不溶解的磷酸钙而影响钙的吸收,出现低钙血症。低血钙会引起肌肉抽搐,并加重高血钾对心肌的毒性作用。

(5)低钠血症:主要是因体内水过多,血液中钠被稀释之故。同时还有下列情况可能产生低钠血症:钠过多丢失,如呕吐、腹泻、大量出汗时;代谢障碍使“钠泵”效应下降,细胞内钠不能泵出,细胞外液钠含量下降;肾小管功能障碍,钠再吸收减少。当血清钠<125mmol/l时,可出现疲惫、淡漠、无神、头痛、视力模糊、运动失调等,严重时可发展为嗜睡、谵妄、惊厥以致昏迷。

(6)低氯血症:因氯和钠往往是以相同比例丢失,故低钠血症常伴有低氯血症。若大量胃液丢失,如频繁呕吐时,氯比钠丢失更多。

(7)代谢性酸中毒:是ARF少尿期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之一。常伴有阴离子间隙(aniongap)增大,酸性代谢产物如硫酸盐、磷酸盐等不能排出;肾小管功能损害丢失碱基和钠盐,以及氢离子不能与NH3结合而排出;无氧代谢增加,造成代谢性酸中毒,并加重高钾血症。突出的表现为呼吸深而快,呼气带有酮味,面部潮红,并可出现胸闷、气急、乏力、嗜睡及神志不清或昏迷,严重时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脏停搏。

2,代谢产物积聚蛋白代谢终末产物不能经肾排泄,存留体内,从而发生氮质血症。血中尿素氮和肌酐快速升高,病情严重,预后差。血尿素氮还受脱水、肠道积血等因素的影响,血肌酐则由肾排泄,可较好地反映肾功能。当伴有发热、感染、损旅时,分解代谢增加,形成尿毒症。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烦躁、倦怠无力、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可能合并心包炎、心肌病变、胸膜炎及肺炎等。

3,出血倾向原因有血小板质量下降、多种凝血因子减少和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等。常有皮下、口腔粘膜、牙龈及胃肠道出血。消化道出血更加速血钾和尿素氮的升高,有时可发生DIC。醛胃肠道出血为常见,但大多易于控制。

(二)多尿期每日尿量增至400ml以上时,预示多尿期开始。尿量不断增加,可达3000ml以上,一般历时14天。在开始的一周内因肾小管功能尚未完全恢夏广氮质血症还可能会恶化,尿量面捞厢加,但血尿素氮、肌酐和血钾继续上升,仍属于少尿期的继续。当肾功能逐渐恢尿量大幅度增加后,可出现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钙、低血镁和脱水现象。此时仍处于氮质血症和水、电解质失衡状态。由于体质虚弱,极易发生感染,仍有一定的危险性。感染不仅是急性肾衰竭的原因,而且也是常见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包括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多尿期尿量增加有三种形式:突然增加、逐步增加和缓慢增加。后者在尿量增加至一定程度时若不再增加,提示肾损害难以恢复,愈后不佳。

(三)恢复期多尿期后进入恢复期,需待数月方能恢复正常。由于严重消耗及营养失调,病人仍极其衰弱、消瘦、贫血、乏力,应加强调理,以免产生并发症或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每日尿量常超过800ml,与少尿型相比,血肌酐虽呈进行性升高,其升高幅度低,临床上易被忽视。严重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消化道出血和神经系统症状较少尿型为少见,感染发生率亦较低。临床表现轻、进程缓慢、需要透析者少,如果能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预后相对较好。

【诊断】

1.对危重病人要随时想到ARF发病的可能性应详细询问病史,有无各种引起低血压的原因,是否接受过输血和接受过经肾排泄或有肾毒性药物治疗。严重创伤或严重感染的病人、大手术后,特别是术中曾有低血压的病人,应高度警惕发生AFR。体格检查:颈静脉充盈程度是怕计中心静脉压的简易方法;心肺听诊可了解有无心力衰竭;有无额前和肢体水肿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肾后性

ARF常表现为突然无尿,全身症状往往不明显。B型超声检查可显示肾盂、输尿管积水,腹部平片可见阳性结石影。

2.尿量及尿检查①危重病人应留置导尿管,精确记录每小时尿量。②注意尿的物理性状,酱油色尿提示有溶血或软组织严重破坏。③尿比重或尿渗透压测定:肾前性ARF尿浓缩,尿比重和渗透压高;肾性ARF通常为等渗尿,尿比重恒定于1.010~1.014之间。④尿常规检查:急性肾小管坏死时可见肾衰管型,为有宽大颗粒管型的肾小管上皮细胞。⑤尿钠浓度测定简单易行,可鉴别急性少尿型肾衰和血容量不足性少尿,前者因肾小管再吸收功能遭到破坏,尿钠一般大于40mmol/L;后者因血容量不足,肾加强保留钠,故尿钠浓度低。

3.血液检查①血尿素氮和肌酐呈进行性升高,正常血尿素氮含量为2.9~7.5mmol/L,血清肌酐男性为53~106umol/L,女性为44~97umol/L。若尿素氮升高较肌酐明显,表示有高分解代谢存在,常见于严重烧伤及脓毒症。②血清电解质测定,pH或血浆[HCO3-]测定。

根据血尿化验结果计算,以滤过钠排泄分数(FE Na)和肾衰指数(RFl)最为敏感,尿渗透压、自由水清除率(ml/h)及尿钠排出量的诊断价值次之。尿比重虽准确性差,但简便。滤过钠排泄分数和肾衰指数的计算公式为:FE Na(%)=尿Na /血Na(U Na/P Na)X血肌酐/尿肌酐(Pcr/Ucr)X100,RFI=U Na X(Pcr/Ucr)。即使尿量超过500ml/d时,只要FE Na和RFI均>1仍可提示肾性ARF。

4.补液试验和利尿剂试验补液试验可作为急性少尿型肾衰与血容量不足性少尿的鉴别。5%葡萄糖液250~500ml,在30分钟内静脉滴完,若尿量增加、尿比重降低,为血容量不足性少尿。反之,可能为ARF。心肺功能不全和老年人不宜应用。

利尿剂试验可用于肾前性和肾性ARF。若血容量已补足,尿量仍少者,可采用20%甘露醇50~100ml,于10-15分钟内静脉注入。若每小时尿量增加40ml,一般多系肾前性ARF;若尿量不超过40ml/h,或尿量不增加,3小时后再依上法用一次,无反应者则考虑肾性ARF.若仍需利尿剂,可改用呋塞米(速尿)20~40mg,溶于50%葡萄糖20~40ml内静脉推注,以诱导利尿,尿量依然不增者,按肾性ARF处理。

【预防】

1.注意高危因素,包括严重创伤、较大的手术、全身性感染、各种因素引起的持续性低压以及肾毒性物质,均可引起肾缺血和中毒,应及时处理,以免发展到不可逆的阶段。

2.积极补充血容量、解除肾血管收缩、尽量缩短肾缺血时间,并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和碱平衡失调。

3.对严重软组织挤压伤及误输异型血,在处理原发病的同时,应输注5%碳酸氢钠250ml碱化尿液,并应用甘露醇防止血红蛋白、肌红蛋白阻塞肾小管或其它肾毒素损害肾小管上细胞。

