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文化的十大常见差异
英汉文化的十大常见差异
和一 版
三 亩 堂— — 首 量 知 趣 简介 I
英 ; 化的 十大 常 见 差异 文
山东省 青州 市邵 庄镇文 登 中学 g ! w r o ?tS a 在 开放 的现 代 社 会 , 文化 的言语 交 际 a e o n e e ig niht Ho a ey u I’ 跨 显得 愈 发重 要 , 已经 成为 现 代交 际 中引人 注 lv l a , n tt oe dy i ’i y s ?等 。 目的 一 个 焦 点 。 交 际 中 的文 化 差 异 随 处 可 5 面 对 恭 维 中 国人 的传 统 美德 是 谦 虚 . 见 ,言语环境 中的文化 因素受到普遍重视。 谨 慎 ,对 别 人 的恭 维 和夸 奖应 是 推辞 。如 : 下 面是 英 汉文 化 中 十大常 见 差异 : “ 的英 语 讲得 真好 。” 哪里 , 您 “ 哪里 , 点也 一 1 回答 提 问 中 国人 对 别 人 的 问话 , . 总 不行 。”“ 菜做 得很 好 吃 。”过奖 , “ 过奖 , 做得 是 以肯 定或 否 定对 方 的话 来 确 定用 “ ” 对 或 不好 , 原谅 。” 请 西方 人 从来 不过 分谦 虚 , 对 “ 不对 ” 。如 :我想你 不到 2 “ O岁 , 吗 ?”是 恭 维一 般 表示谢 意 , 对 “ 表现 出一种 自强 自信 的 的 ,我不 到 2 O岁 。 ” ( 不 ,我 已经 3 “ O岁 信 念 。 如 : ucns ekvr o dFe c . Yo a p a eyg o rnh a k y u t Sa wo e f s a ga I 了 。” 英 语 中 , 别 人 的问 话 , ) 对 总是依 据 事 Th n o .I ’ nd ruldihT m ld 实 结 果 的 肯 定 或 否 定 用 Y s或 No 如 : y ul e t等 。 以 , 生 要 注意 当说英语 的 e 。 o k . 所 i i 学 “ u’ e no t d n ,a e yo Yo r t a su e t r u? ” “ s Ye ,I 人 称 赞 你 时 , 千 万 不 要 回 答 : , o ’ No I n t d a ”(No I m o.) m. “ , n t a ” ti O 这 种 回答 在 西 方 人 看 来 是 不 礼 貌 hn S. k 2 亲 属 称 谓 英 语 的 亲 属 以 家 庭 为 中 的 , 至是 虚伪 的 。 . 甚 心, 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 , 只区别男性 、 女 6 电话 用 语 中国 人 打 电话 时 的用语 与 . 性 , 忽视 配 偶 双方 因性别 不 同而 出现 的称 平 时讲 话 用语 没有 多 少差 异 。” , 好 。麻 却 喂 您 谓差异 , 显得男女平等 。如 : 文用“r d 英 g n . 烦您 叫王伟接电话 。”我是张英 , 问您是 a “ 请 p rns ga dah rga d te” 而 中文有 谁 ?”英语中打电话与平时用语差别很大。 ae t r n fte, rn moh r , , “ 辈 、 爷 、 奶 、 公 、 婆 ” 。 再 如 , 如 : l 。 hsi J h p a ig” “ o l 祖 爷 奶 外 外 等 Hel ti s o n sekn . C ud I o pe k t m e s ? ’ I ha r p a 父母 同辈 中 的称 谓 : 文 是 u c 英 nl e和 a n, u t而 s a o To pl a e ’ “ st tM a y s e k— 中文有 “ 伯 、 叔 、 舅 等 , 伯 叔 舅 姑妈 、 妈 ” 。 姨 等 ig 西 方人 一接 到 电话 一般 都先 报 自己的 n ?” 还 有 , 文 中 的 表示 下 辈 的 np e 和 nee 号 码 或 者 工 作 单 位 的 名 称 。 如 :“ el。 英 ehw ic Hl o 是 不 分侄 甥 的 ,表示 同辈 的 c u i 分 堂 5 14 6 ,hs s i ”中 国学 生 刚 开始 学英 os n不 2 6 7 8 ti i J m. 表、 性别 。 语 会 犯 这 样 的 错 误 : Hel, h ey u “ l w o a o o r pes? ” la e 3 考 虑 问 题 的 主体 中 国人 喜 欢 以对 方 . 为 中心 , 考虑对方的情感 。比如 : 你想买什 7 接 受礼 物 中 国人 收 到礼 物 时 ,一 般 . 么? 您想借什么书?而英语 中, 往往从 自身 是放在一旁 , 确信客人走后 , 才迫不 及待地 的角 度 出发 。如 : nI e o ? Wh t a Ca h l y u / a cnI p 拆 开 。受礼 时连 声 说 :哎呀 , 送 礼物 干 什 “ 还 d ry u of o ? o 么?” 真 是不 好 意思 啦 。 下 不为 例 。”‘ “ ”“ ‘ 让 4 问候 用 语 中 国人 打招 呼 ,一 般都 以 您 破 费 了 。 ” 方 人 收到 礼 物 时 , 般 当着 . 西 一 对 方处 境或 动 向为思维 出发 点 。如 : 去 哪 客 人 的 面 马 上 打 开 , 并 连 声 称 好 :Vey 您 “ r eui l f w W-a wo d r f i a u gt t 里 ? 您 是 上班 还 是下 班 ? 而西 方 人往 往认 b a t u ! W o ! ”“ h t n ef l i s T a y uf o rpe e t k o ” 为这 些 纯属 个 人私 事 , 能 随便 问 。所 以他 i! ”“ h n o ry u rs n. 不 8 称呼用语 中国人见面时喜欢 问对方 . 们 打招呼 总是说 : i H l ! od ri] H / eoG o n n l mo g
中国和英国的十大文化差异
对于中国的⽂化,我们⽣在其中,⾃然⽽然,或许还是⽐较了解的。
那我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想了解英国的⽂化。
相互了解对⽅的⽂化,对相互的交流与来往会是⼀种促进的。
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跨⽂化的⾔语交际显得愈发重要,已经成为现代交际中引⼈注⽬的⼀个特点。
交际中的⽂化差异随处可见,⾔语环境中的⽂化因素受到普遍重视。
下⾯就是英汉⽂化中⼗⼤常见差异。
