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训练报告格式及样例
科研训练报告花样及样例
![科研训练报告花样及样例](https://img.taocdn.com/s3/m/7a97d8524431b90d6c85c7d4.png)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0生高不产中仅工资22艺料22高试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2荷试,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3卷,23调需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2工且55作尽22下可2都能护1可地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5试求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4置。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3设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科研训练报告
![科研训练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3c7724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3.png)
科研训练报告
本次科研训练于6月21日至25日成功举办,共吸引了30多名参训人员。
经过4天的训练,所有参训人员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训练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分别为教学专题、实习实践、参观考察和结业答辩。
经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训练,参训人员充分了解了科学研究的前沿理念和科学的研究开拓。
学习和研究,丰富了参训人员的知识,提高了参训人员的科研能力。
在实习实践环节,参训人员分组参加实习考核,进行实际科研实践,通过网络交流、组间讨论等形式参与科研创新实践,以及实际操作的体验,使参训人员对科研领域的认识更加深刻。
参观考察环节,包括参观当地的一流学科实验室、一些重要的学术发言会等,丰富参训人员的实践经验,充实参训人员的实践学习,扩大参训人员的视野。
最后,通过形式多样的结业答辩,结合所学专题内容和实习内容,参训人员重点对研究成果、实践学习心得进行回顾,有效总结科研训练学习成果,获得较高的分数。
最后,经过四天的训练,参训人员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充分发挥了科研训练的主要功能。
本次科研训练不仅实现了知识储备和技能提高,同时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足够的指导,做到科研技术的及时升级和了解最新的学术论文,形成一套完善的科研实践技能,为今后的科学研究领域做出应有的贡献。
科研训练格式范本及实习报告填写
![科研训练格式范本及实习报告填写](https://img.taocdn.com/s3/m/7cc2fbbb9b6648d7c1c746f7.png)
科研训练格式范本及实习报告填写科研训练格式范本及实习报告填写题目:×××××××××(宋体小二号,加黑)摘要:××××××××××××××××××××××××××××××××××××××××××××××××××××××(仿宋五号字,100字以内;“摘要:”二字加黑,具体内容不加黑)关键词:×××;××;××××;×××(仿宋五号字,3-5个,用分号隔开;“关键词:”三字加黑,具体内容不加黑)一、(一)1.2.3.(二)1.2.3.……空一行二、(一)1.2.3.(二)1.2.3.……空一行三、(一)1.2.3.(二)1.2.3.……(正文部分均为宋体小四号字,一级标题加黑,二级以下不加黑)[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加黑,5个以上)[1][2]……示例:[1]袁庆龙,侯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32(1):51-53.(2)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示例:[3]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3)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示例:[11]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4)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示例:[1]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5)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示例:[13]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6)网络文献:[序号]作者.题(篇)名.网址,发表日期.示例:[2]李文.加入WTO后中国“三农”收入面临的新问题.中国财会网,htm,201*-07-19.(7)其它来源文献注释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有关学术刊物标注,或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确定注释方式。
科研训练报告格式
![科研训练报告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4eeffb90f46527d3240ce0ec.png)
科研训练报告格式科研训练报告格式学校代码:10128学号:科研训练报告题目: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学院:机械学院班级:机电09-4指导教师:孙鹏文202*年月日内蒙古工业大学科研训练报告1、选题背景和意义1.1选题背景和目的风能作为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凭借其巨大的商业潜力和环保效益,在全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业中创造了最快的增长速度,是目前世界上能源领域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
内蒙古风能资源居全国之首(可利用面积占全国的40%),具有分布面广、平均风速大、有效风时长等特点。
随着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内蒙古风电事业也以大型、并网型风场开发为标志得以迅猛发展,截止202*年底全区风电装机容量已突破300万千瓦,到202*年将达到500万千瓦以上。