4.在进行影响肾血流的手术前,应扩充血容量,术中术后应用甘露醇或呋塞米,以保护肾功能

5.出现少尿时可应用补液试验和利尿试验,既可鉴别肾前性和肾性ARF,又可能预防肾前性ARF发展为肾性ARF。

【治疗】若已发展到肾性ARF,不论少尿型或多尿型ARF,应计出入水量、防止高血钾、持营养和热量供给,防止和控制感染。

(一)少尿期治疗

1.利尿剂除了预防性用药,还应早期用药:①甘露醇:可产生强有力的渗透性利尿作并能扩张肾小动脉,可冲掉肾小管内管型、细胞碎片以及沉淀的色素蛋白,一次用量12.5~25.00mg,快速静脉滴注效果较好。②呋塞米:可增加肾小球滤过率而产生利尿,能冲掉肾小堵塞物。初次静脉注射40mg,无效时可每隔2小时分别给予80mg、160mg、200mg,直至出现利尿。超过200mg仍无反应者,表明无效。呋塞米和小剂量多巴胺联用,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多巴胺0.5~2ug/(kg·min)可使肾血管扩张,以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

2.限制水分和电解质严格限制液体摄入。记录24小时出入量,包括尿、粪便、引流物、呕吐物和异常山汗量。量出为人,以每天体重减少0.5kg为最佳,表明无液体潴留。根据“显性失水+非显性失水一内生水”的公式作为每日补液量的依据,宁少勿多,以免引起水中毒。显性失水为尿、粪和失血等的总和,不显性失水为皮肤和呼吸道挥发的水分,一般为600~1000ml/d,内生水为体内代谢所产生的水分,约400~500ml/d。通过中心静脉压或肺动脉楔压监护血容量状况。严禁钾的摄人,包括食物和药物中的钾。低钠血症常由液体过多所致,一般不补充钠盐,血钠维持在130mmol/L左右即可。注意钙的补充。

3.营养治疗给予足够的蛋白质,抵制分解代谢,不必过分限制口服蛋白质,每日摄人40g蛋白质并不加重氮质血症,以血尿素氮和肌酐之比不超过10:1为准。透析时应适量增加蛋白质的补充。摄人足够的热量、主要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供给,目的是减少蛋白分解代谢至最低程度,减缓尿素氮和肌酐的升高,减轻代谢性酸中毒和高血钾。注意维生素的补充。尽可能通过胃肠道补充营养。

4. 预防和治疗高钾血症。高钾血症是少尿期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当血钾超过

5.5mmol/L,应用下列方法治疗:10%葡萄糖酸钙20ml经静脉缓慢注射或加入葡萄糖溶液中滴注,以钙离子对抗钾离子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或以5%碳酸氢钠100ml静脉滴注,或25g葡萄糖及6U胰岛素缓慢静脉滴注,使钾离子进入细胞内而降低血钾。上述方法起效快,但有效维持时间短。当血钾超过

6.5mmol /L或心电图有高血钾图形时,有透析指征。

5.纠正酸中毒一般情况下,酸中毒发展较慢,并可通过呼吸代偿。在血浆[HCO3-]低于15mmol/L时才应用碳酸氢盐治疗。但应注意所用的液量,以免导致血容量过多。在有严重创伤、感染或循环系统功能不全时,易发生严重酸中毒。血液滤过是治疗严重酸中毒的最佳方法。

6.预防和控制感染静脉通路、导尿管等可能是引起感染的途径。需应用抗生素时,应避免有肾毒性及含钾药物。并根据其半衰期调整用量和治疗次数。四环素、磺胺类、两性霉素B、头孢噻啶、头孢唑啉、氨基甙类、万古霉素等对肾有明显毒性,应尽量避免选用。

7.血液净化当保守治疗无效而出现以下情况时,应采用血液净化技术:血肌酐超过442umol/l血钾超过6.5mmol/L,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症状加重,出现水中毒症状和体征。常用的方法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单纯超滤和(或)序贯超滤、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 VH)、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和透析(CA VHD)、连续性静脉与静脉血液滤过(CVVH)和连续性静脉与静脉血液滤过和透析(CVVHD)。

(1)血液透析(hemodialysis):通过血泵将血液输送至透析装置(人工肾)。透析器内半透膜将血液与透析液分隔,根据血液与透析液间浓度梯度以及溶质通过膜的扩散渗透原理进行溶质与溶液交换,以达到去除水分和某些代谢产物的目的。经透析的血液回输入病人体内。其优点是能快速清除过多的水分、电解质和

代谢产物。缺点是需要建立血管通路,抗凝治疗会加重出血倾向,并对血流动力学有影响,适用于高分解代谢的急性肾衰竭,病情危重、心功能尚稳定,不宜行腹膜透析者。

(2)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腹膜毛细血管和腹膜腔之间的静水压和渗透压的差即为跨膜压,是形成超滤的动力。腹腔内淋巴组织极为丰富,具有很强的吸收作用。通过腹腔内置管和注入透析液,以腹膜作为透析膜,清除体内积聚的水分、电解质和代谢产物。一般用8000~10000ml透析液可透出水分约500~2000ml,尿素氮每日平均下降3.3~7.8mmol/L;应用无钾透析液,每日可清除钾离子7.8—9.5mmol/L。其优点是不需特殊设备,不影响循环动力的稳定性,不用抗凝剂,不需要血管通路。缺点是对水、电解质和代谢产物的清除相对较慢,会引起腹腔感染和漏液。近期有腹部手术史、腹腔有广泛粘连、肺功能不全和置管有困难者不适合作腹膜透析。腹膜透析适用于非高分解代谢型ARF,有心血管功能异常,建立血管通路有困难、全身肝素化有禁忌及老年病人。

(3)CA VH或CA VHD:是利用病人自身血压将血液送人血液滤过器,通过超滤清除水分和溶质。血液及替代液体再回输人体内。超滤率约10~12ml/min,若动脉血不足以维持血液流动,可应用血液透析机的外部血泵提供动力,进行由静脉到静脉的滤过。其优点是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好,不需昂贵的设备和专门训练,能快速移除水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更适用于这类方法,如感染和MODS时。缺点是需动脉通道以及持续应用抗凝剂,且K+、Cr、BUN的透析效果不佳。

(二)多尿期的治疗多尿期初,尿量虽有所增加,但肾的病理改变并未完全恢复,病理生理改变仍与少尿期相似。当尿量明显增加时,又面临水、电解质失衡状态,这一阶段全身情况仍差,蛋白质不足、虚弱,易于感染,故仍需积极治疗、认真对待。

应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补充蛋白质,增强体质,预防和控制感染,注意合并症的发生。当出现大量利尿时,应防止水分和电解质的过度丢失;但补液量勿过多,避免延长利尿期。一般补充前一天尿量的2/3或1/2,呈轻度负平衡又不出现脱水现象即可。并酌情补充电解质。当尿量超过1500ml,可口服钾盐,当尿量超过3000ml时,应补充3~5g,此时,应补充适量的胶体,以提高胶体渗透压。多尿期由于水、电解质失衡,感染等导致死亡者并不少见,故不能放松警惕。