1.回答提问 中国⼈对别⼈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的话来确定⽤“对”或者“不对”。
如: “我想你不到20岁,对吗?” “是的,我不到20岁。
” (“不,我已经30岁了。
”) 英语中,对别⼈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Yes”或者“No”。
如: “Youre not a student,are you?” “Yes,I am.” (“No,I am not.”) 2.亲属称谓 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代⼈为⼀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性,却忽视配偶双⽅因性别不同⽽出现的称谓差异,显得男⼥平等。
如: 英⽂“grandparents,grandfather,grandmother”,⽽中⽂“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再如,⽗母同辈中的称谓:英⽂“uncle”和“aunt”,⽽中⽂“伯伯、叔叔、舅舅等,姑妈、姨妈等”。
还有,英⽂中的表⽰下辈的“nephew和 niece”是不分侄甥的,表⽰同辈的“cousin”不分堂表、性别。
3.考虑问题的主体 中国⼈喜欢以对⽅为中⼼,考虑对⽅的情感。
⽐如: 你想买什么? 您想借什么书? ⽽英语中,往往从⾃⾝的⾓度出发。
如: 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4.问候⽤语 中国⼈打招呼,⼀般都以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
如: 您去哪⾥? 您是上班还是下班? ⽽西⽅⼈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私事,不能随便问。
所以他们见⾯打招呼总是说: Hi/Hello!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 How are you? Its a lovely day,isnt it? 5.⾯对恭维 中国⼈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对别⼈的恭维和夸奖应是推辞。
英汉最常见的十大文化差异综述
1. 回答提问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话来确定用 或者不对”。
如:我想你不到20岁,对吗?” 是的,我不到20岁。
(不,我已经30岁了。
或者“ Nd 如:Yes I am.(“ No I am not. ”) 2. 亲属称谓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 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
显得男女平等。
如:英文 “grandparentq grandfather , grandmother ” ,而中文 祖辈、再如,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 “uncle ffl “aunt,”而中文 伯伯、还有,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 “nephew 和niece 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 不分堂表、性别。
1对”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 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用“ Yes”“Yo u're n ot a stude n ” are you? ”3.考虑问题的主体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
比如:你想买什么?您想借什么书?而英语中,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
如:Can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4.问候用语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
如:您去哪里?您是上班还是下班?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
所以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Hi/Hello!Good mor nin g/afterno on /eve nin g/night!How are you?It's a lovely day,isn't it?5.面对恭维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应是推辞。
如:2您的英语讲得真好。
”哪里,哪里,一点也不行。
” 菜做得很好吃。
” 过奖,过奖,做得不好,请原谅。
”西方人从来不过分谦虚,对恭维一般表示谢意,表现出一种自强自信的信念。
学英语须知的10大英汉差异
实用!学英语须知的10大英汉差异不少学英语的小伙伴总会苦恼于自己说出来的“中式英语”,有时还会陷入交谈的时候别人好像听不懂,或者产生误会的尴尬境地。
想要避免这样的情况,除了要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之外,还要了解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这样才能脱离语言外壳,更接近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让对方觉得你是在“说人话”。
英汉的10大差异01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美国翻译理论家Eugene A. Nida功不可没,在其Translating Meanings (1983 )一书中,他说明了英汉这一差异: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