“十一五”期间,自治区计划通过与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合作,在内蒙古建成大型风力机制造基地,实现风电设备的本地化生产,以风电设施的规模化建设带动风电设备的本地化步伐。
《内蒙古自治区基础科学发展报告》已将“兆瓦级风力发电机设计制造技术研究”列为机械工程学科重点支持和优先发展的领域。
风电机组的运行环境恶劣,风机叶片是捕获风能的主要部件,也是风力发电机组最基础、最关键的部件,其运动状况和受力情况非常复杂,主要受到由气动载荷、离心力和重力所引起的拉压应力、弯曲应力和扭转应力的联合作用。
叶片良好的设计、可靠的质量和优越的性能是保证机组正常稳定运行的决定因素,直接影响风力机的综合技术经济性能。
随着风轮向大型化、轻量化、高性能、低成本的方向发展,提高风轮刚度、减轻叶片重量、改善叶片疲劳特性、实现变桨距功率调节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此,研究复合纤维铺层参数对大型风机叶片性能的影响分析,目的在于解决“如何设计和实现纤维铺层,使风机叶片性能达到最优”的问题。
1.2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研究意义经过20余年的发展,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纤维铺放技术及装备已经比较成熟,铺放过程实现了全自动微机程序控制,并在飞机制造业、风电行业得到了成功应用。
科研训练报告及翻译模板
![科研训练报告及翻译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6925851be23482fb4da4c50.png)
科研训练文献翻译2010级网络工程01班科研训练指导书一、科研训练目的学生通过科研训练了解科研过程,掌握科研过程中的基本方法。
通过选择主题,查阅资料,初步掌握规范和详细设计方案编写方法;制订自己的计划,并且根据计划开展工作,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总结。
二、科研训练的过程(与教学同步进行)1、第2周,集体讲解:明确任务,科研过程、方法和主题,明确考核要求及指导方式。
2、第3周,选题并撰写开题报告:前2天选定题目,周末提交开题报告(电子版),包括对题目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的详细论述。
3、第4周,开题汇报:每人向老师论证自己的实现方案及研究方法,提交研究方案初稿(电子版)。
4、第5-15周,方案验证:通过编写代码或搭建环境验证自己的设计方案,每周提交工作总结(电子版)。
5、第16周,答辩:每个学生5分钟左右的答辩时间;三、验收要求:1、每周作工作小结,每隔2周汇报一次(周五上午9:00,地点2-410),前两次为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2、翻译3000字以上的外文文献,英译汉;3、撰写科研训练报告;4、答辩:每个人用5分钟左右描述自己对选择的主题的详细设计方案。
四、科研训练报告要求:1、科研选题的来源、背景、意义及目标等2、文献检索综述(应说明使用了哪些检索工具)3、实现方案设计思路4、可行性分析5、结论及讨论五、考核方式:翻译、报告及答辩中回答问题等综合给出成绩,成绩以五分制给出;评分标准如下:◆计划及其执行情况;◆规范和详细设计方案编写质量;◆表达能力;2010级毕业设计安排1.毕业设计与科研训练绑定,2013年10月9日-12日(第七周)学生选题。
2.10月12日启动科研训练,明确要求。
3. 10月18日前(第七周)指导教师在系统里下达《毕设任务书》,同时联系学生。
10月30日前(第十周)各专业负责人审查本专业指导教师的任务书。
4.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工作,于11月1日-11月8日组织学生进行开题报告答辩,作为科研训练成绩参考。
科研实验报告的格式
![科研实验报告的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79f57a7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e.png)
一、实验名称实验名称:XX物质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二、实验目的1. 研究XX物质的合成方法;2. 探讨XX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3. 分析XX物质在不同应用领域的潜在价值。
三、实验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XX物质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其合成方法、性能及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XX原料:纯度≥99%- 反应剂:纯度≥99%- 催化剂:纯度≥99%- 其他辅助材料:溶剂、干燥剂等2. 实验仪器:- 高压反应釜- 真空干燥箱-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 X射线衍射仪(XRD)- 液相色谱仪(HPLC)- 电子显微镜(SEM)- 扫描电镜(SEM)五、实验方法1. XX物质的合成:- 将XX原料与反应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反应;- 反应结束后,将产物进行冷却、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得到XX物质。
2. XX物质的性能测试:- 红外光谱分析(FTIR):用于确定产物的官能团;-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AAS):用于测定产物中的金属元素含量;- X射线衍射分析(XRD):用于研究产物的晶体结构;- 液相色谱分析(HPLC):用于测定产物中杂质的含量;- 电子显微镜(SEM):用于观察产物的微观形貌;- 扫描电镜(SEM):用于观察产物的表面形貌。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XX物质的合成:- 通过实验确定了XX物质的合成方法,并得到了较高纯度的产物;- 合成过程中,反应条件对产物质量影响较大,需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
2. XX物质的性能分析:- FTIR分析表明,产物中存在特征官能团,与理论结构相符;- AAS分析结果显示,产物中金属元素含量符合要求;- XRD分析表明,产物为晶体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晶度;- HPLC分析表明,产物中杂质含量较低;- SEM和SEM分析表明,产物具有较好的微观形貌和表面形貌。
科研训练报告格式