如何判断是急性肾衰竭还是慢性肾衰竭

如何判断是急性肾衰竭还是慢性肾衰竭 如何判断是急性肾衰竭还是慢性肾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是肾脏本身或肾外 原因引起肾脏泌尿功能急剧降低,以致病因机体内环境出现严重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和代谢酸中毒。根据发病 原因的不同和各自的病理生理特点,病因可分肾前性如失血、休克、严重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急性循环衰竭等,肾性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大面积挤压伤等;肾后性如完全性尿路梗阻等。其中以急性肾小管坏死最为常见,也最具特征性,而且肾前性衰竭持续发展也会转化为急性肾小管坏死。 判断是急性肾衰竭,还是慢性肾衰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1)病史:有无肾脏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史,近期内是否用肾毒性药物或相关病史。 (2)临床症状:有原因不明的喷血、夜尿增多是慢性肾衰竭的线索。突然尿量减少或无尿是急性肾衰竭的表现。 (3)肾脏大小:大部分慢性肾衰竭患者做B超检查可见肾体积缩小或肾皮质变薄,而急性肾衰竭时肾增大或正常。 (4)肾穿刺检查:肾活组织检查可以更清楚了解肾病变的急、慢性和轻、重程度。 一般情况下,北京总院专家介绍:了解分析病史对正确判断急慢肾衰竭至 关重要。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具体发病过程,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它的发生与急 性肾衰竭发病机理下述有关:

1、肾小球滤过率极度降低(常在5ml/min以下,多数仅为1-2ml/min)产生的机理可能是由于前述多种原因引起肾小管缺血或中毒,发生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使近曲小管对钠的的重吸收减少,以致原尿中的钠、水量增多。当其流经远曲小管的致密斑时,刺激肾小球旁器(juxtaglomerularapparatus)释放肾素,使肾脏内血管紧张素Ⅱ活性增高,引起肾小球小动脉的收缩、痉挛、导致肾小球特别是皮质外层肾小球的血流量下降,滤过率极度减少。此外,也可能因肾脏缺血时,肾入球小动脉灌注血量减低,直接刺激球旁细胞释放肾素而使血管紧张素Ⅱ增多,导致入球小动脉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醛固酮分泌增多,促进钠离子及水份滞留。另一些学者认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由于毛细血管内皮损伤、肿胀,致滤过膜通透性降低所引起。 2、肾小管腔阻塞,受损伤后坏死、脱落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和炎症渗出物、血(肌)红蛋白等,结成团块和管型,阻塞管腔,使原尿下流受阻,因而少尿;另一方面管腔积尿肿胀,又会增加肾内压力,使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下降。 3、肾小管管壁破裂,原尿外溢。肾小管受损伤后,管壁破裂,管内的原尿向管外溢出,因而少尿;同时又造成肾间质水肿,增加肾内压力,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4、有人认为各种原因(休克、创伤、挤压伤等)引起的肾缺血所致的急性肾衰,其主要原因在于发生缺血后的再灌注,而缺血早期的肾滤过减少或停止(少尿或无尿)是肾脏的一种自身保护机制,减轻肾小管细胞的重吸收负担,减少氧耗,增加对缺氧的耐受力,一旦肾缺血得到改善(再灌注),便可产生大量超氧阴离子,引起严重的肾组织损伤,总之,急性肾衰是多种生理异常所组成的具有特征性综合征,各种发病机理在病程的各个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意义。

急性肾衰竭——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急性肾衰竭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引起肾功能在短期内(数小时或数天)、急骤下降的临床综合症,其血肌酐平均每日增加44.2~88.4μmol/L。(一)病因和发病机制急性肾小管坏死主要有缺血和肾毒素两大类,缺血所致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解释: 1.肾血流动力学异常主要为肾血浆流量下降,肾内血流重新分布表现为肾皮质血流量减少,肾髓质充血等。 2.肾小管上皮细胞代谢障碍主要为缺氧所致。 3.肾小管上皮脱落,管腔中管型形成。①急性肾小管坏死。②肾小球和肾小管疾病。③急性肾间质病变。④肾前性因素(血容量不足,心排血量减少)和肾后性因素(肾结石肿瘤肾积水)等也可造成急性肾衰。(二)临床表现分为少尿型和非少尿型。少尿型典型过程,表现有原发疾病,急性肾功衰竭引起的代谢系乱和并发症三方面。 1.少尿期一般持续5~7天。(1)尿量常明显减少<400mL/d为少尿,<100mL/d为无尿。。(2)系统症状①消化系统症状出现最早,常有厌食、恶心、呕吐,严重者消化道出血,少数可出考试,大网站收集现肝功能衰竭、黄疸等,为预后不良征象。②由于体内水分过多,出现气促、端坐呼吸、肺湿性啰音等心力衰竭表现,血压可高可低。③肺部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④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性格改变、神志模糊、定向障碍、昏迷、抽搐等。⑤严重急性肾衰竭可有出血倾向,可表现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3)生化及电解质异常血肌酐、血尿素氮上升,酸中毒、高钾血症、低钠血症。(4)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心衰、心律失常,心包炎等。 2.多尿期持续1~3周,尿量可达3000~5000mL,尿比重常偏低。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脱水、血压下降。系统症状大多逐渐减轻,易出现各种感染并发症。 3.恢复期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尿量正常或偏多。有不同程度营养不良,尿比重有所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常偏低。肾小球滤过功能在3~12个月内恢复正常。

急性肾衰竭试题浅论

急性肾功能衰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是成人24h尿量: A. <400ml B. <450ml C. <500ml D. <550ml 答案:A 2.急性肾功能衰竭无尿是指成人24h尿量: A. <完全无尿 B. <100ml C. <150ml D. <200ml 答案:B 3.最常引起完全无尿的是: A.肾前性肾功能衰竭 B.肾后性肾功能衰竭 C.肾性肾功能衰竭 D.大出血、休克 答案:B 4.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少尿期或无尿期出现水中毒的主要原因是: A.未严格限制水钠的摄入 B.酸中毒 C.抗利尿激素增加 D.钠潴留 答案:A 5.在急性肾衰竭病人少尿期或无尿期,需紧急处理的电解质失调是: A.低钠血症 B.低钙血症 C.低钾血症 D.高钾血症 答案:D 6.急性肾衰竭多尿期大量利尿后,每日的补液量以多少为宜: A.每日补液3000-3500ml B.每日补液相当于尿量 C.相当于每日排除水分的1/3-1/2 D.少于每日排除水分的1/2 答案:C 7.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或无尿期可造成病人死亡的常见原因: A.酸中毒 B.高钾血症

C.高镁血症 D.低钠血症 答案:B 8.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的多尿是由于: A.肾小管再生上皮的再吸收和浓缩功能尚未健全B.少尿期积聚的大量尿素起渗利尿作用 C.电解质潴留过多 D.以上都是 答案:D 9.肾前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 A.大出血、休克 B.双侧输尿管结石 C.广泛烧伤 D.感染性休克 答案:A 10.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措施: A.及时纠正血容量的不足 B.禁用易产生低血压及缺氧的麻醉 C.不宜用易致肾血管收缩的升压药 D.以上均是 答案:D 11.血液透析的禁忌证是: A.血尿素氮30-37.5mmol/L B.进行性酸中毒 C.水中毒 D.休克 答案:D 12.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物质中,下列哪项除外: A.青霉素 B.蛇毒 C.X线造影剂 D.庆大霉素 答案:A 13.关于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下列哪项错误: A.少尿不明显 B.症状轻 C.预后较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差 D.多发生于大创伤手术后 答案:C 14.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措施,不包括: A.及时补充血容量不足 B.术中或术后少尿,可用速尿 C.若有休克用去甲肾上腺素升压 D.误输异型血后宜用甘露醇及碳酸氢钠