所谓形合,即表示句内种种逻辑关系,须用连接词,如if, although, because, when, in order that, so及so that等词明确地表达出来。
缺少了此类连接词,或者逻辑标记,如:It is late, I must leave. - It is late之前,缺少了because,如此英语表达,native speakers一般不说。
所谓意合,顾名思义,无须所谓的逻辑标记,句子靠意思,就能“捏”在一起,为听者或读者所接受。
如上句的对应汉语说法:迟了,我得走了。
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两句话英汉间的差异: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The monks may run away, but the temple cannot run away with them.②一个英国人,不会说中国话,有一次在中国旅行。
An Englishman who could not speak Chinese was once traveling in China.以上2句,讲究形合的英句中的but, who皆不可省略。
汉句则干净利落,无须所谓的“逻辑标记”。
02英语:前重心;汉语:后重心结论、断言、结果以及事实,应该成为句子的“重心”,但就“重心”位置而言,“英前汉后”。
英汉文化的十大常见差异
<meta charset="utf-8"/><h1 align="center">英汉文化的十大常见差异</h1><div class="content"><p>英汉文化的十大常见差异</p><p> 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愈发重要,已经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
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言语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受到普遍重视。
下面是英汉文化中十大常见差异。
</p><h2> 英汉文化的十大常见差异篇1</h2><p> 1.回答提问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话来确定用“对”或者“不对”。
如:“我想你不到20岁,对吗?” “是的,我不到20岁。
” (“不,我已经30岁了。
”)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用“Yes”或者“No”。
如:“Y oure not a student,are you?” “Yes,I am.” (“No,I am not.”)</p><p> 2.亲属称谓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
显得男女平等。
如:英文“grandparents,grandfather,grandmother”,而中文“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再如,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uncle”和“aunt”,而中文“伯伯、叔叔、舅舅等,姑妈、姨妈等”。
还有,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nephew和niece”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不分堂表、性别。
</p><p> 3.考虑问题的主体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
比如:你想买什么?您想借什么书?而英语中,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中英文不同于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话题,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词汇、语法、句式、口音等方面,还有很多其他的微小的变化。
以下是英汉语言的十大差异。
一、语序不同中文有固定的主谓宾语的语序,而英文却可以根据需要变换其语序。
例如:•中文:我吃苹果。
•英文:I eat an apple. 或 An apple I eat.在英文中,形容词通常放在名词前面,而在中文中则是后面。
二、冠词英文有定冠词(the)和不定冠词(a/an),而中文则没有冠词。
例如:•英文:The cat is playing with a ball.•中文:猫正在玩球。
三、动词变化英文的动词变化比较复杂,包括时态、语态、人称等方面的变化。
而中文的动词则没有这么多的变化。
例如:•英文:I am eating.•中文:我正在吃。
四、数词英文的数词有单复数之分,而中文则没有。
例如:•英文:There are five cats.•中文:有五只猫。
五、名词性格英文的名词有可数和不可数之分,而中文的名词则没有这种区别。
例如:•英文:There is some water in the glass.•中文:杯子里有些水。
六、代词英文的代词种类较多,包括主、宾、物主等。
而中文的代词比较简单。
例如:•英文:He gave me his book.•中文:他把他的书给了我。
七、词汇用法两种语言的词汇用法也有所不同。
例如:•英文:He is interested in music.•中文:他对音乐很感兴趣。
八、语气两种语言的语气表达方式也有一些差异。
例如:•英文:Could you help me, please?•中文:请你能帮助我吗?九、拟声词中文的拟声词较多,而英文则相对较少。
例如:•中文:咕咚(水声)•英文:drip(滴水声)十、表达感情中文在表达感情时比较直白,而英文则更为委婉。
例如:•中文:我爱你。
•英文:I love you. 或者 I adore you.总的来说,中英文之间有很多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不同特点。
英汉文化的十大常见差异