![科研训练报告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7dee8604336c1eb91a375de6.png)
长春理工大学科研训练报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光学材料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时间 11.01.06-11.01.14 地点西区主教 107 指导教师蒋大勇注:本页由教师填写1.根据选题范围,结合自己的实验或写作重点(中心思想),拟定论文题目。
2.根据实验内容制定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并对材料进行制备和表征,写出完整的科研训练报告;或任选一种符合选题范围的材料作案例,围绕此材料完成一篇完整的课程论文。
3.科研训练报告的顺序应包括以下组成部分:实验型:论文题目,引言(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等),试验过程,结果与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科研训练心得。
论文型:论文题目、引言(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等)、正文、参考文献,科研训练心得4.论文格式撰写规范如下:A4纸单面打印,上下左右页面边距均为2厘米,全文1.25倍行距;论文题目:宋体三号加粗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二级(及二级以下)标题:宋体小四加粗正文文字:宋体小四英文:Times New Roman中英文摘要:摘要加黑,5号字参考文献:宋体五号5.字数在3500字以上。
例:试验型:柠檬酸作为络合物制备Cr3+:Al2O3近年来重新开始发展起来的氧化铝材料是直接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达到3.37eV,是理想的紫外波段的光电子器件材料。
氧化铝材料有许多独特的物理性质,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大气中不易被氧化。
低维结构的氧化锌材料是很理想的场致发射材料。
氧化锌材料可以制备成透明的晶体管,在平板显示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与IIIV族和IIVI宽带半导体相比,在材料稳定性方面是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
高达60meV的束缚激子能使材料在紫外光电子方面的应用价值增大。
氧化锌材料具有良好的压电性质,是制备高频声光调制器件等压电转换器的理想材料。
氧化锌又是很好的气敏材料,经掺杂后对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有机气体等有很好的探测敏感性。
长期以来氧化锌被使用在化妆品材料中,氧和锌元素及氧化锌都是很好的环保元素。
科研训练实验报告模板
![科研训练实验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8f5ddc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3.png)
科研训练实验报告模板西安邮电学院通信与信息⼯程学院科研训练报告专业班级:通⼯0910班学⽣姓名:吴晓栋学号(班内序号): (45号) 2012 年 04 ⽉ 20 ⽇——————————————————————————装订线————————————————————————————————报告份数:⽬录摘要 (2)Abstract (2)引⾔ (3)绪论 (3)⼀PLC简述 (4)⼆、原理性描述 (5)2.1、输⼊输出(I/O)点数的估算 (5)2.2、存储器容量的估算 (6)2.3、控制功能的选择 (7)2.4、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类型 (9)三、功能实现 (9)四、总结与展望 (12)五、结束语 (13)六、致谢 (13)七、参考⽂献 (13)对可编程逻辑控制(PLC)通道模拟量的研究摘要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它采⽤⼀类可编程的存储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向⽤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产过程。
20世纪70年代中末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快速发展阶段,计算机技术已全⾯引⼊可编程控制器中,使其功能发⽣了飞跃。
更⾼的运算速度、超⼩型体积、更可靠的⼯业抗⼲扰设计、模拟量运算、PID功能及极⾼的性价⽐奠定了它在现代⼯业中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初,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先进⼯业国家中已获得⼴泛应⽤。
世界上⽣产可编程控制器的国家⽇益增多,产量⽇益上升。
这标志着可编程控制器已步⼊成熟阶段。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发展最快的时期,年增长率⼀直保持为30~40%。
在这时期,PLC在处理模拟量能⼒、数字运算能⼒、⼈机接⼝能⼒和⽹络能⼒得到⼤幅度提⾼,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逐渐进⼊过程控制领域,在某些应⽤上取代了在过程控制领域处于统治地位的DCS系统。
20世纪末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发展特点是更加适应于现代⼯业的需要。
科研训练(科研论文)格式
![科研训练(科研论文)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c7165e36ee06eff9aef807d4.png)
学号________________
科研论文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题目
(2号黑体居中)
院(系)名称:XXX XXX
专业名称:XXX XXX
学生姓名:X X X
指导教师:XXX
题目(标题为2号黑体,居中)
摘要:XXXXXXX
关键词:XXXXXXX
XXXXX……………………
1死亡书写(一级标题为4号黑体)
XXXXXXXX
1.1在重复中实现(二级标题为5号黑体)
XXXXXXXX
1.1.1对悲剧进行稀释(三级以上标题为5号楷体,空一个字符,不空行)XXXXXXXX
(正文为5号宋体)
参考文献:(标题为5号黑体)
[1]王艳丽.富贵的富贵与活着的活着[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01):23-25.
[2]韩寒.韩寒五年文集[M].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613.