急性肾功能衰竭诊疗规范

急性肾功能衰竭诊疗规范 【病史采集】 1.了解尿量及尿量改变时间,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00ml 为无尿。 2.了解尿量变化前的病因和诱因以及治疗经过。 3.了解尿量变化后,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所致的各系统的表现。 4.细心比较各实验室资料,特别是尿常规、比重、血尿素氮、血肌酐。【检查】 1.全身系统检查同时应特别重视呼吸、血压、神志、肺部罗音、心率、心律、心包摩擦音等急性肾衰的严重并发症的体征。 2.迅速作相应的实验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及比重、尿肌酐、尿素氮、尿钠、尿渗透压、血肌酐、血尿素氮、血渗透压、血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力、血糖。 3.B超、腹部平片检查了解泌尿系有无结石、肾积水、尿道梗阻等情况、常规心电图检查。 【诊断】 1.有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原发病因和诱困。 2.突然发生少尿或无尿,尿量<17ml/h或400ml/d。部分病人可无尿量减少,但尿素氮持续上升。 3.血尿素氮、血肌酐进行性升高;血尿素氮/血肌酐<10;尿肌酐/血肌酐<10;尿尿素/血尿素<10;尿蛋白(+~++),尿沉渣异常,尿比重固定在1.010左右;尿钠>40mmol/L;尿渗透压<350mOsm/L,尿渗透压/血渗透压<1.1;肾衰指数=尿钠/(尿肌酐/血肌酐)>2。 4.对一些难以确诊病例,可进行下列试验: (1)补液试验:快速补液250~500ml(30min内滴完)观察2小时尿量,输液后尿量>30ml/h为血容量不足,尿量<17ml/h则为急性肾衰。 (2)甘露醇试验:20%甘露醇125ml快速静滴,观察2~3小时尿量,如尿量<30ml/则为急性肾衰。

(3)速尿冲击试验:速尿240mg(4mg/kg)静注,观察2小时尿量不增加,加倍剂量再用一次,如尿量仍<30ml/h为急性肾衰。 【治疗原则】 总原则:积极控制原发病,保持体液平稀,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防治感染,营养支持,早期透析。 1.记录24小时出入量,特别是尿量,最好留置尿管动态观察每小时尿量;开始至少每天一次血生化,尿检查的监测,特别注意血钾、血素氮、肌酐、二氧化面碳结合力的动态变化;心电监护、观察血压、脉搏,注意有无心律失常。 2.积极控制原发病是治疗关键。 3.保持体液平衡。少尿期限制入水量,成人每日补液量应为显性失水量+400~500ml。 4.多尿期应根据尿量、血电解质浓度,调整每日补液量及电解质。 5.纠正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防治高钾血症: (1)限制含钾食物和药物的摄入; (2)治疗酸中毒; (3)10%葡萄糖酸钙10~20ml,静脉缓慢注射; (4)按每2~4g葡萄糖加lu胰岛素静滴。 纠正钠平衡紊乱: (1)体液过多,严格控制入液量; (2)有失钠,可适当补充钠盐。 CP<在10mmol/L需静脉补碱。 纠正酸中毒:若CO 2 6.重症者或上述治疗无效者应尽早作血液透析治疗。 (1)防治感染:感染可能是致急性肾衰的原发病,也可能是急性肾衰的并发症,是致死的重要困素,应选择强、有效、对肾无毒性或毒性小的抗菌素。 (2)营养支持:低蛋白(0.3~0.5g/kg/d,透析后可增加1g/kg/d)、高热量(50k cal/kg/d)、高维生素,辅以必需氨基酸。热量最好由消化道摄入,否则采用静脉全营养疗法。 (3)早期透析疗法:可预防和减少各种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内科学急性肾衰竭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急性肾衰竭》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下列哪种疾病最常引起肾性急性肾衰竭?()( ) A.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B.急性间质性肾炎 C.急性肾小管坏死 D.系统性血管炎 E.狼疮肾炎 2、有一患者临床诊断为急性肾衰竭,则其血肌酐的变化为()。( ) A.血肌酐绝对值每日平均增加24.2μmol/L B.血肌酐绝对值每日平均增加34.2μmol/L C.血肌酐绝对值每日平均增加44.2μmol/L D.在24~72小时内血肌酐值相对增加15%~20% E.以上都不是 3、20岁女性患者,车祸致失血性休克,出现少尿,每小时尿量10ml ,尿比重1.011,尿渗透浓度320mmol/L 。少尿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肾前性少尿 B.肾后性尿路梗阻 C.急性肾小管坏死 D.急性间质性肾炎 E.急性肾小球肾炎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4、17岁男性患者,因发热、咽痛3天,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3小时前进 行青霉素皮试时突然出现头晕、冷汗,血压65/45mmHg,经抢救后,目前血压100/60mmHg,脉搏100次/分,双肺无啰音,下腹部叩诊鼓音,至今仅排尿一次35ml。患者尿量减少,目前最先考虑()。() A.链球菌感染后的急性肾小球肾炎 B.急性肾小管坏死 C.肾血流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D.急性间质性肾炎 E.尿潴留 5、73岁男性患者,因肺炎并发休克,24小时尿量350ml,血肌酐325μ mol/L,临床上考虑出现急性肾小管坏死。则其尿液诊断指标检查最可能是()。() A.尿比重1.010 B.尿钠15mmol/L C.肾衰指数<1 D.滤过钠分数<1 E.尿肌酐与血肌酐之比为20:1 6、54岁男性,排柏油样便伴头晕4天,少尿2天。血压90/50mmHg,脉搏细弱。经治疗后出血停止,尿量仍少。为确定是否发生了急性肾衰竭,下列哪 项检查最有意义?()。() A.血电解质测定 B.血二氧化碳结合力 C.血尿素氮 D.尿常规 E.测定血肌酐 7、76岁女性患者,进食不洁食物后呕吐、腹泻、尿少10小时。血压 80/50mmHg,皮肤粘膜干燥,颈静脉无充盈,肺部无啰音,心率102次/分,肠鸣音亢进。监测尿量每小时20ml。针对患者少尿,首先应采取哪种措施?()() A.静脉滴注大剂量甘露醇 B.去甲肾上腺素升高血压 C.严格控制水钠摄入量 D.补液扩容并联用呋塞米 E.血液透析

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常规

急性肾衰竭护理常规 一、概念急性肾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肾功能在短期内(数小时或数天)急剧下降的临床综合征,与日俱增的进行性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并引起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及急性尿毒症症状。 二、临床特点 病因不同临床特点不同。临床可分为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部分病人尿量并不减少。 三、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有无心、肺、肝、肾严重疾病,有无感染以及使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等诱因。 2.评估患者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尿量、神志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程度等,判断急性肾衰竭程度。 3.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无焦虑、恐惧等情绪。 四、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少尿期: (1)绝对卧床休息,注意肢体功能锻炼。 (2)饮食给予高糖、高维生素半流饮食,严格控制含钾食物、水果摄人。