英汉文化的十大常见差异英汉文化的十大常见差异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愈发重要,已经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
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言语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受到普遍重视。
下面是英汉文化中十大常见差异。
1.回答提问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话来确定用“对”或者“不对”。
如:“我想你不到20岁,对吗?”“是的,我不到20岁。
”(“不,我已经30岁了。
”)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用“Yes”或者“No”。
如:“You'renotastudent,areyou?”“Yes,Iam.”(“No,Iamnot.”)2.亲属称谓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
显得男女平等。
如:英文“grandparents,grandfather,grandmother”,而中文“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再如,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uncle”和“aunt”,而中文“伯伯、叔叔、舅舅等,姑妈、姨妈等”。
还有,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nephew和niece”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不分堂表、性别。
3.考虑问题的主体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
比如:你想买什么?您想借什么书?而英语中,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
如:CanIhelpyou?WhatcanIdoforyou?4.问候用语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
如:您去哪里?您是上班还是下班?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
所以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Hi/Hello!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Howareyou?It'salovelyday,isn'tit?5.面对恭维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应是推辞。
英汉文化的十大差异1
英汉文化的十大差异1. 回答提问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话来确定用“对”或者“不对”。
如:“我想你不到20岁,对吗?”“是的,我不到20岁。
”(“不,我已经30岁了。
”)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用“Yes”或者“No”。
如:“You're not a student,are you?”“Yes,I am.”(“No,I am not.”)2.亲属称谓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
显得男女平等。
如:英文“grandparents,grandfather,grandmother”,而中文“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再如,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uncle”和“aunt”,而中文“伯伯、叔叔、舅舅等,姑妈、姨妈等”。
还有,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nephew和niece”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不分堂表、性别。
3.考虑问题的主体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
比如:你想买什么?您想借什么书?而英语中,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
如:Can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4.问候用语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
如:您去哪里?您是上班还是下班?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
所以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Hi/Hello!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How are you?It's a lovely day,isn't it?5.面对恭维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应是推辞。
如:“您的英语讲得真好。
”“哪里,哪里,一点也不行。
”“菜做得很好吃。
”“过奖,过奖,做得不好,请原谅。
”西方人从来不过分谦虚,对恭维一般表示谢意,表现出一种自强自信的信念。
中英文化十大差异
5、面对恭维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应是推辞。
如:“您的英语讲得真好。
”“哪里,哪里,一点也不行。
”“菜做得很好吃。
”“过奖,过奖,做得不好,请原谅。
”西方人从来不过分谦虚,对恭维一般表示谢意,表现出一种自信的感觉。