(内容为小5号宋体)
页面设置:
单面打印:上2cm,下2cm,左2.5cm,右1.5Cm,装订线0.5cm,选择“不对称页边距”,页眉1.2cm,页脚1.5cm。
网格:42×44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签名:
年月日。
科研训练报告格式
![科研训练报告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869f1124bcd126fff7050b13.png)
科研训练报告题 目:学生姓名:学 院:班 级:指导教师:年 月 日一、立论依据(包括项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并附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二、研究内容三、拟采取的研究、技术路线(包括研究工作的总体安排,实验方法和步骤,预计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撰写格式要求:✧公式文中的公式应居中书写,如公式前有文字,空两格写文字,公式居中写,公式末尾不加标点。
✧插图插图序号用阿拉伯数字依序连续编排,每一插图都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序置于图下,图序与图名之间空一格,图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图名后不加标点符号。
✧插表插表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连续编排,每一插表都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表序与表名书写于表的正上方,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不加标点符号。
✧参考文献1著作图书文献[序号]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码2 学术刊物文献[序号]作者姓名.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码3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姓名.论文题目.(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论文.年.4 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名称.专利号.年.5 报纸文章、资料[序号]作者姓名(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6 网络文献[序号]作者姓名(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域名、网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7 会议录、论文集、论文汇编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著者.题(篇)名.见(英文用In):原文献著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码.打印要求1 纸张及页面原则上用WORD97以上版本打印输出。
纸张用A4标准白纸(210mm-297mm),版心尺寸为: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
2 字体与字号各节的一级题序与标题为小三号黑体,各节的二级题序及标题为四号黑体,各节的三级题序及标题为小四号黑体,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大学生科研训练报告书
![大学生科研训练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4adb73215901020207409c19.png)
本科生科研训练报告书
院系专业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科研单位
科研时间至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科研
训练
报告
本栏目应包含以下内容(由科研训练生本人填写):
1、科研训练的与任务
2、科研训练步骤与内容
3、科研训练心得与体会
签字:
年月日
注:1、文中单位名称可采用国际通用符号或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可混用。
2、字数一般不少于2000字,可另加同规格纸张。
科研训练指导
教师
评语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院
系
意
见
主管教学领导签名(盖章):
年月日
科研训练报告表
![科研训练报告表](https://img.taocdn.com/s3/m/99719c1bff00bed5b9f31da9.png)
吴玉章学院科研训练()课程报告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年级:
指导教师:
吴玉章学院
年月日
科研训练课程说明
各位导师您好!
您辛苦了!感谢您在百忙的工作中对吴玉章学院各位学子的指导!在导师的关怀下,学生们在科研训练中取得了一些进步,我们也在不断的总结。
为了进一步促进课程的完善,更好的开展科研训练课程,使同学们打下更加坚实的基本功,得到更大的锻炼,同时避免个别学生科研训练走过场及找老师要成绩等现象,我们要求各位同学,认真如实填写科研训练报告表。
对于科研训练课程成绩,请各位导师依据学生上交的文字材料对学生学习态度、专业基本功、科研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指标为学生打分:优秀:100~90;良:89~80;中:79~70;及格:69~60;不及格:60分以下;然后给出平均分,之后请导师连同学生提供的评分材料,科研训练报告一起密封交吴玉章学院。
逾期未交,成绩扣10分。
再次感谢各位导师!
吴玉章学院
课程代码:学分:
年月日。
科研训练报告格式及样例
![科研训练报告格式及样例](https://img.taocdn.com/s3/m/8255a7b5a98271fe900ef938.png)
科研训练报告格式及样例学校代码:10128科研训练报告题目: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远程监控脱模系统的研究开发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学院:机械学院班级:机电09-4指导教师:孙鹏文1、选题背景和意义1.1 选题背景和目的脱模是将固化在药柱中的芯模通过拉或顶的施力方式将其取出,是固体火箭发动机制造中非常重要且又具有高度危险性的一个环节。
由于芯模与药柱在相对运动过程中要产生热应力、摩擦力、冲击力和静电等,当上述指标超过药柱的许用极限时,极易发生燃爆事故,所以药柱在脱模过程中需要对芯模的速度、位移、拉压力都要严格控制,并采用远程控制方式,以降低脱模过程中由于芯模的冲击、爬行等对药柱带来的损伤,确保操作人员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
目前国内常用的脱模方式有两种,一是用吊车直接拉出,二是脱模顶芯装置。
两种脱模方式脱模时均不能有效地控制脱模力和脱模速度。
为了保证装药发动机,尤其是高能推进剂装药发动机主芯棒脱模过程的安全性,脱模过程必须严格控制脱模力、脱模速度和脱模行程。