(3)有恐惧心理者,护士应以关心、安慰为主,多给予鼓励。 2.多尿期: (1)以安静卧床休息为主。 (2)供给足够热量和维生素,给予含钾多的食物。 3.恢复期: (1)鼓励病人逐渐恢复活动,防止肌肉无力。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3)告知病人和家属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定期到医院复查。 (二)特殊护理 1.少尿期的护理: (1)严格限制液体入量。 (2)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遵医嘱监测电解质、酸碱平衡、肌酐、尿素氮等。 (4)做好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腹膜透析的准备工作。 2.多尿期的护理: (1)准确记录出入量,特别是尿量。 (2)做好保护性隔离。室内空气要新鲜,避免与易感人群接触,严格控制探视人员,各种介人性操作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3.恢复期的护理: (1)避免劳累和一切加重肾脏负担的因素,如高血压等。 (2)遵医嘱给药,指导病人勿乱用药物。 (三)病情观察 1.少尿期:观察有无嗜睡、肌张力低下、心律不齐、恶心、呕吐等症状及血压变化、心功能不全、尿毒症脑病的先兆。 2.多尿期:注意监测血钾、血钠及血压的变化。 3.恢复期注意用药不良反应。 五、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加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避免使用损伤肾脏的食物、药物。 2.指导患者观察尿量,如果发现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应到医院就诊。 3.定期门诊复查肾功能。

急诊科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诊疗指南

急诊科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诊疗指南 急性肾衰竭(ARF)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肾功能急剧坏转,体内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临床表现】 一、少尿期: 1.大多数在先驱症状12-24小时后开始出现少尿(每日尿量50-400ml)或无尿。一般持续2-4周。 2.可有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呃逆、头昏、头痛、烦躁不安、贫血、出血倾向、呼吸深而快、甚至昏迷、抽搐。 3.代谢产物的蓄积:血尿素氮、肌酐等升高。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4.电解质紊乱:可有高血钾、低血钠、高血镁、高血磷、低血钙等。尤其是高钾血症。严重者可导致心跳骤停。 5.水平衡失调,易产生过多的水潴溜;严重者导致心力衰竭,肺水肿或脑水肿。 6.易继发呼吸系统及尿路感染。 二、多尿期: 少尿期后尿量逐渐增加,当每日尿量超过500ml时,

即进入多尿期。此后,尿量逐日成倍增加,最高尿量每日3000-6000ml,甚至可达到10000ml以上。在多尿期初始,尿量虽增多,但肾脏清除率仍低,体内代谢产物的蓄积仍存在。约4-5天后,血尿素氮、肌酐等随尿量增多而逐渐下降,尿毒症症状也随之好转。钾、钠、氯等电解质从尿中大量排出可导致电解质紊乱或脱水,应注意少尿期的高峰阶段可能转变为低钾血症。此期持续1-3周。 三、恢复期: 尿量逐渐恢复正常,3-12个月肾功能逐渐复原,大部分患者肾功能可恢复到正常水平,只有少数患者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诊断】 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肾前性、肾性、肾后性)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二、急性肾衰竭可根据数日至数周内肾小球滤过功能呈进行性急剧下降,血肌酐每日升高44.2~88.4umol/L(0.5~1.0mg/dl)或24~72h内血肌酐相对升高25%~100%诊断。急性肾小管坏死可以根据原发病史,少尿和尿改变的特点作出诊断。 【治疗】 早期 一、治疗原发病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15肾功能衰竭-韩敏

肾功能衰竭一.选择题 A型题 1.能使肾小球有效滤过压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A.滤过面积下降 B.出球小动脉痉挛 C.人球小动脉舒张 D.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E.肾血流量下降 [答案] E 2.肾近曲小管功能障碍时会出现: A.等渗尿 B.低渗尿 C.肾性糖尿 D.肾性尿崩症 E.多尿 [答案] C 3.肾脏髓袢功能障碍时会出现: A.肾小管性酸中毒 B.肾性糖尿 C.肾性氨基酸尿 D.蛋白尿 E.低渗尿 [答案] E 4.肾远曲小管功能障碍时会出现: A.肾性糖尿 B.肾性氨基酸尿 C.高渗尿 D.肾小管性酸中毒

[答案] D 5.发生肾内血流重分配的生理解剖条件是: A.皮质肾单位的数量多于近髓肾单位 B.两类肾单位的血管形态和血流阻力不同 C.两类肾单位的交感神经和肾素分布不同 D.皮质肾单位的入球小动脉口径大于出球小动脉 E.近髓肾单位的入球小动脉口径大于出球小动脉 [答案] C 6.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多见的原因是: A.汞中毒 B.急性肾炎 C.肾内血栓形成 D.尿路梗阻 E.休克早期 [答案] E 7.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发生机制是: A.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 B.原尿漏回间质 C.肾小管阻塞 D.肾组织细胞肿胀 E.肾内广泛微血栓形成 [答案] A 8.急性器质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血钠下降 B.肺水肿 C.血钙下降 D.血钾下降 E.血钾升高

9.持续性肾缺血和肾毒素作用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其肾脏损害的突出表现是: A.肾脏血液循环障碍 B.肾小球病变 C.肾间质纤维化 D.肾小管坏死 E.肾小管阻塞 [答案] D 10.判断少尿的标准是尿量低于:。 A.100ml/24h B.400ml/24h C.500ml/24h D.1000ml/24h E.1500ml/24h . [答案] B 11.当全身平均动脉血压<8kPa(60mmHg)时,下列哪项不可能出现? A.肾血流量明显下降 B.入球小动脉收缩 C.肾髓质血流量明显下降 D.肾小管可逆性坏死 E.GFR下降 [答案] C 12.对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肾内血液灌注量下降 B.常见于休克早期 C.肾脏没有器质性改变 D.尿量下降 E.尿钠升高 [答案] E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治疗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治疗 (2008-01-25 10:58:41) 转载 分类:肾脏病及相关知识标签: 杂谈 又到春节来临时, 每年这段时间, 肾脏科总要忙碌 一阵子,因为, 总有几个需要做透析治疗的急性肾功 能衰竭病人,这就奇怪了,过春节怎么会导致急性肾 功能衰竭发病率上升? 因为生鱼胆中毒,过年了,杀 鸡宰鱼,有人就会顺便吞几个生鱼胆,清热解毒,这下 坏了,搞了个急性肾功能衰竭,到医院去过年.切记, 生鱼胆不但不能清热解毒而且肯定会导致急性肾功 能衰竭,千万不能吃!那么,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如何 发生的? 又是如何治疗呢? 急性肾衰竭(ARF)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 综合征,表现为肾功能急剧坏转,体内代谢产物潴 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1992 年我国肾 病学界讨论规定, ARF 时血清肌酐(SCr)值应每 日上升 44~88μmol/L (0.5~1.0mg/dl)。 一、急性肾衰竭的分类 急性肾衰竭可分为三大类: 肾前性:系指肾脏供血不足,肾实质有效灌注减 少导致的 ARF ,但是此时肾组织尚未发生器质性损 害。 肾后性:系指尿路梗阻引起的 ARF 。 肾性:系指各种肾脏组织病变导致的 ARF 。肾性 ARF 按主要病变部位又可分为六种:肾小管性 ARF (如急性肾小管坏死),肾间质性 ARF (如急性间 质性肾炎),肾小球性 ARF (如急进性肾炎或重症 急性肾炎)及肾血管性 ARF (包括肾脏小血管炎如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及韦格内肉芽肿,及肾脏微血管 病如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等),此四种 ARF 较常见。 此外还有急性肾皮质坏死及急性肾乳头坏死引起的 ARF,但较少见。 诊断:

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原因有哪些

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原因有哪些 *导读:急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急性肾衰,是一种临床综合征,由多种原因导致两肾的排泄功能在短期内急剧减退,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下,血尿素氮及血肌迅速上升,并引起水潴留、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及急性尿毒症症状。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原因有哪些?引起急性肾衰的病因包括肾前行、肾实质性和肾后性三种病因。…… 急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急性肾衰,是一种临床综合征,由多种原因导致两肾的排泄功能在短期内急剧减退,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下,血尿素氮及血肌迅速上升,并引起水潴留、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及急性尿毒症症状。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原因有哪些?引起急性肾衰的病因包括肾前行、肾实质性和肾后性三种病因。 *(1)肾前行急性肾衰 肾前行急性肾衰时指由各种肾前行因素引起血管内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肾血流量急剧减少,肾血管强烈收缩,肾皮质血流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肾前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有哪些?第一低血容量,消化道液丢失,如呕吐、腹泻导致脱水;第二各种原因的大失血;第三严重的烧伤、外伤等导致体液丢失;第四心血管疾病;第五肾血管阻塞;第六肾血管动力学自身调节紊乱。

*(2)肾后性急性肾衰 尿液从肾小球生成后经肾小管至肾盂、输尿管、膀胱及尿道排除体外,只有尿路通畅才能保证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任何原因导致急性尿路梗阻,使梗阻上方的压力增高,都会影响尿液的分泌与排泄,甚至发生肾盂积水,肾实质受压导致肾功能急剧下降而引起肾衰。引起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有哪些?上述引起尿路梗阻的原因都是引起肾后性急性肾衰的原因。 *(3)肾实性急性肾衰 引起肾实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有哪些?肾小管疾病、肾小球疾病、急性肾间质性疾病、肾血管疾病、原有慢性肾脏疾病都会引起肾实性急性肾衰。肾前行疾病未治愈,随着病情发展,也可引起肾实性急性肾衰。

急性肾损伤与肾衰竭题库2-1-8

急性肾损伤与肾衰竭 题库2-1-8

问题: [单选,A1型题]功能性急性肾衰竭时可出现() A.尿比重1.020,尿/血肌酐比值40:1 B.尿比重1.015,尿/血肌酐比值30:1 C.尿比重1.020,尿/血肌酐比值20:1 D.尿比重1.015,尿/血肌酐比值20:1 E.尿比重1.020,尿/血肌酐比值10:1 功能性肾衰竭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和肾血管强烈收缩,导致肾血液灌流量急剧减少所致。此时由于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降低,导致尿量减少和氮质血症,但肾小管功能尚属正常,对钠、水等的重吸收机制完整,对原尿的浓缩机制完好,故使病人的尿比重升高,尿肌酐含量增多,尿肌酐/血肌酐比值升高。故选择A。

问题: [单选,A2型题]男性,20岁,食用鱼胆后间断恶心、呕吐3天,少尿2天。入院时查血压12080mmHg,脉搏90min。考虑引起急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为哪种因素() A.肾前性 B.肾性 C.肾后性 D.以上三种都是 E.以上三种皆不是 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不全,为肾性衰竭,急性肾小管坏死是其主要形式。故选择B。

问题: [单选,A2型题]男性,54岁,因"肾移植术后3年,高热及尿少5天"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血压8560mmHg,双肺呼吸音粗,腹软,肠鸣音存在。胸片提示右下肺感染,肾功能提示肌酐505μmolL。入院后予以抗感染、持续血液滤过等治疗。关于对该患者行肾替代治疗优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血流动力学稳定 B.溶质清除率高 C.改善营养支持 D.清除炎性介质 E.以上说法都对 该患者已经出现脓毒性休克及急性肾衰竭,选择持续肾替代治疗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溶质清除率高、改善营养支持、清除炎性介质等作用;所以选项ABCD均正确。故选择E。 https://www.360docs.net/doc/1d8898480.html,/ 英雄联盟手游

急性肾衰竭的急救护理 0

急性肾衰竭的急救护理 (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_ )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一组临床综合征,以肾小球滤过率(GFR)骤然减少,含氮代谢产物尿素氮和肌酐积聚为特征。目前尚 缺乏诊断ARF的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在基础肾功能正常情况下,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达正常值50%。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于2005年12月?2010年12月共成功救治12例因挤压伤后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30?50岁,均合并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肢体多处骨折伤。 1.2临床特点 少尿期:高氮质血症:当受损肾单位的总和未达到80%以上时,可不出现高氮质血症。根据血清尿素氮递增的速度将肾衰竭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每日递增15mg,中度每日递增在15?30mg,重度每日递增30mg。高钾血症:血清钾5.5mmol/L,称高钾血症。酸中毒肾衰竭时:碳酸氢根经肾脏排出明显减少,滞留在血内增多。神经系统表

现:嗜睡、头痛、烦躁及昏迷,可能与脑水肿有关。多尿期:每日尿量可达4000ml甚至更多,多尿期早期(3?7日以内),尽管尿量增多但肾小管功能并未迅速恢复,血尿素氮水平可继续上升。恢复期:尿量正常,尿毒症症候群消失。随意饮食下尿素氮、肌酐值在正常范围。 2 护理 2.1对症护理 观察液体和电解质平衡(1)准确记录生命体征和出入液量: 严 密观察和记录体温、呼吸、脉搏与血压,准确测量和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入液量包括摄入的所有食物的含水量、补液量等;出液量包括尿量、呕吐物、失血量、透析超滤量;(2)观察每天体重变化,以及了解水分存留情况;(3)防治高血钾:高血钾是急性肾衰竭常见的 死亡原因之一,故防治高血钾极为重要。观察血钾检验报告和心电图情况,及时与医师取得联系;采集血钾标本时针简要干燥,采血部位结扎勿过紧,血取出后沿试管壁注入,以防溶血,影响检验结果;避免食用含钾量高的食物和药物;忌输库血,因血液贮存过久,易使血细胞破坏而释放出钾离子;预防压疮、出血或感染,以避免组织分解释出钾离子;按医嘱给离子交换树脂,口服或保留灌肠,使钾从消化道排出;发生高血钾时,配合医师紧急处理,包括立即建立血管通路、静脉注射10 %葡萄糖酸钙、5%碳酸氢钠、10 %葡萄糖注射液加胰岛素,促使钾离子进入细胞内。准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可快速移除钾离子。 2.2饮食护理