如:"You can speak very good French.""Thank you.""It's a wonderful dish!""I am glad you like it."所以,学生要注意当说英语的人称赞你时,千万不要回答:"No, I don't think so."这种回答在西方人看来是不礼貌的,甚至是虚伪的。
6、电话用语中国人打电话时的用语与平时讲话用语没有多少差异。
“喂,您好。
麻烦您叫一声王伟接电话。
”“我是张英,请问您是谁?”英语中打电话与平时用语差别很大。
如:"Hello, this is John speaking.""Could I speak to Tom please?""Is that Mary speaking?"西方人一接到电话一般都先报自己的号码或者工作单位的名称。
如:"Hello, 52164768, this is Jim."中国学生刚开始学英语会犯这样的错误:"Hello, who are you please?"7、接受礼物中国人收到礼物时,一般是放在一旁,确信客人走后,才迫不及待地拆开。
受礼时连声说:“哎呀,还送礼物干什么?”“真是不好意思啦。
”“下不为例。
”“让您破费了。
”西方人收到礼物时,一般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Very beautiful! Wow!""What a wonderful gift it is!""Thank you for your present."8、称呼用语中国人见面时喜欢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家庭等。
中英文化十大差异
中英文化十大差异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愈发重要,已经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
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言语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受到普遍重视。
下面是英汉文化中十大常见差异。
1、回答提问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话来确定用“对”或者“不对”。
如:“我想你不到20岁,对吗?”“是的,我不到20岁。
”(“不,我已经30岁了。
”)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用“Yes”或者“No”。
如:"You're not a student, are you?""Yes,I am. "("No, I am not. ")2、亲属称谓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
显得男女平等。
如:英文“grandparents, grandfather,grandmother”,而中文“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再如,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uncle”和“aunt”,而中文“伯伯、叔叔、舅舅等,姑妈、姨妈等”。
还有,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nephew和niece”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不分堂表、性别。
3、考虑问题的主体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
比如:你想买什么?您想借什么书?而英语中,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
如:Can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4、问候用语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考方向。
您去哪里?您是上班还是下班?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
所以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Hi/Hello!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How are you?It's a lovely day, isn't it?5、面对恭维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应是推辞。
英汉文化的十大差异
中国学 生 刚开始 学英 语 时往 往会犯 这 样 的错误 :
“He l l o, who a r e y o u p l e a s e? ’ ’
7 . 接 受礼 物
中国人 收 到 礼物 时 , 一 般 是放 在 一 旁 , 确 信 客 人走 后 , 才 迫 不 及 待地 拆开 。收 到礼 物 时一般 说 : “ 哎呀, 还 送礼 物干 什 么 ?”
在 开放 的现 代 社 会 ,跨 文化 交 际显 得 愈 发 重
要, 但 交 际 中 的文 化 差 异 随处 可 见 , 因此 语 言 环 境
中的文化 因素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 下面是英汉文
化 中十大 常见 差异 。
1 . 回答提 问
中 国人对 别 人 的 问话 , 总是 以肯定 或否 定对 方 的话来 回答 , 用“ 对” 或 ‘ 不对 ” 表 达 。 例如 : “ 我想 你不 到2 9 岁, 对 吗 ?”
6 . 电话用 语
中 国人打 电话 时 的用 语与平 时讲话 用语 没有 多少 差异 。 “ 喂, 您好 。麻 烦你 叫 王伟接 电话 。 ” “ 我 是李 雷 , 请 问你 是 谁 ? ” 英语 中的打 电话与 平 时用语 差 别很 大 。例如 :
“ He l l o , t h i s i s J o h n s p e a k i n g . ’ ’
“ I t ’ s a n i c e d a y , i s n ’ t i t ?”