因此,本课题设计了一套远程监控脱模系统,它是以PLC作为控制核心,经传感器的实时检测,通过隔爆压力变送器的转换处理,以脱模速度和脱模力为主要控制量来调节液压系统中负载缸的速度和顶出力,以达到脱模工艺的控制要求。
上位机放置在安全区域,应用监控组态软件实现了对脱模系统的实时运行及预定参数的远程控制。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研究意义(1)分散型控制系统及其发展目前,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技术以及生产工艺过程日趋复杂完善,对企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信息的集成要求也越来越高。
纵观控制系统的发展史,控制系统本身经历了模拟仪表控制系统、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分散型控制系统(D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等发展过程。
每一代控制系统的产生都是对以前控制系统功能的扩展和完善,在用户和市场需求的激励引导下逐步发展壮大,以致在控制系统领域占有主导地位。
科研训练项目书模版
![科研训练项目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a63ef4bd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2.png)
二、科研项目计划
本次科研训练项目,我计划选择XXX(具体科研课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我将深入学习该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文献综述、理论模型构建等内容;其次,我将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实践,采集数据、开展实地调研等活动;再次,我将结合实际情况,运用所学方法和技能,进行课题分析和研究,提出创新性观点和解决方案;最后,我将撰写科研报告,并结合实际进行课题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科研训练项目书模版
尊敬的评审专家:
我是XXX(姓名),来自XXX(单位),特此申请参加科研项目训练。在此,我将详细介绍我的申请理由、科研项目计划和预期成果,真诚希望得到您的认可和支持。
一、申请理由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深知科研训练对于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参与科研训练项目,我将有机会与各地优秀研究人员交流学习,拓展科研视野,提升科研课题的设计和实施能力。同时,科研训练还能有效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我未来的科研工作和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预期成果
通过本次科研项目训练,我期待能够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升科研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我将努力争取在科研项目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力争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我所在单位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实施计划
为了确保科研项目训练的顺利实施,我将严格按照以下时间节点进行计划安排:首先,确定科研课题并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包括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和时间安排;其次,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组织实地调研和数据采集工作,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最后,进行课题研究和成果推广,力求取得突出的成绩。
五、经费支持
为了保障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我已经向单位申请了必要的经费支持,包括实地调研经费、学术论文发表经费等,以确保科研训练项目的顺利进行。
科研研究报告格式范文
![科研研究报告格式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70dcb9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e.png)
科研研究报告格式范文一、研究背景。
你知道吗?咱们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神秘的小问题,就像我这次研究的这个事儿。
[简要描述一下促使你进行这项研究的日常现象或者疑问,越接地气越好,比如为什么猫总是在某个特定时间特别活跃之类的]这事儿看着小,但是越想越觉得好奇,所以我就决定好好研究研究。
二、研究目的。
咱做这个研究呢,就是想搞清楚到底是咋回事儿。
比如说,是有啥特殊的原因呢,还是就纯粹是个巧合?就像侦探破案一样,我得把这个背后的真相给挖出来。
三、研究方法。
# (一)观察法。
我就像个小间谍一样,悄悄地观察[研究对象]。
比如说,如果我研究猫的活动规律,那我就定好几个时间段,早上、中午、晚上,看看猫在这些时候都干啥。
它是在懒洋洋地晒太阳呢,还是像个小疯子一样到处跑?我就把这些都记下来,记在我的小本本上,就跟写日记似的。
# (二)文献研究法。
光自己看还不行,我还得去翻翻别人是咋说的。
我就跑到图书馆,或者在网上搜搜那些专家写的文章。
有些文章写得那叫一个深奥,我得像破解密码一样,一点点把有用的信息找出来。
不过这也挺好玩的,感觉就像在跟那些聪明的脑袋对话。
# (三)调查法(如果有的话)我还会去问问周围的人。
比如说我想知道大家对某种新出的美食的看法,我就拉住我的小伙伴们,还有小区里的叔叔阿姨们,问他们:“您尝过那啥啥啥美食没?您觉得咋样啊?”然后把他们的回答也整理起来。
四、研究过程。
# (一)初期阶段。
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
我观察了好多回,但是发现记的东西乱七八糟的,根本找不出啥规律。
那些文献呢,也看得我晕头转向的。
我当时就想,这事儿是不是太难了,我是不是干不了啊?但是我这人吧,就是有点倔,我就跟自己说:“不行,再试试。
”# (二)中期调整。
后来我就想了个办法,我给自己做了个小表格。
就像咱们上学的时候做课程表一样,把观察的时间、观察到的现象都规规矩矩地填进去。
这样一来,就清楚多了。
对于文献呢,我也学会了挑重点看,那些长篇大论的我就先看开头和结尾,看看有没有我想要的东西。
科研训练实习报告
![科研训练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090f3b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6.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科研训练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我校特开展了科研训练实习活动。