急性肾衰竭习题

急性肾衰竭 大纲 (1)分类 (2)急性肾小管坏死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本章及下一章的特点 难! 考点琐碎。 怎么办? 耐心+细心; 尽力而为,适度放弃。 一、分类 肾前性ARF 肾性ARF 肾后性ARF 1.肾前性氮质血症——肾血流灌注减少所致: ①有效血容量不足:大量失血、胃肠道失液、过度利尿、严重低蛋白血症; ②心排量降低: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衰、肺栓塞、心包压塞; ③全身血管扩张:脓毒血症、过敏反应、麻醉剂、降低心脏后负荷药物、肝肾综合征; ④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ACEI、ARB、NSAID、环孢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可引起。 2.肾性ARF 最常见——肾缺血或肾毒性原因——急性肾小管坏死(ATN);

其他:肾小球、肾间质、肾血管疾病。 肾小管管腔阻塞

二、急性肾小管坏死的临床表现 非少尿型:病情较轻,预后较好。 少尿型:分为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但不一定均出现。 (1)少尿期:5~7天。 1)尿量:少尿甚至无尿。 2)系统症状: ①消化系统:最早出现,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严重者消化道出血; ②呼吸系统:感染,呼吸困难、咳嗽、憋气、胸痛; ③循环系统: 尿少和未控制饮水——高血压及心力衰竭、肺水肿表现; 毒素滞留、电解质紊乱、贫血及酸中毒——心律失常及心肌病变; ④神经系统:尿毒症脑病——意识障碍、躁动、谵妄、抽搐、昏迷; ⑤血液系统:出血倾向及轻度贫血。 3)血生化及电解质异常: 血肌酐、尿素氮上升,肾小球滤过率(肌酐清除率)下降。 电解质异常: ①代酸; ②高钾血症——少尿期的重要致死原因; ③低钠血症:水潴留过多引起; ④低钙高磷血症。 【口诀TANG】钾磷增高钠钙低。 (2)多尿期:每日可达3000~5000ml,持续1~3周。尿比重偏低。 (3)恢复期: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但肌酐清除率仍可偏低。多存在营养不良,仍易发生感染。 三、治疗——教材过少,必要的补充TANG。 (一)少尿期

急性肾衰竭的急救护理_0

急性肾衰竭的急救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一组临床综合征,以肾小球滤过率(GFR)骤然减少,含氮代谢产物尿素氮和肌酐积聚为特征。目前尚缺乏诊断ARF的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在基础肾功能正常情况下,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达正常值50%。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科于2005年12月~2010年12月共成功救治12例因挤压伤后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30~50岁,均合并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肢体多处骨折伤。 1.2临床特点 少尿期:高氮质血症:当受损肾单位的总和未达到80%以上时,可不出现高氮质血症。根据血清尿素氮递增的速度将肾衰竭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每日递增15mg,中度每日递增在15~30mg,重度每日递增30mg。高钾血症:血清钾5.5mmol/L,称高钾血症。酸中毒肾衰竭时:碳酸氢根经肾脏排出明显减少,滞留在血内增多。神

经系统表现:嗜睡、头痛、烦躁及昏迷,可能与脑水肿有关。多尿期:每日尿量可达4000ml甚至更多,多尿期早期(3~7日以内),尽管尿量增多但肾小管功能并未迅速恢复,血尿素氮水平可继续上升。恢复期:尿量正常,尿毒症症候群消失。随意饮食下尿素氮、肌酐值在正常范围。 2 护理 2.1对症护理 观察液体和电解质平衡(1)准确记录生命体征和出入液量:严密观察和记录体温、呼吸、脉搏与血压,准确测量和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入液量包括摄入的所有食物的含水量、补液量等;出液量包括尿量、呕吐物、失血量、透析超滤量;(2)观察每天体重变化,以及了解水分存留情况;(3)防治高血钾:高血钾是急性肾衰竭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故防治高血钾极为重要。观察血钾检验报告和心电图情况,及时与医师取得联系;采集血钾标本时针简要干燥,采血部位结扎勿过紧,血取出后沿试管壁注入,以防溶血,影响检验结果;避免食用含钾量高的食物和药物;忌输库血,因血液贮存过久,易使血细胞破坏而释放出钾离子;预防压疮、出血或感染,以避免组织分解释出钾离子;按医嘱给离子交换树脂,口服或保留灌肠,使钾从消化道排出;发生高血钾时,配合医师紧急处理,包括立即建立血管通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5%碳酸氢钠、10%葡萄糖注射液加胰岛素,促使钾离子进入细胞内。准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可快速移除钾离子。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定义及治疗原则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定义及治疗原则?该病人应采取何种治疗措施为主? 定义: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肾脏本身或肾外原因引起肾脏泌尿功能急剧降低,以致机体内环境出现严重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和代谢酸中毒。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迅速恶化、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包括由肾前性氮质血症、肾源性和肾后性原因引起的急性肾衰。 治疗: 一、积极治疗原发病或诱发因素,纠正血容量不足、抗休克及有效的抗感染等,可预防ATN的发生。 二、少尿后24~48小时内补液试验或加利尿剂,可用10%葡萄糖、低分子右旋糖酐和速尿,或同时用血管扩张剂,如钙拮抗剂、小剂量多巴胺、前列腺素E1等。若排除肾前性氮质血症应以“量出为入,宁少勿多”的原则控制液体入量,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给予优质蛋白质0.6g/kg.d,热量30~35kca/kg.d。轻者经积极有效的药物治疗,可推迟或不透析即能渡过少尿期,若出现急性左心衰、高钾血症及严重酸中毒时应立即透析。 三、少尿期的治疗: ①早期可试用血管扩张药物如罂粟碱,如无效,可用速尿。 ②保持液体平衡,一般采用“量出为入”的原则,每日进水量为一天液体总排出量加500ml。 ③饮食与营养。 ④注意钾平衡。 ⑤纠正酸中毒。 ⑥积极控制感染。 ⑦血液净化疗法。 三、多尿期要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部分病人需继续治疗原发病,降低尿毒素,应用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修复与再生的药物,如能量合剂、维生素E及中药等。随着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的下降,蛋白质摄入量可逐渐增加。血尿素氮 <17.9mmol/L、肌酐<354μmol/L,症状明显改善者,可暂停透析观察。 多尿期的治疗: 头1-2天仍按少尿期的治疗原则处理。尿量明显增多后要特别注意水及电解质的监测,尤其是钾的平衡。尿量过多可适当补给葡萄糖、林格氏液、用量为尿量的1/3-2/3,并给予足够的热量及维生素,适当增加蛋白质,以促进康复。 四、恢复期无需特殊治疗,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防止高蛋白摄入,逐渐增加活动量。