5 . 面对 恭维
中国人 的传 统美 德 是谦虚 谨慎 ,对 别 人 的恭维 和 夸奖 往 往推”
英汉十大差异
7.英语:重后饰(back modifier);汉语:重前饰 英语:重后饰 英语 ;汉语: (preceding modifier)
英语与汉语就句子的逻辑重心而言,前者惯于前置, 先声” 英语与汉语就句子的逻辑重心而言,前者惯于前置,“先声” 夺人;后者善于后移, 后发”制人。但以“语序” 夺人;后者善于后移,“后发”制人。但以“语序”观,两者 通常都采用“主谓宾” 的线性排列顺序。 通常都采用“主谓宾”(SVO)的线性排列顺序。具体而言,英 的线性排列顺序 具体而言, 语的修饰语既可以前置,又可后置,但修饰语若为短语或分句, 语的修饰语既可以前置,又可后置,但修饰语若为短语或分句, 则往往后置。汉语的修饰语无论是词、短语或句子,总是前置。 则往往后置。汉语的修饰语无论是词、短语或句子,总是前置。 英语以“尾重”为美,而这种“美”多半依靠“重后饰”的表 英语以“尾重”为美,而这种“ 多半依靠“重后饰” 达习惯铸成。 达习惯铸成。
玛丽正在考虑调换工作。 玛丽正在考虑调换工作。
9.英语:重时体;汉语:轻时体 英语:重时体;汉语: 英语
英语有16个时态;而汉语动词除了只有“ 英语有 个时态;而汉语动词除了只有“着”、“了”、 个时态 与英语的进行时、完成时或过去时相比之外, “过”与英语的进行时、完成时或过去时相比之外,别无其 他与英语对应的时体方式。 他与英语对应的时体方式。 英语可以通过固定的语法手段将动作的进行过程与状态作更 准确、更精细的描绘。 准确、更精细的描绘。有时这种描绘还能融入作者或说话人 的一种感情色彩。 的一种感情色彩。 He is always thinking of how he could do more for the people. 他总是考虑如何为人民做更多的事。 他总是考虑如何为人民做更多的事。 赞扬
英汉十大差异
2.英语:前重心;汉语:后重心
英汉十大差异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1.英语重形合,汉语Βιβλιοθήκη 意合.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The monks may run away, but the temple
cannot run away with him. 一个英国人,不会说中国话,有一次在中国旅行. An Englishman who could not speak Chinese
车门. “Hi! Hi!” said the cab driver, the door of whose cab
popped open at the very sight of a traveler. 这位饱尝辛酸者,却让全世界的人发出笑声. Bitterness fed on the man who had made the world
本句的主干为:we often had the traveler or stranger visit us;其余借助于as, to, for which, and, with, that等词 与主干一起构成长句.其汉语意思为:
我们就住在路边.过路人或外乡人常到我们家,尝尝我们 家酿的酸果酒.这种酒很有名气.我敢说,尝过的人,从没有 挑剔过.我这话像历史学家的话一样靠得住.
life.(先果后因) 小国人民敢于起来斗争,敢于拿起武器,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就一定
15英汉文化的十大常见差异
15英汉文化的十大常见差异英汉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体现出来。
以下是15个常见的英汉文化差异:1.礼貌与用语:英国人重视礼貌,他们注重使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而中国人可能更注重生活中的实际行动,不一定强调言辞上的礼貌。
2.饮食习惯:英国人多以肉类为主,他们喜欢吃炖菜、腌肉等重口味食物。
而中国人更注重谷类、蔬菜和豆腐等,擅长炒菜和凉菜。
3.社交规则:在英国,人们更加注重个人隐私和个人空间,谈论私事、收入等话题是不太常见的。
而中国的社交更注重人际关系和亲密感,会谈论更多私人话题。
4.时间观念:英国人非常守时,迟到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举动。
而中国人可能更加灵活,在一些情况下对时间有弹性。
5.穿着和外表:英国人更加注重个人形象和穿着,注重时尚。
与之相比,中国人可能更注重舒适和实用的穿着。
6.社会结构和等级观念:英国社会相对来说更注重地位和职业。
而中国社会注重家庭和亲戚关系,更加看重以家庭为单位的整体利益。
7.教育观念与学习方式:英国人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而中国人更注重纪律和应试能力,更注重知识的灌输。
8.人际关系与友谊:英国人更注重个人独立和个人空间,友谊可能更加注重自由和平等。
中国人更注重家族和群体的利益,友谊可能更加注重互相帮助和关心。
9.传统与文化节日:英国有许多传统和文化节日,如圣诞节、复活节等,他们有各种庆祝活动。
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加注重家庭团聚和祭祀。
10.宗教观念:英国是一个主要信仰基督教的国家,信仰参差不齐。
而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共存的国家,信仰众多,以佛教、道教和基督教为主。
11.运动与娱乐:英国人非常热衷于体育运动,足球、板球、高尔夫等都非常受欢迎。
而中国人更热衷于桌面游戏、舞蹈和太极等传统体育活动。
12.环保意识:英国人非常注重环境保护,他们非常重视做出环保选择。
中国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加,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待改进。
13.家庭观念:家庭对于英国人非常重要,他们更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互相支持。
文化差异
英汉最常见的十大文化差异综述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愈发重要,已经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
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言语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受到普遍重视。
下面是英汉文化中十大常见差异。