本人有幸参加了此次实习,现将实习过程及收获总结如下。
二、实习单位及课题实习单位:XX大学XX学院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研究三、实习时间及内容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实习内容:1. 了解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2. 熟悉深度学习理论及算法3. 学习Python编程及TensorFlow框架4. 完成图像识别实验,分析实验结果5. 撰写实习报告四、实习过程及收获1. 了解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在实习初期,我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了图像识别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领域的优势。
这使我们认识到,课题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熟悉深度学习理论及算法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系统地学习了深度学习的基本理论,包括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
通过学习,我们对深度学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3. 学习Python编程及TensorFlow框架为了完成图像识别实验,我们学习了Python编程语言,并掌握了TensorFlow框架。
TensorFlow是一款广泛应用于深度学习的开源框架,它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函数,方便我们进行实验。
4. 完成图像识别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在实习中期,我们利用TensorFlow框架,实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算法。
实验过程中,我们尝试了不同的网络结构和参数设置,分析了实验结果,优化了算法。
最终,我们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实验效果。
5. 撰写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我们根据实习过程中的所学所得,撰写了实习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课题背景、研究方法、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及分析等。
通过撰写实习报告,我们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实习收获1. 提高了科研素养通过此次实习,我对科研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如何查阅文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科研实训报告范文
![科研实训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f4cabb1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f.png)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科研实训已成为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科研过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我校组织了一次科研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以“新型纳米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为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纳米材料的基本制备方法、性能测试及应用领域。
二、实训目的1. 使学生了解纳米材料的基本概念、制备方法及性能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及团队协作精神。
3. 激发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提高创新意识。
4. 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三、实训内容1. 纳米材料的基本概念及制备方法本次实训首先介绍了纳米材料的基本概念,包括纳米材料的定义、分类、特点等。
随后,讲解了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如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等。
2. 纳米材料的性能测试在制备出纳米材料后,我们进行了性能测试。
主要测试了纳米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光学性能等。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纳米材料的特性,为后续应用奠定了基础。
3. 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本次实训还介绍了纳米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新能源、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电子器件等。
通过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我们认识到纳米材料在推动我国科技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实训过程1. 实验准备实训开始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实验准备。
包括了解实验原理、查阅相关资料、准备实验器材等。
2. 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首先,我们制备了纳米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了性能测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团队讨论等方式,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
3.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我们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我们了解了纳米材料的性能变化规律。
五、实训总结1. 实训收获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测试及应用领域。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提高了动手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及团队协作精神。