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健康指导

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健康指导 什么是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脏衰竭意味着肾脏突然停止工作,而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排泄人体内代谢废物,保持体内水,盐和电解质平衡。因此,当肾脏突然停止工作是,代谢废物、多余液体和电解质堆积在体内。这种情况严重时能致命。 哪些能诱发急性肾衰? 急性肾衰有三大主要原因: 1.突发性的严重性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大出血、严重损伤和感染都能减少肾脏血液灌注。体内液体不足也能造成肾脏损伤。 2.来自药物、毒物和感染的伤害。大多数病人不会因为服用药物而引发肾脏问题,但是长期有严重健康问题的病人通常会因为服药而导致其肾脏受到伤害。能引起肾脏损伤的药物主要包括: 抗生素类,比如链霉素和庆大霉素。 止痛类药物,比如阿司匹林和布洛芬。 一些降血压类药物,比如ACE抑制剂。 在影像学检查时用到的一些染料。 3.泌尿系统发生急性阻塞,导致尿液无法从肾脏排出。肾结石、肿瘤、外伤或者前列腺肥大均能引起阻塞。 如果你具有如下条件,那么发生急性肾衰的机会就更大: 年龄偏大的成年人。 具有长期健康问题比如肾脏或肝脏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或肥胖。 如果病人病的非常严重,并且住进了急重症监护病房,心脏手术、腹部外科手术或者骨髓移植手术,这时病人并发急性肾衰的可能性更大。 急性肾衰有哪些症状? 当你排尿时很少尿液甚至完全没有尿液。 腿部和足部肿胀。

没有食欲。 恶心和呕吐。 感知混乱、焦虑不安或者困乏。 胁腹痛:肋支架下面疼痛。 有些人也学没有任何症状 急性肾衰是如何诊断? 医生一般会询问病人主要有哪些症状,服用哪些药物,做过哪些检查,而病人的症状一般都有助于发现肾脏问题的原因。 血液和尿液检查能发现肾脏的功能状态。血液大生化检测也能发现病人血液钠盐、钾盐、钙盐的水平。同时病人也可能会做超声检查,医生通过这种检测观察病人肾脏。 如果病人因为其他原因入院,也有可能会同时发现患有肾衰竭。 医生会尝试处理哪些引起肾脏衰竭的病因,同时也会: 帮助肾脏休息,病人可能会透析,这种治疗手段主要是用机器来代替肾脏工作,直到肾脏恢复,这样病人会感觉稍好。 预防其他疾病。病人需要服用抗生素来预防和治疗感染。同时也需要服药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肾衰病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来治愈疾病。同时,病人可能需要进食特殊饮食防止肾脏工作负荷过重,也可能需要进食钠盐、钾盐和磷盐。 饮食与营养指导: 1.严格控制出入量,病人摄入量应“量出为入,宁少勿多”的原则。 2.限制蛋白质的摄取量:急性期若血尿素氮过高,给予无蛋白质饮食。不过如果已经采取透析治疗,则放宽蛋白质的摄入量限制,如果血尿素氮已降低到28.56mmol/L以下,即可自由进食。 3.限制钾、钠、镁、磷的摄入,如不宜吃香蕉、桃子、菠菜、油菜、蘑菇、木耳、花生等。

KDIGO临床诊疗指南急性肾损伤的诊治

KDIGO临床诊疗指南 急性肾损伤的诊治 执行概要 Kidney International Supplements (2012) 2, 8–12; doi:10.1038/kisup.2012.7 翻译:弓孟春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 校对:陈罡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 第二部分:急性肾损伤的定义 2.1.1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定义是出现以下情况的任意一种(未分级): l●48小时内SCr升高≥26.5μμmol/L;或 l●已知或认定在过去7天内SCr升高≥基线值的1.5倍;或 l●6小时内尿量< 0.5mL/kg/hr 2.1.2 AKI 的严重程度依照以下标准来分级(表格2)。(未分级) 分级血清肌酐尿量 1 基线值1.5-1.9倍 或 升高≥26.5μμmol/L 6-12小时内<0.5mL/kg/h 2 基线值2.0-2.9倍超过12小时<0.5mL/kg/h 3 基线值3倍 或 升高≥353.6 μμmol/L 或 启动肾脏替代治疗 或在低于18岁的患者中,eGFR降至 35mL/min/1.73m2超过24小时<0.3mL/kg/h 或 超过12小时无尿 2.1.3 应尽最大努力去明确AKI的病因。(未分级) 2.2.1 推荐根据患者易感性及暴露情况对AKI的发生进行危险分层。(1B) 2.2.2 根据患者易感性及暴露情况规划诊治,以期降低发生AKI的风险(请参见相关指南内容)。(未分级) 2.2.3 对发生AKI的高风险患者,应监测血清肌酐及尿量以尽早发现AKI。(未分级) 根据患者的风险及临床病程对监测的频率及持续时间制定个体化方案。 2.3.1 对发生AKI的患者迅速进行评价以明确病因,特别要关注可逆性病因。(未分级)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衰竭 一.选择题 A型题 1.能使肾小球有效滤过压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A.滤过面积下降 B.出球小动脉痉挛 C.人球小动脉舒张 D.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E.肾血流量下降 [答案] E 2.肾近曲小管功能障碍时会出现: A.等渗尿 B.低渗尿 C.肾性糖尿 D.肾性尿崩症 E.多尿 [答案] C 3.肾脏髓袢功能障碍时会出现: A.肾小管性酸中毒 B.肾性糖尿 C.肾性氨基酸尿 D.蛋白尿

E.低渗尿 [答案] E 4.肾远曲小管功能障碍时会出现: A.肾性糖尿 B.肾性氨基酸尿 C.高渗尿 D.肾小管性酸中毒 E.蛋白尿 [答案] D 5.发生肾内血流重分配的生理解剖条件是: A.皮质肾单位的数量多于近髓肾单位 B.两类肾单位的血管形态和血流阻力不同 C.两类肾单位的交感神经和肾素分布不同 D.皮质肾单位的入球小动脉口径大于出球小动脉 E.近髓肾单位的入球小动脉口径大于出球小动脉 [答案] C 6.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多见的原因是: A.汞中毒 B.急性肾炎 C.肾内血栓形成 D.尿路梗阻 E.休克早期

7.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发生机制是: A.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 B.原尿漏回间质 C.肾小管阻塞 D.肾组织细胞肿胀 E.肾内广泛微血栓形成 [答案] A 8.急性器质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血钠下降 B.肺水肿 C.血钙下降 D.血钾下降 E.血钾升高 [答案] E 9.持续性肾缺血和肾毒素作用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其肾脏损害的突出表现是: A.肾脏血液循环障碍 B.肾小球病变 C.肾间质纤维化 D.肾小管坏死 E.肾小管阻塞

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路径 (县级医疗机构版)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肾功能衰竭(ICD-10:N17.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 1.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时间(几小时至几天)内急剧的进行性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血肌酐和尿素氮迅速升高,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全身各系统并发症。常伴有少尿(尿量每天小于400ml)也有非少尿型者,则可无少尿表现。 2.急性肾功能衰竭可分为:肾前性、肾后性、肾实质性。 3.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双肾B超提示:肾脏体积正常或增大。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

1.积极治疗原发病,保护肾功能。 ①控制血压:24小时持续、有效降压,降压治疗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一般选用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非洛地平,三选一),利尿剂(速尿片或速尿针),禁用或慎用ACEI和ARB类药物。 ②治疗原发病。 ③控制蛋白尿:尿蛋白尽量控制在<0.5g/24h或明显减轻微量白蛋白,最大程度保护肾功能。 2.避免和消除肾功能急剧恶化的危险因素,进行健康宣教。 3.根据患者病情及血肌酐、尿素氮、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尿量,决定是否肾脏替代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5-3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7.901急性肾功能衰竭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