1.回答提问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话来确定用“对”或者“不对”。
如:“我想你不到20岁,对吗?”“是的,我不到20岁。
”(“不,我已经30岁了。
”)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用“Yes”或者“No”。
如:“You're not a studen t,are you?”“Yes,I am.”(“No,I am not.”)2.亲属称谓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
显得男女平等。
如:英文“grandparents,grandfather,grandmother”,而中文“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再如,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uncle”和“aunt”,而中文“伯伯、叔叔、舅舅等,姑妈、姨妈等”。
还有,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nephew和niece”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不分堂表、性别。
3.考虑问题的主体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
比如:你想买什么?您想借什么书?而英语中,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
如:Can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4.问候用语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
如:您去哪里?您是上班还是下班?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
所以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Hi/Hello!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How are you?It's a lovely day,isn't it?5.面对恭维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应是推辞。
英汉文化的十大常见差异
英汉文化的十大常见差异作者:梁璐茜来源:《中学生英语·教师版》2015年第05期语言与文化密切相联,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
英汉民族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历史与传统文化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这些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释。
只有了解这些文化差异,才能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和运用这两种语言,才能克服语言交流的障碍,才能正确地、成功地进行交际交流,从而能够真正地从本质上掌握这两种语言。
下面是英汉文化中十大常见差异:1. 回答提问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话来确定用“对”或者“不对”。
如:“我想你不到20岁,对吗?”“是的,我不到20岁。
” (“不,我已经30岁了。
”)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用“Yes”或者“No”。
如:“You’re not a student, are you?”“你不是学生,是吗?”“Yes,I am.” (“No,I am not.”)“不,我是学生。
”(“是的,我不是。
)2. 亲属称谓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显得男女平等。
如:英文“grandparents, grandfather,grandmother”,而中文“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再如,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uncle”和“aunt”,而中文“伯伯、叔叔、舅舅等,姑妈、姨妈”等。
还有,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nephew和 nie ce”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不分堂表、性别。
3. 考虑问题的主体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
比如:“您想买什么?”“您想借什么书?”而英语中,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
如: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4. 问候用语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
英汉十大差异
•
The people of a small country can certainly defeat aggression by a big country, if only they dare to rise in struggle, dare to take up arms and grasp in their own hands the destiny of their own country. 译文 小国人民敢于起来斗争,敢于拿起武器, 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就一定能够战胜大国 的侵略。 • 揭穿这种老八股、老教条的丑态给人民看, 号召人民起来反对老八股、老教条,这就是 五四运动时期的一个极大的功绩。 译文 A A tremendous achievement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was its public exposure of the ugliness of old stereotype and the old dogma and its call to the people to rise against them.