全程科研训练报告
![全程科研训练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76cca38b14e852459fb57ae.png)
全程科研训练报告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我从师于XX教授并在他的科研平台上学习和锻炼。
在老师和师兄师姐的指导与帮助下,我学会了许多实验方法,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逐渐步入科学研究的正确轨道。
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科研的严谨性以及科研工作者的辛苦与成果的来之不易。
下面我就学到的内容做个简要介绍:一、引物设计利用primer 5.0软件设计引物,根据目的基因和载体的具体要求调整引物序列,注意GC含量及Tm值等因素。
二、载体构建原理:依赖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其他修饰酶的作用,分别对目的基因和载体DNA进行适当切割和修饰后,将二者连接在一起,再导入宿主细胞,实现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内的正确表达。
步骤:1、目的片段的获取从组织或细胞中提取基因组或提取RNA在进行反转录获得其cDNA,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片段。
2、酶切目的片段及载体使用单酶切或双酶切处理目的片段和载体,37℃放置3~6小时,或者减少酶量过夜酶切,之后,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所需片段。
注意控制酶量以防星星活性等不良反应,以及在酶切结束前30~50min加入CIAP防止片段自连。
3、连接将酶切处理过的目的片段及载体通过T4DNA连接酶连接起来,根据目的片段和载体的浓度确定用量:载体物质的量/目的片段物质的量=1/3~10,即V目的片段/V载体=(3~10)*目的片段长度*载体浓度/载体长度*目的片段浓度。
置于16℃2~3小时,或者4℃过夜连接。
若为平末端,连接酶用量十倍以上。
4、转化一般方法:取50ul感受态细胞于冰上融化后,加入50~100ng纯质粒或10~20ul连接产物,轻弹混匀冰浴30min,42℃热激90s立即冰浴2min,加1mlLB,置于37℃摇床上200rpm温育1h,4000rpm离心3min,留200ul打散涂板。
5、单克隆检测5.1挑单克隆预先在LB培养液中加入氨苄,混匀;取EP管5支(依情况可以多挑几管),给每支管中加3~5ml上述培养液,然后用接种环(或白枪头)挑单克隆,之后将挑好的菌摇7~8小时,至混浊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研训练报告题 目 :2.5kt/d 水泥熟料水泥厂窑尾车间工艺设计学生姓名:包亮宇学生学号:200980591026学 院:化工学院班 级:非金属09-3指导教师:霍天瑞2013年 3月 24 日1、选题背景和意义1.1 选题背景和目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就是以悬浮预热和窑外分解技术为核心,把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成就。
如原料预均化、生料气力均化、烘干粉磨、各种新型耐热耐磨耐火材料以及电子计算机、自控技术等等,广泛地应用于水泥干法生产的全过程,使水泥生产具有高效、优质、低耗、符合环保要求和大型化,自动化的特征的现代水泥生产方法。
新型干法生产包含了一整套现代化水泥生产新技术和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
与传统的湿法、干法、半干法水泥生产相比,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特点如下:1. 生料制备全过程广泛采用现代化均化技术;2. 采用高效率多功能设备;3. 用悬浮预热及预分解技术代替回转窑内物料的堆积态预热和分解方法;4. 装备大型化;5. 生产控制实现自动化;6. 采用新型耐热、耐磨、耐火材料;7. 重视消音除尘 满足环境保护要求;8. 实行现代化科学管理。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自问世以来倍受世界各国的关注,特别是80年代以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际水泥工业以预分解技术为核心,将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生产的最新成果广泛应用于水泥生产的全过程,形成了一套具有现代高科技为特征和符合优质、高效、节能、环保以及大型化、自动化的现代生产方法。
新型干法水泥技术代表了现阶段最高的水泥烧成技术,可以提高窑单位容积产量、提高窑砖衬寿命和运转率,且自动化水平高、生产规模大,可以选用低质燃料或低价废物燃料,节省燃料,降低热耗和电耗,减小设备和基建投资费用、 CO和NOx生成量少和事故率低,操作稳定。
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技术是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必然结果。
同时,新型干法水泥技术涵盖了许多丰富的理论和科研成果,指导着水泥工业设计、研发、生产等工作的不断完善、优化和提升。
新型干法水泥问世以来备受世界关注,特便是80年代以来,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国际水泥工业以预分解技术为核心,将现代科学技术与工业化生产的最新成果广泛应用于水泥生产的全过程,形成了一套具有现代高科技为特征和符合优质、高效、节能、环保以及大型化、自动化的现代生产方法。
新型干法水泥代表了现阶段最高的水泥烧成技术,可以提高窑单位容积产量、提高窑砖衬寿命和运转率、自动化水平、生产规模。
通过2.5Kt/d水泥熟料的窑外分解窑窑尾系统工艺,结合自己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是自己对窑尾系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
在设计过程中,对窑尾系统参数有一定了解,为以后工作奠定基础。
本次所设计过程中,以理论结合实践,拓宽知识面,开拓思路思路,将学习过的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达到能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7]。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研究意义水泥及其生产工艺简介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
cement一词由拉丁文caementum发展而来,是碎石及片石的意思。
水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人在建筑中使用的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
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
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
硅酸盐类水泥的生产工艺在水泥生产中具有代表性,是以石灰石和粘土为主要原料,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然后喂入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再将熟料加适量石膏(有时还掺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剂)磨细而成。
水泥生产随生料制备方法不同,可分为干法(包括半干法)与湿法(包括半湿法)两种。
(1)干法生产:将原料同时烘干并粉磨,或先烘干经粉磨成生料粉后喂入干法窑内煅烧成熟料的方法,但也有将生料粉加入适量水制成生料球,送入立波尔窑内煅烧成熟料的方法,称之为半干法,仍属干法生产的一种。
(2)湿法生产:将原料加水粉磨成生料浆后,喂入湿法窑煅烧成熟料的方法,也有将湿法制备的生料浆脱水后,制成生料块入窑煅烧成熟料的方法,称为半湿法,仍属湿法生产之一种。
干法生产的主要优点是热耗低(如带有预热器的干法窑熟料热耗为3140~3768焦/千克),缺点是生料成分不易均匀,车间扬尘大,电耗较高。
湿法生产具有操作简单,生料成分容易控制,产品质量好,料浆输送方便,车间扬尘少等优点,缺点是热耗高(熟料热耗通常为5234~6490焦/千克)。
分解窑一般分为立窑和回转窑两种(1)立窑:窑筒体立置不转动的称为立窑。
分普通立窑和机械化立窑。
普通立窑是人工加料和人工卸料或机械加料;机械立窑是机械加料和机械卸料。
机械立窑是连续操作的,它的产、质量及劳动生产率都比普通立窑高。
近年来,国外大多数立窑已被回转窑所取代,但在当前中国水泥工业中,立窑仍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建材技术政策要求,小型水泥厂应用机械化立窑,逐步取代普通立窑。
(2)回转窑:筒体卧置(略带斜度,约为3%),并能作回转运动的称为回转窑。
分煅烧生料粉的干法窑和煅烧料浆(含水量通常为35%左右)的湿法窑。
①干法窑:干法窑又可分为中空式窑、余热锅炉窑、悬浮预热器窑和悬浮分解炉窑。
70年代前后,发展了一种可大幅度提高回转窑产量的煅烧工艺──窑外分解技术。
其特点是采用了预分解窑,它以悬浮预热器窑为基础,在预热器与窑之间增设了分解炉。
在分解炉中加入占总燃料用量50~60%的燃料,使燃料燃烧过程与生料的预热和碳酸盐分解过程,从窑内传热效率较低的地带移到分解炉中进行,生料在悬浮状态或沸腾状态下与热气流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传热效率,使生料在入窑前的碳酸钙分解率达80%以上,达到减轻窑的热负荷,延长窑衬使用寿命和窑的运转周期,在保持窑的发热能力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产量的目的。
②湿法窑:用于湿法生产中的水泥窑称湿法窑,湿法生产是将生料制成含水为32%~40%的料浆。
由于制备成具有流动性的泥浆,所以各原料之间混合好,生料成分均匀,使烧成的熟料质量高,这是湿法生产的主要优点。
湿法窑可分为湿法长窑和带料浆蒸发机的湿法短窑,长窑使用广泛,短窑目前已很少采用。
为了降低湿法长窑热耗,窑内装设有各种型式的热交换器,如链条、料浆过滤预热器、金属或陶瓷热交换器[1]。
窑外分解窑或称预分解窑,是一种能显著增加水泥回转窑产量的煅烧工艺设备。
其主要特点是把大量吸热的碳酸钙分解反应从窑内传热速率较低的区域移到悬浮预热器于窑之间的特殊煅烧炉(分解炉)中进行。
生料颗粒分散在煅烧炉中,处于悬浮或煅烧状态,以最小的温度差,在燃料燃烧的同时,进行高速传热过程,使生料迅速发生分解反应。
入窑生料的碳酸钙表观分解率,可从原来悬浮预热器的40~50%提高到85~95%,从而大大减轻了回转窑的热负荷,使回转窑的生产能力成倍的增加。
自1971年第一台窑外分解窑建成投产以来,目前,最大的窑外分解窑的生产能力以达日产孰料12000吨,窑的运转周期也有提高。
新型干法窑主要包括五六十年代出现的立筒预热器窑、旋风预热器窑和70年代开发成功的预分解窑三种类型。
立筒和旋风预热器窑日产熟料能力一般不超过1000t,国内较多为180t~600t,每千克熟料热耗为3971kJ~5016kJ左右。
90年代以来这两种窑型的发展已趋缓慢。
预分解窑能适应大型化要求,国外已有几条日产熟料能力9000t及以上的预分解窑,每千克熟料热耗在2926kJ以下,水泥综合电耗低于100kWh。
由于预分解窑体现了当代水泥工业的最高技术与经济水平,80年代以来在国内外得到快速发展并不断创新,成为新型干法窑的代表。
我国已经投产的预分解窑有170多条,单线日产熟料700t~7200t,熟料总生产能力8000万t。
近3年增产的旋窑水泥有80%左右来自预分解窑生产线。
在“十五”期间,安徽海螺集团将要建设2条日产8000t~10000t的熟料生产线,技术装备大多由国内开发。
这预示我国新型干法窑即将跨入世界先进水平[6]。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研究成果2.1 研究目标悬浮预热器悬浮预热技术是指低温粉体物料均匀分散在高温气流之中,在悬浮状态下进行热交换,使物料得到迅速加热升温的技术。
悬浮预热窑的特点 在长度较短的回转窑后装设了悬浮预热器,使原来在窑内以堆积态进行的物料预热及部分碳酸盐分解过程 移到悬浮预热器内以悬浮状态进行,因此呈悬浮状态的生料粉能与热气流充分接触,气、固相接触面大,传热速度快、效率高 有利于提高窑的生产能力,降低熟料烧成热耗。
同时它尚具有运动部件少,附属设备不多,维修比较简单,占地面积较小,投资费用较低等优点。
由于物料悬浮在热气流中,与气流的接触面积大幅度增加,因此传热速度极快,传热效率很高。
同时,生料粉与燃料在悬浮态下,均匀混合,燃料燃烧热及时传给物料,使之迅速分解。
因此,由于传热、传质迅速,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热效率[4]。
窑外分解窑外分解技术又称预分解技术,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用预分解技术建造的预分解窑日产量高、热耗低、工艺先进,一般用于大型预分解窑。
其含义是指将已经经过悬浮预热后的生料,在到达分解温度前,进入到分解炉内与进入炉内的燃料进行混合,在悬浮状态下迅速吸收燃料燃烧热,使生料中的碳酸钙迅速分解成氧化钙的技术。
预分解技术发明后,熟料燃烧所需的60%左右的燃料转移到分解炉内,并将其燃烧迅速运用于碳酸盐分解过程,这样不仅减少了窑内燃烧带的热负荷,并且入窑碳酸盐的分解率达到95%左右,从而大幅度提供了窑的生产效率。
预分解窑的特点 普通立筒预热器旋窑的入窑生料碳酸盐分解率小于 20%,窑转速较低,只有 0.5r/min—1.5r/min,热耗高达5000KJ/Kg熟料。
而预分解窑的生料预热和碳酸盐分解过程移到窑外的分解炉中进行,入窑生料碳酸盐分解率高达 85%--90%,煅烧时间缩短,烧成带的热负荷下降,窑最大转速可提高到3.5 r/min,小型立筒预热器旋窑改造为预分解窑后,热耗低4187KJ/Kg熟料[2]。
2.2 主要研究内容本设计是针对2.5Kt/d水泥熟料预分解窑系统的窑尾进行的,窑尾系统是由分解炉、旋风筒、连接管道及附件(撒料盒、翻板阀、吹堵系统等)组成。
设计的主要内容有:1、配料计算及物料平衡(1)配料计算;(2)物料平衡;2、全场主机及辅机的选型(破碎机、烘干机、磨机、窑、包装机,列主机平衡表) ;3、烧成车间工艺设计(1)、窑的选择及产量标定;(2)、窑的功率计算;(3)、窑的热工计算(物料平衡及热量平衡);(4)、系统风量计算(列出系统风量表);(5)、窑尾喂料系统的确定;(6)、窑尾风机的选型;(7)、窑尾收尘器的选型;(8)、烟囱的确定;4、全厂工艺布置的特点(画出烧成窑尾的工艺布置图及全厂平面图)5、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6、计算机绘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