译文 我们就住在路边。过路人和外乡人常到 我们家,尝尝我们家酿的酸果酒。这种酒很 有名气。我敢说,尝过的人,从没有挑剔过。 我这话像历史学家说的话一样靠的住。 7. 英语重后饰;汉语重前饰 • The diagnosis seems in every case to correspond exactly with all the sensations that I
• It may be… a low-lying arid stretch with miles of white sandy beach, and no sign of people, very bleached and barren. 译文 那可能是……低洼、连绵数英里、人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文化的十大常见差异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愈发重要,已经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
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言语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受到普遍重视。
下面是英汉文化中十大常见差异。
1.回答提问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话来确定用“对”或者“不对”。
如:“我想你不到20岁,对吗?”“是的,我不到20岁。
”(“不,我已经30岁了。
”)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用“Yes”或者“No”。
如:“You're not a student,are you?”“Yes,I am.”(“No,I am not.”)2.亲属称谓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
显得男女平等。
如:英文“grandparents,grandfather,grandmother”,而中文“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再如,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uncle”和“aunt”,而中文“伯伯、叔叔、舅舅等,姑妈、姨妈等”。
还有,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nephew和niece”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不分堂表、性别。
3.考虑问题的主体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
比如:你想买什么?您想借什么书?而英语中,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
如:Can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4.问候用语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
如:您去哪里?您是上班还是下班?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
所以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Hi/Hello!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How are you?It's a lovely day,isn't it?5.面对恭维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应是推辞。
如:“您的英语讲得真好。
”“哪里,哪里,一点也不行。
”“菜做得很好吃。
”“过奖,过奖,做得不好,请原谅。
”西方人从来不过分谦虚,对恭维一般表示谢意,表现出一种自强自信的信念。
如:“You can speak very good French.”“Thank you.”“It's a wonderful dish!”“I am glad you like it.”所以,学生要注意当说英语的人称赞你时,千万不要回答:“No,I don't think so.”这种回答在西方人看来是不礼貌的,甚至是虚伪的。
6.电话用语中国人打电话时的用语与平时讲话用语没有多少差异。
“喂,您好。
麻烦您叫一声王伟接电话。
”“我是张英,请问您是谁?”英语中打电话与平时用语差别很大。
如:“Hello,this is John speaking.”“Could I speak to Tom please?”“Is that Mary speaking?”西方人一接到电话一般都先报自己的号码或者工作单位的名称。
如:“Hello,52164768,this is Jim.”中国学生刚开始学英语会犯这样的错误:“Hello,who are you please?”7.接受礼物中国人收到礼物时,一般是放在一旁,确信客人走后,才迫不及待地拆开。
受礼时连声说:“哎呀,还送礼物干什么?”“真是不好意思啦。
”“下不为例。
”“让您破费了。
”西方人收到礼物时,一般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Very beautiful!Wow!”“What a wonderful gift it is!”“Thank you for your present.”8.称呼用语中国人见面时喜欢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家庭等。
而西方人很反感别人问及这些私事。
西方人之间,如没有血缘关系,对男子统称呼“Mr.”,对未婚女士统称“Miss”,对已婚女士统称“Mrs.”。
中国人重视家庭、亲情,认为血浓于水。
为了表示礼貌,对陌生人也要以亲属关系称呼。
如:“大爷、大娘、大叔、大婶、大哥、大姐等”。
9.体贴他人在西方,向别人提供帮助、关心、同情等的方式和程度是根据接受方愿意接受的程度来定的;而中国人帮起忙来一般是热情洋溢,无微不至。
例如:一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看到一位老教授蹒跚过车水马龙的马路,出于同情心,他飞步上前挽住老人,要送他过去,但是他得到的却是怒目而视。
请看下面的对话:Chinese student:Mr.White,you are so pale,are you sick?English teacher:Well...yes.I have got a bad cold for several days.Chinese student:Well,you should go to a clinic and see the doctor as soon as possible.English teacher:Er...what do you mean?中国人建议患上感冒的人马上去看医生,表示真诚的关心。
而美国人对此不理解,会认为难道他的病有如此严重吗?因此,只要回答:“I'm sorry to hear that.”就够了。
10.请客吃饭中国人招待客人时,一般都准备了满桌美味佳肴,不断地劝客人享用,自己还谦虚:“没什么菜,吃顿便饭。
薄酒一杯,不成敬意。
”行动上多以主人为客人夹菜为礼。
西方人会对此大惑不解:明明这么多菜,却说没什么菜,这不是实事求是的行为。
而他们请客吃饭,菜肴特别简单,经常以数量不多的蔬菜为可口的上等菜,席间劝客仅仅说:“Help yourself to some vegetables,please.”吃喝由客人自便自定。
可见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可忽视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倾向,要适时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充实学习者的知识结构,提高认知能力。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
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 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复要的系统。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方化现象。
1、生存环境的差异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
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
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
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
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
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
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2、习俗差异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
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
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
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
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
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mot learn m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
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
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呢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3、宗教信仰方面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在在英汉语言中。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
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4、历史典故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
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
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